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經集注(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等注)——卷中第八品至第十四品

維摩詰所說經集注(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等注)——卷中第八品至第十四品

維摩詰所說經 集注 分類: 開示

網路相關《維摩詰經集注》資料並不多,此資料實在難得,得見者當倍加珍惜。

稽首本師釋迦牟尼佛,稽首彌勒菩薩,稽首分享此資料,使我們能夠有機會在此研讀的一切大德。

若有功德將全部迴向給受持、讀誦、流通此集注的所有眾生。

佛道品第八

叡曰:上以示女內體妙慧,而托質陋形,未達之流,所以生惑。欲因其所惑,廣明大士莫礙之道。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通達佛道?」

什曰:因上章天女隨願受身,流通佛法,故廣圓應之跡,以明通達之功也。

肇曰:上雲諸佛之道以無得為得,此道虛玄,非常行之所通,通之必有以,故問所以通也。

生曰:應化無方,為佛之道,既能體之,為通達矣。

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什曰:非道有三種:一者惡趣果報,二者惡趣行業,三者世俗善業及善業果報也。凡非其本實而處之,皆名非道。處非而不失其本,故能因非道以弘道,則斯通達矣。譬如良醫觸物為葯,故醫術斯行,遇病斯治。

肇曰:夫以道為道、非道為非道者,則愛惡並起,垢累茲彰,何能通心妙旨,達平等之道乎?若能不以道為道、不以非道為非道者,則是非絕於心,遇物斯可乘矣。所以處是無是是之情,乘非無非非之意,故能美惡齊觀,履逆常順,和光塵勞,愈晦愈明,斯可謂通達無礙,平等佛道也。

生曰:既出其表,而行之者皆應化然也。因天女即是其事,故廣之焉。

又問:「云何菩薩行於非道?」答曰:「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

什曰:五無間,罪業也。地獄至餓鬼,惡趣果報也。

叡曰:夫法身大士,內秉沖虛,外權道俗;是非俱乘,逆順斯入。善惡反論,靡不通達。和光塵穢,而真心常寂。和光塵穢,故能行五無間;真心常寂,故能而無惱恚。乃至不斷生死,是名和光;現於涅盤,所謂常寂。類皆然也。

肇曰:五逆罪必由惱恚生,此罪捨身,必入地獄,受苦無間也。菩薩示行五逆而無惱恚,是由不以逆為逆,故能同逆耳。若以逆為逆者,孰敢同之?

至於地獄,無諸罪垢,

肇曰:罪垢,地獄因也。示受其報,實無其因。

至於畜生,無有無明憍慢等過,

肇曰:痴慢偏重,多墮畜生。

至於餓鬼,而具足功德。

肇曰:慳貪無福,多墮餓鬼。

行色、無色界道,不以為勝。

什曰:梵本雲至色、無色界。凡夫生彼,則謂為涅盤第一最勝。今有為而生,不以為勝也。

肇曰:上二界道受有之因,雖同其行,知其卑陋也。

示行貪慾,離諸染著;示行瞋恚,於諸眾生無有恚礙;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調伏其心。

肇曰:示行三毒,而不乖三善也。

示行慳貪,而舍內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毀禁,而安住凈戒,乃至小罪猶懷大懼;示行瞋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亂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痴,而通達世間、出世間慧;

肇曰:示行六弊,而不乖六度也。

示行諂偽,而善方便,隨諸經義;

什曰:雖跡與諂同,而實不乖正,所謂善方便隨諸經義也。肇曰:外現隨俗諂偽,內實隨經方便也。

示行憍慢,而於眾生猶如橋樑; 什曰:言其謙下,為物所凌踐,忍受無慢,猶如橋樑也。肇曰:使物皆踐我上,取卑下之極也。

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凈;

肇曰:煩惱顯於外,心凈著於內。

示入於魔,而順佛智慧,不隨他教;

肇曰:外同邪教,內順正慧也。

示入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 什曰:處非不舍其本,則勝習愈明,故不待聞而後說也。肇曰:聲聞不從人聞,不能自悟,況能為人說所未聞。

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

肇曰:大悲大乘法,非辟支佛所能行。

示入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 什曰:手能出寶,廣施無盡。肇曰:手出自然寶,周窮無盡。

示入形殘,而具諸相好,以自莊嚴;

示入下賤,而生佛種姓中,具諸功德;

什曰:佛種姓,即是無生忍,得是深忍,名曰法生,則已超出下賤,入

佛境也。肇曰:得無生忍,必繼佛種,名生佛種姓中也。

示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一切眾生之所樂見;

什曰:天力士堅固端正身也。

肇曰:那羅延,天力士名也,端正殊妙,志力雄猛。

示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越死畏;

肇曰:法身大士生死永盡,況老病乎!

示有資生,而恆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婇女,而常遠離五欲淤泥;

什曰:如太子慕魄比也。

現於訥鈍,而成就辯才,總持無失;示入邪濟,而以正濟度諸眾生。

什曰:渡處名為濟也。

肇曰:津河可度處名正濟,險難處名邪濟。佛道名正濟,外道名邪濟也。

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

肇曰:遍入異道,豈曰慕求,欲斷其緣耳。

現於涅盤,而不斷生死。

肇曰:現身涅盤,而方入生死。自上所列,於菩薩皆為非道,而處之無礙,乃所以為道,故曰通達佛道也。

文殊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於是維摩詰問文殊師利:

什曰:自相遇以來,維摩獨說,似是辯慧之功,偏有所歸。今令彼說,欲顯其德者也。亦云,推美以為供養也。

「何等為如來種?」

什曰:種、根本、因緣,一義耳。因上大士隨類化物,通達佛道,固知積惡眾生,能發道心。能發道心,則是佛道因緣,故問佛種也。亦云,新學欲得佛,而未知佛因,故問其因也。

肇曰:既辯佛道所以通,又問其道之所出也。維摩文、殊迭為問答,應物而作,孰識其故。

生曰:如來種,是擬谷種為言也。向以示眾惡為佛,今明實惡為種,故次反問焉。

文殊師利言:「有身為種,

什曰:有身,謂有漏五受陰也。義雲,有身應是身見,身見三有之原,結累根本,故直言身見。身見計我,欲令得樂,則能行善,故為佛種也。

肇曰:有身,身見。夫心無定所,隨物而變,在邪而邪,在正而正。邪正雖殊,其種不異也。何則?變邪而正,改惡而善,豈別有異邪之正,異惡之善?超然無因,忽爾自得乎。然則正由邪起,善因惡生,故曰眾結煩惱為如來種也。

無明有愛為種,

什曰:向總說。此開為二門也。一切結屬二門。故偏舉二門也。自此已下次第廣開者也。

貪恚痴為種,四顛倒為種,五蓋為種,

什曰:四倒為因,五蓋為果,是則名曰生死兩輪。兩輪既具,六趣斯游。

六入為種,

什曰:義言六情愛也。愛為生本,故偏廣開也。

七識住為種,

什曰:初禪中,除劫初梵王及劫初諸小梵,自後合為第一識住。劫初唯有梵王,未有餘梵。梵王念欲有餘梵,余梵爾時遇會來生。梵王因起邪見,謂是己造,余梵亦自謂從梵王生。雖有精麤,其邪想不異,是名異身一想,第二識住也。二禪形無優劣,而心有若干,除入解脫種種異念,是名一形異想,是第三識住也。三禪形無精麤,心無異想,所謂一樂想,第四識住也。並無色前三地,是名七識住也。識住,識得安住也。識念分明,無有惱患無壞者,是名為住。惡趣則苦痛壞,四禪則無想壞,非想滅定壞。亦彼地心想微昧,念不分明,故識不安住也。問曰:欲界亦惡趣所壞,云何立識住也?答曰:取地壞不取界壞。欲界惡趣善趣,趣乖地異,苦樂殊致,義不相涉,故不相壞也。又義雲,應為七使也。

八邪法為種,九惱處為種,

什曰:愛我怨家,憎我知識,惱我己身。一世則三,三世為九,義雲九結也。

十不善道為種。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

肇曰:塵勞眾生,即成佛道,更無異人之成佛,故是佛種也。

生曰:夫大乘之悟,本不近捨生死,遠更求之也。斯為在生死事中,即用其實為悟矣。苟在其事,而變其實為悟始者,豈非佛之萌芽起於生死事哉。其悟既長,其事必巧,不亦是種之義乎。所以始於有身,終至一切煩惱者,以明理轉扶疏,至結大悟實也。

曰:「何謂也?」

肇曰:夫妙極之道,必有妙極之因,而曰塵勞為種者,何耶?

生曰:佛為至極之慧,而以眾惡為種,未可孑孤,故問云爾。

答曰:「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複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什曰:苦法忍至羅漢,無生至佛,皆名正位也。言無為而入者,由取相見故入正位而取證。又言見無為無為者盡諦,盡諦是其證法決定分明。見前二諦時,雖無反勢,未決定分明。言據其決定取證處。

生曰:以現事明之也。見無為入正位者,苦法忍已上,結使已斷,既至其所,始為見之。以本欲捨生死求悟,悟則在生死外矣。無復不舍,即悟之義,故不能複發菩提心也。

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

生曰:喻入正位。

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

什曰:言其見深而高也。

肇曰:我心自高,如須彌之在眾山也。

生曰:喻見無為也。此二喻,以明萌發其事焉。

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終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什曰:謂為眾生無鞅數劫,以煩惱受身,深入生死,廣積善本,兼濟眾生,然後得成佛道,所以為種也。

肇曰:二乘既見無為,安住正位,虛心靜漠,宴寂恬怡,既無生死之畏,而有無為之樂,澹泊自足,無希無求,孰肯蔽蔽以大乘為心乎?凡夫沈淪五趣,為煩惱所蔽,進無無為之歡,退有生死之畏,兼我心自高,唯勝是慕,故能發跡塵勞,標心無上,樹根生死,而敷正覺之華。自非凡夫沒命洄淵,游盤塵海者,何能致斯無上之寶乎?是以凡夫有反覆之名,二乘有根敗之恥也。

生曰:無價寶珠是海之所成,一切智寶亦是煩惱所作也,要入煩惱海中求之,然後得矣。此一喻以明既不舍結,有反入義焉。

爾時,大迦葉嘆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語,誠如所言,塵勞之儔為如來種。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於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複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

肇曰:迦葉自知己心微弱,不能發大道意,至於勝求,乃後五逆之人。傷己無堪,故善文殊之說。

是故文殊師利,凡夫於佛法有反覆,而聲聞無也,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

肇曰:凡夫聞法,能續佛種,則報恩有反覆也。聲聞獨善其身,不弘三寶,於佛法為無反覆也。又法華云:二乘中止,終必成佛。而此經以根敗為喻,無復志求。夫涅盤者,道之真也,妙之極也。二乘結習未盡,闇障未除,如之何以垢累之神而求真極之道乎?以其三有分盡,故假授涅盤,非實涅盤也。此經將以二乘疲厭生死,進向已息,潛隱無為,綿綿長久。方於凡夫,則為永絕。又抑揚時聽,卑鄙小乘,至人殊應,其教不一,故令諸經有不同之說也。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普現色身,問維摩詰言:「居士父母妻子親戚眷屬吏民知識悉為是誰?奴婢僮僕象馬車乘皆何所在?」

肇曰:凈名權道無方,隱顯難測,外現同世家屬,內以法為家屬,恐惑者見形不及其道,故生斯問也。

生曰:普現色身,以通達佛道為跡也。問此義者,欲明其事,要必有本,反於生死之致,故能無不入矣,是以答終戒品,便雲所為無方也。

於是維摩詰以偈答曰:「智度菩薩母,

生曰:所謂菩薩以智慧為主,而智慧以內解為用,有母義焉。

方便以為父。

什曰:窮智之原,故稱度。梵音中有母義,故以為母。亦云,智度雖以明照為體,成濟萬行,比其功用,不及方便,故以為母。正方便,父。梵音中有父義。方便有二種:一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證;二以實相理深,莫能信受,要須方便,誘引群生,令其漸悟。方便義深而功重,故為父也。

肇曰:智為內照,權為外用。萬行之所由生,諸佛之所因出,故菩薩以智為母,以權為父。

生曰:方便以外濟為用,成菩薩道,父義也。

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

什曰:菩薩、如來,通名導師。以新學謂其未離受生,應有父母,今欲顯其以法化生,絕於受身,故答之以法也。

生曰:菩薩以上至佛也。

法喜以為妻,

什曰:如二禪中,自欣離下地故生喜,亦於諸善及實法,深心愛樂,發大歡喜,以此自娛,外無餘欣。喜為樂具,其喻如妻也。肇曰:法喜,謂見法生內喜也。世人以妻色為悅,菩薩以法喜為悅也。生曰:妻以守節為欣,失節則憂。喜於法者,此之謂也。

慈悲心為女。

什曰:慈悲性弱,從物入有。猶如女之為性,弱而隨物也。肇曰:慈悲之情,像女人性,故以為女。 生曰:慈悲以外適為用,有女義焉。

善心誠實男,

什曰:誠實之心,於事能辨。猶男有貞固之性,濟成於家業也。

肇曰:誠實貞直,男子之性。亦有為惡而實,故標以善心。

生曰:其心既善,加以誠實,必能幹濟菩薩家而成大業,有男事焉,故云誠實男也。

畢竟空寂舍。

什曰:障蔽風雨,莫過於舍。滅除眾想,莫妙於空。亦能絕諸問難,降伏魔怨,猶密宇深重,寇患自消。亦云,有非真要,時復暫游;空為理宗,以為常宅也。

肇曰:堂宇以蔽風霜,空寂以障塵想。

生曰:於緣為有,是外有也。自性則無,為內虛也。可以庇非法風雨而障結賊之患,是舍之理也。

弟子眾塵勞,

什曰:眾塵,即塵勞眾生。化使從己,令受正道也。

隨意之所轉。

什曰:轉令從己化也。肇曰:塵勞眾生,隨意所化,無非弟子也。 生曰:轉眾塵之愚以為智慧之明,豈非從化義哉!

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

什曰:三十七品,三乘通用。菩薩兼以六度為道品,取其親附守護,利益成就,義同三益,故類之知識。肇曰:成益我者,三十七道品也,可謂善知識乎!生曰:益我以道,由之而成善友義也。

諸度法等侶,

什曰:或有雖為知識,不必能為克終之伴。或有雖為伴,而不為知識。又言伴侶,明善始令終,必至道場也。肇曰:六度,大乘之要行。發心為侶,俱至道場,吾真侶也。生曰:我本欲到諸法彼岸,而假諸度得至,伴之良者也。

四攝為妓女。

什曰:四攝聚眾,猶眾妓之引物也。肇曰:四攝悅眾,以當妓女也。 生曰:悅以取人,四攝理也。

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

肇曰:口詠法言,以當音樂。生曰:悅耳致樂,莫善於此。

總持之園苑,

什曰:總持廣納,為眾妙之林。奇翫娛心,猶如園苑也。生曰:持諸法使不得散失,為園苑義也。

無漏法林樹。

生曰:無漏之法,既根深不可拔。又理高而扶疏,為樹之像。漏法不復得間錯其間,林之義矣。

覺意凈妙華,

什曰:華之體,合則不妙,開過則毀。開合得適,乃盡其妙也。調順覺意,亦復如是。高則放散,下則沉沒。高下得中,乘平直往。開合之相,其猶凈華也。

生曰:七覺以開悟為道,無染為凈,華之法者也。

解脫智慧果。

什曰:解脫,無為果也。智慧,有為果也。

生曰:結盡為解脫也。從智慧生,即以名之。終期所得為果矣。

八解之浴池,

什曰:水之為用,除垢去熱。解脫之性,亦除執去礙也。

生曰:八以擬八方也。解脫者,除垢懷也。故有浴池義焉。

定水湛然滿。

生曰:止則能鑒,水之義也。既定意足,湛然滿矣。

布以七凈華,

什曰:一戒凈:始終凈也。身口所作,無有微惡,意不起垢,亦不取相,亦不願受生。施人無畏,不限眾生。二心凈:三乘制煩惱心,斷結心,乃至三乘漏盡心,名為心凈。三見凈:見法真性,不起妄想,是名見凈。四度疑凈:若見未深,當時雖了,後或生疑。若見深疑斷,名度疑凈。五分別道凈:善能見是道宜行,非道宜舍,是名分別道凈。六行斷知見凈:行謂苦難、苦易、樂難、樂易四行也。斷,謂斷諸結也。學地中盡,未能自知所行所斷。既得無學盡智、無生智,悉自知見所行所斷,通達分明,是名行斷知見凈。七涅盤凈也。

