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如何用金字塔原理看長文章——思考寫作和解決問題的邏輯

《金字塔原理》表達的邏輯

「在表達和溝通過程時,受眾最容易理解的順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後了解次要的、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由此引出「金字塔結構」,在表達和溝通過程中,運用一個總的思想統領多組思想的辦法使表達的邏輯更為清晰。在這個金字塔結構中,思想之間的聯繫可以是縱向的(任何一個層次上的思想都是對其下面一個層次上思想的總結),也可以是橫向的(即多個思想共同組成同一個邏輯,被並列排在一個)。

——[美]芭芭拉·明托

上圖就是一個金字塔結構。從數據結構的角度看,也可以稱之為「樹結構」。

金字塔式的思維方法:
  1. 金字塔原理即寫作、思考、表達時的一種縱向關係,自頂部逐漸向下展開,上一層是對下一層思想的概括,下一層是對上一層思想的延伸;

  2. 構建金字塔有兩種方法:自上而下(演繹)和自下而上(歸納)。自上而下是先確定主題(塔尖),然後沿著問題逐步展開,找到問題的答案;自下而上是先列出所有思想要點(塔底),然後找出邏輯關係,得出結論;

  3. 寫作、演示時,最重要的是人,觀眾最感興趣的是人,其他的只是視覺上的輔助手段。

一、為什麼要用金字塔結構

1、人類思維的基本規律:

  • 一次記憶不超過7個思想(或概念,或項目)

  • 習慣找出不同概念的邏輯關係

  • 2、金字塔結構能滿足大腦需求:

  • 按歸類分組搭建的金字塔

  • 找出邏輯關係,抽象概括

  • 3、自上而下表達,結論先行

    先提出總的概念,再列出具體項目。即相當於先把你的邏輯告訴讀者(或聽眾),確保讀者能夠找到把信息聯繫在一起的結構,減輕讀者大腦分析信息的負擔。

    4、自下而上思考,總結概括

    即,你文章的結構必定只支持一個思想(或觀點),在其之下的思想越往下越具體,對你的主題思想起著解釋和支撐的作用。

    (1)文章中的思想必須符合3個原則:

  • 文章中任一層次上的思想必須是對其下一層思想的總概括

  • 每組中的思想必須屬於同一邏輯範疇

  • 每組中的思想必須按照邏輯順序組織

  • (2)組織思想的4種邏輯順序

  • 演繹順序: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 時間(步驟)順序:第一、第二、第三

  • 結構(空間)順序:波士頓、紐約、華盛頓

  • 程度(重要性)順序:最重要、次重要

  • 二、金字塔的內部結構

    金字塔中3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

  • 主題與子主題之間的縱向關係

  • 各子主題之間的橫向關係

  • 序言的敘述方式

  • 1、縱向關係

    為了向受眾傳遞新的信息而作的表述,必然會使對方就其邏輯性產生疑問,例如,「為什麼會這樣」、「怎樣才能這樣」。作為作者,你必須在該表述的下一個層次上橫向地回答讀者的問題。

    你將不斷按照「引起讀者疑問並回答」的方式繼續寫作,直到你認為讀者不會再提出疑問。

    至此,作者就可以離開金字塔的第一個分支,返回關鍵句層次,繼續回答由金字塔頂端的主題思想引起的初始疑問。

    想要吸引讀者的全部注意力,就必須在做好回答問題的準備前避免引起讀者的提問,也必須在引起疑問之前,就給出了問題的答案。

    2、橫向關係

    同一個層次上的不同表述之間需符合邏輯。

    (1)演繹性思想組合

    由幾個承前啟後的論述組成,你需要概括演繹性思想組中的論述,以提高一個抽象層次,3段論式:

