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盤點十位在金庸劇中最具影響力的女演員

【關於該盤點的說明】

首先,對於這個排名,懷舊君基本是根據自己以及身邊不同年代的人之看劇經歷的反映而整理出來的,雖然力求客觀,但還是會有一定的主觀成分。懷舊君相信,每個人對於「影響力」的判斷也不太一樣,對於自己喜歡的演員和角色,和旁人也不會完全一致。

本文主要的目的,還是想回憶一下那些在金庸劇中受到過廣泛好評的角色,以圖文的形式回味她們在電視機前所展現過的魅力,如果恰好看到本文的你比較認可這樣的排名,那更是意外之喜啦。

其次,這主要是懷舊君基於「金庸劇」(不包括金庸電影)內部的一個橫向比較,並不是比演員在整個演藝圈的影響力。這還和參演金庸劇的數量、以及相關劇集的影響力有關。

舉個例子,劉嘉玲、吳君如曾在《84版鹿鼎記》中演過方怡、曾柔,在金庸劇中的影響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她們在演藝圈享有廣泛聲望;蔣欣也曾出演木婉清,劉濤的阿朱亦明艷動人,但她們倆在懷舊君看來尚不足以躋身本榜單前十,她們後來的作品《甄嬛傳》、《羋月傳》、《歡樂頌》等才更彰顯她們的影響力。

而說起何美鈿,你可能想不起來她在其他電視劇中的角色,但一提《笑傲江湖》中的儀琳和《天龍八部》中的鐘靈,或許不少人頭腦中首先浮現出的形象是她。

就是這麼個意思。

下面進入正題!

【十·張可頤】

【《95神鵰俠侶》程英】

「既見君子,雲胡不喜」。「一見楊過誤終生」的,豈止小郭襄一人。程英、陸無雙,以及綠萼姑娘,一眾皆是有情人,卻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而這其中,「程英」一角能令觀眾所銘記,張可頤功不可沒。不說原著中那個本就惹人憐愛的女子,單看各版本影視劇,最為溫婉動人,而又兼具了聰慧大氣的,恐怕只有張可頤所飾演的程英了。

看張可頤的程英著一襲綠衫出現,有時甚至感覺「溫潤如玉」一詞不止於形容男子。

即使心中愛極,程英亦將這份深情藏在心裡,不露形跡,卻在楊過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屢屢施以援手;當楊過提出「結義金蘭」時,張可頤眼神中的變化,也契合著原著中里「心中一酸」的描述,卻迅速恢復如常,實在令人憐惜。

「兄妹之情,皎如日月」,在此,默默為程英嘆息一聲。

作為TVB的花旦之一,張可頤其實參演的佳作不少,她也只是僅僅出演過金庸劇的一個角色。但就那麼一個配角,卻深入人心,令人信服。

本來,在第十的位置上,懷舊君也曾考慮過飾演程靈素的龔慈恩以及飾演郭襄的李綺紅,最終幾經糾結,還是將張可頤列入其中。

換句話說,同樣的位置,龔慈恩、李綺紅和張可頤在我心中,影響力不分伯仲,這三位女演員在金庸劇中的都是「僅此一家,別無分店」的。

【九·陳少霞】

【《96笑傲》岳靈珊/《98鹿鼎記》雙兒】

最近,陳少霞再一次出現在了媒體的報道中,原因是其「再婚」,現任老公還是「中國法拉利之父」李文輝。近年來,陳少霞真可謂是歷經坎坷——早年嫁澳洲富商最終卻以離婚收場,單身一人獨自撫養兩個女兒,大女兒患糖尿病,前夫後來又猝逝,有一段時間甚至淪落到領取香港社會福利署的救援金……好在,如今終於「苦盡甘來」。