生曰:一戒凈。二心凈。三見凈。四度疑凈。五道、非道知見凈。六行知見凈。七斷知見凈。此七既以凈好為理,而從定水中出,義為水中華焉。

浴此無垢人。

什曰:無垢而浴者,為除熱取適也。菩薩無結而入八解者,外將為眾生,內自娛心也。

肇曰:總持強記,萬善之苑也。於此苑中,樹無漏之林,敷七覺之華,結解脫之果,嚴八解之池,積禪定之水,湛然充滿;布七凈之華,羅列水上。然後無垢之士,游此林苑,浴此華池,閑宴嬉遊,樂之至也。豈等俗苑林水

之歡乎!覺意,七覺意也。解脫,有為無為果也。智慧,即果智也。 生曰:浴此,則乃無復垢矣。

象馬五通馳,

生曰:五通不疾而速,以喻象馬。

大乘以為車。

什曰:駕大乘車游於十方,自在無礙,兼運眾生,俱至道場也。生曰:駕以大乘車矣。

調御以一心,游於八正路。

什曰:一,心梵本雲和合。道品心中有三相:一發動,二攝心,三名舍。若發動過則心散,散則攝之,攝之過則沒,沒則精進,令心發動。若動靜得適,則任之令進,容豫處中,是名為舍。舍即調御,調御即和合也。譬如善御,遲則策之,疾則制之,舒疾得宜,則放之令去,縱步夷塗,必之所往也。

肇曰:五通為象馬,大乘為上車,一心為御者,游於八正道也。

生曰:一心,謂舍也。若無復高下遲疾,便宜任之,以一心矣。八正為通衢,而游其上矣。

相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

什曰:嚴飾足於體,不假外也。生曰:相好,為嚴飾具者也。

慚愧之上服,

什曰:旨取其防非止惡,猶衣服可以御風寒也。肇曰:慚愧,障眾惡,法身之上服。 生曰:衣服障形者,恥露其丑也。慚愧不為惡事,此之謂者也。

深心為華鬘。

什曰:深心信樂,故能修善。處善之先,猶鬘之在首。又雲,深心發明眾善,亦如華鬘飾形服也。

肇曰:深心,法身之上飾,猶華鬘之在首。

生曰:華鬘者,既為首飾,而束髮使不亂也。深心是檢行之初,故以喻焉。

富有七財寶,

什曰:信、戒、聞、舍、慧、慚、愧也。處家則能舍財。出家則能舍五欲及煩惱也。由信善故持戒,持戒則止惡。止惡已則進行眾善,進行眾善要由多聞。聞法故能舍,能舍則慧生。故五事次第說也。五事為寶,慚愧為守人。守人於財主亦是財,故七事通名財也。

生曰:財寶有七,其理無窮,富之極者也。

教授以滋息。

生曰:教授眾生,是與人之長善也。

如所說修行,迴向為大利。

什曰:行,自行也。以七財為本,又彼我兼利,復以此福迴向佛道,七財彌增,則利之大也。

肇曰:七財,信、戒、聞、舍、慧、慚、愧也。世人以玉帛為饒,菩薩以七財為富。出入法寶,與人同利,兼示以滋息之法,令如說修行,迴向佛道,此利之大者也。

生曰:如所說修行,既收外益,而可以易得大寶,故為大利也。

四禪為床座,

什曰:言四禪,取其似床座,能離三患也:一離毒螫,二離垢塵,三離濕冷。四禪亦離三患也:離瞋恚毒,貪慾塵,睡眠冷。離此三患,安隱快樂也。

肇曰:世人為毒螫下濕,所以伐木為床。菩薩為下界毒惡,故以四禪為床。

生曰:四,以擬四方也。禪以安樂為理,床之象者也。

從於凈命生。

肇曰:四禪高床,修凈命之所成。

生曰:凈命為禪之巧功。

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音。

什曰:向說床則眠其安寢,安寢則覺之有法,故次說樂。外國貴人眠時,要先敕樂人,明相出時,微奏樂音,然後乃覺。今以多聞法音覺其禪寢也。

肇曰:外國諸王卧欲起時奏絲竹,自覺菩薩安寢四禪,多聞以自覺。

生曰:外國貴人卧欲覺時,作樂以覺之也。從聞而悟者,此之謂也。

甘露法之食,

什曰:諸天以種種名葯著海中,以寶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葯。佛法中以涅盤甘露,令生死永斷,是真不死葯也。亦云,劫初地味甘露,食之則長生。佛法中則實相甘露養其慧命,是真甘露食也。

生曰:天食為甘露味也,食之長壽,遂號為不死食也。泥洹是不死之法,故以喻焉。

解脫味為漿。

什曰:味有四種:一出家,離五欲;二行禪,離憒亂煩惱;三智慧,離妄想;四涅盤,離生死。亦有二種解脫:一解脫煩惱,二解脫於礙也。亦云,愛性無漏,名之為渴,愛斷則得解脫。解脫止愛渴,故名漿。四味亦以除愛渴故為漿也。肇曰:無漏甘露以充其體,八解脫法漿以潤其身也。

生曰:愛為縛之本,以無厭為懷,若渴之須水,則大苦矣。若解脫之者,以無渴愛為漿,無苦為味也。

凈心以澡浴,

什曰:心凈則無染,無染即為浴,亦名游八解也。生曰:凈於心垢為澡浴也。

戒品為塗香。

什曰:凈戒除穢,不假香也。肇曰:凈心為澡浴之水,戒具為塗身之香。 生曰:戒在形而外勛,為塗身香也。

摧滅煩惱賊,勇健無能踰。

什曰:煩惱有二種斷:一遮斷,二永斷。摧滅,遮斷也。下降伏四魔永斷也。上說資養四體,體既平健,則廣興事業。自此已下,是說其事業。

生曰:自此已下,明其有所云為。

降伏四種魔,勝幡建道場。

什曰:外國破敵得勝,則豎勝幡。道場降魔,亦表其勝相也。

肇曰:外國法戰諍破敵,立幡以表勝。菩薩摧煩惱賊,降四魔怨,乃立道場,建勝相也。

雖知無起滅,示彼故有生。悉現諸國土,如日無不見。

肇曰:知無起滅,則得法身,無復生分。為彼有生,故無往不見。自此已下,盡嘆菩薩變應之德。以法為家,故其能若此。

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想。

肇曰:未嘗覺彼己之異也。

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凈土,教化於群生。

肇曰:知空不舍有,所以常處中。

諸有眾生類,形聲及威儀。無畏力菩薩,一時能盡現。覺知眾魔事,而示隨其行。以善方便智,隨意皆能現。或示老病死,

什曰:如佛欲化弗迦沙王,故現作老比丘。亦如四城門所化比也。

成就諸群生。了知如幻化,通達無有礙。或現劫盡燒,天地皆洞然。眾生有常想,照令知無常。

什曰:或實燒,或不實燒。不實燒者,二日乃至三四日出時,眾生見燒相即悟無常,還攝不燒也。

無數億眾生,俱來請菩薩。一時到其舍,化令向佛道。經書禁咒術,工巧諸伎藝。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世間眾道法,悉於中出家。因以解人惑,而不墮邪見。

什曰:以同習相感,先同而後乖也。出家人有德,為物所宗,故現入出家,修德引物也。

肇曰:九十六種皆出家求道,隨其出家,欲解其惑,不同其見也。

或作日月天,

什曰:劫初時未有日月,亦未有眾生。幽冥處初不見日月,故為作日月,令得照明也。

梵王世界主。或時作地水。或復作風火。

什曰:劫初地未成,以神力令六方風來吹水結而成地。或見人入海船欲沒時,為化作地令得安隱,至須水火風處,皆應其所求也。或化作,或以身作也。食及葯中亦如是也。

肇曰:遇海漂人,則變身為地。水、火、風皆隨彼所須而自變形也。

劫中有疾疫,現作諸藥草。若有服之者,除病消眾毒。

什曰:或令除病,或得升仙,因而化之,使入正道。外國有奇妙藥草,或似人形,或似象馬形。似象馬者,有人乘之,徑凌虛而去。或但見聞此葯,眾病即消也。

劫中有饑饉,現身作飲食。先救彼饑渴,卻以法語人。

肇曰:菩薩法身,於何不為?或為藥草,令服者病除。或為飲食,令饑渴者得飽滿。

劫中有刀兵,為之起慈悲。化彼諸眾生,令住無諍地。

什曰:將來世劫盡時,刀兵起,人壽十歲。婆須蜜從忉利天下生王家,作太子,化眾人言,我等祖父壽命極長,以今瞋恚無慈,故致此短壽,是故汝等當行慈心。眾人從命,噁心漸薄,此後生子壽二十歲。如是轉續,至彌勒時八萬四千歲也。

若有大戰陣,立之以等力。菩薩現威勢,降伏使和安。

什曰:兩陣相對,助其弱者。二眾既均,無相勝負,因是彼此和安矣。

一切國土中,諸有地獄處。輒往到於彼,勉濟其苦惱。一切國土中,畜生相食噉。皆現生於彼,為之作利益。

什曰:如過去世時,人無禮義,欲殘害長老。猴象及鳥,推敬長老,令人修善,咸相和順,如《大智度論》中說。

示受於五欲,亦復現行禪。令魔心憒亂,不能得其便。

肇曰:欲言行禪,復受五欲。欲言受欲,復現行禪。莫測其變,所以憒亂也。

火中生蓮華,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

肇曰:自非靜亂齊旨者,孰能為之者也?

或現作淫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肇曰:反欲以順。

或為邑中主,或作商人導。國師及大臣,以佑利眾生。諸有貧窮者,現作無盡藏。因以勸導之,令發菩提心。我心憍慢者,為現大力士。消伏諸貢高,令住無上道。

肇曰:慢心自高,如山峰不停水。菩薩現為力士,服其高心,然後潤以法水。

其有恐懼者,居前而慰安。先施以無畏,後令發道心。或現離淫慾,為五通仙人。開導諸群生,令住戒忍慈。

什曰:世無賢聖,眾生下劣,不入深法,故化以戒忍也。

見須供事者,現為作僮僕。既悅可其意,乃發以道心。隨彼之所須,得入於佛道。以善方便力,皆能給足之。如是道無量,所行無有涯。智慧無邊際,度脫無數眾。假令一切佛,於無數億劫。讚歎其功德,猶尚不能盡。

生曰:應適無方,皆是佛之道矣。肇曰:其權智之道,無涯無際,雖復眾聖殊勝,辯猶不能盡。

誰聞如是法,不發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痴冥無智者。」

肇曰:下士聞道大而笑之,日月雖明,何益瞽者?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肇曰:言為世則謂之法,眾聖所由謂之門。

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

什曰:有無迭用,佛法之常。前品說有,故次說空門。複次,從始會以來,唯二人相對,余皆默然。今欲各顯其德,故問令盡說。亦云,情惑不同,發悟有因,令各說悟,廣釋眾迷。夫勝會明宗,必以令終為美。今法坐將散,欲究其深致,廣說不二,乃盡其妙也。問曰:亦有三四乃至無量法門,云何獨說不二耶?答曰:二事少而惑淺,余門事廣而累深。二尚應破,則余可知也。複次,萬法之生,必從緣起。緣起生法,多少不同。極其少者,要從二緣。若有一緣生,未之聞也。然則有之緣起,極於二法。二法既廢,則入於玄境。亦云,二法門攝一切法門。問曰:云何不破一耶?答曰:若名數之,則非一也。若以一為一,亦未離於二,遣二則一斯盡矣。複次,無相之一,名假而實立,實立則體與相絕,故直置而自無也。

肇曰:自經始已來,所明雖殊,然皆大乘無相之道。無相之道,即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即第一義無二法門,此凈名現疾之所建,文殊問疾之所立也。凡聖道成,莫不由之。故事為篇端,談為言首,究其所歸,一而已矣。然學者開心有地,受習不同,或觀生滅以反本,或推有無以體真,或尋罪福以得一,或察身口以冥寂,其塗雖殊,其會不異,不異故取眾人之所同,以證此經之大旨也。

生曰:既悟其一,則眾事皆得,故一為眾事之所由也。

各隨所樂說之。」

生曰:所以無方,其道皆入不二故也。今令人人說之,以為成驗。

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滅者,滅生耳。若悟無生,滅何所滅?此即無生法忍也。此菩薩

因觀生滅以悟道,故說己所解為不二法門也。下皆類爾。萬法云云,離真皆名二,故以不二為言。

德守菩薩曰:「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妙主常存,我也。身及萬物,我所也。我所,我之有也。法既無我,誰所有也?

不眴菩薩曰:

什曰:不眴有三義:一如天;二愛敬佛身,諦觀不眴;三心無塵翳,慧眼常開。

「受、不受為二,

什曰:受、不受,取相、不取相也。亦有漏五陰名為受,無漏名不受也。亦云受心、不受心,如阿毘曇心說。

若法不受,則不可得,以不可得故,無取、

什曰:遣受也。

無舍、

什曰:遣不受也。

無作,

什曰:言不復作受生業也。

無行。

什曰:心行滅也。

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有心必有所受,有所受必有所不受,此為二也。若悟法本空,二俱不受,則無得無行,為不二也。

德頂菩薩曰:「垢、凈為二,見垢實性,則無凈相,順於滅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什曰:如洗穢物,至盡乃凈。凈則盡,盡則無凈也。肇曰:凈生於垢,實性無垢,凈何所凈?

善宿菩薩曰:「是動、是念為二,不動則無念,無念即無分別,通達此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什曰:惑心微起名為動,取相深著名為念。始終為異耳,無取遣受也。肇曰:情發為動,想成為念也。

善眼菩薩曰:「一相、無相為二,若知一相即是無相,亦不取無相,入於平等,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言一欲以去二,不言一也;言無欲以去有,不言無也。而惑者聞一則取一相,聞無則取無相,故有二焉。

妙臂菩薩曰:「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觀心相空如幻化者,無菩薩心,無聲聞心,是為入不二法門。」

什曰:以施報故,手能出無盡寶物,如五河流,故名妙臂也。

弗沙菩薩曰:

什曰:二十八宿中鬼星名也,生時所值宿,因以為名也。肇曰:弗沙,星名也。菩薩因以為字焉。

「善不善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無相際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什曰:一切有漏善心,及善身口業,無漏乃至涅盤,名為善。一切煩惱所作身口業,名不善也。

師子菩薩曰:「罪、福為二,

什曰:三界煩惱。煩惱相應。及煩惱所作身口業盡名罪。一切有漏善。盡名為福。

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什曰:金剛置地下,至地際然後乃止。實相慧要盡法性,然後乃止也。

肇曰:金剛慧,實相慧也。

師子意菩薩曰:「有漏、無漏為二,若得諸法等,則不起漏、不漏想,不著於相,亦不住無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什曰:師子度水,要截流直度,曲則不度。此大士以實智慧,深入諸法,直過彼岸,故藉以為名也。

凈解菩薩曰:「有為、無為為二,若離一切數,則心如虛空,以清凈慧,無所礙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叡曰:數,即有為、無為也。(《關中疏》)

那羅延菩薩曰:「世間、出世間為二、

什曰:世間,三界也。出世間,一切無漏有為道品法也。

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於其中不入不出、

什曰:出義生於入也。無入生死,故無出世間也。

不溢、

什曰:梵本雲流也。

不散,

肇曰:夫有入則有出,有出必有溢,有溢必有散,此俗中之常數。

是為入不二法門。」

什曰:出世間解脫,二也。悟世性空,無出無入,故不二也。

善意菩薩曰:「生死、涅盤為二,

什曰:上言無為,三無為也。今明究竟涅盤也。

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不然不滅,如是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縛然,生死之別名。解滅,涅盤之異稱。

現見菩薩曰:「盡、不盡為二,法若究竟盡、若不盡,皆是無盡相,無盡相即是空,空則無有盡、不盡相,如是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什曰:無常是空之初門。破法不盡,名為不盡。若乃至一念不住,則無有生,無有生則生盡,生盡則畢竟空,是名為盡也。

肇曰:有為虛偽法,無常故名盡。實相無為法,常住故不盡。若以盡為盡,以不盡為不盡者,皆二法也。若能悟盡、不盡俱無盡相者,則入一空不二法門也。

普守菩薩曰:

什曰:萬善所持,眾聖所護,故名普守焉。

「我、無我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見我實性者,不復起二,是為入不二法門。」

什曰:妄見有我,解則無我。言無我,為遣我耳,非復別有無我法也。

肇曰:非我出於我耳。見我實性者,我本自無,而況非我也。

電天菩薩曰:「明、無明為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離一切數,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什曰:無明能生明,故不異於明。明由無明生,故不異於無明。無明故不可取,能生明故不可舍。明亦如是,非無明故不可離,無明生故不可取。譬如蓮華,色雖嚴潔,所因不凈,推其所因,心不生著也。

肇曰:明,慧明也。無明,痴冥也。見無明性,即是為明。若見明為明,即是無明,故不可取也。

喜見菩薩曰:「色、色空為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

肇曰:若有不即空,無不夷跡,余陰凖知。

如是受想行識,識、空為二,識即是空,非識滅空,識性自空,於其中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色即是空,不待色滅然後為空,是以見色異於空者,則二於法相也。

明相菩薩曰:「四種異、空種異為二,四種性即是空種性,如前際、後際空,故中際亦空,若能如是知諸種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什曰:外道法中有五大。佛法中有四大。此四種於作法中最大。故稱為大。

肇曰:四種,四大也。空種,空大也。此五,眾生之所由生,故名種。然四大之性,無前後中,無異空大也。

妙意菩薩曰:「眼、色為二,若知眼性於色,不貪、不恚、不痴,是名寂滅,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若知意性於法,不貪、不恚、不痴,是名寂滅,安住其中,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存於情塵,故三毒以生。若悟六情性,則於六塵不起三毒,此寂滅之道也。

無盡意菩薩曰:「布施、迴向一切智為二,布施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迴向一切智為二,智慧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於其中入一相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以六度為妙因,迴向一切智者,二也。若悟因果同性,入於一相,乃應不二。

深慧菩薩曰:「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為二,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若空無相無作,即無心意識,於一解脫門,即是三解脫門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三行雖異,然俱是無緣解脫,故無心意識也。無緣既同,即三解脫無異。

寂根菩薩曰:「佛、法、眾為二,

生曰:有相則有對,有對則為二,不系一與三也。

佛即是法,

生曰:以體法為佛,不可離法有佛也。若不離法有佛,是法也,然則佛亦法矣。

法即是眾,

生曰:亦以體法為眾。

是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能隨此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無相真智,佛寶也。實相無為,法寶也。修無為道,僧寶也。三寶雖異,皆無為相也。

生曰:乖理為造,故三寶皆無為也。

心無礙菩薩曰:「身、身滅為二,

什曰:身五受陰也。身滅涅盤也。

身即是身滅,所以者何?見身實相者則不起見身及見滅身,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於其中不驚不懼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諸法生時空生,滅時空滅。身存身亡,亦何以異,而懷驚懼於其中乎?

