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 陝北榆林地區的生活習俗(附圖)

陝北榆林地區的生活習俗

榆林地區既有雄渾壯美的黃土高原,又有浩瀚無垠的毛烏素沙漠,這裡是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結合處。千百年來,這裡是民族鬥爭與民族融合的前沿,從而形成本地區獨特的民情風俗,至今許多古老的習俗還有斷片的殘存。

榆林民勤耕牧,俗尚鬼神,眷戀故土,不肯遠徙,安於故習,不善經商。一般都忠厚善良,勤勞儉樸,待人誠懇,好客守信,平素極能吃苦,也極能忍耐,堅韌不拔,敢於鬥爭,一旦奮起,十分勇敢,也很堅強。舊志云:「僻近邊陲,風俗淳厚,人尚氣節,重質樸,衣服禮節,不事繁華。居民率以苦力度日,稍行惰慢,即衣食不給。人性多急公好義,有無常相貸,不以貧富相耀。」(《陝西省續通志》),「地姿邊荒,勁悍善戰,多將才,有氣節」(《大清一統志》),豪爽豁達,果敢英武,鍾靈毓秀,人文代起。

榆林地區共有12縣,習慣上有南北6縣的說法。北6縣是:榆林、橫山、神木、府谷、靖邊、定邊;南6縣是:綏德、米脂、清澗、吳堡、佳縣、子洲。北6縣有長城橫穿其境,有毛烏素沙漠的沙丘沙地;南6縣皆在長城內,是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因之,北南風俗有明顯的差異。北6縣草地文明(游牧文化)占相當比重,畜牧業素來發達,群眾住柳笆庵子、磚瓦房,喜食炒米、乳酪、手抓羊肉,喜飲白酒,愛穿皮襖皮褲,頗喜起動;南6縣雖受游牧文明的影響,但以黃河文明(土地文化)為主,群眾住窯洞、食雜糧、穿布衣、熱戀故土、不樂遷徙、以農為業、躬耕薄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終歲辛勞,仍怡然自樂。

榆林地區是一塊比較閉塞的地方,經濟、文化比較落後,存有賭博、迷信、買賣婚姻等陳規陋習。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變革,民間習俗在不斷改變。從辛亥革命以來,榆林地區的風俗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1935年後,中央紅軍到達陝北,提倡移風易俗,不少陳規陋習被革除,許多新的風尚逐漸形成。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社會的變革、經濟的發展、科學文化的進步,民間習俗也在逐漸變化,總的趨向是:民俗日趨文明,繁瑣習俗日趨簡化,各地風俗差異漸漸變小。

飲食

榆林地區群眾主食小米、黃米、高粱、玉米、小麥、蕎麥、黑豆等五穀雜糧,主婦們善於粗糧細作,精心烹飪,變換花樣、飲食頗為可口,風味小吃各地皆有,獨具特色。

農民群眾農忙時三餐,農閑時兩餐;城鎮居民,一年四季一般食兩餐,只有榆林等城的一些機關、廠礦、學校食三餐;石匠、木匠、瓦匠等五色匠人為人做工時吃三餐。吃三餐大體早晚稀食,午餐干食;吃兩餐時早干晚稀。稀飯主要有綠豆米湯、豇豆米粥、黑豆錢錢飯、黍(高粱)飯、和面等;60年代開始,玉米種植增多,不少人家吃玉米甑甑飯。干食主要有小米(或黃米)撈飯、乾飯、粘飯,雜糧窩窩、麵條、餅子等食品。過去,白面、大米食品吃之甚少,只有逢年過節才偶爾吃一兩次,近年來群眾生活好轉,城鎮居民均以白麵食品為主,有時也吃大米,農家雖吃白面、大米的數量增加,但仍以雜糧為主。吃稀飯時,兼就蘿蔔鹹菜,有時也吃炒麵、炒米、窩窩等;吃乾飯時,副食或為炒菜,或為燴菜,吃麵條時或為調湯,或為洋芋丁丁湯、臊子湯、粉湯等。來人待客,逢年過節愛吃油糕、油饃、黃饃、水餃(俗稱扁食)、餄餎等食品。

