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前詞在文學史上的光輝
詞是從唐五代開始興起的一種配合音樂歌唱的新體詩,它是往固定曲譜里填的歌詞。它在隋唐之際已經產生,中唐以後逐漸有較多文人從事創作,晚唐五代趨於繁榮,而盛極於宋代。
詞的興起 更嚴格地說是起源於民間。它是城市經濟發展的產物,並與當時新興的民間音樂、少數民族和外國傳入的樂曲有密切關係。,後來用有意義的字填進去,成為長短句的整體藝術品,這便是詞的雛形。從這個角度看,它又是各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結果。此前,詩經中,楚辭中,南北朝的樂府民歌中,都有它的營養成分。特別是南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和唐以來的歌行體詩,成為了詞的源泉。
唐代商業經濟與國際貿易的發達,城市的繁榮,酒筵歌席的需要,是曲子詞興起的重要社會原因。唐肅宗寶應元年 (762年)崔令欽撰《教坊記箋訂》總結了開元、天寶年間燕樂盛況,錄名曲、大麴名324種,其中有許多曲調是配用長短句體的。唐代民間詞和文人詞和唐代曲子詞最早都流行於民間。
文人填詞之風始於唐中葉。公元八世紀前半期,唐玄宗李隆基愛好音律,極大地推動了詞的發展。李白作《菩薩蠻》和《憶秦娥》,更加使詞的創作開始掀起了高潮。
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憶秦娥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灞陵柳色,年年傷別。樂遊園上清風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靈闕。
這兩首詞,都是以離家遊子的離怨鄉愁為題材,抒發懷鄉思歸的愁緒,傾訴漂泊生涯的苦楚,傾訴遊子的孤寂和凄涼冷清心境。正因為如此,這種題材成為了後來詞的一個重要基調。到五代和宋,就形成了規模性的題材。
李白的這兩首長短句,藝術價值很高,被推為百代詞曲之祖。但據《教坊記箋訂》著錄,開元、天寶間已有〔菩薩蠻〕曲名,敦煌民間詞中也有〔菩薩蠻〕詞作,李白乃「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少時耳濡目染,當然寫出〔菩薩蠻〕毫無疑問。那就是說,曲子早就有了,李白是依曲填詞。
八世紀下半葉,文人填詞者逐漸增多。較早有張志和的《漁歌子》(又作《漁父詞》〕5首,寫漁釣閑散生活與自然風光,其詞調來源亦是漁民中流行的「里巷」之曲。相傳一時唱和者甚多,就如同一首流行音樂,由於喜歡的人多,普及的很快。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釣台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霅溪灣里釣漁翁,舴艋為家西復東。江上雪,浦邊風,笑著荷衣不嘆窮。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蒓羹亦共餐。楓葉落,荻花乾,醉宿漁舟不覺寒。
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連。釣車子,橛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
這五首《漁歌子》,都是以常年棲息於水上的漁夫生活為題材的小令,反映了那種生活的快樂,無拘無束,自由幸福。美麗的自然景色,隨意的穿著,隨波漂流的小船,江楓、荻花、湖月和著棹歌,蕩漾在江濤中,有如神仙一樣的美好。
白居易更是詞創作的有力推動者。他的《新翻楊柳枝詞》類似詩,但其實是詞。雖然歷代都存有爭論,但崔令欽在《教坊記箋訂》中就明確地肯定了是詞。
楊柳枝詞(八首):
六么水調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
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
陶令門前四五樹,亞夫營里百千條。
何似東都正二月,黃金枝映洛陽橋。
依依褭褭復青青,句引春風無限情。
白雪花繁空撲地,綠絲條弱不勝鶯。
紅板江橋青酒旗,館娃宮暖日斜時。
可憐雨歇東風定,萬樹千條各自垂。
蘇州楊柳任君誇,更有錢唐勝館娃。
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
蘇家小女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
剝條盤作銀環樣,卷葉吹為玉笛聲。
葉含濃露如啼眼,枝裊輕風似舞腰。
小樹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兩三條。
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似柳絲。
柳絲挽斷腸牽斷,彼此應無續得期。
全詞雖有八首,但也是小令,類似於我們近現代的《嘆五更》或《瀏陽河》及《四季歌》之類的曲子,反覆唱.
