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代
06-18
《春秋戰國時代》(節選)作者:秦望山若耶水 楚人也敢稱王 在魯桓公二年時,鄭莊公和蔡桓侯在蔡進了會面。兩國國君這次會面主要的議題是關於楚國可能產生的威脅問題。鄭莊公已有了畏懼楚的心理。這是一個政治家的不經意的感覺呢?還是一個政治家的經歷,使他推斷出來後,而產生的感覺呢?不論鄭莊公是怎樣產生這種畏懼的心理,實事上,一個強大的楚國,確實在不知不覺中成長起來,這是不以鄭莊公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的結果,從我們後人來看,是這樣的。而這之後,楚國就與鄭國始終保持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時好時壞的關係。而鄭國卻總是被楚欺壓是一定的。此時楚國在位的國君,是楚武王。 楚武王名熊通,羋姓。在鄭莊公與蔡桓公會見的這一年,他在位已三十一年了。他的這個王,是自封的,楚本是子爵。在春秋時,有五等爵,由高而低依次為公侯伯子男。公爵的諸侯,有我們知道的宋國,宋是先王的後人。侯爵的有魯國、齊國。而公和侯是一個層次的。伯爵的有鄭國,子爵就是楚國,男爵的有許國。爵位的高低,在外交事務中是要講究的,但不論是那檔爵,在封地內就是主君。楚人自稱王,是以蠻夷自居,不受周王體制約束的結果。有時人因自己的處境的不堪而自卑,而採取的行動,看上去卻好像是有副高昂的氣勢,但終究掩飾不了那脆弱的心弦的痕迹。楚人大概就有這樣的心理吧? 楚武王的祖先,是在周成王時被封為楚君的,第一任楚君叫熊繹。封於楚地,都丹陽(湖北枝江)。從地形上看,楚國的西面是鄂西山區,南面是長江,江南是蠻濮之地。而北面和東面是江漢平原,再向北是中原,那是當時最發達地區之一。所以不論是友好交流,還是武力征服,向北挺進當然是最佳的途徑,也是唯一的途徑。 開拓疆域的事業,不是所有的國君都想做或能做得了的。首先,你得有這個念頭,其次你得去做,再其次是要做得好。而是否有開拓疆域的念頭,是決定於人的性情的。楚武王,就具備這樣的性格。我們怎麼能知道這點呢?因為他的君位是奪來的,也可以說是政變取得的。楚武王的父王是霄敖,霄敖傳位給兒子蚡冒,蚡冒去世時傳位給自己的兒子,但蚡冒的弟弟熊通弒其子,自己做了楚君,這就是楚武王。一個敢於爭奪君位的人,必有一種不斷想獲得一切他認為有必要得到的東西。在封地內,他可以殺死親人,奪取君位,以滿足他的慾望。那麼對外的擴張,無非是與他人為敵,應該更容易下決心去做。所以楚武王一定會向北發展。 斗伯比的策略 在楚的北面偏東200公里的地方,有個諸侯國隨國(湖北隨州)。隨是一個姬姓的諸侯國,在江漢之間的地域內,算是一個比較大的諸侯。楚武王如果想北進,就必須征服隨。 魯桓公六年(前706年)春天,楚武王帥大軍渡過漢水,向隨進發,來到隨國的瑕這個地方後,楚武王將軍隊布置好,派薳章前去隨都,向隨侯提出和談建議。帶著軍隊去和談,是否能表達楚武王的和談誠意呢?一走上歷史舞台的楚武王,與他人的行事規則就不同。和談是友好的希望,軍隊是侵伐的工具,但楚武王卻將這兩者統一到了一個事情上了。面對這樣一個對手,隨侯只好答應和談,並派少師代表自己,前去楚軍與楚王和談。看來楚武王的思路是正確的,因為這就達到了他的目的。 但很奇怪的是,楚人的思路都是非常規的。斗伯比又提出了他的見解。他認為,楚如果只是與隨和談,並沒有什麼實在的意義,如果隨與漢東諸侯精誠合作,楚在漢東還是難有作為的,怎麼辦呢?漢東地區,隨是大的諸侯國,其它的諸侯國較弱。所以,如果隨國能夠明白這點,並使隨因此而產生自傲的情緒,那麼隨大概就不大會看得起周圍的小諸侯國了。隨小看了周圍的諸侯國,小諸侯國們就會離開隨國,那麼漢東地區就不是一塊完整的力量,楚就可以一個一個地對付他們,這對楚是有利的。實際上,斗伯比的思路,就是依楚國現在的實力,只能各個擊破漢東地區的諸侯國,而首要的問題,就是使隨與其它漢東諸侯國產生矛盾。 那麼怎麼才能達到斗伯比所設想的使漢東諸侯與隨產生矛盾的目的呢?斗伯比提出,在隨少師來到楚軍時,不是在他面前炫耀楚軍的威猛,而是要給他一個楚軍並不強悍,其力量可能不如隨的軍隊的印象。也就是示弱於少師。 季梁的思想 那麼依照斗伯比的思路,當隨少師見到如此不堪一擊的楚軍時,一股傲慢的情緒,會很自然地從隨少師的心中生起。當朋友們之間,看到弱者時,生起於心中的是憐憫;而當敵人之間,看到弱者時,當然生起於心中的是鄙視;當然,我們不能排除,那些有高尚道德的人,會對弱小的敵人,也產生憐憫。當然,在這裡,隨少師是絕不可能有高尚道德的,因為他不但鄙視楚軍,小看楚王,而且,回到隨後,馬上建議隨侯發兵攻擊楚軍。 隨侯想想也好,原來你楚王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看來並不如人所想像的那麼強大,所以答應出兵。而此時,季梁出面阻止隨侯,他認為,楚的羸弱是故意表示給我們看的,實際情況並不如此。那麼實際情況是什麼呢?