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和真相19上——大虛法師講述
洞見和真相19上——大虛法師講述 2009-06-23 08:05閱讀: 至圓至頓的偉大教誨「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這是一段承前啟後的經文,也是本經的精華所在,精華中的精華!佛陀在這裡,又一次態度非常鄭重地對阿難和韋提希夫人開示說,這個蓮華寶座的觀想成就,見到無量的功德莊嚴後,接下來就應該直接觀想佛了,何以故?這裡要注意,下面的開示雖然並不太長,但是說理非常透徹、非常圓滿,三言兩語,鞭辟入裡,尤其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兩句話,至圓至頓,直指人心,這可以說是本經的「經心」,也可以說是佛法的心印!真正的無上密!所以大家要打起精神聽仔細了,最了義的修法竅決、最究竟的偉大教誨現在就在這裡,就在你們手裡!佛陀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這個法界身就是法性身,又叫法身,十方三世一切證得究竟果位的諸佛如來,他們證入的都是同一個法身。法身是「常樂我凈」的絕對理體,是無形無相、無所不相的唯一,遍及一切時、一切處,所謂的「盡虛空遍法界」,這個詞就是拿來形容法身的,甚至還不足以形容。十法界的一切凡聖、一切含靈,統統都在這個如來法身的廣大含攝里,所以佛陀才說它是遍入一切眾生的心想中的。實際上,是一切眾生,情與無情,都在它的懷抱里。這個真如法身,就是我們一切眾生的本來面目,就是我們的真身,這個無限無涯的、一體不二的不可思議狀態,就是我們生命的終極實相!可能有人會問,既然佛身是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的,那我的心中為什麼沒有佛啊?我們心中為什麼看不到佛啊?說實話,這是因為我們的心裡想的不是佛,道理很簡單。我們的第六意識處在一種分別、分裂的狀態,我們的注意力焦點是朝「外」的,而諸佛的法身,法身的體性、功用則是潛藏於我們精神意識層面的「內在」最深處,它是最核心、最本質、最真實、最圓滿的無限存在,映化萬千,但又寂然不動。當我們還處在那種分裂狀態的時候,我們是覺察不到這個法身理體,是覺察不到佛的,換句話說,是我們自己切斷了和無限、和永恆佛性的聯繫。只有當我們的這個第六意識不再向外馳求、不再分別妄想,只有當我們的這顆心收攝回來,開始念佛想佛,只有這時,那個和真如法身的精神聯繫才會重新通暢,重新建立起來。聽得懂嗎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這就是所謂的心心相印、感應道交的道理,所以佛陀才會說,「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我們必須要主動地去觀想,把這個心轉過來,把這個打妄想的力量轉過來,這樣我心佛心才能心心相印,融為一體,或者說,重新恢復、重新成為一體!明白嗎?就在我們心中想佛的那個當下,我們的心實際上就是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念念想佛,就念念具足,只要我們這樣念念下去,那麼遲早有一天,我們就會自己看到這個真相。所以大勢至菩薩才會在《楞嚴經》里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個道理和本經這裡講的是一樣的,這就是「一切唯心造」的道理。因為一切唯心造,所以才能「是心作佛」,這個道理推而廣之,「是心」——這個心,就不僅僅是作佛了,我們念佛想佛的話,是心作佛,就能和佛相應;但如果我們念貪嗔痴,念痛苦煩惱,念那些負面顛倒的東西,那這顆心就是魔了,我們就和惡道相感應。所以十法界都是唯心所造的,我們的心天生就具有這樣的創造性功能。這是站在凡夫眾生的角度來講的,我們這顆心只要念佛想佛,就能見佛作佛,是心作佛!但是,如果站在佛陀的角度,那就不僅僅是什麼「是心作佛」了,而是「是心是佛」,這顆心本來就是佛!這顆心本來成佛!明白嗎?不假修證,法爾如是,我們所想所證的,原來只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的本性!只不過由於我們迷失了,迷失了很久很久,所以現在才需要各種方法、方便來掃除幻塵,滅除幻垢。念佛也好,觀想也好,禪修也好,這些都是除垢的方便,我們通過這些方便來逐步地喚醒自己,自己喚醒自己。所以,雖然我們的本性是佛,但是我們還是要好好地「是心作佛」,要善用這顆心,要勤修戒定慧,否則那個最終極的「是心是佛」的境界,就只能變成一句玄而又玄的空話了。我們再怎麼談玄說妙,如果沒有前面的「是心作佛」,沒有這個修持的基礎,那這種空談就算你談得再天花亂墜,那也和解脫無關。再怎麼談,我們也還是凡夫,我們的心事實上還是凡夫心,不是佛心。所以大家要注意了,我們這本《觀經》裡面講的所有法門,觀想、觀像和持名念佛等等,就是將凡夫心變成佛心的方法,你能做到「是心作佛」,把凈土的依正二報莊嚴實打實地觀想出來,只有那時,你的那顆心才可以說是「是心是佛」,你那時體會到的才是「是心是佛」的一真法界。