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三刻,古時為監斬作姦犯科者的「吉時」,我卻接到「學術中國」公眾號任務,以編輯的視角寫作一篇「編輯眼中的好文章」。所謂好文章的標準,可謂人言言殊。韓寒寫作的隨想雜文,以自然流水般小句,呈現所思所想,時而憤世嫉俗,時而詼諧幽默,堪稱好文;曹雪芹窮畢生精力,盡漢語言文字所能,道出人間情緣的喜怒哀樂,曾以禁書名分,吸引眾多社會名流,就連帶軍抗敵的湘軍首領曾國藩都不免犯禁,也堪稱好文。然而,從學術觀點看,好文章必然以邏輯論證見長,選定論題,確立範圍,梳理文獻,繼承前人成果,又不囿於前人所言,批判前人之不妥,以典型例證支持論點,層層深入,逼出可靠、可信的結論,以圖修正現有理論,此乃學術好文的貢獻。
界定了學術場域中的好文章,下文擬從選題、提要與引言、批評力度和聯繫實際四方面,扼要談談好文章的必要質素。
一、選題
所謂好文章必然要有好的選題,可大多作者都為好選題而躊躇反覆,頗感頭疼。要確立好選題,作者先要以「好讀書、讀好書」為前提。所謂「好讀書」,就是要養成利用一切可能的閑暇時間,閱讀古今中外各類相關著述。所謂讀好書,以個人經驗而言,國內外學術大家的期刊論文、會議論文、研究報告,博士論文,及其指導的博士論文等較為可取,不但能從文獻綜述積累不少的文獻,還能於無意之中形成文獻綜述寫作的範式,養成批判思維的能力,更能從圍繞主論點以層層深入論證方式得到學術方法論的啟發,此可謂偏得;其次是學術著作,特別是學術經典著作,歷經時代的打磨,能夠站得住腳,說明經典之中必然存在歷代學者可取之思想,可作為學術基礎的智識積累和思辨訓練,但因不能與時俱進,缺乏與當前社會問題之間的必然關聯,不利於養成發現、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閱讀的同時,讀者保持「三心二意」,一心在穿越(史學研究叫歷史移情),穿越回作者所在的時空,感受當時當時的狀況,與作者在這一主題上進行批判性的對話;二心在當代,回歸當代,以作者的視角看待當前的現實與問題;三心在批判,用當代的現實與問題,檢驗經典或現有理論的正確性和普適性;一意在掌握學科理論內容話語的意味與意境,能體味意在言外的精神和要旨,以便充分發揮理論的活力;二意在遊離於本學科之外,以相關領域的視角看待本領域的現實問題,此所謂小題大做之要旨。
在「三心二意」過程中,讀者必然發現與學科理論相關的、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以發現的問題為切入點,搜集並盡量窮盡相關文獻,隨著閱讀的深入不斷縮小選題範圍,縮到不能再小之後,將選題立意(主論點)按層層深入邏輯分出層次關係,以當前最新的論據支撐次論點。
二、提要與引言
提要的英文對應詞為abstract,意為抽取全文的主幹內容,以扼要的陳述形式,將選題原因、研究對象、研究方法、解決問題、研究結果等內容寫成200-300字之間的敘述文。當然會議論文要更長一些,一般要求在500字左右,也有要求1000字的,且還要附上參考文獻。提要中一般禁止引用他人佐證話語,不許出現評論性的語言,盡量少用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話語。從編輯角度看,提要不但交代了作者之所以選擇該選題的因由,還交代了文章的主論點(文章要幹什麼?為什麼而寫?)及其論證的方法和結論,這是編輯看文的一大規律。(其次,編輯看參考文獻,看看是否缺少經典文獻,最新的文獻有沒有,能夠看出作者知識結構和掌握前沿信息的能力)。
