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傅佩榮---解讀論語

【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白話】

孔子說:「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並在適當的時候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也感到快樂嗎?別人不了解你,而你並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風度嗎?」

【解讀】

①子: 古代對老師、長者的一種尊稱,也可以在對話時用來互相稱呼。在《論語》中出現的「子曰」,專指孔子所說的話,譯文直接寫成「孔子說」,較為清楚。

②本章內容有三段話,先是自己努力學習,其次朋友互相呼應,然後在學習有成而未受重視時,可以坦然自處。

③學:所學的泛指做人處事的道理。就學的內容而言,包括當時的知識(五經:詩、書、禮、樂、易)與技能(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由此成就為有用的人才。就學的方法而言,要配合思(主體的反省與理解),以求溫故知新,活學活用。

④君子:在古代原指政治權貴(如:天子、諸侯、卿大夫)的子弟,或指有官位者;孔子保留這種用法,同時更強調以「君子」代表學行兼備的有德之人。因此之故,君子成為儒家的人格典型,指稱有理想、有原則,不斷進德修業,追求至聖境界的人。

【1.2】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白話】

有子說:「一個人能做到孝順父母與尊敬兄長,卻喜歡冒犯上司的,那是很少有的;不喜歡冒犯上司,卻喜歡造反作亂的,那是不曾有過的。君子要在根基上好好努力,根基穩固了,人生正途就會隨之展現開來。孝順父母與尊敬兄長,就是一個人做人的根基啊!」

【解讀】

①有子:有若,字子有,魯國人,小孔子三十三歲。《論語》中,孔子的學生只有四人得到「子」的尊稱,就是有子、曾子、閔子、冉子;原因也許是《論語》的編輯群出自他們的門下。

②道:人所走的路,在此是指人生正途。可以引申為人生理想,事物法則,社會正義,宇宙規律等。凡是描寫一種狀況「應該如何」的,就是在肯定它的「道」是什麼。

③為仁:古代仁與人可以通用。「為人」以孝悌為本,並且由此引出人生正途的道,可以完全呼應前半句的內容,亦即不會犯上與作亂。如果最後一句所談的是「為仁」,則仁與孝悌的關係將成為複雜的問題,而前半句的意思也就落空了。或者,我們可以說:孝悌是人類真情的第一步與最直接表現,因而是行仁的出發點;不過,出發點與「本」畢竟不宜完全等同。

【1.3】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白話】

孔子說:「說話美妙動聽,表情討好熱絡;這種人是很少有真誠心意的。」

【解讀】

①仁:《論語》中,仁字有三義: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意思是要以「仁」來彰顯人的整個生命歷程,就是如何從潛能走向實現,再抵達完美。人之性是「向善」,人之道是「擇善」,人之成是「至善」。向善須在真誠中,才能自覺;擇善要靠智能與勇氣,因此學生們經常向孔子請教什麼是「仁」;至善則須「死而後已」,所以孔子從不稱許同一時代的人為「仁」,對他自己也不例外。這裡所批評的「巧言令色」,是針對缺乏真誠心意而言;少了真誠,無法自覺其向善的要求,當然談不上進一步擇善而行了。有關「仁」字的完整詮釋,還須配合其他相關各章的解讀。如【3.3】,【4.2】【17.21】等。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白話】

曾子說:「我每天好幾次這樣省察自己:為別人辦事,沒有盡心儘力嗎?與朋友來往,沒有信守承諾嗎?傳授學生道理,沒有印證練習嗎?」

【解讀】

①曾子:曾參,字子輿,魯國人,小孔子四十六歲。

②三省:古人常以「三」代表「多數」,因此這裡所講的不是三次,也不是接著所列的三件事。事實上,曾子一生「戰戰兢兢」,從愛惜身體到修養品德,所省察的自然不止這三件事。

