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弟子規講解——楊淑芬

弟子規講解——楊淑芬 概述:《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餘力學文為中心。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後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並改名《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以下弟子規講解由楊淑芬老師於2002年7月為我們所講述。分集內容:第一集:《弟子規》總序: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第二集:「入則孝」:從「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到「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第三集:「出則弟」:從「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到「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第四集:「謹」:從「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到「借人物 及時還 後有急 借不難」。第五集:「信」:從「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到「過能改 歸於無 倘掩飾 增一辜」。第六集:「泛愛眾」:從「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到「勢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無言」。第七集:「親仁」:從「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眾 仁者希」到「親仁 無限害 小人進 百事壞」。第八集:「餘力學文」:從「不力行 但學文 長浮華 成何人」到「勿自暴 勿自棄 聖與賢 可馴致」。第九集:《弟子規》的附錄部分:從「命自我作 福自我求」到「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下面我們來看第一集:第一集 講座介紹:本集主講內容是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弟子規》,以及《弟子規》的總序: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大家好!在還沒有講《弟子規》之前,我想我們應該先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什麼觀念?有很多人都誤以為在現在這個文明的社會,這個高科技、高物質享受的社會當中,傳統的文化已經不符合時的代潮流。所以有很多古聖先賢所留下來的這些文化精髓,可以說是遭人所遺棄,很多人都不曉得這些寶藏的可貴。尤其近一、兩百年來,中國遭受極大的動亂,許多的傳統文化都在這個盪亂的時代當中被破壞殆盡。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說是已經完全失去了。很多人也很感嘆,當今的社會不安寧,在茫茫的人群中,人不知所為何來,可以說是茫然無知。   我們再看世界的動態,我們也可以從最近這種局勢的發展形式,深深感受到世界的災難一天比一天的嚴重,許多有志之士也莫不為這樣的時代潮流在擔心著。我們也深信,如果再不好好挽救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恐怕岌岌可危了。   我們都知道,人一生下來,與之最接近的就是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才能孕育出優秀的下一代。所以我們看到現在社會的動亂,我們可以說這都源於家庭的不健全。我們如何來改善這樣的社會?應該要從教育著手!而教育最根本的基礎點,就建立在家庭當中。所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學校的教育、社會教育才有可能得到更進一步的發揮。所以在今天,我們為什麼要來講《弟子規》?也就是這個原由。   《弟子規》,它是一本教我們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礎規範。每一個人如果能了解你應當如何做人,這樣不但你個人的修身會得到進步,你的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滿,子孫也都可以興旺,都可以得到良好優秀的賢子孝孫。所以在古時候,人們非常重視對兒童的教育,也了解應該如何把一個孩子從小教教育好。為什麼他們這麼重視?因為小孩一生出來,他沒有受到社會的污染,他很純潔。在這個時候你要好好的教他,你教他善,他就是善;你教他惡,他就變成惡。你教他讀書,他就會琅琅上口;你教他跟兄弟姊妹友愛,他就會友愛。你講故事給他聽,他就能牢牢的記住。所以如果錯過小孩這個這個時段,就非常的可惜。   我們也看到很多家長他們憂心忡忡,覺得自己的子女很難教,不曉得該如何教起;也很擔心社會對他們有那麼多的誘惑,即使在家裡好好教,也都恐害怕擋不住外面的誘惑。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如果每一個做家長的,他都有省悟之心。什麼省悟之心?就是有那種憂患意識,如何把自己的子女從家裡、從根本做起。如果每一個做家長的都能這麼做,更進一步的,做家長的也學習《弟子規》,你就可以以身作則的做出很好的表范,讓子女來效法,這樣可以說是相得益彰。   所以,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不會做人,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做人最主要的根本,就是從孝悌來入門,今天我就開始為大家講解《弟子規》。請看課本:   【弟子規】   這三個字,我們可以很清楚的明了,『弟子』所指的就是學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廣泛來講,弟子可以說是每一個人。為什麼?我們說「活到老,學到老」。人,可以說一輩子都在學習;既然都在學習,理所當然就是學生。無論老少,大家都應該來學學看什麼叫《弟子規》?「規」是什麼意思?就是規範、道理,做人應盡的道理,做人應盡的規範。我們從這三個字,就可以了解這一本書的用意在哪裡?就是教我們如何做好一個善良的人,做好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好一個有禮貌的人。請看課文:   【總敘】   一本書,它的開頭總會有提要的,提要就是總綱領。看到總綱領,我們就能清楚的知道,它的內容所講解的是什麼。所以,「總敘」就是勾勒出《弟子規》這一本書最主要的綱領有哪幾項。   《弟子規》這一本書,可以說完全融入儒家經典的精華。從「學而篇」裡頭所摘錄的一章叫「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從這一章所摘錄出來,也就是儒家教導所有學生、弟子,應該要如何盡到一個人的本分。後面展開來看,完完全全都是教我們如何落實的。我們要明白《弟子規》的綱領,也要深入它的義理所在,這樣,我們才有辦法去落實。請看第一條:   【弟子規 聖人訓】   我們剛剛有提到《弟子規》就是從《論語.學而篇》所摘錄出來的,完完全全都是儒家的經典重要所在。此地講的『聖人訓』,我們狹義的來講,可以說就是孔老夫子;廣義來講,我們都曉得凡是古聖先賢、列祖列宗,只要他們有好的典範,他們有立教於後世的、值得我們後人學習的,我們都可以稱為訓誨、訓勉。所以我們此地所講的,它是有範圍的,所指的聖人是指的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孔夫子他教我們應該如何從家庭、從自身做起。他就說到:   【首孝弟 次謹信】   首先,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明了要從『孝弟』著手。我們都曉得,我們的身體來自於父母,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既然已經深深的明白自己是從父母那裡所來的,我們就應該要知恩感恩。能知恩感恩,這個孝心才會生得起來。   我們看看這個「孝」字。孝,從它的造字由來,是一個「老」字,再一個兒子的「子」,也就是指兒子背負年紀大的父母。它告訴我們一個意義,就是代代相傳。我們要代代相傳,我們就要效法父母,我們就要照顧父母,我們就要孝順父母。能孝順父母,我們才能稟承父母的志節、父母的志向。父母對我們的期望,我們也應該好好去落實,這樣才能代代相傳。而不是我們現在當今社會上的人所感慨的「一代不如一代」。如果一代不如一代就不叫代代相傳,而是一代比一代差了。我們能代代相傳,是表示我們能接受父母的教誨,我們能承傳父母所留給我們的一些德教,我們再傳下去。   「弟」,弟的意思,此地的「弟」應該讀成「悌」,在古字里它是相通的,通我們現在豎心旁的「悌」。我們看一個「心」,再一個弟弟的「弟」,我們就曉得,做哥哥的他心裡有弟弟的存在。什麼意思?就是做哥哥的他知道懂得來照顧自己的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愛他的哥哥,也要尊敬他的哥哥。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友愛。   「友」,古人的造字就是兩隻手疊在一起。我們都曉得,兄弟姊妹都是從父母而出。在父母,視所有的兄弟姊妹,他的這些子女完全都是一樣的,都是同氣所生,就好像一棵樹木一樣,同氣連枝。子女就像枝幹一樣,而父母就像樹榦。所以為人子女的,不但要孝順自己的父母長輩,而且在兄弟姊妹當中,還要彼此友愛,相互的照顧。我們想一想誰跟我們最親?在家庭裡頭,父母之外,就是兄弟姊妹。兄弟姊妹不親,又親誰?   所以聖人告訴我們,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先懂得孝;要行孝,要行悌。這兩樣你都要完全的明白,並且能做到。再來我們就要懂得如何修身養性。修身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所謂「修身」,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修正自己不對的種種的言行舉止。所以接下來聖人告訴我們,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態度、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言語,一切的造作都要謹慎。簡單的講就是要有禮節,要知道制止自己不對的行為,要了解我們做任何一切事情都要合乎禮。什麼叫合乎禮?就是你內心當中,要心存有恭敬之心。   我們想到現在的社會人誰都不服誰,誰都高喊著自由,人因為有這樣錯誤的觀念,自由就成了為所欲為,所以社會才會這麼紛亂,家庭才會不合。家裡的成員才幾個人,往往沒有辦法和睦共處,所以家庭不幸福,那麼社會又怎麼會安定?人與人相處又怎麼不會紛爭?所以要懂得約束自己,懂得禮貌,懂得一切都有恭敬心,這樣我們在立身處世方面,就可以得到和諧。人人都能如此,社會還哪會有不安定的情形!   你的修身做好了之後,我們接著還要下一步,還要再下一步,更提升人生的境界。這個時候我們要培養愛心,培養自己的慈悲心。   【泛愛眾】   孟子說到人皆有惻隱之心。《三字經》一開端就講「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說,人,他完完全全都有善良的本性。為什麼會有不善之人?原來都是因為後天環境的習染才造成的。所以當我們懂得剋制自己的言行舉止之後,我們還要更進一步去幫助、去愛一切大眾。有道是「施比受更有福」。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不要吝嗇自己的才華,也不要吝嗇自己的財物。如果有多餘的,我們應該要及時行善,能行善的人是最有福的人。為什麼?不但你自己得到快樂,同時也可以幫助更多人,可以得到你這個歡樂的分享。為什麼?能解救別人、幫助別人,這是人生最大的一件樂事。所以,自古以來有說「行善最樂」;也告訴我們要有那一種愛心,沒有愛心肯定沒有辦法行善事的。   有這樣的心情,有這樣開闊的胸襟之後,我們還要不斷的再接再厲,這個時候我們也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境界,就是要找好老師,找良好的善知識。   【而親仁】   善知識我們只要能遇到,就不應該放棄,好好的跟他學習。我們都知道,有德有修之人,他的一切造作、他的言語、他的行為都足以成為後人典範。所以當我們有碰到良師益友,也千萬不要失去,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學習。在當今,我們如果找不到良師益友,聖賢的典籍可以說是陪伴我們一生最好的良師了!除此之外:   【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   我們所應該做的,所應該了解的,你都可以做到。你平常這些前面所提到的,你都能注意到,你都能做到,還有多餘的時間,我們也不要讓時間空過,我們更應該珍惜這個時間,好好的來充實自己。   「學文」,它有多種含義,學藝文也是學文的一種。如果你在社會上工作是很專業的,你還更要再進一步的提升,就要鑽研你這個範圍的領域,要在你的這個職業,或者說你學術範圍裡頭,去更進一步個加強、深入;如果你是個退休之人,我們也可以展開古籍,聖賢的典籍呈現在我們面前,就彷佛是老師一樣,它教誨我們如何向聖人學習;如果是家庭主婦,把家裡的事情完完全全做好之後,我們也可以翻閱古人的書籍,或者良好的典籍,都可以幫助我們提升。   生活的品質能提升,人生才過得更有意義,更幸福,更美滿。如果有多餘的時間,不是放在進修上面,而是放在電動玩具,或者看電視上無益的節目,只會污染我們的身心。我們的身心被污染,我們就沒有辦法在人生當中獲得很多古人、古聖先賢所遺留下來的一些寶貴的經驗,或者寶貴的智慧。   人應當活到老,學到老,能學習的人,是最快樂的。康熙皇帝教誡他的子孫,他就提到人應該以勞,勞動的勞,勤勞的勞,人應當以勞為福。