劉禹錫是民間文藝的愛好者,故能從民間曲子吸取養料創作新詞。但他們的主要成就還是詩,寫詞不過以余力為之。由於當時對詞還不是很重視,所以詞的創作數量不多,而且常常不載於集子中。他的《竹枝詞》就特別精彩: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江上朱樓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紋生。
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霧消,江頭蜀客駐蘭橈。
憑寄狂夫書一紙,家住成都萬里橋。
兩岸山花似雪開,家家春酒滿銀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宮外踏青來。
城西門前灧澦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惱人心不如石,少時東去復西來。
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巫峽蒼蒼煙雨時,清猿啼在最高枝。
個裡愁人腸自斷,由來不是此聲悲。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
他的另外一首竹枝詞,更是很流行。是通過一位少婦的口中唱出,以一種諧韻的方式,表達了對丈夫的愛情: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進入晚唐,填詞的風氣更普遍了,所用的詞調有所增加,詞在藝術上就比較成熟了。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家是溫庭筠。他富有才華,精於音樂,政治上不得志,生活上趨於放蕩,經常出入酒樓妓館,接受民間新曲的影響,大力從事詞的創作。他和歷史上的著名女詩人魚玄機關係極為密切。魚玄機雖對溫庭筠很敬重、很有好感,但總是以師禮對待,溫庭筠也從未有過非分之想。魚玄機與李億之媒就是溫。溫的詞大都寫歌妓的生活與感情,色彩濃艷,情思婉約,表現出與詩歌不同的藝術特色,為五代西蜀花間詞派所推崇,因而被稱為」花間鼻祖,奠定了詞在韻文史上的獨特地位,開啟了五代詞的道路。他最出名的詞是菩《菩薩蠻》。
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貼綉羅襦,雙雙金鷓鴣。
這首詞描寫美人早起的情景。朝霞散盡,陽光朗照,已近三竿,玉人才開始了起床。正所謂「霞散日高朝慵起」,顯然昨夜沒有卸妝。濃重的小山眉,貼在臉額上的花黃,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熠明滅。濃黑的鬢髮半掩著雪白的面頰。美人晏起,梳妝遲了。梳妝完畢後,穿上新做的繡花衣服,看到衣上綉著成雙配對的鷓鴣,因而內心有所感傷。她的感傷其實就是獨守空房的少婦在早上起來之後的心情——怎一個「百無聊賴」了得。
他的另一首菩薩蠻,則是專寫玉女晚睡的情形。
菩薩蠻
水精簾里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
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
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
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溫庭筠的這首詞寫得那麼虛無縹緲,那麼輕快而空靈。簾是水晶簾,玲瓏剔透、晶瑩皎潔;枕是頗黎枕,一樣玲瓏剔透、晶瑩皎潔。而別緻的閨房內正焚著香,暖暖的香爐冒出裊裊香氣,綉著鴛鴦的錦緞被褥也已經是熏過香了。水晶簾里,頗黎枕上,那閨中的玉人慵懶地卧於溫暖的鴛鴦錦被之中,幽幽暖香牽惹了她的夢境,那該是一段怎樣纏綿的夢境,也許會是悠長纏綿的相思! 「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江邊那綿長而欹媆的柳絲,剛剛發出新芽,籠罩在一片煙靄之中。春天來了,大雁一字飛過,天上那一輪霜月,看上去朦朦朧朧,顯得更加神秘而飄渺。那雙鬢隔紅,幽香縷縷,玉簪盤頭,風點輕顫的玉女又會是誰哪?他所留下的疑問,並無人回答,只是留給讀者去猜析。
溫庭筠素有「溫而軟」的雅名,他的好多詞為世人所喜好。如:
望江南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
梳洗罷,獨依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談到詞,不能不說說唐代的女詩人魚玄機。魚玄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女人。她的才華,到現在也還讓世人敬佩不已,但她所經受的苦難,人們又各有各的看法。喜歡她的人說她性格豪爽、細膩,否定她的人說她性格過於開放、無羈無絆。還有人指斥她,說她在道觀中為尼時,曾「艷旗大開」,其實她真的是很不幸。在僅有26歲時,就被覬覦者藉機殺死。這個事,我在《綺燈香燭話紅顏》一文中已經說過,不再討論。
