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義德行卷4——寧靜篇解讀

安德義德行卷——寧靜篇解讀

來源:一元一國學網作者:安德義

【題解】

浮躁是做人的大忌,寧靜是做人的修養,浮躁者急功近利,多有短視,只知眼前,不見未來,寧靜者負重致遠,眼光犀利,既知眼前之艱難,也知未來之曙光,浮躁者心浮氣躁,恨不能九天攬月,五洋捉鱉,凡事期寄於一蹴而就,願望大,著力少,恨他人名聲大,財富多,怨天道不公,怨人道不平,從不不怨自己功力不夠,靜力不夠,寧靜者,多有實際行動,少有空幻不著邊際之浮想,寧靜者也有目標,也有理想,但他從不怨天,也不尤人,他知道只有耕耘,才有收穫,耕耘與收穫從來就是孿生姊妹,誰也離不了誰,耕耘者不可能沒有收穫,收穫者不可能沒有耕耘。孔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有仁德修養的人,從來就有寧靜修養之氣。諸葛亮在告誡他兒子時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寧靜是修養,寧靜是品德,寧靜可以致遠,寧靜可以成學,寧靜可以勵志,可以勵精。寧靜是修身是要務,寧靜是心靜,不是身靜,身靜心不靜,不是寧靜。明代思想家呂坤說:「沉靜非緘默之謂也,意淵涵而態閑正,此謂真沉靜,雖終日言語,或千軍萬馬中相攻擊,或稠人廣眾中應繁劇,不害其為沉靜,神定故也。一有飛揚動擾之意,雖端坐終日,寂無一語,而色貌之浮,或意雖不飛揚動擾,而昏昏欲睡,皆不得謂沉靜。」意念淵深靜穆態度閑雅端正,才是寧靜的真含義,端坐終日,寂無一語,心浮氣躁,雜念紛呈,用志不專,皆不得謂真沉靜。培養青年學子寧靜之心,是教育的重要內容。

【原文】

1、子曰:「知者樂水①,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論語?雍也篇》

【注釋】

①知:通「智」,聰明。樂(yào):喜歡。

【翻譯】

孔子說:「智者喜歡水,仁者喜歡山。智者活躍,仁者沉靜。智者快樂,仁者長壽。」

【解讀】

本章談孔子第一次提出「寧靜」的概念。

知者,仁者,互文足訓,不能分開解釋,不能說知者喜歡水就不喜歡山,也不能說仁者樂山就不樂水,應該說仁者智者,既樂山,又樂水。「動」「靜」「樂」「壽」,均是互文。本節應從三個方面去談, 一是仁者智者何以樂山水,二是何以要「動、靜」,三是何以「樂而壽。」限於篇幅,本章僅談智者為什麼喜歡水,仁者為什麼喜歡山,關於山水的論述,尤其是水,前人論述頗多,茲摘錄數則以備讀者流覽:

關於「智者樂水」:

1、子貢曰:「君子見大川必觀,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偏與之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所不及者死,似仁;其流行痺下倨句,皆循其理,似義;其赴百仞之溪,不疑,似勇;淺者流行,深淵不測,似智;弱約危通,似察;受惡不讓,似貞;苞裹不清以入,鮮潔以出,似善化;必出,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厲;折必以東西,似意;是以見大川必觀焉。 《大戴禮記?勸學第六十四》

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道德經》第八章

關於「仁者樂山」:

子張曰:「仁者何樂于山也?」孔子曰:「夫山者,嵬嵬然。」「嵬嵬然,則何樂焉?」「山,草木生焉,鳥獸蕃焉,財用殖焉,生財用而無私,為四方皆伐焉,每無私予焉。出雲風以通乎天地之間,陰陽和合,雨露之澤,萬物以成,百姓以饗,此仁者之所以樂于山者也。」 《太平御覽》四百九十引《尚書大傳》

【原文】

2、夫君子之行①,靜以修身②,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③,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④,險躁則不能治性⑤。年與時馳⑥,意與日去⑦,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⑧。