引言部分與提要脈絡類似,但體現的是從小處著眼,大處入手的精神。引言一般從歷時角度扼要勾勒相關選題的演變脈絡及選題原因,確立什麼對象,用什麼方法研究什麼問題(文章主論點)。(有關選題的意義,如什麼填補空白、對什麼人有什麼價值等,就不要交代了,讀者自然會做出公正的判斷)。
最後,引言的作用就是從無邊的知識海洋中,將戲耍者引入風景奇幻的曼妙世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交代主論點,否則文章就如同丟了基座的千層大廈,坍塌只在一瞬之間。最後,作者千萬不要忘了在正文中界定文章使用的工作定義,即本文所指範疇內核心術語的所指。
三、批評力度
所謂批評指的是批判思維邏輯問題。作者寫作學術論文要時刻保持批評思維,不但有利益清楚地看待前人的成果,觀照自身的文章布局與結論的可信度,還能有助於作者更好地構建自身的理論體系。所謂力度問題指的是作者在批判時,要把握語言使用技巧,指出問題與不妥,指出問題形成的原因即可,不必咄咄逼人,甚至人身攻擊。
批判思維貫穿於整篇文章,文章布局的好壞主要取決於作者使用批判邏輯思維的能力。在文獻綜述時,大多作者習慣於羅列文獻,十分無助於主論點的論證,一定要客觀而理性地看待前人成果,以現有知識和學術視角為基礎,以當前現實為參照,找出前人成果的問題與不足,以此為基礎開展主論點的論證。論證理論假設或曰逐層論證主論點之後,用論證得出的理論批判地思考當前理論與本土化現實之間的關係,修正現有理論的不足,這就是好文章的學術貢獻。
四、聯繫實際
好文章不在於理論空論,反倒在於聯繫實際。所謂聯繫實際指的是文章要包含本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本土的現實情況。舉凡是學術論文必然以學科「經典理論」為綱,如果作者在文章中沒有融入最新研究成果,不但無法吸取最新成果,從而出現重複的理論觀點,該文就失去了應有的學術價值,且不能將最新成果的理論推進融於當前文章。如果文章不能聯繫本土現實情況,一味地局限於特定領域的異質性話語之內,不但無法體現理論的多樣性,不利於理論普適性的構建,還失去了理論聯繫實際的指導作用和促進本土化發展的意義。
編輯看文大體脈絡,按順序來說,大體是先看題目是否新穎,之後看提要找背景、研究動機、研究方法、主題論點和研究結論,然後看參考文獻是否包含了該領域國內外的經典文獻和最新成果。掌握這些信息後,編輯憑藉多年的職業經驗就可知道該文的質量和風格是否符合刊物的要求,決定著是否送外審。
其實,上述都是以文字、標點和規範無瑕疵為條件的。近年來,文字、標點和學術規範問題越來越嚴重,很多時候前面文字還蠻流暢的,後面的文字就令人忍無可忍了,「的」「進行」一行好幾個,一段下來十幾個,幾十個,要不然就是幾十字、上百字的長句,要不然就是短則千八百字,長則近三千字的段落,還有萬餘字一氣呵成不分脈絡的,這樣的文章即使立意再好,即使論證再嚴密,編輯也會頗感頭疼:不發吧,可惜了一篇好文;發吧,編輯就要給作者當勞工,要不然就是個把月,甚至接下來幾個月跟作者周旋,遇到不良之人,還要遭遇冷言冷語和謾罵。另有一類作者,即使你幫忙潤色了文字,修改了規範,作者會在最終添加英文提要和最終修改後,發回以前的二稿或三稿,而非終稿,編輯你是瘋,還是不瘋呢?作為小編輯,面對當前眾多剛需的作者群,只感覺如今良人難做啊!
推薦閱讀:
※期刊短篇小說的場景設置問題略解※有哪些外行人也能看的優秀專業期刊?※認識學術期刊(※關注我不迷路)※投稿指南:14版中文核心教育學類期刊官方信箱※在家裡如何免費使用中國知網下載期刊文獻?
TAG:學術 | 學術期刊 | 期刊 | 文章 |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