本地蔬菜種植不少,種類五花八門,白菜、蘿蔔、洋芋是家常蔬菜,夏秋多食時新蔬菜(或野菜),冬春多食淹漬之菜,故有「冬酸菜,夏野菜,主糧不夠瓜菜代」之諺。菜或炒或燴,油不多放。洋芋過去僅作副食吃,本世紀70年代開始,洋芋產量大增,可蒸,可炒,可煮,可燒,可做成饃饃、丸子、絲兒,也可加工成芡面、粉條、花樣不少。群眾愛吃豬肉、羊肉、雞肉,也吃牛肉、兔肉、驢肉,但不愛吃狗肉,有「狗肉不上台盤」的說法。北6縣群眾尤愛食羊肉,宰殺肥羊,大塊烹煮,放以各種調料,火到肉熟,香味撲鼻,手抓即食,大嚼大咽,甚為豪放。三邊(定邊、靖邊、安邊)人愛吃羊羔肉,味道更佳,尤其喜吃黃鼠肉,既肥且美,為食之精品。過去,本地多不善食魚,不少群眾人老幾輩,不知魚味。只有神木海子里產魚,黃河也有魚,群眾打撈食用,以府谷天橋鯉魚最負盛名。70年代開始,廣修水庫、水壩,人工養魚,群眾才偶爾食用魚類食品,但仍不多吃,也不習慣吃其它海味食品,只在名貴宴席中食麻雀、蛇、鱉、螃蟹、海蚌、對蝦等。

榆林地區群眾喜食杏、桃、果、棗、梨等水果。沿黃河一帶盛產紅棗,棗類食品甚多,有棗糕、棗餅、棗饃、棗炒麵、棗米飯、醉棗等,香甜可口,益神補脾。神木、府谷一帶盛產海紅子,酸甜適口,人喜啖食。冬月鄉間以海紅子破爛碎小者,熬煮成漿,敷於木板,攤成平薄而堅韌的果丹皮,儼如布匹,小兒尤喜食用。

群眾多飲山泉之水,清涼甘甜,尤其是榆林普惠泉水,為優質礦泉水,甘醇清沏,群眾稱之為桃花水。但是不少山區距水源很遠,飲水頗難,定邊、靖邊部分山區因飲水困難,只好打土井儲存雨雪水飲用。農民群眾有用馬杓飲用涼水的習慣。夏秋愛飲豆湯,冬春喜飲米酒、米茶。靠近內蒙草灘的群眾喜飲磚茶,尤其愛用濃茶摻羊奶調之以鹽製成的奶茶。來人待客,飯前飯後,必備茶水,講究一點,還備炒米、酥油、糖、奶渣。全區無論北南皆喜用白酒待客。北6縣喝酒之風尤甚,無酒不成敬意,有酒才算情濃,請客會友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頻頻勸酒,猜拳唱曲,觥籌交錯,不喝個酩酊大醉,休想停杯。府谷縣麻地、皇甫一帶,客來時大門關閉,用桌一張,酒一大碗,主人率子弟執壺斟酒,勸客飲用。本世紀50、60年代,酒風稍弱,80年代開始,酒風大熾,喝甜酒、啤酒及其它飲料的也日漸增多。

本地區紅白大事宴請客人,皆早晚食餄餎,中午坐席。席面主要有5盤、8大碗、13花(13種花樣)、44席(每道4個菜,共上4道)、24件等。8大碗尤為有名。8碗一般有酥雞、羊肉丸子、麻辣肝花、豬頭涼片、紅燒肉、清蒸羊肉、過油肉等,燉豬肉是必吃的,一般都後帶1盤雜燴菜,有時也加一、二道湯。為了讓客人吃好,也有辦添席的,添席主要添燉肉,1寸見方的肉塊子放到盤子里,讓愛吃肉的人吃夠。也有的光景不好,只好吃手端8碗。手端8碗其實是人手1碗粉湯,上面加幾塊燒肉、丸子、燉肉、酥雞等。辦宴席榆林城的人比較講究,喜吃12件。神木、府谷的人比較豐盛,有時上20盤,甚至上36樣菜。原因是清代神木城設部員、同知等官員,專理蒙漢訴訟與糾紛交涉事宜,通常待客有滿漢全席與半席之別。全席共有108道菜,甚為豪華,士紳之家竟相仿效,故有此俗。