諸葛亮《誡子書》

【注釋】

①夫:發語詞,沒有意義。 ②靜以修身:以靜修身,以:介詞,「用」、「憑藉」的意思。 ③非……無……:雙重否定句,表示肯定。無以,「無所以」的省略,即「沒有……的方法、方法」。直譯則是「沒有淡泊則沒有明志的方法」。 ④淫慢:過分的怠慢。 ⑤險躁:急躁,浮躁。 ⑥年與時馳:年齡與時間同時飛馳。 ⑦意與日去:意志與時間同時離去。 ⑧將復何及:將又怎麼趕得及呢。

【翻譯】

君子的行動,用寧靜修鍊身心,用儉樸培養品德,不以淡泊沒有辦法明確遠大的志向,不以寧靜沒有辦法達到遠大的目標。學習需要寧靜,才智需要學習。不學習沒有辦法擴大自己的才智,不立志沒有辦法成就自己的學業。過分的懈怠則不能磨勵自己的精銳之氣,過分的急躁則不能錘鍊自己的性格。年華隨時間而飛馳,意志隨時間而消磨,於是枯槁敗落,一代不接一代,悲涼地困守著自己的破舊的房子,到那時後悔也來不及了。

【解讀】

本章記載諸葛亮第一次提出的「寧靜修養身心」。

諸葛亮,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本章是寫給他兒子的一封書信,告誡他兒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孔子時代提出了「仁者靜」的概念,孔子亦未展開論述。「靜」之一字,儘管在《論語》中僅僅出現一次,但寧靜浩瀚之氣卻貫穿《論語》的始終。「靜」字內涵擴大,直接用於修身,當屬諸葛亮首次提出,「以靜修身」。「寧靜」當是儒家修養心性的重要內容。

「夫君子之行」一句總起,「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兩句分敘,以寧靜修養身心,以勤儉培養品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兩句分承「淡泊」和「寧靜」。淡泊於名利,淡泊因養德而成。寧靜於心定,寧靜因修身而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無……」兩個雙重否定句,否定之否定便是肯定,強調。強調「淡泊」是「明志」的唯一條件,強調其唯一性、重要性。淡泊不為俗務所蔽,方能志存高遠;寧靜不為喧囂所動,方能致遠不泥。「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迭進一句,強調「學」、「靜」是「學」的內在條件,「才」是「學」的外在結果,「學」由「靜」而成,「才」由「學」而得。「學」「靜」「才」「學」四者之間構成循環因果,因靜而學,因學而才,因才而學,因學而靜。四者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依存,但「靜」卻是根本。「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學」是「廣才」的唯一途徑,連孔子都說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可以「廣才」的唯一之途在於「學」。「學」與「志」又相因相生,「志」又是成學的唯一條件,胸無大志,難能成學。「志」乃「學」之因,「學」乃「才」之因。反之「才」是「學」之果。「學」是「志」之果。「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非……無……」,又是兩個雙重否定句,強調「學」為「才」之因。肯定「志」乃「學」之因,強調「志」,強調「學」。這兩句承「淡泊明志」句。「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淫慢」,過分懶墮,懈怠。懈怠因寧靜涵養之氣不夠,靜定持斂之功不到,所以懈怠淫慢,因其懶墮則不能磨勵自己的精銳之氣。「險躁」,急迫,浮躁。心浮氣躁內無寧靜之功,外無神定之態,心氣翹任浮薄,因其險躁則不能陶冶鍛治自己的浮躁性格。「則不能」、「則不能」兩兩相應,構成一組對仗工穩的對偶句。這兩句緊承「寧靜」、「致遠」句。前面從道理上講,從諸多因果關係上講,以下各句進一步從時間上講「寧靜致遠」,「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作者一改嚴謹論證的口氣。用感嘆敘述性的口吻。歲月悠悠,時光飛馳,年齒驟長,意志日漸衰竭,終至於枯槁敗落,一年不接一年,一代不接一代,悲天憫人,困守窮廬,煢煢孤獨,後悔亦無回天之力,「將復何及」。

【原文】

3、沉靜非緘默之謂也①,意淵涵而態閑正,此謂真沉靜。雖終日言語,或千軍萬馬中相攻擊,或稠人廣眾中應繁劇②,不害其為沉靜③,神定故也。一有飛揚動擾之意,雖端坐終日,寂無一語,而色貌自浮,或意雖不飛揚動擾,而昏昏欲睡,皆不得謂沉靜。

