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是誰都可以背水一戰

背水之戰成就了兵仙韓信的赫赫威名,也讓古往今來各路「馬謖」們爭相效仿,最後多成東施效顰之舉。背水一戰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被複制的,簡單的「置之死地而後生」並不是取勝的訣竅。兵家言事總是將大量的信息隱藏了起來,需要有心人認真地發掘。

彭城一役的大敗讓形勢一片大好的漢國忽然面臨全盤崩潰的威脅。為挽救危局,高祖劉邦決定派出大將韓信以偏師掃討項羽所封的趙、齊等國,以斬其羽翼,在地理上對項羽形成半月包圍(佔據蜀地、漢中、關中、山西、河北、山東以包夾項羽所控制的楚地)之勢。

劉邦的策略堪稱人類戰爭史上首次間接戰略,以自己的主力拖住項羽的主力,遣派大將經略北方以逐步增長實力獲取優勢。這一戰略成功的前提有兩個。首先,分派出的偏師有足夠能力經略「邊角」,顯然,千古兵聖韓信有這個能力。其次,本方主力能夠黏住敵軍主力(能夠讓項羽死盯住不放,顯然整個漢國中也只有劉邦能享受此待遇了),還能頂得住敵軍的強大攻勢。這裡或許要為劉邦的軍事能力翻個案,如果沒有足夠軍事能力,劉邦根本無法與項羽對峙,大漢建立後掃平英布等人叛亂的,也是劉邦本人。

題外話不多說,下面直接討論井陘之戰中的真正關鍵點。

韓信到底在哪裡冒險

說起來,天才很多時候都喜歡冒險。秦末漢初的兩位軍事天才,項羽在彭城冒險千里回援,擊潰漢國聯軍,一舉扭轉頹勢;韓信臨危受命先下魏地,未及平復,即率眾復攻依附項羽的趙國,一舉平定河東河北,直接改變了楚漢戰爭的結局。

在攻滅趙國最重要的會戰井陘戰役中,韓信為背水之謀大破趙軍,不但創造了歷史,更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成語——背水一戰,形容於危局中行奇謀以破局。然而文人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充滿矛盾衝突的「置諸死地而後生」,未留意到韓信在此戰中的全部謀劃,更忽視了會戰中真正的關鍵點所在。

此戰的關鍵詞是冒險,然而,一般都認為韓信只是在以少擊多上冒險,實際上韓信在一開始就在戰略上冒了險——剛剛攻克魏地,部隊幾乎沒有休整就繼續前進,甚至連新佔領的地區沒有完成消化,就急匆匆地東征。

此時的趙國已經不是戰國時期那個武力強悍的趙國。此役趙王徵調全國可用之兵,號稱二十萬齊聚井陘隘口。這二十萬兵戰鬥力比較差,但是即使再差,將這二十萬人梯次排在井陘孔道中防守,以韓信之能,去一一攻破、強行推進也是件很困難的事情。顯然,如果趙軍如此布置,韓信要麼因為兵力不足耗盡士兵而進展微少,要麼因為後勤補給無力被迫退兵。

所以說,韓信行背水陣的謀劃前提是冒險的——韓信率軍過井陘攻趙,若趙王按照李左車之謀,井陘口趙軍按兵不動,遣李左車出奇兵三萬,繞道韓信之後,斷其糧道,飢餓和無望就能擊潰漢軍。這裡透露出一個信息,韓信總兵力是超過三萬的。否則李左車不會要求三萬兵力,卻只用來堵截韓信後路。韓信不怕與優勢兵力的敵軍決戰,只怕敵軍塞住井陘孔道,堅守營寨不出。

