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可以提前平定安史之亂的三次機會,都是怎麼被自己玩壞的?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大唐王朝最叫人痛的滴血的大事件,莫過於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兩大叛賊悍然扯旗,戰火驟然席捲中原,持續八年的拉鋸戰,近乎要掉唐朝半條命。艱難平定的後果,就是藩鎮割據從此成了常態,西北國土更從此鞭長莫及,一塊塊悲情淪陷。昔日國富兵強的盛唐時代,就此一去不復返。如此慘痛損失,自然引得後人陣陣痛惜,但是如果仔細看看整個叛亂的前因後果,卻會發現比慘重後果更痛惜處:哪怕在叛軍氣焰最熏天的時刻,唐朝也不止一次好運連連,本擁有把這場驚天叛亂迅速平息的好機會,卻一而再再而三痛失好局。最後活活拖成了近乎讓唐帝國把血流乾的八年叛亂。且來看看,大唐王朝,都錯過了哪些提前平叛的機會?機會1:王忠嗣的警告安史之亂前,盛唐最位高權重的節度使是誰?恐怕還輪不到雄踞北方的安祿山,首推坐鎮西北的王忠嗣。這位大唐將門之後,青年時就敢以數百精兵奇襲吐蕃贊普的傳奇英雄。戎馬生涯里不停建功立業,不到四十歲時,就把吐蕃突厥等大唐敵人輪流打了個遍,官位也創了大唐新紀錄:一人獨攬河東河西朔方隴右四鎮節度使,盛唐近半精兵盡在其手。但就是這個如日中天的時候,王忠嗣卻向唐朝發出了驚人警告:當心安祿山。

此時的安祿山,還不過是范陽節度使,正是韜光養晦裝老實的時候。還特意認了唐玄宗做乾爹,每次耍呆賣萌都逗得唐玄宗哈哈樂。但范陽軍鎮的兵力部署,乃至日常訓練,卻都叫久經沙場的王忠嗣看出端倪。從此他不停向唐玄宗發出疾呼。事實上,唐朝當時未能理睬王忠嗣的疾呼,還不算最嚴重的錯。身為開元天寶年間的首席戰將。王忠嗣的存在,本就是對安祿山最大的威懾。他親手摔打出的河西軍,是威震東亞的百戰勁旅。他的愛將李光弼,更是未來安史叛軍的最大剋星。只要他一直在,就算安祿山鬧出了大動靜,面對王忠嗣,也是絕無勝算。然而,唐王朝最荒唐的錯卻犯下了:由於王忠嗣與太子李亨交好,因此早早成了宰相李林甫的眼中釘。更兼石堡城戰役前夜,生性耿直的王忠嗣為國家邊防大局計,堅決不聽唐玄宗的瞎指揮。結果被免職獲罪,還是靠了愛將哥舒翰等人苦苦向唐玄宗求情才得以免死。經此大難的王忠嗣,四十五歲就鬱鬱而終。預防安祿山叛亂的最重要「防火牆」,就這麼被唐朝自己拆掉了。

機會2:潼關之戰公元755年12月16日,震驚天下的「安史之亂」轟然打響,安祿山以十五萬邊鎮精兵刀鋒倒轉,悍然席捲中原大地。正如安祿山戰前所料,歌舞昇平的大唐王朝,真心半點防備沒有。一百多年沒打過仗的中原大地更是文恬武嬉,好些內地城池的戰甲竟都銹掉,守軍哆嗦著求投降。就連大唐王朝的中原重鎮洛陽,竟都幾下子稀里嘩啦丟掉。志得意滿的安祿山,更乾脆在洛陽登基稱帝,號稱大燕皇帝,氣焰十分熏天。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開局昏招連連的唐王朝,反擊卻也來得奇快。在安史之亂爆發初期,不停誤判局勢的唐玄宗李隆基,卻做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正確決定:命郭子儀與李光弼出擊河北。這個圍魏救趙的戰略,不出幾個月就立竿見影。到了756年春天時,唐軍已經在安祿山的河北老巢攪的天翻地覆,數萬安祿山的精銳被殲滅,老窩范陽更眼看不保。急的跳腳的安祿山,一度都想放棄中原,趕緊回師退守。一旦如此,安祿山的末日,勢必提前到來。可是,就是在這關鍵時刻,唐王朝卻再度犯下了大錯:唐軍這個圍魏救趙戰略能否成功,關鍵在於唐朝能否守住潼關。只要鎮守潼關的哥舒翰堅守不戰,依託有利地形牢牢把叛軍擋在潼關外,安祿山的死期就將加速到來。可當一切看上去很美好時,唐玄宗的大舅子兼宰相楊國忠卻看不過去了,這個不知兵卻瞎指揮的小人,一而再給唐玄宗進讒言,竟忽悠的唐玄宗嚴令哥舒翰出戰,以這支極少受過軍事訓練的新軍,主動攻擊安祿山的精銳叛軍。面對如此荒唐指揮,哥舒翰只能無奈出戰,也不出意外的遭到了迎頭痛擊,十五萬大軍全軍覆沒。形勢驟然反轉,接下來長安淪陷,唐玄宗倉皇跑去蜀中。安史叛軍的勢頭達到了極盛——瞎指揮的唐王朝送禮!

機會3:收復長安之戰潼關的淪陷,被看做唐王朝送給安史叛軍的超級大禮包。接下來唐玄宗慌忙跑路,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以慘淡的兵馬,扛起平叛的大旗。但是就在這個危急時刻,唐肅宗的少年好友,此時的貼身謀士李泌,卻為他做出了至關重要的謀劃:不出二年,無寇矣——掃平這場叛亂,只要兩年就足夠。這是一個對於唐王朝平叛戰爭,至關重要的藍圖:接下來在李泌的謀划下,唐王朝調來了安西都護府的精銳,然後以郭子儀李光弼等人為犄角,對叛軍形成持續的高壓態勢,果然戰局再度扭轉。丟失長安的唐朝,竟很快回復到潼關之戰前的優勢態勢——優勢兵力正直撲安史叛軍的老窩范陽。徹底根除禍患的一幕,眼看就要完美實現。可就是這個關鍵時刻,唐肅宗卻又犯了他父親曾經的毛病,猴急著要收復長安,竟然擅自更改作戰計劃,將原本要用於攻擊范陽的部隊投入到關中來。如此一來,師老兵疲的唐軍,不得不浴血攻擊長安堅城,付出了慘重代價依然功虧一簣。最後還是借了回紇軍隊才勉強拿下。可叛軍的主力依然安然撤退。

這場看似無比輝煌的勝利,就成了唐朝歷史上,至為痛惜的一幕:損失掉最後家底的唐朝,與安史叛軍只能拼消耗戰,雖然歷經八年勉強拼贏,但藩鎮割據的大患已成。唐王朝的由盛轉衰,已經無法扭轉。天予不取,必受其咎。中晚唐困於藩鎮之禍的舉步維艱,就是最活生生教訓。七歲與張九齡稱兄道弟,三次挽救唐朝,其國防攻略被奉為圭臬張居正最寒心的學生,卻救了張居正家小性命,神預言戳中明朝興亡
推薦閱讀:

安史之亂後的唐朝
易中天:安史之亂是如何發生的?
是誰引發了一場席捲帝國的大叛亂?
解密安史之亂,還原李隆基晚年的錯
「順天易得,得壹難求」——錢幣記錄下的安史之亂

TAG:自己 | 安史之亂 | 怎麼 | 唐朝 | 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