  • 第一個思想是對當今世界上的某種現象的表述,如:所有人都會死

  • 第二個思想是對該句子的主語或謂語所做的表述,如:蘇格拉底是一個人

  • 第三個思想說明了以上兩種表述同時在世界上存在時所具有的隱含意義,如:因此蘇格拉底會死

  • (2)歸納性思想組合

  • 思想互相關聯,你可以用同一個名詞表示組中所有思想;為了提高一個抽象層次,你需要識別思想的共同點,並得出一個結論。

  • 如果你選擇以歸納法回答由某個思想引起的疑問,你就必須保證該組思想在邏輯上具有共同點,並且可用同一個名詞表示

  • 3、序言的結構

    序言的開頭應向讀者說明「背景」的時間和地點;在這一背景中發生的某件事情,稱為「衝突」,使讀者提出文章將要「回答」的「疑問」。

    三、如何構建金字塔

    1、自上而下法

    (1)提出主題思想,畫出主題方框

    (2)設想受眾的主要疑問

    (3)寫出對該疑問的回答

    (4)說明「背景」

    (5)指出「衝突」

    (6)檢查「主要疑問」和「答案」

    2、自下而上法

    (1)列出你想表達的所有思想要點

    (2)找出各要點之間的邏輯關係

    (3)得出結論

    四、序言的具體寫法

    1、序言的講故事結構:背景-衝突-疑問-解決方案

    各部分的順序可以有所變化,以創造不同的文章風格。

  • 標準式:背景—衝突—答案

  • 開門見山式:答案—背景—衝突

  • 突出憂慮式:衝突—背景—答案

  • 突出信心式:疑問—背景—衝突—答案

  • 2、寫序言的3個原則

  • 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讀者而不是「告訴」讀者某些信息

  • 序言必須包含講故事的3個要素,即「背景」、「衝突」、「答案」

  • 序言的長度取決於讀者和主題的需要

  • 3、序言的常見模式

    (1)發出指示式

    針對「我們應該做什麼」或「我們應該如何做」等問句,是所有商業備忘錄中最常見的一種,目的是要求或告訴某人做某事。

    (2)請求支持式

    針對「我們是否應該這樣做」等問句,常見於要求批准經費的申請。

    為了得到肯定的回答,需要4個標準的理由:

  • 解決該問題刻不容緩

  • 此方案能夠解決問題

  • 採用該方案後節約的成本將超過此方案支出的成本

  • 我們還可以得到其他好處(並不總成立)

  • (3)解釋做法式

    針對「我們應該如何做」等問句,常見於提供諮詢的項目建議書或項目進度小結。

    五、演繹推理與歸納推理

    1、演繹推理

    (1)演繹推理的步驟

    a、第一類

  • 闡釋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種情況

  • 闡述世界上同時存在的相關情況,如果第二個表述是針對第一個表述的主語或謂語的,則說明這兩個表述相關

  • 說明這兩種情況同時存在時隱含的意義

  • b、第二類

  • 出現的問題或存在的現象

  • 產生問題的根源、原因

  • 解決問題的方案

  • (2)演繹推理的應用

    建議在關鍵句層次上盡量避免使用演繹法論述,盡量用歸納法取而代之;

    通常需要將金字塔結構的關鍵句層次用歸納法組織,將演繹推理放在金字塔結構中較低的層次上,儘可能減少在演繹推理過程中插入其他干擾信息。

    (3)演繹推理的優劣

  • 優點:演繹推理比歸納推理更容易實現,人們在思維時更多地使用演繹推理

  • 缺點:演繹推理過程繁瑣,主要是因為演繹推理必須從簡單明了的思想推導出複雜的思想

  • (4)注意

  • 演繹推理的過程不要超過4個步驟

  • 推導出的結論不要超過2個

  • 2、歸納推理

    (1)歸納推理的步驟

  • 大腦注意到若干不同的事物具有共性,然後將其歸類到同一個組中,說明其共性

  • 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能夠表示該組所有思想的名詞,必須是單一名詞

  • (2)歸納法推理必須具備的兩項主要技能

  • 正確定義該組思想

  • 準確識別並剔除該組思想中與其他思想不相稱的思想

  • (3)歸納推理的優劣

  • 優點:相比演繹推理能減少其他干擾信息

  • 缺點:歸納推理比演繹推理難得多,因為歸納推理更需要創造性思維

  • 應用--解決問題的邏輯

    1長文章

    比較長的文章三個最常見問題

    (1)我們應該做什麼?(如果不知道解決方案)

    (2)我們應該做嗎?(如果已經給出了解決方案)

    (3)我們應該怎麼做?你會怎麼做?(如果已經知道且接受解決方案)

    分析問題的流程

    (1)界定問題

    (2)結構化分析問題

    (3)分析/找到解決方案

    (4)組成金字塔與他人交流

    PS . 提高寫資訊報告效率的秘密:界定問題、有條理地搜集和分析數據,轉換為金字塔的形式。

    2界定問題

    界定問題的連續分析方法

    概念

    (1)判斷問題是否存在:看經過努力得到的結果(現狀),與希望得到的結果(目標)之間是否有差距。

    (2)非期望結果(R1):即現狀,由某一特定背景導致的某一特定結果

    (3)期望結果(R2):即目標,你不喜歡某一結果,想得到其他結果

    (4)解決方案:如何從R1到R2

    連續分析方法

    (1)界定問題(文章的序言)

  • 有沒有/是否有可能有問題(或機會)?

