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樂觀 悲觀 中觀

人生應該具備的生活態度  1.樂觀是心胸豁達的表現比地大的是天空,比天大的是人心。心胸豁達的人是真正的強者,樂觀則是他們的情緒體驗。樂觀者能應付生活險境,掌握自己的命運。樂觀的人即使事情變糟了,也能迅速作出反應,找出解決的辦法,確定新的生活方案。樂觀的人不會對事業表現出失望、絕望,正如EQ中所說:悲觀的心態泯滅希望,樂觀者則能激發希望。2.樂觀是生理健康的法寶按著目前的研究:人類壽命的自然極限應為130歲到170歲之間,但大多數人至今都未活到這個年齡。長期以來,科學家也進行大量研究,開始承認,人的疾病與壽命除了「生物模式」之外,還存在著「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中東地區一位150幾歲的長壽者,把自己長壽的秘密概括為一句話:「快樂的生活」。絕望導致早死。研究者發現,老年喪偶後的半年裡,死亡率比同齡人高出6倍。悲觀破壞免疫功能。情緒不僅是一種心理體驗,也是一種物化過程。悲觀不僅會造成代謝功能的失調,如心率、血壓、消化功能的紊亂,而且會使內分泌破壞或降低免疫功能。快樂會使生病的人忘記痛苦,甚至會使生病的人也能比常人活得久。3.快樂是人際交往的基礎你給予別人歡樂,就會得到歡樂。在人與人相聚時,你的快樂心情,微笑的表情,詼諧的語言會像春風溫暖別人的心,引發大家的笑聲,驅除心中的煩惱。當人們從你這裡得到這些美好的心靈享受之後,對你會油然產生一種感激之情,讚賞的目光,會覺得你有一種「精神引力一樣」願意與你交往。這樣,你會加倍地得到別人帶給你的歡樂。4.樂觀是工作順利的條件知足常樂指的是心平氣和地對待當前的各種境遇,確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可望可及的追求目標,不要有過高的奢望,也不要過低看待自己。樂觀地對待自己的工作,是工作順利的條件,期望過高或總是感受到不如意,其工作反而不順利,進而產生悲觀失望之感,處於一種惡性循環的情緒與行為之中。筆者幾年前的幾名學生面臨分配前,擔心留不到大城市;當得知留到大城市後又擔心進不了大化工公司;當進了大化工公司後又為進哪個廠而發愁,橫向比總是不滿意,明明是絕大多數同學羨慕的工作卻使他們自尋苦惱哀嘆。而有一位同學坦然地面對分配,進了工廠後高高興興地上下班,雖然工作崗位累,他對自己說的是,「比上學前幫家裡種地輕鬆多了」,在這種樂觀的情緒下工作,加上原來的知識基礎,一年的轉正期到了,被提到車間擔任統計員。正是有了樂觀的心態加上自學統計理論,一年後又被提到計劃處。這也許是偶然事件,但偶然之中也可以分析出一種必然,那些一直不滿意的學生的悲觀情緒究竟對工作起到了什麼作用?而樂觀的心態在那個工作順利的同學身上一點幫助沒有嗎?其實樂觀與自信一樣,可使人生的旅途更順暢。5.樂觀是避免挫折的手段所謂的樂觀是指面對挫折仍堅信形勢和情境必會好轉。從EQ角度看,樂觀是讓困境中的人不致流於冷漠、無力感、沮喪的一種心態。美國堪薩斯州大學心理學家史耐德(C.R.Snyder)經研究發現學生的成績與其心態是否樂觀有決定性的關係。當你設定某科成績80分時,你考了60分,最樂觀的學生決定要更用功,並想得到補救的方法;次樂觀的學生也想到一些方法,但缺少實踐的毅力;最悲觀的學生則宣布放棄。美國賓州大學心理學教授馬丁。沙里曼(Marti Seligman)在研究樂觀心態激勵人心的重要性時發現,對保險公司業務員的業績來說,一些樂觀測試成績高的業務員比悲觀型的業務員第一年超出21%,第二年超出57%。在一次次拒絕後,悲觀的人可能在心裡告訴自己「這一行我幹不了,一張保單也別想賣出去」。