上善菩薩曰:「身、口、意業為二,是三業皆無作相,身無作相,即口無作相,口無作相,即意無作相,是三業無作相,即一切法無作相,能如是隨無作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三業雖殊,無作一也。諸法之生,本於三業。三業既無,誰作諸法也?

福田菩薩曰:「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二,三行實性即是空,空即無福行、無罪行、無不動行,於此三行而不起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什曰:福行,欲界善行,能得樂報也。罪行,十不善道,能得苦報也。無動行,色、無色界行。不動義如通達佛道中說也。

肇曰:福,欲界善行。罪,十惡之流。不動,色、無色界行也。

華嚴菩薩曰:「從我起二為二,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則無有識,無所識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因我故有彼,二名所以生。若見我實相,則彼我之識,無由而起。

德藏菩薩曰:「有所得相為二,若無所得,即無取捨,無取捨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得在於我,相在於彼。我不得相,誰取誰舍?

月上菩薩曰:「闇與明為二,無闇無明即無有二,所以者何?如入滅受想定,無闇無明,一切法相亦復如是,於其中平等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什曰:旨明此中知照滅,無有明闇也。

肇曰:二乘入滅盡定,六根盡廢,心想都滅,雖經晝夜,不覺晦明之異。喻菩薩無心於明闇耳。

寶印手菩薩曰:「樂涅盤、不樂世間為二,若不樂涅盤,不厭世間,則無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縛則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世間無縛,曷為而厭?涅盤無解,曷為而樂?

珠頂王菩薩曰:「正道、邪道為二,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離此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慧眼乃能見,而此慧眼無見無不見,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實相慧眼之境,非肉眼所見。慧眼尚不見實,而況非實。雖曰無見,而無所不見,此真慧眼之體。

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

什曰:說曲辯也。

無說,

什曰:說一往說也。

無示,

什曰:顯現其相,言是善是惡,名為示也。

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上諸人所明雖同,而所因各異。且直辯法相,不明無言。今文殊總眾家之說,以開不二之門,直言法相不可言,不措言於法相,斯之為言,言之至也。而方於靜默,猶亦後焉。

生曰:前諸菩薩各說不二之義,似有不二可說也。若有不二可說者,即復是對二,為不二也。是以文殊明無可說乃為不二矣。

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

什曰:如佛泥洹後六百年有一人,年六十齣家,未幾時,頌三藏都盡,次作三藏論議。作論已,思惟言:佛法中復有何事?唯有禪法,我當行之。於是受禪法,自作要誓:若不得道,不具一切禪定功德,終不寢息,脅不著地。因名脅比丘。少時得成阿羅漢,具三明六通,有大辯才,善能論議。有外道師名曰馬鳴,利根智慧,一切經書皆悉明練,亦有大辯才,能破一切論議。聞脅比丘名,將諸弟子往到其所,唱言一切論議悉皆可破,若我不能破汝言論,當斬首謝屈。脅比丘聞是論,默然不言。馬鳴即生憍慢,此人徒有空名,實無所知。與其弟子舍之而去。中路思惟已,語弟子言:此人有甚深智慧,我墮負處。弟子怪而問曰:云何爾?答曰:我言一切語言可破,即是自破。彼不言,則無所破。即還到其所,語脅比丘言:我墮負處,則是愚痴。愚痴之頭,非我所須,汝便斬之。若不斬我,我當自斬。脅比丘言:不斬汝頭,當斬汝結髮。比於世間,與死無異。即下發為脅比丘作弟子,智慧辯才,世無及者,廣造經論,大弘佛法。時人謂之為第二佛。夫默語雖殊,明宗一也。所會雖一,而跡有精麤。有言於無言,未若無言於無言,故默然之論,論之妙也。

肇曰:有言於無言,未若無言於無言,所以默然也。上諸菩薩措言於法相,文殊有言於無言,凈名無言於無言。此三明宗雖同,而跡有深淺,所以言後於無言,知後於無知,信矣哉!

生曰:文殊雖明無可說,而未明說為無說也。是以維摩默然無言,以表言之不實。言若果實,豈可默哉!

文殊師利嘆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肇曰:默領者,文殊其人也。為彼持言,所以稱善也。生曰:言跡盡於無言,故嘆以為善矣。

說是入不二法門品時,於此眾中五千菩薩皆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

香積佛品第十

於是舍利弗心念:「日時欲至,此諸菩薩當於何食?」

什曰:舍利弗獨發念者,其旨有三:一者結業之體,未能無資;二絕意大方,樂法不深;三推己有待,謂眾亦然。處弟子之上,宜為眾致供也。

肇曰:置座設食,擬賓之常。而待客先發者,欲以生論耳。舍利弗時會之長,故每扣興端。

生曰:不念弟子者,以其自有乞食法也。

時維摩詰知其意,而語言:「佛說八解脫,仁者受行,豈雜欲食而聞法乎?

什曰:能於前法自在無礙,無礙則累想宜廢。亦云,解脫為用,厭身舍著,而今念食,乖致何深?

肇曰:佛說八解脫,乃是無欲之嘉肴,養法身之上膳,仁者親受,謂無多求。然方雜食想,而欲聽法,豈是無舉來求之情乎?

生曰:八解脫以不凈觀為初,而食是不凈之物,既以體八為懷者,豈復有欲食之情哉?又法中無食可欲,蓋不可以欲食聞之乎?

若欲食者,且待須臾,當令汝得未曾有食。」

什曰:不化作者,恐致欺妄之嫌故。不設常食,以非凈妙無利益故。欲令此眾見清凈國,又因香飯得弘道意,故因其須食請飯香積也。

生曰:常食是生欲法也,除欲食為未曾有食矣。

時維摩詰即入三昧,

叡曰:三昧,秦言正心,有二種:一變修得,二報得。三昧都無入出之名,況法身耶?今言入者,豈非所以跡也?(《關中疏》)

以神通力示諸大眾,上方界分,過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今現在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彼土無有聲聞辟支佛名,唯有清凈大菩薩眾,佛為說法,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樓閣,經行香地,苑園皆香,其食香氣周流十方無量世界。是時,彼佛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有諸天子皆號香嚴,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供養彼佛及諸菩薩,此諸大眾,莫不目見。

時維摩詰問眾菩薩言:「諸仁者,誰能致彼佛飯?」

肇曰:既現彼國,推有力者,令取飯也。

以文殊師利威神力故,咸皆默然。

肇曰:文殊將顯凈名之德,故以神力令眾會默然矣。

維摩詰言:「仁此大眾,無乃可恥。」

肇曰:勵未成也。

文殊師利曰:「如佛所言,勿輕未學。」

肇曰:進始學也。

於是維摩詰不起於座,居眾會前,化作菩薩相好光明,威德殊勝,蔽於眾會,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辭曰:『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

什曰:不言無而言少者,明身為病本,本宜棄也。肇曰:將示有身不得無患,故致問如來,猶雲少病少惱。

願得世尊所食之餘,當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

什曰:佛事,謂化眾生。

令此樂小法者,

〔別本雲,樂少之人。〕

什曰:樂不勝遠者,皆名為小,非但小乘也。

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

什曰:欲令聞而信者發道心也。此三事,請飯之意也。

肇曰:余,卑遜言也。彼土因香以通大道,此國眾生志意狹劣,故請香飯之餘以弘佛事也。

時化菩薩即於會前,升於上方,舉眾皆見其去,到眾香界,禮彼佛足,又聞其言:「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願得世尊所食之餘,欲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使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彼諸大士見化菩薩,嘆未曾有:「今此上人從何所來?娑婆世界為在何許?云何名為樂小法者?」即以問佛。

肇曰:彼諸大士皆得神通,然不能常現在前。又其土純一大乘,不聞樂小之名,故生斯問也。

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號釋迦牟尼,今現在於五濁惡世,為樂小法眾生敷演道教。彼有菩薩名維摩詰,住不可思議解脫,為諸菩薩說法故,遣化來稱揚我名,並贊此土,令彼菩薩增益功德。」彼菩薩言:「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德,力無畏、神足若斯?」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饒益眾生。」於是香積如來以眾香缽盛滿香飯,與化菩薩,時彼九百萬菩薩俱發聲言:「我欲詣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並欲見維摩詰等諸菩薩眾。」

肇曰:聞彼佛稱此佛菩薩功德,故欲同舉功德也。

佛言:「可往。攝汝身香,無令彼諸眾生起惑著心。

什曰:大怒則狂,大喜亦迷,宜攝汝香,防其惑因。問曰:若然者,云何不攝香飯?答曰:佛神力故,能杜其惑原。發其道意,故不攝也。

又當舍汝本形,勿使彼國求菩薩者而自鄙恥。

什曰:恥深則隕,愧淺亦惱。二患交至,去道逾緬。上言惑著,此言鄙恥,二文互顯,約其文也。

又汝於彼,莫懷輕賤而作礙想,所以者何?十方國土皆如虛空。又諸佛為欲化諸樂小法者,不盡現其清凈土耳。」時化菩薩既受缽飯,與彼九百萬菩薩俱承佛威神及維摩詰力,於彼世界忽然不現,須臾之間,至維摩詰舍。時維摩詰即化作九百萬師子之座,嚴好如前,諸菩薩皆坐其上。化菩薩以滿缽香飯與維摩詰,飯香普熏毘耶離城及三千大千世界。時毘耶離婆羅門居士等聞是香氣,身意快然,嘆未曾有。

肇曰:異香入體,身心怡悅。

於是長者主月蓋從八萬四千人來入維摩詰舍。

什曰:彼國無王,唯五百居士共治國政。今言主,眾所推也。

肇曰:毘耶離國無有君王,唯有五百長者共理國事。月蓋眾所推重,故名主。自此下皆聞香而後集矣。

見其室中菩薩甚多,諸師子座高廣嚴好,皆大歡喜,禮眾菩薩及大弟子,卻住一面。諸地神、虛空神及欲色界諸天,聞此香氣,亦皆來入維摩詰舍。時維摩詰語舍利弗等諸大聲聞:「仁者,可食如來甘露味飯。

生曰:以其向念,故教食也,亦欲因以明食之為理。泥洹是甘露之法,而食此食者,必以得之,故飯中有甘露味焉。

大悲所熏,

什曰:熏義有三:一大悲果報,二悲心所念,三以慈眼視之。

生曰:使人得悟為外熏也,豈曰食能大悲力矣。然則飯之為氣,大悲所熏矣。

無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

什曰:食此飯應發大心建大業,是名報恩。報恩名為消也。

肇曰:先示受食法也。此飯大悲之果,悲意所設,悲心所興,故名大悲所熏。以限意食之,則不能消。若知此飯大悲所成,不可思議,發道心而食者,則消報施主恩,無限礙意也。

生曰:大悲所熏者,我心感報,所濟靡涯;大悲熏修,福慧無盡。食者當誓求福果,普利群生。若局於己身,自調自度,既背初心,則不消也。

又曰:飯出大悲,則無限矣。而限言少者,則乃不消也。

有異聲聞,念是飯少,而此大眾人人當食。

肇曰:不思議食,非二乘所及,故生是念也。

化菩薩曰:「勿以聲聞小德小智稱量如來無量福慧。

肇曰:無量福慧,即香飯之因。夫有無量之因,必有無量之果。若因可量,果亦可量。如來無量福慧,豈是聲聞小智所能量乎?

四海有竭,此飯無盡,使一切人食,揣若須彌,乃至一劫,猶不能盡。所以者何?無盡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功德具足者所食之餘,終不可盡。」

肇曰:如來具五分法身無盡功德,報應之飯,如何可盡矣。

於是缽飯悉飽眾會,猶故不盡,其諸菩薩聲聞天人食此飯者,身安快樂,譬如一切樂莊嚴國諸菩薩也。又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眾香國土諸樹之香。爾時,維摩詰問眾香菩薩:「香積如來以何說法?」彼菩薩曰:「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

什曰:舉其多也。上雲說法,亦不必有言說,有因通教,功同說耳。

肇曰:其土非都無言,但以香為通道之本。如此國因言通道,亦有因神變而得悟者。

菩薩各各坐香樹下,聞斯妙香,即獲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薩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肇曰:此三昧力,能生諸功德也。

彼諸菩薩問維摩詰:「今世尊釋迦牟尼佛以何說法?」維摩詰言:「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

什曰:如來說法,其要有三:一軟善語,二剛強語,三雜說。善行樂果,軟善語也。惡行苦果,剛強語也。贊善毀惡,雜說也。

肇曰:聖化何常,隨物而應耳。此土剛強,故以剛強之教而應焉。

言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諸難處,

肇曰:遍示八難處也。

是愚人生處。

肇曰:外道異學。名愚人生處也。

是身邪行,是身邪行報;是口邪行,是口邪行報;是意邪行,是意邪行報;是殺生,是殺生報;是不與取,是不與取報;是邪淫,是邪淫報;是妄語,是妄語報;是兩舌,是兩舌報;是惡口,是惡口報;是無義語,是無義語報;

什曰:梵本雲,雜說也。凡不為善及涅盤,而起心口業,悉名雜說也。肇曰:華飾美言,苟悅人意,名無義語。

是貪嫉,是貪嫉報;是瞋惱,是瞋惱報;是邪見,是邪見報;是慳吝,是慳吝報;是毀戒,是毀戒報;是瞋恚,是瞋恚報;是懈怠,是懈怠報;是亂意,是亂意報;是愚痴,是愚痴報。是結戒,是持戒,是犯戒;是應作,是不應作;是障礙,是不障礙;

肇曰:如律藏說,犯律有罪重而不障道,有輕罪而障道者。亦有三障:業障,報障,煩惱障也。

是得罪,是離罪;

肇曰:如律藏說,謂因事制戒也。順受名持,違故名犯。開故應作,制故不應。性戒障道,遮故不障。或尤重心犯障,輕心不障。不懺得罪,懺故離罪。

是凈,是垢。是有漏,是無漏。是邪道,是正道。是有為,是無為。是世間,是涅盤。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

肇曰:以其難化故,示罪福之若是也。

譬如象馬,??悷不調,加諸楚毒,乃至徹骨,然後調伏。

什曰:馬有五種:第一見鞭影,實時調伏;第二得鞭乃伏;第三以利錐,刺皮乃伏;第四穿肌乃伏;第五徹骨乃伏。眾生利鈍亦有五品:第一但見他無常,其心便悟;第二見知識無常,其心乃悟;第三見兄弟親戚無常,其心乃悟;第四見父母無常,其心乃悟;第五自身無常,極受苦惱,復加以苦言,然後乃悟也。

