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必修三第三單元複習教案
必修三第三單元
教學過程:
一、單元梳理
本單元學習古代議論性散文。
選文有先秦散文兩篇,其中孟子一篇(《寡人之於國也》),荀子一篇(《勸學》);漢代賈誼一篇(《過秦論》);唐代韓愈一篇(《師說》)。孟子散文是對話體論辯文,文章說理形象、論辯有力;荀子散文體制宏大,邏輯性強;賈誼散文繼承了先秦諸子的優良傳統,關心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勇於表達自己的政治見解和主張,寫得深切著明,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韓愈倡導古文運動,有自成體系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取精用宏,渾浩流轉,風格多樣。
文言文的學習,重點應放在理解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上,放在熟讀背誦課文上,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積累語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語感。本單元學習還要注意培養質疑解難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把疑難提出來,然後解決疑難,從疑到不疑,這樣才有長進。
二、複習《寡人之於國也》
(一)複習目標
1、掌握本文涉及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
2、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3、體會孟子長於雄辯的語言特色。
(二)課文整體感知
1.解說文題
《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開頭幾字為篇名,如《梁惠王》、《公孫丑》、《告子》等。記載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諸子哲理散文,「四書」之一。長於論辯,善用比喻,對後世議論性散文的發展影響較大。
2.明了背景
這篇課文記載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圍繞「民不加多」的問題展開討論,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並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的不平等。
3.梳理結構
梁惠王問詢:「寡人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答疑:1、「民不加多」的原因(比喻說理)
2、進一步闡釋:使「民加多」的措施;
3、結論:保民而王。
4.感悟主旨
《寡人之於國也》中孟子宣傳他的政治主張時,提倡實行王道。王道的核心是仁義,以仁義為政就是仁政。孟子所說的仁政,是要用仁義之心來愛民。在本文所指的具體內容是:不違農時,使民生有保障,施行教化,使百姓知禮義。
(三)重點難點探究
1.孟子在文中提出了自己「王道」主張的一個方面,其具體內容是什麼?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孟子的主張有什麼區別?
第一個問題。「王道」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內容。具體內容是:順應農時,使民生有保障,並進而對他們實行倫理道德教育。也可用文中的話回答。
第二個問題。孟子認為梁惠王沒有解決人民生老病死的基本生活條件,不能使百姓「養生喪死無憾」,雖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實質上與鄰國統治者的治國不盡心沒有區別,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這與孟子施仁政、行王道有本質的區別,相差甚遠。
2.孟子是怎樣批評當時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
孟子用對比和比喻的手法批評統治者不顧人民的死活。「狗彘食人食」和「塗有餓莩」對比,是多大的反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又是多麼的殘忍!多麼的不仁!而把「塗有餓莩」歸罪於年成不好,歸罪於天災,就如同把殺人歸罪於武器一樣荒唐。殘害人民的不是荒年而是虐政!
3、本文在寫作上有什麼特點?