而樂觀的人會告誡自己「可能我的方法不對」或者「不過碰到一個情緒不佳的客戶」。 濟群法師:樂觀與悲觀 為什麼人們會認為佛教是悲觀的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以世人的生活方式來衡量,佛教徒與世無爭,不去追逐世間的功名利祿。尤其是出家人,過著簡樸、淡泊、少欲知足的生活。其次,佛教說人生是苦,這在世人看來無疑是悲觀的。在人們的心目中,苦就意味著失敗和挫折。因此,人們總是以各種方式試圖擺脫人生面臨痛苦,將希望寄託於對財富和事業的追逐。其實佛教所認識的苦,是佛陀對人生實質的透視。佛陀昔為太子時,外出郊遊,見農夫在烈日下埋頭苦幹,大汗淋漓;耕牛頸上勒著粗繩,稍一遲緩立遭鞭打,以致皮破血流;犁鏵翻出的小蟲,又被飛鳥爭相啄食,生存的殘酷使一切生命都陷於普遍的苦難之中。而每個人必然要經歷的生老病死之苦更是難以倖免的。除了觀人生是苦,佛陀還要我們時時「念死無常」,這在人們的眼中,也是悲觀消極的表現。我們平時總是忙忙碌碌,不敢讓自己閑下來面對我們的內心。人在年輕時可以尋找很多樂趣來彌補內心的空虛,但現實終究要去面對的,人生的終點是什麼?不是我們畢生追求的名利和享樂,而是任何人無法迴避的死亡結局。請問明天遠還是死亡遠?生命是脆弱的,我們誰也無法保證自己可以活到明天,但在我們顛倒的觀念中,我們總是拒絕將死亡和自己聯繫在一起,不願接受對死亡的正確認識。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很容易對佛法產生錯誤的理解。很多人學佛後執著於空,把世界看得很虛無,對人生的種種努力都覺得毫無意義,從而產生悲觀情緒。這也是世人對佛教形成誤解的原因之一。那麼,佛教徒究竟應以什麼樣的態度來認識世界?準確地說,佛教徒並不悲觀、也不樂觀,而是中觀,即不偏不倚的人生態度。為什麼說佛教徒不是悲觀的?因為學佛修行的人,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對未來充滿信心,所以佛教徒不是悲觀的。在民國年間的人生觀大討論中,梁啟超先生提出佛法為人心建設的準則,認為佛教不僅是人類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蓋應於此時代要求之一良藥」。因為菩薩的救世精神正是積極精進的體現,基於此,他在《論佛教與群治之關係》中標舉佛教「乃兼善而非獨善」,「佛教之信仰乃入世而非厭世」。為什麼我們又說佛教徒也不是樂觀的呢?因為生命的前景雖是光明的,但現實不容我們樂觀。首先,人生的實質是苦。這在佛教的諸多經典中都有說明,如三苦、八苦乃至無量諸苦,大千世界不過是遷流不息、變化無常的苦集之地。世人由於無明,所認為的幸福往往停留在事物表面,不曾觸及到幸福背後所隱藏的真相。我們以結婚成家為幸福,不知這正是束縛的開始;我們以生兒育女為幸福,不知這正是牽掛的開始;我們以事業有成為幸福,不知道這正是爭鬥的開始……面對人生的現實,我們無法樂觀。其次,我們必須正視生命的無常。生命是脆弱的,眾生在生老病死中沉浮掙扎,隨時都會被淹沒。而我們對自己的命運又沒有把握,生時尚且不能做自己的主,一旦死亡來臨,更沒有能力做自己的主人。再次,我們要看到輪迴的現實,只要生命中還有痛苦和煩惱,將永遠在六道中生生不已地流轉。即使來生能夠繼續做人,能否生在有善知識的地方,能否聽聞到佛法,都是未知數,所以,生命的去向不容我們樂觀。同時,我們還必須正視現實世界中存在的污濁和罪惡,在這五濁惡世,天災人禍不計其數,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已經被人類的貪慾破壞得滿目蒼痍,無量有情都在生死苦海中掙扎。面對這嚴峻的現實,我們也實在無法樂觀。什麼是學佛者應有的中觀的人生態度呢?