而媒體消息的標題,基本都冠以「最美雙兒」或「最美小師妹」的稱呼。這也點名了她在演藝圈最重要的兩個角色:雙兒和岳靈珊。

說起來,陳少霞和另一名演員何美鈿還是蠻相似的。都是趕上了90年代TVB重製金庸劇的大潮,又正好在幾部內地爆紅的金庸劇里擔綱重要角色。

不過,相對於何美鈿以體操冠軍的身份「半路出家」,陳少霞的起點無疑更高一些。1993年,在她18歲的時候,就已經和梁朝偉合演電影《哥哥的情人》;次年,她簽約天幕電影公司,並與劉德華在電影《天與地》中演一對CP。同年,憑藉電影《三個夏天》,她還獲得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提名。這些經歷,讓她簽約TVB沒多久,就接到了岳靈珊這樣的重要角色。

關於岳靈珊,懷舊君曾在前文《細數金庸筆下十大隔壁老王》中分析過她的愛情悲劇,陳少霞身材嬌小,面容清純,本身形象上就符合「小師妹」的人設,對於角色的把握也是恰到好處,早期明媚動人,中期令人無奈,後期惹人憐惜。

在《笑傲江湖》各版本的橫向比較中,TVB84版戚美珍受困於劇集篇幅,情感轉變缺乏細節推動;中視2000版陳德容亦在楊佩佩的製作下更類似於台灣言情劇女角,金庸迷很難買賬;央視2001版的苗乙乙中規中矩,但主角許晴光芒太盛,岳靈珊存在感較弱。至於應采靈、李錦梅,本身劇集影響力很有限,就不多說了。

1998年,TVB又重拍了《鹿鼎記》,陳少霞飾演雙兒。編劇對雙兒一角在原著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改動,和小寶青梅竹馬的她第一集就出場,而非原著中和小寶初遇在山西路上的莊家大院的丫頭。

這樣一來「坐實」了雙兒的「第一女主角」之名,「青梅竹馬」的設定也讓雙兒脫離了主僕尊卑的桎梏,後期和小寶的對手戲親切自然,觀眾也更易於接受;雖然情節上有改動,但雙兒的性格特點並沒有改動,她依然是原著中小寶的「好雙兒」,陳少霞那張娃娃臉,同樣博人更好的印象。

在其他各版本《鹿鼎記》中,符合原著也比較出彩的,只有08《鹿鼎記》的何琢言;

2014版的張檬一開始看著還可以,但到最後編劇竟搞出了「心機婊」「刺殺康熙」的戲碼,對雙兒形象的顛覆是不可逆的。

雖然起點很高,但最終陳少霞被人銘記的角色,還是金庸劇中的這兩個。若非她當年早早嫁人退出演藝圈,或許也不會有長達十年的困苦,在演藝上的成就也應該會更大些。

祝她今後安定幸福。

【八·何美鈿】

【《97天龍》鍾靈/《96笑傲》儀琳】

「儀琳」是《笑傲江湖》原著中,我最喜歡的角色之一。她是妙齡少女,卻又緇衣在身,青燈作伴;她身在空門,卻又有著人世間最為正常的情感。看她對令狐沖單純的感情,旁觀者應該不會將她和「六根不凈」相聯繫,而會打心眼裡喜愛這個小尼姑,甚至會對她抱有深深的同情。

《笑傲江湖》不止有爭權奪利和爾虞我詐,起碼還有令狐沖、盈盈和儀琳,閃爍人性的光輝。

所有笑傲電視劇版本中,最契合原著形象的,就是96版中的何美鈿。而其餘版本,多對儀琳的性格做出了一定的改動,要麼因為從拍攝方便角度將尼姑改作道姑,和原著中那個討喜的小尼姑不太一樣。舉一例,84版的黃曼凝,一來是道姑,二來在劇尾還曾「怒斥令狐沖」,這就大開玩笑了。

而央視版的陳麗峰,恐怕是唯一一個為了演好儀琳而真剃了光頭的女演員,敬業精神值得欽佩,但我個人覺得,整體形象還是略遜何美鈿一些。

何美鈿在《97版天龍》中,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她的印象。這次是鍾靈,雖不算主角,卻依然出彩,不亞於82版的黃杏秀。你們可以隨意感受一下何版鍾靈的「靈」和「美」……

