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每年發生2000餘起UFO目擊事件
英國:避用UFO這個字眼
出於對未知世界探索的本質,儘管反對的浪潮同樣存在,人們還是對研究UFO趨之若鶩。據報道,全世界約有三分之一的國家在開展對不明飛行物的研究,已出版的關於不明飛行物的專著約350餘種,各種期刊近百種。
世界上較大的研究機構都擁有—批專家參知這項工作,包括天文學家、植物學家、生物學家、醫生和精神病學專家、化學家和物理學家、還有航空、土木、電氣、機械和冶金等方面的工程師,以及語言學家、歷史學家等。
UFO研究比較活躍的地區有北美、歐洲和日本,其次是澳大利亞、韓國和墨西哥。在英國,國防部是最先開始其研究計劃的,而這個計劃的啟動者就是英國首相丘吉爾。
一直以來,英國國防部對於不明飛行物存有懷疑派和信仰派兩個派別。而進入新世紀,有關不明飛行物的新資料很少,懷疑派勢力佔據了上風。為避免提到UFO這個字眼,調查人員不得不在內部文件中將它改稱為未知航空現象(UAP),並在一份總結性文件中寫道:「UAP現象的存在是毫無疑問的,但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它們存在敵意或處於特別的控制中。」
英國國家檔案局最近公開了一份厚逾1000頁的「X檔案」,解密了英國民眾於1978年至1987年間發現UFO的奇特經歷。「X檔案」中記錄了曾目擊UFO的人,包括專業的空中交通控制員和警員,他們在發現異象時大多十分清醒。
這8份涵蓋了9年時間的機密檔案,是應UFO研究者的要求,根據《資訊自由法》,由英國國家檔案館發布的。文件首次詳盡披露了倫敦上空發現了「上百個」離奇的不明飛行物。國防部記錄民眾目擊UFO的情形,主要目的是確保沒有外國間諜機構進入英國領空,而不是擔心有外星人到訪。雖然有些個案至今仍無法解釋,但國防部已否認那是外星人的飛船。
英國作為全球UFO目擊高發地區,據政府統計,每年發生在英格蘭和蘇格蘭的UFO目擊事件超過2000件。
除英國之外,歐洲國家中,1917年發生在葡萄牙的集體目擊UFO事件最為著名。而2008年1月17日在土耳其NTV電視台播放的一段1分25秒的視頻,是迄今為止拍到的最清晰的UFO視頻。從歷史上看,UFO史上第一篇文字記載也出現在歐洲。在梵蒂岡埃及博物館館長的收藏物中,發現了一張古老的埃及莎草紙,記錄了公元前1500年左右,圖特摩斯三世和他的臣民目擊UFO群出現的場面。
值得一提的是位於倫敦的英國飛碟研究所,這個成立於1953年的機構是世界上第一個觀察和研究不明飛行物的正式民間機構,該機構還進行了近50年的不明飛行物編年史撰寫工作。但在2001年4月,英國飛碟研究所正式宣布關閉。該機構承認,近年來世界各地發現不明飛行物的事例日漸稀少,「飛碟熱」大大降溫,眾多研究人員只有改行從事其他研究項目。
已發生在各國各年代的UFO事件或多或少都已從氣象、軍事、氣候等諸多角度得出了解釋。同時,心理學家也提供了清晰的分析。2000年,《當代心理治療雜誌》刊登了由Carl Goldberg博士研究的UFO綁架事件。研究報告中詳細描述了多樁事件的細節,情節驚人地相似。Carl Goldberg博士由此總結出五個相信UFO綁架故事的心理學共性:首先,這些人都有一種高度的一致性的經常被監視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又和其他的生理疾病不一樣;被「誘拐的人」身上都有一些不尋常紅印、小割傷;值得總結的是所有這些「被誘拐的人」都沒有任何心理問題;巧合的是,在一位從事兒童事業幾十年的研究者那裡發現,原來這些「被誘拐的人」大多出生在1942年後的兩年間;最後,通過「被誘拐者」敘述和觀察的細節看,這些故事大多都是雷同的,因此,心理學家分析,事發者都有類似的精神問題。
在學術層面上,曾有科學家提出建立「UFO學」,他們希望這種想法能被主流科學界所接受。1998年1月,世界權威雜誌《科學》發表文章標題為「一些不明飛行物的報告值得研究」。文章稱一些對地外文明的科學家正在組織研究各種UFO與氣候環境等事件的影響,他們認為,「既然一些事情還未查明真相,為什麼我們不繼續呢?」而多數科學家認為正常技術社會之所以會堅決地拒絕他們,因為非主流的技術學的很多研究方法並不可靠。
日本:理性認識UFO
日本的UFO研究在一開始並非獨立存在,它的相關研究機構主要都為美國研究機構的分支。
例如,美國人喬治·亞當斯基自稱曾搭乘金星人的飛碟到過金星,回來發表《飛碟已降臨》一書,轟動一時,之後,亞當斯創立了「認識真相計劃」協會。其日本分會也於1961年創立,主題以亞當斯基的哲學觀為範圍,並實地練習心靈感應術。
實際上,幾十年來,對UFO的熱情在日本也一直處於高漲狀態。在日本的各個高校,都會有學生自發地組成社團來探討UFO問題,並且十分流行所謂的「UFO召喚儀式」,希望能夠與外星人建立所謂的「聯絡」,這一現象直到今天依然存在。
1956年10月8日,日本媒體報道,沖繩島附近突然出現一個UFO,恰好一架西方盟國的戰鬥機正在附近實彈打靶,反應迅速的炮手立即向它開炮,但令人不解的是,炮彈爆炸後UFO毫髮無損,「先下手為強」的戰鬥機卻碎成殘片,機毀人亡。此後,日本民間也出現了數次UFO目擊報告,不過數量很少。
但相關科學人員指出,該事件是人們對自然現象「精靈閃電」的視覺誤差,使得他們認為自己看到的是飛碟。在雷電交加的天氣中,人們常會看到舞動的閃電,科學家也用照相機偶然拍攝到「精靈閃電」這種奇特的閃電現象,它們大多形成於距地面56—129公里處,儘管眾多視頻顯示它們呈現出條紋狀或卷鬚狀,但它們也可以形成快速移動的電球。
