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哲教程 人、人性與人的本質

人、人性與人的本質

人是什麼?人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對人來講十分簡單、十分普通又十分切近的問題,千百年來的思想家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們要了解人生,塑造人生,進行人生修養,必須先從認識和了解人開始。

一、人的本質與人性

1、人是什麼

我國古代的思想家,對人是什麼的問題就進行過探討。遠古傳說中的炎帝、黃帝時代,就有人試圖回答「人是什麼」的問題。《列子·黃帝》中寫道:「有七尺之骸,手足之異,戴髮含齒,倚而趨者,謂之人。」這時,人們只能從身高、手足分工、頭髮牙齒和行走姿勢等外在特點上說明人,是十分幼稚的。春秋戰國時代,對「人是什麼」的認識發生了飛躍的發展。這一時期主要是圍繞著人性善或人性惡展開的。

在西方,從3000多年前古希臘德爾斐神廟門前出現「人啊!認識你自己」的銘文以來,無數哲人開始了對人的奧秘的探索。最早力圖把人與動物區別開來的是蘇格拉底,他把人定義為:人是一個對理性問題能給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或者說,人是理性動物。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把人描述為「沒有羽毛的兩足動物」。當反對者拿來一隻拔掉羽毛的公雞時,柏拉圖啞口無言。柏拉圖把人性分為三類:一類是具有智慧的理性;一類是勇敢的意志;一類是低俗的性慾。具有智慧的理性統治著勇敢的意志和低俗的性慾,因此,與此相適應,在國家裡也有三個等級,即統治階級、武士階級和勞動階級,「他們應各安本分,各守天職,以使國家和諧一致」。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士多德再進一步說,人是「政治動物」。然而,他們用的是屬加種差的定義方法,仍然把人和動物看作一類,不能把人和動物真正區別開來。古希臘還有個著名的神話,叫「司芬克斯之謎」,說有一種動物,早上四條腿,中午兩條腿,晚上三條腿,這是什麼?是人。這個謎語說明人是動物,並且是一種很特殊的動物,反映了人的一定特點。

在西方宗教那裡,神性完全代替了人性。基督教教義奠基人奧古斯丁、政治家阿奎那、基督教經典《聖經》都認為人沒有自身的本質,人的本質來源於上帝的本質,人是上帝意志的產物。也就是說,人之所以和其他動物相區別,只是人出於上帝的特殊創造,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並賜給人不朽的靈魂,才使人與動物相區別。

文藝復興運動以後,隨著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哲學的發展,人們對自身的認識也有了很大發展。哥白尼的「日心說」推翻了宗教「地心說」的長期統治,從而震撼了「上帝造人說」,開始把人從宗教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用人本身賴以生存的環境來解釋人的本質和人性。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高舉「人性、人道」的旗幟,反對神性和神道的統治。這樣,使人從神秘的天國的雲霧中回到了世俗人間,人成了社會生活的中心,因而也成為思想家不能迴避的理論文化。在舊唯物主義那裡,自然法學派從「自然狀態」處罰對人的本質進行了研究。霍布斯把「自然狀態」描繪成人人相互殘殺的戰爭狀態,提出了「人對人是狼」這個臭名昭著的論斷。洛克和盧梭把「自然狀態」描寫成人人平等相親相愛的昇平境況。

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時期,對人的本質研究達到了以往哲學的高峰。黑格爾從人是「絕對精神」的外化這種唯心主義前提出發,認為「人之異於動物就因為他有思維」,「人作為精神是一種自由的本質」。他是把「自由」作為人的本質,這對資產階級為爭取自由而鬥爭是有利的。費爾巴哈恢復了唯物主義,認為「人的至高本質是人自身」,他從人自身尋找人的本質,比起黑格爾來是一種進步,但是他犯了兩個錯誤:第一,他不是把人作為社會的人去考察,僅僅把人作為自然的人去考察;第二,他不是具體地、歷史地去考察人的本質,二十孤立地、抽象地去考察人的本質,陷入了抽象人性輪。

到了近代,各種學科分門別類的建立起來了,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不同的學科又有不同的解釋和定義。從生物學角度,可以說人是會說話,能思維,會製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哲學家們說人是主體,是萬事萬物的主宰,人以外的一切都為人所認識、所改造、所利用。早期資產階級思想家說「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甚至說「人對人是狼」。

中外思想家以及神話、宗教等,儘管對人是什麼有過這樣或那樣的解釋,但由於他們各自的局限性,畢竟不能科學地、確切地說明人究竟是什麼的問題。只有馬克思主義對此作了科學的回答。

2、人的本質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馬克思說:「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裡講的社會關係是廣義的社會關係,包括經濟關係、政治關係、法律關係、倫理關係、血緣關係等等,經濟關係是人們在經濟生活中結成的各種關係,主要包括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和勞動產品的分配形式。政治關係是人們在政治活動中結成的各種關係,在階級社會中,集中表現為階級關係,即統治與被統治、壓迫與被壓迫、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法律關係是人們根據法律規範的規定而形成的權利與義務的關係。道德關係又叫倫理關係,使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由道德準則和道德規範規定的非強制性的權利與義務的關係。血緣關係是以血緣為紐帶結成的各種親人、親戚關係。除此之外,還有文化關係、宗教關係、人際關係等。所有這些關係的總和,就是人的本質。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但又不是人的一切社會關係的簡單相加,而是各種社會關係構成的有機統一體,具有合理的結構。首先,經濟關係(主要是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是一切社會關係的基礎,其他各種關係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依賴於這個基礎。因此,生產關係是一切社會關係中最基本的關係,其他各種關係都居於次要和從屬的地位。其次,人的社會關係是一個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有序結構。一方面,生產關係影響和制約著其他社會關係,其他社會關係也有一定的反作用,對生產關係產生一定的影響和制約,在一定條件下,甚至可以起決定作用。另一方面,各種社會關係之間也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獨立的、純粹的社會關係是不存在的。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決定了人與社會密不可分。一方面,一切社會關係都是人創造的、承擔的,都是人的關係,都是人的本質的反映。另一方面,一切人又都是社會關係中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脫離一定的社會關係,脫離了一定的社會關係就失去了人的本質,將不稱其為人。人的一生是在社會關係中完成的,人是社會關係這個大舞台上的演員,沒有這個大舞台,任何人都不能演繹自己的人生。因此,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的學說是馬克思主義人生哲學的基礎,無產階級的人生觀要求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與集體主義原則,人生的真正意義在於奉獻等等結論,都是在正確認識了人的本質的基礎上推導出來的,或者說是人的本質所決定的。