何美鈿是廣東人,體操運動員出身,曾獲全國冠軍,後來去往香港,在TVB開始演藝生涯。

半路出家,演戲卻十分出色,不過可惜何美鈿的知名度,幾乎也僅限於金庸劇,04年她在《連城訣》中飾演戚芳,表現中規中矩,不如儀琳那般令人難忘。所以,說何美鈿靠著金庸劇出名,是不為過的。

憑藉對儀琳和鍾靈這兩個角色的出色演繹,何美鈿能在該榜單中佔據一席之地。

【七·周海媚】

【《94倚天屠龍記》周芷若】

論對周芷若的演繹,我只服周海媚。給她一個容易出彩的劇本,她就用實力展現了一個超越原著形象的周芷若!

「周芷若」是《倚天》影視化改編里最容易「動刀子」的角色之一。因為原著中的人物的前後形象不是很統一,所以影視劇中編劇依靠個人口味「美化」或者「黑化」角色很正常。

94馬版倚天,無疑是「美化」周芷若的著名範例。在這部風靡整個90年代的著名劇集中,周海媚的周芷若,性格剛毅、有主見、有擔當;而葉童的趙敏,則被處理得苦大仇深,有點神經質。

而且,周海媚還以「顏值」取勝,至今仍常常被評為「最美周芷若」,看了這版周芷若,很難不被「圈粉」啊!懷舊君承認,小時候被該版周芷若迷得迷迷糊糊。直到看過原著,才轉粉到趙敏身上。

看「新婦素手裂紅裳」中,周海媚的眼神,簡直不能更贊。

94《倚天》的改編,有著楊佩佩一如既往的大膽和「言情口味」,不過卻出人意料成了楊佩佩做製作金庸劇里被黑得最少的一部。

該劇集雖然長達64集,但戲劇衝突無處不在,一點都不覺得冗長;武打幹凈利落,特效令人炫目;結尾部分關於朱元璋的改編甚至成了一段另類經典;再加上劇中5首歌曲全是精品,在其之前也沒有其他版本《倚天》在內地大規模播映,於是馬版《倚天》94年一被引進,就引起了轟動,時至今日,依然被人津津樂道。

因為周海媚的形象太過深刻,到了03版的倚天,本來長相就和周海媚有幾分相似的高圓圓,幾乎在扮相上cos了前者,這更能證明前作角色的成功。但03版又成了另一個「美化」周芷若而圈粉的典範——這次,周芷若楚楚可憐,一直受環境所支配,一直都情非得已,有點符合原著的相關描述卻比原著更甚,又成功「圈粉」!

其實,再扯多少其他都是枉然,最不容忽視的還是周海媚和高圓圓都很漂亮啊!換作09版劉競來演94版來試試?

【六·黎姿】

【《01倚天屠龍記》趙敏】

前面說到編劇的傾向性,對於塑造角色很關鍵。當TVB第三次翻拍倚天的時候,趙敏終於受到更多重視了。各種突出敏敏優點的加戲,各種和無忌哥哥的親密互動倒還罷了,讓黎姿來演趙敏,她擔得起「燦若玫瑰」四個字,畢竟原著中趙敏的顏值理論上是高過周芷若的。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94版葉童各種被毀造型,各種被編劇坑,縱然演技再高,也吃不消;78版汪明荃英氣太足,秋官的張無忌在阿姐面前就像個小弟弟;86版黎美嫻顏值不錯,也很討人喜歡,卻在表現敏敏的豪氣上欠缺了火候。(下圖為阿姐版趙敏)

至於賈靜雯,其實也很不錯,不過相對而言,我還是更喜歡黎姿多一些,畢竟這是我接觸到的第一個最接近我心中原著形象的電視版趙敏。

順便插一句——趙周之爭,幾乎有著小說界最慘烈的角色粉絲爭鬥。昔日有白飛飛和朱七七之爭,後來又有陸雪琪和碧瑤之爭,但趙周延綿十幾年,根本停不下來。不斷給周芷若以及趙敏圈粉,各版電視劇也確實功不可沒。

