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反越恐怖!看美國如何深陷可怕反恐怪圈
06-18
越反越恐怖!看美國如何深陷可怕反恐怪圈圖為9·11現場圖2001年9月11日,19名恐怖分子劫持4架民航客機,兩架撞塌美國經濟象徵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塔,約3000人在此次襲擊事件中喪生。反恐自此成為美國常態。但15年過去,美國人發現,反恐陷入僵局,漫漫未有窮期,甚至陷入了「越反越恐」的怪圈。「9·11」十五周年紀念日還未過去一周,美國全國卻已被「恐怖襲擊」的陰霾包圍。就在當地時間9月17日,美國多地一天內發生三起襲擊傷人事件,且都已被證實為恐襲。在皮尤中心最近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40%的美國受訪民眾表示,恐怖襲擊發生的可能性要比「9·11」時更大,31%認為與「9·11」時一樣大,所佔比例是15年來最高的。那麼未來美國更安全還是更危險,突破「越反越恐」的怪圈顯得尤為重要。圖為9·11現場圖【近日第一起恐襲】:2016年9月17日上午 地點:新澤西州海邊公園】據美國中文網報道,當地時間17日早上,一枚自製炸彈在新澤西慈善馬拉鬆起跑前發生爆炸,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但促使當局取消活動,警方立即封鎖現場,並循恐怖襲擊方向調查。新州州長克里斯蒂18日表示表示,爆炸事件無疑是恐怖襲擊,當局已經取得線索,還尚未抓到嫌疑人。圖為9月17日,在美國新澤西州錫賽德帕克,警察聚集在指揮中心附近調查。新華社/美聯【近日第二起恐襲:2016年9月17日晚上 地點:明尼蘇達州聖克勞德】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9月17日晚間,一名身穿保安制服的男子當時在距離明尼阿波利斯西北大約110公里的聖克勞德(St Cloud)刺傷8人,隨後被一名下班的警官擊斃。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組織通過媒體表示,發動攻擊的是他們的一名支持者。8名傷者都被送往當地醫院急救,全部沒有生命危險。圖為9月17日,人們站在美國明尼蘇達州聖克勞德市一家購物中心門外。新華社/美聯【近日第三起恐襲:2016年9月17日晚上 地點:紐約市曼哈頓區】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17日晚,美國紐約曼哈頓區切爾西社區的一個垃圾桶疑似被投放爆炸裝置,截至發稿時爆炸已經導致29人受傷,其中一人傷勢嚴重。美國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18日表示,17日晚發生的爆炸案件「明顯是恐怖主義行為」,但尚未有證據顯示同國際恐怖組織有關。目前有意思爆炸製造者在網上發布聲明,聲稱會再次進行襲擊。圖為9月18日,執法人員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發生爆炸的地點附近工作。美國紐約市長比爾·德布拉西奧18日說,將在未來一周內部署「空前規模」警力進行安保工作,以確保即將召開的第71屆聯合國大會系列會議順利進行。新華社/法新【近日第四起恐襲:2016年9月19日 地點:新澤西州伊麗莎白市】9月19日,拆彈部隊成員在美國新澤西州伊麗莎白市發現疑似爆炸裝置現場工作。美國新澤西州伊麗莎白市市長波爾維基19日凌晨說,該市火車站附近18日晚發現一個含有多個疑似爆炸裝置的包裹,警方在拆彈過程中引發其中一個裝置爆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新華社/美聯【美國政府反恐策略:兩場戰爭】15年來,美國的全球反恐行動可大致分成兩個階段:以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反恐戰爭」為主線、主張「先發制人」的共和黨總統小布希時期(2001-2008年),和以結束這兩場戰爭作為競選承諾、主張「不做蠢事」的民主黨總統奧巴馬時期(2009-2016年)。「9·11」事件發生後僅一個月,美國政府就以阿富汗塔利班政權藏匿策劃製造這一事件的「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丹為由,率北約聯軍攻入阿富汗。開戰之初,「悲情」美國得到國際社會廣泛同情和支持。2003年3月,美國政府又以伊拉克政府藏匿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一事後證明子虛烏有的理由,在美國民眾抗議、歐洲盟友分裂和國際社會普遍反對的情況下發動伊拉克戰爭。正如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專家詹金斯所說,伊戰只是被描述成「反恐戰爭」,而其真實目的是為了「除掉敵對政府和潛在威脅」。圖為2004年3月20日是伊拉克戰爭爆發一周年,布希於2004年3月18日在位於肯塔基州的福特坎貝爾軍事基地對官兵發表了演講。【美國政府反恐策略:反恐投入】「9·11」事件以來,美國在反恐方面投入巨大。《大西洋月刊》為此算過賬,美國政府在反恐方面的花費在1萬億美元以上。2001年,美國全國有35支反恐部隊,如今增加到了104支;自2001以來,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總體預算增加了近3倍。圖為2009年6月24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美總統奧巴馬簽署一項總額為1060億美元的撥款法案,這筆資金大部分將用於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軍事行動。