「人對人是狼」的命題是資產階級早期思想家霍布斯提出來的,屬於「性惡論」的範疇。他認為人生來就存在著追逐各種名利的慾望,要滿足自己的慾望,必然採取各種手段進行競爭、爭奪,甚至不惜犧牲別人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利益。霍布斯的觀點在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為促進競爭和資產階級的個性解放有一定積極意義,但他僅僅看到了人的自然慾望的一面,完全看不到人的社會屬性,理論上是荒謬的,實踐上是十分有害的。

還有一種觀點:「人的本質是自私的」,這也是資產階級提出來的,同樣屬於「性惡論」的範疇。這也是僅僅看到了人的自然慾望的一面,把人僅僅當作「自然的人」,要吃、要喝、要穿、要住,有許多自然需要,這當然是為自己的,是自私的。但人之所以成為人,不僅是因為人有自然慾望,根本是因為人具有社會關係。人是「社會的人」,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個大網上的一個點、一個結。這個點與其他點、這個結與其他結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每個人都必須面對和處理各種各樣的關係。在處理各種關係時還要遵循一定的規則,必須考慮到其他點、其他結,顧及到別人。因此,人的本質是道德的,不是排他的,自私的。

3、人與社會的關係

人是社會的主體。社會結構作為一種組織方式和聯繫網路,主要是建立人與人的關係,人作為社會關係的總和就是社會結構的根本內容。人與社會是一個相互依存相互關聯的統一體。人與社會的關係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任何社會都是人的社會,沒有人就沒有社會。首先,從人類社會的產生看,正是由於猿變成了人,猿群才變為人類社會,沒有猿到人的轉變,就不可能又從猿群到人類社會的轉變。其次,從社會的構成看,任何社會都是由人構成的,都是人的社會,沒有人,要麼就是自然,要麼就是動物,就跟本不可能有社會。再次,從社會的發展來看,個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沒有社會現實生活中的個人的發展,就不可能有社會的發展。因此,馬克思指出:「人的社會歷史始終只是他們個體發展的歷史,而不管他們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馬恩選集》第4卷第321頁)

第二、任何人都是社會中的人,離開了社會就是沒有人的存在,或者說,離開了社會任何人都不能生存,都不成其為人。1920年,在印度加爾各答的群狼中發現了兩個狼孩,一個取名叫「卡瑪拉」,一個取名叫「阿瑪拉」。由於這兩個小女孩從小生活在狼群中,與人世隔絕,雖然有人的模樣,但已經沒有人性。她們用四肢走路,不吃素食,用牙撕肉,怕水、怕光、怕火,白天睡覺,夜晚潛行,不會說話,和狼一樣嚎叫。儘管人們費勁了心機想讓她們恢復人性,但沒有結果。這足以證明,離開了人類社會,就不可能有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行為,人的習性,已經不成其為人了。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構成了社會,社會就是處於社會關係中的人本身,人與社會在本質上是統一的。但是,人與社會同時又是矛盾的。社會一旦形成,就有其自身的特點與發展規律。個人生活在社會之中,一方面,個人對社會具有能動性,對社會的發展產生這樣那樣的影響;另一方面,個人對社會又具有依賴性,受到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宗教、習俗等多方面的制約。當個人的行為與社會發展規律相一致時,才能行的通,才會有價值,並對社會的發展起一定積極作用;個人的行為如果與社會的規律不一致,就會處處碰壁,並對社會的發展起消極作用。個人與社會這種既相統一又相矛盾的辯證運動,既推動著社會的發展,又推動著個人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關於個人與社會辯證關係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人生哲學的理論基礎。我們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集體主義的原則,主張個人理想服從於社會理想、個人利益服從於社會利益,主張人的真正價值在於奉獻,所有這些結論,都是以個人與社會的關係的基本理論推倒出來的。因此,我們要樹立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必須首先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4、人性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評價某個人時,會因為他的某些行為失當而說他缺乏人性、沒有人性,甚至說他喪失人性、滅絕人性。這有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說這個人的言行違背了人們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習性,不把自己當人看待,拋棄了自己的人性,把自己擺到野獸那裡去了。如有的罪犯採取及其兇殘的手段犯罪,有極個別人在性關係上的亂倫,有的人搞封建迷信吃人心,喝人血等等,都是喪失了人性,剩下的只有獸性,所以人們罵他們「畜生」、「禽獸」。另一方面,是說他對待別人的態度違背了人類待人的常規,不把別人當人看待,把別人僅僅當作動物任意宰割。如奴隸主對待奴隸,殖民主義者慘無人道的掠奪,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大屠殺,日本帝國主義的「三光」政策以及多次製造的大屠殺等等,都是對人性的迫害、踐踏、滅絕。英國殖民主義者向中國大肆傾銷鴉片,也是滅絕人性的行為。把自己不當人與把別人不當人這兩個方面是統一的,不把自己當人的人不可能把別人當人,把別人不當人實際上也是把自己不當人。

從以上可以看出,人性是與獸性相對立的概念。所謂人性,就是人類不同於一般動物的特有屬性和一般特點。首先,人性是人類作為高級動物與一般動物相比較而顯示出來的特性。人既是動物,又不是一般動物,而是通過長期進化、進步而形成的獨一無二的高級動物、特殊動物。在人身上,既有一般動物所共有的屬性,如食慾、性慾、生存欲等等,又有人類所獨有的特殊屬性,如人有道德性,這種特有屬性就是就是人性。其次,人性又是人類所共有的、一般的特性,是無論哪個歷史時期、哪個民族、哪個階級的人所共有的特性。如對善與美、正義、崇高、正直、勇敢的嚮往和追求等,這是人類所共有的。