目前就我看來,趙周兩女最勢均力敵的一版,應該是TVB第二次翻拍的86版倚天,鄧萃雯的周芷若、黎美嫻的趙敏,各有各的好。這版倚天沒有在內地大規模播出過,但在細節上可謂最符合原著。如果有條件,建議各位可以去看一看。

【五·陳玉蓮】

【《82天龍》王語嫣/《83神鵰》小龍女】

陳玉蓮這個名字,恐怕更年輕一代的觀眾不怎麼熟悉。然而,她絕對是金庸小說改編電視史上一個繞不開的人物,甚至某種程度上影響到了後來相關劇集的選角。

1983年,TVB在《射鵰》之後緊鑼密鼓推出了《神鵰》。這部由蕭笙監製的劇集,創造了香港至今無人能破的收視神話。

懷舊君找到了當年的媒體報道:「『神鵰俠侶』在播映以來,其收視除保持九成七外,收看之觀眾人數亦創出無線開台至今之最高紀錄……踏入八四年,『神鵰』在一月二日至七日,播映最後的六集,而大結局的一集安排在周末播出。在一月三日的一集,『神鵰』收視人數達三百一十九萬八千人,成為現時劇集收視人數最高紀錄。而周末一月七日的收視,比過去四周同一時間,增加了百分之五十。」按照當時的報道,等於說幾乎全香港的觀眾都被這部劇集所吸引。

金庸曾說,自己最滿意的《神鵰》,就是劉德華和陳玉蓮那版。他倆,正是83《神鵰》的男女主角。為什麼他們的演繹能創造收視奇蹟?

單從陳玉蓮來說,雖然她不是懷舊君所見的第一位小龍女,毫無「糖人情結」,但看了她的演出後,不得不讚歎她形象上的淡雅、素凈,外冷內熱,確實符合對於原著人物的想像。編劇還增加了一些她和過兒之間的互動,這些互動現在看來無損原著,且推動了兩人的感情進程,令人信服。難怪,金庸老爺子也來點贊!

不過,和其「胞兄」83《射鵰》不同,該版神鵰並未在早年被大規模引進到內地播出,錯過了「揚名立萬」的好機會。懷舊君第一次在省級衛視上看到83《神鵰》播出,已經是2005年5月的事了。好在它總算還是完成了在全國範圍的播映。

雖然陳玉蓮的「小龍女」未能趕上內地的早班車,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內地觀眾很早時就知道她。這源自她另一個角色:王語嫣。

TVB82版《天龍八部》,同樣是蕭笙監製,這部劇集卻在1988年左右被引進到了內地,成為包括懷舊君在內的很多內地武俠迷在電視上觀賞到的第一部《天龍》。

內地當初引進時還對原版的單元設置進行了修改,變《六脈神劍》和《虛竹傳奇》兩個單元為《六脈神劍》、《英雄淚》、《金戈蕩寇》、《逍遙神功》《英雄怒》五個單元,另外又將《虛竹傳奇》的主題曲《萬水千山縱橫》設置為全劇主題曲,將《六脈神劍》主題曲《兩忘煙水裡》設置為片尾曲。

這一系列改動,更突出了蕭峰的第一男主形象,其實比原版要更加合理——原版兩個單元的名稱對應了段譽和虛竹,那麼蕭峰怎麼擺?