南北飲食習慣也有差異。靠近內蒙草灘地區群眾愛吃炒米、奶茶、酪丹子、酥油、黃米飯、豬肉熬酸菜等。三邊人愛吃燕麥炒麵、爐饃饃、養剁面、黃鼠肉、羊肉,此地糜、麻種植最多,因此黃米飯為家常便飯,喜吃油膩食品,而蔬菜吃得較少。南6縣的群眾愛吃錢錢飯、雜麵、揪白面片、油糕等。榆林城素有「小北京」之稱,居民精於烹飪,榆林豆腐、食醋均是上乘,飲食清淡雅緻,為人們所稱道。府穀人喜食酸粥或酸撈飯,做法是前一天將黃米浸泡於酸漿湯內,次日撈出添水或悶粥或撈飯,以油辣抹粥就鹹菜,以燴菜或湯菜泡撈飯,別具風味。

榆林地區地薄土瘠,自然災害頻繁。新中國成立前群眾平常年頭吃半糠窩窩熬酸白菜喝稀粥的人不少,常處於半飢餓狀態,一有荒年,則吞糠咽菜嚼樹皮啃草根的人數不勝數。南6縣群眾餓飯的人更多。新中國成立後,群眾生活大大改善,但一遇災年,仍要和糠窩窩、野菜等為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實行了責任制,農民有了餘糧,再也不吃糠了,白面、大米食品也經常可以吃到。本境各縣有不少風味小吃,榆林的拼三鮮、粉漿飯、頭腦、干烙等,米脂的鹵驢大腸、麻辣肝花碗托,綏德的黑粉、油旋,佳縣的馬蹄酥、定靖的蕎剁面、羊羔肉,神木的粉皮,清澗的煎餅,府谷的果丹皮,子洲的果餡等,均有特色。

此外,榆林縣尚有炸豆腐、炸豆奶、香那、小酥餅、泡油糕、羊肉火燒、罈子糕、棗角子,府谷縣還有炸麻葉、扁豆涼粉,神木縣尚有馬石酥、軟米火燒,子洲縣有雪花月餅,清澗縣有芝麻餅、炒糕泡泡,定邊、靖邊縣有剁蕎粉,靖邊寧條梁有炸麻花等風味食品。全地區尚有燉羊肉、羊肉扁食、羊肉包子、雜麵抿夾、蕎面攪團、油餅、麻湯飯等風味小吃。