就是楚強隨弱,楚大隨小。 季梁認為,一個弱小的諸侯要想與強大的諸侯為敵,要有兩個必要條件,一個是弱國有道,一個是強國淫辟。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什麼為有道呢?就是你做國君的,對人民要忠,對神要信。對人民的忠表現在時時事事為人民謀福利;對神信,就是在祭祀時,要對神講實話。在人民與神的關係上,季梁提出了人民先於神,人民是第一位,神是第二位。神是依照人民的意願來行事的。我們必須明白,古人是相信神能左右人間事物的,所以古人是真誠地相信,祭祀先祖及天、地、山、川,以至門、戶、灶神,就會得到神的佑助。這也正是那個時代,人們有著這樣的堅定的信仰,社會才可以因此而相對穩定的重要原因。而季梁提出的神是依照人民的意願行事,更是大大地豐富了當時人們原有的思想,這個思想的提出對社會的穩定有著更加積極的意義。 那麼強國的淫辟是指什麼呢?季梁沒有說明這點。季梁的原話是「臣聞小之能敵大,小道大淫。」唐人孔穎達的正義為「小國得道,大國淫辟」。可以推斷,季梁所指的淫,是指邪僻的、放縱的行為。也就是說,大國在國內實行了使整個國家走上邪僻的放縱的道路上的政策時,有道的小國才能與之相敵。 而此時的隨國是怎樣的狀況呢?季梁認為是,人民飢餒,而你隨侯卻在想方設法地要實現自己的無窮慾望。人民飢餒,就是你隨侯沒有為人民謀福利的結果;而在祭祀神時,你隨侯的祝史卻對神撒謊,不講這些實情,這說明你隨侯不道;你隨侯只想著自己的無窮慾望的實現,這說明你隨侯淫辟。你隨侯只有淫,而無道,你怎麼能與楚為敵呢?楚國現在可正是天神襄助他的時候啊!季梁提出的的兩個必要條件,隨國的現狀是一個都沒有成立。 那麼我們隨國該怎麼辦呢?季梁提出了兩條方案,在國內修政,在國外與姬姓的兄弟諸侯國建立友好關係。只有這樣,我們隨國才有可能免除災難。在季梁看來,隨國的當務之急,不是與楚爭雄,而是先要能安全地生存下去。 隨侯聽了這一番話,當然感到恐懼,原來自己面臨著這樣可怕的處境,所以聽從了季梁的建議,在國內實行政治改良。可以講效果非常好,能證明的就是楚國暫時不敢有侵伐隨的打算了。那麼,隨的政治改良是什麼呢?從上面季梁的話語中,可以推斷出,就是隨國的一切政治綱領的建立,政治措施的實行,都是圍繞著,謀求隨國大多數人民的最大利益的這個中心環節的。 楚武王伐隨 而眾多政治家的決策的形成,絕不都是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嚴肅認真。有時真是憑著喜好或厭惡的情緒來左右其政治行為的。這位隨侯當是這樣的一位君主。隨侯不知怎麼的,就特別地喜歡那位少師,以至於到了寵愛的地步。在一個人能對另一個人這樣地寵愛時,在涉及到這個被寵愛的人的事情時,這個愛著的人的理性就會從他的頭腦中消失,他不用理性,而是用情感來支配他的決策或行為。因為喜歡或者愛一個人,就會想辦法去取媚那個他喜歡或愛的人,這是一定的。隨侯也不會例外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當楚國的斗伯比知道隨侯寵愛少師後,馬上建議楚王出兵伐隨。那麼為什麼,隨侯寵愛少師,就可以伐隨呢?斗伯比當然有他的理由。斗伯比見過少師,他看出了少師那種天生就有的傲慢性格;斗伯比也知道,少師領教過楚軍的陣勢,那是斗伯比安排的示弱的表演,但卻給這位少師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一個傲慢的人,對於一個他認為完全可以輕視的對象,當然是不會放在眼裡的。這就是輕敵,輕敵就意味著輕敵者失敗的概率的增大。如果隨侯用了少師,隨不就是朝著失敗的深淵走近了一步嗎?而隨的失敗概率的增大,不就是意味著楚勝利的概率的增大嗎?所以斗伯比認為可以出兵伐隨了。 楚武王採納了斗伯比的建議。但得找個理由吧?所以,楚派出多路使者到江淮之間的諸侯國,邀請他們的國君到楚國的沈鹿來會見。果然,隨國就不來,還有一個黃國也不來。一是路遠了些,二是楚此時還不打算對黃國怎麼樣,所以只是派薳章到黃國,向黃國國君提出抗議或者是譴責而已。 楚要對付的是隨國,在有了討伐隨國的充分的理由後,魯桓公八年(前704年)春天,楚軍再次渡過漢水,來到隨國的南面的速杞這個地方,擺開戰陣,準備與隨交戰。 隨國的君臣們當然要商議怎樣與楚軍作戰。季梁還是堅持他一直以來的想法,就是隨國首先應確保能安全地生存下去,而不是與楚為敵。所以他提出了兩步走的策略,先向楚表示順服,如果楚能答應,則是最好的結局;如果不答應,那麼也只有開戰。 季梁的想法是,我們先有禮於楚了,如果楚無禮於我們,就會激起我們的士兵的憤慨,這樣的憤慨可以提升士氣,對作戰是有利的。但少師的思路與季梁完全相反。他向隨侯提出,應該立即發動進攻,否者,楚軍就逃走了,我們就失去了絕好的一次教訓楚軍的機會。 隨侯寵愛少師,當然不想得罪他,而且總以為少師講得應該不會錯,所以隨侯決定與楚為敵。季梁提出的政治改良所取得的成果,就被少師的這一句話斷送給了楚王。隨侯馬上發兵,來到速杞,準備與楚決戰。 