魚玄機在只有十二歲的時候,就開始在父親和溫庭筠的教導下學寫作。溫曾以「江邊柳」為題考魚玄機,當時還是小姑娘的魚玄機不慌不忙地念道: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影鋪春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底系客舟;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賦得江邊柳
這時她已經顯露出了才女的才華。她還有《楊柳枝》詞一首,是表達自己情恨的,大意是,對送別離人的留戀,在送別時的辛酸和不忍分離。她希望西山沒有樹木,那就能在分別時,減少許多的痛苦。
朝朝送別泣花鈿,折盡春風楊柳煙。
願得西山無樹木,免教人作淚懸懸。
——折楊柳
她對溫庭筠是有很深感情的,但是,溫庭筠礙於師徒之分,總未逾越雷池,這件事從她寫給溫庭筠的詞中可見:
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
滿庭木葉愁風起,透幌紗窗惜月沉。
疏散未閑終遂願,盛衰空見本來心。
幽棲莫定梧桐處,暮雀啾啾空繞林。
——冬夜寄溫飛卿
此外,江南十國中的孫光憲,侍南平(江南小國)三世累官荊南節度副使、朝議郎、檢校秘書少監,御史中丞,曾著有《北夢瑣言》),他詞作不少。有一首《浣溪沙》「十五年來錦岸游,來曾何處不風流,好花長與萬金酬。滿眼利名渾幸運,一生狂盪恐難休,且陪煙花醉紅樓」足以表答他的生活狀態。他的《定西番》「帝子枕前秋夜,霜帷冷,月華明,正三更;何處戍樓寒笛,殘夢聞一聲。遙向漢關萬里,淚縱橫。」《酒泉子》「空磧無邊,萬里陽關道路。馬蕭蕭,人去去,隴雲愁。香貂舊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綺羅心,魂夢隔,上高樓。 曲檻小樓,正是鶯花二月。思無憀,愁欲絕,郁離襟。 展屏空對瀟湘水,眼前千萬里。淚掩紅,眉斂翠,恨沉沉。」反映邊塞生活,筆力雄放,可謂上承唐代文人邊塞詩與民間邊塞詞的傳統,下啟范仲淹以至辛棄疾詞風之先河,起到了特殊的承上啟下作用。
南唐(937-——975)由李昪(徐溫養子、原名徐知誥)開國,最盛時達35州,都金陵。大約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蘇、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約500萬。南唐三世,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使得江淮地區在五代亂世中「比年豐稔,兵食有餘」南唐偏安江南,比西蜀、南平具有更優越的經濟文化條件。南唐詞的成就也比花間派更高。其代表人物是馮延巳、南唐中主李璟和後主李煜,尤以李煜為高。
馮延巳(903年-960年)是五代時詞人,廣陵人。字正中,南唐時官至宰相,是後主李煜的老師,有《陽春集》傳世。仕於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終太子太傅,卒謚忠肅。馮延巳詞風清麗,善寫離愁別緒,有很高的藝術成就。被認為開創「以景寫情」的手法,對李煜影響很大。馮延巳、李璟、李煜被認為直接影響了北宋以來的詞風。
馮詞的特點是繼承「花間詞」的傳統,突出了表達相思恨別、男歡女愛、傷春悲秋的情感。馮延巳在表現愛情、相思的同時,也嘆息人生短暫,宣揚及時行樂。希望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享受愛情的幸福,在短暫的青春時代及時享受男女之情的歡娛。但在他的詞中,也經常表現出對愛情失落的苦悶,也隱約著一層對生命短暫的無奈,表現出對人生苦短的悲哀。他最著名的詞是《長命女》 :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
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樑上燕,歲歲長相見。
這首詞是以一個女人的口吻,傾訴了自己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希望自己的丈夫和自己都身體健康,恩恩愛愛地像樑上的燕子似的,不離不棄,比翼齊飛,夫妻團圓,互相廝守,天長地久,摯愛終生。
他的另一首最著名的詞是《謁金門》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
鬥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
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是寫貴族少婦在明媚的春光里,思念遠方良人急切、深情、焦急而又無奈的心境,反映了她的苦悶心情。封建時代,女子被禁錮在閨房,精神上很憂鬱,閑來無事,在花間小徑里逗引池中的鴛鴦,隨手摺下杏花蕊把它放在手裡,輕輕地揉搓著。獨自倚靠在池邊的欄杆上,觀看鬥鴨,頭上的碧玉簪斜垂下來,也沒有留意。整日思念著心上人,但卻總不見心上人的歸來,在愁悶之際,聽到喜鵲的叫聲,使她又增添了信心和希望,覺得報喜的鵲聲,是個吉祥的預兆,他的心上人也許正在歸途,也許已經到了城門郭外了……
據說李璟與馮延巳相詼諧,李璟對說馮延巳說「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馮說,「未若陛之『小樓吹徹玉笙寒』也」於是君臣相視而笑!