我們平常人不懂得這個「心佛不二」、「一切唯心造」的道理,不信佛法,不懂得善用修觀,所以我們經常觀想的,我們所觀所想基本上全部都是凡夫境界,殺盜淫妄酒、貪嗔痴慢疑,我們觀想這些、行持這些,那我們的心就不是什麼「是心是佛」了,而是「是心是鬼」,「是心是凡夫」,對不對?不轉過來的話,那就永遠是凡夫,不會是佛!那像古時候就有這麼一個故事,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大畫家叫趙子昂,他很善於畫馬,畫馬很用心。有一次,他想畫一匹在地上打滾的馬,這個樣子的馬很難畫,因為這種姿態很難看到,所以他為了畫得像,為了求真,他就找馬來觀察,自己還躺到床上,幻想自己就是一匹馬,正在地上打滾,頭部怎樣用勁,四個蹄子怎樣彎曲,以及怎樣轉身等等……這樣想著想著,他就出神入化了,知道吧?這個時候正好他的太太來請他去吃飯,開門一看,卻可能見一匹馬躺在床上,那當然是大吃一驚啦,老公變成馬,那當然大吃一驚啦,他太太就失聲驚叫了一聲:「哎喲!不得了啦!」這個趙子昂就被她吵醒了,醒過來一問,這才知道自己剛才想馬想得太入神了,想出了神,結果把自己變成了馬,他自己沒發覺,但旁人看得到。這個趙子昂他本來就挺信佛的,他也曾讀過佛經,所以他聽太太這麼一講,心裡立刻就警惕了,他心想,我老是畫馬想馬,如果我以後因此變成馬的話,那豈不是很慘?所以從此以後,他就再也不畫馬了,他從此改畫佛像,只佛畫佛,再也沒有畫過其它東西,四十歲以後再也沒有畫過其它東西。這個趙子昂很聰明,很有智慧,所以他最後走的時候,據說也是非常自在的。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故事體現的就是「是心作佛」、「一切唯心造」的道理。像本經這兩句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兩句話可以說是最圓融、最徹底的佛法,理事雙圓,性修不二,這是絕對的真理!也是整個佛法修學的最根本的大原則,可以說千經萬論,都只是這兩句話的詳細註解。有了這兩句話,有了這段經文,我們凈土宗才能在中國最終確立起它堅固的地位。我們中國佛教的三論宗、唯識宗和禪宗,尤其是禪宗,那都是破相破得很利害的。凈土宗卻背道而馳,偏要著相,那幾個破相的宗派,他們並沒有因此就把凈土宗給消滅掉了,這是什麼道理?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凈土宗雖然著相,但著的卻是妙有之相,妙有即是真空啊,我們觀想西方凈土、觀想阿彌陀佛,一旦觀想成功,就能見到自己的佛性,見到自性彌陀。這個道理,任何宗派都不能把它推翻,所以凈土宗才能在中國立得住,任何人都不能動搖它。這兩句經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可以說是我們這部《觀經》的「經心」,等於是《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八個字是《金剛經》的「經心」。這兩部經文、這兩句話的重要性雖然相同,但是它們下手用功的方法卻不大一樣,可以說是截然不同。《金剛經》是從空門入手的,而《觀經》卻是從有門入手的。《金剛經》走空門,第一句話「應無所住」,一切不住,住就是執著啊,應無所住就是一切都不執著,不但凡夫的六塵境界不住,就連佛法、佛境界他也不住,「不住凡夫法,不住聖賢法」,這就叫做應無所住,一切都不住。真做到了,真空境界就會現前,真空境界現前的同時,「而生其心」,就在真空之中,會生出一個妙心妙用來,這就叫做「有」,空能生有。因為這個「有」是真空的本具功能,是從真空中自然展現出來的,所以叫做妙有。《金剛經》的這句經文,其實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次第,一個修法的次第,由體證真空而通達妙有,這樣一個次第。那麼我們這部《觀經》呢,《觀經》是從有門入手的,它先叫你觀想、造作一個相,造作佛的相,先要「是心作佛」,造作出一個佛來。這裡大家要注意,《觀經》叫你造作的是佛的相,絕不是眾生的相,作佛的相是因為佛相不可思議,佛相是妙有之相,了解嗎?是心作佛,作的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你把阿彌陀佛的相作成了,那時心作的佛,忽然之間,就會和自己的本性、和自性佛渾然相合,那時你才會恍然大悟,原來我的心就是佛,本來是佛,這就叫做「花開見佛」,又叫做「親見自性彌陀」。這個自性彌陀就是真空理體、諸佛法身啊,所以《觀經》的修法和《金剛經》不太一樣,它正好是反過來的,它是從妙有起用,通過對妙有妙用的觀想而契入法性真空。這兩者最後達到的,其實都是空有圓融、一體不二的無上境界,它們只是下手不同而已,這就叫做「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所謂的殊途同歸指的就是這個。這兩句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把一切眾生,為什麼會作佛,為什麼會成佛,在理論上很圓滿地給我們說出來了。我們知道這個道理,由此推演開去,就可以知道所謂的十法界,那真的就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的。