在季梁來講,既然與楚交戰了,總是希望能打敗楚軍,雖然這樣的結局是如此地渺茫。他對隨侯說,楚人上左,所以楚王當在楚軍的左軍,楚軍的優勢也當在楚軍的左軍。那麼我們不要與楚軍的左軍交鋒,避開楚王,而是進攻較薄弱的楚右軍,打敗了其右軍,整個楚軍也就崩潰了。這個作戰思路不用去論證,就知道是正確的。 但隨侯不聽季梁的,他要聽少師的主張。少師說什麼呢?他說,你隨侯不親與楚王交戰,你就不是楚王的對手!這明顯地是一句刺傷隨侯自尊心的帶有挑釁性的話。隨侯不可能不要面子,再加上這話,是他自己寵愛的少師說出來的。我們看到了,這裡隨侯那裡還有什麼理性?情感完全支配了他的一切。不論是虛榮心還是愛心的情感,都比理性的光輝更加燦爛,因此而迷住了隨侯的雙眼以及心靈。 當一個人看不清、辨不明事物時,這個人遭遇更多的當是挫折。隨侯也一樣,他與楚軍的作戰,以隨軍的戰敗,以少師的戰死,以他自己的逃跑而結束。留在他心中的是更加沒有面子的恥辱的回憶! 而楚武王也得勢不饒人,想著索性我滅了你隨國吧。還是斗伯比勸楚王說,少師已死了,這是老天幫著隨侯去掉了他身上的一塊病灶,他的身體好起來了。隨還不能滅。到了這年的秋天,楚隨兩國訂立了和平盟約。楚與隨訂立的盟約,不過是表明,楚暫時不考慮滅隨,但楚武王,卻始終在尋找機會,向北方進發,他總想著,有一天能飲馬河水。但必須一步一步走。 楚武王伐鄧 在楚國的北面約190公里的地方,有個不大的諸侯國,鄧國,曼姓國。在今天河南省鄧州市。是楚武王夫人鄧曼的娘家。在鄧國的南面不遠處有個諸侯國巴國,在今天湖北襄樊市。巴國是個子爵的姬姓諸侯國。這一年的春季,也就是魯桓公九年(前703年),巴子派出他的使者韓服來到楚國,晉見楚王,什麼事呢?請求楚王作中間人,巴想與鄧建立睦鄰友好關係。 楚王當然高興。被人看得起是一種自我陶醉的幸福,被人看得很有能力也是一種自我陶醉的幸福,楚武王也一樣的有這樣的心理,因為,人家巴人,認為楚王有能力辦好這件事。楚王命道朔為使者,陪同韓服前往鄧國。在楚武王想來,這樣一件好事,應該很容易地就可以辦好的。但有些事情往往就在你不經意的時候或地點發生,而這個事情又是非常理可以預料到的。 鄧國的南面有座城邑叫鄾,鄾人在巴、楚使者路過時,將使者所帶的聘禮給搶了,韓服與道朔被殺。楚王得知後,馬上派薳章前往鄧國,向鄧君提出抗議和譴責。但傲慢的鄧君,卻不接受楚的抗議和譴責。這在楚王是一個嚴重的心理打擊。本來是做一件好事,沒做成,已經感到懊惱了。現在你鄧君,還不承認自己的過錯,楚王感到的是憤怒。楚王怎麼能就此罷手呢?從一種非常愉快的心境,轉到了極度憤怒的狀態,這種心情上的落差,必須要給予削平。在楚武王,所用的方式,就是戰爭。 夏季來臨時,楚王命斗廉帥師會同巴師,將鄾城圍了起來。鄧君派出養甥、聃甥前去救援鄾。二甥也算是有頭腦的人,他們將軍隊組織起來,進攻相對弱小的巴軍。但沒想到,發動了三次進攻都沒有將巴軍打敗。斗廉便想出一計,將楚軍布置在巴軍的中間,列為橫陣,與鄧軍作戰,然後詳敗。見到敗退的楚軍,鄧軍當然乘機追擊,巴軍截斷鄧軍後路,楚軍再回頭夾攻鄧軍,鄧軍大敗。鄾城內的軍民,只好在夜裡出逃。二甥也逃回鄧去了。 鄧國在處理與楚的關係上,確實是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本來鄧曼是楚武王的夫人,鄧、楚的關係可以融洽友好。但鄧君,並不把楚王放在眼裡。這點可見其政治洞察力,是絕不如鄭莊公的,我們說過鄭莊公早已感覺到了楚人的潛在威脅。在觀察國際事務時,有了錯誤的判斷,那麼在錯誤的方針的指導下的錯誤行為,必然導致失敗。這也就是鄧在不久以後就滅於楚的原因所在。因為楚必須要北進,在此前題下,不會考慮其它的因素。而你鄧偏偏給了楚行動的把柄。當然,如果鄧能夠表示順服楚國,楚倒有可能緩上幾年滅鄧,也說不定。這是後話。因為,此時楚武王並沒有打算滅鄧,他此時想著的,是否先將近處的小諸侯國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斗廉的軍事才能 兩年後,魯桓公十一年(前701年)春,楚與貳、軫二國,談好準備訂立和平盟約。但另一個諸侯國鄖國,卻要反對楚國。鄖國在其南部邊境城邑蒲騷布置了軍隊,準備討伐來此與貳、軫締結盟約的楚人。鄖還聯合了隨、絞、州、蓼四國的軍隊,要他們一同參與伐楚。很明顯,反對楚國的勢力還是不小的。 而此時,前往簽約的楚國莫敖屈瑕已在路上了,雖然他帶有部分軍隊,但還是感到問題棘手,不知該是進還是退。陪同前去簽約的斗廉認為可以這樣布置作戰方案,請屈瑕帶領部分軍隊住紮在郊郢一線,以準備抵禦前來進攻的四國軍隊,斗廉自己帶上精銳的部隊,在夜裡向蒲騷發動襲擊。作出這樣的布置,斗廉是源於如下的考慮,鄖人將軍隊布置在蒲騷後,就等待著四國的援軍到來,然後一同攻擊楚人。所以,由於蒲騷城還算堅固,在蒲騷的鄖軍不會特別地警惕。這正是楚可以利用的一個好機會。 但屈瑕認為兵力不夠,想請楚王派出增援的軍隊。對此,斗廉講出了一句很有質地的話來,師克在和不在眾。而且他還舉了一個例證,就是周武王伐商紂王時的力量對比,周武王的兵力比商紂王要少得多,但卻打敗了商紂王。