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釋「茶文化」
茶,只是茶
「茶」字拆開,便是人在草木間。人置身於草木間,是怎樣的意境?心曠神怡!我們的祖先在造字時,就告訴後人:喝茶,可令人心曠神怡!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的發源地。根據史書記載,中國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栽培茶樹了。茶的種類很多,可分為六大類: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和黑茶。名茶鐵觀音屬於青菜,是烏龍茶的一種。茶性各不相同,對人體的影響也不同。
據專家分析,春夏季應多喝綠茶,它有生髮作用,可以緩解春困,還能清熱解毒、降低血脂;秋季最適合喝青茶,尤其是烏龍茶,它介於綠茶、紅茶之間,茶性平和,而且不寒不溫,可以興奮神經,使人神清氣爽;冬季該喝黑茶,尤其是熟普洱茶,更是首選。它茶性溫和,可以生熱暖胃,還具有一定的控制體重的作用。
茶樹的栽培因地而論。福建武夷山的大紅袍,安溪的鐵觀音;浙江的龍井茶;江蘇的碧螺春;還有雲南的普洱茶,都是較為出名的。其中,安溪的鐵觀音,堪稱「茶中之王」,更是聞名世界。
茶只是茶。從栽培到採摘,從製作到成品,要經過許多工序,茶農所付出的精力和汗水,是可想而知的。杯中之茶,真所謂「粒粒皆辛苦」。
茶,不僅僅是茶
茶,不僅僅是茶,它是一種茶文化。辛苦製作好的成品茶,就需要推廣,需要讓世人知道。這時,就需要「文」,文是為茶服務的。因為我們需要用文字的形式介紹茶、推廣茶,讓消費者真正的了解茶,從而「消費」茶。安溪的《鐵觀音》雜誌、《安溪鐵觀音茶文化》公眾號,是最好介紹和推廣茶的平台,人們可以從中了解有關茶的知識、信息和行情。
所謂「化」,指的是「消化」。真正能「消化」茶葉的,自然是廣大的消費者了。茶文化中,茶是首位,只要先做好茶,才能讓「文」進行推廣,最後讓更多的消費者「化」掉。在整個茶葉流通中,這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協調發展,茶業才能欣欣向榮。
做好茶,先正人品
做好的成品茶,自然要放在市場上進行流通。這時,誠信才是商家立業之根本。俗話說,做事先做人。要想做好茶葉生意,先要端正自己的人品,讓消費者信得過你,信得過你的茶。千萬不可像個別不法商家,以次充好,或者弄虛作假。為了一時之利而欺詐消費者,這樣的生意,是不會長久的,最終只能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作為消費者,想買到既便宜又好喝的茶,這種心態,人人都有,不可厚非。但是,我們更應該相信,一分錢一分貨。好茶肯定是比較貴的。你要有那樣的購買力,不可一味跟風,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購買適宜的茶葉,既不會影響到生活,又能強身益體,何樂而不為?關鍵的一點,要找信譽好的商家,買放心的茶。
文/鄭重陽(原創作品)
推薦閱讀:
※為什麼泰坦尼克號會沉沒?
※天人相參:中國文化的智慧
※知乎毀了多少文字,包括短語、成語、短句、詩詞等等?
※你是怎麼看待甘陽的?
※明天冬至了,都說冬至要吃餃子,但是有的地方不是這樣,那麼你們那冬至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