如果人以逸,逸就是享受,就是安樂,如果以逸為一生的重點,以逸來講,就會有災禍。 所以,我們知道聖賢他如此的教導我們,我們也應當要深思一下,我們是不是每天都在空過時間?從《弟子規》裡頭,我們了解,總綱領所教導我們的五項要領,都是很值得我們重新來省思的。過去我們沒有讀到《弟子規》,我們不明白;現在我們有機會讀到,就應該重新改造自己,命運也會因此而重新過得非常有意義。 第二集 講座介紹:本集主講內容是《弟子規》的「入則孝」:從「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到「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從第二條開始,所指的就是從小我們在家裡,應當如何扮演好一個好的子女。從哪裡開始?就從父母跟子女的應對開始。『父母呼』,「呼」就是叫喚的意思。『應勿緩』,「應」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緩」就是遲緩。也就是聽到父母他在呼喚、叫喚我們的時候,應該要立即的回答。   末學也曾經指導兒童讀經,講到《弟子規》中,「父母呼,應勿緩」的時候,也會問他們:當父母叫你的時候,你都怎麽回答?答案就有三個:我在、我在這裡、幹嘛。以回答父母叫他,回答「幹嘛」的最多,幾乎佔了三分之二。我再問他們:如果在學校老師問你、叫你,有沒有人敢回答「幹嘛」的?沒有一個小孩子舉手。他們紛紛的說道:我們才不敢,老師不是媽媽,也不是爸爸。可見從小,小朋友在家裡,做父母的的確也不注意,他們的回答是不是有禮貌。我們曉得,在家裡不懂得禮節,不懂得禮貌,出外怎麼會有禮節?怎麼懂得要尊敬別人?所以,在第一句「父母呼,應勿緩」,做父母的也往往忽略掉,他跟子女的應對當中是怎樣的情形。   我們再看看現代的社會,幾乎已經變成了孩子呼,父母應。為什麼?因為現在大家養育子女都非常少,一個兩個。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所以一個就是寶貝,從小就慣他。大家寵他,父母寵他,爺爺奶奶寵他,集一身的寵愛。所以從小他就養成驕慢、目中無人的這種態度,等到七、八歲這個時候再來教他,都已經相當困難了。因為他在童年當中,從兩、三歲到七、八歲,這四、五年的時間裡,已經養成他驕慢的態度,所以就很難及時的把他教好。   『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在叫我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行勿懶」就是要馬上行動,不可以拖拖拉拉的。我們也曉得,現在的子女功課很多,父母往往捨不得他做事,即使是家事,也都是由父母代勞。像在冬天,我也曾經問過小朋友:會自己疊棉被的,請舉手?結果非常少,微乎其微。為什麼?因為從小就是父母幫他疊被子。由此可知,小朋友這麼小,幾乎一生下來他就在享受,父母從來沒有給他機會學習。所以等到父母要叫他做事時,他難免就沒有辦法服從。怎麼以前爸爸媽媽沒有叫我做,現在才叫我做?所以他難免就會反抗。也有很多家長都紛紛感慨說,孩子真的是叫不動,叫他寫功課不寫,叫他洗澡也不洗;可是不用叫的,看電視、打電動樣樣都行。   我們也曉得,由這一點來看,我們知道有很多家長,他就不明白應該如何從小來教育自己的子弟。也有很多人,他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小孩子很小,他不懂;小孩子很可愛,就讓他玩;他很天真,他很漂亮,他很可愛。什麼都捨不得,這個不是在幫他,而是在害他。過去的人,從兩、三歲就會自己吃飯,走路,從小就開始教育他。從父母呼喚他,就教他學習要趕快回應;從父母叫他做事,就教育他要及時的趕快去做。從小就要訓練,你沒有訓練,到大了他不但不會料理自己,而且精神也可以說非常的散漫。我們從很多學生的習慣,他們的習氣毛病,也可以略知一二。我們再往下看: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這個意思就是父母要知道,從小就要教育自己的小孩。教育他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到,孩子有沒有專心的聽你講。我們看現在社會的情形,幾乎是父母跟孩子的對應,父母講一句,孩子可能就會頂三、五句。父母不說還好,一說孩子又喋喋不休,所以完完全全的,時代都變了。為什麼?因為從小父母在教自己子女的時候,他沒有特別注意到他們的禮貌。一個人在家裡不聽從父母的話,將來在社會上與人接觸、與人相處,也可以說很難用虔敬之心去服從別人、去聽從別人,或者長輩的話、長官所命令的話,可以說很難有那種誠敬之心。   所以,『父母教,須敬聽』。從小我們就要教導自己的子弟,要有這樣的態度,以恭敬之心來聆聽父母所教育他的。父母從小應該要怎麼教他?如果我們要培養他的德育思想,培養他的善心、慈悲之心,我們可以給他們講歷史上孝悌的故事,忠孝的故事,禮義的故事,廉恥的故事。每天你能講一則故事給他聽,他從聽故事當中,他可以明白什麼叫孝,他可以明白古聖先賢所有教化後人的這些典範。用故事來詮釋給他聽,他不但愛聽,而且可以從小建立起這些德育觀念。   『父母責,須順承』。如果孩子他有做錯事情,做父母的千萬不可以含糊過去。尤其第一次犯錯,就要及時的糾正,所謂「慎於始」,一切都要謹慎於開始。等事情一錯再錯,我們再來糾正他,已經太慢了。所以當父母管教自己子女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到你的子女,他是不是願意服從你的教誨。如果他有反抗的現象,你是不是會再加以說明?尤其現在講親子要溝通,不可以用專制的態度,在愛的教育施行下,父母有很多的權力,教導自己孩子的權力,很多都受到了限制。   所以,我們再看小孩,如果有犯錯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的教育他,讓他改過向善。也要觀察小孩子,他在犯錯之後,還會不會再犯;如果他再犯,表示他沒有順從。所以從小我們對自己的子女,對家庭的每一個子弟,做父母的都要特別謹慎、特別小心的來教育他們。如果這一條最基本的,我們都沒有辦法把他教育好,往後他就很難,將來就很難培養出良好的人格。為什麼?犯錯不能接受教誨,犯錯不能改進,這個孩子怎麼教導?所以我們做父母的,對於子女的管教,應該要特別的注意。   做子女的,從小我們也要有一種心,父母對我們所說的,我們要專心來聆聽,態度要很誠懇的接納。有很多學生會跟我反應,他說:媽媽很無理,她都這樣嚴格的要求我。我就會告訴他:教不嚴,師之惰;同理,子不教,父之過,母之過。因為媽媽要你好,她才會嚴格教你;老師要你好,才會嚴加督促你。你能曉以大義,他才能知道,原來父母對他嚴格的督促,完全出自於一片慈悲之心。   所以,我們在教育子弟時也要特別的謹慎,從自身做起,才能真正讓子女效法。家裡如果還有長輩在,做父母的一定也要做到「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你的子女看到,你同時也能接受爺爺奶奶的教誨,他們哪有不向你學習的?我們看完第二條之後,接下來我們看第三條: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冬則溫』,什麽意思?「溫」就是溫暖的意思。『夏則凊』,凊就是涼爽的意思。這裡就是指子女漸漸稍微長大的時候,對父母應該盡的這種孝心,到底應該從哪裡開始做?就是從關懷父母的起居開始。此地只有講冬還有夏,春、秋也一樣。因為冬天比較寒冷,夏天比較炎熱,父母在照顧方面會比較費心。所以此地所指的冬跟夏,並不是春、秋都不管。我們曉得年紀大的人都很怕寒冷,所以冬天在家裡,對父母就要特別的照顧,不要讓他晚上睡不好,要暖和,讓他睡得安穩。現在藉著高科技的產品,我們有暖爐,所以父母在起居方面就方便多了。夏天要讓父母睡得很舒爽,很涼爽,我們也可以借重冷氣機、電風扇,可以讓父母睡得很安適。   『晨則省,昏則定』,就是每天早上要記得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父母問候,問早安。同時問完早安之後,還要關心一下,昨天睡得好不好?是不是安穩?一切是不是睡得很舒服?這些都是為人子弟在家裡對父母應該有的態度,以及表示孝敬的這一份心。「晨則省」,「省」的意思就是安慰問候的意思。「定」也是如此,也是安慰,讓他的心情覺得很好。為什麼?能看到子女每天來問安,做父母的哪有不高興的!   做父母的,你能帶領自己的子女來向長輩問候,爺爺奶奶看到孫子也過來,他當然會更為開心。我們知道老人家他年紀大了,往往比較孤寂,比較寂寞,每天你能用笑臉來面對長輩,面對父母,父母一定也會很高興。但是我們再看看當今的環境,幾乎老人很少跟子女住在一起,很多老人都被送到老人院。他們的生活不像古代,古時候有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在歷史上陳昉這一家,他們有十幾代統統居住在一起,完全沒有分家,有七、八百口在一起吃飯,我們可以感受到那種溫馨的場面。   但是社會的變遷,現在的父母他往往沒有像以前那麼幸福。所以為人子女者,我們即使沒有辦法跟父母居住在一起,也要時時刻刻惦記著父母的生活情形,有空應該撥個電話問候父母。假日也應該攜帶自己的子女回去探望,讓父母感到高興。回到家裡,能為父母下廚做幾道可口的小菜,相信父母會吃得很高興。即使他沒有辦法跟子女生活在一起,也會覺得生活相當的幸福。   古人能做到晨昏定省,我們今人剛好恰恰相反。子女早上大部分都是父母去叫他,父母去問他,你起來了沒?好不好?完全相反。我們實在沒有辦法想像,為什麼時代會變成這樣。所以有很多做父母的,他很感慨子女不孝。為什麼不孝?從小我們就沒有好好的教他,所以長大後他不孝也是理所當然的。當然我們也看見現代很多職業婦女,孩子一生出來就是保姆帶,保姆帶大了,然後上學。所以親子關係,母親的責任與古人相比,可以說是天壤之別,這種親子的互動很少很少,子女對你沒有親切感。既然沒有親切感,他又如何來孝敬你?更何況你從小又沒有好好的教他,所以長大養成他不孝的性格,那這個也真的是理所當然。   所以古人的孝心、孝行,我們今人看了,雖然也深覺現在的環境的確與古人不同,但是我們可以效法他們的精神。什麼樣的精神?關懷父母的精神,體貼父母的精神也。如果我們朝這個方向去做,也可以算是孝順了。我們再看: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這裡也講到出門一定要跟雙親稟告。孔老夫子他講「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什麼意思?當父母都在家裡的時候,如果你有事情要出去,一定要先向父母稟告,不管你去得遠或者近,也一定要講明是要到哪一個地方,好讓父母找你方便。尤其現在的社會環境很複雜,治安也沒有以前的好,所以為人子女一出門就一定要向父母稟明要到哪裡,或者說到同學家,到哪一個地方,什麼時候回來,都一定要向父母稟告,絕對不能讓父母為我們的行蹤擔心。   『反必面』,回來的時候,也要跟父母報告講明。「面」就是要面見父母,讓父母看到你安全的回來,讓父母寬心。   『居有常,業無變』。這個「居」就是居住,居住的地方,「常」就是要固定。我們都曉得,子女長大以後都會到外面工作或者求學,我們一旦在外面已經立業或者成家,我們也要讓父母寬心。我們所居住的地方要讓父母曉得,不要經常變換,以免讓父母擔心兒女在外頭居無定所,好像到處漂泊流浪一樣。所以為人子女,如果在外面讀書求學,或者經商做事,一定也要讓父母知曉我們居住的地方。   除此之外,「居」就是我們的生活起居,除了居住有一個固定的場所之外,我們的日常生活也要有規律。有規律的生活,才有健康的身體。如果你不懂得節制,不曉得如何保養自己的身體,生活不正常,也會讓父母為我們擔心。這個也是為人子女所應該特別注意的。尤其在現在的社會裡頭,幾乎子女長大之後,都是自己在外居住。在外居住不會照顧自己,那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為什麼?人要懂得會照顧自己,你才會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精神,你要創業,你要做任何事情,才有那種體力跟精神。   『業無變』,這個「業」,我們可以說事業、學業,或者說你的工作。我們曉得有很多人心不定,工作三、兩個月,他就想再換一個工作,這個都是不對的。學習任何的才藝,或者我們求學的過程,也都要專註,一門深入,我們這一生才有成就。如果沒有定心,不能一門深入,可以說將來一事無成。所以古人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這個「法」的意思,就是一切事情的成就,都是你要能忍耐下來;你沒有這個忍的功夫,你就會經常變換。人無定,事業經常更換,父母當然也會為你操心,這個都是為人子女應該要避免的。 我們看到「冬則溫,夏則凊」,一直到「居有常,業無變」,也告訴我們長大之後,應該要如何來孝養父母。從冬溫夏凊、晨昏定省,它已經逐漸告訴我們,長大之後,你應該要如何的孝敬父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起居中,也應該要懂得如何來照顧自己,生活方面事業方面都應該懂得如何來安排規劃,以免讓父母操心。能做到這樣,才算是真正的一位孝子。   【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從字面上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事雖小』,就是泛指一切事情無論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勿擅為』,這個「擅」就是隨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說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經過同意就擅自去做它。譬如說有很多小朋友,他在家裡,爸爸媽媽不在的時候,他就好像造反一樣,什麼事情都碰,父母的房間、抽屜翻箱倒櫃,很好奇的都去翻閱它,這些都是不對的。   《中庸》里告訴我們,人要懂得慎獨。什麼叫慎獨?也就是說在沒有人看到的時候,我們內心也要很恭敬,絕對不可以隨心所欲,自己想要怎麼做就擅自去做。曾子說「十目所視,十手所指」,這個意思也是告訴我們,人要要經常懷有這種警戒之心,即使沒有人看到,或者在沒有人的地方也要很謹慎。   孔子也說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也在告訴我們,一個人對自己要能有所節制,同時也要懂得尊敬別人;你能尊敬別人,別人才有可能尊敬你。我們在公共場所,或者一些很多人聚集的地方,可以看到一些小朋友或者大人,沒有經過同意,因為好奇心的驅使,往往會不自禁的東摸西摸,這些都是犯了事雖小他擅為的情形。   