明?呂坤《呻吟語?存心》

【注釋】

①緘默:緘:封口。默:沉默。 ②稠人:眾人,很多人。繁劇:繁忙,急劇。 ③不害:不妨礙。

【翻譯】

寧靜不是人們所理解的閉口沉默不說話,意念淵深而有涵養,態度閑雅而又端莊,這才是真正的寧靜。儘管整天說話,或者在千軍萬馬中拼搏撕殺,或者在大庭廣眾之中繁忙應酬。這些,並不妨礙真正的寧靜,這是精神穩定的緣故。一旦有飛揚動擾的意念,儘管整日端坐,寂靜而一語不發,然而氣色和相貌已呈浮躁之狀,或者,意念雖不飛揚動擾,卻昏昏欲睡,這些都不能稱之為寧靜。

【解讀】

本章談呂坤第一次給「寧靜」下定義。

呂坤,明代思想家,著有《呻吟語》一書,本章選自《呻吟語?存心卷》。孔子提出寧靜的概念,「知者動,仁者靜。」諸葛亮將寧靜用於修身,「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呂坤的沉靜即孔子的「靜」,諸葛亮的「寧靜」。呂坤第一次給「寧靜」下定義:「沉靜非緘默之謂也」。從概念的外延角度說,沉靜或寧靜,不是閉口沉默不講話。「意淵涵而態閑正。」從的概念內涵角度去說,「意念淵深有涵養,態度閑雅端正。」這個概念十分嚴謹。寧靜關乎兩面,一是內心,一是外形,一句話僅七個字,內外兼顧,嚴謹周密。以下各句圍繞寧靜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而展開,先從外延說起:「雖終日言語,或千軍萬馬中相攻擊,或稠人廣眾中應繁劇,不害其為沉靜,神定故也。」或言語,或攻擊,或應酬,均是神定形動,沉靜的根本在於「神定」。神定氣閑,猶如大海,碧波萬里,海浪洶湧,波翻浪滾,而海底卻是一派靜謐,紋絲不動。海底的深沉、穩定,便是寧靜。海底的寧靜並不影響波濤的涌躍翻滾。與「神定形動」相反的便是另一番景象,「形定而神動」。「一有飛揚動擾之意,雖端坐終日,寂無一語,而色貌自浮,或意雖不飛揚動擾,而昏昏欲睡,皆不得謂沉靜。」 意緒飄飄,飛揚動擾,形如枯槁,端坐終日,一言不發,而遊動的思緒早已馳越飛盪,色躁貌浮,即便是昏昏欲睡,似靜而非靜,都不能稱之謂沉靜。

【原文】

4、(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①。」「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②於心,則餒矣。……」

《孟子?公孫丑篇句上》

【注釋】

①浩然:盛大。 ②慊(qiǎn欠):憾;恨;不滿足。

【翻譯】

(孟子)說:「我善於分析別人的言辭,我善於培養我的浩然之氣。」「請問什麼叫浩然之氣?」(孟子)說:「這種氣,最偉大,最剛強。用正義去培養它,一點不加傷害,就會充滿上下四方,無所不在。那種氣,必須與義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沒有力量了。那一種氣,是由正義的經常積累所產生的,不是偶然的正義行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於心有愧的事,那種氣就會疲軟了。」

【解讀】

本章談「寧靜」之氣。

浩然之氣,是一種寧靜之氣,由體內而至於體外,繼而充塞於天地之間,渾然一體,浩瀚無垠,無邊無際;它無堅不摧,無往不勝,無所不在,「至大至剛」。這種浩然靜氣,需要用正直去培養,用道義去養護,用正義去積累,天長日久,自然形成。傷直、傷道、傷義的事一件不能去做,稍有不慎,其氣外泄,則前功盡棄。只要做一件有愧於心的事,那種氣就會疲軟了,「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原文】

5、天地間真滋味,惟靜者能嘗得出;天地間真機括,惟靜者能看得透;天地間真情景,惟靜者能題得破。

明?呂坤《呻吟語》

【翻譯】

天地間的真滋味,只有心裡寧靜的人才能品味得出來;天地間的事物的關鍵,只有心裡寧靜的人才能看得透徹;天地間的真情景,只有心裡寧靜的人才能品評得開來。

【解讀】

浮躁者品不出天地間真滋味,浮躁者識不破天地間真機括,浮躁者題不破天地間真情景。寧靜是浮躁的大敵,天地間真滋味,惟寧靜者能嘗得出;天地間真情景,惟寧靜者能看得透;天地間真情景,惟寧靜者能題得破。