服飾

本境地處暖溫帶,四季分明,群眾春秋夾衣,夏穿單衣、冬著棉衣,衣著簡樸,注重實用。民國年間,貧苦百姓多穿自織土布,只有財主富戶才衣著綢緞。其時上衣多是大襟右褂,俗稱大襟襖,紐扣或布或木,皆為自製,顏色或藍或黑,也是自染。男女褲均不開口,褲腰寬大,穿時折迭,俗稱大襠褲。內衣:男子穿布褂,女子穿肚肚。平時男子腰束藍、白腰帶,勞動時另加坎肩;女子腰系圍腰。富人紳士也有穿長衫、套馬褂的,城中少婦也有穿旗袍的,但僅是少數。其時貧苦百姓穿衣甚為困難,冬衣、夏衣連用,去棉為夏衣,充棉即冬衣。有的一年四季穿一件爛衲襖、補丁摞補丁的褲子,或者穿一件爛皮襖。小孩十二三歲尚無褲子,僅穿一個紅兜肚,既不蔽體,又不遮羞,也難禦寒,甚為寒苦。長城北風沙區群眾,因天氣寒冷,穿羊皮襖、羊皮褲的也不少,故有「草地三件寶,炒米、奶茶、大皮襖」之謠。本世紀30年代開始,陰丹藍、斜紋、海昌藍、紅布等湧入,布料改變,穿中山服、對門襟的人逐漸增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穿大襟襖、大襠褲的人漸漸少了,穿自織土布的人也罕見了,皆穿市場買來的各種機織布,50~70年代,以卡嘰、斜紋、燈芯絨、凡立丁等布料為主,其時崇尚藍、灰、黑、黃等色,衣服顏色式樣單調,穿衣講究整潔、實用,衣不蔽體的現象沒有了,系腰帶、穿肚肚的人少了,冬有冬衣,夏有夏衣,既有內衣,又有外衣,但自製為主,衣服仍有補丁之處,故有「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之諺。本世紀80年代開始,群眾服飾變化甚大,從耐穿結實,轉向美觀、時新;從便宜的面料轉向高檔的面料,從單一的棉布發展到各種化纖、絲毛織品,自製的漸少,買穿成衣的漸多,衣服幾乎難以見到補丁之處,城鎮、川道地區尤為明顯。男女服裝隨季節更換,式樣向大城市看齊。冬穿棉衣棉褲,必有罩衣,為了禦寒穿布面裘衣的人也有,穿呢大衣的人漸多。年輕人愛美,嫌棉襖棉褲臃腫,僅穿毛衣毛褲,外罩時新服裝,出門時穿一件毛呢大衣,十分瀟洒。春秋穿線衣線褲或毛衣毛褲,外罩時新服裝,也有穿風雨衣的。夏天穿質地輕軟的衣服,少婦少女也有穿裙子的。一年四季內衣、內褲是必穿的。年輕人追求時髦,講究質地、顏色,力求款式新穎,男子西裝革履,女子五彩繽紛,竟相比妍。小孩子穿戴更是講究,只求其好,不怕破費銀錢。

民國初年,農村男子頭髮四周剃去,頭頂蓄長發、編成獨辮,盤於頭上。城裡知識人留分頭,個別清朝遺老,仍大辮纏頭。一般家庭婦女均留長發,用銀簪盤結腦後成髫,外罩髮網,青年女子,喜留單辮扎以紅頭繩,男孩子一般頭頂上留髮似鍋鏟形,俗稱鎖鎖頭。後來,男子多留分頭或光頭,女子變為短帽蓋頭。青年男子多不戴帽子,喜攏毛巾,攏法是用毛巾包頭,在前面打一個結,民歌中有「羊肚子毛巾三道道藍,哥哥攏頭上真好看」等唱詞。成年男子頭戴瓜殼帽或白月牙帽,也有戴八角帽的,冬天戴氈帽,夏天戴草帽,富紳也有戴禮帽的,女子喜攏黑絲手帕,戴帽的不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男子留分頭、小平頭、青年頭,戴軍人帽、工人帽、火車頭帽的漸多,戴瓜殼帽、月牙帽的漸少。女子留短帽蓋、雙辮,不戴手帕,不別銀簪,而改轉各式圍巾,年輕女子戴小巧玲瓏的花帽,老年婦女戴黑色絨帽。80年代青年男子留長發的有增無減,女子燙髮的也日漸增多。青年人一般不戴帽子,攏羊肚毛巾的幾乎難以見到。中老年人頭飾變化不大。

民國時期,男子穿牛鼻子鞋和遍納鞋、軟布鞋。牛鼻子鞋是船型雙梁鞋,遍納鞋是一針一線納的底子和幫子,富裕之家冬天穿氈鞋或棉鞋。女子穿軟布鞋或繡花鞋,也有穿木托鞋的,此鞋後跟有一木托,走路有聲,鞋面扎花,供小腳女人穿用。襪子或布或毛,皆為自製,男子只在冬天穿,女子一年四季皆著襪,並有裹腳布纏束三寸金蓮。其時以腳小為美,以腳大為丑。民國初年各縣皆有天足會,禁止婦女纏足,但禁而不止。民國20年,陝北鬧紅,婦女才漸漸免去纏足之苦,才能穿正常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鞋的式樣增多,群眾穿遍納鞋的漸無,改穿軟布鞋、運動鞋、軍便鞋、皮鞋、塑料鞋等,夏有涼鞋,冬有暖鞋。襪子也改為機制襪。婦女四季穿襪,男子春、秋、冬著襪,近年夏季著襪的增多,但仍有不少不穿襪子。

