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古園林與勝景(掌閱)

仙山瓊閣——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中心區,景山西側,在故宮的西北面,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是我國古代的皇家園林。

這裡早在遼、金、元時期就已經開闢,明、清時闢為帝王御苑,是我國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也是我國保留下來的最悠久的皇家園林。

北海公園內亭台別緻,游廊曲折。全園以神話中的「一池三仙山」為構思布局,形式獨特,富有濃厚的幻想意境色彩這裡水面開闊,湖光塔影,蒼松翠柏,花木芬芳,亭台樓閣,疊石岩洞,絢麗多姿,猶如仙境,素有「仙山瓊閣」的美譽。

遼金元時期的初建

傳說,浩瀚的東海上有三座仙山,分別叫做蓬萊、瀛洲和方丈,山上住著長生不老的神仙。

秦始皇統一我國之後,曾派方士徐福前往東海尋找不死葯,可是一無所獲。

到了漢朝,漢武帝也做起了長生不死之夢,可尋找仍然沒有結果,於是下令在長安北面挖了一個大水池,名「太液池」,池中堆起三座假山,分別以蓬萊、瀛洲、方丈三仙山命名。

自此以後,歷代皇帝都喜歡仿效「一池三山」的「神仙形式」來建造皇家宮苑。似乎只有這樣,自己才能像「神仙」一樣長生不老。

而發源於山西桑乾河的永定河,在河北省納源於內蒙古高原的洋河,流經北京和天津之後進入海河,最終注入渤海。

永定河河道南遷之後,留下了一片原野和池塘,水中有島名為「瑤嶼」。地勢像極了「一池三山」的模式,遂成為歷代皇室看中的風水寶地。

938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建都燕京後,就在城東北郊的「白蓮潭」建立了「瑤嶼行宮」,因開挖湖泊堆積泥土,日漸形成了水中島嶼,稱為「圓砥」。

據《遼史》記載:

西城巔有涼殿,東北隅有燕角樓、坊市、觀,蓋不勝書。

《洪武北平圖經》中記載「瓊華島遼時為瑤嶼」,都可以證明「瑤嶼行宮」的存在。

金國滅遼國後,改燕京為「中都」。金國海陵王完顏亮在1150年,也就是天德二年擴建了「瑤嶼行宮」,增建了「瑤光殿」。

1163年至1179年間,金世宗完顏雍仿照北宋汴梁的艮岳園建造了瓊華島,並從「艮岳」御苑運來大量的太湖石砌成假山岩洞,在中都的東北郊以瑤嶼為中心,修建了大寧離宮。

又將挖湖的泥土用以擴充瓊華島和圓坻,在瓊華島上建造廣寒殿的同時,在圓坻上也建起了一座殿宇,和廣寒殿遙遙相對。從這個時候開始,以瑤嶼為中心的一片區域就逐漸形成了皇家宮苑的格局。

當時,把挖「金海」的土擴充成島嶼和環海的小山,島稱「瓊華島」,水稱「西華潭」,並重修了「廣寒殿」等建築。

1260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在開平即位,做了蒙古汗國的第五任「大汗」。由於向南奪取南宋江山的需要及向北控制蒙古各部的方便,忽必烈接受親信霸突魯和劉秉忠的建議,決定在原金中都之地建都。

因金中都已於1215年被蒙古軍隊徹底摧毀,忽必烈採納太保劉秉忠的規劃,選擇以金中都東北郊外的大寧宮為中心建立新都。新都建成之前,忽必烈經常住在大寧宮。

在建設元大都期間,曾在永安寺遺址中殘存的「釋迦舍利之塔」塔基下,發掘出一座石函,石函中有一小鐵塔,鐵塔中有一銅瓶,瓶中存有釋迦牟尼佛舍利20粒。

更為奇特的是,瓶底還有一枚銅錢,錢上鑄有「至元通寶」4個字。忽必烈聞知後大為高興,因為他的年號就是「至元」,而100多年前埋入塔基的銅錢居然已有「至元」的年號,這豈非天意昭示,他這個「至元皇帝」確系真命天子嗎?

加之忽必烈制定的國策是「以儒治國,以佛治心」,佛教聖物佛舍利的出現,更有利於推行「以佛治心」的國策。

另外,忽必烈自己也是佛教信徒,他尊奉藏傳佛教高僧八思巴為「帝師」,接受過八思巴舉行的「金剛灌頂」儀式,他希望藉助佛的法力保佑江山永固,當然也是在借崇佛來強化西藏對朝廷的歸順。

為了供奉佛教聖物佛舍利,保佑大元江山永固,1271年忽必烈下令建一座巨大的佛塔。在元初留下的《聖旨特建釋迦舍利靈通之塔碑文》中明確指出:

恆慮新都既建,宜卜永年,以福為基,莫如起塔,冀神龍之扶護,資社稷之久長。

因為忽必烈以藏傳佛教為國教,所以他選擇了帝師八思巴推薦的精通藏式佛塔的尼泊爾工匠阿尼哥來負責永安寺白塔的設計和督建。

「塔」是古印度梵語「浮屠」的譯音字。佛舍利是釋迦牟尼遺體火化後凝結成的小顆粒。造塔供奉佛舍利是古印度信徒盛行的做法。藏式佛塔的樣式來源於古印度。

阿尼哥設計建造的藏式佛塔白塔,塔身的主體像一個倒置的缽盂,所以又叫「覆缽式塔」。在塔身下部,有一圈由24個巨大花瓣組成的蓮花座,和塔座相連。在塔身上部,有一座下粗上細的呈圓錐狀的「長脖子」,叫相輪,因相輪有13道圓環,也叫「十三天」。

「十三天」是塔的等級標誌,說明這是供奉佛舍利的佛塔,而不是一般的塔。白塔頂部為鎏金火焰寶珠塔剎,上有銅製的「日」、「月」、「火焰」,寶頂下是銅鑄的華蓋,其邊緣懸掛14個銅鐘,華蓋表示對佛的尊崇。

華蓋直徑9.7米,華蓋周邊懸掛著36片銅質透雕花紋的華幔,每片華幔下懸掛一個銅質的風鈴。

華蓋之上是一座高約5米,重約4噸的銅質空心鎦金的寶頂,形狀像個小塔,是全塔的最高點。整座佛塔高50.9米,磚石結構,通體潔白。塔身上還刻有許多佛像。

當藏式佛塔的樣式固定後,其形制便有了特定的含義。塔基為方,象徵「地」,塔身圓,象徵「水」,塔剎下大上小呈三角,象徵「火」,華蓋傘,象徵「風」,此四者為佛教認為的構成世界的基本元素。