③為人謀:這三句話有其順序,先是談到別人(應指上司),接著談到朋友,然後及於學生。在「人與人之間」盡好自己所扮演的每一個角色,正是走在人生正途上,向著至善前進。

【1.5】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白話】

孔子說:「治理諸侯之國,要盡忠職守與令出必行,節省支出而愛護眾人,選擇適當的時候徵用百姓服勞役。」

【解讀】

①道:在此作動詞用,表示導、治理之意。

②千乘:乘為計算兵車的單位,每乘四匹馬。古代天子(帝王)擁有天下,號稱萬乘之君;諸侯所分封的則為千乘之國。春秋時代,諸侯各自為政,所以孔子以治理千乘之國為話題。

③敬事:這三項原則由核心向外推展。先自我要求,敬事所以立信;再兼顧節用與愛人兩方面,然後還須多為百姓設想。

【1.6】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白話】

孔子說:「青少年在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重兄長,行為謹慎而說話信實,普遍關懷別人並且親近有善行芳表的人。認真做好這些事,再去努力學習書本上的知識。」

【解讀】

①弟子:指後生晚輩,今天稱為學生或青少年。

②仁:凡是行為合乎「人之道」的,都可以泛稱為仁;亦即今日所說有善行芳表的人。任何社會都有這樣的善人,值得我們敬佩與學習;不過,由於「人之道」永遠指向至善的境界,所以孔子很少明確指出誰是仁者。

③文:學文列在最後,表示青少年應該先學會良好的行為規範,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而不可本末倒置,以為念書就是一切。

【1.7】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白話】

子夏說:「對待妻子,重視品德而輕忽容貌;侍奉父母,能夠盡心竭力;為君上服務,能夠奮不顧身;與朋友交往,答應的事就守信用。這樣的人,即使他說自己沒有學習過,我也一定說他是學習過了。」

【解讀】

①子夏:卜商,字子夏,衛國人,小孔子四十四歲,是列名於文學科的學生。

②賢賢易色:指夫妻相處的原則。理由是:接著所談三事都是明確的人際相處之道;至於它列在首位,可能是因為古人認為「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等。

③事君:古代擁有屬地者皆可稱為「君」,如天子、諸侯、卿大夫。為君所用,就須事君。在今天的意思是指為自己服務的機構或老闆工作,但是彼此之間的關係不像古代那麼穩定。

【1.8】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白話】

孔子說:「君子言行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多方學習就不會流於固陋。以忠信為做人處事的原則,不與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有了過錯,不怕去改正。」

【解讀】

①君子:在上文提過,君子可以指有官位者或有品德者。這裡則是指立志成為有品德者的人。《論語》中的名詞,在一定範圍內有些彈性。譬如,「君子」常常指稱「立志成為君子的人」。我們會逐漸習慣這種用法。

②學則不固:博學多聞就不會頑固而不知變通。孔子教學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學生以靈活的智能來面對人生的挑戰。

③無友不如己者:如是相似的意思,不能說成比較。前面談到「主忠信」,所以相似自然是以忠信為共同目標,然後可以在正當的志趣上互相勉勵。

【1.9】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白話】

曾子說:「喪禮能慎重,祭祀能虔誠,社會風氣就會趨於淳厚了。」

【解讀】

①慎終:終是指生命結束。人有生必有死,以哀戚之心謹慎舉行喪禮,才能表達對死者的尊敬與懷念,也才能使生者珍惜生命並且努力修德行善。

②追遠:遠是指離我們較遠的祖先。定期舉行祭祀,提醒我們飲水思源,心存感恩,然後為人處事也就比較寬厚仁慈了。

③民德:社會風氣。「德」字可以指言行表現、特定作風,也可以指道德上的修養與善行。

【1.10】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白話】

子禽請教子貢說:「老師每到一個國家,一定會聽到該國政治的詳細資料;這是他自己去找的,還是別人主動給他的?」子貢說:「老師為人溫和、善良、恭敬、自製、謙退,靠著這樣才得到的機會;老師獲得的方法與別人獲得的方法,還是大不相同的。」

【解讀】

①子禽:陳亢,字子禽,陳國人,小孔子四十歲。

②子貢:端木賜,字子貢,衛國人,小孔子三十一歲。

③必聞其政:春秋時代,表面上仍是周朝天下,其實諸侯各自為政。孔子周遊列國,倡言政治理想,也參與討論各國政事。這些國家包括:魯(孔子自己的家鄉)、齊、衛、宋、鄭、曹、陳、楚、杞、莒、匡等。