(1)結構嚴謹。孟子的文章從表面看,鋪張揚厲,似乎散漫無紀,實則段落分明,層次井然,而且環環相扣,不可分割。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對每一部分的內容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又體現了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繫,把全文各部分連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2)善用比喻。孟子善於運用比喻說理,文字顯得從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謂「盡心於國」不比鄰國之政好多少。
(3)氣勢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辯的氣勢,表現在語言上是使用整齊的排偶句式。如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暢談「使民加多」的道理時,連用四組排偶句,音節鏗鏘,氣勢充沛。
(四)基礎知識積累
1、關於作者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載,他是子思(孔子孫,名伋)的再傳弟子,曾遊說齊、宋、滕、魏等國。當時「天下方務於合從連橫,以攻伐為賢」,孟子卻說「唐、虞、三代之德」,被諸侯認為迂闊、遠離實際,不被採納。因此,孟子「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書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一個最大的儒學大師,一向被認為是繼承孔子學說的正統,後世將他和孔子並稱。他曾拒楊墨,反縱橫,維護和發展了儒家學說,對當時和後世思想界影響很大。
《孟子》在寫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於雄辯,具有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筆墨酣暢的風格;採用了多種方式方法進行辯論,邏輯謹嚴。其中最多的是各種發問的方式方法,時而提問,時而設問,時而反問,運用自如,靈活多變。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陳述事理,辯論是非。
2、字音字形
王好(hào)戰 棄甲曳(yè)兵 不可勝(shēng)食 數(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衣帛(bó)
雞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謹庠(xiáng)序之教 孝悌(tì)之義 然而不王(wàng)者
塗有餓莩(piǎo)養生喪(sàng)死無憾
3.通假字彙
①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無通「毋」,不要。 ②無失其時 無通「毋」,不要。
③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頒同「斑」,花白。 ④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塗同「途」,道路。
4.古今異義
河內凶(古義:穀物收成不好,凶年。今義:指人和動物暴躁,心腸狠。)
鄰國之民不加少(古義:副詞,更。今義: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東西或數目合在一起。)
或百步而後止(古義:有的人。今義:表選擇的連詞,或者。)
是亦走也(古義:跑,逃跑。今義:行走。)
5.詞類活用情況
【填然鼓之】一般「鼓」是名詞,在此活用為動詞:打鼓
【七十者衣帛食肉】一般「衣」是名詞,在此活用為動詞:穿
【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詞活用為動詞:為王、稱王、統一天下
【樹之以桑】 一般「樹」是名詞,在此活用為動詞:種植
【王無罪歲】 一般「罪」是名詞,在此活用為動詞歸罪、歸咎
【請以戰喻】 一般「戰」是戰鬥(動詞),在此活用為名詞:戰爭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生」是活著(動詞),在此活用為名詞:活著的人
「死」是死去(動詞),在此活用為名詞:死去的人
【謹庠序之教】一般「謹」是謹慎(形容詞),在此活用為動詞:認真從事
【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 「移」是移動,在此是使動用法:使……遷移
6、一詞多義
(1).數
願得補黑衣之數 《觸龍說趙太后》 數目、數量
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寡人之於國也》 幾、若干
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六國論》 命運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陳涉世家》 shuò 屢次
數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於國也》 cù 密、細密
蒙沖鬥艦乃以千數 《赤壁之戰》 shǔ計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愛蓮說》 與「曲」相對,不彎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於國也》 僅、只
系向牛頭充炭直 《賣炭翁》 價值
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 《〈指南錄〉後序》 徑直、直接
(3).發
百發百中 成語 發射
發閭左謫戌漁陽九百人 《陳涉世家》 徵發、派遣
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寡人之於國也》 打開
野花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醉翁亭記》 花開
主人忘歸客不發 《琵琶行》 出發
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 《五人墓碑記》 發出
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記》 發出、抒發
(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於國也》 兵器
窮兵黷武 成語 戰爭
必以長
草木皆兵 成語 士兵
(5).勝
驢不勝怒,蹄之 《黔之驢》 承受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寡人之於國也》 盡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鄒忌諷齊王納諫》 勝利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憶江南》 超過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岳陽樓記》 優美的
7.文言句式
(1)介詞結構後置 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2)賓語前置 未之有也
(3)固定用法
直不百步耳(直……耳:只是……罷了。)
是亦走也(是……也:這也是……啊。)
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或……或……」相當於「有的人……有的人……」)
則何如(何如:怎麼樣)
三、複習《勸學》
(一)複習目標
1、掌握並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
2. 學習本文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
3. 明確學習的重要性,及學習必須「積累」「堅持」「專一」的道理。
(二)課文整體感知
1.解說文題
《勸學》中的「勸」起統領全篇的作用。「勸」是「勸勉」的意思。繁體字「勸」是形聲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數有「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這是「勸」的本義。而現代漢語中,「勸」解釋為「勸阻」,詞義已經轉移了。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
2.梳理結構
第一段:提出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
第二段:論述學習的意義。
第三段:論述學習的作用。
第四段:論述學習的方法和態度。
3.感悟主旨
