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然聽到了珠三角相對衰落的畢剝聲響
我已然聽到了珠三角相對衰落的畢剝聲響
——風格純粹VS童大煥·智慧在雲端握手之28
風格純粹2016年1月2日:寫在珠三角的開篇:百萬人大逃港
我們來到珠三角,在開篇談論這個富裕的三角洲之前,首先我想到的不是今天珠三角發達的製造業和星羅棋布的珠三角密集的城市群,而是改革開放前的百萬人大逃港。在改革開放前,珠三角的歷史就是一部持續30年的逃亡香港的歷史。
自從1955年開始的規模巨大的四次大規模的逃港,和持續不斷的30年的逃亡史,某種意義上今天香港的繁榮是一部逃港人的血淚史和奮鬥史。當時,今天的深圳,十室九空,甚至出現整個村子都逃跑的現象。廢舊輪胎,塑料袋,甚至避孕套都是他們游泳偷渡的幫手,那是一部珠三角人的血淚史,太多的資料,太多的故事,大家都可以去搜尋那一段的歷史。它告訴我們:自由不是恩賜的,是勇敢追尋來的。
鄧小平之所以在深圳率先搞特區,就是因為持續30年的大逃港,而不是僅僅因為深圳的地緣優勢。因為大逃港事件引起的不僅僅是香港面對突然增加的移民引起的問題。而是中國管理當局長期以來的一個難題——持續30年的逃港。其實就跟我們今天朝鮮人脫北者一樣。這是人們奔赴自由世界和美好生活的勇敢。所以,每次來到珠三角,一想到這,我就對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懷有一絲敬意。
沒有珠三角的人們持續三十年逃港的血淚史,我不敢說,不會有改革開放,但我不能確定是從深圳開始。而改革開放是珠三角這個城市群重要的分水嶺事件,從蠻荒之地,這個在中國版圖上不那麼重要的區域,一躍成為中國政治經濟舞台的重要區域。
珠三角比長三角小得多,它僅僅包括深圳、廣州、佛山、惠州、珠海、江門,中山、東莞、香港。這個最核心的區域城市,就是傳統意義上真正的小珠江三角洲,至於別的劃分,牽強附會,可以成為大珠江三角洲。但我依然認為只有小珠江三角洲才是最核心的區域。
在新中國建立之前,這個區域的核心城市是廣州。香港在1945年才從日本人手裡交給英國人治理,深圳只是小漁村。唯一的大都市就是廣州,這個因對外貿易而形成的大城市,是這個區域的核心城市。
這個區域,有兩件大事,改變了這個區域的結構,一個是大陸政權建立,香港因為大陸的閉關鎖國,崛起為東方明珠。一件事是大陸的改革開放,深圳劃為特區,在跟廣州的競爭中,逐漸取勝。形成了事實上香港為核心,深圳為先鋒的珠三角城市群結構。這個區域的核心城市,香港,因為與大陸的政治制度不同,跟珠三角很近又很遠。香港是典型的沒民主但有憲政的典範。英國人在那裡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其實,香港非常像新加坡。都是憲政而不民主的典範。
所以,我們因為這兩件事,把珠三角劃分為,1945年前的珠三角,這個時期的珠三角的核心是廣州。1945—1980年代的珠三角,這個時期,以二戰結束為標誌,隨著大陸政權的成立,第一批的逃港者,是上海的資本,然後隨著大陸的閉關鎖國,加上持續30年的珠三角的逃港人群,造就了香港的傳奇。1980年代以後的珠三角,以深圳特區的成立為標誌,造就了珠三角以深圳為先鋒,珠三角的全面繁榮,成為了中國最繁榮的製造業基地。所以,在城市化的問題上,體現了星羅棋布的密集城鎮化的結果。即使東莞成為了全球電子產品的核心製造基地,人口規模聚集到超過1000萬,但沒人把東莞當成一個大城市來看待,就是這種產業聚集的原因。
珠三角這個城市群,因為地理的原因,遠離中國的政治中心,所以,在歷史上,他們就很少接受朝廷的教化,形成了自由不屈的精神。再加上廣州在上海開埠之前,長期以來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的中心,這個區域的人們,長期以來喜歡漂洋過海為生。他們是最早擁抱海洋文明的區域。
所以,這個區域跟長三角的區域非常大的不同就是聚集的力量不像長三角。他們在歷史上就誕生了唯一的一個核心城市——廣州,帶他們漂洋過海。在今天,即使香港跟我們大陸有著一條深深的鴻溝,但依然發現香港是這個區域的靈魂和核心城市。在大陸閉關鎖國、宣傳香港的資本主義邪惡的時代,香港依然是這個區域人們的嚮往,從沒有被改變過。