④溫、良、恭、儉、讓:這五點特徵是子貢的觀察。修養到這種境界,好像沒有什麼個性了,其實不然,因為這五點是孔子在與各國君臣交往時的態度,個性不必在此表現。

【1.11】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白話】

孔子說:「觀察一個人,要看他在父親活著的時候選擇什麼志向,在父親過世以後表現什麼行為。如果他能三年之久不改變父親做人處事的作風,就可以稱得上孝順了。」

【解讀】

①父之道:道是人生正途,引申為做人處事的作風,原則上都是要擇善固執,但是在每一個人身上的具體呈現卻各有不同。譬如,從甲地去乙地,大家方向一致,卻未必採取同一種交通工具,也未必選擇同一條路。子女維持父母的作風三年,盡了哀思孺慕之情,往後要靠自己建立行事作風,繼續走在人生正途上。

【1.12】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白話】

有子說:「禮在應用的時候,以形成和諧最為可貴。古代帝王的治國作風,就以這一點最為完美,無論小事大事都要依循禮的規定。遇到有些地方行不通時,如果只知為了和諧而求和諧,沒有以禮來節制的話,恐怕還是成不了事的。」

【解讀】

①先王:古代帝王,如堯、舜、禹、湯、文、武等。

②道:在帝王來講,是治國之道,引申為治國作風。

③美:古代美與善可以通用。在《論語》中,善側重品德所造成的具體效果;美則用以形容一切合宜的事物或作為,應用範圍較廣。

【1.13】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白話】

有子說:「與人約信,盡量合乎道義,說話才能實踐。謙恭待人,盡量合乎禮節,就會避開恥辱。施恩於人,而不失去原有的愛心,也就值得尊敬了。」

【解讀】

①信、恭、因:信、恭、因三字,前兩者都是指人際相處的一種操守或品德,「因」也不應例外。古代「因」與恩可以通用。

②近於:接近而不相同於。譬如,義與禮是原則,而信與恭是實際的作為,所以只能盡量符合原則的要求。這段話代表有子的見解。凡是讀到孔子學生的說法,我們都不宜毫無保留地直接轉換為孔子的思想。

【1.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白話】

孔子說:「一個君子,飲食不求滿足,居住不求安適,辦事勤快而說話謹慎,主動向志行高尚的人請求教導指正。這樣可以稱得上是好學的人了。」

【解讀】

①君子:在此指立志成為君子的人。

②有道:明白人生正途並且修行成果可觀的人。

③好學:在此有三個步驟。首先要降低物質享受的慾望,其次要在言行上磨鍊及改善自己,然後再虛心向良師請益,使自己走在正途上。

【1.15】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白話】

子貢說:「貧窮而不諂媚,富有而不驕傲,這樣的表現如何?」孔子說:「還可以。但是比不上貧窮而樂於行道,富有而崇尚禮儀的人。」子貢說:「《詩經》上說:『就像修整骨角與玉石,要不斷切磋琢磨,精益求精。』這就是您所說的意思吧?」

孔子說:「賜呀,現在可以與你討論《詩經》了!告訴你一件事,你可以自行發揮,領悟另一件事。」

【解讀】

①貧而樂道:道是人生正途。人在窮困時,較能顯示志節的高低,這時除了「無諂」之外,如果進而堅持行道,並且以此為樂,就接近「人之成」的境界了。富有的人也可以行道,就是除了「無驕」之外,還須進而好禮。無諂與無驕是努力避免缺點,樂道與好禮則是積極有為的表現。後者顯示了更高的境界。