踏鵲枝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全詞通過寫情感交織的愁悶,徘徊在心,從而產生一種對韶光易逝,人生苦短,世事變遷的感嘆。他的另一首《鵲踏枝》是:
幾日行云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依依夢裡無尋處。
也是盡含著對時光流逝的愁哀,悲嘆人生暫短、青春易逝、韶華難留的無奈。
馮詞中的憂愁,是朦朧的。他詞中的憂愁,具有一種超越時空和具體情事的特質,寫來迷茫朦朧,含而不露。然而,這種朦朧,正是激起人們共鳴的一種高明手法。
南唐中主李璟(916-961),字伯玉,原名李景通,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的長子。升元七年(943年)李昪過世,李璟繼位,改元保大。後因受到後周威脅,削去帝號,改稱國主,史稱南唐中主,又為避後周信祖(郭璟)諱而改名李景。廟號元宗。由於李璟在基本國策上只是力求自保,造成了南唐軍事實力的下降和錯失實行統一的有利時機。南唐二主李璟、李煜是中國詞史上極少數受到社會各階層民眾普遍喜愛的詞人。其詞突破五代花間詞堆金砌玉的弊端,前者多用比興,奇妙沉鬱,後者全用賦體,超放自然,絲毫沒有情感的造作之態。
李璟的詞主要有:
撕破浣溪紗
菡萏香銷翠葉殘,此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設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欄干。
李璟雖然位為皇帝,但是生性懦弱,再加上當時內外矛盾重重,境遇相當危苦,此時此刻,觸景傷情,從而產生無窮的痛苦和哀怨是十分自然的。
游後湖賞蓮花
蓼花蘸水火不滅,水鳥驚魚銀梭投。滿目荷花千萬頃,紅碧相雜敷清流。
孫武已斬吳宮女,琉璃池上佳人頭。
就是在賞荷花時,也不是十分開心的。激起的聯想是孫武子操陣殺美姬。彷彿朵朵盛開的蓮花,都是美姬的人頭。
他的另一首撕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裡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也是一懷愁緒,滿腔郁情,惆悵滿懷。這首詞寫暮春時節的無限憂傷,落花無主,青鳥飛逝,丁香結愁,綠水長流,都象徵著種種難言的失落。全篇清婉雋秀,耐人尋味。
小庭花
風壓輕雲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沈郎多病不勝衣。 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鴣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他的心緒依舊是很不快樂。從燕爭泥想到的是沈郎消瘦,鷓鴣啼,到情寄落花,總是一派蕭瑟的心態。
李煜(961年——975年),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末代國君,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天祚三年七月初七,李煜出生在金陵。史稱南唐後主或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趙光義用牽雞葯毒死。
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他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其《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皆可稱千古絕唱。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李煜詞擺脫了《花間集》的浮靡,他的詞不假雕飾,語言明快,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用情真摯。亡國後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超過晚唐五代的詞,成為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之祖,後世尊稱他為「詞帝」。李煜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詞人的傳統,又受了李璟、馮延巳等人的影響,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李煜的詞,在後世流傳甚廣,受到各種人物的大力推崇。它的最引人稱道的是:
