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為何成了「長壽天堂」?

香港為何成了「長壽天堂」?2013年04月16日14:34新浪財經微博我有話說(130人參與)

  文/新浪財經香港站站長 彭琳[微博]

  香港人生活工作「壓力山大」、居住環境逼仄、老年貧困問題嚴峻,但人均壽命卻擊敗日本升至世界第一。說起港人的長壽秘訣,高效而低價的公共醫療體系是公眾健康的堅實保障,香港獨具特色的飲食養生也功不可沒。「同年紀的香港女性,比內地的女性看上去至少年輕10年」,一名中醫如是說。

  香港人享受公共醫療服務費用十分低廉,一次急診只需100港元,重病住院每天也只交100元,其餘全由政府補貼,無需保險償付。(圖片來源:路透社)

  香港人生活工作「壓力山大」眾所周知,但似乎並不影響港人的健康。政府統計處指出,截至2011年,香港人平均壽命上升到世界第一位。香港女性平均壽命86.7歲,打破了日本女性多年來保持的全球最長壽記錄;男性平均壽命則為80.5歲。

  這是個令人意外的「冠軍」。香港人大多隻知道自己貧富差距世界第一、每周工作時長亞太區第一、高房價全球大城市第一。據顧問公司Mercer去年對全球大城市居住環境的調查,香港未進前50名,還被批評環境污染嚴重。與「長壽」更南轅北轍的是,香港老年貧困問題嚴峻,1/3的貧困人口是老人。七八十歲的老人在街上撿紙皮箱,租住木板隔出來的籠屋、「棺材房」,甚至食不果腹的現象並不少見。

  高效低價的公共醫療

  在此條件下港人壽命竟全球稱冠,實在堪稱奇蹟。其中,當記首功的無疑是香港的公共醫療系統。

  香港城市狹小擁擠,但小也有小的好處,例如急救非常高效,打電話叫救護車90%都能在12分鐘內到達,大量心臟病和重傷者在「黃金(1382.00,20.90,1.54%)時間」內得到搶救。香港的公共場所如地鐵站、商場等人流密集,加上配置了心肺復甦器等設備,突發病患大多可得到及時救治。

  香港的名醫常被戲稱「月球人」甚至「星球人」,意指他們月薪甚至周薪可高達百萬(粵語俗稱一百萬港元為「一球」),甚至護士在香港也屬高薪人士。醫護人員頂尖的薪酬正對應著香港國際一流的醫療水平,這樣的醫療體系無疑也是巨大的燒錢機器。然而令許多人想不到的是,香港普通市民的醫療費用卻十分低廉。

  香港人如果患上重病,在公立醫院住院要用多少錢?答案是每天100港元,一切膳食、住院費、藥物、手術費都包括在內,即便是大型的惡性腫瘤手術、心腦血管手術也一樣。如果病人經濟困難,甚至連這100元也可以減免。在日常保健方面,在公立醫療系統的例行兒童保健、學生保健、老人體檢和慢性病治療、疫苗注射等費用,則大多為免費。

  筆者的兒子出生時曾患鵝口瘡,剛發現時帶到私人家庭醫生處就診,診金和一瓶藥水費用為340港元。由於尚未痊癒,筆者隨後又曾到藥店購買同種藥物繼續服用,費用為每瓶80港元。最後例行體檢時在公立母嬰健康院就醫,醫生一次處方就開了4瓶同一藥水,費用為零。

  香港沿襲英國式的全民健康服務制度,衛生署一方面奉行「不容因經濟困難而得不到適當醫療服務」的宗旨,另一方面也不向高收入人士收取更多費用。因此,醫療一向是政府開支的重頭。2013-2014年度財政預算案顯示,港府醫療支出預計為537億萬港元,占政府經常性開支近20%,這還不包括老人和殘疾人長期照護等費用(列入「福利支出」)。數據顯示,每一名港人住院時政府對醫院的補貼額,每日平均高達3190港元,病人自付的100元僅占醫療成本的3%。