如是剛強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肇曰:非鉤捶無以調象馬,非苦言無以伏難化也。

彼諸菩薩聞說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釋迦牟尼佛,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

什曰:晦跡潛明,自同貧乞。自同貧乞,則與相接,接則易鄰,故為貧所信樂也。

肇曰:諸佛平等,跡有參差。由群生下劣,志願狹小故,佛隱自在力,同其貧陋,順其所樂而以濟之,應感無方,不攝凈穢,此未曾有也。

斯諸菩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維摩詰言:「此土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固,誠如所言。

肇曰:成其所嘆也。

然其一世饒益眾生,多於彼國百千劫行。

什曰:譬如良醫,遇疾疫劫中,醫術大行,廣施眾葯,所療者眾,致供無量。菩薩大士處不凈國,亦復如是。眾惡彌滋,兼濟乃弘,十事法葯,廣療眾病,化廣利深,一超萬劫。

肇曰:行不在久,貴其有益焉。

叡曰:久而無功,未若近而有益。(《關中疏》)

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諸餘凈土之所無有。何等為十,以布施攝貧窮,以凈戒攝毀禁,以忍辱攝瞋恚,以精進攝懈怠,以禪定攝亂意,以智慧攝愚痴,

什曰:痴有二種:一者一切法中痴,二者於諸佛深法中不能明了。不凈國中有二種痴,凈國中唯有佛法中不了痴也。

以除難法度八難者,以大乘法度樂小乘者,以諸善根濟無德者,常以四攝成就眾生,是為十。」

肇曰:夫善因惡起,凈由穢增。此土十惡法具,故十德增長,彼土純善,故施德無地,所以百千劫行,不如一世也。

〔別本雲,十惡業。〕

什曰:十惡業有上中下:上地獄報,中畜生報,下餓鬼報。一品中復有三品,如是九品,不善三惡道中受九品苦報者也。

彼菩薩曰:「菩薩成就幾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凈土?」

什曰:深行菩薩非所疑也。今淺行者,處不凈國,恐其行淺功微,未能自拔。譬如少湯,投之大水。亦如少力之人,入水救溺。未能兼濟,則與彼俱淪。故問以何為法,得生凈國也。

肇曰:將厲此土始學菩薩,令生凈國,故發斯問也。

維摩詰言:「菩薩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凈土。何等為八?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

肇曰:代彼受苦,不自計身。所有功德,盡施眾生。豈以有益而想其報乎?若不為眾生,應久入涅盤。為彼受苦,令其先度,彼去我留,非代謂何?此饒益之至,一法也。

等心眾生,謙下無礙;

肇曰:怨親不殊,卑己厚人,等心尊卑,情無介然,二法也。

於諸菩薩,視之如佛;

肇曰:菩薩眾生之橋樑,三寶之所系,視之如佛,則增己功德,三法也。

所未聞經,聞之不疑;

肇曰:佛所說經,聞則信受,不以未聞而生疑惑,四法也。

不與聲聞而相違背;

肇曰:三乘雖異,歸宗不殊,不以小大而相違背,五法也。

不嫉彼供,

什曰:推其致供之由,由於宿行,嫉之無益,宜應修善。以理處心,故嫉不生也。

不高己利,

什曰:若修善持戒,得利養時,當自念言,彼供養功德,非為我也。假令有我,彼不見為,理既無我,高竟無主。如是思惟,則高心自滅也。

而於其中調伏其心。

什曰:即於上彼供己利二事中,自調伏心。調伏心如向說,三句合為一事。

肇曰:他種他獲,曷為而嫉?己種己得,曷為而高?於是二中,善自調伏,六法也。

常省己過,不訟彼短;

什曰:如一比丘林中坐禪,時至須食,持缽出林,路逢惡賊,惡賊引弓射之。比丘恕他自責,不生噁心。又指腹語賊,汝應射此,我為腹出林,故致斯惱,此腹之罪耳。省己恕物,類如此也。不訟彼短,不如彼鈍根維那,就地舐穢,求人短也。省己過乃至求諸功德,通為一事。

肇曰:省己過則過自消,訟彼短則短在己,七法也。

恆以一心,求諸功德。是為八。」

肇曰:塵垢易增,功德難具,自非一心專求,無以克成。具此八法,則行無瘡疣,終生凈土矣。

維摩詰、文殊師利於大眾中說是法時,百千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十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菩薩行品第十一

是時,佛說法於庵羅樹園,其地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

肇曰:至人無常所,理會是鄰。如來、凈名雖服殊處異,然妙期有在,所以來往興化,共弘不思議道也。因遣問疾所明若上,今將詣如來封印茲典,故先現斯瑞,以啟群心者也。

□「妙期」原作「妙存」,依《關中疏》及下文改。

阿難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瑞應,是處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

肇曰:大士所為,非小道所及,故問其緣者也。

佛告阿難:「是維摩詰、文殊師利與諸大眾恭敬圍繞,發意欲來,故先為此瑞應。」於是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可共見佛,

什曰:維摩詰勸共見佛,旨可尋也。一者見其誠心,欲遂其本意。二者欲令證明香飯,多所發悟。三者以其懷勝遠遊,宜令實反。故欲共詣佛所,諮請遺法也。

與諸菩薩禮事供養。」文殊師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時。」

肇曰:有益時也。

維摩詰即以神力持諸大眾並師子座,置於右掌,往詣佛所。

什曰:世相迎送,必結駟輕騎。大士迎送,則運以妙通也。

到已著地,稽首佛足,右繞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

肇曰:凈名置座於地,將先致敬也。

其諸菩薩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繞七匝,於一面立。諸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於是世尊如法慰問諸菩薩已,各令復座,即皆受教。眾坐已定,佛語舍利弗:「汝見菩薩大士自在神力之所為乎?」

什曰:欲稱大士神奇,將以厲狹劣之想也。

「唯然,已見。」「於汝意云何?」「世尊,我覩其為不可思議,非意所圖,非度所測。」

肇曰:向與文殊俱入不思議室,因借寶座覩其神力,兼食香飯,乘掌而還,莫測其變,故自絕於圖度。此經大旨,所明不思議道,故往往多顯不思議跡也。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今所聞香,自昔未有,是為何香?」

什曰:問曰:上品香氣,普熏三千,阿難云何不聞耶?答曰:非分,故近而不聞。今有以得聞也。

肇曰:如來將辨香飯之緣,故令阿難聞也。

佛告阿難:「是彼菩薩毛孔之香。」

肇曰:彼菩薩,眾香國菩薩也。所以獨言彼者,欲令舍利弗自顯一食之香,因明香飯之多益也。

於是舍利弗語阿難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阿難言:「此所從來?」曰:「是長者維摩詰從眾香國取佛余飯,於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阿難問維摩詰:「是香氣住當久如?」維摩詰言:「至此飯消。」曰:「此飯久如當消?」曰:「此飯勢力,至於七日,然後乃消。

什曰:七日乃消,有二因緣。或有人食香飯,飯不時消,心必厭舍,故不令久也。亦云應得道者,飯氣時熏,不過七日,必成聖道。如道跡七生、七步蛇嚙等,勢不過七。事不須久,故不令過七。

肇曰:七日勢消,飯常力也。若應因飯而階道者,要得所應得,然後乃消也。

生曰:不過七日也。

又阿難,若聲聞人未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入正位,然後乃消。

肇曰:入無漏境,名入正位焉。

已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心解脫,然後乃消。

什曰:見諦十六心也。問曰:食香飯云何得道?答曰:體安心靜,發未曾有意。飯尚如此,何況道耶!有此妙果,必有妙因。極大信樂,深達因果,即解緣起,解緣起則見實法也。

肇曰:成無著果,名心解脫者。

若未發大乘意食此飯者,至發意乃消。已發意食此飯者,得無生忍,然後乃消。已得無生忍食此飯者,至一生補處,然後乃消。

生曰:七日之內,必有所得矣。然一食之悟,亦不得有二階進也。止一生補處者,佛無因得故也。無生菩薩及正位之人,豈復假外方得進哉?而今云爾者,以明此飯為宣理之極,備有其義焉。

譬如有葯,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諸毒滅,然後乃消。此飯如是。滅除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阿難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飯,能作佛事。」

什曰:神足變化,說法度人,化之常也。飯本充體,而今得道,故嘆未曾有。佛以化人為事,凡是化人,皆名佛事。以阿難謂佛事之妙,妙盡於此,故下廣明佛事,以廣其心也。

肇曰:飯本充體,乃除結縛,未曾聞見也。

生曰:佛以應悟為事,而香飯能之,未曾有者也。

佛言:「如是如是,阿難,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

肇曰:阿難見香飯所益,謂佛事理極於此,故廣示其事,令悟佛道之無方也。此土眾生見佛妙光,自入道檢,亦有餘益,但以光為主,下皆類此。

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

什曰:佛直居宗靜默,令菩薩弘道以化人也。

肇曰:有佛默然居宗,以菩薩為化主也。

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

肇曰:有純以化為佛事,如須扇頭比。

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

什曰:或出華果,或出名香,或放光明,或為說法也。

肇曰:佛於下成道樹名菩提,此樹光無不照,香無不熏,形色微妙,隨所好而見;樹出法音,隨所好而聞,此如來報應樹也。眾生遇者,自然悟道,此土以樹為化之本也。

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

什曰:昔閻浮提王得佛大衣,時世疾疫,王以衣著標上以示眾人,眾人歸命,病皆得愈,信敬益深,因是解脫,此其類也。

肇注同。

有以飯食而作佛事,有以園林台觀而作佛事,

肇曰:眾香國即其事也。園林,如極樂林樹說法等。一義云:飲食以舌根信道,園觀以眼根通道也。

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而作佛事,

什曰:或一相二相,乃至眾多相,隨所應見而為現相。亦云以佛形像,如萍沙王以佛像與弗迦沙王,因是得悟也。下言佛身,全現身也。肇曰:好嚴飾者,示之以相好也。

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虛空而作佛事,

什曰:除卻形色,廓然無像,令其空心虛靜,累想自滅。亦如文殊師利滅眾色像,現虛空相,以化阿闍世王也。

肇曰:好有者存身以示有,好空者滅身以示空,如《密跡經》說也。八相雖在身,而身相不一,所因各異,故佛事不同也。

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

肇曰:所因雖殊,然俱入律行也。

有以夢幻、影響、鏡中像、水中月、熱時炎如是等喻而作佛事,

什曰:於夢中悟感眾生也。下六事為現不真形色,令悟深理焉。

肇曰:自有不悟正言,因喻得解者。

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

肇曰:即此娑婆國之佛事。

或有清凈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

什曰:有形色,無言教,如維摩詰默然成論比也。

肇曰:有真凈土純法身菩薩,外無言說,內無情識,寂莫無為,而超悟於事外,非是言情所能稱述,此佛事之上者也。

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

肇曰:佛事者,以有益為事耳。如來進止舉動,威儀俯仰,乃至動足,未曾無益,所以諸所作為,無非佛事。上略言之也。

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

什曰:煩惱根本有四,三毒及等分也。二萬一千塵垢屬一病,四病故八萬四千也。總說則八萬四千,別相則無量。今言八萬四千,則攝無量,故為門也。

肇曰:三毒等分,此四煩惱之根也。因一根生二萬一千煩惱,合八萬四千。因八萬四千,出無量塵垢,故名門也。

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

什曰:佛事有三種:一以善作佛事,光明神力說法等是也;二無記虛空是也;三以不善八萬四千煩惱是也。譬如藥師或以良藥,或以毒藥治人病也。佛亦如是。以煩惱,如佛以愛度難陀也,瞋恚化惡龍比也。

肇曰:眾生皆以煩惱為病,而諸佛即以之為葯。如淫女以欲為患,更極其情慾,然後悟道。毒龍以瞋為患,更增其忿恚,然後受化。此以欲除欲,以瞋除瞋,猶良醫以毒除毒,斯佛事之無方也。

生曰:若投藥失所,則葯反為毒矣。苟曰得愈,毒為葯也。是以大聖為心病之醫王,觸事皆是法之良藥。

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

肇曰:若能應會無方,美惡斯順,無事不為,為之無非佛事,乃名入諸佛法門耳。

生曰:苟達其一,眾事皆畢。

菩薩入此門者,

肇曰:七住已上豫入此門。

若見一切凈好佛土,不以為喜,不貪不高。若見一切不凈佛土,不以為憂,不礙不沒。但於諸佛生清凈心,歡喜恭敬,未曾有也。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教化眾生故,而現佛土不同。

肇曰:佛無定所,應物而現。在凈而凈,在穢而穢。美惡自彼,於佛無二。曷為自生憂喜於其間哉?是以豫入此門者,見凈不貪,己分不高;覩穢不礙,乖情不沒。故能生真凈心,知佛平等,而應跡不同。此窺窬之徒,非平等信也,自不入佛事門者,孰能不以凈穢為心乎!

生曰:菩薩既入此門,便知佛土本是就應之義。好惡在彼,於我豈有異哉!所貴唯應,但嘆應生之為奇也。

阿難,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虛空無若干也。

生曰:無地為空,而地出其中矣。

如是見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無礙慧無若干也。

什曰:謂化現身也。下言身、色等,真報應之身。

肇曰:佛慧如空,應形猶地。不以地異而異空,不以空一而釋地也。

生曰:色身是外應之有,出無礙慧中,而無礙慧無色身也。

阿難,諸佛色身,威相種姓,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儀所行,及其壽命,說法教化,成就眾生,凈佛國土,具諸佛法,悉皆同等。是故名為三藐三佛陀,

什曰: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今言三藐三佛陀,言正遍覺也。見法無差,故言正。智無不周,故言遍也。出生死夢,故言覺也。

肇曰:秦言正遍知,見法無差謂之正,智無不周謂之遍,決定法相謂之知。

生曰:諸佛色身雖復若干,而一一佛無不有之,故無不等矣。若不等者,便有所不盡,不得名為正遍覺人也。

名為多陀阿伽度,

什曰:多陀阿伽度,秦言如來,亦言如去。如法知,如法說,故名如也。諸佛以安隱道來,此佛亦如是來;彼佛安隱去,此佛亦如是去也。

肇曰:秦言如來,亦云如去。如法而來,如法而去。古今不改,千聖同轍。故名如來,亦名如去。

生曰:如者,謂心與如冥,無復有不如之理。從此中來,故無不如矣。

名為佛陀。

什曰:佛陀,秦言覺也。凡得道名為覺。覺有二種:一於四諦中覺,二於一切法中覺。覺而不盡,則非真覺,故無覺名也。如佛問舍利弗三問不答,天女問默然無言,此未免於睡也。言遍,言如,言覺,此三名則是體極之稱,足以明諸佛同等,異於二乘也。

肇曰:秦言覺,生死長寢,莫能自覺,自覺覺彼者,其唯佛也。此三句蓋體極之稱,若如上佛事,有一毫不等者,則不足以名三號具足也。

生曰:於結使眠中而覺,故得心冥如也。

阿難,若我廣說此三句義,汝以劫壽不能盡受。

肇曰:三句之義,無窮若此,其道平等,理無不極,豈容優劣於其間哉!

生曰:無不知無不能者,豈可窮之哉。言阿難不能盡受,亦何足用美其廣,意在以稱菩薩能盡受之矣。

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持,此諸人等以劫之壽亦不能受。

如是,阿難,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限量,智慧辯才,不可思議。」阿難白佛:「我從今已往,不敢自謂以為多聞。」

肇曰:阿難於五百弟子中,多聞強記第一。今聞佛事,乃自審寡聞也。

生曰:阿難豈不知己之多聞,本有在乎?自取不達,以申佛之意也。

佛告阿難:「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說汝於聲聞中為最多聞,非謂菩薩。且止阿難,其有智者,不應限度諸菩薩也。一切海淵尚可測量,菩薩禪定智慧,總持辯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

肇曰:物有於上不足,於下有餘,不可以下有餘而量於上也。

阿難,汝等舍置菩薩所行,是維摩詰一時所現神通之力,一切聲聞辟支佛於百千劫儘力變化所不能。」

肇曰:一時,即向來所現一時若此,況盡其事?