  • 問題在哪裡?

  • (2)結構化分析原因:為什麼存在?(產生問題的根源、原因)

    (3)尋找解決方案

  • 我們能做什麼?

  • 我們應該做什麼?

  • 界定問題的框架

    界定問題的框架需要回答的3個問題

    (1)發生了什麼事?【背景(切入點/序幕+困擾/困惑)】

    (2)我們不喜歡它什麼?(非期望結果R1)

    (3)我們想要什麼?(期望結果R2)

    把「界定的問題」寫成序言

    (1)方法:得出界定問題的框架後,只需遵循從左到右,再到下的原則,把讀者最後了解的事實作為序言的衝突部分,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

    (2)目的:分析和修改解決方案的輔助手段

  • 展開問題的基本部分(運用框架)

  • 你的解決方案處於哪一階段(已經提出了,還是已經被接受了)

  • 提出適當的疑問

  • 檢查序言是否呈現了界定的問題

  • 檢查金字塔原理是否回答了疑問

  • 展開問題的各要素

    (1)切入點/序幕:簡單的設想和簡短的描述

    (2)困擾/困惑

  • 外部原因

  • 內部原因

  • 近期認識到的其他原因

  • (3)R1現狀,非期望結果

  • 對公司結構或流程產生負面影響

  • 擾亂某一特定方面的工作

  • 引發對業務、產品、流程的重新考慮

  • 挑戰有關客戶、市場、競爭、核心競爭力、流程或技術的基本假設

  • (4)R2目標,期望結果(具體和定量的描述)

  • 用具體數字

  • 用具體的最終結果

  • 發掘讀者的疑問

    (1)最常見的問題

  • 不知道如何從R1(現狀)到R2(目標)

  • 知道如何從R1到R2,但不敢肯定是否正確

  • 知道從R1到R2的正確方案,但不知道如何實施

  • (2)最常見問題的變形

  • 知道從R1到R2的解決方案,並且已經實施,但由於某種原因行不通

  • 確定了好幾個解決方案,但不知道選哪一個

  • (3)可能但不常見的情形

  • 知道R1,但不能具體描述R2,所以無法找到解決方案

  • 知道R2,但不清楚自己是否處在R1(典型的槓桿比對)

  • 開始寫序言

    (1)我們應該做什麼

  • S:系統目前的工作情況

  • C:它不做它該做的工作

  • Q:如何讓它做它該做的工作?

  • (2)我們是否應該做我們想做的事

  • S:我們存在問題

  • C:我們計劃採取行動

  • Q:該行動是否正確?

  • (3)我們應該如何做我們想做的事

  • S:我們曾經存在的問題

  • C:通過X行動我們解決問題

  • Q:你是如何進行X行動的?

  • (4)解決方案行不通,我們應該做什麼?

  • S:我們遇到問題並採取了數項措施

  • C:目前沒有任何效果

  • Q:我們應該做什麼

  • (5)我們應該選擇哪種方案?

  • S:我們計劃實施X方案

  • C:有人提出Y可能是更好的方案

  • Q:哪種方案最好?

  • (6)我們應該採用哪些戰略?

  • S:我們目前是大市場中的小企業

  • C:不知道潛力是否發揮,但知道和頂級企業還有較大差距

  • Q:我們應該採取哪些戰略?

  • (7)我們存在問題嗎?

  • S:新的市場劃分帶來很大變化

  • C:有看法認為這些變化對處於該行業中的企業不利

  • Q:該看法有無道理?為什麼?

