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專題複習】——西遊記
《西遊記》與其他神怪小說
明後期編著神怪小說的熱潮:
(一)在儒、道、釋「三教合一」思想主導下,接受古代神話、六朝志怪、唐代傳奇、宋元說經話本和「靈怪」、「妖術」、「神仙」等小說話本影響,吸取道家仙話、佛教故事和民間傳說的養料後產生。
(二)主要特徵是尚「奇」貴「幻」,以神魔怪異為主要題材,參照現實生活中政治、倫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鬥爭,比附性地編織神怪形象系列,並將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統化、完整化。
《西遊記》的題材演化及其作者
一.《西遊記》的成書與《三國志演義》、《水滸傳》比較:
(一)不一致:《三國》《水滸》在歷史真實的基礎上生髮虛構,是「實」與「虛」的結合而以「真」的假象問世;
(二)《西遊記》將歷史的真實不斷地神化、幻化,最終以「幻」的形態定型:
1.唐玄奘取經的真實歷史事件→門徒辨機輯錄玄奘口述所見所聞成《大唐西域記》儘管「皆存實錄,匪敢雕華」,由於宗教家心理,難免染上神異色彩→其弟子慧立、彥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讚頌師父,弘揚佛法中,不時用誇張神化筆調穿插離奇的故事→唐末筆記如《獨異志》《大唐新語》等記錄玄奘取經的神奇故事。
2.成書於北宋間《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1)似為「說經」話本,雖文字粗略,故事簡單,尚無豬八戒,「深沙神」也只出現一次,但大致勾畫《西遊記》基本框架,並開始將取經歷史故事文學化。
(2)出現猴行者形象,自稱「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實際已成主角,是孫悟空的雛型。原型:「石中生人」夏啟、「銅頭鐵額」蚩尤、「與帝爭位」刑天及猿猴成精的奇聞異說如唐李公佐《古岳瀆經》「形若猿猴」的淮渦水怪無支祁,印度教經典《羅摩衍那》中神猴哈奴曼。
3.師徒四人取經故事在元漸趨定型。豬八戒首次出現在元末明初楊景賢雜劇《西遊記》中;劇中深沙神改稱沙和尚。
4.元末明初,有故事較完整的《西遊記》問世,殘文「夢斬涇河龍」內容相當於世德堂本《西遊記》第九回;主人物、情節結構大體定型,有關孫悟空的描寫已與百回本《西遊記》基本一致。
二.作者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居士。。
(一)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署名。
(二)清初刊刻《西遊證道書》始提出為元丘處機作,一般認為此說是與丘的弟子《長春真人西遊記》相混的結果。
(三)清乾隆間,吳玉《山陽志遺》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
(四)本世紀20年代,經魯迅、胡適等人認定,吳承恩說幾乎成為定論。
三.《西遊記》的版本。
(一)嘉靖、萬曆間周弘祖《古今書刻》錄「魯府」、「登州府」刊《西遊記》佚。
(二)現存最早:金陵世德堂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20卷100回,一般認為刊於萬曆20年(1592)。
(三)萬曆、崇禎間另有三種百回本,均無專敘玄奘出身一節故事。
(四)清初汪象旭、黃周星評刻《西遊證道書》,自稱據大略堂《釋厄傳》古本將這節故事寫成「陳光蕊赴任逢災,江流僧復仇報本」作為第九回插入,把原來的第九、十、十一回的內容改成第十、十一兩回。
寓有人生哲理的「遊戲之作」
一.戲筆中存至理。
(一)「遊戲中暗藏密諦」(李卓吾評本《西遊記總批》),神幻、詼諧中蘊涵哲理:被明個性思潮衝擊、改造過的心學;主觀上想通過塑造孫悟空的藝術形象宣揚「明心見性」,維護封建正常秩序;客觀上張揚了人的自我價值和對於人性美的追求。