人性問題,是倫理學不能迴避的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中外的許多思想家、特別是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對人性問題進行過廣泛深入的探討。但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由於革命年代和歷史條件的不同,特別是由於「左」的思想的干擾,在人性問題上出現了不少誤區。

其一,一講人性就認為是「資產階級人性論」。資產階級承認人的共性,不承認人的個性、即階級性,而「左」的思潮是只承認人的階級性,不承認人的共性,用階級性代替人性。這都是割裂了共性與個性的關係。確實,在階級社會裡,一切人的人性中都打上了階級的烙印,但這並不能由此得出結論:除了階級性以外就沒有共同人性。如果不承認共同人性,那麼階級的烙印打在什麼地方呢?「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馬克思主義並不是不講人性,僅僅是認為在階級社會裡人性受到階級性的制約,主要表現為階級性,但決不是用人的階級性代替人性。即使是在階級社會裡,階級性不可能完全代表人性,除了人的階級性,應當承認有共同人性,如「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等,這是無論哪個階級、哪個時代的人所共有的。

其二,一講人性就認為是「抽象人性論」。確實,在馬克思主義以前,一些思想家,由於他們從歷史唯心主義的世界觀出發,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把人性看作一種超越歷史發展、脫離人的社會關係的一種永恆不變的人類本性,因此陷入一種非科學的抽象。但是,如果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從歷史發展上看,從人所處的歷史關係中來分析人性,即從經濟、政治的制約中,從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關係的要求中,從不同生活環境眾人的需要、慾望和感情中來研究不斷發展變化著的人的共同本性,這不但不是抽象地研究人性,而且正是歷史地、具體地、科學地研究人性。

二、中國傳統的人性觀

在中國傳統的人生哲學思想發展過程中,關於人的本性的探討,主要有儒家的人性學說,道家的人性學說和中國佛教哲學的佛性說。其中有許多精華,也有不少糟粕。這裡就儒家人性學說的主要觀點作簡要介紹。

在中國傳統的人性學說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的關於性善、性惡的學說。不要又以孟子為代表的「性善論」,以荀子為代表的「性惡論」,以董仲舒、王充、韓愈為代表的「性三品說」。除此之外,還有世碩、楊雄的「性有善有惡說」,告子的「性無善無不善說」,李翱的「性善情惡說」等等。

1、以孟子為代表的「性善論」

《三字經》開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前兩句是孟子的觀點,《孟子·滕文公上》記載:「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後兩句是孔子的觀點。他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四句話合起來的意思是說,人生來的本性就是善良的,並且人與人之間都差不多,只是由於後天個人修養和學習的功夫不同,差距就拉開了,有的成了聖人君子,有的成了鄉愿小人。孟子是「性善論」的主要倡導者,他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意思是說人性的善良好像水性一樣總是向下流,人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下流的。既然人性本來就是善良的,那麼人性就固定地存在著「四心」,即「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這「四心」既然是人本來就有的,所以又叫「四端」。端是端倪、萌芽的意思。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恭敬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生的任務就是通過學習和修養,把這「四心」或「四端」開發出來,發揚起來,使之成為「四德」,即「仁、義、禮、智」。「四心」是人性的根本標誌,有「四心」,是人,無「四心」,非人。孟子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2、以荀子為代表的「性惡論」

「性惡論」是「性善論」的反命題,起主要倡導者是戰國後期的荀子。荀子認為,「人性之惡。其善者,偽也。」偽是指人為,就是說,人的天生之性是惡的,人之所以有善性是後天行為的結果。荀子認為,人性之所以生來是惡的,是因為人性本身決定的。人性是什麼?他說:「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什麼是「生之所以然者」?他說:「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快」,「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凡人有所一同」。所有這些,都是天生而成的,生來就有的,就是人性。「好利」,是喜愛和追求對自己有利的事物,「惡害」,是討厭和捨棄對自己有害的事物,這是任何人都一樣的本性。這種追求功利的本性是惡的萌芽和起源,所以「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賤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荀子認為人要棄惡從善,必須靠後天的學習和教育,靠社會規範和制度的強制性約束,靠法制。

孟軻的「性善論」和荀況的「性惡論」相互對立。各有長短,又相互補充。「性善論」是強調了人的社會屬性一面,為善要靠後天對善性的發掘、養成,引導人們加強人生修養,具有積極意義。「性惡論」是強調了人的自然屬性一面,為善要靠後天的教化、法律和制度約束,也有一定積極意義。二者都強調後天因素的作用,所不同的是,前者強調了後天自我養成,後者強調了後天社會教化。但是,孟子把人的善性看成是先天就有的,這是不科學的。荀子把人的自然慾望說成是先天就有的,這本來符合實際,但把人的自然慾望當作人性或人性惡的根源,這就不科學了。人的自然慾望同動物一樣,都是出於本能,是動物性的表現,不能代表人性,或者說不是人性的本質方面。況且自然慾望本身無所謂善惡,如食慾,很難說誰的食慾是善的,誰的食慾是惡的,只是滿足食慾的方式和行為才有善惡之分。

3、「性三品說」

漢代大儒董仲舒綜合孟子和荀子人性論的長短,提出了「性三品說」。他將人性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近乎全善,是「聖人之性」,不教而成,就是他天生就是善的,不用教育;中品可善可惡,是「中民之性」,教可成善,不教則成惡;下品近乎全惡,是「斗筲之性」、「賤民之性」,天生就是惡的,教也難成善。「性三品說」強調社會教化的重要性,有一定積極意義,但它把人性分成先天的若干等級,不僅是不科學的,而且比起孟子、荀子來是一種倒退,明顯地表現出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特點。