【美國政府反恐策略:民眾付出】對普通民眾來說,為防止恐怖襲擊,他們付出不少個人權利代價:接受機場的全身X光掃描,允許強力部門調閱個人信息,外出時接受更多街頭錄像監控等。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僱員斯諾登曝光的「稜鏡」計劃,更是將監聽對準了全球諸多國家。圖為2010年11月24日,美國紐約,旅客在機場排隊接受全身掃描安檢。【為何「越反越恐」:恐怖勢力蔓延新溫床】開啟戰爭易,收拾亂局難。假借反恐名義強推政權更迭,不僅使美國反恐失去道義制高點,更為中東大動蕩點燃導火索,為恐怖勢力蔓延製造新溫床。圖為2003年4月7日,一輛伊拉克坦克和伊拉克裝甲車在美空軍轟炸下被毀。【為何「越反越恐」:兩面困局】隨著美國反恐能力的增強,恐怖組織的襲擊能力也在增強,並且發生了「基因變異」。新生代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攻城略地,有武裝、有地盤、有「建國」野心,還藉助全球社交媒體網路傳播極端思想、招募極端分子。圖為2009年2月27日,奧巴馬在北卡萊羅那州樂潔恩海軍基地宣布,美國將在2010年8月前從伊拉克撤出大部分軍隊。【為何「越反越恐」:政客煽動不良情緒】美國伊斯蘭關係委員會紐約支部負責人指出,國內瀰漫著對穆斯林的不良情緒,是受政客過激言論的煽動。美國總統選舉中,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對著世貿中心雙子塔遭遇恐怖襲擊而倒塌的錄像稱,美國的穆斯林對此狂喜不已。去年12月,特朗普還提出全面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的政策。圖為9月15日,在美國紐約,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中)在紐約經濟俱樂部發表演講。當日,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再次闡述了其包括稅收、監管、能源、貿易等在內的一系列經濟政策競選主張,再次強調「美國優先」的原則。新華社/美聯【為何「越反越恐」:政客煽動不良情緒】特朗普還點名指出奧巴馬總統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國務卿希拉里是「伊斯蘭國」組織的「共同創立者」,這一言論獲得了支持者的喝彩。這位負責人對美國社會變化深感擔憂:「9·11後,政客對穆斯林受攻擊的事件進行了批判。而現在,政客更傾向於將其視為正當化。令人擔憂的是對這類言論持歡迎態度的支持者和強調對伊斯蘭教反感的勢力。」【美國中東政策釀成的苦果】「伊斯蘭國」的坐大,可以說是美國中東政策釀成的苦果。「9·11」事件之後,美國在中東等地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但結果如何呢?「我們製造的敵人比我們消滅的多。」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總裁、「9·11」事件後曾擔任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的簡·哈曼說。恐怖襲擊的方式發生的重大變化成為「反恐之路」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未來「反恐之路」面臨的挑戰】一些認同極端思想的個人,不必與任何組織聯絡,就能單槍匹馬製造恐襲。今年6月美國奧蘭多致死49人的槍擊案就屬於這種「獨狼」式襲擊。「自我激進化」的本土「獨狼」鑽了美國槍支管控鬆懈的漏洞,模糊了極端主義、槍支犯罪、仇恨犯罪的界限,給美國反恐機制帶來了新的挑戰。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一家夜總會發生槍擊事件,造成包括槍手在內的50人死亡、53人受傷。奧蘭多警方13日證實槍擊案的槍手奧馬爾·馬丁在襲擊過程中確曾表示效忠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目前美國聯邦調查局已將槍擊案定性為恐怖襲擊並已主導相關調查。【未來「反恐之路」面臨的挑戰】此外,美國在全球範圍內卻日益深陷反恐困局:外有「伊斯蘭國」崛起,內有本土「獨狼」養成;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的亂局尚未收拾乾淨,從敘利亞、葉門、利比亞至撒哈拉以南非洲又出現新的「不穩定之弧」;在歐洲、中亞和南亞等地,恐怖分子對地區安全構成嚴重威脅。2015年11月16日,埃菲爾鐵塔在巴黎恐襲發生後首次亮燈,點亮「法蘭西色」為遇難者祈福。【「反恐之路」何去何從】過去15年的曲折反恐歷程使美國逐漸認識到,美國無力獨自完成反恐大業,世界不安全,美國也無法獨自實現安全。不管誰贏得今年美國大選,美國回歸大規模武力干預的單邊反恐政策可能性不大。加強反恐情報搜集、開展國際反恐合作,這兩個勢頭應會維繫。圖為9月9日,在瑞士日內瓦,美國國務卿克里(前右二)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前左二)準備出席會談。美國國務卿克里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10日凌晨在日內瓦就敘利亞停火協議達成一致,新的停火協議將於下周生效承諾加強軍事合作,聯手打擊敘境內極端勢力。新華社/美聯俄羅斯的圖-22轟炸機正在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目標進行轟炸。原文--中華網軍事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權力的轉移Powershift 閱讀碎片(一)
※美國女警察為了掃黃,連同事都不放過,這就很尷尬了
※美國鳳姐雷人造型
※美軍那些不為人知的珍貴照片
※美國記者斯諾的北京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