所以這裡告訴我們,凡是沒有經過同意的一些事情,我們都不可以擅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為什麼?你去做了以後,有可能你就闖了大禍。有一些人他非常的好奇,看到電鈴有按鈕,他隨便的一按,結果就闖出了大禍,這都有可能。或者小朋友不曉得,在家裡隨便亂開瓦斯,或者電器的開關,這些也都非常的危險。所以從小在家裡,為人父母的就要告誡小孩,凡是不能做的、沒有經過同意的,都不可以隨便好奇,然後就去做它、去摸它、去碰它,這些不但很危險,同時也是不禮貌的。   我們再看下一句,『苟擅為,子道虧』。事情儘管是這麼小,不能做。萬一你去做,這個「苟」就是假使,假使你去做它。「子道虧」,就有損為人子女的品德。「虧」,就是指缺陷、不完美。我們的人品,每一個人都希望他的道德非常的高尚。為人父母的更期望他的子女都是很優秀的,不但課業要好,在他的品德方面,也是要非常優秀的。所以做任何事情,我們無論大小,凡是沒有經過同意的,都不可以擅自去做它;去做了它,就會讓父母感到難過,也有損我們為人子女的品德。我們再看底下:   【物雖小。勿私藏。】   這裡也講到凡是所有的物品,雖然很小,可能一顆糖果,但是不該你吃、不該你用的,你統統不可以私自把它藏匿,變成己有。這裡也特別告訴我們,凡是不應該拿的,不是屬於你自己的,都應該要徵求別人的同意;經過同意之後,你才可以拿。如果沒有經過同意,你就私自把它隱藏起來,那就等於是小偷一樣,這些也是有損我們品德的。所以:   【苟私藏。親心傷。】   如果你擅自把它藏匿起來,就是你擅自把它偷偷的佔為己有,這都是品德上很重大的瑕疵。所以會讓父母親感到傷心難過,他會難過你為什麼要犯這樣的過失。因為「小偷」這個名,實在是很難聽,犯這樣的錯誤會讓父母蒙羞,感到是一種羞恥。所以為人子女的,從小我們在家裡,凡事應該請示媽媽,哪些可以用,才可以動手去用;哪些不能用,就不應該去碰它。哪些可以拿來自己用,自己使用都要經過同意,如果沒有經過同意,就等於是小偷一樣,這樣做對品德就有很大的傷害。   尤其在學校或者沒有人見到的地方,東西很多,你很想要,你私自把它佔為己有,這樣也是不對的,這樣還是犯了「偷盜」的行為。所以為人父母的,應該從小就注意自己的子弟,經常要查看他們的書包,是不是有多出一些文具,或者多出一些用品。如果有發覺子弟書包里,或者口袋當中,有不明來路的東西,為人父母的一定要特別的注意,說不定小孩的手已經做了不幹凈的事情。所以,從小我們在這些方面要特別的謹慎注意。請看第五條: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這一條也告訴我們,為人子女應該如何關心體貼父母。我們都曉得有時候父母年紀大了,他所需求的,不方便自己出去買,或者他不好意思開口,為人子女的在這個時候應該要善察親意。譬如說看到母親什麼東西比較缺乏,我們應該要主動的為她補充。母親喜歡吃好吃的,喜歡吃她經常吃的食物,我們也應該要盡到孝心,經常滿足她的願望。尤其是年紀大的人,可能胃口差一點,如果我們可以經常關心體貼他,雙親也一定會非常的高興。如果我們能用這樣的方式也來告訴自己的子女,將來他們長大,我們年紀大的時候,這些小孩也會記住當時母親(父母)是怎樣來孝敬爺爺、奶奶的。   所以『親所好,力為具』,這個「好」就是喜好,他們的嗜好。「力」就是要盡心儘力,「具」就是要為他準備。所以母親或者父親或者長輩,他們有任何的需求,為人子女的都應該要盡心儘力的去為他去準備。如果你現在還是一個很小的小學生,父母最喜歡的無非是你的功課要很好,因此自己的作業要自己努力去做;應該學的,也應該努力去學習。我想父母在你幼小的時候,一定最希望你能在功課上好好的努力,這個時候你也應該要盡心儘力在你的課業上努力,讓父母得到歡喜。   『親所惡,謹為去』。這個「惡」就是不喜歡、討厭的、厭棄的。「謹」也是要用恭敬之心,很謹慎的為父母去排遣,或者排除,為他去除掉。譬如說父母他不喜歡的東西,我們應該盡量把它去除。父母見到我們有不良的嗜好,不良的習慣,為人子女也應該趕快把它改正過來,讓父母能得到歡心。   這個「惡」,它還有其他的解釋,譬如說父母不想見到的人,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要幫他支開。所以這個好跟惡,完完全全要看子女平常與父母相處的時候,是否仔細的去觀察父母心裡所想要的了。如果你能體貼父母,他一定能得到寬心。我們再看下一句:   【身有傷。貽親憂。】   『傷』就是身體有受傷,或者有病痛,我們都可以稱為「傷」。『貽親憂』,「貽」就是遺留,會讓父母牽腸掛肚,「憂」就是掛心。我們想一想,從小到大,當我們身體受到傷害,或者病痛的時候,最擔心的莫過於父母。他們會憂心,憂心我們的身體是不是沒有辦法好轉。我們如果能有這樣體會父母關心我們、照顧我們的那一份心情,我們就會懂得要愛護、照顧自己的身體,免得讓父母為我們操心。   子女長大之後,在外面結交朋友,更要特別的小心。結交不好的朋友,會染上不好的習慣,也會讓父母傷心。為什麼?如果年長之後,你在外面,這個傷,如果你不懂得處理你的感情,你因為心情不好受到創傷,父母也會為我們擔憂。所以一個人從小到大,可以說父母無時無刻不在關心我們,所以我們也要懂得如何來照顧自己,這樣才是孝順的表現。如果不懂得照顧自己,長大之後還讓父母操心,那也是不應該。   如果我們現在年紀很小,我們也要注意自己的衣食、穿著。冬天、夏天添加衣服,減少衣服,我們都要特別的注意。還有我們的飲食習慣也要特別注意,所謂「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在日常生活當中,為人子女都要特別的注意,千萬不要讓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以免讓父母為我們擔心。   【德有傷。貽親羞。】   這一句是父母他們最大的期望,無非將來小孩在社會上能有成就。不但有成就,也希望所有的子弟都能成聖成賢,那是父母最期望不過的了。假使我們不能做到如此,反而還有品德上面的瑕疵,一定會讓父母非常的傷心、難過。為什麼?從小我們在父母這麼辛苦的養育之下,才能健康長大。我們如果不懂得珍愛自己,沒有報恩的心不打緊,但是我們的品德不能有瑕疵。這個品德有瑕疵,就是什麼?譬如說在外面跟同學打架,就是你的品德有瑕疵;在外面逗留,晚上不回家,也是你品德有瑕疵。為什麼?那麼晚了還在外面遊盪,肯定沒有好事;年紀輕輕就跟人喝酒,這也不是好事,這些都是品德有瑕疵。或者賭博、打電動,輸了很多錢,這些都是品德上有很嚴重的瑕疵。所徒留的只是讓父母感到傷心難過而已。   《詩經?蓼莪篇》裡頭提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勞」,這裡就在讚歎父母生我們,養育我們,的確是非常的辛苦。我們有今天健全的身體,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種種我們想一想,哪一樣不是父母恩賜給我們的?所以我們想到這裡,就應該要飲水思源,做事時一定要想到父母,看他們年紀大了,我們應該要盡到為人子女的孝道,在品德上面更不應該有瑕疵以免讓父母蒙羞。古人講到孝順的最高境界,就是孩子能光耀門楣。如果今天我們不能光耀門楣,起碼我們都應該做一個好人,千萬不能讓我們的品德有缺陷,徒讓父母傷心,這是很不應該的。我們再看底下: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這裡也提到了,雙親從小就這麼愛護我們,我們孝順父母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之事,怎麼可以不孝?如果我們今天不孝敬我們的父母,那麼將來我們的後代,同理也是不會孝敬我們的,想想我們可不能像人家所說的「衣冠禽獸」。人為什麼稱為萬物之靈?就是因為我們有仁慈之心。有仁慈之心的人,肯定會孝養他的父母。   『親憎我,孝方賢』。「憎」就是討厭。即使雙親不喜歡我,討厭我,我還能克盡子女的孝道,這個「孝」才稱為賢。「賢」叫圓滿的意思。歷史上有很多很有名的關於孝順的這些故事。我們都聽過虞舜,他的父母對他不好,可是他還能順親意,順母意。即使後母對他相當的不好,甚至都要害他,但是舜他都能順從,逆來順受,最後感化他的父母。這一則故事也告訴我們,即使我們跟父母親的因緣沒有那麼好,但是我們也要想辦法讓父母改變。為人子女,雖然辛苦一點,但是至誠可以感通。一個人如果有發自內心的真誠的孝心,肯定可以感動父母的。所以,最後這裡也提到了,父母親這麼愛我,我們同樣也應該要用父母親愛我們的心來愛我們的父母。這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而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不分年齡老少,不分大小,我們都可以做得到的。   在歷史上,有一個叫陸績的小孩,他有一次跟他的父親去做客,小小的年紀才不過六歲,主人招待他吃橘子。他看到主人還有剩餘,所以就把這個橘子藏了兩個,放在他的口袋裡,也就是袖子里。回家的時候,在跪拜禮謝主人時,這個橘子就掉下來。主人就笑他說:你這麼貪吃!可是這個小朋友就跟主人講:因為我母親她很喜歡吃這樣的橘子。所以趁主人不在的時候,他就拿了兩個,想要帶回去給母親吃。雖然這是不好的行為,但是他的出發點是為了母親。因為他想到母親平時對他的愛護,現在看到母親喜歡吃的東西,他沒有忘記母親,所以他就順手多帶了兩個。由此可知,孝順不分貧賤,不分年齡,只要你懂得讓父母高興,能夠貼父母。你平常能讓父母得到歡喜,你就是孝順的。   「親憎我,孝方賢」,雖然有一點困難,但是歷史上我們看到了這麼動人的故事,他也一再的來說明,人的本性還都是善良的。即使父母對我們有不善之處,只要我們肯用心,肯定可以感化父母對我們這個態度的轉變。所以孝順並不困難,孝順也不是掛在嘴裡,一定要落實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接下來我們再看下一則,請看第六條: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這裡就講到在家裡,假使父母親有過失、有不對,為人子女基於盡孝,我們也要勸父母不可以這樣做。這個「諫」就是勸勉、勸解的意思。但是我們在勸諫父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我們的神情,我們的表態,是不是很尊重?是不是很客氣?是不是和顏悅色的來勸勉?『親有過』,這個過的意思就是有過失,或者有不當的行為。   「使」就是使他能更正,或者能及時停止。我們曉得,這種事情很為難。可是我們也會看到一些不是的父母,譬如說染上惡習,好飲酒,或者沉迷賭博,對於這些為人子女的要來勸解、勸諫,也要特別注意自己的態度、舉止。古人說,如果勸勉三次之後,這裡就有講: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這裡就講到,如果我們和顏悅色的勸諫父母讓他們及時更改,或者停止。萬一父母不能接受,『諫不入』,不入就是不能接受。『悅復諫』,就是我們可以委婉的再勸諫。古人告訴我們,如果勸諫三次之後仍是沒有效果,可能我們會覺得很難過,或者在我們第四次勸諫的時候,就會『號泣隨』,就會覺得更傷心、更難過,為什麼父母不能接受我這樣的建議?所以這個時候難免會傷心、落淚,「號泣隨」,就會跟著下來,眼淚鼻涕,講到傷心之處,難免會掉下來。   如果這樣父母還不能接納,或者父母惱羞成怒,或者他不願意聽到我們這樣勸他,「撻無怨」就是即使被打了,也不應該有所怨恨。在此地,我們也要特別注意到,一個人如果發怒的時候,往往手出的力量非常大,所以沒有辦法節制。因此,假使有被打的時候,我們也要衡量當時的情景,應該要躲避的時候,也要趕快離開現場。   像歷史上很有名的曾子,有一次他父親覺得他有過失,於是當時就拿著手上的杖,也就是一根木頭,就去打他。結果大概是打中要害了,曾子就昏迷了。孔老夫子針對這件事情,他說這是曾子的錯。為什麼?還好你只是昏迷了,萬一你死了,你不是害你父親背上殺人的罪名嗎?所以關於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   歷史上還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那就是唐太宗,在他年輕的時候,經常隨父親李淵到處去打仗,有一次父親有一個決策,就是連夜拔營去攻打另外一個地方。他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當時還不是皇帝,他就跟他父親說:這樣做的話,我們可能不會成功,因為可能後面會有埋伏,而前面不但不能取得勝利,就是後面就有可能被圍剿,反而不利我軍。當時唐高祖(也就是他的父親)沒有採納。甚至在李世民勸誡了三次之後,他仍不採納。   眼見明天父親整個軍隊就要拔營了,這個時候,他的兒子唐太宗卻在帳篷外面嚎啕大哭,非常傷心。為什麼很傷心?因為他知道父親這個舉動是錯誤的,從整個局勢來看,唐太宗已經看出父親這麼做相當的危險。後來他的父親李淵,在帳篷里,突然聽到外面有很大的哭聲,聽起來非常的傷心,所以他就走出去看。這才知道是他的兒子在那裡哭泣,於是他就問他為什麼哭。唐太宗這個時候就對父親做最後一次的勸解,告訴父親哭泣的原因。他希望能阻止父親的這項軍事行動,但是當時父親仍是不能採納,唐太宗就非常的傷心、難過,就在那裡唉聲嘆氣。他的父親看到兒子這般傷心,而他分析的道理又是那麼的中肯、有理,所以父親經過一份深思熟慮後決定停止那項軍事行動。後來唐高祖跟他兒子太宗,終於平定各地的賊寇,奠定了唐朝的基業。   由此可知,當我們對父母進行勸解的時候,首先應該要注意的是我們的態度,我們不能義正辭嚴,這種臉色很凝重,或者好像是很有正義,那種好像是以大來說服小的臉色,這樣是完全不對的。所以晚輩一定要用委婉的語氣,喜悅的神情來告訴長輩,為他們提供建議。千萬不可以以大人的角色,用訓勉的話來對待父母,那樣父母肯定不能接受。   所以人與人之間的交談,或者朋友的規過,每一個人都希望對方能尊重自己。但是最先接觸肯定是看到你的臉色,如果你的臉色很難看,表情又非常的嚴肅,而且是一派指責的言語,或者態度,那肯定沒有辦法讓對方接受。更何況這裡所講的是父母有過失的時候。當然我們如果碰到這種事情,為人子女的應該要三思,而且也要掌握時機。時機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時機不對,我們所說的話不但別人難以接受,父母更是如此。   所以在這一條裡頭,我們應該要特別注意,為人父母,在讀到這一條時,也更應該警誡自己、時常反省自己有無過失。如果有不良的習慣,我們應該要及時趕快的把它改正,即使不能一時戒掉,也應該要慢慢的來戒除,這樣才能做出好榜樣讓子女效法。接下來我們再看第七條:   【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第七條就是告訴我們當父母生病的時候,為人子女應該怎麼樣來侍奉湯藥。我們曉得在過去,這個葯幾乎都是水葯,剛煮起來的湯藥一定非常的燙。我們要端給父母、長輩吃的話,就要特別注意它的溫度是不是適合了,溫度太高的話唯恐會燙到父母。