韓信如此用兵也是出於一種無奈,攻克魏地後就必須即刻攻擊趙國。否則趙國訓練好軍隊,囤積夠糧草後,根本打不下來;如果趙國打不下來,也就無法嚇住魏地故民,使其不敢反抗。如果兩國不能儘快安定,則項羽又會遣大將攻略趙、魏,則前功盡棄。難題又來了——魏地尚不安穩,如何去攻略趙國?只怕大軍剛走,魏國舊貴族們又要起兵作亂了。韓信只能用看上去有些荒誕的辦法來解決難題:將自己帶來的老部隊都留在魏地,壓服當地大族;強征魏民為兵,將所有不安定因素帶走,親自以數千精銳看管這些可能為舊貴族裹挾起來作亂的壯丁。若攻克趙國,這些前魏國人也會信服自己,會成為真正的漢軍了。

趙國上下也比較清楚韓信的困局,所以對正面擊潰韓信很有信心,正面擊潰經略北方的漢軍大將軍無疑可以極大地提升本軍士氣,更能提升趙國的地位。趙王雖然是項羽所封,但只有獲得赫赫戰功,才能使趙國擺脫項羽從屬的標籤,趙王歇才是真正的趙國之王。

選擇戰場的學問

韓信為了確定趙軍的動向,派出間諜監視趙軍舉動。聽到間諜傳回的消息,韓信知道自己的冒險成功,接下來就是臨陣的事情了。戰場韓信早已選定——在離井陘出口三十里處安營駐紮,此處太行孔道為河流切割,寬度較大,山嶺間最寬處可達1 公里;內部有比較寬敞的空間以供雙方數萬大軍對戰。

戰役過程示意圖

但是這裡作為戰場的好處不止這一點。真要說寬敞的平緩谷地,現在井陘縣的位置更加合適;關鍵之處在於,這裡的地形十分有趣,明面上看對趙軍很有利——在井陘孔道口堵住道路,韓信怎麼樣都無法繞過趙軍營壘,只能硬著頭皮正面作戰,但實際上,由於萆山北部小路的存在,正適合韓信實行他的預想。

萆山位於井陘出口孔道的北部,整個孔道在這裡開闊起來,但是在出口位置,孔道再次縮小為一個隘口,從防禦的角度看,在隘口修築關城可以輕鬆防禦自井陘西來的敵軍。然而隱患也埋伏其中——萆山之後存在一條隱秘的小路,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地圖上看到:萆山北麓谷地中從西到東分布著一連串的村落,正好勾勒出一條道路的痕迹。這條道路也就是韓信的依仗。

會戰前一天夜晚,韓信召集騎兵兩千,對其指揮官下令:明日開戰之前率領騎兵從北邊小路繞過萆山,迂迴到趙軍營寨附近待機。當趙軍全軍出動的時候,立刻以最快速度奪取趙軍營寨,並換上漢軍的紅色旗幟——所有騎兵都被要求攜帶一面紅色旗幟。按照唐代名將李靖的奇正之論,這兩千輕騎就是此戰中的「奇兵」,在戰役之中起到一個槓桿的作用——以微小的力量將「正兵」主力的力量成倍放大。

又是一個清晨,韓信下令漢軍在早餐後出營,就在今日一舉擊破趙軍,晚餐大家將在趙營中享用趙軍預備的豐厚糧食。韓信在戰前最後一次軍議中還是表達了對趙軍不肯全軍出動的擔憂:「趙已先據便地為壁,且彼未見吾大將旗鼓,未肯擊前行,恐吾至險阻而還。」韓信的計劃成功有賴於趙軍空營追擊,需要一個有足夠誘惑力的誘餌才能吸引住趙軍。什麼東西才能充當這個誘餌?韓信決定以自己的戰旗作為誘餌,擺出一個看上去明顯有問題的軍陣,讓趙王和陳余都相信自己可以擊敗韓信——也是由於這個原因,陳余沒有採納李左車的策略。

兵法認為布陣應該背靠山地,面對河流,這樣能夠保證敵人不易襲擊我軍軍陣背後,而我軍也方便離開戰場。正面一片開闊,利於作戰,敵軍進攻則要先渡水,容易被我軍趁亂擊破;要後退則被水澤所阻礙,勢必引起驚惶。