佛教徒要在智慧的觀照下如實觀察,如理思維,正確認識和了解世界的光明面和陰暗面。既看到人生存在的痛苦,又對通過修行所能抵達的光明前景充滿信心。了解人生的真相是為了離苦得樂。佛陀幫助我們正視人生的痛苦,並不是要我們迴避痛苦或被動地接受痛苦,而是要進一步找到痛苦的根源,從根本上斷除痛苦。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無助地沉溺在痛苦之中,才能積極坦然地面對人生,運用佛法的智慧去改造生命,改善社會。  既不是悲觀的,也不是樂觀的  昨天晚上你說:完全的失望、挫折、和無望構成瑜珈開始的基礎,這給予瑜珈一個悲觀的外貌。要去開始瑜珈的途徑,這個悲觀的狀態真的需要嗎?  一個樂觀主義者也能夠在瑜珈的途徑上開始嗎?  瑜珈兩者都不是。它既不是悲觀的,也不是樂觀的,因為悲觀和樂觀是同一個錢幣的兩面。一個悲觀主義者意味著一個過去是樂觀主義的人,而一個樂觀主義者意味著一個未來將會成為悲觀主義的人。所有的樂觀主義都會導致悲觀主義,因為每一個希望都會導致失望。  如果你仍然在希望,那麼瑜珈並不適合你。慾望在那裡,希望在那裡,世界在那裡;你的慾望就是世界,你的希望就是伽鎖,因為希望將不會讓你歸於中心,它將會又推又拉的,但是它將不會讓你保持在一個休息的狀態下,它不會讓你保持在一個靜止的狀態下,它不允許你。  所以,當我說完全的失望,我的意思是說希望已經失敗了,而且失望也已經變成沒有用了,那麼它就是完全的失望。完全的失望意味著甚至連失望也不存在,因為當你覺得失望時,就表示有個微妙的希望在裡面,否則你為什麼要覺得失望?希望仍然存在,你仍然執著於它,因此才會有失望。  完全的失望意味著現在已經沒有希望,當沒有希望,就不可能有失望,你只是拋棄了整個現象,兩面都拋棄,整個錢幣都拋棄,在這種頭腦狀態下,你才能夠進入瑜珈的途徑,在這之前是沒有辦法的,在這之前不可能。希望是跟瑜珈對立的。  瑜珈不是悲觀的,你或許是樂觀的或悲觀的,但瑜珈兩者都不是。如果你是悲觀的,你無法進入瑜珈的途徑,因為悲觀的人會執著於他的痛苦,他不會讓他的痛苦消失。一個樂觀主義者執著於他的希望,而一個悲觀主義者執著於他的痛苦或他的失望,那個失望變成了伴侶。瑜珈是為那些既不樂觀,亦不悲觀的人,是為那些完全失望到甚至去感覺失望都沒有用的人。  唯有當你在內心深處的某一個地方仍然執著於那正向的,那麼,那相反的、那負向的才能夠被感覺出來。如果你執著於希望,你會感覺到失望;如果你執看於期望,你會感覺到挫折,但是如果你了解到不可能有期望,那麼,會有什麼挫折呢?那麼,就不可能有期望、不可能有希望,只有存在的本性。當這個變成一個固定,你怎麼會感到失望呢?那麼希望和失望就都消失了。  派坦加利說:「瑜珈的修行就此開始。」那個「就此」唯有在你既不悲觀,亦不樂觀的時侯才能夠發生。悲觀的態度和樂觀的態度兩者都是病態的,但是有很多老師一直以客觀的口吻來談論,尤其是美國的基督教傳教士,他們一直以希望、樂觀、未來、和天堂的口吻來談論。在派坦加利的眼光里,那些都太年輕、太幼稚,因為你只是把一個新的疾病帶進來,你用一個新的疾病來代替舊的疾病。你不快樂,所以多多少少你都有在尋求快樂,因此不論什麼人向你保證說這個途徑會引導你到快樂,你就會跟隨他,他是在給你希望,但你是因為你過去的希望而感到痛苦的,而他卻再度創造出一個未來的地獄。  瑜珈期望你更成為一個成人、更成熟。瑜珈說不可能有期望,未來不可能有任何滿足,未來沒有天堂在等著你,沒有神帶著聖誕禮物在等你,沒有人在等你,所以,不要渴望未來。  如果你覺知到未來的某個地方沒有什麼事會發生,那麼你就會在此時此地變成覺知的,因為已經沒有其它地方可以去了。那麼就沒有理由顫抖,那麼寧靜就會發生在你身上,突然間,你就處於深深的休息之中!你無法到任何地方去,所以你就安逸在家。