②詩云:引文出自《詩·衛風·淇奧》。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白話】孔子說:「不擔心別人不了解我,只擔心我不了解別人。」【解讀】①不己知:別人不了解我,不但不會減損我的才學與品德,反而促使我更努力進德修業。當然,我也可以循正當途徑讓別人認識我。②不知人:我不了解別人,這才是大問題。年輕時,要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年長時,要提拔正直有為的後輩;若不知人,難免造成許多錯誤,悔之莫及。【2.1】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白話】孔子說:「以德行來治理國家,就像北極星一樣,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他星辰環繞著它而展布。」【解讀】①德:古代有德治、禮治、法治的分別。德治的基礎,主要在於帝王本身的高尚品德,因此帝王責任重大,而效果據說也十分理想,幾乎像是無為而治了。事實上,德治與無為而治不同,但是為何天下自然而然歸於太平?這是因為孔子對人性有一個基本信念,就是人性向善,所以百姓會自動回應德治的帝王。②譬如:使用比喻,不僅是為了引發聽者的活潑聯想,也是為了孔子所描述的意境很難直接說得明白。 【2.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白話】孔子說:「《詩經》三百篇,用一句話來概括,可以稱之為:無不出於真情。」【解讀】①思:發語詞,不是指心思。②無邪:沒有虛偽造作,都是真情流露。文學作品最怕無病呻吟。③思無邪:出於《詩·魯頌·》,描寫馬向前直行的勇健貌,引申為詩人直抒胸懷,所作無不出於真情。【2.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白話】孔子說:「以政令來教導,以刑罰來管束,百姓免於罪過但是不知羞恥。以德行來教化,以禮制來約束,百姓知道羞恥還能走上正途。」【解讀】①政,刑:自古治國所不能廢者,但是只靠政刑(就如只靠法治)是絕對不夠的。②德,禮:德是順應人性的善行。禮是人際行為的規範,在古代 包括君臣上下之區別,親疏遠近之等級,衣服宮室之制定,進退動作之禮儀等。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白話】孔子說:「我十五歲時,立志於學習;三十歲時,可以立身處世;四十歲時,可以免於迷惑;五十歲時,可以領悟天命;六十歲時,可以順從天命;七十歲時,可以隨心所欲都不越出規矩。」【解讀】①學:學的內容、方法與目的,請參考《學而篇》。②立:這是學習做人處事的成效,由此立於禮,走上人生正途。③不惑:由於兼顧學與思,並重學與行,對於人間一切事件都能明白其道理而不再困惑。④知天命:領悟自己負有使命,必須設法去完成。這種使命的來源是天,所以稱為天命。孔子的天命包括三項內容:一、從事政教活動,使天下回歸正道;二、努力擇善固執,使自己走向至善;三、了解命運無奈,只能儘力而為。⑤順:由知天命而畏天命,然後對於天命的具體要求,必須順從與實踐。孔子從五十五歲至六十八歲周遊列國,備極艱辛,在別人看來是天之「木鐸」,是「知其不可而為之」,並且兩度遇到生命危險時,都立即訴求於天,表示他是順天命而行。⑥〔耳〕順:耳為衍文。理由是:一、孔子自述的六個階段都是直接以動詞描寫修行的進境,不宜有例外。二、順天命與孔子生平事迹完全相應,耳順則無合理解釋。三、敦煌石經的版本是「六十如順」,無耳字。四、孟子私淑孔子,談「順天命」,並且在宣稱「捨我其誰」時,正是想要順天命;除此之外,他也未曾提起耳順。⑦七十:這是天人合德的體驗。不過,由此可知「從心所欲」很難「不逾矩」,因此不能以為心是本善的。這一點另外還會說明,如【6.7】。【2.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白話】孟懿子請教什麼是孝。孔子說:「不要違背禮制。」樊遲為孔子駕車時,孔子對他說:「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不要違背禮制。』」樊遲說:「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依禮的規定來侍奉他們;父母過世後,依禮的規定來安葬他們,依禮的規定來祭祀他們。」【解讀】①孟懿子:魯國大夫仲孫何忌,小孔子二十歲,曾經奉父親孟僖子之命,向孔子學禮。當時魯國有孟(亦即原來的仲)、叔、季三位大夫把持朝政,經常違禮僭禮。孔子因材施教,提醒孟懿子即使在父母死後也須謹守禮制,否則仍是不孝。稍後孔子以「孟孫」稱之,乃稱其家之氏名。②無違:只有無違於禮,才能實現孝順之心意。內在的孝心與外在的禮法配合,才是孝的實踐。③樊遲:樊須,字子遲,魯國人,小孔子四十六歲。【2.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白話】孟武伯請教什麼是孝。孔子說:「讓父母只為子女的疾病憂愁。」