然而天剛放亮,漢軍違背兵法常識,先行出動一萬人列陣在水澤之前,背靠河流,面對趙軍營壘挑戰。趙軍上下看到這樣違背兵法之舉後,均哈哈大笑,沒有一個人把這一萬漢兵當作一回事,把漢軍晾在營門外,先各自張羅早餐了。

按照此時的慣例,漢軍列陣,按照編製一千人左右為一部,八部各列方陣構成一整條戰線,另外兩部作為預備隊,列陣在韓信將旗之下。考慮到戰場位於山谷之中,寬度有限,整條戰線寬度保持在600 米上下;再考慮到各方陣間的距離,一線需要布置8 個30×8 的小方陣,這樣一部可以分為前後4 個方陣(960 名士兵和40 名軍官),韓信的命令之直接下達給這32 個小方陣,每一排8 個方陣為一組,撤退時共同進退。

背水的真正目的

天透亮,漢陣中豎起了韓信的大將軍旗,並在陣後可以望見的地方擺開了大將軍儀仗,中軍擊鼓,大陣前行。看到這些,趙軍沸騰了,大營中飄蕩著新的軍令:「全軍出擊!抓到韓信的賞萬金,封萬戶侯啊!奪漢軍將旗賞千金,也另有封賞!奪旗一面可得百金,斬將一員五百金!」金錢和地位刺激著趙軍士卒,這些還在用握鋤頭的姿勢握著長戟、劍盾的新兵彷彿充滿了勇氣。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完成列隊的趙卒開出壁壘與漢軍交戰,不過毫無經驗的趙國新兵一時間在漢陣面前碰了個灰頭土臉;本想如同潮水一般淹沒漢陣的企圖也失敗了,兵力優勢被狹小的谷地所限制,好在車輪戰還是讓漢軍一步一步地後退。

韓信的計劃即將開始,初陣的一萬兵中老兵的比例較高,能夠在號令下緩緩後退——若是以新兵為主打頭陣,很有可能在後退的過程中就發生崩潰——為了避免發生意外,韓信還是親自壓陣。韓信抬頭看了一下北邊的萆山,布置在上的漢軍傳令士舉起了事先約定好的紅旗,並揮舞了幾下——騎兵已經迂迴到目標位置附近,是該進行下一步行動了。韓信的大旗對著山上的傳令兵左右揮舞兩下表示收到信號,隨即山上的紅旗消失了,就好像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當然這裡的內容不載於史冊,只是出於常理的推測,但如果漢軍沒有在萆山上設置傳令兵,以旗號傳達信息,那麼三支漢軍(背水陣、水上軍、兩千騎兵)間是很難實現協調行動的。

韓信指揮下,漢軍軍陣依次掩護後退示意圖

漢軍在韓信的調動下開始複雜的敵前撤退。為了能夠真正迷惑到趙軍將領,漢軍還故意拋下了一些隊旗來假裝慌亂。主將韓信和副將張耳並沒有真的丟棄各自的旗鼓,只是假裝丟下了旗幟,或者只是丟下了備份的假旗幟在地上,而收起原先的旗幟,指揮部隊依次後撤。只有韓信才有如此強的戰場控制能力,在暫停使用旗鼓指揮的情況下,依然可以保持漢軍在後撤中沒有潰散。韓信的目的達到了:趙軍全體出營,意圖徹底消滅漢軍;如能取勝,趙王歇可在漢末諸侯中展示出自己的實力,爭取相對獨立的地位。