《勸學》較系統地論述了學習的目的、意義、態度和方法,是古代論述學習的重要文章。這裡節選的三段,著重論述學習的重要意義和學習應持的態度。作者反覆論證人的知識、才能、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過學習和積累取得的。即使是聖人的思想,也可以在不斷的學習和積累中具備。所以,任何人都應當持恆專一,腳踏實地,不斷學習。
(三)重點語句賞析
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分析這些比喻之間有怎樣的關係,說明了幾層意思。
本文共有20個比喻句。
①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②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③ 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
④ 木受繩則直。 ⑤ 金就礪則利。 ⑥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⑧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⑨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11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12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13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14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5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16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17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18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19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2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這20個比喻句中的①至⑤是用來闡明學習的意義的,學習能夠改變人的稟性,能夠使人獲取知識、增長才幹;⑥至⑩是用來闡明學習的作用的,利用外物,效果明顯,學習能夠彌補不足;至是用來闡明學習的方法和態度的;至從正反兩方面闡明學的方法,強調逐步積累;至從正反兩面闡明學習的態度,強調持之以恆,強調堅持;至也闡明學習的態度,強調專心致志。
(四)重點難點探究
1.本文的中心論題是什麼?各部分之間有什麼關係?
本文的中心論題是「學不可以已」。下面的部分從幾個方面展開論述:學習的意義(提高自己,改變自己);學習的作用(彌補不足);學習的方法和態度(積累、堅持、專心)。中心論題與各部分之間有總領和分述的關係。
2.本文的寫作特點是什麼?
本文運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白、具體、生動,深入淺出,使讀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時用同類事物設喻,從相同的角度反覆說明問題,強調作者的觀點。例如: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有時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照,讓讀者從中明白道理。例如將騏驥與駑馬對照,朽木與金石對照。設喻方式有時先反後正,有時先正後反,內容各有側重,句式也多變化,讀者毫無板滯之感。有的比喻,單說比喻而把道理隱含其中,讓讀者思考。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有的先設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有的先設比喻,引出道理後,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如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作進一步論證。
(五)基礎知識積累
1、關於作者
荀子,名況,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時人尊稱他為「荀卿」。 其政治思想主張,禮法兼治,強調尚賢使能。
2、字音字形
礪(lì) 木直中繩:zhòng 雖有槁暴:gǎo pù 輮以為輪róu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cān xǐng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xū yú 吾嘗跂而望矣:qì 故不積跬步:kuǐ 騏驥一躍:qí jì
駑馬十駕:nú 鍥而舍之:qiè金石可鏤:lòu 蟹六跪而二螯:áo
3、通假字:
輮(róu)通煣 生(xìng)通性(古音聲母韻母相同。) 知(zhì)是「智」的有(yòu)通又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與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4、古今異義
【輮以為輪】古義:把……做成 今義:「以為」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古義:廣泛地學習 今義:學識淵博
【……而絕江河】古義:長江與黃河 今義:泛指河流
【故不積跬步】古義:「步」,等同於今天的兩步 今義:步子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古義:「寄託」,寄身,容身 今 義:指託付或把情感、希望、理想等放在某人某事物上
【假輿馬者】古義:憑藉 今義:「真」相反
【蟹六跪而二鰲】 古義:腳或腿 今義:兩膝著地
【金就礪則利】 古義:金屬製品 今義:黃金
【聲非加疾也】疾:古義為強、洪亮。今義為「快;疾病」。
【用心一也】用心,思想意識活動。今義為「用功、肯動腦筋」。
5、詞類活用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名詞作狀語,每日。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下,方位名詞作狀語,在地上、在地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詞作動詞,游水。
用心一也:一,數詞做動詞,專一。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詞作動詞,走得快。
6、特殊句式
1.判斷句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2.省略句 輮(之)以為輪 騏驥一躍,不能(躍)十步 蟹(有)六跪而二螯
3.倒裝句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狀語後置)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後置)
二、複習《過秦論》
(一)複習目標
1. 理解並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2. 了解作者反對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張。
3. 培養科學的正確的歷史觀和獨立判斷能力。
(二)課文整體感知
1.解說文題
《過秦論》分上、中、下三篇。課文選的是上篇。「過秦」即「言秦之過」,指出秦亡國的過失。論,一種文體,古文中的所謂「論」,是論斷事理,它包括論政,論史等文字。課文著重敘述秦王朝的興亡過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無道,指出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明了背景
新建立的西漢政權,府庫空虛,財政困難,人民很需要休養生息。針對這一現實為鞏固西漢政權,賈誼借「過秦」以「規漢」,主張施行仁政,「與民休息」。
3.梳理結構
第二部分(5)闡述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5)
4.感悟主旨
作者總結,秦王朝覆滅的歷史教訓,意在借古諷今,即從反面說明「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於施行仁義,目的是勸漢文帝對人民實行寬鬆的政策。
(三)重點難點探究
1.本文從秦孝公寫起,為什麼不從孝公以前的國君(如秦穆公)寫起?