1957年10月20日,五個日本知名UFO團體,包括日本飛碟研究會、飛碟研究小組、日本UFO俱樂部、近代宇宙旅行協會及京都大學飛碟研究會等,共同發起「全日本飛碟研究連合」,發表《宇宙和平宣言》,呼籲全人類重視飛碟現象,使人類意識覺醒,實現世界和平,才是人類文明的轉機,邁向宇宙全體之和平。相關研究機構還提出超科學、宇宙科學等概念,並組織活動探討耶洛星人、DNA靈之間的關係,腦波與宇宙能量等問題的探討,聽上去多數都帶有強烈的幻想色彩。
其實,自從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日本曾出現了大量的信仰超自然的新宗教。估計在日本大約有10萬多名算命先生活躍在民間,信徒主要是年輕婦女。而UFO研究與此同時也開始興起。但自日本代表性的邪教團體——奧姆真理教——製造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之後,日本國民對這類不確定的事情,包括UFO研究等通常不加以特別關注。加之日本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人們更願意相信此類UFO事件用是自然現象。
隨著時間推移,更為理性地認識UFO現象成為了主流的呼聲。日本在本世紀初,由50多名日本天文學和宇宙物理學等領域的科學家成立了「日本類地行星探索計劃」工作組。他們制定了具體的探索計劃,向政府申請預算,以獲得國家的承認和資助,其中的研究目標包括:直接觀測太陽系外的類地行星;完全測量太陽附近的大約150個星球;對大約50個天體的大氣構成、特別是水和二氧化碳等進行光譜分析;對大約5個天體的生命指標、特別是氧氣和甲烷等進行高靈敏度的光譜分析,並就一般天體(數百個)進行超高解析度的觀測。
有趣的是,不僅民間在進行煞有介事的研究,即便是官方,也會就UFO問題進行爭論。2007年,就「UFO存不存在」、「UFO來襲怎麼辦」這種話題,日本首相、官房長官、防衛大臣、文部科學大臣、自民黨高官等人甚至展開了一場不乏相互攻擊的論戰。反對派參議員在會議上公開質詢,要求政府儘可能地收集UFO相關情報,來應對可能發生的危機。而當政府發布正式答辯書表示「沒有確認過UFO的存在」後,又有無數大員站出來唱反調,表示自己「堅定地相信UFO存在」,以至於驚動了當時的首相福田康夫出來澄清。可見,從日本的上上下下,都已經將UFO等價於外星飛船,並且對其頗為嚴肅。
有學者提出,應該推行更為有效的觀測手段來確認UFO的存在,目前兩種手段比較可行:一是使用日本「H2A」火箭發射的四顆紅外線探測望遠鏡,二是利用美國「哈勃」太空望遠鏡或專門的宇宙望遠鏡。不過有共識的是,尋找類地行星是全人類的共同課題,日本一國難以勝任,最好是與美歐國家進行合作。
海外大學課堂中的UFO
焦述銘
在世界各地,都有一群為數不少的人,共同擁有一個另類的愛好——UFO。
在飛碟愛好者眼中,UFO是一門充滿神秘感、深不可測的學問,他們樂此不疲,隔三差五就會聚在一起,現場目擊、拍攝照片、創辦雜誌、出版書籍、製作電影、開設講座、組織討論,感覺樂趣自在其中。
這個群體中也包括很多大學教授和專業的科學家。他們的存在有一些特別,因為UFO學(英語稱ufology)作為一門正式的學科還沒有被大多數學術界人士所認可,UFO的研究作為「民科」難登大雅之堂,只是業餘愛好者手中的遊戲,這些「非主流」的學術界人士常常成了主流科學家的眼中的怪人。在爭議聲中,「怪人」們依然我行我素,他們中的一些還將科學邊緣的UFO學帶進了大學的課堂。
因飛碟研究獲博士學位
據統計,現在全球大約有幾十所大學開設有UFO學的課程。在美國歐柏林大學人文學院,費城的天普大學,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斯科茨代爾社區學院,揚斯敦州立大學,東密歇根大學等都開設了以UFO為主題的課程,如UFO探索、UFO與美國社會等。有的課程與正常的大學課程無異,學生在讀完後可以獲得相應的學分,有的課程是以非正式的講座形式。
授課者大多是學校教授中的UFO愛好者,課程包括的內容也很廣泛,如UFO歷史、第三類接觸、UFO墜毀事件、軍方的UFO資料、宇宙中有沒有外星人等。有的開課者側重於人文方面,包括UFO背後的文化、歷史、社會和心理,UFO愛好者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為什麼會持續流行幾十年而熱度不減;有的開課者側重於科學方面,包括與UFO有關的物理、化學、飛行動力學和天文學等,但所有課程的共同點是內容是開放的,往往都沒有教科書,學生可以認為UFO是存在的事實,也可以認為UFO是騙局,相信飛碟和外星人存在的教授不會將自己的看法強加給學生。
課程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教授經常鼓勵學生進行課堂討論,發表自己獨特的觀點,有的還會有作業和測試,在課程結束時,學生們會被要求按照自選的題目作一個小演講或者做一個調查。在這些大學裡,每年都有眾多對UFO有興趣的同學修讀這些課程。
2008年,澳大利亞著名的墨爾本大學破天荒地授予該校文化與傳播學院的一位學生馬丁·普羅曼博士學位,表示對他多年來進行的UFO研究的認可。在長達七年的研究中,馬丁造訪過1947年羅斯威爾UFO事件遺址、上世紀九十年代墨西哥城目擊事件地點、英國麥田怪圈和智利的山谷,並努力探索UFO目擊事件與宗教、政治、國家安全、文化之間的聯繫。馬丁對於飛碟存在與否也一直持著比較開放的態度,他認為「如果UFO不存在,他也希望弄清楚人們為什麼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將已知的飛行物當成未知的飛行物」。