活動停止了,不安靜消失了,這就是進入瑜珈的時刻。  派坦加利不會給你任何希望,他比你還更尊敬你自已,他認為你是成熟的,玩具無法幫助你,最好是對目前的情況覺知。但是當我說完全失望,你的頭腦就立刻說:「這看起來是悲觀的。」因為你的頭腦是透過希望來生活的,你的頭腦執著於慾望和期望。  目前你非常痛苦,如果沒有希望,你一定會自殺,如果派坦加利的確是真的,那麼你將會如何?如果沒有希望、沒有未來,而你被丟回你的現在,你將會自殺,那麼生活就失去了目標,你的生活是為了某種將來在某個地方會發生的事,而它將不會發生,但是那個它或許會發生的感覺幫助你活著。  那就是為什麼我說:當你來到了自殺變成有意義的那個點,到了那個時侯,瑜珈才可能,因為除非你對人生徹底失望,否則你將不會準備好來蛻變你自己。唯有當你覺得除了自殺和修行之外沒有其它的路、除了自殺或是去蛻變你自己的存在之外沒有其它的路,你才會準備好去蛻變你自已。唯有當只剩下兩個選擇的時侯,瑜珈才能夠被選擇,在這之前是不可能的,但瑜珈並不是悲觀的,如果你是樂觀的,那麼瑜珈對你而言將會看起來是悲觀的,不過那是因為你的緣故。  佛陀在西方被認為是悲觀主義的頂點,因為佛陀說人生是極度的痛苦,所以西方的哲學家認為佛陀是悲觀主義者,即使像史懷哲這樣的人是一個可能知道某些事情的人,即使他也陷入這種混亂,他認為整個東方都是悲觀主義的,這對他來講是一種偉大的批評,他覺得整個東方都是悲觀主義的。佛陀、派坦加利、馬哈維亞、老子,他們對他來講都是悲觀主義者,他們看起來是悲觀主義者,他們看起來如此,因為他們說你的人生是無意義的,他們並不是說人生沒有意義,他們只是說你所知道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除非這個人生變得徹徹底底地沒有意義,否則你就無法超越它,你會執著於它。  除非你超越這個人生,超越這個型式的存在,否則你將無法知道真正的喜樂是什麼,但是佛陀或派坦加利將不會只是因為他們對你有一種深深的慈悲而談論太多關於喜樂的事,因為如果他們開始談論喜樂,你一定會再度產生希望。你是無藥可救的,你會再度產生希望,你會說:「好:那麼我們可以離開這個人生。如果可能有一個更豐盛的生命、更豐富的生命,那麼我們可以離開慾望。如果透過離開慾望,可能有一個到達那最終的、到達那喜樂的頂峰的更深的慾望,那麼我們可以離開慾望,但是唯有為了一個更大的慾望,我們才能夠離開現有的慾望。」  那麼你的離開在那裡?你根本沒有離開,你只是用一個不同的慾望來代替舊有的慾望,而新的慾望將會比舊的慾望更危險,因為你對舊的已經失望了,而要對新的失望,要到達你能夠說神沒有用的那個點,要到達你能夠說天堂是愚蠢的那個點,要到達你能夠說所有的未來都無意義的那個點,你或許甚至需要花上好幾世的時間。  問題不在於世俗的慾望,問題在於慾望本身,慾望必須停止,唯有到那個時侯,你才能夠準備好,唯有到那個時侯,你才能夠湊足勇氣,唯有到那個時侯,那個門才能夠打開,你才能夠進入那未知的。因此派坦加利的第一段經文是:「瑜珈的修行就此開始。」摘自 奧修《瑜伽始末》第二章知苦·離苦  問:解脫痛苦必須從「心」開始,那是被動適應環境變化嗎?  答:當我們改變自身心態之際,同時也在改變周圍環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以嗔恨的心、厭惡的表情對待周圍的人,那麼,對方一定與我們形同陌路,難以和睦。如果我們將自身心態轉變一下,以慈悲的心、親切的笑容接觸周圍的人,彼此就更容易進行溝通。即使曾經有過什麼不愉快,也能在寬容和諧的氣氛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所以說,改變自身心態並不僅僅是被動地適應環境。改變心態的本身,就是在改變環境,就是在主動創造環境。    