三、人的自然屬性

人類是自然界長期進化的產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作為動物的人,它與其他動物一樣,都具有維持自身生存、延續、發展的自然本能,這就是人的自然屬性。

人的自然屬性同動物的自然屬性一樣,都主要表現為食慾、性慾、生存欲三個方面。告子曰:「食、色,性也」,荀子曰:「飢而欲時,寒而欲暖,勞而欲息」,這都是講的人的自然屬性。食,是飲食之欲,餓了就要吃,飢了就要喝,這是動物維持自身生存所具有的基本本能。色,本意是指眼睛對美麗顏色的追求,都願意看好看的事物,愛看好看的女人,就引申出對異性的追求、交合,這是動物為了延續後代所具有的本能。生存欲,集中代表了動物的自然慾望,食慾、性慾,實際上也是生存欲的表現,為了個體的生存要吃喝,為了人類的生存就要交配。這裡講的生存欲主要是指自我保護欲,當自身的生命受到威脅時,有自我保護的本能,或躲藏,或逃避,或反抗,都是自我保護。

人的自然屬性是人的非本質屬性,或者說是人性中的非本質部分。這是因為,人的自然屬性與動物的自然屬性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出於本能,是動物的一般屬性,而不是人類特有的屬性。人的自然屬性表明人沒有脫離動物界。因此,在自然屬性方面人與動物無法從根本上區別開來。嚴格地說,人的自然屬性不屬於人性的範疇,它僅僅是動物性。如果說它是人性,那也僅僅是人性中的非本質部分。

儘管如此,研究人的自然屬性並非毫無意義。這是因為,人本身具有二重性,人不僅是自然的人,同時又是社會的人。人的自然屬性雖然在本質上屬於動物性,但在形式上,即人的自然屬性的表現形式上,也就是滿足各種自然慾望的具體方式上,人與動物又有著根本的區別。換句話說,人的自然慾望本身與動物一樣都是出於本能,但如何滿足自然慾望人與動物則不一樣,人不僅僅是出於本能,而是受到社會屬性的引導和制約。倫理學研究人的自然屬性不在於研究自然屬性的內容本身,而重點在於研究滿足各種自然慾望的方式,正是這種方式的不同,使人能夠在本能方面也可以與動物區別開來。

現在我們來看看人的自然本能與動物的自然本能在表現形式上有什麼不同。

1、在食慾方面人與動物的區別

在食慾方面,動物滿足食慾時表現為「狼吞虎咽」,「弱肉強食」,「飢不擇食」,「相互而食」,並沒有一定的規矩和約束。有的動物是在找不到食物時,會將自己的子女吃掉。非洲的旱季,為爭水源有時獅子竟敢向大象進攻。而人的飲食則受到精神、道德、習俗等的引導和制約。雖然在滿足身體對物質營養的需要這一點上與動物是一樣的,但在滿足方式上與動物則根本不同。

第一,人的飲食表現為「食之有道」。道在古人那裡是含義比較寬泛的概念,這裡可以理解為規則、道理、道德。在動物那裡,之為謀食,不講其道,而在人這裡,是「君子謀道不謀食」,即要按一定的規矩、道理、道德要求去取食。當「道」與「食」的矛盾不能一致時,要取其道,舍其食。「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節,也是一種道德要求,為了遵守這種道德,餓死也不在乎。革命先烈在獄中為了守住革命氣節,寧肯絕食,直至餓死。古人講「不為五斗米而折腰」,也是不為食而失節。

第二、人的飲食表現為「食之有名」。名,食之人的名聲,人的尊嚴。人們不能為了一時的飲食之樂不顧自己的名聲與尊嚴。古人講:「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盜泉」的名聲不好,所以不喝它的水;施捨時代有侮辱性的,所以不能食用。現在有的領導幹部喜歡吃請,「筷子一提,可以可以,酒杯一端,政策放寬」,為了一時的飲食快樂,不僅喪失了自己的名聲,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同時也敗壞了社會風氣。

第三、人的飲食表現為「食之有情」。人的食慾往往受到情緒、感情的影響,精神愉快食,吃東西就香,胃口就好;精神沮喪時,會食慾下降,吃什麼東西都沒味。情投意合時,「酒逢知己千杯少」;當話不投機時,杯酒也醉人。為了老人、自己所愛的人,可以割下自己的肉,所以有「割股療親」一說。戰爭年代當自己的家園不保時,寧肯將家園燒掉也不留給敵人。

第四、人的飲食表現為「美食」。人在飲食時,不僅體現著道德、理解、感情,同時也講究美食。人類越是進步,越講究美食。美食包括食品的本身美,進食的姿態美和進食時的環境美。食品本身要講究色、香、味、型俱全。進食是要講究姿態、風度,還要講究進食時的環境。人們現在都願意進高檔餐館,不見得都是去吃那裡的山珍海味,往往是看中了那裡的環境,那裡的氣氛,所以有人說「吃得就是那個氣氛」。有人說孔子就是個美食家,他曾要求「割不正,不食」,肉塊要切的方正才進口,這是講究型美;他還提出「食不語」,吃東西的時候不要講話,這是講究姿態美、風度美。

2、在性慾方面人與動物的區別

動物純粹是出於延續後代的本能而發情和交合。平時我們所說的「獸性」,一方面是指野獸在滿足食慾時表現出來的殘忍性,另一方面是指野獸在滿足「性慾」食的亂倫性。殘忍和亂倫,這是野獸最主要的兩個特點。而人在性問題上不僅受到道德、精神、習俗的引導和制約,同時還受到政治、經濟、文化及法律的引導和制約,這種引導和制約比起食慾來要嚴格的多。

首先,人的性關係是以婚姻形式固定下來的,只有婚內的性關係才是合乎道德的、合乎習俗的、合乎法律的。人類的婚姻經過群婚、對偶婚、一夫一妻制婚姻等階段,發展到今天,普遍以一夫一妻制固定下來,各民族無不如此。儘管有的動物也有相對固定的性伴侶,如「樹上的鳥兒成雙對」,但它們完全是出於本能,絕對無法與人的婚姻相提並論。人的婚姻是一種自覺的行為,是受到人的社會屬性嚴格制約的行為。