材料是為論點服務的。本文的論點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秦的攻奪天下正是從秦孝公開始的。這一點,首句「君臣固守以窺周室」已經說明了,孝公在攝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對周室只是暗中窺伺,後來由於「商君佐之」,才開始有了「席捲天下」的行動,雖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人和」(君臣固守)的條件。
2.本文採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① 以史實為論據,用觀點統率材料。
作者所謂「攻守之勢異」,指的是秦要統一全國,自然要對山東(崤山以東)諸侯採取攻勢,逐步消滅它們;而在統一全國之後要防止人民顛覆它的政權,這就轉入守勢了。處於攻勢「高詐力」,處於守勢「貴順權」。「順權」,就是施行仁義以收攏民心。秦滅六國後依舊殘酷地壓迫人民,不施仁義,故而迅速滅亡。這是賈誼的基本觀點。要講清這一點,就必須以史實為據,說明秦的興亡過程。
本文敘史的特點是:在觀點統率下對史實作出高度概括。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計騙魏將公子卬而襲破其軍的結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又如山東諸侯曾多次合縱抗秦,皆被張儀等人的連橫術所破,韓、魏、楚三國多次獻地於秦,秦土日廣,這是秦的「詐力」策略的勝利,作者把所有這些史實都集中到九國之師攻秦失敗一事上來加以表現。說到秦統一全國後,則著重揭露秦始皇壓迫人民的政策──這其實是「詐力」策略的繼續。這個事實充分說明:秦在轉入守勢之後,「其道不易,其政不改」(《過秦論》中篇語),它的覆滅是不可避免的。
從上面的分析還可以看出,政論敘史所看重的是歷史過程的本質,而不講求細節的準確。
② 對比論述。
本文的對比論述集中在第5段,上文已有說明。這裡只作一點補充:必須把這種對比放到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來看。昔年,九國之師,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進攻僅有雍州一地的秦,卻遭到慘敗;而今天,陳涉以數百「疲弊之卒」發難,進攻佔有天下的秦,反而取得成功,這就生動地說明了轉入守勢後的秦已經變得外強中乾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形呢?孟子說:「失民心者失天下。」一夫作難而七廟隳,這正是仁義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結果。這樣來論述,自然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論點。
3.本文的語言有什麼特色?