民國年間,婦女戴銀手鐲或玉手鐲,耳上穿孔,戴金、銀、玉墜;男女也有戴各種戒指的;小孩戴金、銀、玉手鐲、腳鐲,項佩有長命鎖的項圈。新中國成立後,婦女戴手鐲的漸少,戴手錶的漸多,一度時期,戴耳環、戒指的幾乎絕跡。本世紀80年代開始,戴手鐲的時有所見,戴耳環的也漸多,男女戴戒指的習俗又恢復了,城鎮尤為明顯。也有小孩戴手鐲、腳鐲、長命鎖的。婦女塗脂抹粉也不足為奇了。

一般說來,城鎮居民服飾較農村群眾服飾新穎、變化大;年輕人的服飾較中老年人新穎、時髦;城鎮人講究美觀,農村人注重實用。青年人注重漂亮,中老年人講究合身。女子較男子講究。根據行業不同,軍人、政法幹部、防疫人員、工商行政管理人員等國家工作人員皆著統一服裝,不少工廠、商店職工上班時也穿統一的工作服。

居住

榆林地區群眾,因地理環境和經濟狀況不同,居住習俗也不一樣。

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群眾,多居住窯洞。人們利用黃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保留古代穴居的習俗。土窯的地基多選用膠土山坡,先剖開崖面,然後開一個豎的長方形口子,挖進去一兩米以後,便朝四面護展,修成一個雞蛋形洞,再用寬钁剔光窯面,抹上粘泥,有時為了固實,窯頂間隔用柳椽支撐。土窯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寬3米左右,最深者達20多米。窗戶有兩種,一種是小方窗,僅一平方米左右,光線甚暗;另一種是半圓窗,約有3~4平方米,光線較好,土窯洞冬暖夏涼,不易漏雨,修造容易,但窯內牆壁難以粉刷,窯面子容易雨蝕,山崩土陷容易坍塌。

窯洞形式較多,除土窯洞外還有磚、石窯洞、介面子窯洞,近年又增加了薄殼窯洞。一院窯洞一般修三孔或五孔,大多中窯為正窯,有的分前後窯,有的一進兩開。窯腿上多有小窯,敬祭天地神靈。窯洞都接窯檐,或用石板,或用磚砌花牆,防止雨水沖刷。佳縣、米脂、綏德、吳堡一帶,不少人家用木料、石料在窯前修成走廊,這叫穿廈,獨具一格,更為美觀。窯洞的門窗多是柳、楊、榆、椿之木,窗欞或曲或直、或橫或豎,曲直交錯,長短相間,組成各種美術圖案。佳縣、吳堡一帶多為雙扇花格門,綏德、米脂、子洲、清澗、橫山等處為雙扇實心門。

長城沿線風沙區群眾多居住房子。這種房屋也有多種。一種是土屋。整土成牆,用木作棟宇,或用柳把彎曲搭庵,上用泥土蓋頂,多為中門,左右兩開,窗戶或是小木窗,或用柳條編織而成。房屋兩邊,毗連畜圈,四面或用土牆環圍,或用木棍圍成籬笆。由於地廣人稀,院落皆很大,每戶間居住距離甚遠,土屋土牆土院,甚為簡陋,俗稱茅庵草舍。第2種是磚瓦房。或磚或石砌成牆壁,木作棟宇,中檁架高,前後檁略低,頂部鋪瓦,這種房屋城鎮多見之。第3種房屋是樓板房。一般用磚砌牆壁,用鋼筋混凝土樓板蓋頂,上蓋油毛氈,這是近年興起的建築。第4種是樓房,多為城鎮居民、機關居住,本地區一般樓房3~5層,尚無10層以上的樓房。