這裡的「和」是個可以好好琢磨的字,是和順、是和協、是和同、是和調,我們完全可以這樣地想下去。當一個集體是這樣的一種和的狀態時,其產生的力量,不是簡單的加法,而是乘法的結果。和當然不是同,和是指,在這個集體中的每一分子之間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相互補充。和是一種最佳的結構形式與其內容的最完美的結合。斗廉以為,楚軍現在就達到了這樣的和的狀況,所以不用再請援兵。 屈瑕又要卜佔一卦,還是斗廉說,我們都有信心地毫不懷疑地認為我們楚軍必勝,為什麼還要卜卦呢?只有我們把握不了局勢時,懷疑自己的能力時,才去卜卦呀。莫敖屈瑕聽從了斗廉的意見。還好,斗廉打敗了蒲騷的鄖軍,隨等四國見狀只好罷手回國。屈瑕也與貳、軫二國訂立了盟約。結果是如此地簡單,但過程卻是如此地曲折。而曲折的過程,主要是在決策者的判斷與決斷上。這種判斷和決策就是人的意志。而人的意志,決定著一切,這就是廟算。 通過兩次的作戰,也就是鄾城之戰和蒲騷之戰,我們看到了斗廉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家,這就是楚材。不過此時的楚材,還在為楚王效力,可見,此時的楚國當是一個人盡其材的國度。因為,此時楚國確實在走向富強,楚王需要人才!當然,我們不是說莫敖屈瑕就不是人才,他也是人才,否者,楚王也不會用他為最高軍事長官了。而且他的實戰也是成功的。但他真是傷在他自以為是人才的感覺上的。 楚武王伐絞 魯桓公十二年(前700年),莫敖屈瑕再次領兵出戰,這次要去征討的是絞國,就是去年幫助鄖國準備攻打楚國的那個絞國。絞在楚國北面約320公里處。關於行軍路線,我猜想有兩種可能的走法,一是先沿漢水的西岸,向北走,到了絞國的對岸時,再渡過漢水,到達絞國城門前。一是先渡過漢水,沿著漢水的東岸北進,直接到達絞國的城門下。但不論屈瑕走那條線路,現在,總算來到了絞國的城下,屈瑕將軍隊紮營在絞國的南城門一帶。 然後,我們看到屈瑕也開始進行判斷推理。他認為,絞是個小國,絞人的稟性是輕佻、輕率,所以不會去仔細思考問題。絞國的南面是漢水,北面是山,而楚軍現在均布置其城南。因此,他設計了比較周密的作戰方案,這個方案的要點,就是要將絞人的軍隊,引出城。屈瑕認為,在絞這裡作戰,地點離楚太遠,所以應盡量用最小的損失,取得最大的戰果,所以必須避免攻城。如果不攻城,就只有想辦法,將絞國的軍隊引出城來。 屈瑕先命那些專為軍隊采樵的民夫,在沒有軍隊保護的情況下,到絞城北面的山中去砍柴。絞國的士卒看到這些民夫,沒有軍隊保護,就出城抓捕了三十個民夫。楚軍每天都要用柴草來燒飯,所以第二天,民夫照樣地去砍柴,屈瑕照樣地還是沒有派軍隊保護。但屈瑕卻在山中先埋伏下了部隊。絞國的士卒看到,昨日那麼容易地就抓到了三十個民夫,所以更多的士卒或者說絞國的大多數士卒出了城,去山中追捕那些在山中砍柴的民夫。 而屈瑕知道絞軍出城後,迅速地將剩下的楚軍轉移到城北。當絞軍在山中遇到埋伏的楚軍,想退回到城內時,見到的卻是布置在城北門的楚軍。絞軍大敗是必然的結果。但另一個結果,可能是當初絞人想不到的,就是楚與絞在絞國的城下訂立了盟約,這在當時,對諸侯來講是最大的恥辱! 這一仗在屈瑕來講,是相當完美的傑作。判斷正確、布署周密、指揮得當。他判斷了絞人的輕佻、輕率,他給了絞人一個無比的恥辱。但讓人想不到的,莫敖屈瑕,在不久以後,也同樣給了他自己一個無比的恥辱,原因同樣就是那個輕佻、輕率。 楚軍在攻打絞國時,路過羅國。羅想趁機伐楚,但只有想法,還沒行動。楚軍當然可以得到羅欲伐楚的情報的。在楚又是找到了討伐人家的借口,楚是不但有想法,還有行動。 第二年的春天,魯桓公十三年(前699年),莫敖屈瑕再次出兵,向羅進軍。在出發前,屈瑕向全軍發布了一條紀律,就是任何人不得就此次軍事行動,向他提出諫言,否者,用軍法處罰。此時屈瑕的自我感覺當然很好,多年的出征,並且取得的勝利,使他已不用思考,就覺得自己真是個人才。在他以為,人才做出的事是不會錯的,我是人才,那麼我做的事,就不會錯。雖然,我們知道,他的這個推理的大前題,就是假的。但他不覺得,否者他不會發布那樣一條紀律的。 楚軍伐羅,必須渡過鄢水,在渡水時,楚軍已亂了陣形,上了岸就再也沒有整頓好隊伍。一方面是軍隊主帥的自以為是,另一方面是整個部隊的鬆散無備,這樣的軍隊得到的只能是失敗。羅國聯合盧戎打敗了楚軍,取得了絕對的勝利。 這樣的結局,實出於屈瑕意料之外的。但看來在人世上,高明的人確實總有的,斗伯比就知道,此次屈瑕是一定要打敗仗的。在屈瑕出征前,斗伯比去送行,見到的莫敖屈瑕,在走路時,腳抬得很高很高。他分析認為,腳抬得高了,就會使屈瑕的心思不牢固紮實,出現浮,出現漂這樣的心境。而不實的、浮的、漂的心境,一定會影響判斷事物的正確性。應該說斗伯比的分析是對的,但在因和果的關係上,或許他搞反了。在屈瑕的腳抬得很高,當是由於他心境的浮漂不實的結果,而不是原因。但不管怎麼說,屈瑕的這一趾高,斷送了他的一切,他的政治前途、他的無尚榮耀,還有他的生命。 在屈瑕而言,是不能再回國見楚王了。