賈誼是漢賦的早期作家,這篇文章不是賦,卻帶有賦的特色。它講究鋪排渲染,例如開頭寫秦孝公的雄心,連用「席捲天下」「包舉宇內」等四個短語;中間寫九國之師攻秦,四君、九國、謀臣、策士、武將,一一列名,顯得很有氣勢。行文多用駢偶,琅琅上口。它的駢偶不同於後來的駢體文以「四六句」為基本形式,而是非常靈活,有時字數不完全相等,如「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有時駢語包含在散句之中,如「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如此變化多端,不顯得單調。
(四)基礎知識積累
1、關於作者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人,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賈誼的文章氣勢雄偉,暢達,辭賦以《吊屈原賦》、《鵩鳥賦》為最。政論文以《過秦論》、《論積貯疏》等文章膾炙人口。後人編纂了他的政論文集《新書》十卷
2、字音字形
崤函(xiáo) 膏腴(yú) 軫(zhěn) 鏃(cú) 笞(chī) 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孝公既沒(mò)召滑(shào)俯首頸系(xì)踐華為城(huà)勁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躡足行伍(háng)將數百之眾(jiàng)
度長絜大(duó) 比權量力(liàng) 萬乘之勢(shèng)
3嗵假字
約從離衡(通「橫」) 合從締交(通「縱」) 制其弊(通「敝」)
陳利兵而誰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贏糧而景從(通「影」)
4、古今異義:
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義:黃河 今 義:水道的通稱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古義:崤山以東 今 義:山東省份
流血漂櫓 古義:盾牌 今 義:使船前進的工具
5、詞類活用
席捲、包舉、囊括 名詞作狀語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樣
內立法度,南取漢中 名詞作狀語 在國內、向南
追亡逐北 動詞作名詞 逃走的人
卻匈奴七百餘里 使動用法 使……退卻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使動用法 使……滅亡
會盟而謀弱秦 形容詞使動 使……弱
以愚黔首 形容詞使動 使……愚蠢
6、一詞多意
①制(例句 出處 釋義)
一日不再食則飢,終歲不制衣則寒 《齊桓晉文之事》 製作、縫製
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 《後漢書·張衡傳》 製造、製作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 《赤壁之戰》 壓制、控制
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過秦論》 制服
王寥、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 《過秦論》 統率、指揮
是故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岳陽樓記》 規模
②亡(例句 出處 釋義)
從徑道亡,歸璧於趙 《廉頗藺相如列傳》 逃跑、逃脫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過秦論》 丟失、失去
燕雖小國而後亡 《六國論》 滅亡、消亡
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 《赤壁之戰》 死亡
追亡逐北,伏屍百萬 《過秦論》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應 《愚公移山》 通「無」,沒有
吞二周而亡諸侯 《過秦論》 使動用法,使……滅亡
7、重點句子翻譯
①、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②、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③、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④、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⑤、然陳涉瓮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⑥、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⑦、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⑧、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二、複習《師說》
(一)複習目標
1、學習本文「破」「立」結合、 正反對比的寫法。
2、理解本文的中心論點,並用自己的話加以表述。
3、了解課文尊師重道的深刻內涵,感悟作者抨擊時弊、堅持真理的精神。
(二)課文整體感知
1.解說文題
「說」是論說文的一種,「師說」即「說師」、「論師」,更詳細一點就是「論從師求學」。本文著重論述了師的作用、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擇師的原則,大膽提出了恢復師道的主張,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
2.明了背景
《師說》作於公元802年,即唐德宗貞元十八年。這一年韓愈43歲,正是他銳意求進,致力於「古文運動」的時候。
當時的官僚士大夫重視門第觀念,只認得功名富貴,威權勢力,不尊師重道,不看重有學問的人。《師說》就是為了指責唐代上層社會這些不良風氣而作。《師說》的問世也是韓愈被貶陽山的原因之一。
3.梳理結構
第一段開頭提出觀點,「古之學者必有師」。接下來闡明擇師的原則:以「道」的有無為標準,而不應有貴賤、長幼之分,「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第二段以第一段立論為基礎,以事實為論據,從反面展開批駁。連用三個對比對恥學於師的社會風氣進行針砭。層層對比,深刻揭露了當時恥於學師的社會陋習,並具有強烈的說服力。
第三段以聖人孔子為例,從正面論證自己立論的正確。
第四讚揚李蟠「能行古道」,點明作《師說》的原因。
(三)重點難點探究
1.對「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應作怎樣的理解?
韓愈以儒家道統的繼承者自居,他「收召後學」,「抗顏而為師」,目的就是要恢復自孟子後已「失其傳」的儒家道統。正因為如此,他把「傳道」視為教師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務。「受業」「解惑」,都與此有關:「業」即「道之文」,指以「六藝經傳」為代表的儒家經典;而「解惑」也是為了「明道」。由此可見,「師道」是貫穿全文的主線,「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這個判斷就是上述內容的高度概括。
2.本文的寫作特點是什麼?