  • 3其他實用框架

    分析問題的標準流程

    (1)收集信息

    (2)描述發現

    (3)得出結論

  • 收集該領域內一切可以找到的資料,再開始分析

  • 建立診斷框架可邏輯樹指導

  • (4)提出方案

    從信息資料入手

    早期做法

    (1)發現在該行業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研究市場特點、「價格——成本——投資」特點、技術需求、產業結構和盈利能力

    (2)根據銷售與市場地位、技術地位、經濟結構、財務和成本決算,評估客戶的優勢和劣勢

    (3)將客戶的表現與成功的關鍵因素進行對比

    (4)提出抓住機遇和解決問題的具體建議

    在收集數據前進行結構化分析

    (1)提出各種假設

    (2)設計一項或幾項重要的實驗,根據產生的結果排除一個或多個假設

    (3)通過實驗得出明確結論

    (4)相應地採取補救措施

    設計診斷框架

    呈現有形的結構

    (1)任何一家企業或行業的具體領域都應該有清晰的結構

    (2)包括由不同單位組成的系統,各自完成某項特定的功能

    (3)畫出一幅系統的現成或理想狀況的圖,能夠幫助你決定是否要回答這些問題,並找到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

    尋找因果關係

    (1)財務結構

  • 畫出企業的財務結構示意圖

  • 將數據填入表中,判斷問題的產生原因

  • 對每個問題作出是或否的回答

  • (2)任務結構

  • 按企業的財務結構劃分樹狀圖,把每個要素都標明為一項獨立的管理任務

  • 發現問題後,可以立即確定採取何種行動方案

  • (3)活動(行動、措施)結構

  • 為了產生某種不希望得到的最終結果,用樹狀圖尋找必須採取的行動

  • 訣竅:設想所有可能造成該種結果的原因,並按適當的層次分別聯繫起來

  • 將產生問題的可能原因分類

    (1) 按相似性分類

  • 在上一層的分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的分類,並按此線索,進一步找出可能的原因

  • 通過回答「是」與「否」,確認或排除其中一些原因

  • (2) 選擇結構

  • 與用來尋找消極結果原因的行動結構相關

  • 每次只是進行簡單的是非選擇,二選一,一直進行到能準確了解可能的原因時為止

  • 選擇示意圖的秘訣:把與XX有關的流程形象地呈現在各個分叉點上

  • 使用診斷框架

    (1)首先要求你對所在的領域——製造、營銷、信息系統等有全面的了解,解決問題的診斷框架通常隱含在界定問題的序幕中。

    (2)事先知道收集的其他資料與分析的相關性,以及是否需要進一步收集以前沒有想到的細節。

    (3)按照管理的觀點,在開始工作前,諮詢顧問可以先確定每件資料的來源,分配收集任務,制定時間表並估計收集的費用

    (4)使用邏輯樹找到解決問題的可能方案

    建立邏輯樹

    序列分析法

    (1)是否有問題

    (2)問題在哪裡

    (3)為什麼存在

    (4)我們能做什麼

    (5)我們應該做什麼

    PS:2和3,可使用具體的流程圖和因果結構;4和5,使用邏輯樹得出可能的解決方案。

    尋找解決方案

    (1)根據「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的原則,對各種可能性作一個系統的邏輯細分

    (2)計算相關收益和評估每種行動方案的風險,以便確定一套最終的解決方案

    是非問題分析

    意義

    是非問題對困難的解決至關重要,因為它們能給出直截了當的回答;能不能設計出鮮明的是非問題,決定著解決困難的努力能不能取得成效。

    歷史發展

    (1)原始框架(來自美國國防部)

  • 需要做出緊急決策

  • 不止一個方案有優點

  • 存在很多變數,需要考慮的目標也很多

  • 衡量結果的標準各不相同,還經常衝突

  • 行動的最終結果可能對其他方面的決策產生顯著影響

  • (2)關鍵步驟

  • 按先後順序畫出該政策領域的圖解,標明每個階段的主要決策變數(MVD),包括影響每項活動的環境、經濟、管理和社會因素。

  • 對這些主要決策變數如何影響目標的實現提出假設,並根據對目標實現有重要影響的主要決策變數,決定應該作出哪些決策。

  • 轉自《金字塔原理》和無書筆記,編輯無書


    推薦閱讀:

    【埃及?開羅】親眼目睹偉大的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真的是近代才有的嗎?
    大金字塔是用哪種石材建造的?
    埃及3700年前神秘女王金字塔「現形」 結構完整
    中國有個「東方金字塔」,裡面金銀無數,曾被數次盜掘

    TAG:寫作 | 邏輯 | 思考 | 文章 | 金字塔 | 原理 | 解決問題 | 悅讀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