【解讀】①孟武伯:仲孫彘,孟懿子的兒子。②憂:子女各方面都表現良好時,才能使父母「只為」他們的疾病擔心而不必再擔心其他問題,這樣就表現了孝的行為。疾病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所以子女更要多加保重身體。【2.7】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白話】子游請教什麼是孝。孔子說:「現在所謂的孝,是指能夠侍奉父母。就連狗與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樣分辨這兩者呢?」【解讀】①子游:言偃,字子游,吳國人,小孔子四十五歲。列名文學科。②能養:包括飲食起居的照顧與侍奉。犬馬對人的服侍則指可以守衛、拖車等。【2.8】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白話】子夏請教什麼是孝。孔子說:「子女保持和悅的臉色是最難的。有事要辦時,年輕人代勞;有酒菜食物時,讓年長的人吃喝;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解讀】①色難:孝順出於子女愛父母之心,這種愛心自然表現為和悅的神情與臉色。這一點確實遠比為父母做事與請父母吃飯要困難多了。②弟子:弟子與先生對舉,是指年輕人與年長的人,也可以指學生與老師。因此,對父母的親愛之情,還要超出學生對老師的敬愛表現。【2.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白話】孔子說:「我整天與回談話,他都沒有任何質疑,好像是個愚笨的人。離開教室以後,留意他私下的言語行為,卻也能夠發揮不少心得。回並不愚笨啊!」【解讀】①回:顏回,字子淵,又稱顏淵,魯國人,小孔子三十歲。列名於德行科第一【11.3】,又被孔子推許為唯一好學的弟子。②不違:不覺得老師說的有什麼不對。這裡有三種可能性:一、真的很笨;二、完全不用心思,只是被動接受;三、領悟力很高,一聽就懂,所以欣然接受。顏回屬於第三種,不過在此必須有兩個前提:一是老師講的有道理,二是學生聽完後要證明自己確實有了心得。③發:學習之後,舉一反三,應用在生活中。由此可見孔子在教學上,最重視的是學生受到啟發而變化氣質,其次則是上課時認真聽講與思考,提出疑問來請教。【2.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白話】孔子說:「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過去的所作所為,看仔細他的心安於什麼情況。這個人還能如何隱藏呢?這個人還能如何隱藏呢?」【解讀】①視、觀、察:三者都是由我去看人,看的方法是要明白、清楚、仔細;看的對象是他現在、過去、未來的表現。古人用字比較精確,我們則往往用「觀察」一語帶過。②:藏匿。有時不是別人故意藏匿,而是我們自己疏於注意,只看現在而忽略過去與未來。【2.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白話】孔子說:「熟讀自己所學的知識,並由其中領悟新的道理,這樣才可以擔 任老師啊。」【解讀】①師:廣義的老師,凡是有一技之長(包括知識與技能)可以教導別人的,都包括在內。這裡所說的不是老師的客觀資格與條件,而是老師本身應有的自我期許。【2.12】子曰:「君子不器。」【白話】孔子說:「君子的目標,不是要成為一個有特定用途的器具。」【解讀】①器:有一定用途,這是社會分工合作的要求,君子也不例外;但是他的目標並不局限於此,還要追求人生理想的實現。【2.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白話】子貢請教怎樣才是君子。孔子說:「先去實踐自己要說的話,做到以後再說出來。」【解讀】①言:指德行方面的言論,因為這裡問的是「君子」。譬如,大家都說「人應該孝順」,君子就須做到才說。其他像書本上的知識或日常的工作計劃,就不必要也不可能先做再說了。【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白話】孔子說:「君子開誠布公而不偏愛同黨;小人偏愛同黨而不開誠布公。」【解讀】①君子:君子指在位者或成德者,小人指無位者或未成德者。通常以成德與否來說的較多,所以「小人」一詞就有明顯的貶斥之意了。②周:君子走在人生正途上,只要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不論是不是親朋故舊、同黨同派,都可以友善相處。這裡譯為「開誠布公」,是就君子沒有預定的成見或私心而言,不表示他是沒有原則的鄉愿。
推薦閱讀:

當前西方制度危機的三重解讀
心為物役與物為我用:《黑白經》解讀之二十五
面相解析,為你解讀這些有福氣的面相
2012年3月8日播出《解讀女人身體密碼》
逐字逐句解讀周易

TAG:論語 | 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