像有的大乘根性的人,對他來說,那是心就是作菩薩;小乘根性的人呢,就是是心作聲聞;而那些一心想人天福報的,那是心就是作天,就是作人,這個還是六道裡面比較好的三善道;最慘的是那些一心搞貪瞋痴,最終害人害己的人,那是心是在作畜生、是心是在作餓鬼、作地獄!誰叫他作的呢?是他自己啊,他自己樂意去作,自己選擇的,這個沒有辦法。他自己迷惑顛倒,自己把自己給騙了,他不曉得、或者不願意去作佛作菩薩,那有什麼辦法,對不對?天王老子都拿他沒辦法!所以聰明人啊,聽到這兩句話就要懂得舉一反三了,就要懂得在自己的身心上回過頭來用功,怎麼用功呢?我們可以依照這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原理,按照《觀經》上提供的方法去修行,用心觀想,或用心念佛,觀想、念佛成功了,就能開啟佛的智慧——「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諸佛究竟圓滿的無上智慧,就像大海一樣的深廣,所以叫做正遍知海。正是指正確、透徹的洞察,對世出世間萬事萬法的洞察,絕對沒有錯誤。了解一切法的真相,無所不知,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沒有一樣佛不知道的,這就叫做正遍知,也就是其它宗教里講的全知。這個像大海一樣深廣的智慧,是從我們的心裡、從心想生的,不離自心,不離自性。不過這個想是指正確地觀想,正確地念,不是指妄想,妄想裡頭是不可能產生什麼真實智慧的,所以佛陀在下面緊接著就告訴我們,具體應該要怎樣做,才是正確地觀想。我們應該「一心繫念,諦觀彼佛」,「一心繫念」、「一心諦觀」,這是貫穿凈土三經,貫穿凈土法門的最高修行要旨,修行的總綱。在《無量壽經》里,它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在《阿彌陀經》里,它是「一心不亂」。那麼,從這個《無量壽經》的「一向專念」,到《觀經》的「一心繫念」,再到《阿彌陀經》的「一心不亂」,我覺得這裡面的修行深度似乎是層層遞進的,似乎存在著這麼一種層次上的遞進關係。這個「一心」往淺了說,是要求我們在實際修持上心理要專一,不管是繫念也好,還是諦觀、觀想也好,這個念頭都要專一,修一個法門就要全力以赴,一門深入,切忌在一個法門還沒有修好前,就雜修雜行,東敲一榔頭,西敲一榔頭,那就不是一心了,那是散心。而往深了說呢,那這個「一心」的境界講起來那就很玄妙了,按照古德的體驗、古德的介紹,這個「一心」的境界,它最終極的含義應該是指「理一心」,道理的「理」,「理一心」,也就是「花開見佛」的悟道的境界,修行者徹底證到了一時、一體、一心的生命真相,所謂一心法爾,本自不亂,萬法如如,本自一心,不假外求,不須功用,煩惱塵勞,無縛無脫——真達到這個境界的修行者,他這時契入的就是實相念佛的領域。修行者在這個時侯,見種種境界,洞然無執,一切不住;這時的他,於佛智佛力、佛號功德,具足正信,自然智慧明達,心行不退,所謂的往生,對這時的修行者來說,只不過是平常事耳!就像是一個人,他本來就在家裡穩穩地坐著,所以對他來說,回家有什麼難的呢,對不對?就連回家這個詞其實也都是多餘的。不過這裡話說回來,這個偉大的境界暫時還不是我們的境界,我們現在只是口頭上說說,稍微那麼了解一下而已。我們現在能做到的,絕大多數人現在能做到的,只是一向專念,一門深入。乃至,如果我們連一向專念都做不到,但是,只要我們有真信切願,只要我們信願具足,那麼往生凈土就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佛陀絕對會對我們這些信願念佛的眾生攝取不舍!所以大家不用擔心,我們這輩子就算不能證到「一心繫念」、「一心不亂」,我們這輩子就算達不到這個理想境界,那也不用擔心,你只要保持自己的信願之心,相信佛陀的救度,並且按照佛陀的教導好好地去做人、去做事,那麼往生凈土就是決定無疑的!這個決定是當下的,在我們信願念佛的當下、現在,我們的往生就已經決定了,已經由阿彌陀佛所決定,這個「全仗佛力」的道理我們在前面已經反覆講過了。那麼,後面這幾句,「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這是佛陀的幾個尊稱德號,梵語翻譯過來,「多陀阿伽度」就是如來的意思,「阿羅訶」就是應供的意思,「三藐三佛陀」就是正遍知或正等正覺的意思。本師釋迦牟尼佛要我們一心繫念、諦觀的這位如來、應供、正遍知,在本經這裡就是專指阿彌陀佛。所謂「觀一佛即是觀一切佛,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因為佛佛道同,一體不二,所以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只要依止一尊阿彌陀佛就夠了,沒有必要貪多,沒有必要自找麻煩,這個道理希望大家能明白。無情說法也大奇
分享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上慧下律法師講《楞嚴經》說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解六結,越三空(第十套 8-2)下部
※信願法師:謗法之相,謗法之罪及果報--學佛網
※給人一些因緣 星雲法師
※凈空法師:你心住在身上病就沒辦法好
※凈空法師講《金剛經》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