藏式佛塔也稱「喇嘛塔」,通體銀白,表示清潔、純凈和心誠。

按照藏傳佛教儀軌,塔建成後,還要在塔身、塔基內裝入大量佛教法物、珍寶,工程才算圓滿,塔才產生「靈性」。

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決定在舊中都城的東北郊選擇新址,營建大都。從1264年至1271年,忽必烈曾三次擴建瓊華島,並重建了廣寒殿。

重建之後的廣寒殿東西寬120尺,深62尺,高50尺,殿廣7間,是帝王朝會的場所。殿中放置「瀆山大玉海」,並建「玉殿」放「五山珍玉榻」。

瀆山大玉海是當時元代的一種玉器,又名玉瓮和玉缽。器體呈橢圓形,高0.7米,口徑在1.3米和1.8米之間,約重3500千克。

瀆山大玉海的玉料為青灰夾生黑斑色,產自南陽。玉海外壁雕飾著隱起的洶湧波濤和游弋沉浮的龍、馬、猿、鹿、犀、螺等不同動物和海獸,1265年完工之後,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安置在元大都瓊華島的廣寒殿中。

後來,瀆山大玉海一度被移置在紫禁城西華門外的真武廟內。到了1745年,乾隆帝命人將瀆山大玉海遷於後來建造的承光殿前,下配石座,並建亭保護。

同時,忽必烈還建造了一座玉制的假山,殿頂懸掛著玉制的響鐵,殿內另有兩個小石筍各有龍頭,噴吐著從山後用水車提上來的湖水。由此可見,元朝時期的廣寒殿宏偉浩大,構思巧妙,奢華無比。

1271年,瓊華島改稱「萬壽山」,瑤嶼改稱「北海」。後來,又以萬壽山為中心,在湖的東西兩岸營建宮殿,將北海建成一個頗有氣派的皇家御園。

團城的建造和鐵影壁傳說

皇家御園建成後,忽必烈又選定了團城為大內東西兩宮的中間地帶,團城以東為大內,以西為皇太后的興聖宮和皇太子的隆福宮。團城成了東、西兩宮的聯繫中心。

相傳在選擇大內地址的時候,忽必烈先來到團城上環視周圍的景色,然後捻弓向東射了一箭,箭落之地就成了建造大內宮殿的地址。

為了使團城小島更有氣派,在舊殿基礎上又興建了一座重檐圓頂、11楹、高11.7米、圍27米的儀天殿,島的四周也圍起了石牆,將圓坻改名為「圓城」。

儀天殿的大殿呈方形,為重檐歇山頂。四面各推出單檐卷棚式屋頂抱廈一間,建築結構別緻精巧,是宮殿中少見的形式。

白玉佛供奉在儀天殿後廈的佛龕內,用整塊白玉雕琢而成,高1.5米,頂冠和袈裟飾金箔,並嵌有紅綠晶石。佛像肌膚潔白,色澤清潤,神態頤靜慈祥。

影壁是我國古代建築中重要的單元,它與房屋、院落建築相輔相成,組合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雕刻精美的影壁具有建築學和人文學的重要意義,有很高的建築與審美價值。

無論在皇宮、王府,還是官紳宅邸,影壁多以簡約質樸為主調。相傳鐵影壁的建立是為了震懾風沙,從而被賦予了鎮城之寶的美譽,建於元代,由一塊中性火山岩雕成,呈深赭色,高1.89米、寬3.5米,因其色澤如鐵而得名。

鐵影壁雕刻十分精美,一面是麒麟棲居在山林中的圖案;一面是獅子滾繡球的圖案。在壁座的四周還刻有奔馬圖案和花邊,雕刻粗獷、古樸、雄健。

鐵影壁最初立於元代建德門前的一座古廟前面,明朝初年,才被移到德勝門內護國德勝庵的門前。當從鐵影壁衚衕德勝庵被遷至北海時,由於行事匆忙,鐵影壁的底座並沒有一起跟隨搬遷。事隔39年後,人們才又重新找回鐵影壁原來的底座,使它與鐵影壁合為一處。

但就是這麼一挪一放,就有了一段民間傳說。

相傳在很早以前,古老的北京有兩條龍,是夫妻兩個,在北京建城以後,就變做了一個老頭兒,一個老婆兒,過起安閑的日子來了。

北京建了城牆後,總是會無故颳起西北風,一刮就是三四天不停,而且刮一迴風,就給北京城添了幾寸黃土,兩個人看見這樣都犯了愁,琢磨著要這樣刮下去,北京城還不叫土給埋了?

可這風並沒有因為兩人的發愁而停止,而且越刮越厲害,還經常有人和動物被刮上天。那龍變的老頭兒、老婆兒再也坐不住了,就順著風來的方向走下去一尋究竟,走了一處又一處,瞧見的都是平平常常的人,穿的平常衣裳,說的平常話,做的也是平常事,沒有什麼奇怪的人和奇怪的事。

於是夫妻倆繼續向西北走,不知不覺,走到了西北城角,夫妻倆順著城角往東一拐,就瞧見了一宗怪事。他們瞧見城牆根底下,坐著兩個人,一個是50多歲的老婆婆,一個是16歲的小娃子,兩個人都穿著土黃色衣裳,頭上、臉上和衣裳上,都掛了一層塵土。

再瞧他們手裡?一個人手裡都拿著一條土黃色口袋,老婆婆正往口袋裝沙土,小娃娃正往口袋裡裝棉花,嘴裡還說著話。離著遠,聽不清,只聽見這麼一句:埋不上他這個北京城才怪呢!

龍變的老頭兒瞧了老婆兒一眼,老婆兒點了點頭,夫妻倆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原來那老婆婆是颳風的風婆,那小娃娃是布雲的雲童,他們就是颳風的罪魁禍首!