【原文】

6、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①,定其交而後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②。危以動,則民不與也③;懼以語,則民不應也;無交而求,則民不與也。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

《易?繫辭下》5章

【注釋】

①易其心而後語:易,交換,以心換心,以致心心相應,心靈相通。 ②全:兩全其美。 ③民不與:指人們不配合。與:給予。

【翻譯】

君子先安定其自身而後有所行動,先溝通至心靈相通而後進行深入交談,先確定其交情而後求益於人。君子能修成這三種美德,所以於人於己兩全其益。自身傾危而急於行動,人們就不予擁護;內心疑懼而發表言論,人們就不予響應;無所交往而求益於人,人們就不願給予。沒有人給他利益,於是損傷他的人也就跟著來了。

【解讀】

本章是「寧靜」品德在生活中的運用。

「君子安其身而後動」,「安身」是做人為政的基本要求.「子張問入官於孔子」,孔子回答:「安身取譽為難矣。」「安身」之安又是《大學》修鍊要求六個環節中的一個環節:「知止而後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第一要求找到自己的位置,接著使自己穩定,穩定而後寧靜,寧靜而後安泰,安泰而後能考慮,考慮而後才能有所收穫。「安身」之「安」,即「靜」後的一個環節,「寧靜」不是目的,「安身」不是目的,思慮也不是目的,「後動」才是初始目的,「收穫」才是終極目標。「收穫」當然既指物質的,又指精神的。由「動」而「得」之間還需兩個環節:「易心」,「定交」,「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易心而後語」,先要溝通,以心易心,以心換心,做到心心相應,心靈相通,然後才能主動進行深入交談。不知對方背境,不知對方心境,漫天海談,山吹海聊,「閉塞眼睛捉麻雀」,下車伊始大發議論,皆是「未易心而先語」。如此輕浮妄躁者,談話未有不失者。孔子善於易心後語,察言觀色,審時度勢,把握講話契機,有「躁」 「隱」 「瞽」三愆之說,皆因浮躁,語之不當而產生的病妄之態。

「定其交而後求」,「定」也有「知止而後能定」的「定」的含義,在這裡引申則又有「確定」的意味,「定其交」,即「確定關係,確定交往」。「定其交」的範圍很廣,是學術交往,還是經營交往,還是鄰里交往,抑或是友情交往,或是清談朋友。總之,朋友交往要因人而異,確定交往的方式、內容、對象,然後再「求」。學者,求其思想;貿易,求其財利;鄰居,求其和諧;戀人,求其感情;清談者,求其輕鬆愉快;「求」則「得」之。求而得之,必經三步曲,「安其身」,「易其心」,「定其交」,這便是君子處事的「三步曲」,也是為人、為政的三步曲。三步曲,全以「寧靜」為根基,靜中求動。「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如若不如此,「危以動,則民不與也,懼以語,則民不應也,無交而求,則民不與也。」 危而動,懼而語,無交而求,違「三步曲」而動,一句話「民不與也」。大家都不理睬你,那麼,災禍傷害也就來到了。

【原文】

7、簡而當事①,曲而當精,精而當理,確而當時。一言而濟事,一言而服人,一言而明道,是謂修辭之善者。其要有二:曰澄心,曰定氣。

明?呂坤《呻吟語》

【注釋】

①當:適應,與之相稱。

【翻譯】

簡潔要與事情相適應,曲折要與精要相適應,精要要與事理相適應,準確與否要依當事的情景而論。一句話辦成一件事,一句話就能說服對方,一句話就能說明深奧的道理,這才是真正的善於說話的人啊!善於說話的要點有二個:一要心平氣和,一要氣定神閑。

