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此三人共同輔政並挑選皇位繼承人,而慈禧竟是個備胎

光緒帝即位的合法性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和風

前言

長久以來,光緒即位被視為慈禧太后進行專政的產物,慈禧太后通過控制幼帝進而執掌朝政。筆者認為,該說法過於片面,光緒的即位是清廷統治階層相互妥協的產物,只不過慈禧是最大獲益者。

1咸同政局的演變

咸豐帝在位期間,清廷內憂外患,大廈將傾。咸豐本人卻是清朝中後期最有魄力的統治者,強於嘉慶、道光。他不拘一格用人,重新啟用宗室,改變了崇滿抑漢的國策,延緩了清朝的滅亡。

咸豐三年,令六弟恭親王奕擔任軍機大臣,結束了乾隆以來宗親不得入直軍機處的局面。

咸豐五年,咸豐與恭王因靜妃尊號問題反目成仇,革除恭王一切職務,奕的失勢造就了肅順的登場。肅順是鄭親王烏爾恭阿的第六子,成為權傾朝野的權臣。肅順在處理戊午科場案時將一品大員柏葰處斬;同時提出重用漢臣,向咸豐帝推薦了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等官員。咸豐帝臨終前,命肅順、載垣、端華等八人盡心輔弼,贊襄政務。

清朝的實權被疏遠皇族掌控。

(圖)咸豐帝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

咸豐帝去世後,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奕發動辛酉政變,清廷進入兩宮皇太后與恭親王輔政的時期,皇權被後權與王權的二元格局所取代。

辛酉政變

`

辛酉政變是清皇室矛盾激化的產物,以恭王為首帝胤勢力取代肅順等人為代表的疏遠宗室奪取了政權,確立了「兩宮垂簾,親王輔政」的政體,三人相互制約。

三人中,慈安太后是咸豐帝的正宮皇后,地位高於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太后。慈安太后是咸豐帝的正宮皇后,地位最高。

慈安太后本人不過問日常瑣事,但是國家大事均親自過問,如誅殺兩江總督何桂清,賜死勝保,殺死慈禧親信太監安德海,賞賜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爵位,立阿魯特氏為皇后,皆出自慈安之意。

慈禧雖然熱衷於權力,處理的皆為瑣事,大事均向慈安彙報。

恭親王權力雖大,但是受到兩宮的制約與打壓。

同治四年,蔡壽祺彈劾奕,兩宮太后以奕目中無人為名革其一切職務,「恭親王著毋庸在軍機處議政,革去一切差事,不準干預公事」。朝中大臣求情,太后才允許其「任在內庭行走,並仍然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但免去議政王頭銜。

同治十三年,奕因勸阻不要重修圓明園一事惹怒同治帝,父子俱被降爵,「(奕)著革去親王世襲罔替,降為郡王,仍在軍機處大臣上行走,並載澂革去貝勒,郡王銜,以示微懲。」

次日,在兩宮皇太后的干預下恢復其父子爵位。

同治年間,奕位高權重,且非太后、皇帝親信,為帝後所忌憚,屢加貶抑,卻因其無重大過失而恢復原職。

因此,在清廷權力結構中,慈安居首,慈禧次之,恭王最末,慈安對皇嗣人選具有最終決定權,慈禧的影響力是有限的。

(圖)慈安太后

2光緒即位合理性

同治十三年,同治帝去世,沒有子嗣,儲君只能從宗室選擇。

關於即位人選,史學界有多種說法。

一是溥倫說。溥倫是同治帝的下一輩,是道光帝長子奕緯嗣長孫,在溥字輩居長。

二是載澍說。來自《清朝野史大觀》,同治帝密召李鴻藻囑以後事,「以貝勒載澍入承大統」。

三是載澂。載澂是恭親王奕長子,是同治帝的堂弟,是宗室中載字輩的血統最高貴者。

01

溥倫,是溥字輩最年長者。溥倫是乾隆帝的五世孫,成親王永瑆玄孫,過繼給道光帝長子為嗣孫。溥倫是道光帝一脈的長曾孫,但是其父載治卻是過繼給奕緯為嗣的,實為乾隆子成親王永瑆的後裔,血緣疏遠,道光帝子恭王、醇王皆有子嗣,清廷沒有必要立永瑆的後裔為嗣。

02

載澍,是康熙長子胤禔的後裔,血緣更遠,更不可能。

03

載澂,是恭親王長子,血統高貴。載澂不得稱帝,主要由兩個原因。一是品行低劣,與同治帝「娼寮酒館,暨攤肆之女者,遍游之」,又曾誘搶族姑,「見一婦甚妖冶,率其黨一擁而上,劫之去。道路沸揚,以為澂貝勒搶奪良家婦女。」更深層的原因是,一旦載澂即位,勢必打破權力平衡。恭王父子遙相呼應,兩宮太后與恭王相互制衡的三角格局將被徹底打破,形成恭王獨大的局面,因此載澂雖然出身高貴,絕不可能成為新皇帝。

兩宮太后商議之後,令「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著承繼文宗顯皇帝為子,入承大統,為嗣皇帝。」

奕譞是道光帝第七子,是咸豐與恭親王的弟弟,在辛酉政變中捉拿肅順立下大功,「想我二十一歲就親手拿過肅順。」

在恭王子嗣不得嗣立的情況下,醇王后裔與咸豐帝最為接近,立之無可厚非。史學界多認為立載湉是慈禧太后為了攬權,蓋醇親王嫡福晉,孝欽後妹也,孝欽利幼君可專政。

此觀點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

奕譞能力不及奕訢,並無政治野心,不會改變朝廷權力的分配格局,得到了太后與恭王的認同。

光緒帝的嗣立,慈禧太后成為最大受益者,她徹底掌控醇王父子,為排斥恭王做好準備。

從血統及權力分配角度來看,載湉即位符合清廷統治階層的最高利益,實為最佳人選。

(圖)光緒帝

3光緒即位的政局影響

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去世,制約慈禧太后的勢力徹底蕩然無存。

三年後,慈禧太后借中法戰事不順,改組軍機處,史稱甲申易樞。

奕被逐出權力核心權內,從此淡出政壇,「奕著加恩仍留世襲罔替親王,賞食親王全俸開去一切差使,並撤去恩加雙俸。」

新軍機處由禮親王世鐸主持,懿旨軍機處遇重要事,會同醇親王(奕譞)商榷行之,命貝勒奕劻管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事。

慈禧太后用奕譞、世鐸、奕劻接管奕之權,三人行政能力遠不及奕,只是俯首聽命而已。

醇王接管了恭王的權力,但是他自認才能不及兄長,清廷在國策上延續著恭王執政時期的路線。

慈禧專政時代和昔日三駕馬車時期內外策略並無差異,只是決策權集中而已。

「稿酬作者招募」點擊詳情


推薦閱讀:

到底是誰讓慈禧太后斷子絕孫的?
慈禧為一個願望,臨死前抓了100個小孩,專家挖開慈禧墓後崩潰了
弧度度:慈禧不是妖(中)
揭慈禧太后的私生活:荒淫無道堪比金瓶梅(2)
慈禧太后出土遺體實拍:只剩一條紅褲頭,嘴角被划出一條大口子!

TAG:人物 | 備胎 | 慈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