改革開放以來,以深圳特區的成立為標誌,以外來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結構,是這個區域非常大的特點,慢慢成為中國最發達的製造業基地,他聚集了中國最熟練的產業工人。在全球製造業的分工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這個區域的聚集程度相對他的經濟繁榮程度而言,並不高。人們普遍的教育程度也不高。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長期以來,我一直思考這個問題。我本人也很喜歡這個區域。交通!這個區域在地理上太偏僻了,對整個中國版圖而言,太不方便了。這就是他們的劣勢。所以,你看跨國公司的總部,很少有設在這個區域的。除了香港。香港是因為法治的優勢。
就是因為香港的司法制度這個原因,所以,在開篇我們就把珠三角定位為憲政的代表。如果沒有香港的制度優勢,這個區域不會成為中國的核心區域。所以,從沒有香港的奇蹟,只有大陸的失敗。如果大陸不是這樣的無知和愚昧,甚至……就絕不會有香港今天的地位。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而言,香港的傳奇印證著大陸的失敗,是大陸的失敗造就了這個傳奇!
本篇長微博闡述這樣一個概念:從中國版圖而言,這個區域沒有長三角這樣的地理上的優勢。這個區域率先繁榮,得益於香港和最早的改革開放。形成了製造業最早的聚集。形成了全球製造業的優勢。但是這個區域的核心城市香港和這個區域的制度上的割裂,讓這個區域的聚集不像長三角這樣的快速。但它一定是華南這個區域最重要的核心經濟帶。
為什麼今年深圳的房價漲幅領先全國?製造業的衰退是一個重要的導火索,資本的理性選擇。我們會在以後的文章里闡述。所以,從北上廣深這四個一線城市的角度而言,大家通常把北京,上海稱為強一線城市,把深圳,廣州稱為弱一線城市,是有著深刻的道理的。
本篇長微博只是框架性的闡述和回顧了這個區域最重要的歷史時刻,來剖析這個區域為什麼形成今天這個局面,如果不是香港的自由和法治,如果不是率先在這個區域改革開放,這個區域不會曾經在中國經濟版圖上如此的絢爛。在以後的文章里,我們會進一步剖析這個區域。
本篇長微博還闡述這樣一個概念,最早的改革開放讓珠三角最早形成了製造業的聚集,但隨著改革開放在中國全面的推行,這個政策上的專享,結束了。標誌著長三角的興起和珠三角相對的衰落。很像歷史上的上海的開埠,廣州的對外貿易中心地位的結束。這個告訴我們一個事實:經濟地理上的珠三角的優勢,不如長三角。
本篇長微博只是做一個開篇,對這個區域做一個總體上的闡述,讓大家對這個區域,有一個總體上的概念性的認識。我們會在以後的長微博里抽絲剝繭,從各個角度分析這個區域的城市化的經濟發展,城市化的問題。
童大煥2016年1月2日:
我已然聽到了珠三角相對衰落的畢剝聲響
讀到風格純粹珠三角的開篇,我在騰訊微博上(新浪微博上很多人問我,怎麼找不到風格純粹,我說,他的微博目前只在騰訊)對他感嘆:「又想起我那句『文明就是一個異質入侵的過程』,一顆無羈束的心靈,一個獨特而新鮮的視角把我們的思考和對話帶進一個新的高度和境界。」任何人在一種情境里浸淫久了,觸覺都不再敏銳,思維都變得麻木。「異質文明」的入侵,是夏天裡的一個冰桶,讓昏昏欲睡的封閉思維重新變得活躍而開闊。他回話說:「這就是咱倆對話的意義,不會在大家熟悉的角度上不厭其煩地啰嗦。儘管他們說的也有道理。咱倆就是一劍封喉的劍客,不羅嗦,直指問題的核心。」
回顧歷史是為了展望未來。我先補充一點1949年前的珠三角。那個時代的珠三角和福建其實有點類似,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他們和內陸腹地關係不大,都是一心向外,中國對外商業文明的浪潮首先是從廣東福建這些歷史上的「窮山惡水」蠻夷之地開始的,哪怕計劃經濟閉關鎖國時代都從未停止過。所以如前面的文章,我們寫到中國江南地區人的智商比較高的時候,其實是忽略了廣東、福建地區的經商智慧的。生存的渴望、文明的對流就像空氣一樣息息相通不可阻擋。福建緣於地理位置的局限,西北部的武夷山脈太崇山峻岭了,進內地比出海還難。於是那就出海吧,粉身碎骨也要出海。形成「山要遮攔海要奔」的局面。1949年以後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後,福建的偷渡客仍然很普遍,很多地方整個村莊、整個鎮的人都在偷渡,地方政府睜眼閉眼。這跟廣東的逃港潮何其相似。