不管住房還是住窯,群眾不喜床板,而喜火炕。炕和鍋灶相連,有掌炕和門口炕的區別,富裕人家還在掌炕邊置木窗,謂之暖閣。多用柴炭燒飯取暖,定邊、靖邊部分地區昔日燒畜糞,近年漸無,黃河畔上的群眾有燒河柴的習俗。炕上大多鋪高粱桿或蘆葦、(席薊)席子,羊毛氈,室內陳設有幾隻酸菜缸、幾個米面囤、一兩個箱櫃而已。近年群眾生活好轉,水泥為地,瓷磚為牆,屢見不鮮;室內陳設,既有新式傢具,又有電視機、錄音機等現代化設備,日趨豪華。

一般說來,北6縣群眾居住分散,院落甚大,但修建比較簡易,有的地方甚至無有廁所和畜圈;南6縣群眾居住集中,院落較小,修建較細緻、講究。

修窯建房是一家中的大事,群眾多喜居住近水、向陽之地,修建前必請風水先生看地勢、定方向、擇日子,修建時鄰居和親戚朋友互相幫工,修成後有合龍口(或上樑)的習俗。合龍口在窯洞尚未完成時舉行,合龍口儀式一般在中窯舉行。匠工預先在窯面拱洞中間留一小缺口,是謂龍口,請陰陽選定吉日良辰,屆時鳴炮3聲,嗩吶高奏,一石工大師傅手端1個盛有五穀、碎饃、碎糕的碗,邊撤邊唱,掌線大師傅肩搭1塊紅布,在龍口裡放進五穀、五色絲線、五色布條、五色石子、糕片、肉塊、書本、筆墨等,然後迅速把磚或石砌上。上樑時講究也很多,要敬祀天地神靈,唱祝賀之歌。要在窯房兩邊貼紅對聯、懸掛紅布,宴請工匠、親朋,尤其要給工匠紅布、錢鈔以示酬謝。住新窯喬遷時要暖窯(房),晚上鄰居皆來祝賀。大人攜酒,小孩拿畫(空手是不該去的),紛紛趕到新居,主人笑臉相迎,小孩放鞭炮迎接,主人以美酒菜肴招待,眾人舉杯暢飲,有說有笑,有時喝酒麴助興。酒暖人心,人暖屋新,夜闌方散。

本境群眾居住和經濟條件有直接關係。新中國成立前,貧苦百姓多住土房土窯,而財主富戶才修深宅大院。靖邊青陽岔有一官吏,在鎮上修築了有60多孔窯洞的四合大院,並有很講究的大門門樓。米脂縣財主富戶較多,窯洞更為講究。米脂楊家溝馬新民自己設計的窯洞,中西合壁,頗為新穎,米脂劉家峁姜姓地主莊院風格獨特,可謂窯洞之首。神木、綏德、米脂、榆林城有不少四合院,或窯或房,頗為美觀。榆林城內的四合院尤其講究,住宅多用磚瓦白灰建築,庭堂廂房,配合方整,正房多5楹,3明2暗,兩旁另設耳房,穿廊虎抱,雕樑畫棟,門樓裝飾飛檐獸頭,變化多端,很有特色。個別富戶門前樹旗杆,蹲石獅子,大門為水磨的磚砌門樓,門內有照壁,二進中有月亮門,分前後院,後院內眷居住,前院是書房會客室等,迎牆照壁,飛禽走獸,楹桷雕刻,曲徑通幽,甚為雅緻,如入北京之四合院。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群眾生活的改善,群眾修建磚石窯洞、房屋多了起來。1979年以後,城鄉掀起修窯建房熱,,群眾住宅面積增多,質量提高。款式新穎,美觀大方,堅固耐用,窯房內布局多樣,客房、卧室、廚房,應有盡有,個別也有設浴室的,油漆門窗,安裝玻璃,室內室外,裝飾一新,寬敞考究,大異舊時。但簡陋的住處,為數仍不少,尤其是偏僻的村莊,土窯土屋土牆土院還隨處可見。