【解讀】

本章是「寧靜」在語言上的運用。

繁事不能繁說,需求簡潔;直事不能直說,需要迂曲;淺事不能淺說,需要精深;確定之事不能枝蔓以說,需要確鑿。簡潔不是苟簡,簡潔需要符合事理;迂曲不是不著邊際,而要符合精深的要求;精深不是穿鑿,而要符合道理。準確之事,不能看似準確,卻又不符合當時的情景,不論是「簡」「曲」「精」「確」,需達到一個總目標,「一言而濟事,一言而服人,一言而明道。」一句話辦成一件事,一句話就能說服對方,一句話就能說明深奧的道理,這才是真正的善於說話的人啊!而要達到這個要求,要點有二:「曰澄心,曰定氣」,合而言之,需寧靜,寧靜方能致遠,寧靜方能吐納珠玉之聲,寧靜方能神定氣閑,寧靜方能一言而濟事、服人、明道。

【原文】

8、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論語?子路篇》

【翻譯】

孔子說:「君子安詳、坦然而不傲慢。小人傲慢而心情不得安寧。」

【解讀】

本章是孔子談「君子」和「小人」在「驕」「泰」二字上的區別。

有人說:「君子小人辨之最難」。為什麼呢?明代思想家呂坤認為,「君子而近小人之跡,小人而為君子之態,此誠難辨」。「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泰」「驕」兩種狀態,形似而神異,因其形似,故而難辨,君子之泰「望之儼然」,只有走近他,才知他溫和,「即之也溫」。與之交談,方知言辭犀利而準確,不苟和,「其言也厲」。「儼然」似驕而非驕,「言厲」似傲而非傲,皆為安祥寧靜,坦蕩通達,敦大老成,舒泰而不驕矜。小人之驕則不同,患得患失,多憂多懼,有所知能,而欲蓋則彌彰,似匿則實露,矜莊於世,似泰而非泰,似謙而非謙。皆為「浮薄瑣屑,淺躁刻薄,私慾內藏,矜張苟容,驕矜而不舒泰。泰然者,謙和也;驕矜者,狂傲也」。高享在《周易大傳》中說:「謙者,才高而不自許,德高而不自矜,功高而不自居,名高而不自譽,位高而不自傲。」驕矜者一概反此,形似而神不似。

附錄:安德義先生談寧靜

「寧靜」是一種涵養,是一種氣度,由修鍊而得;浮躁是做人的大忌,是修養的大忌,是事業發展的大忌。凝神靜氣,沉潛海底,認真思索,探求人生的軌跡,探求未來發展的方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如臨大敵。心浮氣躁,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只知眼前,不知將來;稍有業績,便沾沾自喜,不可一世,傲睨群雄,唯我獨是,此皆浮躁之氣。成功者靜氣也,失敗者躁氣也。先成功而後失敗,是先寧靜而後浮躁;先失敗而後成功,是先浮躁而後寧靜。痛定思痛,思索失敗的癥結,靜中方能悟因果。「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心躁則暗,心靜則明,心躁者如熱鍋上的螞蟻,惶惶然不可終日,心靜者,七月流火,搖蒲扇於參天古樹之下,八月萑葦,盪輕舟於萬頃碧波之上,心寧氣靜,任它寒冬酷暑,一片自得祥和寧靜的心境。孔子說:「知者動,仁者靜」。明代思想家呂坤說:「天地間真滋味,惟靜者能嘗得出,天地間真機括,惟靜者能看得透,天地間真情景,惟靜者能題得破。」靜!靜!靜!靜能參透天地人間,靜能悟透世間冷暖炎涼,靜能助你輕風扶搖九萬里。靜而能生。靜而能明,靜而能遠,靜而能動,靜而能發展,靜而能言語,靜而能安定,靜能養氣,靜是仁者風範。靜能決勝於千里之外,躁則挫銳於百步之內。「當可怨,可怒,可辯,可訴,可喜,可愕之際」,其氣平和,這才是真涵養,這才是真寧靜。(原載2004年《長江文藝》第三期。)

推薦閱讀:

林毓生答問錄:自由主義、知識貴族、公民德行
《家長不能忽略「德行」的培養》
蔡禮旭老師:擇偶重要的是德行
落實德行,讓孩子的人生從根本紮根
凈空法師講《佛說十善業道經》153_有個基礎必須要遵循的,真誠,人要做個老實人,人要做義人,我們中國古人講【性情中人】,就是人一定要講道義,一定要遵循道義,隨順道義,我們才能逐漸邁向聖人的德行。

TAG:解讀 | 寧靜 | 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