韓信使出後招,在激烈抵抗後,加快了後撤的腳步,率軍一路撤進事先準備的水邊營壘中,繼續抵抗趙軍的全力進攻,終於在泜水邊吸引到所有趙軍來攻。為什麼漢軍在泜水岸邊布置營壘?原因很簡單,漢軍兵少又缺乏戰場機動力,容易被優勢趙軍包圍。背水而營,則不用擔心背後會為趙軍所趁;和之前的背水陣目的一樣,背水只是為了縮短戰線,讓河水成為自己的後衛,利用地形減短需要用兵力來維持的防線長度。

匯合了所有兵力的韓信頂住了趙軍瘋狂的進攻,氣勢洶洶的趙軍此時也失去了斬將奪旗的士氣,放棄了活捉韓信的打算,逐漸後撤準備先吃飯補充下體力。但是趙軍營壘上飄揚的是漢軍的紅色旗幟!營壘竟然失守了!雪上加霜的是,泜水邊上的韓信也全軍出擊,現在已經追到了趙軍身後。趙軍大亂,士卒四散而逃,營壘中的漢軍騎兵配合韓信的主力對趙軍發起夾擊。心亂如麻的趙軍士卒以為漢軍大軍前來,根本沒有發現漢軍已經沒有更多士兵了,新出現的也只有兩千輕騎。不過漢軍現在有多少兵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趙軍已經士氣衰落,沒有勇氣奪回營寨,只有丟下兵器逃命的份。

韓信藉助此戰獲贏得了「兵仙」的稱號,創造了歷史。但是韓信在點評此戰得失時很不厚道地說背水在於激發士兵絕地死戰的士氣,而把自己複雜的籌劃隱藏在史書寥寥幾句記載之中。誠然,由於新兵太多,韓信需要在水邊建立營地來抵擋趙軍的進攻(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韓信軍中只有幾千老兵作為核心部隊);為了布萬人背水陣,需要抽調一半老兵在陣中,以實現複雜的戰術,另外一半則留在營地成為剩下幾萬新兵的主心骨,幾乎是一名老兵配合九名新兵的比例。更需要一些特殊手段激發新兵的鬥志。但是本戰真正的要點卻不是激發士兵絕地死戰的勇氣。馬謖也學韓信,將士兵置諸死地;侯景在慕容紹宗面前也試過背水列陣,但都以失敗告終。這些失敗正是沒有真正了解韓信所有謀劃導致的。

本文摘自《戰場決勝者:冷兵器時代》

戰 爭 事 典

第三帝國佩劍欣賞 | 南部爺爺、爸爸、寶寶 | 輕武器技術發展的深遠影響 | 「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年式手槍 | 永不沉沒的傳奇:雪風號 | 拎一袋子胡椒就可以炫富 | 霍爾姆戰役 | 美國第一艘航母「蘭利」號 | 鋼鐵巨龍 | 航空母艦發展簡史 | 芬達 | 神奇的土豆 | 二戰德國空軍的飛機標識 | 現存的「螢火蟲」 | 「螢火蟲」的戰鬥記憶 | 「螢火蟲」坦克 | 空襲紫禁城高德隆G.Ⅲ | 美最大驅逐艦試航 | FA-50PH戰鬥機梟龍難堪大用 | 北約全垂直空軍 | M82A1反器材狙擊步槍 | 日本海上自衛隊潛艇 | 二戰德國潛艇艦隊 | 潛艇的誕生 | 英巴勒姆號戰列艦 | 「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 台灣地區空中武力 | 現代美國海軍航空兵 |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 二戰德國Sdkfz 250型半履帶裝甲車 | 蘇聯PPSh-41衝鋒槍 | 經典老槍 MP40 | 三八式步槍 | 九種盒子炮的標準照及識別


推薦閱讀:

這妹紙顏值身材爆表啊,模特界有誰可一戰?
中日必有一戰嗎?
(二)炎黃之戰——上古第一戰
中西醫關鍵一戰:白白損失一個腎,他仍選擇相信科學
瀕臨滅亡的南明朝,打出痛擊八旗精銳的絕唱一戰

TAG:一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