他羞愧、他感到恥辱,他不能這樣地帶著羞愧的情感,帶著恥辱的光環,活在世上。他選擇了自殺,用的是一條絲帶。他選擇死的那個地方的名字,也讓人感到了他的不用再用語言表達的心情,這地方叫荒谷。 這就是春秋時代的,那些貴族的風範,死在他們而言又算什麼呢? 以後的九年這裡,楚國就沒有再出兵諸侯了。到了魯庄公四年(前690年)春,已是年邁的楚武王,準備在太廟,舉行一個儀式,就是排列楚人自己設計的兵陣,並向士卒發放戟,準備伐隨。因為在此之前,楚人並沒有戟這樣的兵器。看來,自楚被小小的羅國打敗後,楚人是在閉門思過,是在修身養性,是在積極備戰。要楚人,只是受到了挫折後,而就此罷手,未免太天真了。然而,這也許,是那個時代,希望能融入華夏大家庭的楚人的一種不自覺的精神,就是只能北進,不能退。 舉行儀式前,楚王齋戒時,感到身體不對。齋戒完後,對夫人鄧曼說,我在齋戒時,覺得心靜不下來,心跳得很快,就像是在搖蕩。鄧曼感傷地說,王啊,您的福份怕是要用盡了。就如盛水的器皿,水滿了才會溢出來。這恐怕是先王們已知道了您的福盡了,所以在您準備出征齋戒時,讓您的心搖蕩。多麼可愛的夫人,不說楚王將不久於人世這樣讓人多少心寒的話,而是說,您的福已用盡了,一生都是福,不是件快樂的事嗎?帶著快樂的心情準備離開這個世界,又有什麼可感傷的呢?當然感傷,畢竟是兩個世界兩重天,鄧曼當然感傷。 但現在,楚武王只能出征,他可能想像著,這次,一定要拿下隨國來,我這樣的年紀了,機會實在不多了。但楚武王真的年紀大了,他死在了行軍途中。我們知道,一個國君,能死在宮內的路寢中,是最合宜的,這叫壽終正寢。但處於創業時期的楚武王,他死在了戰爭的征途中,這在他也當是合宜的。 跟隨楚王出征的令尹斗祁和莫敖屈重,在楚王去世後,不能就此退軍,還是要繼續前進。楚軍渡過溠水,一直挺進到隨國的邊境,把大營紮下。隨見到楚軍如此的勢頭,只好派人向楚求和。楚、隨立了盟約後,楚軍還楚,渡過漢水,才宣布楚王去世。這樣第二年,楚武王的太子熊貲即位,這就是楚文王。 楚武王的夫人鄧曼 楚文王是鄧曼的兒子,鄧曼是一位有著豐富政治經驗和卓越政治智慧的女子。我們看到的兩件事情,可以證明這個論斷。 一個是屈瑕伐羅前,斗伯比感覺到屈瑕必敗後,回來見楚王時,不好明白地講,屈瑕因為自傲輕浮不實,有可能要打敗仗,而是委婉地向楚王提出,應給屈瑕增兵。楚王回到內宮,就對鄧曼談了此事。鄧曼對楚王說,斗伯比的意思,不是說要增兵,而是,屈瑕因為蒲騷一戰的勝利,必小看羅國,他將自以為是地不聽他人意見地指揮作戰,其結果會是失敗。這裡,可看出幾點,一是鄧曼非常熟悉朝廷內的大夫情況,他了解莫敖屈瑕,也了解斗伯比;二是他知曉楚國的政治事務,譬如她知道蒲騷之戰的情況;三是楚武王有重大的政治事務,均會與鄧曼商量。 鄧曼不但有處理政治事務的能力,還有她自己的政治見解。她向楚王提出了楚王對臣民的三原則,一是用真誠來安撫普通的人民;二是教育那些士、大夫,要他們培養自己的高尚的德性;三是對待像屈瑕這樣自以為是的大夫,要用刑來威懾。 還有一件事,就是楚武王去世時,鄧曼對戰局的判斷,她認為,楚王此次出征,最好的結局就是楚王能不死於交戰時,楚軍又沒有大的損失。應該可以推想的,楚王在聽了鄧曼的話後,就與令尹斗祁和莫敖屈重,布置了萬一他楚王病重以至病死於作戰時的各種後續作戰安排。這才是楚軍能順利回楚的重要原因。因為,先就謀劃好了。 由此,我們就證實了前面提出的那個論點,鄧曼是位卓越的女子!當然,她的兒子楚文王也同樣是位優秀的政治領袖。 楚文王滅鄧國 楚文王即位後,稟承其父王的遺願,繼續北進。他走的步子更大。魯庄公六年(前688年),楚文王親帥大軍伐申(河南南陽)。在路過鄧國時,鄧祁侯邀請楚王進城,並盛情款待楚王,因為楚王是他的外甥。 這時,鄧侯的另外三個外甥,在鄧國做大夫的騅甥、聃甥、養甥,向鄧侯提出殺死楚王的建議。聃甥、養甥就是曾與斗廉在鄾城交戰過的,並被打敗的那二甥。但鄧侯並不接受他三人的建議,鄧侯以為,如果我在招待外甥時,殺死了外甥,他人就會鄙視我,唾棄我,這在我來講,是不能忍受的。三甥說道,如果您不殺死楚王,將來滅鄧國的人,一定是這個楚王。您不早動手,將來怕是噬臍不及呀!再說,如果楚王滅了您的鄧國,您還有什麼面子不面子了?您的生存都成問題了,還在乎其它什麼呢?但鄧祁侯不聽。看來,鄧祁侯將他自己名譽的好壞看得比他的祖國的存亡還要重。 三甥的推斷是正確的。楚文王伐申回國時,順路就伐鄧。再過了十年,楚文王竟把鄧國給滅了。不論怎麼說,鄧國是他楚文王的外婆家,鄧祁侯是他的舅舅。但他不管這些。那麼,真的就如三甥所言,殺死了楚文王,楚就不會滅鄧國了嗎?當然未必如此。但楚文王拿下鄧國後,這對他進入中原地區,是一個很好的開端。我們看到,楚得到鄧國後,他就到達了南陽盆地,就可以從方城進入豫東平原,然後一直北上,就可以到達黃河。飲馬河水,問鼎中原,這樣的事兒,已沒有什麼懸念,剩下的不過是時間的流失而已。但楚文王是不願意讓時間白白地流淌走的,他要緊握時間的這輛戰車的韁繩,去追逐他自己和他父王的那個美好的理想。 俘獲蔡哀侯 在魯桓公二年時,鄭莊公和蔡桓侯曾會面,討論的問題就是楚國的潛在威脅問題。