風婆和雲童抬眼一瞧,看到龍變的老頭兒和老婆兒慌了神,立刻站起來想逃走,龍變的老頭兒趕緊一個箭步,擋在風婆前面,龍變的老婆兒也跟上來攔住了雲童。

老頭兒用手一指風婆,呵斥道:「你們要幹什麼?北京城裡住著這麼多人,你們為什麼要土埋北京城?」

風婆嘿嘿冷笑了一聲,說:「你不要多管閑事,許他們建筑北京城,擋住我們的風路,就許我們埋他的北京城!」

兩言不合,4個神仙就互相鬥起法來,那風婆和雲童哪裡是龍的對手,幾個回合就被打敗了,只得落荒而逃。

有人就說,風婆和雲童怕龍公和龍婆,咱們鑄一個鐵影壁,兩面都各自鑄一條龍,風婆和雲童就不敢來了,於是就有了鐵影壁。

不知道又過了多少年,北面的城牆拆了,城牆往南挪了,鐵影壁就丟在了城外,恰巧北京城裡又多了風、多了沙土,就有人說這準是鐵影壁離城遠了,龍公和龍婆管不了風婆和雲童了,得把鐵影壁搬到城裡來。

大伙兒一聽這真是個好主意,就把鐵影壁搬到德勝門裡果子市,影壁是挪了,可風沙還是不見少,畢竟是個傳說,那時的北京有兩句話可以形容,那就是無風三尺土、晴天是香爐子,您說那土能少得了。

依蓬萊仙境規劃的藍圖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就在這一年,大將徐達進佔大都,大都改稱「北平」。朱元璋死後,燕王朱棣取得帝位,將都城從南京遷到北平,改名為「北京」。

明朝在元朝的基礎上,對北海又加以擴充和修葺,但都基本上保持了元代北海的格局。

1417年,明成祖朱棣重修儀天殿,先後更名為承光殿、乾光殿,以供帝後大臣觀燈火之用。東部被填為陸地,西側建起了金鰲玉蝀大石橋,環島也砌起了城牆。在古漢語中,園屬虛心,團為實心,「圓城」便改稱為團城。

到了明代宣德年間,明宣宗朱瞻基對「萬歲山」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和修繕,在團城修復了儀天殿,在團城南面的小島上建起了犀山抬圓殿,並在團城的東部拆橋填土,將其與陸地相連。

歷代皇帝都喜歡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建成蓬萊仙境的玉宇瓊樓,「一池三山」的格局便成了構筑北海縹緲奇幻的藍圖:北海便是「太液池」,瓊島是「蓬萊」,團城就是「瀛洲」,所以儀天殿也叫「瀛洲圓殿」。

當時團城四面環水,東、西、北三面各有橋,東為木橋,西為木弔橋,橋中間有兩隻大船,每當皇帝過橋上了團城,留守官便移舟斷橋,以禁來往。

1458年,明英宗朱祁鎮命人在北海北岸,也就是後來的五龍亭處建「太素殿」,由於太素殿用錫做材料,所以又稱其為「錫殿」,也叫「避暑涼殿」。

據統計,修建此殿共役使工匠3000餘人,用白銀20萬兩。在東岸建「凝和殿」,在西岸建「迎翠殿」。把團城西面的八孔中斷的石橋改為九孔石橋,稱為「金鰲玉蟲東橋」,並在新開挖的南海瀛台上建了「昭和殿」等建築。

1579年,萬壽山上歷經了四朝共計600餘年風雨戰亂的廣寒殿忽然坍毀,人間天宮主景建築從此化為烏有,成為千古遺憾。

「遮蔭侯」為二針一束的油松,傳為金代所植,樹高20餘米,枝葉蒼翠繁茂,蒼勁挺拔,頂圓如蓋。

相傳,有一年盛夏,後世的清乾隆皇帝來游團城,宮人擺案於樹下,清風徐來,頓覺暑汗全消,乾隆皇帝十分高興,當即封此樹為「遮陰候」。

在團城承光殿東側的前後,南北各矗立一棵高大的白皮松,相傳也是金代所植,尤其是殿前的一棵,它的綠冠高達30多米,白乾周長達5.1米。

在北海前門的大街上,遠遠就可以看到它銀白色的雄姿。這兩棵白皮松就像兩位威武的將軍守衛在承光殿前後,所以乾隆御封它們為「白袍將軍」。並寫有《古栝行》,詩云:

五針為松三為栝,名雖稍異皆其齊。

牙嵯數株依睥睨,樹古不識何人栽。

1602年,在北海北岸西部的明代泰素殿的舊址建造了五龍亭,後代曾多次進行修葺。

五龍亭伸入水中,由五間亭子組成,五亭都是方形,前後錯落排開。玉亭之間由橋與白玉石欄杆相連呈S形,如同巨龍,故稱其為「龍亭」。

據介紹,五龍亭中最大的龍澤亭位於五亭中央,雙檐攢尖頂,上圓下方,高大的雙檐攢尖形成巨大的空間,安放皇權特徵的藻井,頂端一條巨龍盤卧,俯首下視,別有威嚴之感。

圓形藻井四周八條飛龍組成龍環,群龍全身為金色,在外圍是由兩圈藍綠色彩繪團龍圖案的數十個小藻井,與中間黃龍形成強烈對比,突出了金碧輝煌的氣派。

再外是數塊垂直欄板,由金色的奔龍繚繞,組成適合紋樣。又和中間的黃龍產生色彩的響應,體現了此藻井極高的建築級別。

五亭皆為綠琉璃瓦頂,黃瓦剪邊,檐下樑枋施小點金旋子彩畫,絢麗多彩,金碧輝煌。龍澤、滋香、浮翠三亭石岸下有單孔石橋一座,通向北岸,每座亭正面檐下各懸一方華帶匾。

在亭子垂脊上裝飾吻獸和瑞獸,不但構成建築各部分美的裝飾,而且也是一種權貴的象徵。特別是用黃琉璃的瑞獸更增強了皇權的神秘感。

明清時期規定,在垂脊上瑞獸排在騎風仙人之後,其順序為龍、鳳、獅子、海馬、天馬、押魚、狻猊、獬豸、鬥牛等,級別最高的建築也不超過這九種。

當年,龍澤亭是專供封建帝後們釣魚、賞月、觀焰火的地方,其餘四亭是文武官員陪釣的地方。清人詩曰:「液池西北五龍亭,小艇穿花月滿汀,酒渴正思吞碧海,閑尋陸羽話茶經。」

1651年,為了民族和睦,清世祖福臨根據西藏喇嘛惱木汗的請求,在廣寒殿的廢址上建造了一所藏式的白塔,並在塔前建「白塔寺」。因為島上建起了喇嘛佛塔,山名也就改稱為「白塔山」了。

白塔矗立在瓊島頂峰,殿閣聳擁,綠蔭環簇,巍峨壯美,成為後來人們心目中整個北海的象徵。北海白塔,不僅莊嚴肅穆,而且北海白塔還具有天人合一的強大親和力。

從山腳仰望白塔,懷著一種朝覲禮佛的虔誠,拽拉著層層殿宇直至山頂,白塔就在這層層疊疊、逐級上攀的建築群的不斷升華中成為輝煌壯麗的頂點。

而這頂點正處於南北、東西兩條軸線的正交點,成為瓊華島的中心,同時也成為圍繞瓊華島四面展開的北海的中心,那種頤指氣使、主宰全園的霸氣盡在悄無聲息的高屋建瓴中,「君權神授」和至高無上的震懾力自然也就威儀而生了。