爾時,眾香世界菩薩來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見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責,舍離是心,所以者何?諸佛方便不可思議,為度眾生故,隨其所應,現佛國異。

什曰:雖奉聖旨,及見不凈,劣想自發。由憶念佛教,起想微耳。既了平等,誠心自悔也。

肇曰:初見穢土,生下劣想,謂諸佛菩薩亦有升降,聞此佛事,乃自悔責也。

唯然,世尊,願賜少法,還於彼土,當念如來。」

什曰:彼亦不必專以香為佛事,故請言教法也。亦將欲遍至十方化不凈國,故請雜法也。亦以遠遊異剎,不宜虛反。又以彼諸菩薩,必問其上要,故稟異聞也。亦欲令彼菩薩知恩故請。云何令知恩?彼諸菩薩處清凈國,但食香飯,自入律行。常樂則亡其樂,亡其樂則亡其所由,所由者佛,而彼昧之,是不知恩也。若聞下二門苦而後得,乃悟自然得者,因妙而功深也。

肇曰:既知佛事之難議,故欲請法而反土。將宣揚如來不思議道,令本國眾生念佛功德也。

生曰:請還彼土法也。

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無礙法門,汝等當學。

什曰:盡有二種:一無為盡,二有為盡。有為盡,無常遷滅盡也。無為盡,智慧斷令滅盡也。今言盡門,是有為無常盡也。言無礙,於二事不礙也。不盡功德有為,無凡夫礙也。不住無為,無二乘礙也。

生曰:欲還彼土,跡在舍此之彼,是自濟之懷,於菩薩為縛矣。若解脫之者,是其法也。

何謂為盡,謂有為法。

生曰:有為是無常盡滅之法也。

何謂無盡,謂無為法。

肇曰:有為法有三相,故有盡。無為法無三相,故無盡。

生曰:無為則不盡矣。

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什曰:謂一切善,是有為功德也。一切有為,悉是大累,可以遣累,故有宜存。譬如無量怨賊在彼大城,城中有人來降,因是人得破怨賊,故雖是賊,亦應供養之。

肇曰:有為雖偽,舍之則大業不成;無為雖實,住之則慧心不明。是以菩薩不盡有為,故德無不就;不住無為,故道無不覆。至能出生入死,遇物斯乘,在凈而凈,不以為欣;處穢而穢,不以為戚。應彼而動,於我無為。此諸佛平等不思議之道也。夫不思議道,必出乎盡、不盡門,彼菩薩聞佛事平等不可思議,所以請法,故佛開此二門,示其不思議無礙之道也。

生曰:此土有苦,是有為也。彼土無苦,是無為也。若縛在欲盡有為住無為者,蓋是此土患苦之情,非彼土然也。然則寄還彼土,以明法實得祛此縛矣。

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舍大悲。

什曰:慈悲,佛道根本也。聲聞無此,故盡有住無也。欲不盡有為,成就佛道,要由慈悲,故先說也。

肇曰:慈悲乃入有之基,樹德之本,故發言有之。

生曰:菩薩之行,凡有二業:功德也,智慧也。功德在始,智慧居終。不盡有為義在前,故功德不盡之也。住無為義在後,故智慧不住之也。不盡有為,是求理不捨生死之懷,以慈悲為本,故始明之焉。

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

什曰:志求佛道,其心深固。譬如種樹根深難拔,故歷劫愈明,不暫失也。

肇曰:發心不忘,是眾行之中心者也。

教化眾生,終不厭倦。

〔別本雲,心不厭倦。〕

什曰:惱之者眾,鮮能無厭。以大悲為本,故涉苦彌勤,雖魔怨逼試,心不生倦也。

於四攝法,常念順行。護持正法,不惜軀命。種諸善根,無有疲厭。

什曰:謂堅固善心,深不可動,乃名根也。如有一人,到舍利弗處求出家,舍利弗觀其宿命,八萬大劫不種善根,棄而不度。往五百弟子所,盡皆不受。於是到祇洹門下,悲泣懊惱。佛從外還,見而問之,其人具以事答。佛即種種責舍利弗:汝智慧不深,不見人根,妄輕賤人耶!佛即受其人,贊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衣著身,便成沙門。佛為說法,即得阿羅漢。舍利弗問佛:此人何時種泥洹善根?佛言:乃往昔過去無央數劫,有佛名人可。時有一人,入林取薪,虎從林出,欲食其人。其人上樹,虎在樹下,其人極大恐怖,時佛從空中飛過,其人見已,稱南無佛,心生信樂,極厭生死,深心誓願,願離此苦。因此善根,今得解脫。時舍利弗向佛悔過,舉身投地,深自悲嘆。佛言:譬如石中有金,愚人不知,棄而不取,金師見之,知其中有金,即以兩囊鼓而出之。眾生無明石中有智慧金,今汝智慧不深,故棄而弗度。如來深見根本,以禪定智慧囊鼓而出之也。

肇曰:慈悲為根,發心為心。然後順四攝,化眾生,護正法,種善根。以此眾德茂其枝條,道樹日滋,不盡有為也。下諸行願,枝條之流,及取其日滋日茂,以成不盡義耳。廢舍慈悲,道樹不建,眾德損耗,自隱涅盤,謂盡有為法也。

志常安住,方便迴向。

什曰:萬善無常,隨意所成,故須方便迴向佛道。如缾沙王被系在獄,獄孔中遙見佛于山上往來,心大歡喜,應生兜率天。在中聞毘沙門天王食香,以餓死故,心甚樂著,我今當往生彼食處,實時於毘沙門樓上化生,小既迴向,大亦宜然。

肇曰:方便迴向,進善之要行,故常安住焉。

求法不懈,

什曰:求法不勤,果報未應,則生邪見,謂無所得。是故行者求法不懈怠也。

說法無吝。

什曰:梵本雲無師倦。外道師為弟子說法,法之要者則握而不與,菩薩則盡其所懷,故言無師倦也。

勤供諸佛,故入生死而無所畏。

肇曰:不以結生,曷為而畏?

於諸榮辱,心無憂喜。不輕未學,敬學如佛。

肇曰:未學當學,所以不輕。已學當成,故敬如佛。

墮煩惱者。令發正念。

什曰:念邪則生累,念正則累消,故化令正憶念。

於遠離樂,不以為貴。

什曰:出家離欲及禪定智慧,離諸妄想,悉名遠離樂。假以求道,非所貴也。

肇曰:獨善之道,何足貴乎?

不著己樂,慶於彼樂。

〔別本雲,不著己樂,慶於他樂。〕

什曰:凡夫見他樂則生嫉,他苦則心安。自樂則生著,自苦則心動。菩薩則不然,見他樂不嫉,其心隨喜。他苦心動,欲令解脫。自樂不著,自苦心安。

肇曰:不著己樂等,大士之心也。

在諸禪定,如地獄想。

什曰:禪定有三種:一大乘,二小乘,三凡夫。凡夫禪生高慢我心;小乘禪獨善求證,能燒眾善,壞無上道根,於菩薩則為惡趣,故視之如地獄也。

肇曰:禪定雖樂,安之則大道不成,菩薩不樂,故想之如地獄也。

於生死中,如園觀想。

什曰:意存兼濟,故樂游無畏。

肇曰:生死雖苦,大道之所因,菩薩好游,故想如園觀也。

見來求者,為善師想。

什曰:本無施意,因彼來求,發我施心,則於我為師,故起師想。如月氏王出行游觀,有數千乞人,在路側舉手唱聲,各請所須。王問大臣:此是何人,何所陳說?臣答言:乞人也。王智慧利根,即解其意,語大臣曰:彼等我大師,非乞人也,汝不解其言耳。彼所須者,為我說法,非為乞也。彼言我等前世亦作國王,不修布施,故受斯報。王今不施,後亦當爾,以此故當知是我大師也。

肇曰:乞者雖欲自益而實益我,故想為善師也。

舍諸所有,具一切智想。

什曰:舍諸所有,謂身命及國城妻子悉能棄捨,給施眾生。給眾生時,了知此施必能具足一切智,明見因果,施而無悔也。

肇曰:凡所施與,妙期有在,又審因果之不虛也。

見毀戒人,起救護想。

肇曰:戒為人護,毀戒則無護。菩薩自己有護,故欲護無護者也。

諸波羅蜜,為父母想。

什曰:取其能生法身也。亦云,子有所須,則咨之父母。菩薩所須,則求之六度,取其饒益,比之父母也。

肇曰:餘四度行轉深。法身之所由生。故想為父母也。

道品之法,為眷屬想。

什曰:助成聖道,令其尊勝,猶人有眷屬益其貴也。

肇曰:助成我者,三十七道品,猶人有眷屬相助成者也。

發行善根,無有齊限。

什曰:上說始種善根。今明修習增進。修習增進名為行,萬善斯行,無所齊限。亦云不以劫數為限也。

肇曰:上雲種善根,此雲無齊限,轉增廣也。

以諸凈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

什曰:取彼凈國相,然後修行稱之,故致凈國,與彼無異,是名以彼成己也。

肇曰:為好飾者凈土,不得不盡凈土之美。

行無限施,具足相好。

肇曰:開四門,恣求者所取,無礙大施法也。此施相好之所因。

〔別本雲,行無礙施。〕

什曰:或施心足而財少,或財足施心少,二事不具,則不能應無方之求。今二事兼具故,能無所齊限,恣物所求焉。

除一切惡,凈身、口、意。

什曰:身、口、意凈,故眾惡悉除。因凈則果妙,相妙之所以具也。

肇曰:此明當大施時,諸惡悉除,三業悉凈,故致凈相之報也。

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

什曰:勇明其有力。上說意凈,此說有力。凈而有力,故大願果成也。肇曰:生死長久,苦毒無量,自非智勇,孰能處之。

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

肇曰:不以佛難及,倦而不修矣。

以智慧劍,破煩惱賊。

肇曰:煩惱之寇,密固難遣,自非慧劍,無以斷除。

出陰、界、入,

什曰:煩惱既盡,則隨法化生。法化之身,超出陰、界、入也。

荷負眾生,永使解脫。

什曰:荷負眾生,必令究竟,不中棄也。

肇曰:法身超三界,陰、界、入所不攝,故言出。若受陰、界、入,身處情塵之內,則自同羇瑣,安能濟彼?

以大精進,摧伏魔軍。

什曰:魔,天魔也。肇曰:魔兵強盛,非怠者所能制也。

常求無念實相智慧。

什曰:無取相念也。凡夫行有念智慧,則高慢益甚,是故菩薩求無念智也。

肇曰:真智無緣,故無念為名。俗智有緣,故念想以生。

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

肇曰:不以無欲而舍世法自異。

不壞威儀,而能隨俗。

什曰:和而不同。 肇曰:同俗俯仰,不失道儀。天下皆謂我同己,而我獨異人。

起神通慧,引導眾生。

肇曰:見形不及道者,非通變無以導焉。

得念總持,

什曰:以念持念,持能持法,故既言念,又言持。亦云,眾念增長則成持也。

肇曰:正念也。

所聞不忘。

肇曰:由上二種持也。

善別諸根,斷眾生疑。

肇曰:慧也。

以樂說辯,演說無礙。

肇曰:樂說辯,四辯之一也。上雲念定持辯,此雲念持慧辯。定慧互有其用,迭在四門者也。

凈十善道,受天人福。

什曰:以不堪受道,故為說法也。

肇曰:不為福報修善,名為善凈。然為物受報,報在欲界人天也。

修四無量,開梵天道。

〔別本雲,四無量令生梵天。〕

什曰:欲使作梵天,請轉法輪,處尊別物也。亦菩薩自行,自生梵天也。

勸請說法,隨喜贊善,

肇曰:修四等即開梵道也。現為梵王,請佛說法,隨喜贊善,以弘正教,如屍棄之流也。

得佛音聲。

什曰:是贊善報也。

肇曰:經雲有八種音,亦云有六十種音。密跡云:佛不思議音,應物無量也。

身、口、意善,

肇曰:如來三不護法也。

得佛威儀。

肇曰:凡所舉動,一則如來,音聲、三不護、威儀,皆佛事也。菩薩雖未全具,然豫入其境,故言得也。

深修善法,所行轉勝。

肇曰:善法誰不修,貴在深勝也。

以大乘教,成菩薩僧。

肇曰:僧徒雖眾,所貴大乘。

心無放逸,不失眾善本。

肇曰:放逸乃眾惡之門,喪道之根。心無放逸,則無善不集。善法無量,故略言本也。

行如此法,是名菩薩不盡有為。

肇曰:修如上法,自行化彼,功德日茂,不盡有為也。夫善有為法,變壞物耳。廢舍不修,則日耗日盡矣。

何謂菩薩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

肇曰:自此下皆無為觀行也。觀無為必覩恬怕之樂,而能不證涅盤,永處生死,名不住無為也。空無相無作,三乘共行,而造觀不同。二乘空觀唯在無我,大乘空觀無法不在。以無法不在,故空法亦空,空法既空,故能不證空。

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

肇曰:二乘無相,唯在盡諦;大乘無相,在一切法。二乘無作,不造生死;大乘無作,萬法不造也。

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

肇曰:諸法緣會而有,緣散而無,何法先有待緣而起乎?此空觀之別門也。

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

什曰:無常則無法不滅,滅而不斷故,故修善不厭。亦觀無常是泥洹道,泥洹道則背善本,今不住無為,故不厭有也。

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

什曰:無我則眾生空,空而非無,故誨人不倦也。

觀於寂滅,而不永寂滅。

肇曰:二乘以無常為無常,故厭有為善法;以苦為苦,故惡生死苦;以無我為無我,故怠於誨人;以寂為寂,故欲永寂。菩薩不以無常為無常,故能不厭善本;不以苦為苦,故不惡生死;不以無我為無我,故誨人不倦;不以寂為寂,故不永寂也。

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

什曰:遠離有三:一離人眾五欲,二離煩惱,三諸法性空遠離。今觀性空遠離,而不厭善也。

肇曰:遠離,無為之別稱耳。雖見無為遠離之要,而身心不離有為善也。

觀無所歸,而歸趣善法。

肇曰:諸法始無所來,終無所歸。雖知無歸,而常歸善法也。

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

肇曰:雖見無生,而處生荷彼也。

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

肇曰:凡諸無漏,與無為同,體自無相,皆無為行也。雖見無漏,而與彼同漏。同漏有二:有為入生死,實未斷漏者;有已盡漏,而現不斷者。

觀無所行,而以行法教化眾生。

肇曰:法性無業,何所修行?雖知無行,而教必以行者也。

觀於空無,而不舍大悲。

肇曰:諸法之相,唯空唯無。然不以空無舍於大悲也。

觀正法位,而不隨小乘。

什曰:謂無生滅取證法也。

肇曰:正法位者,觀無為取證之地也。

觀諸法虛妄,無牢無人,無主無相,本願未滿,而不虛福德、禪定、智慧。

肇曰:諸法因緣所成,虛假無本,以何為實,以何為主?雖知如此,然本願未滿,不以功德定慧虛假而弗修也。

生曰:不住無為是窮理,將入生死之懷,以滿願為極,故終明之焉。

修如此法,是名菩薩不住無為。

肇曰:備修上法,則不證無為。證,謂觀無為,自證道成。自證道成,即住無為也。

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

肇曰:上直明菩薩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未釋所以不盡,所以不住。夫大士之行,行各有以,妙期有在,故復對而明之。夫德之積也,必涉有津,若住無為,則功德不具也。

具智慧故,不盡有為。

什曰:上一門中現一義。今明一門中兼具二義。若不住無則不盡有,不盡有則不住無也。

肇曰:智之明也,必由廣博。若廢舍有為,則智慧不具。

生曰:總翻前也。所以欲住無為者,貪其樂耳。福德既具,便自常樂,復何貪哉!所以欲盡有為者,惡其苦耳,智慧苟備,已自無苦,有何惡哉!

大慈悲故,不住無為。滿本願故,不盡有為。

肇曰:慈悲入生死,豈住無為之所能者也?滿願由積德,豈舍有為之所能?

生曰:別翻前也。以慈悲為懷者,不得貪己樂也。欲滿本願者,不得計己苦也。此取功德前句,智慧後句,略舉二端,為備也矣。

集法葯故,不住無為。

肇曰:采良藥必在山險,非華堂之所出。集法葯必在險有,非無為之法所出焉。

隨授葯故,不盡有為。

肇曰:廢舍有為,則與群生隔絕,何能隨而授葯?