第二,人的性關係是以愛情為基礎和紐帶的。這是一種精神引導和制約。人類越是走向文明,愛情在性關係中的作用也越為重要和明顯。嫖娼與賣淫是商品經濟條件下的一種特殊社會現象,是把性關係作為一種商品進行交換,是人性的一種異化。這其中只有金錢關係,沒有絲毫的愛情,沒有愛情的性關係是野蠻的表現,無異於獸性。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社會的進步,商品在社會生活中消失時,嫖娼與賣淫必然會消失。

第三,人的性關係表現為性美。人的性行為是在愛情的基礎上,在法律、道德、習俗許可的範圍內進行的,並且講究時間、地點、方式,是感情無間的融匯,是美的享受與精神的愉悅。著名醫學家吳階平教授曾作序並校對過一本書,書名叫《讓美在性生活中蕩漾》,專門講性美的問題。

3、在生存欲方面人與動物的區別

動物只會本能地逃避和消極地反抗。「狗急跳牆」,「兔子急了也咬人」,這都是出於本能。而人能夠自覺地防範和積極的防衛,根據政治的、經濟的、道德的、愛情的等多方面的需要去支配自己的生命。

首先,人能夠主動捨生。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布魯諾堅持和宣傳哥白尼「日心說」,面對教皇架起的烈火,鎮靜地說,即使把我燒死了,地球仍然圍繞太陽旋轉。這是為真理而獻身。裴多菲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是為自由而獻身;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為功名而獻身;魯迅的「我以我血薦軒轅」,周恩來的「難酬蹈海亦英雄」,這是為祖國而獻身;還有董存瑞、黃繼光、焦裕祿、孔繁森等,舉不勝舉。總之,人可以通過主動捨棄生命,使生命更有價值,更崇高,更有意義。

第二,人能養生。生命是一個天然的過程,但人能夠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去珍惜、保養、鍛煉自己的身體,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社會越進步,人的生命有可能越延長。

第三,人追求生命美。人對自己的生命不但有崇高、長壽的追求,而且又有美的追求。主動獻身是一種壯美,加強鍛煉是追求健美。收拾打扮、美容美髮、唱歌跳舞、觀光旅遊等等,都是對生命美的追求。

總之,人的自然屬性與動物的屬性在表現形式上是根本不同的。歸結起來講就是人的食慾、性慾、自我保護欲的滿足受到社會屬性、即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法律的、民族的、習俗的等多方面的引導和制約。正如馬克思所說:「吃、喝、性行為等等,固然也是人的真正的機能,但是,如果使這些機能脫離了人的其他活動,並使它們成為最後的和唯一的終極目的,那麼,在這種抽象中,它就是動物的機能」(《1848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人和動物在自然屬性上的區別,不在於「吃、喝、性行為等等」「機能」本身,而在於這些「機能」不能脫離政治的、道德的、法律的等「人的其他活動」,即在於各種慾望的滿足方式和表現形式上的區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人與動物在自然屬性上區別開來。

四、人的社會屬性

我們所說的人,是具有兩方面性質的人。一方面在為自然人,生理學意義上的人,他僅僅是動物,所表現出來的特點與屬性是自然屬性;另一方面,同時又是社會的人,他不僅僅是動物,而且是社會動物,所表現出來的特點與屬性就是人的社會屬性。

如前所述,人作為自然界的高級動物,在自然屬性即自然本能方面已經區別開來。但這僅僅是在自然本能表現形式上的區別。要最終把人與動物區別開來,還必須研究人的社會屬性。

1、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

人類一開始就是以社會的形式存在的。人們以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結成相互聯繫的共同體並在其中勞動和生活。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和顯示出來的性質和特點就是人的社會屬性。人的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或者說是人性中的本質部分。人的社會屬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人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這是人脫離一般動物的第一個標誌,也是人區別於一般動物的最基本的特徵。一般動物只能消極地處應自然,利用自然界現有的、現成的資源維護自己的生存。人不單是利用自然界現成的東西,而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對自然界進行改造創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東西。勞動使人從一般動物最先分離出來,勞動創造了人。

勞動是人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說,勞動是「通過他所做出的改變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來支配自然」。勞動這種活動與一般動物的活動是根本不同的,如蜜蜂有造蜂房的本領,小鳥有築巢的本領,蜘蛛有結網的本領等,它們的本領有的雖然也很高超,但都是出於本能,而人的勞動是出於自覺。

勞動是創造和使用工具進行的勞動,這是勞動的又一個標誌。當不能製造和使用工具時還不能稱其為勞動,只有創造和使用工具進行的活動才是勞動。因為工具總是為著一定的需要、達到一定的目的而創造和使用的,創造工具本身就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表現。

第二、人在勞動中結成了複雜的社會關係,人有相互依存性、集體性、交往性。單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在人類初期,只有靠集體的力量,靠許多人的協作才能對付比較兇猛的野獸,獲取到生活必需品。人的勞動一開始就是以社會的形式出現的,也就是說它是集體的勞動,使許多人協作和配合的社會性勞動。社會性的勞動必然產生社會性的關係,使人們在勞動中結成這樣那樣的關係。在人類初期,是許多人共同佔有生產資料,共同享用勞動果實,社會關係相對較為簡單。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關係也越來越複雜化了。社會性的勞動,社會性的關係,必然使人產生相互依存性、集體性和交往性,這是人的社會屬性的重要方面。

第三、人有語言,會思維。社會性的勞動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聯繫與溝通越來越頻繁,隨著聯繫的密切與交流的增加,當手勢語和吼叫不能滿足需要時,語言就產生了。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從猿到人轉化的推動因素,「首先是勞動,然後是語言和勞動一起,成了兩個最主要的推動力,在它的的影響下,猿的腦髓逐漸變成了人的腦髓」,思維活動產生和發展了。語言和思維是人的社會屬性的又一方面。