問:人生的痛苦在於錯誤追求。請問,哪些是錯誤追求呢?  答:錯誤的追求,一是違犯法律或戒律,二是心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不斷佔有世間種種?就是因為慾望的驅使,這才是造成痛苦的根源。同樣是追求財富,如果用它來造福人類、回饋社會,就是正確的;如果用它來為非作歹、多行不義,就是錯誤的。所以,關鍵不在於我們追求的是什麼,而在於以什麼心態去追求。記得我在復旦作講座時,有人問:我們工作、賺錢,建設社會主義,能不能算貪心?我回答他說:請問你是用什麼心態在做?如果以貪心去做,當然屬於貪的行為,否則就是正當的謀生手段。要衡量我們的追求是否正當,主要是看動機和做事時的心態,這才是本質所在。    問:一無所有時曾苦苦追求,可擁有後還是空虛,該怎麼辦?  答:關鍵不在於我們擁有什麼,而在於有什麼樣的心態。對於心靈健康的人來說,一無所有時能安貧樂道,應有盡有時也能不為所縛。如果不能把心態調整到位,貧窮時固然痛苦,富有之後還是會有這樣、那樣的痛苦。所以,佛陀告訴我們,尋找自己,遠比追求外在物質更重要。    問:逆境現前,比如下崗,是否也要違心接受?  答:所謂好和不好,不能僅從自己的眼前利益來衡量,而要以開放的心態看待。比如下崗問題,從個人生活來說,也許會暫時受到影響,是不願接受的逆境。但從長遠來看,從整個國家來看,也是改革必須經歷的過程,最終也許會利益更多的人。  不管怎樣,當下崗成為現實時,我們就要勇於面對,而不是違心地接受。說到違心,仍存在敵對情緒,無論對修行還是生活都是不利的。世界是無常的,職業當然也是無常的。認清這一點,我們就不會把下崗看做天大的挫折。事實上,怨天尤人沒有任何用處。我們能夠做的,是調整心態,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尋找新的出路。    問:如何消除我執、貪慾和妄想?  答:消除我執,必須依靠止觀的力量。通過禪修培養止的力量,通過聞思正見培養觀的力量。首先在觀念上認識到五蘊是空的,色身是空的,山河大地是空的。認識到外在世界和我們的起心動念皆是因緣所生,其中沒有我,也沒有我所。我和我所,只是我們附著於客觀對象的一種感覺。這些現象本是無我的,只要我們不將自我感覺附於其上,便不會因此產生我執。這也是一種思維訓練,經常如是觀修,我執便會逐漸淡化。  認識無常,可以使我們的貪心、妄想逐步減少,所謂「觀無常,足以得道」。或許有人會覺得,無常,誰不知道呢?為什麼我們知道這個道理後沒有一點用處呢?這是因為,我們對無常的體驗存在不同層次的差別。我們僅僅是知道「無常」這兩個字,還是在不斷觀察、思考「無常」的顯現?或是已經深刻認識到「無常」的無所不在?倘能透徹「無常」,我們還有必要抓著這些煙花一樣短暫的名利不放嗎?我們還願意付出一生去交換嗎?    問:略知佛法義理,但遇到障礙時仍不能自拔。怎麼辦?  答:在人生道路遇到障礙時,要越過去,確實很不容易。學佛後,雖然知道一些道理,但那是佛菩薩的境界,還不是我們自己的境界。所以,在認識和實踐之間有一定距離,也是正常的。  對佛法的認識,有一個量的問題。我們相信因果,是不是徹底相信呢?在未獲真實體證前,這種相信總是要打折扣的。通過經書得到的認識,哪怕再虔誠,至多不過是五分。更何況,我們的信心也會存在問題,會有懷疑的成分在內,那就只能剩下三分或更少。想用這三分認識來抵制煩惱,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煩惱源自無始以來的積累,所謂積重難返。比如我們聽到因果理論後,雖然有了一點認識,但只知因緣的表面現象,並未透徹緣起真相,所看到的一切,還不是如夢如幻的。所以,遇到障礙時仍是不能自拔。