歷史上,福建的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只不過,福建依託的內陸腹地沒有廣東大;廣東依託的內陸腹地沒有上海大。因此,福建不如廣東,廣東不如長三角。
大陸1949年以後長達30年計劃經濟的失敗,成就了自由法治(法治與憲政同義,都是憲法政治的簡稱)條件下香港的繁榮,使它成為改革開放以後,至今,珠三角城市圈無可置疑的核心城市。改革開放使深圳和整個珠三角地區得海外風氣之先,成為中國乃至全球製造業重要基地。工業製造業的特點是工業造城,工業發展成為人口集聚的先導,是先有產業後有人口,由此形成珠三角地區星羅棋布的城鎮化模式,這個模式有別於長三角地區自然條件下水路縱橫的商業文明的城鎮化模式。但這兩種城鎮化模式都給了一些經濟學家和決策者以極大的誤解,以為這就是中國城市化的未來樣板。所以我們的主流思潮和主流政策,一直試圖推行中小城鎮化,而非大城市化。
但是,製造業的衰落比人們想像的來得快得多,或者嚴格來說,是服務業的發展在互聯網這個人類歷史上第二次大革命浪潮【附1:人類史上第二次大革命真的開始了】下來得太快了,將迅速蓋過工業製造業的風頭,成為城市發展的先導力量。一如我們前面一再強調的,不是不再需要工業和農業,而是隨著生產率的提高,工農業容納的就業人口將迅速下降。未來服務業為主的城市發展模式,與工業為主的城市發展模式一個巨大不同是,工業模式是先有產業後有人口,服務業模式是先有人口再有產業。
過去,世界平均26%左右的工業化率對應50%以上的城市化率;發達國家不到20%的工業化率對應80%以上的城市化率,而中國則是47%的工業化率對應不到36%的真實城市化率(名義54.77%,2014年)。中國的工業產能嚴重過剩了,城市化率則嚴重滯後。在互聯網的助推下,服務業的補課效應從2014年起正式開始了!傳統工業的衰退速度超乎想像,新型服務業的增長速度超乎想像,未來中國的美好程度超乎想像,城市化的集中程度超乎想像!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分明已經清晰地聽到了珠三角相對衰落的畢剝聲響,請注意,是相對衰落,絕對數上,它仍在集中和成長。但是他的人口吸引力等等,正在下降。除了高聳的深圳趕上了這一撥創新的歷史潮流之外,珠三角的三個典型城市都在不約而同地相對衰落:
香港繼失去輻射整個中國大陸的商業中心地位後,正在失去它賴以成長的最為寶貴的自由和法治,民粹式的民主化浪潮正在毀掉這座美麗的東方之珠。再不懸崖勒馬,等待它的就是不斷衰退和被邊緣化。被民粹式民主毀掉的,曼德拉治下的南非就是前車之鑒【附2:香港應做城市化和東西方文明橋頭堡】。
廣州連續經年的超級攤大餅模式,正在使它喪失現代服務業城市最寶貴的靈魂——人口積聚優勢,使它在和深圳的競爭中不斷落後;
東莞的製造業模式,即使可以維持很高的產值,但是它的人口吸引力正在不斷下降,從而使城市日漸失去最寶貴的靈魂——人。
……
本來,中國的城市早已經進入了人口競爭的時代,珠三角地區早就應該進入大量鼓勵人口流入的時代,但是非常弔詭的是,由於中央集權的威權體制,所有的中國大都市都不敢明目張胆地鼓勵人口進入。這個,也許我們有必要專門用一次對話來說。也也許索然寡味,只是今天輕輕一筆帶過。
【附1:人類史上第二次大革命真的開始了】
童大煥—2015年7月1日~7月13日
人類史上第二次大革命正在進行
人類最偉大的歷史變革,從來都是在悄無聲息中進行,它不在政客們蠱惑人心的口號里,它不在社會暴風驟雨的血腥革命里。它就像光陰流水白駒過隙,它就像春風春雨潤物無聲。多數人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被時代遠遠地拋在了身後!
