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011年抗菌藥物專項整治各個醫院都相應做出什麼反應了? - 葯事管理 - 臨床藥師網...
06-18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規定(草案)一、基本原則:目前規範指導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使用的文件及依據有三個,即衛生部下發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04)、《關於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09〕38號 2009年3月)、《中國國家處方集》。根據衛生部和地方各級醫藥衛生主管部門的規定,要求臨床各專業使用抗菌藥物必須遵循上述三個文件的指導原則,並且各科室根據自己的特殊情況,制定各自的「抗菌藥物使用細則」。各臨床科室的全體醫師,要認真學習三個文件,在日常使用抗菌藥物時,嚴格按照文件規定的原則和制定的「菌藥物使用細則」選擇使用抗菌藥物。【管理措施】科室沒有制定抗菌藥物使用細則的,扣除該科室當月全部績效工資的n%,直至制定出該細則為止。二、抗菌藥物的分級使用管理:1、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藥物:一般對輕度與局部感染患者應首先選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臨床醫師可根據診斷和患者病情開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藥物處方。2、限制使用的抗菌藥物:嚴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併感染或病原菌只對限制使用抗菌藥物敏感時,可選用限制使用抗菌藥物治療. 患者需要應用限制使用抗菌藥物治療時,應經具有主治醫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同意,並簽名。3、特殊使用特殊使用的抗菌藥物:患者病情需要應用特殊使用抗菌藥物,應具有嚴格臨床用藥指征或確鑿依據,經抗感染或有關專家會診同意,處方需經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醫師簽名。【管理措施】有越級是使用抗菌藥物的,每查處一次,扣除當事人所用藥品金額的n倍,扣除科室所用藥品金額的n倍。三、使用抗菌藥物時對病曆書寫的要求:在決定給患者使用抗菌藥物時,病歷中針對抗菌藥物的使用應該包括下述7項描述內容:1、體征:治療性使用抗菌藥物的指征描述(癥狀、體征、各項輔助檢查等);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的理由依據及必要性的描述。2、病原體:對病原體的判定(經驗性的判定、細菌培養結果的判定);3、選葯:選擇某種抗菌藥物的依據分析(經驗性選擇的依據、細菌葯敏試驗結果、患者的病理生理狀態的適應性等);4、用藥記錄:治療性使用抗菌藥物在72小時後,必須有用藥效果觀察分析;抗菌藥物使用一周時,必須有用藥小結。術後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超過48小時的,應有分析說明。5、結論:抗菌藥物停葯時,要有小結;抗菌藥物更換品種時,要有相應的分析描述。6、二聯:抗菌藥物使用二聯時,要有分析描述,要有充分的理由。7、三聯:抗菌藥物使用三聯時,要有病例討論記錄或會診記錄,要有充分的理由。【管理措施】每查出一份不符合要求的病歷,扣除當事人******,扣除該科室******四、要積極遵循抗菌藥物的序貫式治療和降階梯治療的原則:對於嚴重感染或者需要相對較長時間使用抗菌藥物的患者,應該積極遵循抗菌藥物的序貫式治療和降階梯治療的原則,要充分認識兩個原則的意義。1、序貫式治療指開始時先用注射劑,病情改善後再改用口服劑。2、降階梯治療指開始時使用廣譜抗生素,以覆蓋所有可能的致病菌,隨後根據微生物學檢查結果調整使用更有針對性的抗生素(一般就是窄譜品種)。【管理措施】在使用抗菌藥物的過程中,沒有體現出上述治療原則的,每查出一例,扣除當事人******,扣除該科室******五、細菌葯敏試驗送檢率的要求:1、非手術科室細菌葯敏試驗送檢率不低於使用抗菌藥物患者總數的30%。2、院內感染的患者,在非手術科室,細菌葯敏試驗送檢率不低於50%;在手術科室出現切口感染者,細菌葯敏試驗送檢率不低於80%。【管理措施】送檢率不達標的,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扣除該科室******六、抗菌藥物使用率的要求:1、在非手術科室,治療用抗菌藥物使用率應不高於60%。2、嚴格控制抗菌藥物的費用,抗菌藥物的費用,不得高於該科室用藥總費用的X%。【管理措施】1、達不到管理目標的,每升高一個百分點,扣除該科室******2、查出有故意濫用抗菌藥物的,扣除當事人******,扣除該科室******七、嚴格控制氟喹諾酮類藥物臨床應用要進一步加強氟喹諾酮類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嚴格掌握臨床應用指征,控制臨床應用品種數量。1、氟喹諾酮類藥物的經驗性治療可用於腸道感染、社區獲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區獲得性泌尿系統感染;2、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療,要參照致病菌葯敏試驗結果或本地區細菌耐葯監測結果選用該類藥物。3、應嚴格控制氟喹諾酮類藥物作為外科圍手術期預防用藥。4、對已有嚴重不良反應報告的氟喹諾酮類藥物要慎重遴選,使用中密切關注安全性問題。