所以古代的人往往會倒一點點,然後自己喝喝看,感覺一下是不是溫度太高,或者太低。所以古人對父母的侍奉,可以說是無微不至。   『晝夜侍,不離床』。晝就是白天。這句話就是說白天和夜晚都要侍候在旁,不離開父母的床邊。為什麼要做到這樣?因為我們都曉得父母養育我們長大的恩德非常大。想想小時候父母照顧我們的情形,當我們會走路時,他怕我們跌倒;當我們生病的時候,他半夜不知道要看我們多少次次,不時的摸我們的額頭,生怕我們發燒。隨時隨地的都在關心、體貼著我們。這個時候父母年紀已經大了,他們生病了,身體不好了,正是我們回報他們恩德的時候,所以說『葯先嘗』,是應該的。「晝夜侍,不離床」,也是應當的。   現在我們醫學發達,父母吃藥就方便多了,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要按時讓父母服藥。而且在照顧父母的時候不可以服錯葯,這個一定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在病情危急的時候,更應該守在父母床邊,因為稍微的閃失,都有可能使父母病情惡化。所以在照顧年老父母的時候,為人子女應該很細心很仔細的來服侍他們,讓父母在晚年的時候得到好的照料,不但是父母所期望的,同時為人子女能有這樣的機會為父母盡孝,也應該要好好的珍惜這一段因緣,一定要盡心儘力的奉侍自己的雙親。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如果父母不幸過世,這時候如果辦喪事,我們也一定要盡孝,盡到為人子女所應該盡的一些禮節。禮節,不在於鋪張,不在於浪費。如果父母有信仰,我們應該要用他所信仰、所期待的喪事來為他辦理。佛教徒有佛教徒的這種儀規,基督教、天主教也有他們不同的彌撒禱告,我們在為父母辦理這個喪事的時候,我們也一定要讓父母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尊敬與追思。   所以,『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尤其是古人,他們都有守喪三年的美德。為什麼要守喪三年?因為在過去,父母養育子女,哺乳子女都要有至少三年,因此為人子女在父母過世後守喪三年,也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在以前,孝子經常就會在墳墓的旁邊築一個圍廬,在那裡居住。   歷史上很有名的王裒泣墓是說,在晉朝的時候,有一個叫王裒的人,他的母親生前很怕打雷。母親過世後,他就在廬墓旁築了一個小屋,並且在那裡居住。每一次碰到又是風雨交加又是打雷的時候,王裒都會跑去墓前,呼叫著母親說:媽媽!你不要難過,你不要害怕,你的兒子就在這裡。他經常在打雷、下雨的時候,下雨的時候,到墓前安慰自己的母親。   由此可知,每一個人都有孝心,只是在現在這樣的大時代環境潮流里,很少有人提到孝道。但是當我們看到古人盡孝的表現,也會深深的感受到,父母對我們的恩德真的非常大。我們看到聽到王裒這樣的故事,也可以給後人以很大的啟發,他們的精神真的值得我們效法,王裒對母親的追思與仰慕,即使母親過世了,他還念念不忘母親最怕的是什麼。   所以盡孝,不在一時,也不止三年,有道是孝子終身仰慕父母。所以「喪三年,常悲咽」,它只是形容父母剛過世的時候,我們因為思念他,經常不自禁的眼淚會涔涔下來,這也是為人子女所經常有的。如果有的父母已經過世,即使已經多年,我們想到當年父母跟我們在一起的種種情形,也不免會傷心落淚的。   『居處變,酒肉絕』。這裡提到的是我們還活著的人,在家裡有父母過世的時候,我們的生活應該要簡樸,這時如果我們能茹素,那是最好不過的,為父母祈禱。在這時,我們常常會想到平常父母跟我們一起吃飯而此刻他們的位子卻是空著的,當看到這種景象,我們往往會咽不下飯,吃不下食物。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深信我們很多人也是真的也無心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   所以這裡也告訴我們,當我們守孝期間,應該要遵從古人的禮節。在這時,我們的飲食、日常生活都要特別的節儉,這樣可以說是對父母的一種哀悼。雖然我們現在物質環境很好,但是在這一段時間之內,如果我們能把他們生前留下的很多財物,替他們布施或者做有意義的事情,那也是非常好的,這也是一種盡孝的表現。我們再看底下: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這裡提到我們在辦喪事的時候,一定要盡到禮節,不可以隨便。但是這個禮節並不是很鋪張,很浪費,而是應該要莊嚴肅穆。但是在莊嚴肅穆當中,我們也要樹立良好的典範。什麼典範?我們也看到一般民間的這種喪禮有的很鋪張,完全是做給別人看的,這個不是真正的孝道,反而是一種浪費。所以,我們在辦喪事的時候,應該以莊重肅穆為主。每一個人、每一個子女,或者晚輩,能在此刻,能有孝思追念之心,這樣才是盡到喪禮,而不是做給別人看。形式的喪禮不是真正的盡到禮節,發自內心的才是真正的禮節。   『祭盡誠』,這裡「祭」所指的是祭拜的時候要真誠。我們祭拜祖先,或者在祭拜剛過世的父母,要有怎樣的心?要有他彷佛就在我們旁邊這樣的心。所以,我們不可以好像我有拜一下,我有祭祀這樣就好。我們說「祭神如神在」,雖然父母已經遠離了我們,但是我們在祭拜他時就要好像在呼請他們回來一樣,這樣的親切,讓父母的在天之靈也能得到寬慰。為人父母的,你要這樣做給你的子女看,讓他也能了解什麼叫對父母的一種禮敬。   古人講「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人能感恩祖先,能感恩過世的父母,這樣我們就不敢胡作非為,我們有父母在,我們有祖先在,我們不敢貽羞祖先,我們不敢丟自己祖先的臉。所以,如果我們祭拜的時候,能用很誠敬的心,就好像他們還在我們周遭,跟我們在一起,這樣的祭拜才有意義。   『事死者,如事生』。這個也就是剛剛所講的,祭拜已經遠離我們的人的時候應該就像他們還在我們身旁一樣。過去舍姐曾經住在末學家裡有幾年,她過世前幾年的時候,每當我們吃飯、喝茶時,都不忘擺一付碗筷、一個茶杯在旁邊,也請她隨時隨地都回來與我們同聚。為什麼要這樣?因為我們感覺她永遠都在我們身旁。雖然她已經不在,不跟我們生活在一起,但是她的精神常在我們左右。   所以追思父母,不一定是形式,經常能想到父母教育、指導、教誨我們的種種言行,或者其其他對我們有意義的,我們都要牢記在心裡。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因為我們要稟承父母所教我們的,代代相傳下去,這樣才不辜負父母的養育之恩,也才不辜負古人為什麼要立教垂範於後世。   為什麼要教我們孝?為什麼要教我們悌?因為沒有做這些,沒有這些基礎的話,我們又如何能做人?所以,最基礎的應該從「入則孝」做起,家裡的孩子在幼小的時候,就應該好好學習如何孝養父母。做父母的也更應該好好把握時間,在他們從三歲到七歲入學的年齡之間,都不要任意的放棄這一段寶貴的時光;這一段時光如果家長沒有好好建立這種家庭教育,那會是非常可惜的。這就是今天《弟子規》第二集的講解,希望大家能從中有所啟發。 第三集 講座介紹:本集主講內容是《弟子規》的「出則弟」:從從「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到「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出則弟】   什麼叫『出則弟』?就是離開家裡,或者我們要外出的時候,應該如何注意我們的行為。請看第八條: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從第八條開始,就將 講到如何與人相處。我們都曉得,一個人不能離開社會而自己獨居。既要與眾相處,我們就不得不注意我們的言行舉止,我們的行為,我們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別的留心注意。這裡一開頭就講『兄道友,弟道恭』,在家裡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處。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來跟弟弟相處。「弟道恭」,就是弟弟又應該如何來對待哥哥。「兄道友」,這個「友」就是友愛。做哥哥的要友愛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長,還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長曾經這樣抱怨過,他說孩子很少沒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總是會打打吵吵。我們曉得,雖然子弟在家裡,他們是玩樂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從小父母就要灌輸他們觀念,讓他們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樹榦、樹枝一樣,都是生活在一體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兩個人嘔氣,也是不孝。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時候,身為父母的應該要曉以大義,如果能講一些故事給他們聽,可以說會更好。   歷史上有很多這種孝悌的故事,譬如說唐朝的李積。李積當時已經貴為像宰相那麼大的一個臣子,當他年老的時候,還不忘照顧他的姊姊,還為他的姊姊熬煮稀飯,一次不小心,一陣風吹來,火就把李積的鬍子給燒焦了。我們想一想,姊姊已經年紀這麼大了,那李積的年紀也不小、也已經老了,他還能這樣的對待自己的姊姊,實在是非常難能可貴。   而且我們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處,往往比父母還要長久。因為我們距離父母的年齡,相差一段很長的時間,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處的時間,幾乎可以說從小一直到我們終老,所以相處的機會非常的多。更何況童年的時光是非常的難得的,從小我們就要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長,而做兄長的也要懂得愛護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裡能和睦共處,將來在社會上也能與人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幫助,互相的關懷。所以,從小能建立這種友愛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再看下一句:   『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裡能和睦共處,這個就是屬於孝道了。怎麼說?如果你經常跟兄弟姊妹吵架,讓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媽媽氣得半死,這就是不孝了。所以,從小孩子起就建立這種友愛的觀念非常重要,因為這對孩子將來的影響非常大。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也就是說孩子在家裡從小就要給他建立一個觀念,不可以讓他感覺錢財非常的重要。當然錢財是重要,但是我們要教他懂得節儉,教他從小就要愛惜家裡的物品。如果他從小就知道這個物質享受非常重要,而且相當的重視,對錢財看得也很重,納悶對他的將來都會是個很大的禍害。為什麼?中國傳統的社會,一旦父母百年之後(就是往生之後),往往為了爭田產,兄弟姊妹彼此不能和睦相處,可以說是反目成仇。在現今的社會裡頭,我們可以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為了爭家產告到法院去,這些都是很不應該的。如果父母當時曉得留下財產會起了這麼大的紛爭,他們一定不會留這麼多財產讓子女來爭吵的。   所以弟子在家裡,身為父母的也要告誡他要節儉,有道是「勤儉持家家業盛」。如果不能勤儉,物質、錢財看得非常重,很重視物質的享受,將來如果面對兄弟姊妹間財產個紛爭,這個彼此的怨恨都會從此而產生。所以我們要把物質看得很輕,你能看得很輕,你就有布施的心,你就會把你多餘的財產、財物分散與人,同時也可以減少許多的怨恨,很多的紛爭都是由於錢財太多所引起的。   除了錢財外,『言語忍,忿自泯』。為父母的在家裡也要特別關心你的小孩,他們的互相對談當中,是不是言語很粗魯?是不是講話非常的急,會傷人?這些從小我們就要告誡孩子,做父母的更要以身作則。我們都知道,在現代的家庭夫妻不合,經常口角的也很多。小孩看到父母是這樣的情形,他在心目當中,他也會起了這種觀念,就是父母也會吵,我跟別人吵,當然也是理所當然的。   過去曾經有一個朋友,她告訴我,有一次她跟她的先生吵架,吵得很兇,一時也沒有注意五歲的兒子就在旁邊。後來兩個吵得很兇的時候,突然聽到兒子在一旁拍手大叫:爸爸加油!媽媽加油!結果兩個正打得起勁、吵得很兇的夫妻,突然看到兒子的這一幕,嚇一跳,趕快停止。從此夫妻不再吵架,即使有口角也一定不再子女的面前出現。可見為人父母的,我們在家裡的言行舉止態度,講話的語氣,都要特別的注意小心。   因為孩子很小,他不能明辨是非,他在家裡學習的對象就是父母。所以父母在講話的時候,我們也要戒,戒什麼?言語也要能忍,能忍的話,夫妻就會好言相向;不能忍的話,夫妻的話語針鋒相對,孩子就會向你學習。如果孩子從小看到父母講話都是很大聲、很沖,那可見孩子小小的心靈也會向你學習。長大之後,他的這種耐心肯定也不夠,講話也會很粗魯、粗鄙,為人所討厭。   所以從小,我們懂得言語能控制。「忿自泯」,這個忿就是生氣。我們都曉得人與人在談吐當中,我們都希望對方講話能很好聽。自己講話,我們也要特別注意。你講話很急、很緊張,又很大聲,對別人來講,可能會誤以為你在罵他,你在凶他,很多誤會也會因此而產生。產生之後,大家內心起了不愉快,很多憤怒就會因此起來。所以,我們在談吐當中,應該要特別注意。   人與人之間,我們也要替對方想一想。當別人很忙的時候,我們去問他,可能他的言語會很快很急,我們也不要誤以為他就是在罵我,他就是在凶我。能彼此互相的體讓,就可以減少很多言語所造成不必要的誤會,還有爭吵。我們看完第八條,請再看第九條: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前面是講對錢財,還有言語,如何與自己的兄弟姊妹相處。你能與自己的兄弟姊妹好好的相處,你將來在外面也同時可以跟你的朋友好好的相處。這些重要之外,我們的飲食也是非常的重要,我們的日常生活的規範,也是特別的要注意到。