站在塔下仰望白塔,白塔塔尖直指藍天,白雲繚繞,長天似洗,那種莊嚴肅穆,讓人感到置身於佛門的安寧極樂的凈土世界。

環顧四下,南向是樓閣崢嶸的紫禁城,花團錦簇的中南海,北面則是一湖天光水影,接天蓮葉,映日荷花,掩映無限生機;遊船歌聲,隨水漂來,歡聲笑語,不絕入耳。放眼縱馳西山黛色,隱約可見,十里京城的繁華,盡收眼底。

登臨白塔使人胸襟開闊,而撫今思古,更能感受到一種發自心底的震撼。塔身正面有一盾形小龕,內塑紅底黃字的藏文圖案,含「吉祥如意」之意。此龕俗稱「眼光門」,又叫時輪金剛門。

後來,白塔被地震所毀,次年修復重建,在修復時,人們發現塔內主心木中藏有一個兩寸見方的金漆盒子,盒蓋繪有太極圖,盒內藏有兩枚「舍利」,證明此塔是一座舍利塔。該塔矗立於瓊島頂峰,綠蔭擁簇,巍峨壯美,引人矚目。

北海白塔全部為磚木石混合結構,由塔基、塔身、相輪、華蓋、塔剎五部分組成。

白塔是一座覆缽式塔,外形與北京西城區的妙應寺白塔頗為相似,但北海的白塔在外形上看起來更為秀麗。

北海白塔的基座是十字折角形的高大石砌須彌座,座上置覆缽式塔身。覆缽的正面有壺門式眼光門,內刻「十相自在」圖案。塔座邊長17米,基座部分安有角柱石、壓面石和挑檐石。

座上為三層圓台,中部塔肚為圓形,最大直徑長14米。塔身上有高大挺拔的塔剎。從塔的表面只能看到磚和石料而見不到木構架,但可見到塔的通身有306個方形青磚透雕通風孔,這是為塔木構架通風之用,以防塔內木料潮濕腐朽。

通風孔的紋飾雕刻的比較講究,圖案形式也多種多樣,有蝴蝶、芭蕉扇葉、喇叭花、菊花、荷花、寶相花、西番蓮花等畫像,這些圖案都有其各自美好的寓意。

白塔內部有根立木,為白塔主心木,為柏木製,高約30米,從塔基處直通剎頂。塔身正面的眼光門,周圍用鉗子土燒制的西番蓮花飾,中間為木質紅底金字的「時輪咒」,即所謂「十相自在圖」,為七個字組成,譯音是「杭、恰、嘛、拉、哇、日、呀」,有「吉祥如意」的意思。

這組字圖是清代藏傳佛教的著名領袖章嘉國師親手寫成的,據說這種文字圖案從明代開始由西藏傳入內地,是藏傳佛教的瑰寶。

剎座是一個小型須彌座,其上置由13重相輪組成的細長「十三天」剎身。十三天之上覆以兩層銅製華蓋,下層周邊懸14個銅鈴。塔的頂端是仰月和鎏金火焰寶珠組成的剎頂。

這種象徵神權的建築物的白塔,設置於瓊島的重要位置上,具有主宰全園的氣勢,以體現「君權神授」的封建思想,這是帝王宮苑的又一大特色。

緊接著,又依山就勢建造了白塔寺,白塔寺共分三進三上殿宇,前殿名為「法輪殿」,為寺內的第一座殿堂,「法輪」意為佛法輾轉流傳不息,猶如車輪滾滾。

法輪殿有五間房子那麼寬,單檐廡殿頂,殿脊正中置琉璃寶塔,塔兩邊殿脊上嵌有琉璃彩龍戲珠浮屠,造型獨特,為一般寺廟所罕見。殿前左右設有鍾、鼓亭,殿內供釋迦牟尼佛像。

法輪殿北側,有兩塊奇特石頭,上面刻有乾隆皇帝御筆題字「崑崙」及三首詩。崑崙石後面的眾多岩洞據說就是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

太湖石「崑崙」,正面「崑崙」兩字為乾隆手書,背面還刻有他寫的一首詩文。此石為象徵傳說中神仙居住的昆崙山而設。崑崙石後面的眾多岩洞,為疊築假山時所砌,以象徵神仙們居住福地洞天。

兩石的北面均有三個磚券門,券臉以艮岳石鑲嵌,山洞成窟狀,名「楞伽窟」,石洞玲剔透,堪為疊石之中的完美上品。

中殿「正覺殿」為白塔寺的第二重大殿,殿內供彌勒佛,此佛雍容豐腴,笑容可掬。相傳他是10世紀初的一名遊方僧,名契此,號長汀子,在世時常背袋行乞,所得錢物悉數捐贈寺院,所以人們又稱其為「布袋僧」。

上殿「普安殿」,是白塔寺的第三重殿,殿名有普度眾生之意,大殿為五楹單檐廡殿頂,內供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像,像兩側為其得意弟子班禪,達賴坐像。原為喇嘛誦經之所,帝後在園內遊樂時常來此燒香拜佛。

後來,白塔寺在1743年被改為永安寺。

在北海白塔山西坡上有悅心殿,悅心殿坐北朝南,面闊5間房,前後出廊。殿前有寬敞的月台,與慶霄樓相連。原為皇帝臨時辦理政務和召見大臣之處。兩側門柱上有後來乾隆皇帝的題聯:

是處暢觀頗悅目;

此間閟景足澄心。

讚美之情溢於言表,可見乾隆皇帝對這裡的喜愛。

在悅心殿前用漢白玉圍繞的月台中,兩旁的石雕須彌座上,安置著兩塊奇石。

月台東邊的奇石高約110厘米,石體已殘破,下部明顯用新石修補過,且修繕手法比較粗糙。從其上部殘存的原石看,該石體態多變,婉轉玲瓏,石頭表面潤澤,應該是靈璧石中的佳作。

西邊的奇石高約120厘米,石體完整,飄逸溫婉,其勢如雲飛雲涌,奔放舒暢,石上皺摺遍布,石體白中透灰,以木槌擊其不同的部位能發出悅耳的聲音,據說這就是傳說中的「七音石」。

1741年,清高宗下令對北海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葺和增建,前後連續施工長達30年之久。

此次維修擴建,建起了許多亭、台、殿、閣。乾隆皇帝自謂「園林之樂,不能忘懷」,於是把江南園林的精華、文人寫意和山水園林等引進了這座皇家宮苑,先後建成了北海的靜心齋、畫舫齋、濠濮間等「園中之園」。