【管理措施】有違反該規定的,每查出一例,扣除當事人所用藥品金額的n倍,扣除該科室所用藥品金額的n倍。八、抗菌藥物術後預防性應用的具體規定:要嚴格控制Ⅰ類切口手術預防用藥,進一步加強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管理,要嚴格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有關規定,加強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管理,改變過度依賴抗菌藥物預防手術感染的狀況。對具有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指征的,參照《常見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表》(見附件)選用抗菌藥物。也可以根據臨床實際需要,在有充分的依據情況下,合理使用其他抗菌藥物。Ⅰ類切口手術一般不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確需使用時,要嚴格掌握適應證、藥物選擇、用藥起始與持續時間。給藥方法要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有關規定,術前0.5-2小時內,或麻醉開始時首次給葯;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或失血量大於1500ml,術中可給予第二劑;抗菌藥物的有效覆蓋時間應包括整個手術過程和手術結束後4小時,總的預防用藥時間不超過24小時,個別情況可延長至48小時。手術時間較短(<2小時)的清潔手術,術前用藥一次即可。接受清潔-污染手術者的手術時預防用藥時間亦為24小時,必要時延長至48小時。污染手術可依據患者情況酌量延長。對手術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藥物使用時間應按治療性應用而定。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超過48小時者,應在病歷中有相應的分析說明記錄。常見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表手術名稱 抗菌藥物選擇顱腦手術 第一、二代頭孢菌素;頭孢曲松頸部外科(含甲狀腺)手術 第一代頭孢菌素經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術 第一代頭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乳腺手術 第一代頭孢菌素周圍血管外科手術 第一、二代頭孢菌素腹外疝手術 第一代頭孢菌素胃十二指腸手術 第一、二代頭孢菌素闌尾手術 第二代頭孢菌素或頭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結、直腸手術 第二代頭孢菌素或頭孢曲松或頭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肝膽系統手術 第二代頭孢菌素,有反覆感染史者可選頭孢曲松或頭孢哌酮或頭孢哌酮/舒巴坦胸外科手術(食管、肺) 第一、二代頭孢菌素,頭孢曲松心臟大血管手術 第一、二代頭孢菌素泌尿外科手術 第一、二代頭孢菌素,環丙沙星一般骨科手術 第一代頭孢菌素應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術(骨折內固定術、脊柱融合術、關節置換術) 第一、二代頭孢菌素,頭孢曲松婦科手術 第一、二代頭孢菌素或頭孢曲松或頭孢噻肟;涉及陰道時可加用甲硝唑剖宮產 第一代頭孢菌素(結紮臍帶後給葯)註:1. Ⅰ類切口手術常用預防抗菌藥物為第一代頭孢如頭孢唑啉或頭孢拉定,第二代頭孢如頭孢呋辛。2. Ⅰ類切口手術常用預防抗菌藥物單次使用劑量:頭孢唑啉 1-2g;頭孢拉定 1-2g;頭孢呋辛 1.5g;頭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3. 對β-內醯胺類抗菌藥物過敏者,可選用克林黴素預防葡萄球菌、鏈球菌感染,可選用氨曲南預防革蘭氏陰性桿菌感染。必要時可聯合使用。4.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檢出率高的醫療機構,如進行人工材料植入手術(如人工心臟瓣膜置換、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人工關節置換等),也可選用萬古黴素或去甲萬古黴素預防感染。【管理措施】違反圍手術期預防使用抗菌藥物規定的,每查出一例,扣除當事人所用藥品金額的n倍,扣除該科室所用藥品金額的n倍。八、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督檢查1、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常規監督檢查每月一次,出現一項不符合本規定的問題,做出相應處罰。2、每季度統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排序,包括抗菌藥物用量前十名排序、醫生處方和醫囑抗菌藥物前十名排序等,進行全院公示,同時分析原因。對於排序前三名的藥品視具體情況給與淘汰、暫停、限量等處理;對於前三名的醫師抽查分析病歷,評估用藥的合理性等。3、主管院長、職能科室隨機查房、查處方、查藥品賬目時發現問題的,根據情節及時給予相應的處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蘭州腦康中醫醫院】精神疾病的分類
※讓生命的盡頭有尊嚴 | 一名綜合醫院腫瘤科醫生眼中的姑息治療
※[轉載] 不能一見孩子生病就往醫院跑
※急診科醫生評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