這裡就舉到了飲食,應該怎麼樣才符合禮節?坐的姿勢,還有走路的禮節,又應該如何?   這裡講到『長者先,幼者後』。如果我們跟長輩在一起走路,肯定一定要先禮讓長輩。長輩走在前面,做晚輩的應該走在後面,走在後方,一定要禮讓長輩。如果我們沒有禮讓,我們就不懂得尊卑次序,也不曉得這個次第怎樣,這樣就是沒有禮節。我們想一想,年紀大的人或者尊長,他們走路行動比較緩慢,我們走在後面,同時也可以看顧他們。你能禮讓長者,長者也會很歡心。   有一天我們也都會老。如果我們看到現代這一輩能敬老尊賢,等到我們老的時候,我們的下一代,他也會尊敬我們。所以從小要告誡自己的子女,不管是對自己的親人也好,將來在外頭也一樣,面對老者,我們應該要禮讓。懂得禮讓,這是很好的美德,做晚輩的一定要注意到。   我們從小就要養成孩子有尊敬長輩的習慣,在家裡我們一定要教導他,不是孩子小,他就最大。跟我們現在的環境恰恰相反,往往孩子在家裡是當王,吃飯搶第一,做什麼完全都搶第一,從來沒有教導他應該如何尊敬長輩。所以,我們也看到現在很多的景象,年輕人不懂得敬老。所以這個沒有辦法怪誰,只怪我們環境潮流,前面一代他沒有受到這樣的禮教,所以傳下來之後,當然我們也見不到這樣敬老的這種情形。接下來我們看: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這裡也提到,當父母呼喚兒女,或者當長輩叫喚子女或者家裡的成員,我們聽到,如果這個人不在旁邊,應該要趕緊的代替父母去轉達。「呼」,就是叫喚的意思。『即代叫』,「即」就是很快,要趕快的去代為找來。如果找不到的話,『人不在,己即到』,如果找不到父母所要找的人,你就要趕快來回應,跟父母跟長輩報告說此人不在,應該要把轉達的情形,再向父母轉達。好比我們在一個團體裡頭,如果主管叫我們代為找人,我們現在可以透過電話,我們可以直接叫喚他來,也可以透過種種的無線電傳呼就可以轉達到。   過去我們曉得,往往一戶家宅很大,有前廳還有後院,可能旁邊還有書房,往往父母要找人、要叫人,可能要走一些路,才有辦法找到那個人。所以,以前如果聽到長輩在呼喚,一定隨時回應。即使你在工作,你在吃飯,也一定趕快小步的跑到尊長的前面,問問看有什麼吩咐,還有交代。由此,我們也可以延伸出來一個道理,就是長者所交代我們、交辦的,對於人的傳達、傳呼,我們都要立即去做,而且要把做完的情形向長者報告。請看第十條: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這個『稱』就是稱謂尊長。我們對於尊長,如何來稱呼他?『勿呼名』,「勿」就是不可以,「呼」就是叫他的名字。呼名,直接叫他的名字。我們要對長者尊敬。有很多父母,他在家裡,夫妻之間的應對,往往連名帶姓,互相的叫喚。兒女從小他也聽到父親這樣喚母親,母親也這樣直呼父親的名字,姓名統統叫出來。所以,難免做兒女的他也會,偶爾也會脫口而出。   曾經有一次,我在一個團體裡頭,看到老師彼此之間互相叫名字。某某名字老師(某某人,然後再加老師這樣),不是說直接他姓陳,就叫陳老師。就是把他的名字直接呼出來叫老師這樣。結果學生聽了以後,也是直呼老師的名,雖然後面有加個老師,但是這樣也是不禮貌。為什麼?因為老師他做了不良的示範,讓孩子也這樣直呼老師的姓名,這樣是不對的。所以成年人在講話,或者父母在講話,我們都要特別注意,如果旁邊有子弟在,我們的言語,我們的造作,我們都要好好的思考,不要讓他們落入不好的印象,然後來學習,這樣就非常的可惜!   『對尊長,勿見能』,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如果長輩在場的地方,做為晚輩的,從小父母就要告誡他,不可以在長輩之前好像故意賣弄你的才華,你的才藝。此地的「勿見能」,這個「見」,我們在這裡讀成「現」,表現的意思,很特別會來表現自己,這是不禮貌的。為什麼?因為孩子如果從小有這種情形,他愛現,從小就愛表達,把自己的鋒芒畢露,將來會隱藏很大的危機。   我們都曉得,社會上往往很有才藝的人、很有才華的人,他很容易遭到嫉妒,有時候我們可以說是他鋒芒太露了。所以古人很重視韜光養晦,即使你有才華,也不能在大庭廣眾當中故意賣弄,這樣對自己有很不好的負面作用。所以,從小子弟在家裡,做父母的也要特別小心注意,千萬不能讓子弟與人覺得這麼小就愛賣弄自己,這是相當危險的,對將來的前途,對將來立身處世,都有負面的影響。我們再往下看: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這裡是講到當我們在路上看到有長輩、有老師或者有長輩親戚,我們應該要過去跟他打招呼。這個「疾」是有一點快步走過去,「趨」也是小步的走過去,「揖」就是很恭敬的來向他問候。在以前,由於交通沒有那麼發達,往來於路上,車輛沒有那麼多,所以在路上我們行走的時候,往往遠遠看到有長輩過來,或者有鄰人也是長輩,一定會過去問候。我們現在在路上行走,我們可能沒有這麼的方便,因為時代畢竟不同。   譬如說我們在學校,也曾經問過學生:在學校看到老師或者看到校長,緩緩的從前面過來,會逃避的,請舉手?大概有一半。會很大方的跟老師、跟校長問候的,請舉手?大概有一半。所以我們也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來,有很多小朋友他不愛這種社交,他往往會害怕,所以掉頭而走。我們想一想,如果兩個人,遠遠的一個已經看到對方,一個故意沒看到掉頭就走,他有可能產生誤會,就是你故意不看我。所以『路遇長,疾趨揖』,這也是從小我們就要養成如何尊敬長者,在路上看到長者,我們應該要問候。   『長無言,退恭立』。如果長輩沒有跟我們講話,我們就退後一點,禮讓長者先過去。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禮節,也有很多人感慨,我們現在都不講人情。在大都會裡頭,我們都說水泥森林,跟以前比起來,我們現在的社會,淳樸的這種景況已經完全沒有了。記得小的時候,經常在外面遊玩,很多戶人家,他們即使家裡都沒有人,也不用鎖門,也不用關門,因為根本就不怕有小偷,左鄰右舍也會互相的關心,幾乎鄰人沒有一個不認識的。所以在這種守望相助之下,社會治安非常的良好。我們在路上,如果遠遠看到隔壁的婆婆、伯母過來,我們都會打招呼,她也會叫我們的名字,某某是不是出去,還是怎樣?最少都會打個招呼,偶爾還會寒暄幾句。   我們想想,現代幾乎是完全沒有。所以,有的人隔壁住了誰?不曉得。對面住了誰?也不清楚。因為我們現在不懂得尊長,也不懂得鄰人相互的照應,所以彼此當然不認識;不認識,感覺就沒有那一份親切。往昔的人,他為什麼會這麼親切?原來他遠遠只要看到有長輩過來,就會打招呼。打招呼當中,我們就會說:你是某某人的子弟,大家就好像很親切。即使住在這麼一個區域裡頭,可以說彼此都相互的認識,跟我們現在是完全不一樣的。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   這裡也提到,剛剛所指的是說走路,你看到長者應該要跟他打招呼。此地講到如果你是騎著馬,這裡所指的都是以前的社會環境背景。以前的人,即使乘著馬車,坐在馬車上面,遠遠看到隔壁的伯伯或者叔叔,他一定會下來跟他打招呼;打過招呼以後,又目送著他遠離,所以說『過猶待,百步余』,即使他已經走過了,也要目送著他遠去,直到沒有看到為止。差不多有多遠?差不多行走有百步多一點這樣。   我們今人,我們應該怎樣『騎下馬,乘下車』?我們如何來對待我們的長輩?今天馬車已經沒有,今天所取代的是汽車,我們就要懂得對於長者、長輩,他搭乘交通工具的時候,我們要特別注意,要先禮讓他。幫他開門,為他開門,然後看他坐好之後,我們再輕輕的把門給關上,讓老者他坐得很舒服。長輩要下車的時候,做晚輩的一定要先去開門,讓他輕輕的很安全的下來。所以雖然時代不一樣,但是我們的做法可以隨著交通工具的不同,我們也要懂得如何幫助老者。在交通工具上,我們要幫助他;在禮節上面,我們也要懂得禮讓,禮讓老者乘車或者下車,我們都要特別的禮讓他們。   我們現在禮節可以說也很不錯,譬如說搭乘飛機,我們會到機場送機、迎機。搭乘其他的交通工具,我們也懂得送父母要送到車站,目送他搭上車子再離開。這些是時代環境的不同,我們也要懂得,如何讓父母在這個接送、迎送當中要特別的注意,尤其年紀大的人行動不方便。如果為人子女的你有駕車,你開車,對於長者,我們要看他完全身體手跟腳都已經伸到車子裡頭坐安穩了,還要再問他坐好了沒有?他答好,才可以把門關上。   曾經看到一個老者,他的腳受傷,末學就問他說:你的腳何以受傷?他就說他搭朋友的車子,腳還沒有伸進到車子裡頭,這個朋友司機,他從前面沒有看到他的腳還在後面,就把門用力關上,結果腳受傷了,三個月才好。可見我們在這一方面也要特別的謹慎小心,對於老者,他如果有乘載交通工具,要特別的謹慎,保護他們的安全為要。送這個老者離開,或者長輩離開,我們也要記得不是只有送出門就好了。往往我們看到很多人在機場送別的時候,都看到沒有人影了,揮揮手再離開,這個也告訴我們要目送長者安全的離開。看完了第十條,我們接著再往下看十一條: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這裡也是教導我們在行儀上面,我們應該重視社交禮節。我們經常參加一些聚會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到,譬如說有一些帶小孩子到現場,如果小孩沒有受到約束,他往往會在會場裡頭東跑西跑,非常沒有禮貌,也沒有禮節。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就是從小父母沒有約束他。當有長者有長輩在場的時候,做兒女的應該要懂得進退應對,統統要了解。   所以此地這一條就告訴我們,長者如果沒有坐下來,「幼勿坐」,所有的晚輩統統不能坐下來;這個主人沒有坐,所有的客人也不能坐下來。所以這裡就講到『長者立,幼勿坐』,做為晚輩的就不能坐下來。『長者坐』,長者已經有跟大家講:大家請坐!晚輩才可以做下來,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社交禮節。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這裡也提到在長輩尊長或者長官主管的前面,我們講話聲量要放低一點,要小聲一點。有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聲量很大,講起話來許多人都要為之側目,都會看看他,但是他往往不曉得自己的講話聲音非常的大。所以子弟在家裡,做父母的也要告誡,也要注意到他們講話的聲量。家裡有客人來,這個時候就是最好的觀摩情形。在有這樣的機會,我們也可以讓我們的子女,跟他講:你可以出來。測試看看他的這種情形,禮貌的情形,還有應對的情形,給他有這樣的機會學習。學習之後,父母如果發覺孩子有哪些過失,或者表現得不妥的地方,一定要當下就來跟他指導,應該如何做是最好。但是這種做,不是造作,不是刻意,而是很自然的在教育他、在引導他。   『低不聞,卻非宜』。如果講話會緊張,在長輩之前講話很緊張、很小聲,這樣也不對。「低不聞」,聲量小到對方沒有辦法聽到,這樣也不對,也是沒有禮貌。「卻非宜」,「宜」就是適合,「非宜」就是不適宜。所以講話,從小我們就要訓練孩子要落落大方,即使有客人來,有尊長在面前,我們也要指導他,他的行儀也要很自然,很大方。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進必趨,退必遲』,就好比我們在一起聚會的時候,當會議結束,或者有人要進出,當長輩要進出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趕在前面,為長輩開門關門;等他進了以後,再把門關起來。如果有離開的時候,散會要離開的時候,一定先禮讓長輩先走,做晚輩的就跟在後面。   可是我們現代有很多情景是不太相同的,譬如說要先打開每一道每一道的門,即使在散會的時候,要有一個人先替長輩開門,或者按電鈕,或者按電梯,在電梯外面先等候。可以等候的時候,我們就有人先在外面等候長者,為長者開關門,其餘之人就跟在後面。我們要懂得,一定要尊重長輩。如果你能懂得尊重長輩,尊重你的長官,你一定可以深得大家的喜歡。因為人家看你彬彬有禮,溫文儒雅,肯定你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問起對,視勿移』。這裡就談到與人對話的時候,我們的眼睛,我們的視線,應該怎麼擺。當長輩跟你講話的時候,你不能害羞,頭低低的,應該眼睛目視著長輩,不能眼睛看別的地方,這個都是不禮貌的。如果你不懂得這樣的話,往往會吃了很大的虧。尤其是你有職業,你有經商的經驗,我們都曉得,與人對談的時候往往都是看你的眸子,看你的眼神。眼神正,就表示你這個人為人正直。眼神不對、飄浮,也可以看得出來你內心是輕浮、是不正之人。所以「問起對,視勿移」,這個「對」就是對答,當長輩問我們的時候,我們的回答,我們的回應,要注意我們的目光不可以隨便的飄移,應該要注視著對方,注視著長者。除了對長輩如此,我們跟一般人交往,在談吐當中,我們也要特別注意到「視勿移」這一點,這是一種相當重要的禮儀。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我們都曉得,當我們跟群體在一起的時候,或者工作、或者職業,我們都會與人相處在一起。在團體裡頭,如果有長輩,不一定他是我們的主管,但是他的年紀比我們還大,如果我們有共事,一起合作,一起工作,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來對待這樣的長者?此地告訴我們『事諸父,如事父』,就是他的年紀像父執輩這樣的人,我們對待他,也要像對待自己的父親那樣的來敬重他。如果也像兄弟姊妹,我們的年齡差不多是在我們的兄長當中,我們也要愛惜他,珍惜這樣的友誼,珍惜這樣的因緣,可以相聚在一起工作的因緣,或者相聚在一起學習的這種因緣,我們都要珍惜。怎麼相處?『事諸兄,如事兄』,對待這樣年紀的人,就好像家裡的兄長一樣來尊敬他。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貴在能和睦。一個團體不能和睦,這個團體肯定不能興旺。同理,家庭不能和睦共處,這個家也不能興盛。所以與人和睦共處,非常的重要。當然首先我們的出發點,一定要懂得,凡是年紀比我們年長的,我們一定要守住一條,要尊敬他,要尊重他。你能尊敬他,你能尊重他,他會把他所學的他會的,他一定會提攜你,教導你。如果你瞧不起他,你認為他沒有什麼,你有傲慢的這種心態,別人也不會幫助你,也不會提攜你。 所以人與人相處,也貴在能謙虛。尤其對長者,長輩他們的經驗豐富,雖然或許他們的學識沒有做晚輩的來得高,但是他們經驗的累積,往往不是做晚輩的他們所能體會了解的。所以在對待年紀如同父執輩這樣的人,我們也要敬愛他,像父親這樣的,不是用孝順,而是用那樣的心來尊敬像父執輩這樣的人。如果人人從小都有這一份心,我們可以說這個社會一定是相當的和諧,相當的安定,相當的幸福。 