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市襄垣縣黎城縣名勝古迹簡介

【今日美文】☆【3-13】馬云:沒有那29天,我永遠也不會像今天這樣思考:記得這三個Q☆【3-13】鄧興東:保持一顆謙卑的心☆【3-10】愛上那一秒,風景都美了,從來不知道,未來每一秒,想緊緊抓牢☆【3-10】向著遠方,和種子一起出發☆【3-6】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那些珍藏在書房的寶貝,你讀了幾本?☆【3-6】酷誰不會啊?這件事才難!☆【2-26】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那些珍藏在書房的寶貝,你讀了幾本?☆【2-26】傅玉善:春天那一輪月亮喲☆【2-24】本性就是你的天堂:不錯,一切的美好,源頭往往都是我們的心性☆【2-24】與別人鬥氣,不如自己爭氣☆【2-20】沒有試過,你一定不知道自律的人生有多爽!啊,真的是爽爆啦!☆【2-20】別輸給自己的懶☆【2-14】很輕,很暖,春來了——蟄伏的心事,盈了一眸絢爛,輕舞飛揚

  【二仙觀】   在山西晉城市東南12.5公里太行山中峰下。建於宋大觀元年(1107年)至政和七年(1117年)。寺前山門已毀,現存東西配殿各十間。中軸線上有樂台、香亭,均屬明清建築。最後正殿三間,左右各跨垛殿四楹,還是宋建體制。殿內木製「天宮壁藏」,雕刻精緻,金碧輝煌。後信的仙台上塑二仙姑泥像,兩側立脅侍四尊,眉目清秀,身材修長,為未塑中的佳作。   【玉皇廟】   在山西晉城市東13公里府城村后土崗上。創建於北未熙寧九年(1076年),金泰和七年(1207年)重建,無至正十五年(1355年)創建山門及鐘鼓樓,明、清均有修葺。三進院落,正北為玉帝殿,塑玉皇大帝、普天星君;東廡內塑三無、四聖、九曜星像;西廡內塑十二辰宿、六太尉等。元塑二十八宿像排列於磚築神台上,男性表情奔放,女性溫柔嫻靜,塑造生動逼真;隨塑的狗、兔、虎、鼠等動物形象維妙維肖。廟外碑廊有宋、金、元、明、清各代的碑刻,是研究道教史及道教藝術的珍貴文物。   【古青蓮寺】   在山西晉城市東南17公里寺南庄北側殃石山腰。上距青蓮寺里許,原與青蓮寺合為一寺,宋代分作兩寺,此寺時代較古,故名。北齊天保年間高僧慧遠在此創立道場,唐代重修;寺前有藏式佛塔一座,高約25米,明代所築,寺內南殿和正殿兩座,均經後世修補,唯殿內塑像和碑刻仍是唐、宋原物。南殿三間,內置彩塑十二尊,中為釋迦、文殊、普賢、阿難、迦葉,兩側有觀音、羅漢、韋馱、脅侍、供養人等,造像風格與青蓮寺宋代塑像如出一轍。殿內《破石寺大隋遠法師遺迹記》唐碑一通,寶曆元年(公元825年)鐫造,碑頭線刻彌勒講經圖,山門、圍廊、佛殿、講壇莫不具備,是研究唐代建築布局和形制的形象資料。正殿內佛壇寬大,上置彩塑七軀,釋迦、文殊、普賢、二弟子及二供養菩薩,皆為唐制,面形豐滿,肌肉健美,身式微曲,姿態自然。   【東嶽廟】   俗稱東大寺。在山西晉城市東北18公里高都鎮。刨建於金大定年間。現存山門、東西廊廡、大齊殿、藏經閣及兩側垛殿等。其中大齊殿為金代原構,余皆明清重建。大齊殿內奉齊天大帝,殿前月台上建卷們頂抱廈一座,殿身面寬三間,單檐懸山式,前檐一間為敞廊,廊柱上刻有金大定年間布施題記。檐下斗栱整潔,殿內梁架規整,屋頂上三彩琉璃剪邊。殿內泥塑五尊,基本完好,雖經明代重裝,衣飾、相貌仍不失金塑風格。神台基座束腰須彌式,滿雕力士及各種花紋圖案,鏤工精緻。板門四周,立頰、門額、門檻皆為石質,形制蒼古,比例適度,上雕線刻荷花、牡丹、化生童子等各種紋樣。圖案精細,刀法洗鍊,堪稱金代佳作。   【青蓮寺】   初名福嚴院。在山西晉城市東南17.5公里秀麗的硤石山中。   懸崖峽峙,形成「別有天地」之門,崖面「乳竇」,崖腳內一池清水經年不涸不溢。摩崖上刻有東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題記。寺前丹河蕩漾,院內古柏虯柯,銀杏參天。天王殿、藏經樓、釋迦殿、羅漢樓、地藏樓及經堂、僧舍,高低錯落,左右對稱,掩映在幽靜雅潔的環境中。院東一堵山崖壁立,上平如台,相傳是高僧惠遠禪師注《涅槃經》的擲筆台。台南端有款月亭,中秋之夜,登亭東望,皓月從遷山峰間冉冉升起,名為珏山吐月。亭內壁上嵌刻歷代文人墨客賞月題詩。從殿宇布局、梁架結構及石柱上題有崇寧、熙寧等年號,可證是宋代建築。