但到了魯庄公十年(前684年)時,這個威脅真的來了。 蔡國在今河南省上蔡縣,此時的國君是蔡哀侯,也就是蔡桓侯的弟弟。蔡哀侯的祖先,就是在周成王時,反對周公旦的那個蔡叔度。周公平息了武庚、管、蔡之亂後,將蔡叔度流放。蔡叔度死後,周公知道了蔡叔度的兒子胡,是個有德行的人,就命他為自己封地魯國的卿士。在胡的治理下,魯國大治。因此,周公向周成王提出,封胡於蔡地,這就是蔡仲。從蔡仲到蔡哀侯已是十二世了。 這一年,魯庄公十年,息侯娶了陳國的公女,也就是息媯。從陳國到息國,要路過蔡國。而蔡哀侯的夫人也是陳國公女。蔡哀侯以為息媯是自己的姨,就邀請息媯進城。但在見到息媯時,行為不禮。也許蔡哀侯搞錯了,他將人家息侯的夫人,當成了他自己的夫人的娣侄了。在那時,一個國君可以同娶姊妹,或是姑侄。當然,這回,息媯這位陳國的女公子,並沒有隨她姐姐嫁給他蔡侯,而是嫁給息侯。 蔡侯對息媯不禮的事兒,就算息媯不說,別人也會對息侯講的。從息媯以後的言行看,我以為她是不會講的。息侯知道後,非常地氣憤。我們現在不知道,蔡侯究竟對息媯如何無禮,但息侯竟然想到了,用戰爭手段來解決,來報復。可見,息侯是忍無可忍了。 而息侯想出的辦法又很奇特,他不是直接與蔡國交鋒,而是請求楚王伐自己,然後請求蔡國救援息,楚國再伐蔡國。是夠繞的了,但不管怎麼說,息侯的意思是想藉助於楚國的力量,來報復蔡侯的對其夫人的無禮之舉。 當楚文王見到息侯的使者,知道了息侯的想法後,當然願意。楚文王是這年的九月出兵,蔡哀侯被楚王打敗,並被俘虜到了楚國。看來息侯總算是報復了,心理上或許也可以暫時的安寧了。但其實,真正的仇家是他息侯自己請進來的,這位仇家就是楚文王。當然,息侯,他也會得到更大的安寧,只是這個安寧,是他絕想不到的,也不想要的。那就是社稷被戮,妻子被擄。而死去的息侯,不會再有什麼感想了,心靈當然安寧了。 是人的情感推動著歷史前進 在蔡哀侯而言,當然不能就這樣地被息侯弄得背井離鄉,有家難歸,被囚於南蠻之地。因此,他也在考慮,該怎樣地報復息侯呢?既然他蔡侯是因為息媯而落到如此的下場的,那麼還是從息媯身上,找出辦法,來計划行動吧。蔡哀侯選擇了一個恰當的時機,向楚王說起息媯,大意是讚美息媯的美艷吧。其實,有時語言的魔力是相當大的,你所親眼看見了的真相,未必能引起你的感覺,但語言可以讓人遐想,可以讓人以為語言所表達的事物,真是那麼美好。楚文王在聽了蔡哀侯對息媯的讚美後,立即就產生要得到這個女子的念頭。於是楚文王來到息國,以到息國行饗禮的名義,進了城,把息國給滅了,息媯被楚王帶回了楚國,成了楚王的姬妾。 而事態並不是就此就結束了,似乎一切都是老天早已安排好了的。楚王滅息的時間,大致是在魯庄公十年到魯庄公十三年之間。楚王得到息媯後,息媯很快就有了楚王的孩子。但很奇怪的是,到息媯生下孩子時,楚王並不知道,息媯懷了他的孩子。而息媯也沒有對楚王講。當楚王問息媯,有了孩子為什麼不對他講時,息媯說,我一個女子,服侍過兩個男人,就算我不去死,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聽了此言,楚王看到還沉浸於感傷中的息媯,不免對她產生了憐憫,不免對蔡又產生了恨。本來是他楚王滅了人家的祖國,佔了人家的妻,現在卻把一切的責任推到了蔡國的身上。在愛與恨的交織的情感的作用下,楚文王在魯庄公十四年(前680年),出兵伐蔡,一直攻入了蔡的都城。算是對息媯的安撫吧,算是對自己愛與恨的解脫吧。 在息侯與蔡侯的恩恩怨怨的糾葛中,真正得到利益的是楚文王這個第三者。那麼息侯與蔡侯就真的錯了嗎?他們倆真的就不知道借用楚王的惡果嗎?如果我們今天的人,讀到這段歷史時,能夠想到他們是錯了,那麼他們倆當然也會想到借用楚王的力量的危害。但他二人卻照樣地做下去,目的就是報復對方。這就是政治,這就是歷史,並沒有什麼讓人費心思的玄妙。 政治就是在人的情感的波動中,來來往往地爭鬥;歷史就是在人的意志的堅持下,曲曲折折地走向未來。如果息侯沒有憤怒的情感,就不會想著借用楚王的力量,而他的憤怒的產生,是一個男人的本來的性情所決定了的。如果,蔡侯沒有怨恨的情感,也不會使出那樣的毒計來,而他的怨恨是人的一種本能反應。楚文王,似乎比他二人要高尚些,因為他想著他的理想,但當他知道了息媯時,他的直接動力就不是那個理想了,而是這個女人。而這段歷史的成就,正是因為他們三人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意志的結果,如果哪個中途變動了他的意志,這段歷史的走向也就變了。 鄭厲公出亡而返 而也正是楚人的意志的不變,不斷地想著北進,終於楚軍來到了鄭國城下了,這一年是魯庄公十六年(前678年)。這在鄭莊公是早已料到的了,但鄭莊公已是故人了。 那麼楚人為什麼要伐鄭國呢?楚文王給了一個很說得過去的理由,就是你鄭伯,當了國君,為什麼不向我通報呢?那麼誰是現在鄭國的國君呢?說來真是話長,這樣,我們只有從鄭莊公去世的那年開始說起。 鄭莊公是在魯桓公十一年(前701年)夏去世的。鄭太子忽理應是未來的國君。但在春秋時代,新的國君,必須要到次年的正月里才能舉行即位儀式,而且改元紀年。