1742年,在明代「雷霆洪應殿」的舊址上建造了「先蠶壇」,成為后妃們祭祀「蠶神」的地方,總佔地面積為17000平方米。

院內建築有「觀桑台」、「親蠶殿」、「後殿」、「先蠶神殿」、「神櫥」、「蠶署」、「井亭」、「牲亭」、「蠶所」、「游廊」、「桑園」和「浴蠶池」等。

東面有一條貫通南北的小河叫「浴蠶河」,是元代由金水河引入北海東邊的一支水系。

先蠶壇的整體建築宏偉,構造精美,翠瓦紅牆,色彩極其艷麗,是比較完整的一處皇家祭祀專用場所。

先蠶壇為方形,南向,一層。東、西、北面均植護壇桑林,南面偏西處有正門三間。先蠶壇的東南為觀桑台,觀桑台北為親蠶門一間,綠琉璃瓦歇山頂,門左右連接朱紅圍牆,圍牆北折構成一院落。

院內前殿為繭館,為五開間,綠琉璃瓦歇山頂,前後出廊,三出階,各5級。東西配殿各三間,綠琉璃瓦硬山頂。後殿為織室,五開間,綠琉璃瓦懸山頂,五花山牆,前後出廊,明間出階。有東西配殿各三間,前後殿間有迴廊相連。

觀桑台東南有先蠶神殿三間,坐東朝西,硬山頂,前出廊,三出階。殿南北分別為井亭、宰牲亭各一座,方形綠琉璃瓦攢尖頂。

殿西北有神庫三間,南有神廚三間,均為綠琉璃瓦硬山頂。神殿以北有蠶署三間,蠶署以北有蠶室27間。先蠶壇壇門外東南有一獨立院落,其中有陪祀公主福晉室及命婦室各五間,均西向,灰瓦硬山頂。

建北海九龍壁和園中之園

1747年,在北海公園瓊島西北側的湖畔建造了閱古樓。樓呈半圓形,玲瓏俊雅。「閱古樓」三字為乾隆親筆手書。

樓內牆壁上,鑲嵌著我國著名的《三希堂法帖》等石刻495方,共收集了我國從魏晉至明末135位著名書法家的340件楷書、行書和草書等作品,總計約10萬字左右。

這些書法和刻法極其精美,被稱為「雙絕」。這是一座集我國歷代著名書法之大成的傑出建築,在我國文化藝術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銅仙承露盤位於瓊島的北山腰處,銅仙雙手托盤,面北立於蟠龍石柱上。

據說,此銅盤可承接甘露,為帝後拌葯,目的在於延年益壽。仙承露盤也叫做仙人承露盤,它的來歷可謂是大有名堂,也有著許許多多的故事,這就首先要從漢代說起。

傳說,漢代人相信神仙可以降露人間,飲服神露,能使人長生不老。對於這種說法,有一個人堅信不疑,他就是漢武帝劉徹。

為了神仙降露,漢武帝下令在長安建章宮內建造神明台,高約67米,上面再鑄造銅仙人雙手捧銅盤,以此來求得仙露。

其實承露盤中承接的仙露,不過是早晚由於溫差凝結在盤中的水蒸氣。漢武帝就把這些凝結的水珠,當成了長生不老的仙露,將承接下來的露水交由術士錘鍊。

後來人們在修建北海公園景觀的時候,就把這樣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景觀設立在瓊島之上,讓帝王們也能感受一下神仙的日子。

扇面亭位於瓊島北坡,坐南朝北。相傳晉代文學家袁宏得官上任前,朋友送他一把摺扇,並說:「願君多施仁政,揚仁義之風。」

這座別緻的小亭就是根據這個故事修建的,正面牆凹進恰似漢字「風」的「幾」偏旁,整體觀亭,又似一把摺扇,建築之精巧,令人嘖嘖稱奇。

倚晴樓建在磚石台階上,高台中間有劵洞門可通,上層周圍有磚砌垛口,此樓與長廊西端的分涼閣遙遙相對。兩樓之間是一組半圓形的雙層臨水游廊,延樓迴廊外繞長達300米的漢白玉護欄,漫步廊間,隨著腳步的移動,北海、瓊華島的不同畫面層出不窮地映入眼帘,風景非常宜人。

假山洞位於瓊島北側山腰。這裡怪石嶙峋,崖險溝深,山洞眾多。假山洞雖由人工疊砌,卻有著天然之美感。這些假山、石洞和瓊樓玉宇,是按照蓬萊仙境中仙山洞府的傳說模式建造起來的,路曲洞幽,如同迷宮一般讓人心馳神往。

在北海白塔和寺院建成整整100年後,於1751年在白塔前建起了小巧別緻的善因殿,那是乾隆皇帝為慶賀皇太后鈕祜祿式60大壽的系列工程之一。

善因殿的面積雖小但色彩斑斕,精細華美,每面寬4.4米,背倚碩大雄渾的白塔,華麗精巧的善因殿建在由漢白玉欄杆所環繞的赭紅色高台上。

由黃色琉璃磚覆蓋的八根大柱撐起雙層殿頂,上層檐圓亭式屋面和寶頂均為青、紫銅製作而成,表面鎏金,下層檐是綠琉璃瓦黃剪邊的方頂。

其殿頂為上圓下方的雙重檐,象徵「天圓地方」。其東西北三面的殿牆無門無窗,殿門南開,有四扇做工十分精細的青銅隔扇門,與頤和園銅亭的門扇有異曲同工之效。藍色琉璃的殿外牆上,鑲嵌著455尊身著醬赭色袈裟的白傘蓋綠度母坐像,華美而莊重。

殿內供奉銅質鎏金大威德金剛神像,金剛有9隻頭、36隻眼,36隻手,18隻腳,俗稱千手千眼佛。舊時傳說塔下有一口海眼,只有佛身才能鎮壓,故又名「鎮海佛」。

有人稱大威德金剛是北海乃至北京城的「守護神」。大威德金剛是格魯派密宗所修本尊之一,因其能降服惡魔,故稱大威,又有護善之功,故又稱大德。

梵名「閻魔德迦」,藏語為「多吉久謝」,意為「怖畏金剛」,漢譯大威德明王。也叫閻曼德迦、怖畏金剛、牛頭明王。

殿前鋪有72級青磚,台階陡直而下,象徵人世間各種業障的72地煞,被當成台階讓善男信女踩踏。它們雖被大威德以無比威猛之力所摧破,但離「九九歸一,終成正果」的升華尚有距離。

因72是極陽之數九的八倍,尚不足九九八十一,仍需繼續努力修行,「一四七,三六九,一步一步往前走」,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常用簡單的數目字幫助有緣人領悟複雜的道理,這72級台階就是有鼓勵人們努力前進的寓意。