行旅

清末民初,境內尚無公路,村鎮多為人行便道,羊腸小徑,坎坷不平。即使所謂「官路」,也寬不過2米。或則風沙撲面,或則爬山過墕,溝溝壑壑行旅甚為艱難。其時群眾出門,多賴步行,日行百餘里是平常之事,窮人騎驢,富人騎騾馬,也有騎駱駝的。「騎驢婆姨趕驢漢,懷中抱個肉疙蛋」,形象地反映了行旅之俗。還有一種簡易騾轎,俗稱架窩子,用二木架於前後二騾背上,轎形上部拱圓,如窯洞狀,用葦席遮蔽,搭以布單而成。乘坐時下部填充包裹行李箱籠等物,上鋪被褥,可坐可卧,可避風寒,可避日晒,日行數十里,逍遙散淡,良可自如.這種騾轎多為官紳戶乘坐,貧民只有在結婚時偶而使用。也有人抬轎輿,乘坐者更少。其時短途運輸多為肩挑背負,長途運輸靠騾馬、駱駝、毛驢等牲畜馱運,川道地區尚有馬車、牛車,這些車皆是木輪上包以鐵皮,行車緩慢,數量也很少。沿河群眾冬天冰上運輸使用「拖子」。拖子用兩道硬木製作,下面鑲有鐵條,一人前拉,一人後扶,簡易結實,一拖子可拉數百公斤東西。山間飲水,多備馱桶用畜馱,趕負馱之牲畜遇狹窄砭崖處,要高聲吆喝,便於避讓。黃河沿岸,用木船運輸,黃河風急浪大,翻船事件時有發生。其時境內河流上很少有橋,能通行船隻的兩岸,往來皆賴木船。不能通行船隻的,夏季涉水而過,冬季踏冰而過,春秋季節,能支躡石則支躡石,無法支躡石的則數村群眾集資出力用高粱桿、木椽等搭設臨時性便橋。其時行旅艱難,群眾出門,多擇日而行,以求吉利,有廟則向神靈祈禱,保佑平安。路過高崖石砭,隨時揀一小石支撐於崖砭,企求崖砭牢固,以便平安通行。黃河船夫對河神禮拜甚勤,定時燒香焚紙,祈求四季行船風順。並有在正月舉行迎財神的習俗。迎財神,也叫出行,在正月初二、三日卯辰巳午幾個時辰舉行,在有棗樹的山上選定方向,地上堆起3堆土,每堆上點3柱香,燒黃表紙3張,祭奠放炮。最後在棗樹上折棗枝1支拿回,就算得到「財」了,並相互道賀「發財」,回話是「大家發財」。

本世紀30年代,境內始有公路,其時公路以運輸軍用物資為主,客運、貨運尚少,加之公路質量差,很難正常通行,因之群眾行旅,一如既往。

新中國成立後,公路逐年增加,鄉村道路也逐步得到改善。1984年後鄉鄉可通汽車,群眾行旅方便多了。出遠門皆乘坐汽車,就近往來或用自行車、摩托車、輕騎代步,或乘坐手扶拖拉機等。步行的很少,騎牲口的更少見了。運輸貨物,長途用汽車、拖拉機等,鄉間短途運輸靠架子車、膠輪大車,肩背人挑的現象少了,本境黃河上現有兩座大橋,秦晉往來也方便多了,黃河上的木船也改為機動船,風險小了。其它河流上修了不少永久性橋樑,往來支躡石、搭浮橋、乘木船的地方也少了。早在40年代,本境即有空運,但時盛時衰,80年代航空事業大有起色,1988年榆林西沙飛機場正式通航。1989年包神鐵路通車,本境首見火車。由於行旅方便,出門擇日子、敬路神等習俗漸少。

陝北文化

值班編輯 秦小雅

版權所有,轉載請至後台詢問


推薦閱讀:

「陝北風」從黃土高原刮向古城
陝北民歌-毛眼眼
陝北的英雄與美人
陝北飲食文化親體驗
就去陝北拍年味 安塞腰鼓春節行攝攻略

TAG:生活 | 習俗 | 民俗 | 地區 | 榆林 | 陝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