生曰:翻前則是反入生死,必能救眾人,故有下四句也。集法葯者,使備有諸法理也,為功德意矣。隨授葯者,知其所主,隨病授也,為智慧意矣。

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

肇曰:習知眾生病,必知病所,豈住無為之所能乎?生曰:解其病相,功德意也。

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

肇曰:滅眾生病,必造有治,豈盡有為之所能?生曰:達病所應,智慧意也。

諸正士菩薩以修此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肇曰:二法雖異,而行必相因,故對而辯之,明行名有以,造用不同也。

是名盡、無盡無礙法門,汝等當學。」

肇曰:不盡有為,故無礙德之累;不住無為,故無獨善之礙。此二無礙門,是菩薩弘道之要路,佛事無方之所由,勸彼令學,示其佛事不思議道,令必審諸佛無若干也。

□《關中疏》作「無闕德之累」。

爾時,彼諸菩薩聞說是法,皆大歡喜,以眾妙華若干種色,若干種香,遍散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此經法,並諸菩薩已,稽首佛足,嘆未曾有,言:「釋迦牟尼佛乃能於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現,還到彼國。

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爾時,世尊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

什曰:若自有慧眼,則能玄照,不待觀形;若無慧眼,則對形而隔。故問其所以,何等觀如來?複次,觀佛有三種:一觀形,二觀法身,三觀性空。問言汝三觀中作何等觀耶?下盡以性空答。此章悉用中、百觀破相義,明如來性空,更無異義,故不疏問耳。

肇曰:向命文殊共來見佛,雖復舉目順俗,而致觀不同。如來逆覩其情,將顯其來觀之旨,以明佛事不可思議,故知而問也。

生曰:維摩詰向命諸菩薩共來見佛,跡在人相佛焉。然見佛者,非謂形接得見便為見也,是以問之以明見焉。

又曰:如者,謂如與如冥,無復有如之理從此中來,故曰如來。

維摩詰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肇曰:佛者,何也?蓋窮理盡性,大覺之稱也。其道虛玄,固以妙絕常境。心不可以智知,形不以像測。同萬物之為,而居不為之域。處言數之內,而止無言之鄉。非有而不可為無,非無而不可為有。寂寞虛曠,物莫能測。不知所以名,故強謂之覺。其為至也,亦以極矣。何則?夫同於得者,得亦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得之。是以則真者同真,法偽者同偽。如來靈照冥諧,一彼實相。實相之相,即如來相。故經曰:見實相法,為見佛也。凈名自觀身實相,以為如來相,義存於是。

生曰:若謂己與佛接為得見者,則己與佛異,相去遠矣,豈得見乎?若能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不復相異,以無乖為得見者也。

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

生曰:若以見佛為見者,此理本無,佛又不見也。不見有佛,乃為見佛耳。見佛者,見此人為佛,從未來至現在,從現在入過去,故推不見三世有佛也。過去若有,便應更來,然其不來,明知佛不在過去矣。未來若有,便應即去,然其不去,明知佛不在未來矣。現在若有,便應有住,然其不住,明知佛不在現在矣。

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

肇曰:法身超絕三界,非陰、界、入所攝,故不可以生住去來而覩,不可以五陰如性而觀也。

生曰:向雲不見佛者,或是己不能見,非無佛也,故復推無佛可見以盡之焉。人佛者,五陰合成耳。若有,便應色即是佛。若色不即是佛,便應色外有佛也。色外有佛,又有三種:佛在色中,色在佛中,色屬佛也。若色即是佛,不應待四也。若色外有佛,不應待色也。若色中有佛,佛無常矣。若佛中有色,佛有分矣。若色屬佛,色不可變矣。色者,色之事也。如者,色不異也。性者,無本為色也。既言其事,事或可改,故言如也。雖曰不改,本或不然,故言性也。然則要備三義,然後成色義也。是以如性五事,亦不得而殊也。至識皆同之焉。既無所見,乃為見實也。以實見為佛,見實所以見佛也。

非四大起,同於虛空。

肇曰:法身如空,非四大所起造也。

生曰:向雖推無人相佛,正可表無實人佛耳,未足以明所以。佛者,竟無人佛也。若有人佛者,便應從四大起而有也。夫從四大起而有者,是生死人也,佛不然矣。於應為有,佛常無也。

六入無積,

生曰:夫有人佛者,要從六入積而或出也。既無有積,夫有人佛乎?五是四大所造,故就六以明之焉。

眼耳鼻舌身心已過。

肇曰:法身過六情,故外入無所積。

生曰:上言六入無積,故無人佛者,正可無後世人佛耳,未足以明今亦無也,故復即六入雲已過也。六入已過者,無積為甚久矣。

不在三界,

生曰:上言六入已過,容正在有六處。過或不及,無六入處也,故復雲不在三界矣。

三垢已離,

肇曰:既越三界,安得三界之垢?生曰:三垢已離,故不在三界也。以無三為不在三矣。

順三脫門,

生曰:順三脫門,故離三垢也。以三離三也。

具足三明,與無明等。

肇曰:法身無相,體順三脫,雖有三明,而不異無明也。生曰:順三脫門,則等明無明也。三脫門既三而明,故復就三明言之也。

不一相,不異相。

肇曰:無像不像,故不可為一。像而不像,故不可為異。生曰:等者,兩共等也。兩共等者,不一不異也。

不自相,不他相。

肇曰:不自而同自,故自而不自;不他而同他,故他而不他。無相之身,豈可以一異、自他而觀其體耶?

生曰:有自有他,則異矣。

非無相,非取相。

肇曰:既非無物之相,又非可取之相。生曰:若無相為一矣,又不可取無一異相也。

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眾生。

生曰:順三脫門,則到彼岸矣。若有到,則不到也。無到不到,然後為到耳。此岸者,生死也。彼岸者,涅盤也。中流者,結使也。

肇曰:欲言此岸,寂同涅盤;欲言彼岸,生死是安。又非中流而教化眾生,此蓋道之極也。此岸生死,彼岸涅盤,中流賢聖也。

生曰:夫化眾生,使其斷結,離生死,至泥洹耳。而向言無三,似若不復化之,故云爾也。然則三不無矣。

觀於寂滅,而不永滅。

肇曰:觀於寂滅,觀即寂滅,滅而不滅,豈可形名?

生曰:既雲化眾生,復似見有眾生,故言觀寂滅也。觀寂滅者,非永滅之謂也。

不此不彼,

生曰:若化眾生,似復在此在彼也。在此在彼者,應化之跡耳,非實爾也。

不以此不以彼。

肇曰:不此而同此,故此而不此;不彼而同彼,故彼而不彼。豈復以此而同此,以彼而同彼乎?此明聖心無有以而同也。

□「無有以而同」一本作「無彼此有以而同」,「彼此」疑衍。

生曰:雖雲不在此不在彼,或復可以此彼之跡化之矣。此彼是眾生所取,非佛以也。

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

肇曰:夫智識之生,生於相內。法身無相,故非智識之所及。生曰:既不在此彼,又不以此彼,豈可以智知識識言其爾哉!

無晦無明,

肇曰:明越三光,誰謂之闇?闇踰冥室,誰謂之明?然則在闇而闇,在明而明,能闇能明者,豈明闇之所能?故曰無闇無明也。

生曰:明不在跡,為晦矣,然理不得在耳,非為晦也。跡反有明,為明矣,然是彼取得耳,非為明也。

無名無相,

肇曰:不可以名名,不可以相相。生曰:跡中有名,佛無名矣。相,為可名之貌也。

無強無弱,

肇曰:至柔無逆,誰謂之強?剛無不伏,誰謂之弱?生曰:運動天地,非為強也。應盡無常,亦非弱也。

非凈非穢,

肇曰:在凈而凈,誰謂之穢?在穢而穢,誰謂之凈?然則為強弱凈穢者,果非強弱凈穢之所為也。

生曰:相好嚴身,非其凈也。金槍馬麥,亦非穢也。

不在方不離方,

肇曰:法身無在而無不在。無在故不在方,無不在故不離方。

生曰:東感則東,西感則西,豈在方哉!然是佛之應,復不得言方非佛也,故言不在不離也。

非有為非無為,

肇曰:欲言有耶,無相無名。欲言無耶,備應萬形。

生曰:若有則有為,若無則無為。而佛既無此有,又不無有,何所是有為無為哉!

無示無說,

肇曰:非六情所及,豈可說以示人。生曰:應見者示,應聞者說也,佛本無示無說耳。

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

生曰:以六度為體,故能有如向之應耳。而度有度者,則不度也。無度不度,然後度耳。

不誠不欺,

肇曰:不可以善善,不可以惡惡。

生曰:六度以誠實為道也。而誠有誠者,則不誠矣。無誠不誠,然後誠耳。

不來不去,

生曰:既度既誠,便應有感為來,感盡則去也。若有此來去者,復不能來去也。

不出不入,

肇曰:寂爾而往,泊爾而來。出幽入冥,孰識其動?生曰:來為出,去為入也。

一切言語道斷,

肇曰:體絕言徑。生曰:稍結之也。言以六度無相為佛,豈可得以言語相說之乎?

非福田非不福田,

生曰:以無相為佛故,能使人供養得福,為福田矣。若使是者,則有相乎?

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

肇曰:無相之體,莫覩其畔。孰知田與非田,應與不應乎?生曰:福田則應供養,非福田則不應供養也。

非取非舍,

肇曰:取之則失真,舍之則乖道。生曰:福田故應取,非福田故應舍矣。

非有相非無相。

肇曰:寂寞無形,非有相也。相三十二,非無相也。生曰:若是福田,為福德人也。福德之人,則有相祿矣。

同真際,等法性。

生曰:無相便是之矣。謂佛為異,故言同等。

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

肇曰:無相之體,同真際,等法性,言所不能及,意所不能思,越圖度之境,過稱量之域。

生曰:既同真際,等法性,豈可以意而量之哉?過諸稱量者,言非所及之謂也。

非大非小。

肇曰:大包天地,不可為小。細入無間,不可為大。能大能小者,其唯無大小乎!

生曰:言小則大包天地。言大則細入無間。

非見,非聞,非覺,非知。

肇曰:非色,故非見也。非聲,故非聞也。非香味觸故,非三情所覺也。非法,故非意所知也。

生曰:非徒不可見聞覺知,亦無可作見聞覺知者矣。

離眾結縛。

肇曰:無漏之體絕結縛。生曰:既無見聞覺知,於何生結縛哉!

等諸智,同眾生。

生曰:豈復容智出於群智,自異於眾生哉!

於諸法無分別。

肇曰:等實相之智,同眾生之性,渾然無際,豈與法有別乎? 生曰:於一切法,都無復分別情也。

一切無得無失,無濁無惱。

肇曰:無得故無失,無清故無濁。事外之體,何可惱哉!生曰:有失為濁,既濁成惱也。自此以下明佛無相理中無之也。

無作無起,無生無滅。

肇曰:法身無為,絕於施造,孰能作之令起,生之使滅乎?

生曰:有濁有惱,便是作起後身。既作起後身,則有生滅者矣。

無畏無憂,無喜無厭。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

肇曰:法身無寄,絕三世之有,三災不能為其患,始終無以化其體,恬淡寂泊,無為無數,豈容憂畏喜厭於其間哉!

生曰:若有生滅,是可畏法也,便欣生而憂滅矣。憂欣無已,故可厭也。既無憂欣,不復受諸有也。

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

生曰:都結之也。

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肇曰:窮言盡智,莫能顯示。來觀之旨,為若是者也。

爾時,舍利弗問維摩詰:「汝於何沒而來生此?」

什曰:見其神德奇絕,來處必尊,故問其所從也。維摩恐人存沒生,故下反問以明無沒生。亦云,或有謂維摩生分未盡,故問其沒生。下答不盡善,不長惡,明生分盡也。不直答者,一欲屈聲聞,二不欲自顯所從之美也。

肇曰:上雲如自觀身實相,實相無生,而今現有生,將成其自觀之義,故以沒生問之也。

維摩詰言:「汝所得法有沒生乎?」

肇曰:逆問其所得,以證無沒生也。所得法,即無為無相法也,三乘皆以無相得果也。

舍利弗言:「無沒生也。」「若諸法無沒生相,云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

肇曰:以己所得,可知法相,復問奚為?

於意云何,譬如幻師幻作男女,寧沒生耶?」舍利弗言:「無沒生也。」「汝豈不聞佛說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

肇曰:生猶化存,死猶化往。物無不爾,獨問何為?

舍利弗,沒者為虛誑法壞敗之相,生者為虛誑法相續之相。

肇曰:先定沒生之相也。

生曰:是生死之理,而不實也。

菩薩雖沒,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

什曰:凡夫死時,起惡滅善。既生,則眾惡增長。菩薩則不然。複次,凡夫善本盡故,命終長顛倒噁心,然後受生。菩薩則不然,法化清凈,隨意所之,故無此一患。無此一患,則雖跡有去來,而非沒生之謂也。上先以性空明無沒生,今以法化自在明無沒生,求之二門,則沒生無寄,而問沒生,失之遠矣。

肇曰:善惡者,皆是虛誑相續之相,敗壞法耳。然凡夫生則長惡,沒則盡善。菩薩生則長善,沒則盡惡。沒生雖同,長盡不一。然俱是虛誑敗壞之相,何異幻化耶!

生曰:生死尚不實,不應致問,況都無之耶!生死,沒者福德盡故也,生者必長諸惡也。

是時,佛告舍利弗:「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是維摩詰於彼國沒而來生此。」

肇曰:上答無生,此出生處,應物而唱,未始無益。

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舍清凈土,而來樂此多怒害處。」

肇曰:此土方於余國,怒害最多。

維摩詰語舍利弗:「於意云何,日光出時,與冥合乎?」答曰:「不也。日光出時,則無眾冥。」維摩詰言:「夫日何故行閻浮提?」答曰:「欲以明照,為之除冥。」維摩詰言:「菩薩如是,雖生不凈佛土,為化眾生不與愚闇而共合也,但滅眾生煩惱闇耳。」是時,大眾渴仰,欲見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及其菩薩聲聞之眾。佛知一切眾會所念,告維摩詰言:「善男子,為此眾會現妙喜國無動如來及諸菩薩聲聞之眾。眾皆欲見。」

什曰:為下欲修凈國及往生者現其剎也。不遙現而接來者,將顯維摩神力故也。即事則情悅而悟深,故舉令現此事耳。

肇曰:既覩大眾渴仰之情,將顯凈名不思議德,故告令現本國。

於是維摩詰心念:「吾當不起於座,接妙喜國鐵圍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須彌諸山及日月星宿天龍鬼神梵天等宮並諸菩薩聲聞之眾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無動如來,及菩提樹諸妙蓮華能於十方作佛事者。

什曰:華上或現化佛,或放光明,及說法種種變現,發悟眾生也。

肇曰:屈尊為難,故言乃至。彼菩提樹及妙蓮華,皆能放光明,於十方作佛事。及華上化佛菩薩,亦於十方作佛事,皆通取來也。

三道寶階從閻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寶階,諸天來下,悉為禮敬無動如來,聽受經法。

肇曰:欲天報通,足能凌虛。然彼土以寶階嚴飾為遊戲之路,故同以往反也。

閻浮提人亦登其階,上升忉利,見彼諸天。

肇曰:嚴凈之土,福慶所集。人天之報,相殊未幾,故同路往反,有交遊之歡娛也。

妙喜世界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上至阿迦膩吒天,下至水際,以右手斷取,如陶家輪。

什曰:梵本雲如斷泥。今言如陶家輪,明就中央斷取如陶家輪。下不著地,四邊相絕也。

入此世界,猶持華鬘,示一切眾。」作是念已,入於三昧,現神通力。

肇曰:「重為輕根,靜為躁君。」非三昧之力,無以運神足之勛。

以其右手斷取妙喜世界,置於此土。

什曰:斷取,明不盡來。

彼得神通菩薩及聲聞眾並余天人,俱發聲言:「唯然世尊,誰取我去,願見救護。」

肇曰:大通菩薩逆見變瑞,為眾而問,其餘天人未了而問。恐畏未盡,故求救護。

無動佛言:「非我所為,是維摩詰神力所作。」其餘未得神通者,不覺不知己之所往。妙喜世界雖入此土,而不增減,於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無異。爾時,釋迦牟尼佛告諸大眾:「汝等且觀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其國嚴飾,菩薩行凈,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見。」佛言:「若菩薩欲得如是清凈佛土,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

肇曰:登高必由其本,求果必尋其因。

現此妙喜國時,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願生於妙喜佛土。

肇曰:十萬為一那由他也。

釋迦牟尼佛即記之曰:「當生彼國。」時妙喜世界於此國土所應饒益,其事訖已,還複本處,舉眾皆見。佛告舍利弗:「汝見此妙喜世界及無動佛不?」

肇曰:將因舍利弗明聖集難遇,經道難聞,故別問汝見不。

「唯然,已見,世尊,願使一切眾生得清凈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詰。

肇曰:因其所見而生願也。

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見是人親近供養。

肇曰:自慶之辭。

其諸眾生,若今現在,若佛滅後,聞此經者,亦得善利。況復聞已信解受持,讀誦解說,如法修行。若有手得是經典者,便為已得法寶之藏。

肇曰:手得經卷,雖未誦持,如人已得寶藏,未得用耳。上直以聞通況,今別結其德,品其升降也。

若有讀誦解釋其義,如說修行,則為諸佛之所護念。

肇曰:行應於內,護念於外,理會冥感,自然之數耳。

其有供養如是人者,當知則為供養於佛。

肇曰:是人,即佛所護念人。

其有書持此經卷者,當知其室則有如來。

肇曰:隨所止之室,書持此經,當知其室即有如來。書持重於手得也。

若聞是經,能隨喜者,斯人則為取一切智。

肇曰:若聞是經,能隨義而喜者,斯人會得一切智,故言取。

若能信解此經,乃至一四句偈,為他說者,當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肇曰:明一四句,為他人說,其福多於隨喜,故言即是受記。前言取者,以會歸為言耳,未及記耳。

