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館藏:古代琉璃精品鑒賞

稱:弦紋玻璃杯尺寸:口徑7.3厘米,底徑4厘米,高5厘米時代:西漢來源:1987年出土於廣西合浦縣文昌塔70號墓

玻璃杯呈淺藍色,為藍料燒制而成。斂口,弧腹,自腰下內收,小平底,腹部飾三道弦紋。

廣西出土的漢代玻璃器包括各式裝飾品和實用器具。化驗結果表明,這些玻璃器均屬於鉛鋇玻璃和鉀玻璃而有別於西方的鈉鈣玻璃,但其生產技術當是通過海上交通從西方傳入。

名稱:清乾隆黃料葫蘆瓶尺寸:高15.1厘米,底徑4.4厘米,口徑2.8厘米時代:清乾隆

葫蘆形,圓口,平底。

料器又稱「玻璃器」,是以一種熔點較低的玻璃為原料製作而成,最早由西域傳入。中國的料器生產約始於元末明初(14世紀中葉)。明清時期的料器生產,以北京和山東博山兩地最為著名。料器製作工藝是明清時期普遍使用的工藝品製作工藝之一。

名稱:清光緒馬少宣款畫料鼻煙壺尺寸:高5.5厘米,口徑1.4厘米時代:清代

鼻煙壺為小圓口、短束頸、長扁腹、橢圓圈足。腹部一面畫山石,另一面為馬少宣題字。

鼻煙壺是專門盛裝鼻煙用的。鼻煙則是在研磨極細的優質煙草中加入麝香等名貴香辛藥材,並在密封的蠟丸中陳化數年或數十年而成,氣味醇厚、辛辣。使用時用指甲挑少許放到鼻孔下,用力吸進去,具有明目、提神、辟疫、活血之功效。

馬少宣(1867-1939年),清代京派內畫四大畫師之一。其內畫鼻煙壺書畫並茂、筆法精湛,以工筆「一面詩一面畫」內畫技藝聞名全國。

中國內畫鼻煙壺的有以下三個主要流派:京派內畫鼻煙壺、魯派內畫鼻煙壺、冀派內畫鼻煙壺。馬少宣、葉仲三、周樂元和烏長安四人是「京派」內畫的「四大名旦」。曾有民謠流傳:「登堂入室馬少宣,雅俗共賞葉仲三,陽春白雪周樂元,文武全材烏長安。」馬少宣為「四大名旦」之首。

內畫藝術是由鼻煙壺發展而來的,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並不單獨用於繪製鼻煙壺,主要是指藝術家們用特製的行筆,在瓶內反向作畫。內畫鼻煙壺工藝,於清末嘉慶、道光年間創製,光緒以後,內畫壺工藝達到了鼎盛時期,湧現出了很多著名的工藝大師。

漢西漢

盛飲料器
1954年廣東省廣州市橫枝岡出土
高4.7厘米、口徑10.5厘米

這是迄今中國出土最早的羅馬玻璃器皿。此碗作深藍紫色,模製成型,外壁及口沿經過打磨,口沿下的陰弦紋也是磨花,磨得不很規整,很像是地中海南岸的羅馬玻璃中心公元前1世紀的產品。

南北朝
香港海關截獲走私文物,1998年歸還
高9.5厘米、口徑6厘米、底徑8厘米

漢東漢碧琉璃杯
盛飲料器
1955年廠西壯族自治區貴縣出土
高3.4厘米,口徑5.9厘米

此杯模壓成型,成型後又經過拋光,淡綠色透明,表面經風化變烏。經分析,此杯為一般的鈉鈣玻璃,與羅馬玻璃成份相符。這件在中國出土的羅馬玻璃器皿,是漢朝和西方早期經濟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南北朝北朝北魏
拜占廷酒具
1948年河北省景縣北魏封氏墓群出土
高6.7厘米、口徑10.3厘米、足徑4.5厘米