剛扯了一下天龍的引進趣聞,有點遠,現在拉回到「王語嫣」身上。王語嫣成為陳玉蓮的代表作,也非偶然。82《天龍》強化了王語嫣和段譽、王語嫣和慕容復之間的情感糾葛,並且有兩首插曲《情愛幾多哀》以及《付上千萬倍》分別對應這兩段關係,所以對比原著中的「花瓶」設置,該版王語嫣的發揮空間也更大。

陳玉蓮的演繹散發著大家閨秀的氣質,首次出場那一幕更是令人久久難以忘懷——「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觀眾仿似都成了曼陀山莊的段譽,為了早點看到曼妙聲線之上的真容而心癢難搔。

終於,王語嫣那一張充滿古典美的正臉出現,那一集也在主題旋律中結束。這樣和原著「同步」的拍攝手法,只見於該版天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王語嫣的國語配音是TVB配音一姐潘寧,這應該是懷舊君所見最早的一部潘寧參與配音的TVB劇集。十五年後,潘寧再次為李若彤版王語嫣配音,聲音依然柔和動人,可想而知82年時潘寧的聲音有多美。在多種因素的推動下,陳玉蓮的「王語嫣」,說經典並不為過。

既演小龍女,又演王語嫣,這樣的「套路」,是不是有點熟悉?對,陳玉蓮是第一位同時演繹這兩個並不完全相似角色的演員。她的成功,可能也影響到了李若彤、劉亦菲,李若彤先演小龍女後演王語嫣,劉亦菲先嘗試王語嫣後挑戰小龍女,她們倆無一例外也都出色完成了任務。

因為爆紅香港,又飄紅台灣,陳玉蓮在1988年更受台灣中國電視公司邀請,出演中視《射鵰》黃蓉一角。她也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位同時出演黃蓉、小龍女兩個金庸筆下最著名女性角色的演員。

就兩岸三地的總體影響力以及其在金庸劇中的歷史地位而言,懷舊君完全有理由將陳玉蓮排到前五位。

【四·許晴】

【《01笑傲江湖》任盈盈】

2001年,金庸象徵性以1元錢版稅的價格,把《笑傲江湖》的拍攝權賣給了央視。那一年,TVB播出了他們的最後一部金庸劇,吳啟華版《倚天屠龍記》。

說起內地的金庸劇,早在1994年就曾有《書劍恩仇錄》問世。那是一次了不起的嘗試,儘管現在看來有很多不足,但改編得當,製作用心的《書劍》,仍給人以信心——內地完全有能力拍好金庸劇。

不過,後來長達7年的時間,是內地金庸劇的斷檔期。2001年,央視打破了這一瓶頸,這才在這承上啟下的一年,真正開啟了一個屬於內地金庸武俠劇的新時代。

這部《笑傲江湖》,當時在央視8套首播時,成功激起全民熱議,卻毀譽參半。製片人張紀中和導演黃健中按照正劇的手法拍攝《笑傲》,製作精良、場面恢弘,但不少輿論認為,李亞鵬的令狐沖扮相不佳,劇集敘事節奏不分輕重緩急,鏡頭語言生澀不抓人,對於原著的一些改編也不合適。導演黃健中更是坦承,他在拍攝《笑傲》之前是「武俠盲」。由此看來,某種程度上對武俠劇的把握出了偏差。

不過,「毀譽參半」中,「譽」多數給了女主角,許晴飾演的任盈盈。

懷舊君至今認為,所有電視版本的《笑傲》中,最好的盈盈是許晴。雖然當時她已32歲,但少女的嬌憨和羞澀,聖姑的心狠手辣,對待沖哥的情與義,許晴都能表現得收放自如。至今,提及「任盈盈」,不少人能想到的,還是許晴那張梨渦淺笑的臉龐;她的魅力,也蓋過了同劇的另外兩位女主角苗乙乙和陳麗峰。

隨著時間推移,回過頭來看這部《笑傲》,很多觀眾的看法也都大為改觀。之前說到的諸如敘事節奏等問題無法改變,但更多人開始覺得,央視《笑傲》清新雋永,古意盎然,實在是一部用心雕琢的片子,張紀中金庸劇的「頭炮」,確實是下了苦功的;緊接著,張紀中版《射鵰》,卻因主角的相對失敗拖累全劇;直到後來《天龍》橫空出世,張紀中的製作才終於達到了內地金庸劇的巔峰。