法供養品第十三

爾時,釋提桓因於大眾中白佛言:「世尊,我雖從佛及文殊師利聞百千經,未曾聞此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定實相經典。

什曰:維摩詰接妙喜世界來入此境,及上來不思議事,皆昔來所見,未有若此之奇也。放光等所明實相,廣散難尋,此經略敘眾經要義,明簡易了,故嘆未曾有也。亦云會我為妙,故嘆未曾有也。

肇曰:說經將訖,舍利弗已慶美於上,帝釋復欣其所遇而致嘆也。此經言雖簡約,而義包群典,坐不踰日,而備覩通變。大乘微遠之言,神通感應之力,一時所遇,理無不盡。又以會我為妙,故嘆未曾有也。

如我解佛所說義趣,若有眾生聞是經法,信解受持,讀誦之者,必得是法不疑。

什曰:若累深信薄者,經涉生死,究竟必得。若善積而悟深者,隨願輒成之。久近不以劫數為限也。

何況如說修行,

肇曰:是法,即上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定實相法也。如我解佛義深遠難遇,若聞能誦持者,必得不疑。況如說修行者,斯人之德,自列於下也。

斯人則為閉眾惡趣,

肇曰:八難眾趣。

開諸善門。

肇曰:人天涅盤門也。

常為諸佛之所護念,降伏外學,摧滅魔怨。

肇曰:四魔怨也。

修治菩提,

什曰:梵本菩提下有道字,道即趣菩提道也。

安處道場,

肇曰:在道場成佛道名菩提。今雖未成,便為修治佛道,安置道場中。

履踐如來所行之跡。

肇曰:如說修行,則同佛行。

世尊,若有受持讀誦,如說修行者,我當與諸眷屬供養給事。所在聚落城邑山林曠野,有是經處,我亦與諸眷屬聽受法,故共到其所。其未信者,當令生信。其已信者,當為作護。」

肇曰:天帝欣其所遇,故致未曾之嘆,兼欲護養,以弘其道矣。

佛言:「善哉善哉,天帝,如汝所說,吾助爾喜,此經廣說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不可思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什曰:梵本此菩提下有法字也。

生曰:經說佛慧,則慧在經矣。經苟有慧,則是佛之法身矣。

是故天帝,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供養是經者,則為供養去來今佛。

肇曰:善其護持之意也。三世菩提不思議道,皆陳在此經。若受持護養,則為供養三世諸佛,故助汝喜。

生曰:夫以衣食供養者,存其四體而長之也。若受持讀誦此經,既全其理,又使日增於佛法身,不亦有供養義乎!

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來滿中,譬如甘蔗竹葦稻麻叢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一劫,或減一劫,恭敬尊重,讚歎供養,奉諸所安,至諸佛滅後,以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寶塔,縱廣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剎莊嚴,以一切華香瓔珞幢幡伎樂微妙第一,若一劫,若減一劫,而供養之,於天帝意云何,其人植福寧為多不?」釋提桓因言:「多矣,世尊,彼之福德,若以百千億劫,說不能盡。」佛告天帝:「當知是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不可思議解脫經典,信解受持,讀誦修行,福多於彼。

肇曰:供養之福,以方慧解般若。諸經類有成挍。

生曰:衣食供養,本以施功緻福,非求理之法,據此正可生人天之中,終不得成佛也。供養法身者,以佛所體為懷,至於大悟智慧,而以相比,豈可同年而語其優劣哉!

所以者何?諸佛菩提皆從是生。

生曰:體此經理,終成菩提,故從中生。

菩提之相不可限量,

生曰:菩提無相,不可以意限量之矣。

以是因緣福不可量。」

肇曰:高木必起重壤,瑾瑜必生荊岫。所以無量之果,必由無量之因。諸佛菩提,皆從習此經而生。菩提之道,以無相為相。無相之相,不可限量,因是生福,福何可量也?

生曰:以無相為受持之福,福無盡者也。

佛告天帝:「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藥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曰大莊嚴,佛壽二十小劫,其聲聞僧三十六億那由他,菩薩僧有十二億。天帝,是時有轉輪聖王,名曰寶蓋,七寶具足,王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敵。爾時,寶蓋與其眷屬供養藥王如來,施諸所安,至滿五劫。過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當如我以深心供養於佛。』於是千子受父王命,供養藥王如來,復滿五劫,一切施安。

肇曰:上以財供養受持,即法供養也。如來將成法供養義,故引成事以為證焉。

其王一子名曰月蓋,獨坐思惟:『寧有供養殊過此者?』

什曰:冀或有大德諸天殊特供養,若有過此,慕欲及之。雲雖盡己所珍,不能上悅聖心。冀所珍之外,有以暢其誠心,故發斯念,更惟勝供也。

肇曰:極世餚珍,無以攄其至到之情。冀所珍之外,別有妙養,以暢其誠心。又宿緣將會,故生斯念也。

生曰:引過去以驗供養法身為勝也。

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養,勝諸供養。』

什曰:若財供養,則於佛無用,於眾生無益,故非所欣也。如來積劫本為眾生,若奉順經典,如說修行,則稱悅聖心,乃真供養也。

肇曰:藥王如來知其將化,故變為空神而告之。

生曰:法供養者,行法即為供養也。

即問:『何謂法之供養?』天曰:『汝可往問藥王如來,當廣為汝說法之供養。』實時,月蓋王子行詣藥王如來,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諸供養中,法供養勝,云何名為法供養?』佛言:『善男子,法供養者,諸佛所說深經。

什曰:三藏及雜藏、菩薩藏、五藏經也。上四藏取中深義說實相等,故得為深經也。從此至下十方三世諸佛所說,儘是廣嘆佛所說深經,未明受持修行法供養義也。

生曰:先明經也。深經者,謂佛說實相法,以為菩薩道也。

一切世間難信難受,微妙難見,清凈無染,

肇曰:深經,謂方等第一義經也。其旨深玄,非有心之所得;微妙無像,非明者之所覩。超絕塵境,無染若空。欲以有心有明而信受見者,不亦難乎!自此下美深經之旨。諸佛所說深經,即佛法身也。夫財養養四體,法養養法身。若能護持斯經,令法身增廣者,此供養之上也。

生曰:實相理均,豈有深淺哉!世間情與之反,信受甚難,非其所及,故為深也。

生曰:妙絕人心,見之難矣。無相可取,故不得生垢。若能見之,垢亦除也。

非但分別思惟之所能得,

什曰:要須禪定等諸功德,非但智慧分別之所能得也。亦云要用實智慧,然後能了,非分別取相所能解也。

肇曰:第一義經微遠無相,自非明哲,孰能分別?業之差別,雖由分別,然非分別之所能得。得之者,其唯無分別乎!故曰非但分別也。

生曰:要積功德,然後會矣。

菩薩法藏所攝,

什曰:凡為菩薩說法能成就菩薩。皆是菩薩法藏所攝也。

生曰:是菩薩所體。而物莫能窺也。

陀羅尼印印之,

什曰:總持有無量,實相即總持之一。若經中說實相,實相即是印。以實相印封此經,則為深經也。複次,印梵本言相實相也,以實相為經標相也。

肇曰:菩薩法藏之所攝,故非小乘之寶。總持印之所印,固非域中之道。總持所印,所印必真。法藏所攝,所攝必寶。既藏以法藏,印以總持,豈是常人所能開發?以明法寶深固,難可窺窬也。

生曰:陀羅尼者,持也。若持實相不失,於諸天人魔梵之中,不復畏有不通之義。譬若生印為信,關津諸禁,莫能呵留。果是印持,所印之經則無有礙。

至不退轉,成就六度。

什曰:言此經能令人不退,成六度也。 肇曰:不退所以至六度。六度所以成大乘,大乘之所出,莫不由斯典也。生曰:理無退處,從之必至。非但不退而已,乃極諸法邊涯焉。

善分別義,

生曰:義,謂言中之理也。而此經善分別之。

順菩提法,

什曰:深經所說,於理無差,故言善分別,善分別故順菩提也。 肇曰:善分別實相之義,順菩提無相之法也。此經之上也。生曰:正以載菩提法為經,故無乖矣。

眾經之上。

什曰:舉其深者,於眾經為上也。肇曰:三藏十二部,方等為第一。生曰:九十六種眾經之上。

入大慈悲,

什曰:深經能令人入也。肇曰:深經所以建慈悲,所以弘入之者,必以大慈大悲乎!是以方等深經,皆入大慈大悲,合為一體也。 生曰:明見法理,必能示諸不達。

離眾魔事,及諸邪見。

什曰:凡非法緣,悉魔之事。肇曰:魔,四魔。見,六十二見也。正教既弘,眾邪自息。生曰:魔邪皆起於惑,若體此經,則離之矣。

順因緣法。

什曰:若法定有,則不生滅。若法全無,亦不生滅。不生滅,則與因緣相違。深經所說,非有非無。非有非無,故順因緣法也。

生曰:說不違因緣理也。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空無相,無作無起。

肇曰:法從因緣生,緣則無自性。無自性則無主,無主則無我、人、眾生、壽命。唯空無相無作無起,此深經之所順也。

生曰:此則因緣法矣。

能令眾生坐於道場而轉法輪,

肇曰:深經之所能也。

生曰:坐道場時,思惟十二因緣如此,故得成佛。既成佛,復能使人悟斯法。

諸天龍神干闥婆等所共嘆譽,

什曰:以深經能成佛道,轉法輪,則天人蒙度,所以群聖共嘆深經也。肇曰:既有此能,故有此譽。 生曰:嘆譽法輪。

能令眾生入佛法藏,

肇曰:未有舍背深經,而能入佛法藏者。生曰:體此經者,入佛法藏也。

攝諸賢聖一切智慧,

肇曰:一切賢聖之智。無離深經也。生曰:三乘皆同以其理為悟。故無不攝。

說眾菩薩所行之道,

肇曰:菩薩所行,其道無方,八萬眾行,皆陳之深經也。 生曰:雖曰總攝賢聖智慧,而二乘不盡其理,唯是菩薩所行之道而已。

依於諸法實相之義,

什曰:經說實相,故經依於實相也。生曰:言不遠宗也。

明宣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法。

肇曰:不依實相辯四非常者,非平等教也。依實相,乃曰明也。 生曰:依諸法實相之義則盡然,表不得不無常,而無無常相也。

能救一切毀禁眾生,

什曰:小乘法中,五逆罪及犯四重禁,則皆棄而不救。大乘深法,則無不救也。

生曰:體之則出毀禁罪之境也。

諸魔外道及貪著者能使怖畏,

肇曰:毀四禁,犯五逆,小乘法所不能救。眾魔外道貪著豪姿,小乘法

所不能滅。能救能滅者,其唯大乘方等深經乎! 生曰:恐失其有。

諸佛賢聖所共稱嘆。

肇曰:諸佛共稱,以明其法必真也。

生曰:唯諸佛賢聖得其為美,故嘆之。

背生死苦,

生曰:體之則結盡泥洹也。

示涅盤樂。

肇曰:生死雖苦,背之至難。涅盤雖樂,識之者寡。自非深經,孰啟其路?

生曰:既達因緣法,則知息之為樂矣。

十方三世諸佛所說。

肇曰:諸佛雖殊,其道不二。古今雖異,其道不改。以明第一義經,常一不差也。美深經訖於是也。

生曰:十方三世諸佛。無不必同也。

若聞如是等經,

肇曰:大乘深經,其部無量,故言等也。

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法之供養。

什曰:上來讚歎深經,今始更明受持宣行,行法供養也。 肇曰:如是等經,盡諸佛法身也。若聞斯經,能信解護持,宣示分別,

令大法增廣者,名法之供養,養成法身也。 生曰:以受持讀誦是守護之義,故名法供養。

又於諸法如說修行,

什曰:上章明奉順經典,真法供養也。如說修行,通舉六度也。十二因緣以下,明得無生忍,以實智慧隨順實法也。

肇曰:上以信解護持,宣示弘布,以為法養。今明內行應順,為法供養也。諸法,即深經所說六度諸法也。

生曰:如經說而修行者,最深者也,故別明之焉。

隨順十二因緣,

生曰:情不復乖因緣理也。

離諸邪見,

生曰:既順因緣理,則離有無諸邪見。

得無生忍,

生曰:順因緣理,無復邪見者,無生法忍也。

決定無我,無有眾生。

肇曰:不悟緣起,故有邪見之迷,封我之惑。若如說行,則得明慧,明見十二因緣根源所由,故能離諸邪見,得無生忍,無復吾我眾生之想也。見緣如緣,謂之隨順;明白有無,謂之決定,皆智用之別稱也。

而於因緣果報,

生曰:無生忍之為見也,則決定矣。雖無我無眾生,而非無受報之主也。

無違無諍,離諸我所。

什曰:見法如法故無違,無違故無諍也。

肇曰:無違無諍,即隨順義也。五受陰身及家屬所有因緣果報,即我所也。若能明見因緣果報之性,順而無違,則離諸我所也。上直觀因緣,知無造者,故離我見。今觀因緣果報,知無屬者,故離我所見也。

生曰:亦離我所。

依於義,不依語。

肇曰:至義非言宣,尋言則失至。且妙理常一,語應無方,而欲以無方之語定常一之理者,不亦謬哉!是以依義不依語者,見之明也。

生曰:不復逐語取相而昧其理也。

依於智,不依識。

肇曰:六識識六塵而已,不能分別是非,分別是非其唯正智乎!是以行者依智不依識也。

生曰:若識以著為情,智以達理為用,終不復從識乖智也。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肇曰:佛所說經,自有義旨分明,盡然易了者,應依。亦有應時之經,詭言合道,聖意難知,自未了者,不可依也。

生曰:辨理者,為了義經也。雖曰巧辭而無理者,為不了義也。

依於法,不依人。

什曰:佛言我泥洹後,當依止四法以為大師,所謂四依法也,明此四法可依止、可信受也。依於法不依人者,法謂經教也,當依經法,不可以人勝故,背法依人也。法有二種:一文字語言,二義法。莫依語也。義亦有二種:一識所知義,二智所知義。識則唯求虛妄五欲,不求實利。智能求實利,棄五欲。故依智所知義,不依識所知義。為求智所知義,故依智也。智所知義亦有二種:一了義經,二不了義經。不了義經,如佛說殺父母無罪,未分別,是不了義也。若言無明是父,愛是母,生死根本,故名父母,斷其本則生死盡,故言殺之無罪,既分別,是了義經也。複次,若佛言佛是人中第一,涅盤是法中第一,如是等皆名了義也。是故當依了義經,莫依不了義經。

肇曰:法雖由人弘,而人不必盡應於法。法有定楷,人無常則,所以行者依法不依人也。

生曰:人行理無非法,為法也。苟曰有法,不遺下賤。若無法者,雖復極貴極高,亦不從之。

隨順法相,無所入,無所歸。

肇曰:法,即下因緣法也。上順因緣,知法無生。今順因緣,知法無盡也。法從緣而有,從緣而無,其有不從未來來,其無不歸入過去,故曰無入無歸也。

生曰:復隨順法相,無入無歸之義也。無入無歸,盡不為實也。

無明畢竟滅故,諸行亦畢竟滅,乃至生畢竟滅故,老死亦畢竟滅。

什曰:此即四依中如實法也。上十二因緣,明如說修行,隨順因緣,故得無生法忍。今明行四依,依十二因緣如實相也。

肇曰:無明,十二之根本。無明既滅,余緣亦滅也。畢竟,謂始終常滅,不復更滅。始終常滅,不復更滅,乃所以成無盡滅義也。

生曰:畢竟滅者,終要然也。終既要滅,生豈有哉!生若不有,其誰有滅耶!則無入無歸也。

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無有盡相。

肇曰:滅盡義一,既曰畢竟滅,而曰無盡者何耶?夫滅生於不滅,畢竟常滅則無不滅,無不滅則滅無所滅,滅無所滅即是無盡義也。

不復起見。

肇曰:上觀因緣無生,離常我等諸見;今觀因緣無盡,離斷滅等諸見。

是名最上法之供養。』」

肇曰:若能順行深經,明見緣起,具足四依,離諸見者,法養之上也。上直明誦持,此內行應順,故言最上也。

生曰:諷誦讀說已上於衣食供養,此又最上也。

佛告天帝:「王子月蓋從藥王佛聞如是法,得柔順忍,

什曰:柔,謂軟鈍也。於實相法未能深入,軟智軟信,隨順不違,故名柔順忍也。

肇曰:心柔智順,堪受實相,未及無生,名柔順忍。

即解寶衣嚴身之具,以供養佛。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我當行法供養,守護正法,願以威神加哀建立,令我得降魔怨,修菩薩行。』