本文在寫作上的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反覆論證,並輔之以感嘆句來加強說服力。例如第2段,首先用一個感嘆句緊承前一段,轉入對「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分析,然後從三方面作對比。先用古今對比,指出從師與不從師的兩種結果;次用對自己與對兒子的要求不同來對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為的自相矛盾;最後用「士大夫之族」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對比,批判士大夫的錯誤想法,指出這是「師道不復」的真正原因。從後果、行為、心理等方面逐層深入分析,筆鋒犀利。幾個感嘆句,均有加強感染力的作用。句式也有變化,「其皆出於此乎」,是用推測語氣作判斷;「吾未見其明也」是用肯定語氣作判斷;「其可怪也歟」,是用驚詫語氣作判斷。「同」中有「變」,感情一層比一層強烈。
3、這篇課文論述了從師之道。看看課文的第一段是怎樣逐步推出論點的,第二、三段是從什麼角度論述的。
第一段開篇提出「古之學者必有師」。緊接著正面概述教師的職能和任務是「傳道、受業、解惑」;然後轉而論述從師的必要性,無師不能解惑;最後正面論述擇師的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為師,並歸納為「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第二段評述當時不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從師的必要。第三段舉歷史事例正面論述從師的必要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
4、課文的第二段是用對比手法來寫的。說說這一段用了幾組正反對比的事實論據,這樣對比有怎樣的論證作用。
這一段用了三組正反對比的事實作論據。第一組,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對比:古之聖人從師而問;今之眾人恥學於師。第二組,對其子於對其身對比:愛其子,擇師而教;於其身,恥學於師。第三組,百工之人與士大夫對比: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群聚而笑之。在對比中得出結論:師道之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從批判反面現象中闡明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5、試說說作者的觀點在當時有哪些進步意義,在今天仍有什麼借鑒作用。作者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試就這一觀點談談自己的認識。
作者概括而全面地提出教師的職責。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掖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作用。第三段闡述師道、師生關係,以能者為師,也就是「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比較容易接受,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
(四)基礎知識積累
1、關於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郎」。死後謚「文」,故又稱「韓文公」,作品收錄於《
韓愈和柳宗元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提出了「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蘇軾語。
古文運動
主要主張:其一,是「文以明道」。其二,在倡導「文以明道」的同時,也充分意識到「文」的作用,為寫好文章而博採前人遺產。
對象:即向一些準備通過科舉、躋身仕途的青年讀書人宣傳不要寫駢體文,要用散體文去闡明孔、孟之道。
古文:以儒家思想為基本內容,取法先秦兩漢文體,用樸素自然的語言抒寫真情實感的散文。
古文運動在當時的中下層知識分子中有一定影響。但遭到上層統治集團中當權的官僚地主的誹謗與訕笑,阻力很大。
2、字音字形
句讀 dòu 或不焉 fǒu 官盛擇近諛 yú 郯子tán 萇弘cháng 老聃dān
3、一詞多義①、惑:傳道、授業、解惑 /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惑之不解/孰能無惑-----疑難問題(名詞)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塗(形容詞)
②、師:古之學者必有師 /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老師
吾從而師之 /孔子師郯子 ----以……為師(意動用法) 吾師道也 /不恥相師 ------學習(動詞) 則恥師焉 /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從師 ③、無:聖人無常師----沒有 無長無少,無貴無賤---無論 ④、其: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指示代詞)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他們(人稱代詞) 其皆出於此乎?----大概、也許(副詞,表揣測)其可怪也歟!------難道(語氣副詞,表反問) 4、特殊句式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判斷句 ②、不拘於時----被動句 ③、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賓語前置句(「之」起提賓作用)推薦閱讀:
※語文試題(45)
※《現代漢語》第一章習題答案?
※讓語文教學充滿濃濃的語文味
※六年級上冊語文1
※淺談語文四環節閱讀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