作為開創內地金庸武俠新時代的首部作品中的第一女主角,許晴以及她所飾演的任盈盈,在影響力上還是非常可觀的。盈盈也成了許晴演藝生涯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三·劉亦菲】

【《03天龍》王語嫣/《06神鵰》小龍女】

進入21世紀的最初十年內,由於港台武俠劇式微,內地製片方扛起了金庸劇的大旗。

前面提到,央視版《笑傲江湖》打開了金庸武俠劇新時代的大門,隨後,內地金庸劇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局面——有王新民導演的《俠客行》和《連城訣》;有唐人公司製作的《書劍》和《射鵰》;還有合拍版《倚天屠龍記》以及王晶導演的《雪山飛狐》……

最值得一提的,是張紀中製作的金庸劇(下文統稱「張氏金庸劇」),因為其是呈系列的拍攝,一定程度上維持了「金庸」的熱度,一如八、九十年代的TVB。

雖然張氏金庸劇擁有高收視和高關注度,在「口碑」方面卻一直褒貶不一。《笑傲》毀譽參半,《射鵰》因為選角的失敗而廣受詬病。但張紀中越挫越勇,到推出其第三部作品《天龍八部》時,終於用大氣磅礴的場景、精彩絕倫的武打和深入人心的表演震撼到了大多數觀眾,包括懷舊君。

被懷舊君排到該榜單第三名的劉亦菲,在演藝圈知名度大增,也肇始於張氏《天龍》。

當年,她以16歲的稚齡,一經演出王語嫣,便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彼時,劉亦菲演技尚處於打磨階段,在此之前,她只演過《金粉世家》中的白秀珠,完全屬於新人;然而「王語嫣」本身在《天龍》中就類似於「花瓶」,戲份並不吃重,性格方面也較為單一,這也讓劉亦菲的演出難度減少了許多。

劉亦菲的王語嫣一出,就以絕麗容光令人不可逼視,在當時已被部分輿論譽為「神仙姐姐」的最佳代表。

兩年之後,張氏金庸劇的另一部代表作《神鵰俠侶》開拍,有了劉亦菲的「神仙姐姐」在前,以及陳玉蓮、李若彤都飾演過小龍女和王語嫣的「套路」在前,最終,小龍女還是由劉亦菲出演。

2006年,至今也已有十年過去了,但回憶依然深刻。張氏《神鵰》,應該是金庸劇在電視屏幕上的最後一個高潮——在內地播出時收視率固然不俗,2006年高居第一,懷舊君身邊親友都加入了觀看大潮;在香港播出亦打入了年度收視率前三;它並不似《天龍》那麼滿堂彩,被人詬病之處也不少,但單就小龍女這一角色而言,其單純乾淨、清麗脫俗,在熟讀原著的懷舊君眼裡,是極其成功的,是對書中形象一次完美還原。

原著中,一干初見小龍女的人,想到的辭彙是「天仙」,這個詞,後來更成了劉亦菲的代名詞。有評論說,劉亦菲自帶「仙氣」,飄然出塵;而小龍女一角,在金庸群芳中亦是十分獨特,她天真無邪,是最少煙火氣,最接近仙子一類的理想化人物。「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萬蕊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才卓犖,下土難分別。瑤台歸去,洞天方看清絕。」一闋《無俗念》,正是小龍女的寫照,更似菲版龍女的寫照。

「小龍女」一角,成就了劉亦菲;劉亦菲,則憑藉著出色的表現,掀起金庸劇最後一次高潮。至此之後,再無金庸劇新作「霸屏」的盛景;即使有熱議,也全是如「東方姑娘」之類對原作傷害極大的爭議性角色,令人嘆息。不得不感嘆,在仙俠劇、玄幻劇大行其道的今天,傳統的武俠劇確實陣地已經很少了。

【二·李若彤】

【《95神鵰》小龍女/《97天龍》王語嫣母女】

李若彤這個名字,和陳少霞、何美鈿一樣,與90年代TVB重製金庸劇的大潮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在那波大潮中,自一部95《神鵰》發軔,讓內地武俠迷對於金庸的熱情,再一次洶湧澎湃!