浪淘沙(賣花聲)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暮憑闌,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桁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沈埋,壯氣蒿萊,晚涼天凈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這是他亡國後、瀕死前的哀作,其音低沉悲愴,透露出李煜這個亡國之君綿綿不盡的故土之思,可以說這是一支宛轉凄苦的哀歌。全詞情真意切、哀婉動人,深刻地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動地刻畫了一個亡國之君。正因為無窮的感慨,深刻的體會,才致使他以白描手法,傾訴內心的極度痛苦,具有極大震撼、感人心靈的驚人藝術魅力。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種愁似海,恨似海,苦似海,悲似海的悔恨、懊喪、絕望、凄苦,在短短56個字里,表達到淋漓盡致、無以復加的地步。無怪乎後人稱之為詞帝。而《望江南》的
多少恨,
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只有在夢魂中回憶昔日的帝王生活,那時的前威後武、千騎萬乘、車水馬龍、人海囂囂,也只能是夢境了。這種回味、是苦澀的、是撕肝裂肺的、是揪神扯魄的痛苦,是比酷刑和死亡都難以忍受的折磨。可見,他的詞音、詞函、詞情、詞蘊,是在怎樣的情境中才升華到這種地步的。這和李煜前期詞比較,可謂天壤之別。李煜詞前期的意象,其中包括人物形象類的意象,男女情愛夢的意象,以及一些自然景物的意象等,通過這些意象的描寫展現出的是詞人身為帝王時奢華的生活狀態和安於這種生活而無所、在政治上不圖進取作為的心態與表現。
前期,在南唐滅亡之前,他還是一個帝王。他在《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中,描寫了他在宮廷宴時會的歡愉、歌女嬌聲悠偄、舞女艷姿迷人、酒酣朦朧沉醉的場景。
玉樓春
晚妝初了明肌雪,
春殿嬪娥魚貫列。
笙簫吹斷水雲開,
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
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
待踏馬蹄清夜月。
舞女們都梳妝得艷麗多彩,姿色動人,魚貫而入,在殿中往來穿梭。樂者簫弦齊鳴,歌女的聲音不絕於耳,隨風蕩漾著熏香的縷縷的香氣。舞女們個個梳妝得「體膚明肌如雪」在。詞人受當時花間詞派艷情詞的影響,多描寫這類人物形象,但是這首詞最後兩句「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詞鋒一轉,寫出了在歡愉的宴樂之後的希圖清靜。在《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中同樣描繪了宴會時舞女、佳人的嬌俏艷麗形象。可以想見宴會中舞女的形象就已經如此華貴與艷麗,則整個宴會場景的侈糜與驕奢顯而易見。
正是亡國前後,生活的境遇不同,榮辱不同,地位不同,當然他的心境、感受、悲歡也是不同的。這些,造成了他詞創作上的形象、內容、手法、風格、水平的不同。
隨著趙宋王朝統一中國,南北的經濟文化的統一,必然地使宋詞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就文學形式上說,詞的文學形式達到了頂峰。出現了與唐詩等同地位的狀況。先後湧現出蘇軾、歐陽修、宋祁、張先、柳永、辛棄疾、周邦彥、陸遊等許許多多詞家大師,使詞這種文學形式在中國文學史上放射出燦爛的光輝。就流派上說,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狀態;就表現方法上說,開闢了一種新的文學表現形式;而且,它在不斷地和音樂、繪畫、書法、工藝、戲曲等藝術形式相結合,進一步豐富了中華文化。直到現在,唐詩宋詞,仍然以最美的文學意境、最高妙的文學形象、最感人的藝術力量影響著每個人的社會生活。因此,它已成為了全世界的文化藝術瑰寶。
康有山2014年8月11日於哈爾濱推薦閱讀:
※從小家碧玉到金錢女奴的曹七巧 | 張愛玲的文學世界(三)
※《我的名字叫紅》作者帕慕克出新書了,主角曾經挖過井...
※長白山文學【原創】詩詞【八十六期】
※《飯桶》
※唐詩《終南山》的藝術創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