釋逸殿內塑釋迦佛本尊坐像及文殊、普賢二弟子,東西配殿樓上各塑廣法天尊、十六羅漢和地藏菩薩、十殿閻羅,個個栩栩如生,威嚴肅穆。   【岱廟】   在山西晉城市西南13公里冶底村。創建於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金大定年間改建,明嘉靖時重修,山門內有東西廊廡,中有方形水沼,沼北建重檐十字交叉脊的鐘樓一座,總體平面沿襲古制。樓北後院東西配殿各三間,正中為大齊殿,殿側各有垛殿三楹。大齊殿為三開間,深六椽,單檐九脊頂,前面一間為走廊。柱為方形抹角,住礎覆蓬式,柱上有金大定五年(1165年)布施題記。明間安板門,次間安破子欞窗。柱頭上用五鋪作斗栱承托檐頭及屋架,梁架全部露明,大梁與乳袱搭交,結構規整殿內彩塑齊天大帝及待者,均經清代重裝,板門四周立頰。門額、門檻等都用青石雕花,圖案為牡丹、寶相、荷花、化生童子等,構圖嚴謹,刀法純熟。門墩石上雕石獅一對,形象生動,技法尤精。   【崇壽寺】   在山西晉城市北18公里部村東端。始建於北魏,唐開元七年(公元719年)重修,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稱今名。宣和無年(1119年)重建,金、元、明、清屢有修葺。現存建築,山門內為天王殿,兩側有鐘鼓二樓,中為釋迦殿,東西配殿奉地藏、觀音及十八羅漢,最後為雷音殿。殿旁東西各有小院一區,東為菩薩院,有三大士殿;西為關聖院,有關帝殿。釋迦殿為宋代遺構,殿身三間見方,單檐九脊頂,檐下斗栱古樸,前檐石柱有宋宣和題記,門額石上有金正隆間刻字。寺內有唐代八角形石幢兩座,通高4米,須彌座上雕寶裝蓮瓣及石獅,幢身刻陀羅尼經,寶蓋為纓珞花紋,鏤刻精細。寺內後院還保存有北魏造像碑一通,雕屋形龕及一佛二菩薩;另有宋、金以來石碑十二通,是研究寺史沿革的重要資料。   【景德橋】   俗稱西大橋。我國著名古橋之一。橫跨在山西晉城市西門外的沁水河上,連貫兩岸公路;因通沁水、陽城一帶,一度稱沁陽橋。創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至明昌二年(1191年)完成。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改今名。橋用二十五道立券石並排砌成,橋面長30米,券高3.7米,跨度16米,券寬6米,兩端各負一小券,以分剪洪水衝擊面,減輕大橋的荷重力。橋面兩側石雕獸面、海馬、行龍、海水等花紋圖案,券門上雕螭首,均精巧。   【仙堂寺】   在山西襄垣縣城東北25公里仙堂山腰。四面環山,松柏蒼翠,泉水婉蜒寺側,環境清靜優美。寺址內外。五泉湧出,故又名五龍寺。創建年代不詳。相傳某夜風雨大作,飛砂走石,林木傾壞,人呼馬叫,翌日寺成,山門橫額「仙堂」。明清兩代屢有修葺,現存山門、東西配殿、三佛殿、禪院等,殿頂琉璃、殿內佛像,是明代遺物。寺外右側觀音洞自成一局,石階陡峻,林木聳峙。依洞建有窟檐。西北里許山崖如削,崖下建蝸皇閣一座,寬五間,高三層,構造奇巧,周圍高山峻岭相襯,猶如古畫中的玲瓏小屋。寺前還有樂樓、關帝殿、黑龍潭、煉丹洞、琉璃崖等景色。過去每年四月初八釋迦牟尼誕辰,人們到此焚香膜拜,飽賞風光。明永樂進士李浚《詠仙堂寺》詩有「此是蓬萊真境界,更於何處覓仙堂」句。   【黃崖洞】   在山西黎城北部,距縣城45公里。海拔約2,000米,因山中峭壁上有一天然石洞而得名。通往黃崖洞的峽谷長3石公里。峽谷兩側,峭壁萬初,如鑄如削,奇峰雲繞,氣勢巍峨。峽谷盡處為黃崖洞入口,石梯層層,飛瀑吐珠。履梯登階32米,豁然開朗,黃崖洞群峰盡收眼底。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在此建立兵工廠。1941年11月10日,日軍五千餘人,陸空配合,向黃崖洞發起進攻。八路軍總部特務團近千人,英勇奮戰八晝夜,打退敵人十多次衝擊。完成了掩護乒工廠轉移的任務。現有黃崖洞革命烈士墓,墓前有高8米的烈士紀念塔,矗立在群峰中心,雄偉壯觀。
推薦閱讀:

『名勝古迹』圓明園遺址
『名勝古迹』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高平縣陽城縣名勝古迹簡介
永州市名勝古迹簡介
長治市名勝古迹

TAG:城市 | 名勝古迹 | 晉城 | 晉城市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