懷舊君出生的年代決定了無法經歷83《射鵰》內地首播時空前盛景,只能在父輩的描述中勾勒出一幅幅畫面;但95《神鵰》帶來的衝擊力,則是完完全全的親身體驗。

1997年左右,95《神鵰》登陸揚州台(PS:家鄉揚州台兩路頻道在那個年代絕對是良心電視台,《新白》、《戲說乾隆》、95《神鵰》、96《笑傲》、98《鹿鼎記》《雪花神劍》全是比衛視更早的首播),儘管事先並沒有大肆渲染,卻在播出第一集之後,街知巷聞,成為熱議話題。

那時,做作業喜歡磨蹭的懷舊君,破天荒放學後要早早把作業做完,只為了晚上8點能在電視機前看《神鵰》,看古天樂的楊過和李若彤的小龍女。

95《神鵰》第一次被引進內地,在片名、主題曲和容量上做了修改。片名《新神鵰俠侶》,應該是跟潘迎紫版《神鵰》區分開來(事實上,這才是大多數內地觀眾看到的第一個《神鵰》版本),主題曲改為國語歌《歸去來》,集數總容量為30集(因為自第17集開始開始分上下兩集,所以大結局時字幕是第23集)。在當時,我們並不知道這是一套TVB出品的劇集,直覺就是,好看。楊過帥,小龍女美。

在我印象里,有三首歌一響起,就要立馬要跑去電視機旁屁股釘板凳的——一個是「嘿哈嘿,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啊啊」;一個是「啊……啊……依稀往夢似曾見」;一個是「啊……擁起落落餘暉任你採摘」……《歸去來》旋律優美動聽,後來聽到TVB原版《神話情話》,覺得兩者各有特色,雖然換了歌,但未降低檔次,很契合《神鵰》的主題。

那個時候,我們小學音樂課會學一個簡易樂器叫做「豎笛」,到了課間,此起彼伏吹奏出的,竟然都是一片《歸去來》的曲調!而學校外的小賣部,楊過和小龍女的貼紙、海報、包書皮充斥了店面,單從「小學生」角度就可想而知,95《神鵰》有多麼火爆。

所以,飾演小龍女的李若彤成名了。這是她加盟TVB後第一部戲,儘管在香港的收視情況一般(港人念舊,多喜83版),但在內地的風靡,使劇中白衣飄飄,纖塵不染的她成為眾多80後心中的一代熒屏女神。這種影響力,時至今日,連綿不絕,她仍被不少媒體封為史上最美的小龍女。

儘管她飾演的小龍女並非懷舊君最喜歡的,但她曾帶給我的感動和溫馨從未改變。只要《歸去來》的歌聲一響起,總會恍若回到那無憂無慮的少年時光,那此起彼伏的豎笛聲,那貼在書本上白衣勝雪的少女……

95版《神鵰》首播後兩年左右,97版《天龍》來了。這部創下18家省級衛視同時在99年春節檔播映的「神劇」,「造星」同樣給力,陳浩民、樊少皇、趙學而、劉玉翠等演員,都因該劇而在內地出名。而這部劇的「顏值擔當」,依然是李若彤——「神仙姐姐」王語嫣。

真正讓懷舊君讚賞李若彤演技的,是《天龍》中的表現。因為,她不僅飾演溫婉可人的王語嫣,還兼飾蠻橫霸道的王夫人。母女倆性格全然不同,但她分飾兩角,竟毫無違和感。

95《神鵰》、97《天龍》,兩部劇集在內地的影響力堪稱「現象級」。在現象級的劇集中都擔綱女主角,並因成功的演繹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所以,懷舊君將李若彤位列該榜單第二名。