什曰:四魔合為三怨:一煩惱,二天魔,三外道也。如來滅後,月蓋道力未具,若不加威神,則為魔所壞,不能降伏,故請加威神。

肇曰:聞法供養,欣欲行之,然經道深遠,非己力所弘,故願加威神也。

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記之曰:『汝於末後守護法城。』

什曰:欲令後人信伏,故記其守護法藏也。

天帝,時王子月蓋見法清凈,聞佛授記,以信出家,修集善法,

什曰:若俗穢自纏,乖於凈法。知非處穢之所弘道,故出家修凈,以弘凈法矣。

精進不久,得五神通,具菩薩道。

什曰:明其無礙,如通達佛道中說也。

得陀羅尼,無斷辯才。

什曰:是聞持也。辯才無盡,隨其說之久近,不中斷也。

於佛滅後,以其所得神通總持辯才之力,滿十小劫,藥王如來所轉法輪,隨而分布。

什曰:以神通力故,能現變知心。聞持力故,不失所聞。辯才力故,能等為人說。有此三力,故能宣布遺法者也。

肇曰:分布法輪,即弘法養也。

月蓋比丘以守護法,勤行精進,即於此身化百萬億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轉,十四那由他人,深發聲聞辟支佛心,無量眾生得生天上。天帝,時王寶蓋,豈異人乎?今現得佛,號寶炎如來。其王千子,即賢劫中千佛是也。從迦羅鳩孫馱為始得佛,最後如來號曰樓至。月蓋比丘則我身是。如是天帝,當知此要,以法供養於諸供養為上,為最第一無比。

肇曰:吾成正覺,由法供養,以是可知法養為上矣。

是故天帝,當以法之供養,恭敬於佛。」

肇曰:行法養,即恭敬佛也。

囑累品第十四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我今以是無量億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什曰:言此經是菩提之因。

付囑於汝。

什曰:不付阿難,以其無有神力,不能廣宣,故不付也。維摩非此土菩薩,故不囑也。文殊游無定方,故不囑。囑彌勒者,以於此成佛故也。佛自以神力宣布,欲成彌勒功業故也。

肇曰:不思議經,即佛無上菩提之道。其道深遠,難可克成。吾無量劫不惜身命,肉施踰須彌,血施過江海,勤苦積集,今始得就。哀彼長迷,故垂之竹帛。然群生薄德,魔事熾盛,吾道多難,非汝不弘,嗣正之第,所以重囑累之也。

如是輩經,於佛滅後,末世之中,汝等當以神力廣宣流佈於閻浮提,無令斷絕。

什曰:用神通則能消伏魔怨,廣宣無礙矣。

肇曰:城高則衛生,道尊則魔盛。自非神力,無以制持,故勸以神力矣。

所以者何?未來世中,當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龍鬼神干闥婆羅剎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樂於大法,若使不聞如是等經,則失善利。

什曰:若不聞此經,或墜二乘,則失大乘善利也。

如此輩人,聞是等經,必多信樂,發希有心,當以頂受,隨諸眾生所應得利而為廣說。

肇曰:法之通塞損益若是,故勸彌勒頂受廣說者矣。

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

什曰:若好雜句,應授之以文;若好深法,即誨之以義。要宜知其相,故為辯二相也。

肇曰:行之深淺,各有異相。得失兩陳,以厲護持法者也。

何謂為二?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

肇曰:文者何耶?妙旨之蹄筌耳,而新學智淺,未能忘言求理,舍本尋末,唯文飾是好。

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

肇曰:妙旨幽深,微言反俗,自非智勇,孰能深入耶!

若好雜句文飾事者,當知是為新學菩薩,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能入其中,聞已心凈,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

肇曰:無染無著,經之深者,自非久行,孰能無畏?

彌勒,復有二法,名新學者,

什曰:將欲令人信樂深經,慎新學之過,故廣記新學過也。

不能決定於甚深法。何等為二?一者所未聞深經,聞之驚怖生疑,不能隨順,毀謗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聞從何所來;

什曰:始聞則驚,尋之則疑,疑則起謗。

二者若有護持解說如是深經者,不肯親近供養恭敬,或時於中說其過惡。

肇曰:一毀法,二毀人。

有此二法,當知是新學菩薩,為自毀傷,不能於深法中調伏其心。彌勒,復有二法,菩薩雖信解深法,猶自毀傷,而不能得無生法忍。

肇曰:上雖聞深經不能信解。今雖信解不能行應。歷明諸失以試後學也。

何等為二?一者輕慢新學菩薩,而不教誨;

什曰:自恃深解,故生慢也。

肇曰:雖解深義,未為心用,尊己慢人,不能誨益,此學者之外患也。

二者雖解深法,而取相分別。是為二法。」

什曰:雖不生慢,而有取相之累也。

肇曰:因其所解而取相分別,雖曰為解,未合真解,此學者之內患也。

彌勒菩薩聞說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說,我當遠離如斯之惡。

什曰:嘆佛上來所說經及辯菩薩異相也。

肇曰:一生大士,豈有如斯之惡咎,聞而後離耶?發斯言者,為未離者耳。

奉持如來無數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求大乘者,當令手得如是等經,與其念力,

什曰:以神通加其念力,令不忘也。問曰:昔時魔常來下,壞亂學人,今何因不來?答曰:優波掘恩力故。佛在世時,有外道薩遮尼犍,大聰明,能論議,心大高慢,知佛法尊妙,意欲出家,問佛言:我若出家,智德名聞如佛不?佛言不得。又問得如舍利弗不?佛言不得。如是一一問五百弟子,乃至問得如羅睺羅不?答言不得。於是尼犍言:我出家既不得如佛,又不得如弟子,何用出家!又問後當得不?佛言:後世無諸大人,然後當得。尼犍命終已,佛泥洹後百年,阿育王時生,出家學道,得阿羅漢,有大名聲。教化國人,令得阿羅漢。除度夫不度婦,度婦不度夫,不在數中,但取夫婦俱時得阿羅漢者,以運算元數之,積算滿屋。後泥洹時,以運算元燒身,不假余物。未泥洹時,嘗於林中坐禪,見一餓狗,飢羸將死,常減食與之。諸比丘各分食而與,狗遂腹脹欲死。時諸比丘各各坐繩床,圍繞守視,誦經說法。狗以善心視諸比丘,又聞法音,命終已,生第六天,有大威德,與魔王共坐。時狗已臭爛,彼魔心念:何因有此大人與我共坐?觀其本緣,乃知是狗,即大瞋恚,是優波掘比丘使是臭狗與我共坐,當作方便,令其毀辱。時優波掘林中坐禪,入滅盡定,魔即以天上嚴飾華鬘系額上已,廣語四眾,將共視之。此比丘於空閑處嚴飾如是,云何名為清凈有德?須臾,優波掘從定起,覺頭有華鬘,知是魔為,即指之:汝是魔王。即取死狗,變為華鬘,極大嚴飾,語魔言:汝以鬘供養我,我還以鬘報汝,汝可著之。便以神力系鬘著魔王頸,系已還成死狗。膖脹蛆爛,甚大臭惡。魔以神力去之而不能得。至帝釋所,帝釋不受。自還六天,乃至梵天,皆悉不受。無能為解,語言:汝自還去求彼比丘。即至優波掘所,求解臭鬘。優波掘即與要誓,汝從今日乃至法盡,莫復來下壞亂學人。又我雖見佛法身,不見色身,汝今為我變作佛形,若能如是,當解汝鬘。魔即受其誓,便語比丘言:我作佛時,莫向我禮。於大林中變為佛身,相好具足,放大光明。作諸弟子,皆如舍利弗等,大眾圍繞,從林間來。優波掘歡喜踴躍,忘其要誓,即為作禮。魔言:云何違要而向我禮?優波掘言:我自作佛意禮耳。於是臭鬘自然得解。魔言:佛真大慈悲,我種種惱佛,佛不報我,而今比丘見報如是之甚。比丘言:佛大慈大悲,自能容忍。我小乘之人,不能如是。魔不來因緣略說之也。

肇曰:冥啟其心,增其善念也。

使受持讀誦,為他廣說。世尊,若後末世有能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者,當知是彌勒神力之所建立。」

肇曰:定己功於未然,息眾魔之候卻。

佛言:「善哉善哉,彌勒,如汝所說,佛助爾喜。」於是一切菩薩合掌白佛言:「我等亦於如來滅後,十方國土,廣宣流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當開導諸說法者,令得是經。」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在在處處,城邑聚落,山林曠野,有是經卷讀誦解說者,我當率諸官屬為聽法故,往詣其所,擁護其人,面百由旬,令無伺求得其便者。」

是時,佛告阿難受持是經,廣宣流布。阿難言:「唯然,我已受持要者。世尊,當何名斯經?」佛言:「阿難,是經名為維摩詰所說,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如是受持。」

佛說是經已,長者維摩詰、文殊師利、舍利弗、阿難等及諸天人、阿修羅、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注維摩詰經卷第十。新雕維摩經後序

推誠保德翊戴功臣金紫光祿大夫行。

尚書左丞上柱國清河郡開國侯食邑。

一千七百戶食實封肆伯戶張齊賢述

壬午歲冬首,余自右補闕直史館江南轉運使,詔還聚族。乘舟順流而下,時十月九日,泊於湖口之側。將夕,有一人年可五十許,衣服狀貌類於漁者,拜於岸次。自陳累世水居(南中有居牌筏舟船之上,號名水居),預知風水。袖中出水行圖子以獻,且言十四日當有大風,事備錄異記。又數日,晝夢一人衣皁衣,水中出其半身,自稱江饒要維摩經十卷。覺而異之。十四日,果於荻港之上遇大風暴起,船將覆沒者數四,僅而獲全,即先言風水之日。夢中稱曰江饒,舉家脫魚腹之葬,不亦幸乎!屆於京師,遍令求訪維摩經十卷者,咸曰無之。不數月,余於所親處覩一經函,發而視之,即維摩經一部十卷。懿夫金文玉偈之殊勝,海藏龍宮之守護,功德之力,其昭昭乎,其昭昭乎!愚冥之徒,不能起信,深可悲矣。因擇工人,俾之雕刻,志願散施,貴廣傳布,用標靈異,直紀歲時。

聖宋淳化四年八月十五日道德里序。

東京左街萬歲西院講維摩經沙門守賢重勘。

宣德 郎守大理評事權大理寺丞公事張致用 翰林待詔承 奉郎守少府監丞御書院祗候賜緋魚袋張用和 承奉 郎守秘書省著作佐郎直集賢院武騎尉賜緋魚袋趙安仁等書。

皇佑三年月日推誠保順同德崇仁守正翊戴功臣武寧 軍節度徐州管內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 師兼侍中行徐州大都督府長史判河陽軍州事兼管內河堤勸農使馬步軍都部署提舉鄭滑等州巡檢兵甲公 事上柱國鄭國公食邑一萬三千七百食實封肆阡玖佰 戶夏竦重較。

□「夏竦」,原作「夏辣」。

附錄 《出三藏記集》卷第八

維摩詰經序第十二

釋僧肇

維摩詰不思議經者,蓋是窮微盡化,妙絕之稱也。其旨淵玄,非言像所測。道越三空,非二乘所議。超群數之表,絕有心之境。眇莽無為而無不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者,不思議也。何則?夫聖智無知,而萬品俱照。法身無像,而殊形並應。至韻無言,而玄籍彌布。冥權無謀,而動與事會。故能統濟群方,開物成務,利現天下,於我無為。而惑者覩感照因謂之智,觀應形則謂之身,覿玄籍便謂之言,見變動便謂之權。夫道之極者,豈可以形言權智而語其神域哉?然群生長寢,非言莫曉。道不孤運,弘之由人。是以如來命文殊於異方,召維摩於他土,爰集毘耶,共弘斯道。此經所明,統萬行則以權智為主,樹德本則以六度為根,濟朦惑則以慈悲為首,語宗極則以不二為言。凡此眾說,皆不思議之本也。至若借座燈王,請飯香土,手接大千,室包干像,不思議之跡也。然幽關難啟,聖應不同,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而不思議一也。故命侍者,標以為名焉。大秦天王,俊神超世,玄心獨悟,弘至治於萬機之上,揚道化於千載之下。每尋翫茲典,以為棲神之宅。而恨支竺所出,理滯於文,常懼玄宗墜於譯人。北天之運,運通有在也,以弘始八年,歲次鶉火,命大將軍常山公左將軍安城侯,與義學沙門千二百人,於常安大寺,請羅什法師重譯正本。什以高世之量,冥心真境,既盡環中,又善方言。時手執胡文,口自宣譯,道俗虔虔,一言三複,陶冶精求,務存聖意。其文約而詣,其旨婉而彰,微遠之言,於茲顯然。余以闇短,時豫聽次。雖思乏參玄,然麤得文意,輒順所聞,而為註解。略記成言,述而無作,庶將來君子,異世同聞焉。

合維摩詰經序第十三

支敏度作

蓋維摩詰經者,先哲之格言,弘道之宏標也。其文微而婉,厥旨幽而遠,可謂唱高和寡,故舉世罕攬。然斯經梵本,出自維耶離,在昔漢興,始流茲土。於時有優婆塞支恭明。逮及於晉,有法護叔蘭。此三賢者,並博綜稽古,研機極玄,殊方異音,兼通關解,先後譯傳,別為三經。同本人殊出異,或辭句出入,先後不同;或有無離合,多少各異;或方言訓古,字乖趣同;或其文胡越,其趣亦乖;或文義混雜,在疑似之間。若此之比,其塗非一。若其偏執一經,則失兼通之功。廣披其三則,文煩難究。余是以合兩令相附,以明所出為本,以蘭所出為子,分章斷句,使事類相從。令尋之者瞻上視下,讀彼案此,足以釋乖迀之勞,易則易知矣。若能參考挍異,極數通變,則萬流同歸,百慮一至,庶可以闡大通於未寐,闔同異於均致。若其配不相儔,儻失其類者,俟後明哲君子,刊之從正。

毘摩羅詰堤經義疏序第十四

僧叡法師

此經以毘摩詰所說為名者,尊其人,重其法也。五百應真之所稱述,一切菩薩之所嘆伏,文殊師利對揚之所明答,普現色身之要言,皆其說也。借座於燈王,致飯於香積,接大眾於右掌,內妙樂於忍界,阿難之所絕塵,皆其不可思議也。高挌邁於十地,故彌勒屈之而虛己;崇墉超於學境,故文殊已還,並未有窺其庭者。法言恢廓,指玄門以忘期;觀品夷照,總化本以冥想。落落焉,聲法鼓於維耶,而十方世界無不悟其希音。恢恢焉,感諸佛於一室,而恆沙正覺無不應其虛求。予始發心啟曚,於此諷詠研求,以為喉衿,稟玄指於先匠,亦復未識其絕往之通塞也。既蒙究摩羅法師正玄文,摘幽指,始悟前譯之傷本,謬文之乖趣耳。至如以不來相為辱來,不見相為相見,未緣法為始神,緣合法為止心,諸如此比,無品不有,無章不爾。然後知邊情險詖,難可以參契真言,廁懷玄悟矣。

自慧風東扇,法言流詠已來,雖曰講肆格義,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性空之宗,以今驗之,最得其實。然爐冶之功,微恨不盡,當是無法可尋,非尋之不得也。何以知之?此土先出諸經,於識神性空,明言處少;存神之文,其處甚多。中、百二論,文未及此。又無通鑒,誰與正之?先匠所以輟章遐慨,思決言於彌勒者,良在此也。自提婆已前,天竺義學之僧,並無來

者,於今始聞宏宗高唱,敢豫悕味之流,無不竭其聰而住其心。然領受之用易存,憶識之功難掌。自非般若朗其聞慧,總持銘其思府,焉能使機過而不遺,神會而不昧者哉!故因紙墨以記其文外之言,借眾聽以集其成事之說。煩而不簡者,遺其事也。質而不麗者,重其意也。其指微而婉,其辭博而晦,自非筆受,胡可勝哉!是以即於講次,疏以為記,冀通方之賢,不咎其煩而不要也。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5月13日開示:六道眾生最大的麻煩,就是到處撿垃圾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 文珠法師
略談老人對佛心七的開示.乘一法師主講
海濤法師【真的發菩提心,有戒體,九玄七祖盡超生,不可思議】
三世諸佛凈業正因---道源法師

TAG:法師 | 鳩摩羅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