第四集 講座介紹:本集主講內容是《弟子規》的「謹」:從「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到「借人物 及時還 後有急 借不難」。   【謹】   前面「出則弟」已經告訴我們一些行儀,日常行儀應該如何。接下來「謹」,它告訴我們自身這個態度,也是屬於居家生活的一些細節,我們也要特別的留意。請看第十二條: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這裡就講到人一定要珍惜光陰,我們都曉得「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起來,可以說精神最好,最抖擻的這個時段,所以一定要珍惜。古者他們對於子女非常重視,要早起。曾國藩曾經告誡他的子弟,在《曾文正公嘉言集》裡頭,他講:要看一個家庭有沒有興盛,就看他的子弟是不是晏起?這個晏起就是起得很晚。他們是不是會早起?早起的家庭,我們感覺這個家庭是一個有朝氣、有前途的家庭。如果子弟都睡得很晚,日照三竿,這個家恐怕就是沒有家教。所以,古人很重視子弟要愛惜時間,愛惜光陰,早上就要早早起床。   所以這裡講『朝起早,夜眠遲』。在往昔我們可以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者晚上很晚睡,也不像我們現在幾乎到半夜凌晨還在那裡讀書也好,做事也好。因為畢竟環境不同。以前教育子女它是這樣子的,父母還沒有睡的時候,為人子女的一定要等待父母都去睡了,然後他們目送父母就寢之後,把家裡再打理,再看看,有沒有門窗哪裡沒有關好,或者東西沒有處理好,等檢查一切沒有安全顧慮之後,為人子女的再上床睡覺。早上在父母還沒有起床的時候,為人子女就已經先起來問候父母。跟我們現代的情形恰恰相反。   此地也有人會誤解,晚上很晚睡,早上又這麼早起床,那不是睡眠不足嗎?這裡的用意就是說,我們如何先讓父母安心的睡覺之後,為人子女再跟著睡覺。因為這樣,如果萬一父母有什麼事情發生,不要說子女都已經跑去睡覺了,不曉得。所以這裡告訴我們要仔細,先把父母安頓好之後,做子女的再睡覺。此地最主要的精神所在,就是告訴我們時光,不要睡得太久,時間很寶貴,今天過了,今天永遠不再回來。如果永遠存著擁有今天,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他認為每天都有今天,所以他可以為所欲為,可以睡得很晚。   也有很多家長,每到寒暑假的時候,他就讓自己的子女睡得很晚。曾經這樣問過學生:在暑假的時候,睡到十點的請舉手?差不多有一半,睡到九點的也有一些,睡到八點的也不少,睡到七點的沒有。睡到六點的有兩個小朋友,是兄妹,他舉手。我就問他說:全班只有你們兩個表現最優秀,為什麼你們這麼早起?這個哥哥就回答說:沒辦法,是因為媽媽幫我們辦了報名晨泳,所以五點多就被叫醒,六點就去學晨泳。原來是如此。   可見一般家長往往也忽略了,孩子在休假的時候,也讓他們睡得這麼晚。我們想一想看,如果早上六點多起床,七點多吃完飯,肯定他可以做很多事情,也可以學很多的才藝也好,也可以看很多書。每天你能多了兩、三個鐘頭,一個暑假六十天,他所節省出來的這些時間,可以用在很多很好的地方。但是很多家長往往都忽略了,實在是相當的可惜。   『老易至,惜此時』。這裡就講到時光匆匆,人往往回頭一看,已經好幾十歲了。這個時候我們想到要努力已經來不及了,有道是「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所以為人父母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要記得要好好的教導他。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   這一條很多人從小父母就已經教得很好。早上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盥洗梳洗,把自己打理得乾凈。刷牙漱口一定三餐都要做到,尤其晚上睡覺的時候,更要特別的一定要落實,才能保健牙齒。   『便溺回,輒凈手』,幾乎每一個小朋友在學校裡頭,老師都有教,父母從小也會教他們。所以這一點一般小朋友都已經可以落實,而且做得很好。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   從這一條,我們從字面上可以看得出來,一個人的衣冠必須要整齊。整齊,不但自己看了歡喜,別人看了也會高興。為什麼?衣冠不整的話,給人感覺就是不懂得尊重自己,同時也是不尊重對方,可以說是失禮。所以從小,為人父母的就要特別注意到孩子的儀容。我們都曉得出門之前,一定要先照照鏡子,從頭到腳都要檢查一遍,免得出門出糗了。我們也看到有一些朋友,他因為時間非常的匆忙,出門沒有再端詳一下,自己的這個衣服有沒有扣好?鞋子有沒有穿好?甚至襪子顏色不同,他因為一時匆忙沒有注意到。所以,這一條就告訴我們,從頭到腳衣冠一定要整齊。   『冠必正』,「冠」就是指我們戴帽子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有沒有正。沒有方正,戴得歪歪斜斜,可以說是輕率的感覺。所以這個「冠」,此地冠指正的,所指出的就是指我們戴帽子要戴得整齊。   『紐必結』,「紐」就是鈕扣,沒有鈕扣的是拉鏈的,我們也要把它拉好。鈕扣要扣緊,有時候我們鈕扣鬆掉了,可能在半路掉了。所以,在平常的時候,我們也要檢查自己的衣服,鈕扣是不是有松的感覺;有松的話,應該把它縫好,免得穿出去之後不曉得掉在哪裡。有時候參加重要的聚會,因為鈕扣掉了而出糗了,這個都是很失禮的事情。所以平常我們對於自己的衣服、容貌要特別注意整齊,穿戴好整齊之後再出門,免得有很多狀況,我們沒有辦法感覺的。   過去從事教學的時候,有時候看到學生家長匆匆忙忙來接小孩,有的甚至衣服穿反面,裡頭穿成外頭,這都是因為一時的匆忙沒有注意到。偶爾,我們如果一疏忽的話,也有可能把鈕扣扣顛倒了,很奇怪的出門,等到一發覺自己這個窘態的話,已經為時已晚。尤其女眾,我們女生出門的話,應該要特別注意,如果你的拉鏈是在後頭,出門一定要摸摸看是不是有拉起來,是不是有扣好,因為在後頭我們沒有辦法注意到。所以在出門之前,即使晚了一分鐘,我們都要仔細的端詳看一看,有沒有哪裡不整齊?不但自己出糗,這個對別人也是不尊重、不禮貌。   『襪與履』,襪就是指襪子,履就是鞋子。『俱緊切』,如果有鞋帶的鞋子,應該要把它綁緊。襪子也要穿好,不能一腳高,一腳低,這樣穿出去就非常沒有禮貌。「切」就是要把它綁緊。「俱緊切」,「緊」要綁緊,要綁得牢。我們也看過很多人,上半身穿得非常的整齊,非常的端莊,非常的好看;可是你再仔細端詳他的鞋子,你會覺得非常的不搭調。為什麼?鞋子很臟。所以我們要出門之前,的的確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衣冠有沒有整齊,穿戴是不是自己已經覺得整齊了再出門。這個整齊並不是要穿得非常的華麗,而是沒有失禮於別人,自己也會懂得尊重自己。   襪子跟鞋子,我們也要督促子弟,襪子一定要拉好再穿出門。有的上面的這個口已經鬆掉,所以一腳高一腳低,也是很不禮貌的。平時做家長的也要懂得,也要經常注意孩子的儀容,是不是有穿戴得不整齊?如果不整齊的話,我們也要告知他,該扣的應該要扣得很好,不可以與人有邋遢的感覺。   人的容貌是我們第一眼所見面的第一個印象。不好的容貌,不好的儀錶。不好的容貌沒有關係,但是你有良好的儀態,你有整齊的穿著,也會讓人覺得看起來很舒服,不會失禮於別人。曾經聽到朋友這樣講,他們說辦公室有人穿著很不得體,就是把家裡的這種很輕便的衣服穿去上班。結果很多同學、很多同事很不以為然,為什麼?因為辦公室是一個比較莊嚴地方,我們不能為了自己方便,然後不懂得這種衣服的穿戴的重要性。所以,儀容的整齊也是一個人的威儀所表現出來的,我們要特別謹慎小心。我們再看下一條: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這裡就講到我們放置衣服的時候,一定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隨便亂放。『勿亂頓』,這個「亂頓」就是隨便擺置。『致污穢』,以致於衣服臟掉了。有很多小朋友,他即使到小學五六年級了,你要叫他自己整理自己的衣物,往往非常的困難。曾經在教學當中,也問了同學,會自己摺自己的制服的,請舉手?往往都沒有人。可見在家庭裡頭,父母也疏於教導自己的子弟如何摺疊自己的衣服。衣服自己會擺的,這樣的小朋友也不多,大部分都還是家長替他來整理好。我們想從小如果對自己的衣物他沒有辦法料理,自己整理;長大之後,他習慣沒有養成,就很容易沒有辦法自己料理自己的衣物,不能做到很整齊,這樣也不好。   過去有一個朋友,我每一次看到她,她的衣服都常保如新。有一次看到她穿著一件非常好看的衣服,然後讚美她說:你今天穿的衣服很好看。她就說:這一套衣服已經十幾年了!我就問她:你如何保養的。她就說到,她說她從小的時候,母親就教育她要如何保存自己的衣服。要把衣服,分成春、夏、秋、冬,衣服都要會自己整理,而且要會摺疊,該掛好的、該收好的自己都要懂得。因為母親從小就教她,母親在做的時候都會叫她過來看,然後比較容易的就慢慢教她,樣樣她都會,會疊會摺。她說即使要換洗的衣服,母親都要求她要摺好,放在籃子裡頭再去洗。所以她說從小因為得力於母親的教誨,所以她的衣服都常保如新。她說也因為母親這樣教她,所以她教導她自己的小孩,喝完奶瓶,會把奶瓶放在固定的地方。即使才一歲多,她說也可以訓練,也可以教導。   同時她說,母親從小就會注意細節,她學到母親的真傳,她也告訴兒子。她說從小兒子每一次到醫院打預防針的時候,其他的寶寶都哭得很大聲,但是她會跟她的兒子講說:寶寶,這個打針就是要讓你快快的長得高,讓你身體能健康。所以乖寶寶他就不怕痛,一點點痛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她這個小孩每一次打針,他都很勇敢,一點都沒有哭叫聲。由此可知,從小的家庭教育,從小小的一、兩歲開始,做父母的千萬不要錯過教育他們的機會。   一個人,他能懂得料理自己的衣物,他會節省很多的時間。為什麼?因為你懂得善用時間。一換下來的衣服,你就把它疊好,把它整理好,你就不可能堆置了一大堆。堆置了一大堆,不但衣服皺皺的不好看,同時對衣物的保存也會減低它的壽命。所以懂得整理衣物的人,他同時也應該很善於整理這個家庭,把家裡會打掃得很乾凈。過去這一個朋友,她就是如此,她很善於在很快的時間,就把家裡整理好。後來我就讚美她:這個實在很難得,能向你學習。她很客氣講,她是得力於母親小時候的教誨。可見家庭教育何其重要!我們再看第十五條: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   這一條也是前面第十四條的延伸,你能懂得整理自己的衣服之外,我們穿著更要得體。所以,這裡就講到穿著打扮不應該華麗。『貴潔』,最主要是在整齊乾凈。   『不貴華』,不重視華麗,不重視流行。為什麼?因為你重視流行,你要走在時代的尖端,你就要花很多錢,又要花很多心思去搭配,這些都有偏頗於奢侈跟浪費。有很多人他都會覺得衣服永遠少一件。我曾經就問剛剛提到的這個朋友,我說為什麼你每一次都穿得這麼好看?她說母親從小就給她一個觀念,衣服你在打折的時候去買,買整套的,你穿衣服時間很短,一搭上去就是一套。你可以節省很多時間,你不用在那裡搭配。只要端莊的衣服,我們一穿起來就會覺得很整齊、很好看。你再善於保養,你把它掛得好,把它掛得整齊,你穿起來不會皺皺的,你給人的感覺就是精神奕奕,非常的亮麗。   所以衣著給人的感覺也是非常的重要,得體與否。我們在出門之前也一定要看看,我們這樣的穿著打扮是不是得宜。古人他們很重視衣著,所以才講到『上循分,下稱家』。這個上,還有下,有兩個意思:如果你是長輩,你應該怎麼穿?「循分」,應該按照你的年齡、按照你的地位來穿著,不可以穿得不得體。「下稱家」,如果你對待晚輩,或者晚輩的穿著,我們也要注意。年紀小小的,他不能穿得太過老成,年紀大的人也不可以。我們在家裡穿著,對子女也是一種教育作用。父母穿得不得體,兒子看起來會覺得父母怎麼好像很邋遢一樣。   所以,在此地特別要注意的是家庭主婦,往往都會覺得在家裡沒有關係,隨便穿無所謂。殊不知,孩子從小就看到母親的模樣。母親在家裡如果不邋遢,穿得也不是太隨便的話,從小子女就會覺得母親相當的美麗,相當的雍容,相當的端莊。如果母親在家裡也隨便穿著,頭髮隨便梳一下,或者綁一下,這樣的儀容打扮也會讓子女覺得在心目中的母親是一個不好看的媽媽。所以在此,做母親的在家裡,我們要樹立良好的典範,在家裡的穿著也要適當,更不要疏於打扮。   古人教導婦女要有四德,哪四德?婦德、婦容、婦言、婦功。其中就有一點叫婦容。我們對於自己的容貌要特別注意到,不要讓人覺得在家裡像黃臉婆一樣,出門像一朵花,這樣對子女的影響也很大。為什麼?他們看不到母親美的一面,這樣對小孩來講也不是很好的。   過去在教學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小朋友他就問到我。他說:老師,你難道都沒有漂亮的衣服嗎?我一時很驚訝,因為他才五歲而已,為什麼會這麼注重我的穿著?因為每一次上課的時候,是上書法課,我很怕我的衣服被小朋友弄髒,幾乎每一堂課,固定的一堂課都穿固定的衣服,所以學生看到老師就永遠是那麼一套。這個學生他因為每一次看到老師都是穿一樣的,我就跟他講說:老師不是沒有衣服,是因為衣服經常被你們碰臟,所以才經常穿這樣的衣服,是以免把好的衣服漂亮的衣服被你們碰髒了。但是想一想,就覺得我這樣是錯誤的,於是後來只要有上課的時候,我都注意自己的儀容、自己的容貌、自己的衣著,也要讓學生覺得老師每一次雖然有不同的衣著,但是也要讓他覺得老師每一次耳目一新,精神奕奕。   所以被小朋友教了這一課之後,也特別注意到我們的儀容。非但是大人他們會注意到,連小小的五歲小女生,她們都會注意到大人的衣著。所以身為父母的,身為師長的,我們都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儀容。尤其衣服不可以穿得太緊,或者太暴露,這些都不好,都是很失禮的。尤其女眾方面,我們的穿著更應該特別的注意,適當的打扮給人會有很好的印象,人家第一次見面,一定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穿著隨便,與人感覺就不一樣了。尤其有面對面試,或者參加重要的聚會的時候,我們尤其要特別注意儀容的整齊。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這裡就講到飲食不可以挑剔。為什麼?均衡的營養才有健康的身體。如果小孩從小他就會挑剔食物,孩子的發育就很難均衡。尤其現在孩子都生得很少,在家裡幾乎父母還沒有動手,他就先吃。所以在飲食方面,在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我們也要告誡自己的子女,父母還沒有動手,長輩還沒有用餐之前,晚輩肯定不可以動手先吃。   除此之外,孩子有挑食的習慣,更是從小就不應該讓他養成。有一些習慣更差的,他會在菜肴裡頭翻來翻去,挑來挑去。