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視春節折射的傳統文化內核(深聚焦·互聯網時代致敬傳統文化①)

當年俗「遭遇」互聯網,人們對年味兒的留戀,其實是——珍視春節折射的傳統文化內核(深聚焦·互聯網時代致敬傳統文化①)本報記者 趙婀娜《 人民日報 》( 2016年02月18日 17 版)

春節期間,「金猴鬧春」——第十屆海上年俗風情展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舉行。圖為小朋友在年俗展上體驗海派傳統文化。人民視覺每到傳統節日,總有一些東西使我們的心變得柔軟。有對於家人與故鄉的眷戀,還有對於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的珍視。而每每此時,一個問題便顯得格外真切而嚴肅,今天,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與傳承這份五千年沉澱下來的財富?尤其是在互聯網飛速發展,已經改變和影響了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當下,會出現怎樣的化學反應?是會顯現「疲態」,還是會迸發出新的生機?日新月異的互聯網在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究竟能起到怎樣的作用?從本期開始,我們推出《互聯網時代致敬傳統文化》系列,旨在引發討論、啟迪思考。——編者這是1400多年前的年俗,來自南朝人宗懍: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劈山臊惡鬼。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下五辛盤……凡飲酒次第,從小起。這是300多年前的年俗,來自清代孔尚任:蕭疏白髮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這是100多年前的年俗,來自豐子愷:年底這一天,是準備通夜不眠的,店裡早已經擺出風燈,插上歲燭。吃年夜飯的時候,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來,預祝來年人丁興旺。吃飯碗數,不可成單,必須成雙。如果吃三碗,必須再盛一次,哪怕盛一點點也好,總之要湊成雙數。吃飯時母親分送壓歲錢,用紅紙包好,我全部用以買花炮……這是2016年的年俗:在群里搶紅包、給晚輩發壓歲錢,在網上採購年貨,看看網路春晚,網上訂張機票或者電影票,舉家出遊或者趕著看一場賀歲檔影片。為何近些年來,每到春節時,人們總是感慨年味兒又淡了,只因留戀記憶中的那一縷喧囂與繁華?還是留戀春節年俗所蘊含的對於長輩的尊重、對於時光的珍惜、對於自然與天地的敬畏等厚重的傳統文化內核?細細想來,當是後者。互聯網+傳統春節,是創新還是消解與往年相比,今年媒體上、公眾間對於有關年味兒淡了的討論似乎少了許多。整個春節期間,針對孔雀女與鳳凰男的討論,佔據了絕大部分傳統媒體與自媒體的空間。即便是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公司分別創下了令人咋舌的春節紅包金額,也只是在專業媒體上引發了部分討論,未引起公眾的過多關注。根據幾家互聯網公司公布的官方數據,除夕夜支付寶參與次數達到3245億次,4.2億人用上了騰訊的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到80.8億次,百度的錢包福袋也在除夕夜到初一中午共計被打開112億次,均比去年有了大幅度提升。由於互聯網對人們日常生活的持續影響與滲透,人們似乎對互聯網對傳統春節的影響與改變已漸漸接受。辦年貨,不再去市場、去實體商店,而是通過網購完成;寫春聯,也不再自己絞盡腦汁想了,而是去網上查閱現成的好對子;紅包更不用說,長輩給晚輩的壓歲錢不用再壓在孩子們的枕頭下,而是通過微信紅包或支付寶轉賬即可;春晚也不用大家團團圍坐在電視機前,一坐就是幾個鐘頭了,無論身處何方,拿著IPAD和手機就可隨時觀看。拜年更是如此,以前都是大年初一,家家戶戶穿上新衣服走親訪友,可如今,微信拜年、簡訊拜年成了表達心意的捷徑。有專家分析,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一種全新的基於互聯網的新的年俗文化正逐漸形成。當然,對此,還是有不少專家表示憂慮。有民俗學家指出,這樣的節日缺少了儀式感,久而久之,節日在互聯網漂亮的外衣下,最終會喪失鮮活的生命力。而且,傳統節日的民俗多屬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脫離了傳統節日這個載體,會加速消亡。