殿後為重檐八角的七佛塔亭,亭內有八角石塔一座,上刻七世佛圖和乾隆御書《七佛塔碑記》。亭後是一座高大華美的琉璃閣,周身布滿佛像。

院內四周有71間迴廊環繞,上覆綠琉璃瓦剪邊,四角各有重檐四角方亭一座。整組建築金碧輝煌,略顯繁密,是典型的乾隆所喜好的風格。

此處在1755年,曾建有一座琉璃塔,也是清代皇家園林琉璃塔中最神秘的北海琉璃塔。可惜的是,琉璃塔剛建成三年後就被焚毀,此後建成琉璃閣。琉璃閣為發券無梁殿結構,外牆面嵌砌著五彩琉璃佛像,光彩奪目,尤為壯觀。

在我國,有三座著名的九龍壁,其中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一座,在山西省大同,建於明代洪武末年;最有特色的一座,就是北海公園的九龍壁;第三座,在故宮的寧壽門前。

北海九龍壁建於1756年,全部用彩色琉璃磚砌成,長25.5米,高5.6米,厚1.6米。

壁的兩面各飾有九條蟠龍,戲珠于波濤雲霧之中,其造型之生動,色彩之艷麗,工藝之高超,為我國琉璃建築中少見的珍貴作品。它是大西天經廠門前的影壁,建造這樣一座影壁,據說是為了震懾火災和辟除邪祟。

九龍壁體魄巨大精美,壁上嵌有山石、海水、流雲、日出和明月圖案,底座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綠琉璃須彌座,座上的壁面,前後各有9條形態各異、奔騰在雲霧波濤中的蛟龍浮雕。

這些龍體態矯健、龍爪雄勁、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壁東面為江崖海水、旭日東升流雲紋飾,西面為江崖海水、皓月當空流雲圖像。

壁頂為琉璃筒瓦大脊龐殿頂,大脊上飾黃琉璃流雲飛龍紋。影壁用424塊預製的七色琉璃磚砌築而成,使其在整體上達到了色彩絢麗,古樸大方的境界,是清代琉璃結構建築中的精品。

北海九龍壁除了壁前壁後各有9條醒目的戲珠蟠龍外,壁的正脊、垂脊和其他一些建築構件等地方都有龍的蹤跡。

九龍壁頂呈「廡殿式」,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正脊前後各有9條龍,垂脊左右各有一條龍,正脊兩側有兩隻吞脊獸,它的身上前後也各有一條龍,這樣5條脊上就有30條龍。

往下每塊瓦當下面鑲嵌的琉璃磚上,也各有一條龍,壁四周共有筒瓦252塊,隴垂251塊,龍磚82塊,加上躍於雲霧之中的18條蛟龍,就有633條龍了。

在正脊兩側「吞獸脊」下,東、西還各有一塊「圓餅形」的瓦當,上面也各有一條龍。這樣算來,北海九龍壁上總共有635條龍。

北海九龍壁可謂是「龍之壁」,這上面的龍不僅顏色各異、形態不同,而且數量之多讓人眼花繚亂,站在此壁前,你幾乎分不清哪裡是龍,哪裡是牆壁,真有「龍在牆中,牆在龍中」的恍惚感覺。

畫舫齋位於北海東岸,建於1757年,這是掩映在山林中的一處獨立院落。前殿為「春雨淋塘」,院落中有水池,又叫做「水殿」。院落北部為正殿「畫舫齋」。東西各有一處精巧別緻的院落,東為「古柯亭」,西為「小玲瓏」。

古柯亭位於畫舫齋東北隅,亭內有古槐一棵,相傳為遼、金時代所植。此處環境幽雅清靜,後來的光緒皇帝曾在這裡讀書。

整個畫舫齋朱廊環繞,結構精巧,環境別緻,形似停泊在北海湖邊的一條大船,原引用歐陽修的《畫舫齋記》而造其形,所以得名為畫舫齋。乾隆曾坐冰床來此題詞,「畫舫齋」三字便是他的手跡。

靜心齋原名鏡清齋,因其前後臨水,詩云「臨池構屋如臨鏡」,故稱鏡清齋。鏡清齋在北海北岸,臨近天王殿。1757年建造,全園面積為4700平方米,園內水池橫貫,假山連綿,三個區域,似分又合,渾然一體,是古典園林的精品,也是皇太子的書齋。

鏡清齋以疊石為主景,周圍配以各種建築,亭榭樓閣、小橋流水、疊石岩洞、幽雅寧靜、布局巧妙,體現了我國北方庭院園林藝術的精華,是一座建築別緻、風格獨特的「園中之園」。

靜心齋正門與瓊華島隔水相望,四周以短牆圍繞,南面為透空花牆,使內外景色交融。碧鮮亭緊貼花牆外,起到點景之妙。

齋內遍布太湖石山景,玲挑剔透,與隱現在翠竹花木中的亭、軒、橋相互輝映,景色幽雅,有「乾隆小花園」和「園中之園」之稱。

該處主要建築有靜心齋、韻琴齋、抱素書屋、枕巒亭、疊翠樓及沁泉廊等。位於西北側的疊翠樓為園內的最高建築,樓高兩層,登樓遠眺,北海景色盡收眼底。

該園以山、池、橋、廊、亭、殿、閣的優美建築布局取勝,是一座風光如畫,妙趣無窮的小巧園林,為我國園林藝術中的傑作之一。

後來的1885年,慈禧太后曾挪用海軍經費增修齋內的建築,並設小火車站,鐵軌由中南海經陽澤門沿西北岸直達靜心齋的大門。

靜心齋的北部是規模宏闊、堆疊巧妙的山石景觀,其假山上石頭的形態各異,精巧美觀。

整個山石景色,是仿中國山水畫筆法疊石,這無異於用實物造就了一幅真實的水墨山水畫。太湖石假山是北海公園風景的重要組成部分。

乾隆時期的進一步擴建

在北海靜心齋的東側有一組廟宇,原是大西天經廠,在清代稱為「西天梵境」,又稱為「大西天」。西天梵境原為明代西天禪林喇嘛廟,清代乾隆於1759年下令重修,並向西擴展。

「西天梵境」的圍牆是朱牆碧瓦,三座獨立漢白玉券門,都是黃琉璃筒瓦歇山頂大脊門樓。門樓的下面是紅牆,以漢白玉須彌座為依託。門樓左右以宇牆相連,中間門樓外台明上,裝有漢白玉圍欄。