也有很多父母,他因為疼自己的小孩,所以也會在裡頭專門挾他喜歡吃的,從小就特別愛他,把他喜歡吃的,在眾人之前就翻挑給他吃,這個也是很不對的。為什麼?他會看到父母這樣做的話就是疼他,所以他將來如果認為這是正常的,只要你喜歡,你就可以這樣挑。將來他長大到外頭,就很容易有這種習慣毛病跑出來。   所以,從小不好的習慣,做父母的一定要謹慎小心,及時要給他制止。還有吃飯的時候,飲食的時候,聲音太大聲也不可以。除了吃飯不能吃過量,不能說他愛吃就盡量給他吃,吃了不節制,從小就胖嘟嘟的,這個也不好。『食適可,勿過則』,也就是說從小對孩子的飲食,我們也要告誡他要節制。不可以說今天飯菜好吃,就多吃;今天飯菜不好吃,不喜歡吃,他就少吃。從小養成他定時定量不挑食,這個孩子才能長得健康活潑,身體抵抗力才會增強。   我們也看到很多營養不良的小朋友,仔細一打聽,我們看他的飲食幾乎非常的挑食。因為挑食,得不到均衡的營養,所以才會感覺抵抗力不足,經常在生病。所以從飲食方面,為人父母的在家裡,從小就要讓孩子養成不挑食的習慣,飲食不過量的習慣。   小孩往往也會跟大人一道出去應酬,看到大人飲酒,有時候做父母的,看到青少年已經十來歲了,已經念了國中、高中了,往往也會斟一點酒給他喝。這也是不好的。在這裡我們看到: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   如果年紀輕輕,在少年的時候,他經常飲酒。我們曉得,酒喝多了會傷身。自古以來的酒,它是一種健康的食物,它不是平常給人喝著玩的。我們看以前的酒杯,它旁邊有兩個耳,高高的耳,你拿起來斟著喝的話,你大口就會碰到你的臉頰。所以,古人他喝酒是為了促進血液循環,他不是飲酒作樂。   我們曉得,現在人喝酒就不一樣了!往往有牛飲的這種習慣,而酒後又經常亂性,酒後醜態百出。所以這裡就告知,我們從小子弟在家裡頭,小小的年紀不要讓他學會喝酒。大人喝酒,小孩在這個時候不宜給他喝,即使淺嚐也不應該。為什麼?因為喝酒很容易上癮,上癮之後要戒除就很難。   我們曉得一旦有酒癖,他喜歡喝酒,我們知道很多家庭會破碎,往往不是酒,就是色,就是賭。所以,既然酒它的危害性有這麼強,有這麼高,做父母的不得不從小就要注意孩子他的飲食狀況。尤其孩子出門,可能三五成群,他們就會去所謂的PUB。如果去這樣的地方,回來之後,你聞到酒味,應該即時的制止。因為現在外面的誘惑力量太大了,一旦養成,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都知道『飲酒醉,最為丑』。我們看到酒醉之人,他的醜態是不堪入眼,同時也傷害到我們的身體。我們說「慎於始」,年紀輕輕的時候,做家長的在這一點也要特別的小心。尤其有些父母他對酒也有相當的嗜好,這個時候也要注意子女在旁的話,不應該飲酒過量,免得造成子女不良的影響。接下來我們再看第十六條: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步從容』,就是我們走路的儀態。我們的姿勢除了走路以外,我們站的姿勢,坐的姿勢,都要很從容不迫。什麼叫從容不迫?就是很緩和,很端莊,很穩重。如果走路很急,很匆忙,我們曉得,這個人的性子肯定很急。這樣的人給人感覺就會是沒有耐性之人。長官看到你如此,他怎麼可能會把重任託付於你?如果在家裡性子很急,一定很容易與家人發生衝突。在外與朋友交往,如果你個性很急,也會得罪很多人。走路、說話、站立的姿勢,都會讓人覺得你很趕你很匆忙,這樣都是不對的。   我們經常聽到老一輩人教導我們,人,坐要有坐相,立也要有立相,走路也要有走路的儀容。但是我們看看今天的社會,這種教育已經很少。我們也看到有人走路,頭向來就是低低的,就是往前沖。走路的神態,我們也可以感受出來,有的人走路的時候不經意,嘻嘻哈哈;有人站的時候也是很難看,坐的姿勢也不好看,不端莊。這樣都會給人沒有禮貌、沒有家教的感覺,也是不好的。   所以,「步從容,立端正」。從小在家裡,我們如果看到子女、子弟,家裡的子弟走路不好看,我們從小就要予以糾正,坐的姿態,站立的姿態,也都要特別引導他。一個人行得正,他就立得正。如果你連站都站不好,歪七扭八的,或者一付輕浮的樣子,這都是很不好的。所以從小養成這樣的習慣,就有待於父母好好的教誨。同時做父母的,你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你走路時是不是也那麼趕?那麼急?如果你講話也那麼趕,走路也那麼趕,子女肯定也是會跟你一樣。所以,怎樣教小孩?就從自身開始先做起。自己如果都不能以身作則,來要求子女的時候,恐怕沒有辦法達到教育的目的。   我們再看『揖深圓,拜恭敬』。「揖」,古人講「打恭作揖」,這是很恭敬的一種禮節。以前的衣服袖子很長,所以打恭作揖怎樣才標準?一定要圓,不能擠在胸口,一定是圓的。「圓」,也代表圓融,代表恭敬。我們現在不講這樣的禮節,而是打招呼。但是打招呼我們要發自內心,不要皮笑肉不笑,要發自內心的跟對方打招呼,從內心做出你的和顏笑容,一定會讓對方感受到你是如此的尊敬他,跟他作禮。   『拜恭敬』,這個意思是指如果我們參加一些聚會,有禮拜的時候,我們在行拜的這個禮節,也要特別給人以恭敬的感覺。比如從電視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首長在參加一些祭典的時候,我們從電視畫面可以感受到怎樣的拜法,他與人是恭敬的。有的人頭只有低一點點;有的人他的腰很軟,他就會稍微再彎一點點。有的人拜的速度很快;有的人很緩和。你會覺得他真的是很恭敬的在禮拜。所以,這裡也告訴我們「拜恭敬」。   凡是碰到祭拜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到,要用虔誠的心,拜也一定要把腰彎下去,代表我們用身體恭敬的向對方祭拜。譬如說祭拜的話,是對亡者的一種恭敬、一種禮儀、一種禮貌。從電視上我們也看過,很多人就是頭輕輕的一點,很快動作就起來。雖然他沒有感覺,但是我們從畫面上可以感受到,好像是不恭敬的樣子。所以,怎樣是恭敬?我們可以試驗看看,腰沒有彎跟有彎,速度很快跟緩和,有很大的差別。旁人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你有沒有恭敬,你有沒有從內心發出恭敬來。   就好像我們對長者行禮一樣,像蜻蜓點水,我們就曉得不是真誠的恭敬。你能緩緩的把頭配合著腰,輕輕的緩緩的點頭,然後再抬頭起來。如果你的腰沒有彎跟有彎,相差很多,從旁人的眼光來看,你恭敬與否,在這個時候可以看得出來。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勿』就是不可以,『踐』就是踐踏,『閾』就是門檻。過去我們的房子可以說大部分都是四合院,四合院裡頭,每個房間一入門都有門檻,因為要關木門,所以都有高高的門檻。我們現在房子的建築結構大不同於以前,所以門檻已經很少見到了。可是在一些寺廟或者比較傳統的建築,它還是有門檻的。   以前的人,他會教育自己的子弟,碰到有門檻的地方,絕對不可以往上踏上去,然後再下來,一定是要跨過去才有禮貌。我們現在沒有,如果我們去拜訪別人,在進房門之前當他們家裡外頭有一個踏墊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到我們的鞋子有沒有臟掉。我們要在這個踏墊上踏一踏再走進去,就不會讓人感覺你帶了一些灰塵、髒的東西進來。因此,時代雖然不一樣,但是我們可以互通它的精神所在。   什麼是它的精神所在?就是要懂得禮節。也有很多人說禮節是吃人的,這完全是不正確的觀念。我們與人相處都希望對方有禮貌,同理,對方也希望我們也遵守禮節,禮尚往來。所以,有節度的約束自己的行為是相當重要的。   「勿踐閾」,我們現在即使沒有門檻,但是如果有機會到寺廟裡去,也要告誡子女,在這個時候千萬不可以爬上去踐踏,然後再跳下來,這都是很不禮貌的情形。   『勿跛倚』,跛還可以讀成「必」,就是兩隻腳不同時的站立,就是站一隻腳,一隻腳斜放著。我們這樣兩隻腳不能同時的著地,肯定身體會歪一邊。所以,以前的人他就很重視,孩子很小就要注意自己的體態,自己的姿勢。姿勢不好看,不良的習慣,從小都要教好。所以這裡講的「勿跛倚」,就是身體不能經常的歪斜,或者靠在牆壁上。你靠在牆壁上與人講話,是多麼的沒有禮貌!   所以,我們讀到這樣的字眼,我們想想,我們這一生當中,這個跛倚的情形可以說經常的發生。有時候會覺得先站一隻腳,一隻腳休息,或者靠在牆壁舒服一些。殊不知,給人個感覺是相當失禮的。   『勿箕踞,勿搖髀』。為人父母的更是經常犯。過去曾經有一個小朋友,他很小,大概五歲多,末學就教他《弟子規》。他讀到「勿箕踞,勿搖髀」的時候,他就問我,什麼叫「勿搖髀」?我就跟他講,搖髀就是坐在椅子上面,把兩隻腳翹起來,然後大腿一直抖動。他說原來是如此。五歲的小朋友,當他會背《弟子規》的時候,他讀到這裡,問我這個是什麼意思?他懂了之後,剛好隔不久他回到家裡,看到他的父親坐在沙發上面,翹起腿來,然後就在那裡抖抖抖。小朋友一進門,他看到父親這樣,他就跟他講:楊老師說「勿搖髀」,就是說坐的時候,大腿不能這樣一直搖,這樣是不好看的。結果爸爸笑得很開心,馬上把兩條腿擺好。由此可見,小孩子在還沒有受到外界環境污染的時候,我們教他什麼,他就會完全的吸收什麼。他看到父親這種舉動,他就想到《弟子規》裡頭教我們「勿搖髀」。   什麼叫「勿箕踞」?箕踞,就是這兩條腿坐的時候張開的,像過去的畚箕一樣。畚箕,因為它的弧度是這樣出去的。所以,兩條腿不能坐得像畚箕一樣,開開的,很難看。尤其是女生,從小做母親的、做父母的看到子女他的坐姿不良,我們要特別的注意,一定要予以糾正。不然等他習慣養成,這個姿態將來會經常出糗的。自己不曉得這種毛病習氣,對於將來會有很大負面的影響。為什麼?人家看你一副輕浮的樣子,誰會喜歡你?對自己來講,也會影響自己的聲譽。無論是在聲譽方面,在行儀方面,都得不到別人的敬重。所以「勿箕踞,勿搖髀」,可以說為人父母的,他不經意當中可能就會犯了。   也有很多人,他會認為《弟子規》就是教教家裡的小孩。如果有這種心態的話,那就完全錯誤了。因為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很多學生會向我反應,他說:《弟子規》裡頭的我爸爸完全沒有做到。老師在這裡講給他聽,他覺得很好。回到家裡,看到父母他們是這樣的態度,他們就會懷疑到底爸爸的對,還是老師的對?所以,做父母的,當我們有這些習氣毛病的時候,自己應該要及時的改正,不要讓子女覺得父母都做不到,為什麼我要這樣做?這樣就太可惜了。所以《弟子規》,不但子女我們要把他教好,做父母的更應該落實,這樣才能以身作則好好的教育他們。   【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   我們都曉得,現在的建築幾乎很少有帘子,大都是用窗帘,沒有帘子。古時候的建築,往往每一間的間隔不是用門,可能就是用帘子。所以古人教育自己的子女,從小在掀開這個帘子的時候,要『勿有聲』,就是不可以很大聲,不可以一撥,後面剛好有人走進去,就打到後面的人了。我們現在沒有帘子,但是有窗帘,就要教導子女,拉窗帘的時候,不可以很粗魯,應該要輕輕的拉。窗帘也是一種比較細緻的東西,如果你用力很猛,或者拉得不好,它上面的鉤環都有可能掉下來。   這一條也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動作要細膩,不可以很粗魯。細膩的動作就從窗帘做起。並不是只有這個帘子重要,包括其他的事情,譬如說整理家事、搬東西,我們都不可以很大聲。如果動作很大,那就表示你的行為非常的粗鄙,不用心,不專心。所以,此地只有指「緩揭簾」,不能有聲音,其實其他的也都不應該發出很大的聲音。尤其是椅子,有些時候大人也會偷懶,拉椅子,靠近桌子一點,往往是用拉的,然後就發出很大的聲音,吱吱的叫。因為圖一時的方便,卻沒有感受到周遭可能有人在休息,你這樣的動作就會影響到別人。所以,從「緩揭簾」開始,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要謹慎,不應該很粗魯,動作不應該很大;細心的人,它的聲音往往微乎其微。   『寬轉彎,勿觸棱』。這個是講到走路的時候,遇到有角的地方,我們要稍微讓它有空隙一點,不要距離得太近,撞到桌腳。有時候,我們也看到人莽莽撞撞的,不是碰到椅子,就是碰到桌子,有時候難免也會撞到牆角,受傷。所以這裡告訴我們,小時候我們就要學到走路要小心,做事情要輕盈,不僅步伐要輕盈,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輕盈。   「勿觸棱」,我們都曉得這個稜角很危險。走路是如此,開車碰到稜角的地方,碰到轉彎的地方,我們更要注意。如果平時我們懂得任何環境都要小心,都要注意的話,那很多災禍都可以避免。此地只有舉到「緩揭簾」,還有「寬轉彎」,這裡都告訴我們,從家庭生活當中,我們就要學習動作、態度都要輕盈,不可以很粗鄙,很粗魯,動作很大,也就是說從小就要培養仔細的心、恭敬之心。   在《禮記》上有這樣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什麼意思?就是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用恭敬心去做。恭敬心,用簡單的字眼來講就是專心,如果心不在焉的去做任何事情,肯定都做不好,而且你會碰撞得很大聲。除了「緩揭簾」跟「寬轉彎」之外,再來,我們拿東西也是要特別的注意。所以這裡有講:   【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   『執』就是拿的意思。我們拿空的器皿,就要感覺好像是在拿很滿的東西。為什麼?如果你沒有很專心的端這個東西,有可能撞到了,碰到了,摔破了。不就很可惜嗎?   『入虛室,如有人』。到沒有人的房間裡頭,也不可以隨便。為什麼不可以隨便?因為那是別人的東西,也要感覺有人在。有很多人對於別人的東西都很隨便。所以這裡也告訴我們,拿東西要特別的謹慎小心,拿不好就會碎掉。或者你端菜,母親叫你端菜,你端不好,碎掉了。所以這種細心的行為,這種細心的、專註的精神,從小就要養成。在沒有人的地方,也更應該要教導子女懂得尊敬別人,即使沒有人看到,我們也要教他「慎獨」。沒有人的地方,更應該謹慎自己的內心,是不是起了偷盜之心?是不是起了不應該起的念頭?隨便碰別人的東西,因為這些都是很不尊重別人的態度,所以要特別的小心。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   我們先看『事勿忙,忙多錯』。我想每一個人都能親身體會到,當自己很忙的時候,就會愈來愈緊張,緊張得到最後可以說是沒有頭緒,所以就會錯誤百出。所以這一段話「事勿忙,忙多錯」,就是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心裡都要先有一個計劃。什麼是優先次序?我們都要明了,哪一個應該先做,哪些比較重要我們應該要先做。千萬不可以等到時間非常緊迫的時候,才匆匆忙忙非常的緊張來把它完成。結果事與願違,往往會做得不好,也很容易出差錯,而且也會影響整個團體。