第四,人愛美求善,追求正義、正直、崇高和勇敢,人有道德性。

2、人的道德性是人性的核心和最本質的部分

一般說來,人的社會屬性是人類獨有的,動物沒有社會屬性。但這並不絕對,從一定意義上講,人的社會屬性中的某些方面也可以在動物中找到例證,在前面的第一、第二、第三項中都可以找到。如有的動物也會製造和使用簡單的工具;不少動物有相互依存性、集體性和交往性;有的動物也有自己的語言系統。因此,籠統地講人的社會屬性,並不能真正把人與動物區別開來,必須找出人的社會屬性中最本質的特點,即在動物身上永遠找不到的特點,以便最終把人與動物區別開來。能夠把人與動物最終區別開來的東西,就是人性中最本質或最核心的東西。

這就是人的道德性。道德性是人性中最本質的部分,只有人有道德性,動物沒有永遠也不可能有道德性。這是因為:

第一、道德性是人猿相揖別的最後標誌。從猿到人是一個漫長的漸進過程,即一個人性的產生到逐漸增多、獸性的減少到逐漸消失的過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最先顯示出來的人性是製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馬克思說:「一當人們自己開始生產他們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把自己同動物區別開來」(《馬恩選集》第1卷第25頁)。馬克思講的「生產他們所必需的生產資料」就是勞動,能夠勞動是人與動物的第一步區別,也是從猿到人的第一個標誌。

任何勞動都不是單個人完全獨立地完成的,必須結成一定的社會關係,勞動是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的勞動,處理這種社會關係的活動就是交往。這樣,交往性和相互依存性就成了人猿相揖別的第二個標誌。

人的交往又必須有一定的交往手段和內容,這就產生了語言和思維。語言是交往的手段,同時又是思維的載體。這樣,語言和思維就成了人與動物相區別的第三個標誌。

人們在交往中,不僅逐步形成了語言和思維,而且逐步形成了一定的交往準則、規範和習慣,這就是倫理道德。人們按照一定的倫理道德進行交往,這就是道德性。道德性使人與動物最終區別開來,標誌著人類的成熟。

第二,道德性使人與動物在自然屬性上完全區別開來。動物的自然屬性完全是出於本能,而人的自然屬性則受到社會屬性(主要是道德性)的制約,表現為道德的自然屬性。這在前面已有詳細說明。

所謂道德性,就是指人們在從事各種活動和處理各種關係時,能夠遵循一定的道德準則,用道德標準來引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追求善與美,塑造崇高人格的特性。我們平時說某人缺乏人性、沒有人性,實際上主要是指他在從事某種活動或處理某種關係時缺乏道德、不講道德。這裡,道德性與人性是同等的。

五、人生與人生觀

人生觀問題是人生的根本問題。它不僅涉及到如何認識和理解人生,而且關係到怎樣對待和把握人生。大學時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正確地認識人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對於自己未來的整個人生將產生直接而深遠的影響。

1、人生

什麼是人生?許多教科書上說:人生是指人的生命過程,即人的出生、發育、成熟到死亡的生命過程。這種定義並不錯,但它僅僅是生物學上的定義,不能揭示人的本質。

如前所述,任何人都是社會之中的人,離開了社會不能生存。狼孩也有生命,但因為它脫離了人類社會,已經失去了人的本性,因而它的生命談不上是「人生」,僅僅是「動物生」。我們必須把人生放在社會關係中去考察,才能揭示出人生概念的真正含義。

所謂人生,是人在社會生活中追求人的目標,滿足人的需要,實現人的價值的生命過程。這裡,不僅表明人生是一個自然的生命過程,而且表明人生又是一個有著豐富社會生活內容的社會生命過程。

第一、人的生命過程是一個社會化和再社會化的過程。人要樹立和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有效地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必須首先得接受社會教育,學習社會知識,積累社會經驗,取得社會資格,使自己由自然的人逐步成為社會的人,完成自己的社會化。即使到了成熟期,也還有個繼續學習提高和適應社會的問題。荀子說:「學,不可以已」,要求活到老學到老。個人社會化的速度和程度決定著他人生實踐的深度和廣度,也決定著他達到人生境界的高度。

第二、人的生命過程又是一個人生價值的實現過程。人的生命的自然過程本身並不是目的,即人不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為了長壽而長壽。人生的真正意義在於人生價值的追求和實現,說到底是個人對社會的意義、責任、義務和奉獻。雷鋒說過,人吃飯是為了活著,但人活著決不是為了吃飯。他雖僅活了22歲,但他留下的雷鋒精神世代相傳。有的人活到百歲,但一生碌碌無為,生命沒有多少價值。人的社會化、人生修養也不是目的,它們都是人生價值實現的前提和條件。有的人滿腹經綸,才高八斗,體健如牛,但就是不去為社會、為他人做貢獻,這種生命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

第三、人的生命的過程是一個不可重複、不可逆轉的時間過程。這是人生的一維性。任何一個生命都與時間密切聯繫在一起,並且同時間一樣一刻不停地發展著,延伸著,過去的將永遠成為過去,不可重複,不可逆轉。在人生的道路上會有走錯路的時候,但只能從錯誤的道路上轉到正確的道路上來,不能將這段路重走一次。人們都希望犯人能悔過自新,重新做人,這只是希望他懸崖勒馬,轉向正道,決不可能是重新再來一次。我們把人生的16歲看作花的季節,叫16歲花季,過了這個花季不可能再有這個花季。生命之所以寶貴,就是因為它的不可重複、不可逆轉性。因此,人人都應該珍惜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的人生書寫得更美好、更有意義。

2、人生觀

人生觀是世界觀的反映。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觀。世界觀使人們對於整個世界(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那麼,人生觀就是人們對於人生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包括對人生意義、人生目的、人生價值、人生理想、人生道路、人生境界等等方面。在這些內容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觀的核心。