【一·翁美玲】

【《83射鵰英雄傳》黃蓉】

1985年,一部83版《射鵰》,幫內地觀眾打開熒屏新世界的大門。這部劇,不僅可以看作金庸劇的象徵,也幾乎是武俠劇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塊里程碑。

劇中的那嬌俏可人、冰雪聰明的黃蓉,和那部83版《射鵰英雄傳》,相信不只是懷舊君的一生所愛,如今更是幾代人的集體記憶。

「萬人空巷」這個詞一點也不誇張。據懷舊君的長輩們回憶:「之前根本無法想像,電視劇能拍成這樣,武俠片是如此的好看!」「中途還停播過,說不準播了,望眼欲穿,終於等來了第三部……」「大院里,一台電視機,二三十號人……」

在精神文化食糧極度匱乏下而饑渴不已的內地同志,早已厭煩了「八億人民八個樣板一個作家」的內地同志,看到《射鵰》這樣的劇集,怎能不如痴如醉?

劇中黃蓉的飾演者,名叫翁美玲。

至今,當《鐵血丹心》激昂的配樂聲響起,都會讓人心潮澎湃。彼時稚齡的懷舊君,在93年左右認識該劇時,也是先從主題曲開始;當年更有「傻郭靖,娶黃蓉,後面跟著老頑童」的歌謠傳唱,本以為是家鄉獨有,後來才發現各地皆有流行,且連綿數十年。

縱然對劇情並不十分理解,但年幼的懷舊君依然對「俏黃蓉」抱以最美好的印象,而這種印象,也直接促成了懷舊君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金庸迷。

若干年之後,循著兒時的記憶重新觀看,才發現83《射鵰》的缺陷還是相當明顯——其不僅有80年代武俠片中布景差,格局小等通病,而且一些刻意製造矛盾衝突、迎合市儈口味的改編恐怕也非很多原著迷所喜。

然而,我還是喜歡。最直接的原因,83《射鵰》是我的第一個糖人兒,所謂「初戀」,不過如此;另外,即使劇本有不小缺陷,劇集總體而言依舊是昂揚向上、弘揚民族國家大義的,並沒有偏離原著精神。

83版《射鵰》的意義也不止於是第一部被引進到內地的香港武俠劇集。當時,席捲全國的《射鵰》風潮已經讓觀眾們不再滿足於看電視,更多是找尋《射鵰》原著及其他金庸作品。

這些年,懷舊君也翻閱過一些關於中國電視史方面的論文,以及在網路上搜尋網友的回憶——有些說法比較統一,那就是先看了電視劇,然後激發了閱讀小說的興趣。83版《射鵰》理所當然成為金庸熱「熱起來」的強有力的助推器,成為金庸在內地由「小眾傳播「到「大眾傳播」的紐帶。

不談劇情的改編,單就翁美玲的「俏黃蓉」形象而言,和懷舊君心中的黃蓉,幾無二致。書中黃蓉所特有的真、智、巧,她一個也不少。她與「傻郭靖」黃日華組成的熒屏CP展開的那段「少年游」,至今令人神往。

她憑黃蓉紅極一時,在盛年卻突然輕生離世,更給世人留下了莫大的遺憾和無盡的問號。

時至今日,說起金庸劇,從那個年代走來的大多數人,第一個反應仍然會是「郭靖」「黃蓉」。翁美玲飾演的黃蓉。

這就是億萬觀眾的集體記憶帶來的強大而深遠的影響力。

翁美玲,排在榜單第一位。

~~~~~~~~~~~~

戲說當年公眾號ID:hjxsdn

幾首老歌,幾部老劇,若干故人

因為曾經感動,所以無法忘懷

懷舊君在流金歲月中

帶大家追憶昔年光華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熊黛林參演的《葉問3》?
黃秋生和梁家輝誰的演技更好呢?
評價《我們的愛》潘虹的演技如何?
如何評價梁朝偉的演技?
刀劍神域序列之爭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導演演員是?

TAG:演員 | 金庸 | 影響力 | 女演員 | 盤點 | 影響 | 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