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現代科學新紀元的愛因斯坦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
美籍德國猶太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生於德國。蘇黎士理工大學畢業後,在伯爾尼國家專利局工作。1905年發表了狹意相對論。以後歷任布拉格大學、蘇黎士理工大學、柏林大學教授,威廉皇家學會物理學研究所所長等職。1916年完成了廣意相對論理論,1921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33年受納粹迫害,亡命美國。晚年曾帶頭呼籲反核運動。1955年逝世。20世紀人類進入原子時代。原子時代的標誌就是現代科學技術和它的深刻影響及廣泛應用。創立了代表現代科學的相對論,並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的,他被公認為自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思想家。 愛因斯坦出生於德國烏耳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中,自幼就對各種自然現象特別感興趣,常常為葉子形狀、花瓣組織、螞蟻跑動、星星閃光等吸引甚至入迷。5歲時,父親給他買來一隻羅盤,他轉動著小針或盤子,不管怎樣轉動,那根小針不聽他的話,總是指著南邊。愛因斯坦驚訝了,雖然父親和叔叔的回答他似懂非懂,但這根小針一直強烈地吸引著他求知的心靈。愛因斯坦就是靠著強烈的求知慾和堅韌不拔的勤奮好學精神,逐步地步入科學殿堂。 愛因斯坦善於運用思維的洞察力,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質,以徹底創新的精神革新了經典物理學的舊觀念。1905年,他才26歲就創造了科學史上無先例的奇蹟。在這一年中,他利用業餘時間,相繼發表了三篇震撼世界的論文,在物理學的三個領域裡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首先他的關於光電效應的論文建立了光量子理論,成功地解釋了光電效應,在歷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觀粒子的波動性和粒子性的統一,從而打開了通向量子力學的大門。愛因斯坦因此榮獲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關於時間、空間都要隨運動狀態發生變化的論文,衝破了牛頓時代以來形成的時間、空間絕對不變的舊觀念,揭示了作為物質存在形式的空間和時間在本質上的統一性,宣告象徵科學新時代的狹義相對論誕生了。他的關於質量和能量具有相當性的質能關係定律,揭示了原子內部所蘊藏的巨大核能的秘密,為人類和平利用核能展現了廣闊的前景。此後他經過八年的艱苦努力,創立了廣義相對論,推動了宇宙學的蓬勃發展。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一起成為近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愛因斯坦的名字因此傳遍了全世界。 愛因斯坦的一生,在宇宙學、統一場論、物理學哲學問題等許多方面開展了深入研究,他的思想至今仍然指導著前沿學科前進的方向。愛因斯坦還是一位維護世界和平和支持人類正義事業的戰士,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抗議德國軍國主義和希特勒法西斯的暴政。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他又一再呼籲反對擴軍備戰,反對將核武器用於戰爭。作為一個有強烈社會責任心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受到各國人民的崇敬。 有人稱讚愛因斯坦是天才,他謙虛地說:「我不是天才。」然後又委婉地講出了自己成功的秘訣:X+Y+Z=A。X代表艱苦勞動,Y 表示正確方法,Z表示少說空話,A就是成功。 主要成就:
(1)1905年的半年中用8小時外業餘時間在3個領域作出3個有劃時代意義的貢獻:光量子論(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擴充到光在空間中的傳播),提出光的波粒二重性,這是整個微觀世界的最基本特性。用光量子概念輕而易舉地解釋了光電效應;分子運動論;創新紀元的狹義相對論:否定了經典物理中的絕對時間、絕對空間和以太論,利用伽利略力學運動相對性和光速不變性加上洛倫茲的不同慣性系之間的變換把力學和電磁學在運動學基礎上統一起來;質能相當性; (2)量子論的進一步發展:把量子論擴展到物體內部振動上;把光量子應用於光化學;輻射的吸收和發射過程的統計理論是激光技術的理論基礎;單原子分子的量子統計理論; (3)廣義相對論:普遍協變的引力場方程; (4)提出引力波的存在,並在1974年發現的射電脈衝雙星PSR1913+16的周期變化的4年連續測量,證實了引力波存在; (5)用廣義相對論的結果來研究整個宇宙的時空結構。開創了宇宙學; (6)提出統一場論的設想把引力場和電磁場統一起來而且要把相對論和量子論統一起來; (7)反對軍國主義,反對使用原子彈。主要著作:《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推測性的觀點》、《關於輻射的量子理論》、《引力場的方程》、《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廣義相對論的基礎》。
推薦閱讀:
※愛因斯坦:個人的最高命運是服務 而不是統治
※愛因斯坦有關佛教與科學的論述【轉】
※宇宙開拓者愛因斯坦
※[兇手與真理]愛因斯坦與《黃帝內經》
※愛因斯坦的遺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