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心理營養喂出健康孩子---林文采
(導語)我們都希望把孩子養得健健康康的。可是我們也許不知道,就像孩子需要身體營養一樣,他在不同年齡階段,還需要不同的心理營養。如果年幼的孩子沒有得到心理營養,那麼他的一生都會尋尋覓覓,狀態百出,直到尋滿那些曾經缺失的心理營養。
第一個心理營養:無條件的接納。
0~3個月,孩子剛出生不久,他需要的第一個營養叫做:沒有條件的接納。
剛剛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尋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媽媽喂他,需要爸爸媽媽幫助他、安慰他、照顧他。其實即使是小寶寶也什麼都知道,只不過他不會講話,有需要時只會用哭來表達。這時候,就需要爸爸媽媽能夠無條件地接納他。「你不知道以後我會不會孝順,你也看不出來我好不好看,你更不知道我乖不乖。但是,你就是沒有條件地來愛我,即使你什麼都不知道!-」
第二個心理營養:不是永遠,但至少此時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孩子需要意識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我是No 1。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體很不舒服,可是我很餓,我生病了,你都能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來滿足我。這樣,我就會知道,在你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對於母親而言,做到這些並不難。因為媽媽在生完孩子以後,會分泌一種叫本體胺的物質,促使媽媽心甘情願地為孩子提供一切。生理上,提供乳汁,心理上,提供無條件的愛。在媽媽的眼裡,孩子一定是最美、最完美的。沒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可是如果3個月內,媽媽由於某種原因情緒發生變化,身體沒有正常分泌本體胺,那麼爸爸就要承擔起這個任務:看護孩子,照顧孩子,保護妻子。
TIPS1:重要他人
如果孩子在3個月內,或更長久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兩個人的精力都消耗在爭吵里,那麼他們就沒有辦法照顧孩子。這樣的話,孩子會在成長過程中,找另外一個替代父母的人——重要他人。
從這個人身上,孩子希望得到無條件的接納,希望成為這個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孩子一生中會不停尋找這個人,直到找到他的重要他人為止。因此小的時候,他可能會找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或是阿姨。到了小學,他會去找小學的老師,到中學,他會去找愛人,會很早談戀愛。他會期望對方把他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找不到,他就會帶著這個期待長大成人,帶著這個期待結婚。結婚後,他還會一直詢問,在你生命中,我到底排第幾?如果我很任性,如果我很壞、很糟糕,你還會愛我嗎?
不停地尋找一個答案,會導致他在人際交往中碰到很多問題,甚至影響學習、工作,成為他的缺失。
第三個心理營養:安全感
孩子本來是跟媽媽相連在一起的,剛出生時經歷的是身體上的分離,從四個月起,他開始經歷在心理上與媽媽、爸爸「剪斷臍帶」的過程。孩子想要分離,想要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可卻又不能真正做到,因此他很掙扎,而此時孩子最需要的心理營養就是:安全感。獲得安全感,其實是在為分離做準備。怎樣才利於安全感的獲得呢?
一方面,爸爸媽媽的關係要融洽、穩定、安全。爸爸媽媽的夫妻關係好,孩子就會很開心,因為孩子的世界很簡單,父母親就是他全部的世界。如果父母經常吵架,總是互相指責,孩子會害怕,沒有安全感。當他有害怕的情緒時,又不知道如何應對,只能用許多古怪的行為來處理。所以,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父母親相互間的良好關係。
另一方面,媽媽不能太過焦慮,她的情緒應該是穩定的,至少對孩子的情緒應該保持穩定。在這種狀態中,孩子會發展出穩定的自我,從而產生自信。
相反,過於焦慮的媽媽對孩子很難放手。我們常認為自己為孩子做的就是最好的事情,因此會要求孩子做這個,不做那個,而實際上,我們需要做的只是坐在孩子一旁,讓孩子根據自己的需要索取成長的養分。當孩子跑回你身邊,要媽媽抱抱的時候,抱起他。抱了一下,你會發現,他有安全感了,又要下來,那你就放他下來,讓他自己去玩,不要打擾。他邀請你玩,你也陪著他一起玩。順其自然地,當孩子得到了安全感,他會嘗試分離一點,安全感更多一點,就再分離一點。總之,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容易分離,這是孩子心理的自然過程。一直不停地離開、回來、再離開、再回來……直到成為一個身體、心理上真正獨立的人。
這時候,對孩子來說,「溫和而堅持」的媽媽是合適的,溫和指的是態度,堅持指的是要讓孩子明白規則的界限,明白他要為自己負責人。
另外,媽媽還要進行自我反省。當有情緒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面對孩子,不能把你的情緒傳給到孩子。
第四個心理營養:肯定、認同、讚美。
--當孩子進入四五歲這個階段,有了「我」這個意識的時候,他非常需要的心理營養是:肯定、讚美、認同。
如果說在安全感的給予方面,媽媽比爸爸更重要。那麼在肯定和認同這個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過母親。父親對孩子的肯定、認同、讚美,不管是對兒子還是女兒,它的份量都特別重。如果父親願意認真地對孩子說:「孩子,我很喜歡你,我非常高興你是我的孩子」,那這句話孩子會記得一生,並且開心一輩子。
如果爸爸願意去欣賞孩子並且用語言和行動表達出來,孩子會認為「我爸爸媽媽認為我很好,我爸爸媽媽覺得我很可愛」,因此他會充滿自信,真正源自他內心的自信,他知道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當孩子有自信,認為自己有價值,他就會有一個新的我,並且明白「我是誰」,然後有信心去面對他的人生,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問題、難題。
所以,請爸爸一定要這樣做!願意肯定孩子,向孩子表達:我很喜歡你,你很棒!得到了爸爸的肯定,一個女孩子會覺得她是一個很好的女孩,做為一個女性她是很好的。而一個男孩子,同樣會覺得作為一個兒子,他的男性角色是很好的,他是很好的男孩兒。也就是說,在性別的認同上,父親的作用更大。-
第五個心理營養:學習、認知、模範。
--6~7歲的孩子,特別需要的心理營養是:學習、認知、模範。這個時期,要有一個人能做孩子的模範。這個模範可以幫助他解決:當碰到問題時,我怎麼辦?如果心情不好,怎麼辦?與別人的意見不同,我怎麼辦?孩子需要學習如何管理他的情緒,如何處理他生活中的問題,而這份學習來源於一個模範。-
TIPS2心理營養,永遠不遲到……
--心理營養,能早開始最好。如果沒有從一開始就給孩子,也不存在晚不晚的問題,任何時候只要你意識到、發現了,什麼時候開始都可以。沒有問題的時候,一了解就立刻行動。如果因為缺失太多而導致問題的話,先要處理的,一定是爸爸和媽媽之間的關係,或者是媽媽爸爸與孩子的關係。你要給他稱讚、肯定,告訴他「你很重要」,願意聽他說話,出現需求的時候,要滿足他。-
孩子長大後,會選擇更多生活中需要的一些能力。但是要完成心理上最重要的任務,最關鍵的事情是在7歲之前。如果一個孩子在7歲前被給予了足夠的心理營養,他自然會有生命力去學習新東西。如果有缺失,他就會一直處於尋找狀態,渴望別人的肯定、讚美,而不能夠展現那個年齡階段最好的生命力。
推薦閱讀:
※【漫畫】東華禪——只有這樣才能把握人生
※你最反感別人對你做出哪些行為?
※《二十四個比利》和《比利的戰爭》看完之後什麼感受?
※你選擇跟大多數人一樣帶著面具?還是摘下面具,做回最初真實的自己?
※《心智化臨床實踐》讀書筆記(第十-十一章)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