當然,有人持更為開放的心態,認為數字化讓年俗有了更新的表達,在朋友圈上晒晒年夜飯、在群里搶搶紅包,聯絡下久未聯絡的老同學,打破了空間與時間的限制,讓傳統的年俗有了更廣博的共享空間,激發出活力和新鮮感。因此沒有必要因互聯網對於傳統年俗的改變過於感傷,更沒必要固守舊俗。互聯網帶來的「新年俗」能否固化成集體記憶在許多學者看來,互聯網帶來的「新年俗」能否固化成一種文化,並最終形成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是在看待互聯網對於傳統年俗的影響時,不可迴避的重要問題,也是最為根本的問題。「互聯網有一個很重要的屬性,聚合、連接與溝通,這一點與年俗所代表的傳統文化在本質上有契合之處。年俗中,無論是圍爐夜話、全家守歲,還是和和美美吃頓年夜飯,都是寓意團圓。藉由互聯網聯絡親朋、舊友也是意在於此。」北大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王秀麗分析,「但同時應該看到,互聯網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屬性,強調個體與獨立性。正如人們聚攏在一起,通過一台電視看春晚,邊看邊聊的機會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每個人手持一個終端各看各的、各聊各的。互聯網時代,人們在虛擬空間上的連接更緊密了,但現實空間中的關係卻淡了。隨之帶來的,將是傳統年俗中最寶貴的儀式感與虔誠度的漸漸逝去。」除此之外,互聯網持續不斷帶來的新鮮感與傳統文化的厚重感和歷史感之間的矛盾,也是許多學者擔憂的方面。有專家認為,一種習俗如果要沉澱成為一種文化,不僅需要廣泛的參與度,還需要時間的沉積,方能最終固化為一種文化和集體記憶。但互聯網的重要特質是新,每天甚至每時每刻都有新形式、新創意。互聯網帶來的新年俗能否最終沉澱成為一種能夠經歷時間考驗的文化,目前還很難下定論。那麼,隨之產生的問題是,一旦這種以創新為特質的互聯網年俗沒能最終形成一種文化,若干年後,在互聯網的浸潤中長大的孩子,有關春節的集體記憶將會變得零散而破碎。「因此,人們對於年味的討論,對於傳統年俗、儀式的懷念,不是簡單地討論電子化、數字化的生活方式與傳統的方式孰優孰劣,不是在簡單地呼籲包餃子、貼窗花、守歲等儀式的回歸,而是在關注形式與儀式背後,更為深層次的文化積澱與傳承。」王秀麗分析。傳統節日是文化傳承最有效的載體人們對年味兒的留戀,其實是留戀和珍視春節折射的傳統文化內核。隨著互聯網給傳統文化帶來的是創新還是消解的討論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達成了這樣的共識。「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巾」「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除夕晚上,家裡燈火通明,不論男女老少都聚在一起守歲。一個守歲的年俗,折射的其實是新舊交替之時,感嘆光陰似水,勉勵彼此珍惜光陰之意。「蕭疏白髮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全家人圍著熱氣騰騰的火盆圍爐夜話,實則強調仁愛始乎親情,提醒晚輩長幼有序、禮數有方。祭祖與祭祀,在靜穆的氛圍中,是在倡導心存敬畏、多行善舉……這些道德、禮數,哪一個不是流傳在中國文化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哪一個不是當下我們的生活中最為寶貴、最為稀缺的?公交車上,為爭搶一個座位而大打出手;飛機上,一言不合即惡語相向……正如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李山的分析,從心理學角度解讀,這是源於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增大,可是從文化角度來看,何嘗不是一種傳統文化素養缺失的表現?儘管我們已經通過開展國學教育和良好道德風尚的提倡,提升全社會的道德水準,但是應該看到,傳統節日是一種最為有效的載體與途徑,在熱鬧喜慶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延續文化、弘揚道德。從這個角度說,在熱情擁抱互聯網的同時,如何更好地堅守傳統文化內核,仍是一個嚴肅的課題。
推薦閱讀:

中國互聯網大戶「搶奪」陸奇
移動互聯網時代從零開始學營銷,有這一本就夠了
互聯網造車落地 誰能衝出重圍
國人互聯網理財調查:七成滿意目前投資收益|投資收益|理財方式
互聯網思維讓銀行變形

TAG:春節 | 互聯網 | 文化 | 傳統文化 | 傳統 | 折射 | 時代 | 聯網 | 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