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客家·十月半

客家·十月半

農曆十月十五日,客家人俗稱「十月半」、「十月節」。客家人有大「四半」的節日——這就是正月半、七月半和八月半、十月半——正月十五日中國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

客家圈傳統節日——十月半

農曆十月十五日,十月半,是客家人、也是漢族的傳統節日。

道教認為十月十五日是「水官解厄之日,宮觀士庶,設齋建,或解厄,或薦亡。」

這一天,客家人又稱為「糍粑節」

因時值秋後農閑,所以上家下屋紛紛打糍粑,並將糍粑贈給親友分享,以慶豐收。

各地客家人有大「四半」的節日——這就是正月半、七月半和八月半、十月半。

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這十月十五就被稱作下元節。

客家地區下元節也稱為「完冬節」,農家打樓粑做米果,煮芋子包,做豆腐,美餐一番,俗稱「做完冬」。

其「水官解厄」的原意,反而逐漸淡薄了。

廣東客家地區 客家人十月鄉間演法事,酬神保境,以慶當年並祈來年五穀豐登。是月,收割稻穀後,民間歡聚,建齋醮,「以禳火災」。由於冬季雨少風急,樹木落葉枯黃,是火災多發季節,因此人們在慶豐收酬神之餘,不忘預防火災。

十月初一為「牛生日」。在牛耕農業中,安排這一天讓牛休息,使牛像人類過生日、過年一樣快樂,故謂之「牛生日」或「牛年」。民間在慶豐收的同時,不忘對牛的酬謝,在牛角上掛粉食或糍粑,喂以精製飼料。

在農耕社會,耕牛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民對牛有著特殊的感情,每年舉行耕牛節、賽牛等民俗活動,表達對牛為人代力的衷心敬意,喚起全家和全社會對耕牛的重視和愛護。許多地方都有耕牛節,「十月朝」(陰曆十月初一)是五華龍村、登畲、硝芳、華陽一帶山區傳統的耕牛生日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舂粉踏米反,為耕牛祝賀生日。一早,牛主人拿糯米粉做的「水煮圓」5個,象徵五穀豐登,分別用青菜包著,分兩次灌給牛吃,並在牛的額頭、腰背上各貼一塊米米反(有的還在牛頭上披掛紅布條),然後親切地說:「牛哥,辛苦了!」農諺云:「十月朝,牛牯滿段跑」。意即秋收後,耕牛可任意放牧。

十月十三,俗雲五穀神誕。這一天,農家蒸糯米做糍粑以敬神,並且彼此饋贈。

十月十五,是下元節。相傳,這一天為水官大帝的誕辰。

另外,下一個客家人的傳統節日,就是十一月冬至,俗稱「冬節」,家家做「米反丸」祀祖敬神,一家團聚共食,叫做「添菜」。梅州風俗云:「不到冬至不寒」。因此冬至前後,農家多蒸酒備用。有條件的人家,殺雞火文姜酒雞或火文羊肉酒等進補,以防禦寒冬。

江西客家地區十月半這天,農戶們都要用自己剛剛碾出的新糯米打麻糍。清晨,把浸泡了一個夜晚的糯米瀝干,盛入大木甑,用旺火蒸,當糯米飯散發著濃濃香味的時候,就可以起鍋。早已等候著的小夥子們,將蒸好的糯米飯放在青石板上,用經年的老茶樹棍大力捶打,合著節拍不斷翻面,反覆八九遍後,原來的一粒粒飽熟的糯米揉為一體,捶成了爽勁彈韌的麻糍。圍觀的孩子們早已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得擰下一團團塞到嘴裡來解饞,又燙又黏的麻糍粘在嘴唇上,燙得哇哇叫,惹得滿屋子的人都哈哈大笑。

閩西客家地區下元節也稱為「完冬節」,農家打樓粑做米果,煮芋子包,做豆腐,美餐一番,俗稱「做完冬」。也有些鄉村打醮祀神,請親友看戲,捉傀儡。

  在福建寧化「下元節」要前往佛廟燒香。農家普遍要打糍粑分送親友,做些紅燒肉等菜肴下酒,作為過節家宴。有的也請親友同食。

  客家農村有句俗話:「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燒。」下元節這一天,有些地方有做糍粑等食俗。取上等糯谷,最好是殼薄質軟的紅谷糯,經加工成白凈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進木甑里蒸糯米飯,放進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糍粑」。

  糍粑的食用方法很多,佐料也很講究,有炒豆香末、有芝麻香末,也有用紅糖和白糖做佐料的。糍粑可用油煎炸,也可用炭烤,還可用微波爐加熱。

  吃糍粑最過癮的吃法就是吃烤糍粑,冬日的山區陰寒潮濕,為了取暖,一般人家都會燃起火爐,大夥圍坐一團。將糍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糍粑在炭火中漸漸鼓脹,嘰嘰作響,表皮微微隆起後像個大包子。此時將表皮弄破,會有一股白氣騰出,用口撕咬外酥內軟外黃里白,似一個「金包銀」的糍粑拿在手裡軟乎乎的,但千萬要注意避免燙了口舌。

(來源:網路)


推薦閱讀:

客家葬事
客家正月初九民俗:拜天公
客家雅聯與俗對
寧化客家山歌:依不會唱歌不要聲

TAG: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