台階正中丹陛是二龍戲珠浮雕,這塊漢白玉丹陛,石質細膩,雕刻精美絕倫,是難得的古代石雕藝術的精品代表作之一。

進入「西天梵境」山門,前院正殿是高大的天王殿,這是第一個院落,這裡種有松樹和槐樹。蒼松翠槐的映襯之下,天王殿顯得格外醒目。

天王殿裡面供奉著彌勒佛及四大天王。東方天王名叫「提多羅吒」意為持國,就是能護持國土的意思,是帝釋天的主樂神。東方天王手持琵琶,守護護東方人民。

西方天王名「毗留博」,意思為廣目,能以凈眼觀察護持人民,他手中纏繞一龍及多寶,可保衛西方人民。

南方天王名叫「毗琉璃」,意思為增長,傳說他能使人善根增長,可保護南方居民,手中持劍,手持寶劍。

北方天王名「毗沙門」意思是多聞,有大福德,他護持人民財富,雙手各持銀鼠及雨傘,保護北方居民。

在天王殿兩側,還有兩座建築,東邊的是鐘樓,西邊的是鼓樓。俗話說,晨鐘暮鼓。樓的南側各豎一根旗杆,樓北各有一座八角石幢聳立於石台之上,東幢刻《佛法藥師如來本願經》,西幢刻《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其書法及刻法皆為藝術精品。

大慈如意寶殿是大西天的中院正殿,內供三尊銅佛,為重檐廡殿頂,並且不施彩繪加以修飾,完全以木材本色示人,給人返璞歸真之感。

氣勢雄偉的大慈真如寶殿,大殿為棕褐色,整體建築的木結構全部採用貴重的金絲楠木所建,黑琉璃筒瓦黃剪邊重檐四坡頂,面寬五間房左右,是我國現存明代建築中的上乘精品。

走進大殿,會有一絲的涼意,是因為大殿的地面由花崗岩鋪成的。大慈真如寶殿內供奉三世佛以及十八羅漢像。中間的是釋迦牟尼佛。

東邊的是藥師佛,他掌管東方靜琉璃世界,他能保佑人們一生健康。西邊的是彌勒佛,是未來世界的接引佛,他掌管西方極樂凈土的。

在大殿兩邊的是十八羅漢,他們是佛祖的學生。其中有一位我國古代的高僧,就是唐玄奘法師,大約在1000多年前他隻身從印度取回了真經。

整座大殿由20餘根高達10米、直徑半米的楠木巨柱支撐。大殿的梁、枋、檁、椽、斗拱、望板、門窗、天花板等主要構件也全部採用體量碩大的金絲楠木。用如此珍惜的木材修飾此殿,足見此殿的地位之高。

其中的門窗做工尤為華麗,楠木門窗裝飾有繁複考究的菱形窗格,均採用短小欞條與微型榫卯的拼接工藝,接榫處設有鐫刻著精巧花紋的鎏金銅葉,門窗的裙板上雕有浮雲圖案。其他構件採用素麵,不施雕琢,體現了簡約自然的明代造型風格。

大慈真如寶殿不僅涵蓋了我國傳統楠木製作、琉璃燒造、磚石雕刻和青銅鑄造等工藝精華,體現了中華物質文化遺產的無盡魅力,而且蘊涵著博大精深、高貴典雅和成熟自信的獨特韻味,詮釋了中華文明的精神價值,是我國古典建築中的不朽傑作。

濠濮間也是北海公園的一處園中之園。「濠」與「濮」均為我國的古水名。

據《莊子·秋水》記載,莊子與惠施游於濠梁之上,莊子說:「魚兒出來了,魚兒真快樂。」

惠施問:「你不是魚,怎麼知魚之樂?」

莊子反駁說:「你不是我,怎知我不知魚之樂?」

1534年,在這裡初建。1757年,乾隆在明代凝和殿的遺址上增建濠濮間,成為北海的有一處園中之園。

濠濮間四面古松蔥鬱、遮天蔽日,來自北面先蠶壇的浴蠶河水經畫舫齋緩緩流入,曲橋、水池、山石、迴廊,迴旋於咫尺之間,景色清幽深邃,是帝後觀魚、垂釣之地,也是乾隆皇帝宴請文武大臣之地。

罨畫軒建於1757年,「罨畫」原指建築或衣料上絢麗的彩畫。罨畫軒為靜心齋園中最佳觀景處。乾隆皇帝御制罨畫軒詩中有「來憑罨畫窗,讀畫隔岸對」句,意思是從這裡可觀賞到周圍如畫的美景。

半壁廊是連接靜心齋主要建築物的紐帶,廊隨山勢起伏迂迴,給人一種曲徑通幽,山外有山,樓外有樓的無窮無盡之感。

在園林布局是布局上,凡是重要的庭院和建築物之間,都要在正房、兩廂或門的兩側設置廊,諸如「抄手游廊」、「爬山廊」和「觀景廊」等,半壁廊則是諸多廊建築形式中的一種。

抱素書房為靜心齋內一座相對獨立的小院,建於1758年,乾隆皇帝借道教「抱素守一」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的思想為書房取名為抱素。

抱素書房主要有抱素書屋和韻琴齋兩座建築組成。從北海東北方向引來流水,形成泉水瀑布,水聲如撫琴低吟,有似碧玉落盤,故有韻琴齋之名。

此處景物清素、環境幽靜,是當年乾隆皇帝及皇太子讀書的地方。

小西天始建於1768年,建成於1770年,是清乾隆皇帝為母親孝聖憲皇后祝壽祈福而建的。主體建築為極樂世界,總面積達1200平方米,其橫樑跨度13.5米,是我國最大的方亭式宮殿建築。

殿四面的窗扉和楠扇有細鏤花紋,殿內高處懸掛有金匾,上書「極樂世界」,為乾隆御筆。上方為金光燦燦的八角穹窿團龍藻井,十分莊嚴,雄偉壯觀。殿四面環水,有橋可通,東西南北各有琉璃牌坊一座,四角各有一座小方亭,正南面有一道月牙河,上架一座雕欄石橋,整體建築氣勢磅礴。

殿內原有南海普陀泥塑一座,山上布有226尊羅漢佛像,山下繪滿海水,以象徵佛界普陀勝境,故有「羅漢山」和「海島」之稱。

1775年,乾隆皇帝命工匠用金絲楠木建快雪堂一座,兩邊各接游廊10間,廊內牆上嵌快雪堂墨刻48方,院內添堆宋代艮岳御園的名石,形成一個環境優雅的景區。

院內還有澄觀堂和浴蘭軒兩座大殿。快雪堂東西兩側的游廊內嵌有晉代至元代20位書法家共80篇墨跡石刻48方,其中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與乾隆皇帝所做的《快雪堂記》最為著名。

