柴可夫斯基 《第一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弦樂四重奏》的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是一部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從上世紀90年代第一次聽到它至今,我已經累計欣賞不下100遍了。這首樂曲為什麼教我如此著迷,乃至成為我的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自然有著內在的原因。
第一次聽到「如歌的行板」,純屬偶然。那是我的第一次心臟手術後不久。在家修養期間,難得空閑聽聽收音機。忽然,收音機的音樂頻道傳來一首美妙的樂曲。當時,我還不知道它的名字。只是覺得它與眾不同:恬靜的氛圍,不緊不慢的節奏,略帶些淡淡的憂傷,然而,它卻帶給我心中一熱,這股暖流迅速傳遍全身。「啊!」我不禁輕聲叫道,「這難道就是人們常說的天籟之音嗎?」後來,節目主持人告訴我:「各位聽眾朋友,剛才您欣賞到的是,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弦樂四重奏》的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這次節目就播送到這裡,下次節目時間再會。」
從那以後,「如歌的行板」就一直伴隨我,成了我的知心朋友。是它,陪我養傷,伴我痊癒;是它,送我退休,迎我健身;是它,幫我解除寂寞,打開夢幻般的生活;是它,幫我驅散煩惱,找到童年似的快樂。它與我曾素昧平生,卻又一見如故。它耐心地傾聽我直抒心曲,它誠心地給我心靈慰藉。有時,我一邊聽它娓娓道來,一邊擦拭奪眶而出的淚水。有時,我一邊由它撫慰傷痛,一邊遙望冉冉東升的旭日。它還告訴我,誰不曾遇到挫折,誰不曾有過不幸,它鼓勵我抖擻精神,振作起來,「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光明就在前頭。
中國有句老話,叫「熟能生巧」。本來,音樂就其形式而言,它是抽象的藝術,但是,就其本質而言,它又能藝術地再現具體形象。樂曲聽的次數多了,口中不僅能夠跟著哼唱,心緒還能夠隨旋律而起伏。一旦欣賞者與音樂產生共鳴,那麼,「美」就不期而至了。慢慢地,就如品嘗一杯甘醇的味道一樣,我逐漸咂摸出這首樂曲的一二。
「如歌的行板」這段樂曲不長,僅有短短的6分20秒左右。全曲包含兩個主題,兩個主題採取ABAB式交錯出現,主題再現時,都不同程度加以變奏。樂曲速度適中,節奏從容。樂句偶有停頓,象是在嘆息;偶有漸慢漸弱,象是在抽泣。全曲在步步升高的漸行漸遠的和弦弱音中結束,預示著光明的前景和美好的未來。就樂曲而言,每一位欣賞者都可以從自己的感受出發,描繪出屬於自己的「那一幅」圖畫來。我本人就聽(感受)到這樣的情境:它描繪的是一幅對話的場景,它好似兩位同窗知己在促膝交談、又好似兩位老鄉在嘮家常;它如同恩愛夫妻在竊竊私語,又如同相依母子在仔細叮嚀;它好象兩隻小鳥在婉轉安慰,又好象兩匹駿馬在相約鼓勵,它還可以是許許多多……。如此說來,我們不僅從音樂中聽出「老柴」,我們還從音樂中聽出自己,甚至是其他人、其他事。
日積月累,集腋成裘。我們的審美情趣就是這樣伴隨時間的推移而提高,我們的欣賞品位就是這樣伴隨數量的增長而提升。進而,我們的生活色彩,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我們的生命質量,都會從中得到改善。如是,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請欣賞樂曲:如歌的行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