人生觀以其哲學基礎為標準,可分為唯心主義人生觀、機械唯物主義人生觀和辯證唯物主義人生觀三種基本類型。唯心主義人生觀往往脫離人生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現實,過分誇大人生的主動性而否定人生的客觀制約性,主觀地設計人生,往往表現為唯意志主義,不能達到人生目的時又表現為悲觀主義或人生虛無主義。宗教宣揚的人生觀都是唯心主義人生觀。機械唯物主義人生觀又稱形而上學人生觀,這種人生觀雖然看到了人生的客觀制約性,但又誇大了客觀環境的制約作用,忽視甚至完全否定人的活動的主動性,它往往表現為享樂主義、實用主義、命定主義。這兩種人生觀都不能正確揭示人生活動的規律和本質,而且給人以錯誤的人生導向,因而是不科學的、消極的、錯誤的。只有辯證唯物主義的人生觀科學地揭示了人生活動的主觀能動性於客觀制約性的統一,因而是科學的、積極的、正確的。我們要樹立的人生觀,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的人生觀。

人生觀以其階級性職位標準,又可以劃分為剝削階級人生觀、小資產階級人生觀和無產階級人生觀。剝削階級的人生觀是一個人為本位,以自我為中心,一個人私利為出發點和歸宿的利己主義、個人主義的人生觀。這種人生觀在我國現今社會中雖不佔主導地位,但仍有一定影響。小資產階級人生觀就是通常說的小生產者的人生觀。小生產者既是勞動者,又是私有者,發財觀念很重,總想往上爬。「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是這種人生觀的基本特徵。無產階級的人生觀就是保證唯物主義的人生觀,是無產階級在革命實踐中形成的人類歷史上最科學、最進步、最科學的人生觀,其宗旨是從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它以解放全人類、在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為人生目標,是現實社會中人生觀的最高層次,是我們應該樹立的人生觀。

正確的人生觀大致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崇高的人生理想,即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和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對於共產黨員來說,就是要為共產主義而奮鬥;就大多數人來說,要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奮鬥。第二,正確的人生目的,即到底為什麼活著。對於共產黨員,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於大多數人,在為人民服務的前提下,正當地追求各人正當利益。第三,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就是要正視人生矛盾,用於克服矛盾,始終保持樂觀的人生態度,積極進取,勇往直前。第四,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即把奉獻作為人生的真正價值,人生的真正意義在於為他人、為社會多做貢獻。

人生觀對人生起著十分明顯的指導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在人生方向和人生道路的選擇點上起決定作用。當前我國正是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成分多極化,利益主體多極化,社會矛盾的多元化,在多極化中,人們每時每刻都處在選擇點上。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是合理地為自己,還是不擇手段地為自己;是先為自己後別人,還是先為別人後自己,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就看你持什麼樣的人生觀了。特別是身處重大事變和人生的關鍵時刻,人生觀對人生方向和生活道路的選擇作用更為明顯。

第二,人生觀是人生活動的一種精神力量,鼓舞著人們沿著正確的目標前進。人生活動總是指向一定目標的,在一定人生觀的指導下選定目標以後,人生觀會引導人們朝著既定目標前進,不斷地為實現既定目標提供精神動力。

3、幾種非科學的人生觀

當前,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於存在著多種經濟成分,多元的利益主體,也就存在著多元的人生觀結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對各種人生觀有所認識,有所比較,從而樹立科學的、正確的人生觀。這裡就幾種非科學的人生觀作簡要評析。

第一、享樂主義人生觀

享樂主義人生觀是歷代剝削階級所推崇的一種人生觀。它從人的自然本性出發,認為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就在於追求各人的物質享受,滿足生命本能的需要。

享樂主義人生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古希臘的昔勒尼學派最早提出了「快樂主義」,認為追求快樂的感受是人的天職。中國的《列子·楊朱篇》中提到,人生就是為了吃好、穿好、玩好,滿足耳目、口、鼻、體、意的快樂。到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以後,享樂主義已經成了影響很大的思想體系。人文主義者認為,人生就是發財致富,尋歡作樂,任意享受。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愛爾維修認為,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就是趨樂避苦。19世紀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認為,一切有生命的東西所謂一追求的就是快樂。到了現代,資產階級更是把追求個人享樂看成是人生至高無上的目的,認為不能為了別人而犧牲自己的快樂。正如弗洛伊德所說:「人生的意義和最高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而幸福只是各人生理需要得到滿足,得到快樂。」資產階級把享樂推向極端,貪婪、縱慾、道德淪喪,充分暴露了享樂主義的腐朽性和反動性。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信奉「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今朝有酒今朝醉」,都是人生享樂主義的體現。

享樂主義人生觀肯定人有自身的物質和精神慾望,這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傾向,對於反對宗教禁欲主義,把人從上帝、從神那裡解放出來,這在當時有一定進步作用。但是,享樂主義人生觀以人自然屬性解釋人生目的,提倡從利己主義出發去追求人的幸福和快樂,是片面的和錯誤的。首先,人的自然屬性並不體現人的本質,也不體現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其次,享樂主義人生觀把人的生產性和創造性活動排除在生活之外,不是把個人的享樂建立在勞動創造的基礎之上,享樂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試想,全社會成員都只享樂而不進行勞動創造,那麼,有什麼可以享受呢?