  重養生讓港人「更年輕」

  除了醫療救助得力,長壽自然離不開注重保健,雖然在繁重工作壓力下,有運動習慣的港人不到5%,但健康的飲食是他們保健的核心。「同年紀的香港女性,比內地的女性看上去就至少年輕10年」,對於港人壽命全球最長,香港中醫學會會長汪慧敏表示並不意外。她認為,跟其它地區相比,港人更願意花錢去購買人蔘、靈芝等名貴藥材用於日常飲食,因此獲取營養更豐富。

  中醫藥在香港的普及程度遠超過內地,除了孕產婦、中年婦女、老年人是中醫常客之外,越來越多年輕人也喜歡選擇不同的藥材和季節調理進補。(圖片來源:路透社)

  不少人來到香港,常常會在街旁小藥店中看到正冒著泡煲中藥的葯煲。中醫藥在香港的普及程度,也遠超過內地,與內地醫院常給病人開中成藥不同,香港醫院並不開中成藥。本地逾6500個註冊中醫師多在各個社區的藥店中駐診看症,或在街道旁自營小型診所,望聞問切,對症下藥。

  有中醫表示,除了孕產婦、中年婦女、老年人是常客之外,現在越來越多30歲以下的年輕人也定期看中醫,選擇不同的藥材和季節調理進補。

  中醫藥早已深深融入了大眾的生活。筆者多年前剛來港時發現一種奇特的「藥鋪」,店中遍地是一筐筐的瓜果根莖,看起來倒更像是蔬果店——它們就是「生草藥鋪」,售賣的是新鮮未經炮製的中藥材。人們常常聽說的港人愛煲「老火靚湯」和涼茶、糖水等,就多來自生草藥鋪。

  「我們的很多客人家裡天天煲湯,工作忙的可能一周煲兩次。藥材加上具有某些功效的食物來烹調,就是中醫推崇的『寓醫於食』的葯膳」,繼承家族生草藥鋪的醫生梁海強,對港人日常調理用的藥材如數家珍。「香港天氣潮濕,煲湯也講究清熱去濕」,他舉例稱,現在晚春時節,「不少人買新鮮土茯苓、牛大力、地老鼠,跟豬尾巴一起煲湯,能預防腰痛和皮膚過敏。」

  在中西融合的香港,保健養生也是百家爭鳴。除了許多人愛用人蔘、花膠、燕窩等名貴補品進補,以及生草藥材煲湯水外,不少西式食療也有大量追隨者。例如以亞麻籽油加茅屋芝士以及素食來調養身體的「布緯食療」就正當紅,成功案例時時見諸媒體。

  根據港府《香港人口推算2012至2041》文件推算,到2041年香港女性的平均壽命將高達90.8歲,男性則為84.4歲。據此推斷,當筆者進入高齡老人階段,香港女性壽命恐怕突破百歲,這一結論頗讓人沾沾自喜。

  不過這番得意馬上就被潑了盆冷水。筆者父母聽說這條新聞後,齊齊對在港養老表示不以為然,認為老人在香港日常居住、活動都不便,甚至在小區公園跳個健身操,都要向管理處申請,小心翼翼不可有聲浪擾民,「這麼壓抑地活很長,又有什麼意思?」

  顯然,「長壽」與高質量的晚年生活之間,遠不能划上等號,如何才是高質量的生活,實在是個見仁見智的選擇。

  (本文作者介紹:北大畢業後赴港留學,任職多年,貼身體驗國際金融中心枯榮動蕩。)


推薦閱讀:

除了二文,還有哪些粵語歌詞作者讓人覺得驚艷?
北京拆2.7萬塊廣告牌,為何東京、香港的密集牌匾都在?
2013香港小姐競選(6)
走好「後政改」之路 香港需弄清「我是誰」

TAG:香港 | 長壽 | 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