這件玻璃杯的杯壁很薄,僅0.2厘米,內壁光滑,外壁有明顯的水平紋理,是採用有模吹制方法成型的。經測定,是普通的鈉鈣玻璃,當是東羅馬遺物

原始琉璃珠管(先周-西周)

珠徑:8-10 mm 管長:18mm 直徑 4mm 典藏:周原博物館先周、西周墓葬中出土的原始玻璃器(料珠),出於陝西扶風縣。這些料珠有瓷白色、天藍色和麥綠色三種,呈圓珠、橄欖和管狀,為最早的鉛鋇琉璃。

翠綠色琉璃印(戰國)

高: 9 mm 邊長: 9 mm 收藏:阜陽市博物館出土於安徽阜陽縣城西郊,壇形鼻紐,印面方形,紐部有圓形穿孔。印呈翠綠色,表面粗糙有麻點。印面有邊檔,字跡已不清。此印章為罕見的玻璃器。

淺綠色琉璃璧(戰國)

直徑: 119 mm 孔徑: 38 mm 厚度: 3 mm 收藏:重慶市博物館

半透明淺綠色扁平璧,形制花紋為戰國常見,出土時斷為二塊。

琉璃簪形器(戰國)

長: 42-57 mm 徑: 6-16 mm 收藏:淄博市博物館此批琉璃簪形器出土于山東淄博商王墓地,共17件,均為淺藍色八棱形。分別為橢圓形餅頭、圓形凹槽頭、空心、實心的不同品種。部分表面蝕變白色,淺藍色仍明艷如新,屬鉛鋇玻璃系統。

鑲嵌琉璃帶鉤(戰國)

 從現有的考古發掘品中,可以證實我國春秋末期即開始生產料器,在文獻中也可以找到其中的蛛絲馬跡。《韓非子》記載「楚人賣珠」,琉璃珠在當時應該使極為珍貴的裝飾品,或權貴的象徵。《史記》記載呂不韋乃陽瞿大賈,販賤賣貴而家累千金,販賣這類奢侈品的利潤甚高,他父親就是做珠寶買賣,也曾說過利潤可達百倍之多。故宮副館長張臨生先生於《琉璃工藝面面觀》文中指出,「重利之下必有勇夫,交通險峻越關山涉水渡洋而來的進口琉璃珠華麗奪目,楚人生產的國產的鉛鋇琉璃珠,讓東西文化交光互影。」 人們一直認為自春秋至戰國,中國琉璃生產以來,這一時期所造的都是琉璃珠,而隨著吳王、越王佩劍的出土,以及近年發掘出的料劍飾,才改變了這種觀念,但仍認為這一時期只是以生產小件琉璃。然而,從古籍之中可以找到一些非常之處,如《穆天子傳》中記載的「採石鑄器」應該於琉璃有關,既然提到「鑄器」那就不是琉璃珠之類的小件料器了,必是成型成器的獨立料器,但這一直是人們的猜測,並未發現實物予以證明。  三國時的一本《胡琮別傳》曾記「時人掘地得銅匣,以玻璃為蓋,太宗以問琮,琮對曰:『秦始皇以金陵有王氣,故埋寶物以鎮之,此即始皇所下之鎮物也。」可以看出在戰國時,已可以製作大件料器,而且工藝已相當成熟,否則以秦始皇的國力財力,此匣又是如此重要,斷不會有一絲紕漏,必精益求精。然而,這件文物後來也失傳了,以至這個在中國乃至世界料器史上及其重要的一環千百年來沒有物證。令我等後人遺憾而又神往!

