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定的基本方法--禪定的名義、種類及修習次第
佛教大小、顯密諸乘諸宗,各有其禪學體系,其中禪法眾多,名相紛繁,有的一種禪法,就可以寫一本專著。禪法雖多,但其中還是有著共通的原理、法則,可歸於幾個大類。本章力圖從眾多佛教禪法中找出其共同遵循的法則,揭示佛教禪定方法的特質,歸納出禪法的基本類型,並概述各類禪的基本修習方法。禪法中有關神通、醫療、長壽等的部分,放在第五章中敘述。
第一節 禪定的名義、種類及修習次第
一、禪定的名義
禪定一類,在佛典中有多種異稱,常用者有禪定、止觀、瑜伽等。禪定一語,梵漢合璧,由梵語禪那的略稱「禪」與三摩地的意譯「定」結合而成,也可僅看做禪那的譯名。
禪那(Dhyana)本是印度各家瑜伽通用的術語,在婆羅門教典《奧義書》中,屬「六支瑜伽」的第三支,「八支瑜伽」的第七支,是瑜枷修習中較高階段的方法或境界。佛教襲用之,涵義與婆羅門教大體一致,意譯「思維修」、「靜慮」等,以後者最稱妥貼。靜慮,即寂靜而又審慮,或在寂靜心中審慮,由審慮歸於寂靜。《俱舍論頌疏》卷二八解釋:
問:何等名靜慮?答:由定寂靜,慧能審慮,故慮體是慧,定有靜用及生慧慮,故名靜慮。
意謂定慧平等、體用不二,是靜慮義。該論並指出禪那唯指定境中的色界四禪,在此以下的欲界定因不夠寂定,在此以上的四無色定因少審慮、智慧昧劣故,均不得名為禪那。這是印度小乘經論中一致之說,一類大乘經論亦持此說,如《大智度論》卷二八即云:
四禪亦名禪,亦名定,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
此所謂「禪」,乃禪那略稱,早在後漢末安世高譯《大安般守意經》時,就把專指色界四禪的禪那略譯為禪。
在後來漢譯的不少大乘經論中,「禪」實際上從其靜慮的本義上,被用作一切禪定的通稱,不限於色界四禪。如吳·支謙譯的《法律三昧經》,分佛教內外的各種禪定(包括修鍊方法)為「外道五通禪」、「羅漢所入禪」、「辟支佛禪」、「菩薩禪」、「如來禪」五種。劉宋·求那跋陀羅譯的《楞伽經》,說有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援如禪、如來禪四種禪。北涼曇無讖譯的《菩薩地持經》說大乘菩薩所修的禪為九種,後來玄奘譯《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內容同《菩薩地持經》)時,譯九種禪為「靜慮」。這幾部經論中所說各類禪的內容,實際上遠遠超出了色界四禪的範圍,幾乎包括佛教內外的各種瑜伽及修鍊方術。這裡的「禪」或「靜慮」,若按小乘之說,應該用「三昧」(定)。
至於禪宗之禪,雖然一般說為禪那略稱,但並非禪那本義的色界四禪,而是一種以真如、心性為禪觀境的定,大乘經論中稱「真如三昧」,「一行三昧」,《壇經》又有「般若三昧」、「一相三昧」之稱,本屬大乘禪的一種。按其本義,以《法律三昧經》、《楞伽經》中所舉「如來禪」名之,最為合契。《神會語錄》、《禪源諸詮集都序》等都說禪宗所修之禪為如來禪,後來禪門祖師為強調本宗所傳之禪為「教外別傳」,頗多通稱佛經中所說為「如來禪」,禪宗所傳為「祖師禪」。實際上,從「如來禪」的本義來講,作為經論中所說一切禪的通稱,是錯誤的說法,把祖師禪和經教所說禪截然分割為二,也只能說是一種力弘祖師禪的「方便」之談。
禪定之定,乃梵語三摩地(Samadhi)的意譯,三摩地的音譯還有「三昧」、「三么提」等。這個詞也是印度各家瑜伽所通用的。婆羅門教《奧義書》、《瑜伽經》等,皆以三摩地為瑜伽修習的最高境界,「八支瑜伽」中的第八支,被解釋為梵我合一,消泯了知識、能知、所知三端的定境。佛學所用三摩地,含義要寬泛得多,泛指一切由調攝而臻的寂定心境。三摩地在佛典中又意譯為「正受」、「正心行處」、「等持」等。其正譯「定」,為「心一境性」義。《俱舍論頌疏》卷二八謂「心一境性名之為定」,心一境性,「謂能令心專註一所緣」。《成唯識論》卷五解釋:
云何為定?於所觀境,令心專註不散為性,智依為業。
都說心一境性是攝心令意念持續恆久地專註於一境緣而不散亂。正受、正心行處,意謂心無散亂動搖,端端正正,專註一處,而且其專註對象是善性的,這種心境是正的心理領受,故稱正受。《大智度論》卷二三云:
一切禪定攝心,皆言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
用蛇入竹筒喻定中意念的有序化,很是形象。等持,意謂平等持心,不動不散。《清凈道論·說取業處品》釋云:
即對一所緣而平等的平正的保持與安置其心與心所,是故以那法的威力而使心及心所平等平正不散亂不雜亂的住於一所緣中,便是等持。
其含義實際與心一境性一致。一說三摩地包括所有有意識活動的「有心定」,不包括外道所入「無想定」及佛教中三果以上聖人所入「滅盡定」這兩種無意識活動的「無心定」。
與三摩地含義相近的禪學術語有「三摩缽底」、「三摩呬多」、「三摩半那」。「三摩體底」(Samapati)意譯「等至」——謂心至於平等安和之境,較三摩地的包攝面更廣,遍攝一切有心定、無心定,乃至最初級的片斷定心。
三摩呬多(Samahita)意譯「等引」,謂引攝其心至於平等安和之地。《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云:
若有獲得九相住心中第九相住心,謂三摩呬多。
第九相住心譯「等持心」,指不用故意攝心便能自然入定的境界,已屬較純熟的定境,接近得止了。《唯識述記》卷六辨三摩呬多與三摩缽底的區別說:等持(三摩缽底)通定散,只有專註境義;等引(三摩呬多)則「唯定心慶作意注故」。