除了快雪堂主殿和鑲有石刻的東西迴廊,最顯眼的要算迎面矗立著的兩塊高大而奇特的太湖石,小的一塊高約4米,大的一塊高約5米,一塊玲瓏,一塊剔透,充分具備了太湖石的「瘦、漏、透、皺」的特點,不愧為太湖石的石中之寶。

乾隆見此石後,非常驚喜,親筆題寫了「雲起」兩字鐫刻在石的南面中部,並特作了一首《雲起風歌》,在歌中他將此石比做翻騰湧起的浮雲,後人稱之為雲起之石,是北京的十大奇石之一。

北海內各時的應季活動

每當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皇家御苑北海公園內的瓊島春陰也開始「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瓊島春陰」是一年中最早呈現的勝景,而春天正是欣賞「瓊島春陰」的最佳時機。

瓊華島東的建築並不多,但林木成蔭,環境幽靜,別有風韻。據史料記載「瓊島春陰」早在金代金章宗完顏璟在明冒年間就曾命名,宋元以來,蜚聲海內,最為當時文人雅客所愛,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

早在明朝初期,「瓊島春陰」被稱為「瓊島春雲」。後來清朝乾隆皇帝春遊瓊華島,看到島上美麗的春景,不禁賦詩一首:

良岳移來石發峨,千秋遺迹感懷多。

當春最是耕犁急,每較陰晴發浩歌。

後來他又把「瓊島春雲」改為「瓊島春陰」。乾隆書「瓊島春陰」石碑,立於綠蔭深處,為「燕京八景」之一。

石碑為四方形,碑身四周刻纏枝紋飾,背面有乾隆皇帝的御制詩,碑座四周有雕刻精美的漢白玉護欄。

北面山麓沿岸一排雙層60間的臨水游廊像一條彩帶將整個瓊島攔腰束起,迴廊、山峰和白塔倒映水中,景點和水中倒影連成一片,讓人不知哪裡是真,哪裡是假。東南面有石橋和岸邊相連,與秀美的景山、故宮交相輝映,黛色嵐光,構成一幅壯麗的畫卷。

另外,據神話傳說,瓊華是瓊樹之花,生長在蓬萊仙島上,人吃了可長生不老,此傳說表示該島是仿瑤池仙境建築的。

清初,曾在這裡的山頂設置信炮台,由八旗軍駐守,居高臨下,俯瞰全城,一旦有危機出現,便可立即發出警報信號。

每到陽春三月「瓊島春陰」鬱鬱蔥蔥,白塔、疊石、景亭參差錯落,遙相呼應,連翹、碧桃、丁香次第開放,五顏六色的山野花綻放歡顏,風景如畫,令人陶醉。

此時的「瓊島春陰」正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生動寫照。春花爛漫的瓊華島春景已經成為人們非常喜愛的一道獨特的季節景觀。

史書記載每年天子諸侯都要親自耕作,后妃則要植桑養蠶,是為了表達對先農、先蠶神的崇敬之情。祭祀先蠶尤其成為皇后主持的國家祭祀大典。

到了溫熱的夏季,北海種植大面積的荷花,北海種植荷花歷史可追溯到元代,荷花品種繁多。在金風送爽秋季在北海可以賞菊,爭相競開菊花,讓人目不暇接。

進入寒冷的冬季,就進入了冬季的祈福活動。祈福在歷史上由來以久,遍及全國的風俗活動,主要形式為在新春來臨之際鳴鐘,以求幸福降臨。在清代,皇室則將祈福盛典固定要在北海闡福寺舉行。

據史料記載,自1752年的清朝乾隆皇帝開始,每年的農曆臘月初一至十五,清皇室都要在北海闡福寺舉行盛大的祈福盛典,以求蒼天賜福,國泰民安。

闡福寺位於北海公園的北岸,原是明代太素殿北面的一座行宮,是皇室成員避暑的地方。乾隆初年做過先蠶壇的蠶館,1745年,其生母孝聖太后下令改為喇嘛寺廟,賜名「闡福寺」。

寺內前院有天王殿,左右鐘鼓樓。中院有大佛殿,殿前有兩座石碑,東面碑刻高宗弘曆草書頌闡福寺大佛詩,西面碑刻滿漢文闡福寺碑文。

大佛殿的形制仿河北正定隆興寺大佛殿,殿內供奉一尊用金絲楠木雕刻而成的千手千眼佛。闡福寺後院為真實般若殿。

據清皇室檔案記,每年農曆臘月初一至十五,清皇室在北海御苑舉行祈福盛典時,乾隆帝弘曆還要親自御駕闡福寺主持「書福」盛典。其內容包括祈福、書福、送福和迎福4個步驟。

農曆臘月初一的清晨,乾隆帝御駕至闡福寺大佛殿拈香拜佛,為孝聖皇太后祝壽祈福,這叫「祈福」。然後至後殿,用「造福蒼生」的大毛筆,在二尺見方的雲龍大紅朱箋紙上書寫一個大大的「福」字,這叫「書福」。

並將這個「福」字保存在大殿內,叫做「留福」。寓意闡福寺內的大佛已經把福氣降給普天下的百姓,稱之為「第一大福」。

隨後,乾隆帝出闡福寺至澄觀堂,在室內書寫第二個大「福」字,並將這個「福」字帶回皇宮,鑲裱在鏡框內,懸掛在養心殿的牆上。

從這天起,乾隆帝每天到重華宮漱芳齋,在1尺4寸見方的大紅朱箋紙上反覆書寫「福」字,一直寫到臘月二十五止。

乾隆帝將這些「福」字賞給王公大臣,作為新年禮物,這叫「賜福」。

第二年正月初一的清晨,乾隆帝御駕至闡福寺大佛殿拈香拜佛後,到後殿取出上年臘月初一寫的那個「福」字,這叫「迎福」。

回到宮內,將迎來的「福」字懸掛於建福宮內,叫「受福」。然後再寫一個「福」字懸掛於乾清宮內,至此典禮完畢。

從乾隆時期始,代代清帝都會照例舉行祈福典禮,闡福寺也就成為清代皇帝祈求上天賜福的地方了。到清代末年,皇帝不再親駕闡福寺舉行祈福活動,而只派遣太監到此拈香祈福。


推薦閱讀:

公園景觀宣傳牌@公園景觀宣傳牌廠家
園林風水:大樹古怪,氣痛名敗!
餘蔭山房遊記(一)
那風景太美,我不擼一發都覺得愧疚
草坪——園林景觀中的畫布

TAG:北京 | 園林 | 老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