鴨形玻璃注(北燕)

規格: 長20.5厘米、腹徑5.2厘米,重70克收藏地: 遼寧省博物館北燕文物,1965年9月北票縣西官營子北燕馮素弗墓出土。淡綠色玻璃質,質光亮,半透明,微見銀綠色銹浸。體橫長,鴨形,口如鴨嘴狀,長頸鼓腹,拖一細長尾,尾尖微殘。背上以玻璃條粘出一對雛鴨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兩側各粘一段波狀的折線紋以擬雙足,腹底貼一平正的餅狀圓玻璃。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時,因後身加重,才得放穩。此器造型生動別緻,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見。約產於今敘利亞至地中海沿岸一帶,由西域經過草原之國柔然,傳進馮氏北燕,是研究草原絲綢之路的重要物證,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關於墓主:馮素弗為十六國時期北燕天文馮跋之弟,是北燕的締造者之一,死於415年。馮素弗墓是十六國考古重要發現之一,墓中出土各類遺物500多件,除鴨形玻璃注外,「范陽公章」龜鈕金印、「大司馬章」鎏金銅印、帶有錘牒佛像的金冠飾及兩隻鎏金木馬鐙都是罕見的珍品。馮素弗墓共出土5件玻璃器,其他四件是碗、杯、缽、和殘器座,缽的殘片經化學分析,是當時中國尚不能生產的鈉鈣玻璃,因此許多學者推測,這批玻璃器可能是經由「絲綢之路」從東羅馬帝國進口的。十六國時期,東西方交往日益頻繁,由於關中與中原戰亂頻仍,商人們在傳統的「絲綢之路」幹道外又開闢出許多條新路。其中,通過中國北方游牧民族地區的道路被稱為「草原道」,而河套地區則是這條道路的樞紐地帶,它將東北亞各政權與西域及歐洲連接起來。北燕政權所在的營州地區位於亞歐大陸邊緣,與東羅馬之間關山萬重,其商業往來經由「草原道」的可能極大。許多西域商人將西方商品及文化帶至營州,改變了這一地區的文化面貌。至北朝末期,北燕所處營州地區已有許多西域胡人定居,他們的後代出現了發動「安史之亂」的「營州雜種胡」安祿山。

淺綠色玻璃碗(北魏)淺綠色玻璃碗(北魏)

規格: 口徑10.3、腹徑11.4、高7.5厘米  收藏處: 大同市博物館1988年大同南郊北魏墓出土玻璃碗,為淺綠色,半透明,侈口,圓唇,寬沿,球形腹,圜底,腹外壁磨出四排向內凹的橢圓形紋飾,底部由六個相切的凹圓紋組成。這種類型的玻璃碗是伊朗高原波斯薩珊王朝的典型產品。日本正侖院有一種器物與此類似。1992年曾在日本東京、大阪等地展出,一級文物。

藍色琉璃缽(北魏)

口徑13.4厘米,高7.9厘米,璧厚0.2至0.5厘米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1964年河北省定縣華塔塔基出土了這件北魏時期的玻璃缽,口內斂,圓唇,腹微鼓,圓底。缽體以天青色透明玻璃採用無模吹製法製成,有大量密集的小氣泡,表面形成銀白色的風化層。大致說來,古代玻璃可分為實心器和空心器兩類,而無模吹製法則是空心器的主要成型方法,它是利用空氣的流動性、無所不在性和一定的壓力性,藉助特製工具將玻璃熔液吹成空泡而成型的一種專門工藝,俗稱「吹大泡」。我國西漢時已掌握了玻璃器皿的製造技術,但在我國北魏以前尚未見有採用吹製法成型之玻璃器,至北魏時吸收了羅馬薩珊玻璃吹製法等生產技術,從而使我國玻璃工藝得到進一步提高,成為南北朝以後中國玻璃產品的主要製造方法。

1、『曬寶會』整理分享,僅限交流學習,版權歸原作者,如涉版權敬請聯繫我們,轉載請註明出處。

2、歡迎 投稿或推薦優秀藝術內容與大家分享...


推薦閱讀:

領略和鑒賞純正的義大利手工定製西服--Lora Esatta
古詩對比鑒賞題解題方略
茶詩鑒賞——盧仝《七碗茶詩》
如何鑒賞鄭愁予的詩《錯誤》?
行看流水坐看雲 歷代禪詩鑒賞 (六)

TAG:博物館 | 古代 | 鑒賞 | 精品 | 博物 | 品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