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洞賓秘注《道德經》——人之生章第七十六
人之生章第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剛。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弱則共。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此章教人惜氣內斂。藏神內用。中和修身。無為養道。人乃寄天地中一物耳。物有長久者。有速敗者。人之生也死之門。死也生之戶。人秉天地之秀。得陰陽四時之氣。感父母乾坤之精。皆是一派中和之氣。生而為人。養而成體。長而成形。得道以成仙。失道以為鬼。俱在和與不和之間。在己之修為而已。己之修為。其柔弱也故生。其堅剛也故死。於是方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剛。無他。在於中和二字之間。人生柔弱者。外則能保身。內則能煉神。堅剛者。外則能殺身。內則能死神。人之修行。譬如藏物。封固堅者。無風雨霜雪之苦。故長存露於外者。有日晒夜露之苦。故敗之。人若體此修身。中和惜氣平等斂神。死生二路。在我之柔弱剛堅之中。其柄在我不在天矣。人若有為者。強而行之。是用心用意。堅執剛勇。一頭行去。無返避之心。謂之其死也。堅剛人若無為者。忘心灰意。聽其天然。不假修為。道自混元。謂之其生也柔弱。苟能體此行之。則生而不死。不能如是。則死而不生。去其堅剛。忘其柔弱。則不死不生。草木萬物之生也柔脃。萬物之中。無不中和。言其不行不動。不睹不聞。不言不食。感天之雨露。得地之和氣。無風折之。春夏長於外。秋冬斂於內。故來春尚有生氣。謂之柔脃。其死也枯槁。言其可玩之材。可用之質。人之愛也。慕也。不能忘情於他。故遭人取之。因他之美質。故枯槁矣。又一等不得天地之氣。又無雨露之施。日暴之。風折之。不枯已槁已而何。譬人之不修。譬人之豐衣玉食。功用於外。不修於內。萬物之枯槁。由人之死而不生。人之死而不生。由萬物之枯而槁矣。二理一也。只在和與不和閑耳。和者退也。無用也無材也。無心無意也。無物無形也。一團混元之氣。斂神惜精之謂也。嗟夫。柔弱者生之徒。堅剛者死之徒。是以客氣勝和。有為害中。心意使之然也。謂之兵強則不勝。木者和之根。中之苗。根苗中和。內外共斂。謂之木弱則共之。強而大者。處下以為鬼。故死之然也。柔弱者。則居上以成道。無他。明於心者。謂之柔。見於性者。謂之弱和於中。謂之生。明心見性。生生不已而成道。迷於心者謂之堅。亂於性者謂之剛。不和於中者謂之死。迷心亂性。死而已矣。上下於此明矣。
推薦閱讀:
※《道德經》解
※以德報怨是聖人,以直報怨是凡人 | 道德經語音文字版(278)
※宋龍淵《道德經講義》——天道章第四十七
※【道教經典】道德經古本篇·道經(下)
※《道德經》第43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