改變觀念,需要有個過程,那就是戒、定、慧的修行。但修行並非一蹴而就,既要如法而修,更要持之以恆。遇到困難時,不要氣餒,不要否定曾經的努力。真正透徹世間真相時,生活中就不存在什麼障礙了,就能自如、自由、自在。    問:明白道理後,怎樣才能解行並重?  答:真正明白道理之後,自然就知道如何實踐了。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明白,只是知道一些書面道理,並未將這些義理轉化為自身的認識。事實上,解的過程也是行的過程。比如對苦、空、無常的聞思,如果這種觀察和思維非常深入,本身也是行的方式。聞思的過程,正是轉變觀念及認識的過程。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特彆強調觀察修和思維修的重要,並將聞思和實修有機結合在一起。在思維過程中,我們對世間的執著必會隨之減少。事實上,這也是檢驗聞思是否如法的標準。如果執著不減反增,就說明思維必定存在問題,須予以調整。一旦佛法理念在我們內心產生力量,就能解行並重,使修行走上正軌。    問:生氣、生病時非常痛苦,如何克服?  答:生氣時,心就進入煩惱的陷阱,往往不能有效控制情緒。我們為什麼會生氣?多半是由執著造成的。如果有人罵我們,可我們並不在乎,就不會因此生氣了。反之,怒火就可能一觸即發。如果說辱罵是導火索的話,那自身的執著就是彈藥庫。若是心中沒有那些隨時可能爆炸的彈藥,點燃再多的導火索,也無法引爆什麼。比如有人罵你是烏龜,你想烏龜是長壽的象徵,他在祝福我長壽,聽了還會生氣嗎?但能了知一切皆是假名,無論別人說什麼,做什麼,都無法輕易傷害我們。  至於生病,又有身苦與心苦兩種。通常,人們除了身苦外,還會有情緒壓力。尤其是患了不治之症,心理負擔往往會導致病情加重。某些絕症患者不知病情時還有兩年可活,一旦知道後,精神徹底崩潰,很快一命嗚呼。而那些修行有成者,生病時身體一樣痛苦,卻不再有心苦,不再會被色身病苦困擾。作為學佛者,應了知生命無常。誰都不免生老病死,不必怨天尤人。內心平靜了,也能促使病情好轉,至少不會因為精神壓力加重病情。    問:法師說做人要中觀,樂觀難道不是更好嗎?  答:其實,很多人的樂觀是屬於盲目樂觀,是不穩定的。按照佛法觀點,一個人只有見道後才能真正樂觀。故初地名為歡喜地,乃因大夢初醒,見到世間真相而歡喜踴躍。而在見道以前,在修行還沒有把握之前,都沒有資格太樂觀。因為人生還有太多的煩惱、缺陷,對生命未來還沒有任何把握,有什麼資格樂觀呢?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樂觀者」在遭受挫折後,往往一蹶不振,性情大變。可見,這種樂觀只是假象,是某一階段的特定表現。如果只是因為外在境遇而導致的樂觀、悲觀,都是片面的。而中觀屬於如實觀,即如實、客觀地看待人生。只有這樣,才能從容面對一切變化。    問:很多人生活優越,為什麼仍會悲觀?  答:樂觀或悲觀,主要和我們的性情有關,和成長經歷有關,和思想深度有關,更和世界觀及看待問題的角度有關。悲觀發展到極致,往往會走上絕路。很多哲學家、藝術家,都是在聲名卓著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因為他們找不到人生意義,找不到未來歸宿,也沒有宗教信仰作為支撐。可見,悲觀或樂觀與物質條件沒有必然聯繫。物質對生活帶來的影響,是表面的,容易改變的。精神層面的問題,才是深層的,決定性的。
推薦閱讀:

關於樂觀生活的名言
曾氏家訓0213:樂觀
人的苦樂觀
香港政局的悲觀與樂觀
樂觀自信的人先試試

TAG:樂觀 | 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