迄今為止,人類社會只真正發生過一次革命,就是工業革命。公元1800年之前的原始文明和農業文明時代,本質上是一體的:人類靠上蒼的恩賜生活。工業革命前的1800年時間裡,人均GDP只增長了50%,而且通常是食物增長才帶來人口增長,而不是相反。城市化率則停留在3%的水平上止步不前。工業革命以後,180年時間(到2000年)世界人均GDP增長了8倍,城市化率短短190年時間(到2011年)提高到過半,而且今天仍在加速!
(2015年9月11日增加:按照《大轉折時代》作者、未來學家戴維·霍爾的分類:從原始社會發展到農業文明,人類花費了將近15萬年。之後,從公元前1萬年人類進入農業文明開始,到300年前蒸汽機的問世,人類花費了近1萬年時間邁入工業社會。時代更迭的進程還在不斷地加速。從300年前工業時代的大發展,到第一台計算機的橫空出世,人類僅花費了5-6代人的時間,就全面步入了信息時代。而從上世紀70年代信息時代的概念提出至今,又過去了40年,人類已經進入了世界互聯和萬物互聯的時代。)
和工業革命這樣偉大的技術變革相比,一切聲嘶力竭的競選口號,一切血雨腥風的改朝換代,一切凌空蹈虛的理想主義,能夠帶給人類個體的自由、民主與富裕幸福,在工業革命這樣的文明變革前都弱爆了!
互聯網將是幾千年人類文明史上的第二次革命!它帶來的社會變化,將與「寒武紀生命大爆炸」相媲美!5億多年前,地球上的生命開始了壯麗的爆炸式進化,我們稱之為「寒武紀大爆發」(Cambrianexplosion)。在地質學意義上,幾百萬年只是一瞬,在這個短短的「瞬間」,生命突飛猛進地進化出了新的體型、新的器官、新的掠食和自衛策略。是什麼因素導致了這樣迅速的變化?進化生物學家一直爭論不休。不過,英國牛津大學的動物學家安德魯·帕克(AndrewParker)提出了一個「迷人」的假說:大約在5.43億年前,由於一個偶然的原因,淺海和大氣中的化學物質發生了變化,使得淺海和大氣的透明度大大增加。隨著大量的光線進入海洋,動物的眼睛開始迅速進化,隨之飛速進化的還有動物的行為及相應的器官。也就是說,是海水和大氣透明化導致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互聯網下的信息透明化同樣將帶來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巨大變革。在透明時代,秘密就像同位素,半衰期越來越短。一切靠信息不對稱牟利的機構都將土崩瓦解。尤其令傳統權力壟斷集團和財閥們膽戰心驚又無可奈何的是一段網路熱傳的段子所描繪的新世界圖景:
全球最大的計程車公司Uber沒有一輛計程車;全球最熱門的媒體所有者Facebook沒有一個內容製作人;全球市值最高的零售商阿里巴巴沒有一件商品庫存;全球最大的住宿服務提供商Airbnb沒有任何房產。這些表明一些有趣的事正在發生:真正的財富創造僅僅是鏈接!記住,別在你所在的圈子看世界。如果你能整合別人,說明你有能力;如果你能被別人整合,說明你有價值。這就是趨勢!
互聯網將如何改變世界?
