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以重陽節為題材的繪畫 你知道多少?

【編者按】10月21日,中國農曆九月初九,是傳統的重陽節,也是中國四大傳統祭祖節日之一。重陽節的叫法很多,按日子說叫「重陽節」、「重九節」;按風俗說又常常被人稱為「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老人節」等。唐代以後,重陽節逐漸成為文人雅士聚會飲酒、賞菊、繪畫、吟詩的日子。古往今來以重陽為題材的繪畫流傳下來的不少,繪畫中的重陽節是什麼樣的呢?

重陽習俗之飲菊花酒:九月採菊釀酒香,來年開壇又重陽。暢飲何必陶隱士,難得佳節入醉鄉。

中國農曆九月初九是傳統的重陽節,《易經》中把「九」等單數定為陽數,九為陽之極。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九九重陽,故而叫「重陽」、「重九」,又稱「重九節」。同時「九」和長久的「久」諧音,有了長久、長壽的意思,唐代時重陽節又被稱為「老年節」、「老人節」。在傳統的重陽節習俗中,包括登高、吃重陽糕、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簪菊花、女兒歸寧父母、射箭、放風箏、敬老等,其中,登高、賞菊等題材在繪畫作品中尤為常見。接下來來看看藝術家在繪畫作品中是如何體現的吧。

【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而重陽登高也成為中國詩畫中的一個永恆題材。

張大千《重陽登高圖》

例如張大千的《重陽登高圖》就是以此為題材繪製而成,圖中左側山頭有一位古裝老人,正站立於一巨大盤石之上,登高望遠,似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志。而畫面右側,危崖直入雲際。兩山之間,是金碧輝煌的樓台、廟宇,掩映於古樹長松之下。置身其間,頓覺天高地廣,宇宙浩瀚,萬千風物盡收眼底,表現了一幅情景交融的重陽登高畫面。這種登高望遠,懷念親友的情感在題詩和落款中有明確的記述:「書來為說濟南事,苦憶關家兄弟賢,正是鵲華好秋色,明湖聽曲更何年?」

北京風俗圖譜——重陽登高

【賞菊、飲菊花酒】

重陽節賞菊、飲菊花酒也極為普遍,菊花可以祛寒、祛毒,所以重陽節又稱「菊花節」。畫家們也常常以重陽賞菊為題材繪製作品。在清廷畫家陳枚的《月曼清游圖》冊中,再現了宮廷嬪妃們九月主要活動就是重陽賞菊。重陽菊花也成為畫家們筆下的重要題材,例如清代張同曾的《菊花圖》、李苦禪的《重陽佳節菊花開》等都是這一題材的繪畫作品。

清代陳枚《月曼清游圖》之九月重陽賞菊

清代張同曾 《菊花圖》

李苦禪 《重陽佳節菊花開》

在歷代畫家們的畫菊作品裡,很多題跋也會提到重陽節。明代徐渭在他的花卉圖卷中就題有:「忽報街頭糕五色,西風重九菊花天」的句子。清代吳昌碩在一幅菊花圖上也題詩曰:「荒岩寂寞無俗情,老菊獨得秋氣清,登高一笑作重九,挹赤城露餐落英。」同時,菊花也被人們稱作延年益壽的花,有很多畫菊花的中國畫作品都題為「長壽」,齊白石有一幅作品就題為「延年益壽」,畫的就是菊花。另外,齊白石93歲那一年,畫了一張《重陽生日》給生於重陽的夏衍先生慶生,畫面內容也是菊花。

明代徐渭 《花卉圖卷》

清代吳昌碩 《菊花圖》

齊白石《延年益壽》

齊白石《重陽生日》

【聚會飲酒】

唐代以後,重陽節逐漸成為文人雅士聚會飲酒,賞菊、繪畫、吟詩的日子。出現了大量吟詠重陽節的詩詞,以及以重陽節為題材的繪畫。其中最廣為人傳頌的千古名句有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清初畫家石濤也以此詩為引創作了《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意圖》一畫。畫中,兩們友人席地而坐,面對著窗外的園子,遠處的高山,喝著酒拉著家常,回憶著遠方兄弟。

清代石濤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意圖》

【吃重陽糕】

除了飲酒、賞菊、登高外,吃重陽糕也是重陽節的一大習俗。因「糕」與「高」字同音,也是步步登高的意思。到了宋朝,人們過重陽節時,除了要互相饋送重陽糕外,對於重陽糕的裝扮也多有講究。據《夢梁錄》卷5《九月》記載,重陽節人們把米粉用糖水和勻,做成米糕,上籠蒸熟,出籠後,在頂上插一面小旗幟,端著給鄰居家送過去。為什麼要插旗?不是為了好吃,只是為了好看。當然,除插旗外,重陽糕還有別的裝扮,南宋三大將領之一的張俊重陽節送給宋高宗的糕點就是把它們紮成假山和盆景的樣子。

到明代,九月重陽節這一天,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一些地方把夏曆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1989年,中國政府將農曆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敬老節」。2012年12月28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


推薦閱讀:

淺論音樂與繪畫的關聯
木一堂畫廊|【名家推薦】——呂大江 以積墨法力主創造獨特繪畫面貌
半永久紋綉師為什麼學素描?
史料譯叢:安德魯懷斯論坦培拉繪畫
台北故宮中國傳統繪畫選粹展

TAG:繪畫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