三摩半那(Samapana)指入定的心,《一切經音義》辨其與三摩缽底的區別說:
欲入定時名三摩缽底,正在定中名三摩半那。
禪定的異稱之一「止觀」,是梵語奢摩他、毗婆舍那意譯之合璧。奢摩他(shamata)意譯「止」,《寶雲經》說奢摩他者「謂心一境性」 。《六門教授習定論》解釋:
謂據其心寂止之處,心得凝住,依止於定,此定既是凝心住處,故名奢摩他。
實際上以止為定的同義語。但奢摩他並不包括一切定,《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六據《解深密經》等,謂奢摩他唯指初禪未到地定以上的定境,得奢摩他的標準是心恆安住一緣,並得身心輕安,如《修次中編》云:
外境散亂既止息已,於內所緣恆常相續任運而轉,安住歡喜輕安之心,是名奢摩他。
毗婆舍那(Vipasana)意譯「觀」,《寶雲經》解釋毗婆舍那「謂正觀察」,正觀察,指以佛教所謂的正見觀察。《解深密經》卷三謂毗婆舍那是在奢摩他定心中,對於所緣的影像進行思惟,「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毗婆舍那。」據《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解釋,此經所說「能正思擇」,指思擇諸法的「盡所有性」——一切性相力用因果等;「最極思擇」,指思擇諸法的「如所有性」——即諸法真如、普遍共具的體性;思擇,即進行理性思維。「周遍尋思」,指用「有分別慧」(有概念、意識活動)思擇諸相;「周遍伺察」,指在意識深層中對真如進行深細的思察、體究,雖然未必有明確的推理活動,意識的指向卻向真如單向尋究,就象人雖然不在心裡念叨,卻有目的地在等待著什麼(伺)。《清凈道論》比喻尋思與伺察說:
猶如擊鐘,最初置心於境為尋;以細義與數數思維性,猶如鐘的餘韻,令心繼續為伺。
總之,修觀,是在禪定中用佛教的哲學觀(「聞思慧」)和思想方法,進行理性思維及深度的體究,其思察的內容攝於諸法的盡所有性和如所有性。
佛教徒禪定中,須止觀雙修,《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謂若修止、修觀或止觀雙運,即是菩薩靜慮自性。止屬修定,為小乘三學中的增上定學和大乘六度中的禪那度所攝;觀屬修慧,屬小乘三學中的增上慧學和大乘六度中的般若度所攝。定慧二度,實際上皆主要在坐禪中修,尤其真正堪斷煩惱的「修慧」,更是通過坐禪修觀而得。《成實論》卷十八說「初慧名觀,後名為慧」,意謂用從經論中學得的聞思慧修觀名觀,修觀所證修慧方為真正智慧。因此,止觀,常被視為定慧的同義語。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一即說禪那「皆定慧之通稱也」,「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稱為禪那」。
瑜伽(yoga)在婆羅門教、印度教那裡,是對以禪定為主的修養體系的總稱。佛學也沿襲這一概念,以瑜伽為禪定及整個修行道的通稱,印度僧伽羅叉所造的一部講小乘禪法的書,梵文題為「瑜伽遮羅浮迷」(Yogacarabhumi),意為瑜伽師的修持次第。後來東晉覺賢譯的一本同樣題目的書,乾脆譯瑜伽為禪,稱《禪經》。佛學釋瑜伽意為「相應」,即與某種東西契合一致。唐·窺基《唯識述記》釋瑜伽之相應,有與境、行、理、果、所化機感相應五義,而「多說唯以禪定為相應」,這在五相應義中屬與理(真如理)相應。佛教諸乘的專習禪定者,多稱「瑜伽師」、「瑜伽士」、「瑜祗尼」(女性)。以禪定為瑜伽,為瑜伽之狹義。若就廣義言,則境、行、理、果、所化機感五義,其實包羅了佛教的全部修學體系,《瑜伽師地論》等重要佛學論典,就是以瑜伽師的修習次第為綱來展開全部佛教教義。最勝子釋云:
謂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諸法,皆名瑜伽。
密乘的修行道(密法)或禪法,更多稱為瑜伽,有四部瑜伽之分。密乘傳入漢地後,瑜伽漸成為密法的專稱,南宋以後,社會上把當時流傳的密法中之持咒、放焰口施食等法稱為瑜伽,行其事者稱「瑜伽僧」,並被明太祖敕定為僧的一種。此後顯教的禪定便不大稱瑜伽了,而隨禪宗的盛行,「禪」則變成了禪宗與禪宗之禪的專稱。直到現在,一提「禪學」,不少佛教內外人士便會認為僅指禪宗之學。
摘自:?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
第三章 禪定的基本方法
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 陳兵,1945年生於甘肅武山。蘭州大學中文系卒業後在新疆勞動、工作10年。1974年開始研習佛法。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宗教系。現任四川大學宗教學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員、四川省文史館館員、成都市第12屆政協常委。指導佛教專業的博士、博後、碩士生70餘名。
推薦閱讀:
※養膝蓋方法
※短跑的教學與訓練方法
※【經絡養生】艾灸排病後會出現哪些反應,你造嗎!這兒還可以教你處理方法哦
※提高肝臟功能有什麼方法
※八字空亡的化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