(二)想通過孫悟空形象宣揚「三教合一」化的心學,基本思想:「求放心」「致良知」,即使受外物迷惑而放縱不羈的心,回歸到良知的自覺境界。
(三)小說選用「心猿」這一比喻躁動心靈的宗教用語作為孫悟空的別稱,表明作者把孫悟空當作人心的幻相來刻畫。
(四)全書內容構架大致由三部分組成: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壓於五行山下;西行取經成正果。實際上隱喻了放心、定心、修心的全過程。
二.對人性自由的嚮往和自我價值的肯定:在改造加工傳統故事時,納入心學框架,但心學本身在發展中又有張揚個性和道德完善的不同傾向,這和西遊故事在流傳過程中積澱的民眾意志結合,使《西》向著肯定自我價值和追求人性完美傾斜。
(一)前七回主觀上想譴責「放心」之害,客觀上讚頌自由和個性。
(二)第七回「定心」為轉機,以後取經「修心」的過程反覆說明師徒四人在掃除外部邪惡的同時完成人性升華,孫悟空成為有個性、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性美的象徵:
1.不受任何管束、追求自由自在,追求自由而敢作敢為。
2.「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等言論都是順著強調自我的思路而發出的鮮明和極端的聲音,希望憑藉個人能力去自由地實現自我價值,是明個性思潮湧動的生動反映。
3.作者不希望否定整個宗法等級制度,反映了封建的等級社會還是不可動搖,維護這個社會的思想也是根深蒂固的,追求自由只能在適度的範圍內進行。
4.桀騖不馴的個性特點。
5.取經事業是其理想的象徵,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成為其明顯的性格特徵。
6.大智大勇的英雄精神,品格的完美性和普遍性。
(三)八十一不少模式相同,難找到內在的邏輯聯繫,循環往複,都是作為修心過程中障礙的象徵,隱喻著明心見性必須經過長期艱苦的「漸悟」過程。
三.作為累積型長篇小說,整體內涵豐富,有總體性的寓意,也有局部性的象徵:隨機將一些小故事鑲嵌在整個體系中,各自獨立地折射現實。
神幻世界的奇幻美與詼諧性
一.藝術上的最大特色:「極真」與「極幻」。
(一)「極幻」:以詭異的想像、極度的誇張,突破時空、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創造光怪陸離、神異奇幻的境界;將奇人、奇事、奇境熔於一爐,構築成統一和諧的藝術整體,展現出奇幻美。
(二)「極真」:那些變幻莫測、驚心動魄的故事,表現得入情入理;小說中的神魔都寫得有人情,通世故。如《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批語:「極似世上人情」,極幻之文中含極真之情;極奇之事中寓極真之理。
二.人物形象塑造:。
(一)物性、神性與人性的統一。
1.「物性」:作為某一動植物的精靈,保持其原有的形貌和習性;
2.動物、植物一旦成妖成怪,就有神奇本領,具「神性」,從「真」轉為「幻」;
3.賦七情六慾,將妖魔鬼怪人化,將「幻」與更深層次的「真」融合,具「人性」。
(二)把人物置於日常平民社會中,多色調地刻畫複雜性格。
1.孫悟空也有諸多凡人的弱點,如言談中時見市井粗話、江湖術語和商人行話,弱點一般是氣質性的;但主要作為理想化、傳奇性的英雄,超越凡人感官慾望。
2.豬八戒更像普通人,更具人情味。
(1)本性憨厚、純樸;除妖勇敢。
(2)食、色慾一時難以泯滅;偷懶、貪小,過多計較個人得失,缺點往往出於本能欲求,反映了人性的普遍弱點,有落後、自私、狹隘的一面。
(3)用多角度、多色調描繪豬八戒形象,更貼近現實生活,因而也更具真實性。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進步的重要標誌。
三.「以戲言寓諸幻筆」(任蛟《西遊記敘言》)。
(一)穿插大量遊戲筆墨,使全書充滿喜劇色彩和詼諧氣氛。有時信手拈來,涉筆成趣,只是為調節氣氛,增加趣味性。