1大政府將被時代拋棄,蛻變成只提供安全和公共服務的「小公司」。
在經濟一體化和信息一體化背景下,未來主宰世界的力量是像UBER一樣「自由人的自由聯合體」,像這種能夠不斷改善人類福利的「公司化的平台」將打破一切國界、行政壟斷和財閥的封鎖,無往不勝。政府「全知全能」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不是政府不想做大政府,不是政府不想壟斷和控制一切,而是面對一個信息越來越透明、創新速度越來越快的時代,政府自己都往往不知道何以自處。
2歷史將終結於布爾喬亞(資產階級)。
互聯網正在全面徹底地重塑社會的財富和自由版圖,並且通過真正的「市場民主經濟」(米塞斯語)給全人類帶來更高大上的幸福指數!自由的市場民主經濟無往而不勝。大政府自然衰退,小政府勝出,20世紀最熱的政治名詞「政治民主」反而漸漸淡出。人類歷史將徹底終結於布爾喬亞(資產階級)。
3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階層變化越來越快。
在城市化、互聯網和自由市場條件下,財富創造速度越來越快,「資本」的概念將被重新定義。
時間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資源的詛咒」(不管制度和文化環境如何,資源越豐富的地區總是發展越慢)和非物質生產越來越佔據主流的雙重作用下,農業時代的財富之母——土地,工業時代的財富之母——土地、資源與礦藏等,將讓位於互聯網時代的智慧。也就是說,農業時代,土地是財富之母;工業時代,資源和局部空間是財富之母;萬物互聯時代,智慧和局部空間是財富之母且難以被權力壟斷和被階層世襲。知識經濟將大踏步走上前台,與權力經濟和世襲經濟三足鼎立,甚至迅速戰勝權力經濟和世襲經濟。
互聯網就像撬起地球的那個支點,在這個支點之下,個人可以憑藉智慧撬動整個地球!成立才五年的Uber,憑藉一款打車軟體,突破各種形式的行政壟斷和權力封鎖,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已經在全球54個國家200多個城市開展業務。Uber在全球的活躍服務的司機(至少載客四次)數目,2015年初超過16萬。2015年初的最近一輪融資,公司估值高達四百億美元,五月份公司又準備新的一輪融資,預計估值將超過五百億美元。(王川《在矽谷看Uber帝國的瘋狂崛起》)
知識和技術創新越來越快,貧富差距也因此越來越大。但這一點都沒有關係,因為階層變化也越來越快。像UBER一樣的偉大公司會層出不窮地出現,而他們的創始人,可能就是哪個不起眼的窮屌絲,沒有任何權力和財富背景,卻三年五載三拳兩腳輕鬆打敗一個百年老店!這就是知識經濟和自由市場的力量!
而傳統的財富階層,如果觀念跟不上時代,很快就會衰敗下去。比如他看不清城市化的方向和規律,有錢就任性,一出手幾千萬買了個遠郊別墅,這個別墅很快就會變得不值錢,但他的財富,已經通過貨幣形式轉移到別人手上去了!再比如本次A股的人造牛市,暴漲暴跌,迷信權力可以主宰市場的大量中產幾十年財富因此一夜灰飛煙滅。
4財富觀念和勞動價值論都要重塑。
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高度依賴於物質生產。但網路文明時代,既有的財富觀念和勞動價值論都要重塑了!比如我們修了那麼多房子,但是製造了大量鬼城空城,不僅沒有創造財富,反而破壞了自然,也讓全國人民背上了債務(修建和買房都利用了銀行貸款,成為呆壞賬就需要政府印鈔沖抵,等於向全國人民收通脹稅)。uber的出現,使美國現有1億輛小汽車,未來也許200萬輛就夠了!高密度城市化也是人類極大地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途徑,我們的物質生產,也許,不是也許,是確定真的不需要那麼多!