社會主義不是一概反對享樂,恰恰相反,我們發展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但是,享樂與享樂主義的區別在於:享樂實在勞動創造基礎上的享樂,是全體人民同樂,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享樂主義是個人的享樂,是不勞而獲的享樂,是純粹的享樂。我們反對享樂主義不是要做「苦行僧」,而是要努力學習,積極奉獻,在奉獻的基礎上獲得快樂,把奉獻作為人生最大的快樂。

第二、悲觀主義人生觀

悲觀主義人生觀又稱厭世主義人生觀,是剝削階級處於沒落時期,對於未來喪失信心的一種心理反應。這種人生觀認為人生充滿煩惱,毫無樂趣,因而消極悲觀,玩世不恭,逃避現實,甚至毀掉人生。

在歐洲,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叔本華是悲觀主義人生觀的典型代表、。他從唯心主義的世界觀出發,推出了它的悲觀主義人生哲學。在叔本華看來,人生不過是意志的虛幻,是空虛的,沒有什麼價值,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噩夢,充滿著痛苦。這是因為,人生是慾望所支配的,「慾望按其實質來說就是痛苦」。因為慾望時無窮無盡的,而得到的滿足是暫時的、有限的。當一種慾望得到滿足的時候,新的慾望就會隨之而來,這樣,人的慾望就永遠無法得到滿足,這就是痛苦。因此,人生永遠是痛苦的。反之,人的一切慾望都滿足了,沒有新的慾望了,那會感到「寂寞、空虛、厭倦」,而這同樣也是痛苦。總之,人生是痛苦的。

如何擺脫人生痛苦呢?叔本華認為,就是要消除產生痛苦的根源,即完全抑制慾望,否定生命,否定支配人的生命的意志,忘卻現實生活,進入無我境地。這是一種極端的禁欲主義。

對於叔本華的悲觀主義人生觀,只有放在他所生活的歷史背景下去考察,才會得到客觀的認識。他出身於德國的一個商人家庭,父親是商人,母親是一名放蕩的通俗文學作家。他17歲時父親因經商受挫而自殺,母親對他又不太好,這使他在少年時期就產生了悲觀情緒,叔本華的悲觀主義人生觀是他的悲觀情緒的流露。他的思想體系形成於19世紀初,但當時影響不大。1848年,德國資產階級革命失敗,在德國資產階級中產生了一種對理性的不信任,逃避現實,苟且偷安,悲觀失望思潮,叔本華的悲觀主義才有了市場,名聲也隨之大噪。所以叔本華的悲觀主義人生觀是資產階級政治苦悶和憂鬱心情的反映。

悲觀主義人生觀從根本上否定人的主觀能動性,認為人根本無法駕馭自己的命運,選擇自己的前途,一切只能聽任某種精神力量的擺布,否定人生的目的和意義,以消極的態度對待人生,逃避現實,怨天尤人,消極頹廢,自甘沉淪,這種人生觀是十分有害的。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各方面的競爭日益激烈。在激烈的競爭中,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總會有失敗和挫折,但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一遇失敗就灰心,一遇挫折就回頭。我們必須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勇敢面對火一樣熱烈的生活,努力拚搏,勇往直前。

第三、實用主義的人生觀

實用主義人生觀從「有用即真理」的基本原則出發,把「方便」、「有用」、「管用」作為人生處世的最高原則和信條。認為人生的目的在於服從各人主觀的意志和願望,生活的意義要由按照這種慾望行動帶來的好處的多少來衡量。實用主義產生於美國,其典型代表人物是詹姆士和杜威。實用主義活動的中心一直在美國,甚至成為美國的國家價值觀。

詹姆士認為,有用便是真理,無用便是荒謬,真理等於有用。在他們看來,有用、獲得成功是真理的根本標誌,至於是否合乎客觀實際則是無關緊要的。如果一個觀念不符合他們的需要,不能使他們獲得成功,那麼,不管這種觀念如何地反映的客觀實際,他們也會宣布這個觀念是謬誤,或者千方百計地迴避它。杜威則用「工具主義」來粉飾詹姆士的「真理等於有用」的觀點,他認為,思想、觀念、理論等,不過是人們為了表達某種預期目的而設計的工具,如果它們對於達到預期的目的是有用的,便是真理,反之就是謬誤。

實用主義作為美國資產階級的國家哲學,是由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特點決定的。美國從18世紀末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以後,資產階級奪得了民主革命的勝利果實。他們為了鞏固和發展自己奪得的勝利成果,就積極利用美洲大陸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廉價勞動力以及歐洲移民帶來的生產技術和經驗,迅速建立和發展資本主義的工業、商業和農業。處於初創時期的美國資產階級為了求得儘快發展,特別需要發揚求實精神,鄙棄抽象理論,強調有效行動,反對守舊,孤立開拓等,實用主義正好適應了美國資產階級的這種需求。同時,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它自身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繼承,更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炫耀,它在開發時期,人口、人才、資金、技術,可以說除了美洲豐富的資源以外,它需要的一切都是外來的,這樣,它當然要將最需要的、最有用的「拿來」,為我所用,這自然也就形成了實用主義。當今的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它對外政策的基本出發點是「符合美國的利益」,只要符合美國利益的,就是有用的,就是真理;凡是不符合美國利益的,就是無用,就是謬誤,就隨心所欲的處置,為所欲為。因此,實用主義又是美國推行霸權主義的理論基礎。

實用主義從自己的實際需要出發,崇尚實際,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把它作為普遍原則,作為人生觀、價值觀,是十分有害的。它的核心命題「有用即真理」,實質上陷入了主觀唯心主義、功利主義、利己主義。我們承認「凡是真理都是有用的」,但是不能反過來說「凡是有用的就是真理」。「有用」,指的是人的一種主觀需要,人的主觀需要是豐富多彩的,人與人的需要又是千差萬別的,同一事物,有的人需要,有的人就不需要;同樣是人,有的人需要這個,有的人需要那個。正如有人需要上帝,有人需要科學;有人需要君子的「正統哲學」,有人需要小人的「厚黑學」,如果都以自己的需要作為真理的標準,實際上就抹煞了真理與謬誤的界限,也就沒有真理可言了。

總之,人生問題是每一個人都不能迴避的問題,不管你願意不願意,自覺不自覺,每個人都在一刻不停地塑造著自己的人生,書寫著自己的章章節節。譬如一張白紙,誰都願意將上面畫上最美最好的圖畫。你怎樣畫好自己的人生畫卷呢?


推薦閱讀:

專家:我國強調依憲治國與西方憲政有本質區別|依憲治國
載體與市場及隊友
第二十五章 一體的本質
教你如何看清一個人的本質 供參考
一文讓你看懂當今市場的本質(深度)

TAG:人性 | 本質 | 教程 | 馬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