(二)有的戲言能對刻畫性格,褒貶人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有的遊戲筆墨能成為諷刺世態的利器。
(四)有的戲謔文字是將神魔世俗化、人情化的催化劑。
《封神演義》等其他神魔小說
一.《西遊記》之後,形成神魔小說流派:
(一)《西遊記》續書、仿作、節本,及與其相配套的系列叢書。
1.明人無名氏《續西遊記》100回,寫唐僧師徒保護真經回長安。
2.《西遊補》。
(1)16回,敘孫悟空「三調芭蕉扇」後,被情妖鯖魚精所迷故事。
(2)構思奇特,上下古今熔於一爐;在對歷史反思、人生感嘆、現實批判中,抒發胸中的壘塊;表達對「情」的理性思考。
3.方汝浩《東遊記》(全稱《新編掃魅燉倫東度記》,《續證道書東遊記》)100回。將人性中較具普遍意義的弱點,如酒、色、財、氣等塑造成一系列具類型化和象徵意義的「妖魔」形象,並構思一些演化「心生魔生,心滅魔滅」道理的情節,說教味重。
4.「四遊記」。
(1)吳元泰《東遊記》(全稱《八仙出處東遊記傳》)56回,聯綴八仙得道故事。
(2)《南遊記》,即余象斗《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18回,演華光救母的故事。
(3)《西遊記》,即楊志和改編《西遊記》成的《唐三藏西遊全傳》。
(4)《北遊記》,亦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傳》,24回,余象斗編,記真武大帝成道降妖事,文字拙劣。
(二)為神仙立傳型作品,為佛道兩教以及民間流傳的各類神仙立傳:
1.獨傳式,寫一人為主,如達摩、觀世音、關帝、牛郎織女等。
2.合傳型,將數人湊在一起,如二十四羅漢、八仙等。
3.大都先寫傳主出身,後敘降妖濟世故事,結構鬆散,形象乾癟,宗教性強。
(三)與歷史故事相交融的作品:或將歷史故事幻想化,或將虛幻人物歷史化,只把歷史作為背景或點綴,主色調仍是由神魔鬼怪、奇事奇境顯現出來。代表作如《封神演義》、《三寶太監西洋記》、《三遂平妖傳》等。
1.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100回,成書於萬曆25年(1597)。
(1)有感於國勢衰微,想借鄭和下西洋故事激勵君臣,重振國威,但又著意於宣揚因果輪迴,妖奇百出,荒誕不經。
(2)全書幾乎全由對話堆砌成,缺乏細節描寫和人物刻畫,情節枝蔓,文詞不佳,戰爭描寫也多承襲《三國志演義》、《西遊記》等小說。
2.《三遂平妖傳》演文彥博討平王則、永兒夫婦事。
(1)對造反人物多誣為「妖人」,將實有本事演變為神道妖魔間的爭鬥。
(2)也反映一些社會黑暗和人民苦難,語言樸素流暢,幽默潑辣。
3.這類小說中影響最大的—《封神演義》100回。
(1)明天啟間,許仲琳、李雲翔據民間創作改編成。
(2)以武王伐紂、商周易代歷史為框架,敘寫神仙分成兩派捲入爭鬥,支持武王的為闡教,幫助紂王的為截教。
(3)人物形象。
①暴君紂王的藝術形象,具一定普遍意義,也是明中後期政治現實的折射。
②將紂王昏暴淫亂歸罪於妲己,「女人禍水論」。
③文王、武王是仁政理想的化身。
(4)思想。
①積極。
A.小說貫串以仁易暴,以有道伐無道的基本思想;
B.引用《孟子》中一些具古代民主思想的言論,具一定的反封建意義。
C.寫哪吒追殺其父李靖,是對封建倫理觀念的反抗。
D.這些進步思想與晚明尊重人性、張揚個性的社會思潮有關。
②消極。
A.宿命論觀點,把一切歸結為「成湯氣數已盡,周室天命當興」;
B.不管正義與非正義,籠統歌頌忠君精神;
C.「女禍論」。
(5)想像奇特。 (6)人物刻畫。 (7)偏於敘事略於寫人;寫人重神奇性而忽略人性;故事情節多有雷同之處,給人程式化感覺。
二.清神魔小說如《後西遊記》、《鍾馗斬鬼傳》、《綠野仙蹤》等
推薦閱讀:
※第一章 - 夜幕星光(第一部)
※《聊齋大聖人》中有哪些經典的段落?
※灰姑娘這個的寓言故事讓我們知道了什麼?
※簡述小說《一生》中女主角的悲劇是如何釀成的?
※有哪些是適合給小孩兒講的《兒童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