天下互聯時代,資源的有效配置是最大的財富創造。由於及時暢通的互聯互通,農業和工業生產活動可以大幅度減少。哪怕遇到天災,暢通性也足以保障人類不再陷於飢餓與寒冷。
5城市化和工業生產都進入收縮時代。
2014年,農曆甲午年。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真正千年未有的巨變元年。持續了36年的各級政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中國模式」,正如我在2012年11月8日22:57(十八大召開當日)發布的搜狐微博【中國模式已經見底或者正在見底的路上】所言:「三十多年的『中國模式』已山窮水盡,不出兩年必將見底,現在是慣性拖著。因此,未來的改革沒有懸念。回想六十多年來,哪一次改革都在窮途末路上被迫進行。今天也不例外。」由於工業產能嚴重且全面過剩,「中國模式」戛然而止,市場開始艱難地由政府主導的以工業為主的半市場經濟,向服務業為主的自由市場經濟轉型。
與此同時,實施了長達16年的城市擴張運動,也因為大量鬼城空城的出現而即將進入新的「城市自我收縮時代」。
城市化和工業生產都進入收縮時代,中國將經歷短暫的轉型陣痛。
6人與自然越來越友好。
隨著農業和工業生產活動大幅度減少,毫無疑問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程度將大大增強。環境將更美好,人類將更自由幸福。比如,時間進入2015年,微信朋友圈裡大曬北京藍天白雲就成為一個多年難得的歷史性景觀。而在此前的2014年,曾有文章說,根據其它國家的發展經驗,中國治理霧霾至少需要30年時間。當時我說,不需要那麼久,最多5年就夠了!因為,我們幾乎所有的工業產能已經絕對過剩。即使不遇到大規模的環境保護運動(含政府和民間的努力),大量污染企業自己也會死掉。2015年大量湧現的「北京藍」,正是河北一帶大量傳統鋼鐵、煤碳等企業在產能過剩條件下減產停產的必然結果(當然也有政府力量在起作用)。
7中國正在迅速變好,超出許多人想像的好。
今天的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37年以來最艱難的時刻,經濟嚴重衰退,工人下崗失業,大學生就業難。但這一切,正是舊事物衰敗的典型象徵!新事物正在大多數人的視野之外蓬勃生長。城市化、互聯網、市場化【更準確的應該是城市化+互聯網+金融化=自由市場化——大煥2016年1月2日注】,正在三位一體全面改造舊中國,重塑一個與世界、與自然越來越友好的新中國!製造業衰落和機器人化,使人口在短暫回鄉之後,加速向大城市流動,而非長遠地回到故鄉。互聯網正鑿開自由市場經濟最後一道玻璃門,為中國的新新人類偷來熱,偷來光,偷來自由、獨立與溫暖!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有人拉車,有人推車,有人搭便車,有人被拖著走,有人拖也拖不動,有人被歷史的車輪碾在腳下。你,準備好了嗎?
(2015年7月14日星期二發表於香港東網)
【附2:香港應做城市化和東西方文明橋頭堡】
童大煥—2014年7月26日星期六
【2014年8月1日博客轉發時註:論價值,這篇兩千字文章特區政府至少應該付我一百萬元人民幣吧哈哈。特別感謝南方周末史哲,他約我再寫一篇香港,使我對香港街頭運動的思考又往前延伸了一大步。】
過去,通過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經濟自由化與法治化的橋頭堡,香港實現了經濟與文化的繁榮發展。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中國大陸對世界的經濟開放,二十世紀那種香港作為中國內地和西方世界之間、中國內地和中國台灣之間獨一無二的經貿交流中轉站的好日子永遠一去不復還。今天的香港應該靜下心來冷靜思考如何轉型,烏合之眾式的街頭民主帶不來香港的明日繁榮與自由,它可能導致的民主專制比君主立憲甚至君主專制都更可怕、更難馴服。請真正愛國愛家的人們一定要記住一個基本的政治學常識:民主的對應物不是專制,而是君主;專制的對應物是憲法政治,簡稱憲政或法治。與其沉湎於烏合之眾般簡單粗鄙難以馴服的街頭民主,不如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香港未來的轉型與出路。美好政治的建構常常也需像瑞士手錶一樣精密,並非每個人街頭振臂一呼就萬事大吉。
香港的未來可以持續衰落,也可以更加美好,一切取決於我們今天的選擇。香港有兩個中國內地未來相當長時間都望塵莫及的絕對優勢,如果繼續發揮和發展這兩個絕對優勢,它會更加璀燦無比;如果認識不到這兩大優勢或者毀於一些不起眼的細節,香港的未來會令人擔憂。