爭議「UFO學」
在香港,由社會各界的UFO愛好者,其中包括大學教授、作家、媒體從業者、電訊工程師組成的UFO興趣團體——香港飛碟協會,2007年時曾計劃在香港大學開設名為「飛碟學: 從外層空間到地球星」的通識教育課程,其中內容包羅萬象,有「政治管制外星現象」、「金字塔科學——物理學解說飛碟」、「飛碟推進與地球新能源」、「火星上的金字塔」、「從古文明到 流行文化到 UFO電影」等涉及各學科的有趣話題,但是課程在開始前因為各種原因被香港大學方面叫停。
在開設UFO課程的同時,有的大學的學者甚至更大膽的提出開設「UFO學」專業。不過總的來看,很多世界著名的大學對於UFO課程保持著非常謹慎的態度,有的甚至認為開設與UFO有關的課程是一件「毫無價值、有損學校聲譽」的事情。
學術界和教育界反對的聲音主要集中在:目前還沒有確切證據證明UFO就是外星人,UFO的業餘研究中存在很多備受爭議、不被主流科學界認可的內容,一些更屬於江湖騙子手中的偽科學,把UFO當作課程會對學生產生負面的影響;「UFO學」專業遠離實際,學生將無法找到工作。
UFO課程支持者則認為,大學應該是兼容並包的,任何知識都可以進行探索和討論,UFO現象能夠長盛不衰,背後必然有其道理,「UFO學」內容廣泛、爭議性強、富含趣味,樂於其中的學生可以真正發揮自己的潛能,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造力,而不是只是學會了一項就業的技能。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pb{zoom:1;}.pb textarea{font-size:14px; margin:10px; font-family:"宋體"; background:#FFFFEE; color:#000066}.pb_t{line-height:30px; font-size:14px; color:#000; text-align:center;}/* 分頁 */.pagebox{zoom:1;overflow:hidden; 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體",sans-serif;}.pagebox span{float:left; margin-right:2px; overflow:hidden; 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ff;}.pagebox span a{display:block; zoom:1; overflow:hidden; _float:left;}.pagebox 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pagebox 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 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visited,.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text-align:center; width:53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active,.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active{color:#363636; border:1px #2e6ab1 solid;}.pagebox 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 8px;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_height:21px; _line-height:21px; color:#fff; cursor:default; 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pagebox span.pagebox_num{color:#3568b9; 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padding:0 8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active{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pagebox 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393733; width:22px; background:none; line-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
推薦閱讀:
※1,內維爾的戰爭
※英國人用腳踹了奧巴馬的臉
※英國公寓大火遇難或超70人 大批民眾上街要首相下台
※Story · 芭蕾 |《長恨歌》英國倫敦演出番外篇
※留學生們的不成熟表現,你見過嗎?
TAG: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