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柏林禪寺及出家人(一)

因為朋友的大力推薦,於是藉機會參拜了位於河北趙縣的柏林禪寺。

一進門就感覺有些不同,柏林禪寺不收門票,不像別的寺廟,需要購票入寺;按照柏林禪寺方丈明海法師(明海法師:1968年生人,俗姓肖,祖籍湖北潛江,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9年開始研究佛學,1990年在北京廣濟寺結識生活禪創始人凈慧老和尚,從此歸心佛門。1992年9月,於河北省趙縣柏林禪寺凈慧上人座下披剃出家,1993年於洛陽白馬寺受具足戒,2000年於凈慧上人座下得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承。)的講述,佛門眾生平等,大家都可以隨意出入禮佛;寺院受的只是功德。

確有不同啊!

柏林禪寺所推崇的是「生活禪」。顧名思議,是在生活中參禪。現任方丈明海法師的師傅凈慧法師提示「生活禪」宗旨說:「所謂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禪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體現禪的意境、禪的精神、禪的風采。提倡生活禪的目的在於將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化相互熔鑄以後,產生的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禪宗精神,還其靈動活潑的天機。在人間的現實生活中運用禪的方法,解除現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困惑、煩惱和心理障礙,使我們的精神生活更充實,物質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圓滿,感情生活更純潔,人際關係更和諧,社會生活更祥和,從而使我們趨向智慧的人生,圓滿的人生。」

生活化,謂深入世間,直面人生,將佛法、禪融入生活、運用於生活,將修行落實於生活,把佛法和生活打成一片。用凈慧法師的話說,修行的人「必須把佛法凈化人生(利樂有情)、凈化社會(莊嚴國土)的精神,完整地落實在生活中,落實在工作中,落實在做人的分分秒秒中」,「將信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提倡「關懷人生、覺悟人生、奉獻人生」。

「生活禪」就是太虛大師、趙朴老等倡導的「人間佛教」精神的具體化。

所謂「何處青山不道場,何須策杖禮清涼」。

柏林禪寺內建有一座趙州塔供奉著趙州禪師的衣缽、舍利。

趙州禪師(778~897)在佛教史上也很有名,法號從諗,是禪宗史上一位震古爍今的大師。他幼年出家。後得法於南泉普願禪師,為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之後的第四代傳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已八十高齡的從諗禪師行腳至趙州古城,受信眾敦請駐錫觀音院,弘法傳禪達40年,道化大行,僧俗共仰,為叢林模範,人稱「趙州古佛」。

趙州禪師住世百二十年,他圓寂後,寺內建塔供奉衣缽和舍利,謚號「真際禪師」。元明兩代曾先後建古佛堂及大慈殿供奉真際禪師石刻頂相。寺內現存的趙州塔建於元天曆三年(1330),全稱「特賜大元趙州古佛真際光祖國師之塔」,高33米,七層。1997~1998年,新加坡高家仁居士捐資重修,使古塔煥然一新。

趙州禪師傳有三卷《趙州錄》記載了許多著名的禪宗公案。從趙州520則語錄或詩偈來看,他不與人談玄說妙、言機論境,也不行棒行喝,只以本分事、用平常言語接人,如「庭前柏樹子」、「狗子無佛性」、「吃茶去」等,但生動而幽默,蘊含深刻的禪機,由此形成了獨特的「趙州門風」。

古來禪宗語錄不僅在叢林中傳唱,而且在文人士大夫中亦曾廣泛流行,箇中原因除了思想性、哲理性的因素外,主要還是由於禪宗語錄語言簡練、樸實、幽默、雋永,語境虛靈、富有禪味詩意。

「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內里坐。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儘是貼體衣服,亦名煩惱。」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無事之人,只須悄然去」

「要眠即眠,要起即起」

這些就是教導人們不要向泥塑木雕或言語相、名字相中覓佛,要向自心中覓真佛,自己就是主人公,要直下承擔。正如當人問趙州:「如何是和尚家風。」趙州答:「內無一物,外無所求。」

自己的心中才有真佛。

南無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5)感恩殺我的人成就我出家的因緣
出家人掛在嘴邊的「阿彌陀佛」到底是一句什麼樣的話?
破我執是名真出家
男人出軌為何不願出家
釣魚的可怕果報——道證法師出家前的親身經曆!

TAG:出家 | 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