因為那時,紀年方法就是以各自國君的在位時間來排序的。公元前701年是鄭莊公四十三年,那麼這一年,就只能是鄭莊公四十三年。如果太子忽在這一年即位,那麼又成了鄭昭公元年了。公元前701年,在鄭國就有二個年了,一個是鄭莊公四十三年,一個是鄭昭公元年,這樣就會出現紀年上的混亂。所以,新的國君,就只能到次年即位。 正因為這樣,所以太子忽在公元前701年,雖然已掌握了國君的權力,但他還不能稱為國君。依慣例,到了次年,太子忽當即位,但沒有,因為鄭國出現了政治變動。第二年實際即位的不是太子忽而是公子突。而策動這次政治變動的,不是鄭國內部的鬥爭的某一人,而是宋國的干涉。 公子突的外婆家是宋國的雍氏,雍氏得到宋庄公的寵愛。雍氏在得知鄭莊公去世後,就向宋庄公提出應該立公子突為鄭國國君。宋庄公就是曾避難到鄭國的那個公子馮。當然,他在鄭莊公的幫助下,回國做了國君,那是人家左右他們家的內部事務。現在自己也有機會來左右別人家的事務,為什麼不做呢?也算是對他鄭莊公的知遇恩情的回報吧。 鄭國此時的卿是祭仲,所以宋誘使祭仲來到宋國,將其扣壓,要挾他必須立公子突為國君,否者就是死。祭仲只好答應,並與宋人訂立了盟約。宋也將公子突扣壓,並要求他回國當上國君後,要送給宋國財賂。這樣公子突和祭仲就回到了鄭國。 鄭莊公是七月去世的,九月太子忽跑到衛國避難,公子突被立為國君,次年即位,這就是鄭厲公。但新即位的鄭厲公,首先就面臨著,宋國無法滿足的的索要財賂的貪慾。為此,鄭厲公請魯桓公出面調停,但宋卻只認財賂,不給魯桓公面子。所以,鄭與宋只好用武力解決。先是魯鄭伐宋。再是鄭魯紀三國與齊宋衛燕四國交戰,齊國一方戰敗。看來,鄭厲公可以鬆口氣,暫時不再有宋人索賄的煩惱了。但有些人從來就是願意找煩惱來折磨自己的心靈,好使自己的生活充實得有意義些。鄭厲公或就是這樣的人。 本來已當上了國君,那就好好當吧。但鄭厲公不自在,因為他覺得祭仲的權力太大,什麼事兒都得要他說了算,感覺自己就如一個傀儡似的。其實有人給你操心治理國家,你可以樂得享清閑,過自在的日子。但鄭厲公不這樣想。 鄭厲公與祭仲通過談判,使其交權給自己的可能幾乎沒有。所以,鄭厲公只好採取非常手段,這就是謀殺。而鄭厲公選擇的刺殺者,是鄭國大夫雍糾。 雍糾是祭仲的女婿。我的推測,他與宋國大夫雍氏,當是一個氏族。也就是說,鄭厲公的外公或舅舅,與這位雍糾,是叔伯侄兒或是堂兄弟。那麼鄭厲公與雍糾也當是舅甥或表兄弟的關係了,正因為如此,所以二人的感情比他人更為深厚些,關係更為親密些。在選擇謀殺祭仲的人選時,鄭厲公當然認為非雍糾不可。雍糾想得辦法是,在郊外宴請祭仲時殺死祭仲。 祭仲知曉女婿要宴請自己,也沒想什麼就答應了。但祭仲的女兒雍姬,卻對父親說,雍糾為什麼不在自己家裡宴請您,而要到郊外去?我心中總有疑惑,父親您想想看?祭仲這樣的政治老手,一下就明白了。先將雍糾殺死,並將其屍體丟在周氏的池塘里。鄭厲公只好出奔,但他沒忘記把雍糾的屍體也一同帶上。並對著雍糾的屍體說,你辦這樣的事兒,都要給女人知道,你真是該死呀。這是鄭厲公對雍糾的又怨又恨的表示。 鄭厲公說的女人當然是指雍姬了。在雍姬知道雍糾預謀刺殺父親時,她的心理很矛盾。一邊是父親,一邊是丈夫。放任雍糾的行為,就是面臨著父親的被殺;阻止他的行為,就有可能是丈夫被殺。作為一個政治家的女兒,她明白,這樣殘酷的政治鬥爭是很正常的。那麼她就必須在父親和丈夫之間作出抉擇。但她選擇不好。為此她問了母親一個問題,父親和丈夫,哪個更親?母親說,丈夫,在女兒沒出嫁時,或者要改嫁時,男人都可能是丈夫,而父親只有一個,你說哪個親? 母親的這句話,包含著諸多的含義。你可以理解為,多的就不如少的,因為多的可以再得到,而少的沒了,就得不到了。你也可以理解為,我一個女人,沒了這個丈夫,可以再找另外一個,而父親卻沒地方去找。你還可以理解為,丈夫是姻親關係,父親是血親關係,血親當然親於姻親。我們不知道,雍姬是怎麼想的,但她聽了母親的話後,就將雍糾的陰謀報告給了父親。她的抉擇,就是要保留父親的生命。 在關於一個人生死的問題上,特別是關係到自己的親人時,不要說由女人來抉擇,就是男人,他也不一定知道該怎樣抉擇。所以必須要找到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不論這個理由能否站得住腳。當然,這個理由,不過是在今後的歲月里,來安撫自己在想到此事時可能會傷痛的心而已。我們絕不能對雍姬進行責備、責難,這是那個時代的政治鬥爭的結果,雍姬不管怎樣抉擇,她都是這場政治鬥爭的最悲慘的受害者。而這場政治鬥爭的受益者,卻是那個出逃到衛國避難的太子忽。 鄭國的太子忽在魯桓公十五年六月(前697年),回到了鄭國,這就是鄭昭公。而鄭厲公是在五月出逃,先到蔡國,再攻打下鄭國的櫟(河南禹縣),在櫟這個地方,鄭厲公算是有了個安身的去處了。 但鄭昭公在位只有二年時間,魯桓公十七年時,被高渠彌弒殺。高渠彌弒昭公的理由很簡單,怕鄭昭公殺他自己。因為,鄭昭公從來就不喜歡高渠彌。鄭莊公以前想用高渠彌為卿,鄭昭公就反對,但鄭莊公還是用了。