第一大優勢,是香港高密、低碳、拒絕擁堵的城市規劃與管理模式,必將成為未來中國內地乃至世界城市發展的典範。中國內地正發生著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浪潮,但朝野上下囿於陳舊落後的「低密度」、「區域均衡發展」和「就地城鎮化」理念,以及尾大不掉的政府賣地財政,一直走不到高效節能型城市規劃與建設的正確道路上來。在節約土地、減少碳排、提高效率、增強人類交流和智慧生產、人本位戰勝車本位等一系列因素制約下,未來城市必然是向空中發展戰勝平面擴張、電梯戰勝汽車。香港正好提供了這方面的樣板。就像北京之於京津冀都市圈、上海之於長三角都市群,香港還是珠三角都市群事實上的核心城市。如果方向正確、方法得當,法治與自由,低稅與開放,合理的城市空間布局與生活品味讓城市更優雅、更舒適、更環保,香港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一些人認為信息技術的進步將會讓城市的優勢蕩然無存。一旦你可以在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鄉下學到知識並且實現交易,為什麼還要忍受城市的擁堵和高房價呢?但是,一切正如《城市的勝利》作者愛德華·格萊澤所言:「短短几十年的高科技是無法戰勝人類數百萬年的發展歷史的。在網路空間里的交流將永遠無法與分享一頓美食、一個微笑或一個親吻相提並論。我們人類主要是通過其他人提供的聽覺、視覺和嗅覺線索來學習的。最為重要的交流的參與者仍然是人,電子檢索不能代替人成為某項智力活動的中心。相對於其他任何形式的交流,面對面的交流往往帶來更多的信任、慷慨與合作。最近一個世紀以來,權威人士一直在預測,新的通訊方式將使城市生活變得毫無意義。但事實並非如此。信息技術的進步似乎是增加而非降低了面對面交流的重要性,這可以稱為傑文斯的互補定理。19世紀英國經濟學家威廉·斯坦利·傑文斯認為,燃燒效率更高的蒸機並不會導致更少的煤炭消耗(而是煤炭消耗和經濟雙雙增長)。近期的研究還表明,位置靠近本行業發明活動的地緣中心的企業,生產效率往往要高得多。」
城市能給人提供一個怎樣的生活、交流和創造空間,將成為未來城市勝敗的關鍵。
香港第二大優勢是教育自由。用西方教育理念澆灌的香港科技大學短短十年時間在彈丸之地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內地想用同樣理念創辦的南方科技大學從2007年籌辦至今九死一生不倫不類學生寥寥。內地大學不僅從准入到辦學理念與內容存在極大的教育不自由、學問陳舊,而且濫發文憑。前教育部發言人王旭明說,中國高校濫發文憑的問題已很嚴重,治理迫在眉睫!他舉例說,比如目前無論是大專、大本、研究生,還是成人教育,幾乎畢業率為100%;另一方面,在倒台的貪官污吏中,幾乎絕大部分都有名校的碩士博士頭銜。
教育自由不僅將使香港繼續扮演著東西方之間一個重要紐帶的作用,而且有可能使它成為整個中國的人才和智慧高地,在未來中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現在每年出國留學的人數已達50萬,相當於高考人數的5-6%,而且年增20%。加上未來總升學人數會逐步下降,估計不出十年,我們的教育市場會被外國大學佔領三分之一。香港在其中能夠搶到什麼樣的份額,殊為關鍵。人才將會成為未來城市成敗的關鍵要素。「如果沒有人力資本,城市是無法取得成功的。最好的城市擁有各種各樣的人才,它為白手起家並最終取得成功的人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在其他城市,如波士頓,重視教育的悠久傳統仍在不斷地給它帶來回報。在明尼阿波利斯和亞特蘭大,當地的大學也成為了城市經濟的依靠。」(《城市的勝利》)
教育自由為香港創造了得天獨厚的人才與智慧成長的外部條件,但要格外警惕這樣的優勢被毀於毫不起眼的細節當中!這樣的細節包括但不僅限於「粵語上課」、「舍堂文化」等狹隘的地緣優越感和課堂之外泛政治化的街頭民主幻覺泛濫成災。在一些香港大學,常能看到「為了反對而反對」的抗議舉動,對政府、校方的無條件反對成了香港學生的「政治正確」。
這些因素,都在影響香港對於內地學生的吸引力。今年我的孩子高考,如果不是美國的大學伸出了橄欖枝,秋季他將進入香港讀建築學。但在和一些家長的交流中,兩地之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齟齬已經成為他們不得不考慮的因素。而據香港《大公報》2014年7月19日報道,和去年相比,香港八大院校錄取內地生總數並無太大波動,但高考狀元選擇來港升學人數減少,三甲亦不多見。其中,香港中文大學今年錄取內地各省市三甲生人數從去年的42人驟減為17人。
一葉知秋。東方之珠,美麗香港,且行且珍惜。(《南方周末》2014年7月31日)
推薦閱讀:
※轉 廣義相對論的天文學驗證
※心靈感悟:得與失,是相對而言的
※相對於姐姐伊萬卡,特朗普小女兒蒂芙尼,確實是顯得有些「胖」了
※舞伴間的三個主要相對位置
※黑洞回聲瓦解廣義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