現在鄭昭公回來了,雖然時間過去了很久,但難保他鄭昭公就不討厭自己了。人的性情就可能決定了一個人的行動,高渠彌明白這點。所以,他先下手把鄭昭公弒殺了。 但高渠彌與祭仲並沒有迎回鄭厲公,而是立公子亹為國君。但公子亹在位也只有一年,他是在魯桓公十八年,在與齊襄公會面時,被齊襄公殺死的。陪同去的高渠彌被齊襄公處以車裂。而精明的祭仲,稱身體不好,沒有前去會盟,而揀了條性命。這樣祭仲立公子儀為國君。 子儀在位十四年,他是被鄭國的大夫傅瑕弒殺的。 魯庄公十四年(前680年),在櫟已居住了十七年的鄭厲公,時刻在準備著,積蓄著力量,準備回國。但好像他就沒有了機會似的,現在他已不能再忍受這樣的待遇了,從子忽、子亹到子儀,鄭莊公還有八個兒子,這樣的輪下去怕是不會再有他當國君的機會了。所以他要自己行動,他要恢復他原有的地位。於是他開始向鄭進軍。 在進軍到大陵時,鄭厲公捉住了前來抵禦的鄭國大夫傅瑕。傅瑕怕死,主動對鄭厲公說,如果您不殺我,我會想辦法幫助您回國。鄭厲公當然高興地答應了,而且二人還立了盟誓。傅瑕回去後,就將子儀給弒殺了,將鄭厲公迎回國。但鄭厲公馬上又把傅瑕給殺了,罪名是他對鄭厲公有二心,因為傅瑕又在密謀著迎立其它的公子當國君。在這裡,盟誓不過是為了達到眼前目的而相互設置的門檻而已,其實再高的門檻又怎能會走不過去呢?鄭厲公不需要傅瑕時,就可以違背盟誓,但他卻可以給傅瑕一個罪名,這個罪名就是他走過這道門檻的通告證。 從鄭昭公、鄭厲公、子亹、子儀的即位情況來看,在國君沒有成為國君前,是由卿大夫說了算的。只要你是國君的子孫,都有可能成為國君。在國君有很多公子時,你這位公子能否即位,就看你有沒有,有實力的大臣襄助了。這是又一種傳承權力的方式。我們已知道了的一種是,老國君去世,已立為儲君的太子即位,這是最好的最正常的,如楚武王之後的楚文王;一種是通過政變方式即位,如魯桓公、州吁。只有出現了太子不能正常即位的情況,才會出現卿大夫左右局勢,或政變的傳承權力的方式出現。當然,非正常即位的另一種情況,是其它諸侯國的干涉,但這隻能是一種動因,而不是方式,因為諸侯干涉他國事務,最終還得通過本國的權勢人物來實行,如宋庄公立公子突,是由祭仲來完成的。 好吧,不管怎麼說,鄭厲公又回來了,他復辟了。但他沒有將自己復辟的事兒向楚國通報,這就是使楚文王有了伐鄭的理由。魯庄公十六年(前678年)秋,楚軍一直打到鄭厲公盤踞了十七年的櫟,算是給鄭國對楚國不禮的教訓吧。然而,楚文王能教訓鄭國的無禮之舉,卻對臣下的無禮,無可奈何。 楚文王也死在征途中 魯庄公十八年(前676年)秋天,巴人進攻楚國。先是進攻那處,並攻破了那處,那處的守尹閻敖隻身逃回了郢城。楚國的國都,此時已從丹陽遷到了郢,也就是今天湖北省荊州市紀南鎮。楚文王殺了閻敖。到了冬天,閻敖的家族與巴人聯合,一同攻打楚文王。 第二年的春天,楚文王親自帶兵與巴人作戰,在津這個地方,被巴人打敗。楚文王只好回都,但城門卻不開。原來,負責城門守衛的鬻拳不給楚王開門。楚王只好帶著部隊向北去,一直打到黃國(河南潢川)。在回國途中,楚文王死在了湫這個地方,時間是這一年的六月。讓人難以想像的是,與楚武王的相似之處,就是楚文王也是死在戰爭的路途中。與他父親同樣幸運的是,沒有死於與敵人的格鬥中。但創業的艱辛已可以深刻地在這父子倆身上體現出來了。 鬻拳在辦完楚文王下葬後,也自殺在楚文王的墓前,安葬在楚文王墓門內的過道中,算是殉葬吧。他生前是負責郢都城門的,死後照樣守衛著楚文王的大門,不過只能是墓門了。而那個對楚文王不敬,而楚王又無可奈何的人,就是鬻拳。 在不知什麼時候,不知為了什麼事兒,鬻拳對楚文王提出諫言,但楚王不聽。鬻拳大概認為,必須要楚王聽從自己的意見吧,所以手握兵器以脅迫楚王聽從自己的諫言,楚文王只好同意。但事後,楚王並沒有怎麼去為難鬻拳,因為他明白,鬻拳這樣的舉動是真的為他楚王好。 但為了楚王的好,就能用兵器相挾持嗎?鬻拳知道,這一定是不對的。雖然楚王不追究,但自己能不反省自己的行為嗎?反省的結果,是自己有過錯,是自己必須懲罰自己。於是,鬻拳將自己的雙足斬下。在鬻拳看來,只有用自己的雙足的失去,才能抵消自己的過錯。在那個時代,對國君的崇敬,是發自內心的,不論這國君的品德如何。所以,你不能對你崇敬的國君,有不敬的行為。但作為國君,當人對他不敬時,第一的反應就是懲罰嗎?未必。楚文王就沒這樣做。而這樣的國君,是否更會讓人崇敬呢? 楚文王去世了,他的兒子堵敖先做了國君,後來是楚成王。但我們得先放下楚國了,我們得向北去,一直到齊國。我們要講齊國。因為就在魯庄公十五年(前679年),齊桓公已確立了他的霸主地位。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東周之諸侯爭霸時期─春秋戰國 (三)
※為什麼春秋戰國可以廝殺幾百年,而楚漢爭霸卻只用了5年時間
※原來這才是「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著名君王錄
※桿秤源於春秋戰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