如果是團體行動的話,你的緊張忙亂都會讓別人的情緒整個受到影響。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內心一定要清清楚楚,不要事情很多就忙亂得沒有頭緒。   為人父母的在家裡教導自己的子女,我們平常也要有讓他學習的機會,也就是說要機會教育,要讓他做家事,或者做家裡的一些事情,請小孩也一起來參與,讓他有歷事鏈心的這種磨練機會。   什麼叫歷事鏈心?在做事情的當中,教導他如何來觀看你的心。過去末學經常舉辦家族性的夏令營。每當暑假的時候,所有的家親眷屬,這些小朋友就會聚集在家裡,我就會教他們。從哪裡開始教起?從擦桌子,教他們怎麼擦,擺碗筷怎麼擺。吃飽之後,教他們怎麼收拾;收拾完以後,要教導他們如何洗碗。像這一套,做父母的千萬不要把孩子學習的機會全部剝奪了;也不要因為孩子的功課很多,這些學習的機會,都讓他沒有機會來做。你沒有機會讓他做事情,他就沒有做事的經驗;沒有經驗,一旦碰到事情很多,他就很難料理,往往都會忙成一團。   別的不說,我們就只看孩子的功課。如果他沒有養成「今日事,今日畢」。功課累積了很多,一旦要考試,匆匆忙忙的在那裡臨時抱佛腳,像這些都是平常做父母的疏於對孩子的觀察。所以「事勿忙,忙多錯」,做事情我們不要給人匆匆忙忙的感覺,因為忙亂當中很容易出差錯。所以古人告訴我們「欲速不達」,做任何事情,應該從容不迫,要有充裕的時間去稍微的計劃一下事情要怎麼做,免得事到臨頭,擠在一起忙,亂在一堆,這個都很不好;而且個性很急的人,他愈是容易犯這一句話。   我們再往下看,『勿畏難,勿輕略』。「勿畏難」也是在說我們做事或者學習,在課業也好,其他事情上也好,我們要有不畏困難的心態。人往往都會挑好做的去做,碰到困難的大部分都會畏縮,不敢前進。也因為這種心態,所以人要超越自己的能力,往往有相當大的困難。我們也看到很多小朋友,對他的課業,尤其是理科、數學這一方面,還沒有算就先投降,說:我不會,然後就把題目推到父母那裡,請父母或者請哥哥姊姊教他。碰到這種情形,我通常都會先告訴學生,要先把自己怕困難的這種心去除掉。這種害怕的心理,自己先要有勇氣來克服它。為什麼?碰到困難的事情,如果我們的頭腦能冷靜一點,能反覆再三的學習,肯定可以做好。   曾經有一個小朋友,他的數學不太好。大概小學四、五年級,當他背到《中庸》里的一段話,「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他讀到這裡的的時候,就問我是什麼意思。我就舉例跟他講:當別人的聰明智慧比我們好很多的時候,可能他一次就會了;但是我們如果用一百次的功夫來反覆的訓練,自己也可以達到,也可以像他一樣的行。如果人家用十次功夫就會做到,就能達到,我們如果差一點,沒有關係,我們不要怕困難,我們用一千次,說不定就可以完成。這個小朋友他突然豁然開通,他說:我終於明了了,我的數學為什麼都考得不好?就是因為我很害怕它,我做得太少。我說:你很聰明,你能懂得這個意思,你就會運用;碰到任何困難,沒有辦法突破的地方,你能多學習,你就會了。   所以「勿畏難」,也是我們做人處世相當重要的一種鼓勵,要鼓勵自己不要怕困難,要經常勉勵自己,向自己挑戰。果能如此,經常向自己挑戰,你的才學就會慢慢的進步,慢慢的提升。   但是也不可以有驕慢的心態。「勿輕略」,這個「輕略」就是輕視、忽略。有很多小朋友從小父母就給他上才藝班,或者其他語言班,所以他因為已經事前學習了,每當學校再有上同樣的課的時候,他往往就會比較傲慢,因為他已經都會了。這樣所表現出來的就是輕慢,輕慢的態度,不能謙虛,不能謙虛就不會努力用功去學習。   所以這裡也告訴我們,對於世間的任何事情或者學業,我們不能有輕慢、輕忽的這種心態,我們都要用恭敬心求教於別人。看到別人做任何事情,我們應該要敬重他,千萬不能輕視,別人做的事情就是比較差,就是比較不好。所以這個輕略的心態,往往很多做父母的都會忽略掉。所以,子女從小也會向父母學習,對於任何事情,他不在乎,不看在眼裡。這些都是不好的示範,我們應該要特別的注意。   【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這個『斗鬧場』,在古時候,是指有一些競技的地方,譬如說有鬥雞的地方,斗一些小動物的地方。「鬧」就是非常熱鬧,很繁華的地方。『絕勿近』,從小我們要告知自己的子女,這些地方為什麼不要接近?因為這些地方比較容易犯罪,犯罪的地方往往都聚集在這裡,它會經常發生鬥毆的現象,可以說是是非之地。我們看現在社會,有很多類似這樣的地方,譬如說聲色場所,歌廳、舞廳這一類的。這一類的場所,它有一定的年齡限制,不是那個年齡的人,肯定不可以去,那是違法的。   如果子女經常去這種地方,我們曉得很多犯罪的地方,往往彙集在這裡,因為這裡去的人三教九流統統有,可以說出入的分子非常的複雜。自己的子弟如果經常到這種地方,為人父母的應該要謹慎小心。為什麼?聲色場所很容易令人墮落。很多不良的嗜好、行為,可以說都是在這裡所學到、所污染到的。所以為人父母應該要特別注意,自己小孩出入的場所是不是這種地方。   我們都曉得孟母,她為了教育孟子,希望他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所以孟母有三遷。搬遷到最後一個地方,學校附近,才看到孟子每天會跟這些學生學習,所以環境非常的重要。我們在教育子女的時候也要注意居家環境,是不是很接近這些斗鬧環境,我們也要特別注意。環境不好,很容易令人污染而不曉得。有道是「入芝蘭之室,久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不聞其臭」。所以環境對一個人,可以說非常的有影響力,我們不可以不對環境重視。   『邪僻事,絕勿問』。從小,父母如果有講一些比較怪異的孩子不應該聽的話,也不應該在自己子弟面前講這些話。所謂怪力亂神這些,或者是有涉及到妖魔鬼怪的,比較奇怪的、比較偏頗的、比較偏激的這種言論,我們都應該告誡孩子們不要接觸;不僅不要接觸,更不要去問它。如果孩子很好奇,我們應該跟他講:你聽了這些話,晚上做惡夢,你睡不著,你會怕;你聽了之後,你半夜不敢起來上廁所,所以對你來講都是不好的。如果孩子從小有好奇心,對不好的這種行為言論,我們都要告誡他,千萬不要去了解,了解之後對他身心都有嚴重的污染,反而是不好的事情。   我們看完十七條可以清楚的了解,從一個人的行為態度,還有他的內心精神方面,都已經一一的陳述出來。尤其「事勿忙,忙多錯」,可以說是現代人的一種通病。我們看到現代人工作壓力很重,事業非常的忙碌,所以經常忙得焦頭爛額,內心也經常的惶恐不安。當我們讀到這一條的時候,無論你是家長或者是社會人士,我們都應該要特別的謹慎小心,以改正自己這些忙碌緊張的習慣。請看第十八條:   【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   這一條也告訴我們一些生活禮儀,有很多孩子他曾經跟我抱怨說:每一次媽媽到我房間都不敲門。我就問他說:為什麼不敲門?他說:她會偷偷的進來,突擊檢查我有沒有在看書。我就跟他說:一定是你有曾經不在看書,而是看其他漫畫故事或其他課本的時候,所以媽媽才會突擊。他就跟我講說:我之後就把門鎖起來,讓媽媽無法進來。這件事媽媽也跟我投訴說:我女兒一進房間就把門鎖起來,不讓我進去,不論我怎麼敲門,女兒就是不讓我進去。這裡就產生了一個親子當中溝通不良的現象。   我們如果讀《弟子規》,就會曉得,不管我們到任何房間,有沒有人都應該先要敲門,輕輕叩門,扣一下,讓裡面的人了解外面有人。輕敲之後,裡面有答話之後,我們再請他進來,同意允許之後我們再進去。   所以這裡就告訴我們,凡是進入房間的時候,不論任何房間,或者公家單位辦公室也好,我們都要先敲門,敲門還要問裡面有沒有人。『問孰存』,為什麼?我們曉得,如果我們在門外面看到有很多雙鞋子,我們就曉得有很多人在裡頭,說不定人家在開秘密的會議。如果我們很魯莽的門一開就進去,可能會妨害到別人。如果人家在開秘密、機密的會議,你一進來也會被誤以為你是不良之人,故意來當間諜,來破壞,所以難免也有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養成習慣,不管你到什麼樣的房間,都要先敲門;一定要養成習慣,不論裡頭有沒有人,一定先敲門。我們也經常在公共場所,尤其我們在洗手間的時候,往往有的人非常粗魯,如果加上門鎖壞掉,可能因為你的魯莽,彼此就會發生很尷尬很困窘的事情。所以無論做長輩或者晚輩,對於子女房間,我們要入門,也應該跟子女告知一下,先輕輕的敲門,然後再進去,不要讓裡面的人嚇一跳,突然有人進來。尤其有時候辦公室非常的安靜,如果這樣輕輕走進去,可能人家會嚇一跳。所以「將入門,問孰存」。有很多成年人都沒有辦法做到,所以在此我們提出來,做為父母一定要先以身作則,從家裡做起。   『將上堂,聲必揚』。這裡也講到「上堂」,大廳或辦公室比較大的,往往要進去之前,譬如,敲門說:我是誰,我來了;或者說:大家好,讓裡面的人了解有人,出聲一下。「聲必揚」,一定要讓對方知道有人進來。譬如說我們求學的階段,進了辦公室一定說「報告」,然後才進去,讓裡面的老師、師長知道有學生進來,這是一種禮貌,同時也告知裡頭的人,知道有人將要進來。千萬不可以很隱密的這樣走進去,如果萬一人家有掉了東西,我們就有可能變成嫌疑人。所以「將上堂」,要記住,一定要出聲音。聲音也應該要出得和緩,不可以很急,不可以很急的答應,這都是不好的。我們敲門進去之後,或者還沒有進去,當別人問你:你是誰?   【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   當裡頭的人回答說:你是誰?我們就要完全把自己的身分表露出來。譬如說,我姓什麼?名字叫什麼?我是誰?我將找誰?一定要報告清楚,讓對方明了。   『吾與我,不分明』。這裡是講,如果你說「吾」,就是自己的意思,「我」也是自己的意思。「不分明」,如果你回答說:是我、我啦。「我」是誰?別人不曉得。尤其現代家庭都有電鈴,我們按了電鈴,對方拿起聽筒一定會問:你是誰?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具名以告:我是誰,我要找誰,要讓對方相信我們是誰之後,表明來意之後,他肯定就會開門。   千萬不可以很魯莽,電鈴拚命的按。我們按電鈴也是要輕輕緩緩的,不可以很猛很用力拚命的按。有很多小朋友每一次去上課,有時候他那個電鈴按得非常急,很難聽,往往我都會告誡學生,按電鈴也要有氣質,不可以拚命一直按。我跟他們說:你按完電鈴一定要停一下,讓裡頭的人,譬如說他在房間、在客廳、在廚房,他聽到以後,一定要走路過來,才能為你開門,回答你。千萬不可以認為你按了人家馬上就要回答,這是很不禮貌的,因為不可能每一個人他都守在電鈴的旁邊。   這樣的告誡學生之後,學生也能遵守這樣的禮貌,按了以後稍微停一下。如果停了差不多二十秒、一分鐘,沒有人,我們再按一下,說不定在陽台後面沒聽到,這個時候我們才可以再按。千萬不可以很用力的很快速的這樣按,非常的吵,也會吵到別人。   「吾與我,不分明」,除了入門之外,我們在這裡也附帶說一下,每一次到了教師節,老師總會收到學生很多的問候卡片。有很多學生以前在一起的時候,跟他很熟,現在長大了,他已經沒有辦法上課了,他對老師的懷念就會寫個卡片送給老師,順便問候老師。可是往往他們都沒有具姓,只有寫名叫某某,事隔那麼久,學生又那麼多,做老師的實在很難想起這個人姓什麼?所以「吾與我,不分明」,對方知道我自己對老師的一種禮貌,要寫信問候老師,可是老師他沒有辦法記住那麼多的學生。   所以在此,我們也告訴所有的小朋友,所有的學生,如果五年十年以後,你還相當懷念你的老師,寫信給老師,寫卡片送給老師,一定要具姓跟名,把姓名完全寫得清清楚楚,讓老師清楚你是幾年前的學生。千萬不要只寫名字,寫名字有時候又有很多同名的學生。所以這裡也附帶提出來,沒有具姓就「不分明」,沒有辦法辨別你是哪一位學生。我們再往下看下一句: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這裡也講到一般人的習氣毛病,往往手先拿著對方的東西,說:請借我用一下。不是先問,問了人家已經同意了,再動手拿。往往都是先拿,然後再講,這個也是非常不禮貌的。所以這裡就再再的告誡我們,當你需要跟別人借東西,要使用別人的東西,自己沒有這樣東西,一定要明明白白的告訴對方。『須』就是必須,一定要先讓對方同意你,同意借你使用,你才可以動手去拿。   『倘不問,即為偷』。如果你沒有問,你拿了就用,就等於和小偷沒有兩樣,就好像是小偷一樣。曾經一位母親跟我講,她說:這個《弟子規》很好用。我就問她:何以說?她說今天她的一雙女兒,老大大概小學二年級,老二大概四、五歲左右,兩個人吵架。妹妹就哭得很傷心,過來跟媽媽說,姊姊罵她凶她,所以她很難過,她就哭了,請媽媽替她出氣。媽媽很明理,她就問小女兒說:你到底有犯了哪些錯誤,姊姊是因為什麼罵你的?這個妹妹就跟媽媽說:我只不過拿了姊姊的玩具而已,姊姊就不讓我玩,就罵我,就凶我。   媽媽就跟她講說:好,我們來背《弟子規》第十八條「用人物」。然後下來就接著讓她念,這個小女生說:「須明求」。媽媽說:接著呢?她就說:「倘不問」。最後一句,「即為偷」,讓這個妹妹講。結果妹妹就哭得更大聲:媽媽我不願意當小偷,我知道我錯了,我不應該乘姊姊去上學的時候,偷偷的去拿她的玩具來玩,又沒有把姊姊的玩具放好。所以,當這個五歲的女生她讀「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她就曉得她的行為是錯誤的。   母親看到小女生,她讀到這裡更為傷心,就跟媽媽講說「我不是小偷」。媽媽就安慰她:你當然不是小偷,做錯事情,「過能改,歸於無」。所以她就跟妹妹說:你知道你的錯誤,趕快去跟姊姊道歉,道歉之後,如果你以後不再犯,你就沒有罪過了。所以,由這個小小的故事裡頭,我們可以曉得,我們千萬不要看小小年紀她不懂,她熟透以後,自然而然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五歲的小女生,她讀到這一條,她就知道自己的行為錯誤。我們做大人的更應該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我們在用別人的東西,是不是會犯這種很急躁的毛病,先拿了再說,拿了之後再向他報告,或者手上先拿著:借我一下!然後掉頭就跑。我們在團體裡頭也經常碰到這樣的人,這個都是很不尊重別人的一種態度,我們也要特別的注意到。   另外還有一個很小的小朋友,年紀大概在小班左右。每一次我上完課,我都會請小朋友吃一點小東西,吃酸梅。這個小朋友她每到下課時候,就自己去拿一包,拿到我的面前,拿一顆起來,就說:老師,我可不可以吃?第一次她有這樣的動作。因為以前都是我請他們,有時候我很忙,這個小朋友會按耐不住,她知道酸梅放在哪裡,所以她就自己去拿。拿了之後,到我面前,我就跟她說:《弟子規》裡頭,有一句話說,沒有經過同意,你拿了就好像是小偷一樣。她就說:對不起,我錯了。   我就跟她說:凡是你要吃東西,吃老師的東西,雖然每一次上課你們都可以吃,但是首先一定要先問老師,我可不可以吃,在家裡也一樣。我就跟這個小朋友講:在家裡,你要吃任何的東西,也要先問媽媽或者爸爸,我可不可以吃?而且吃的時候要從長輩先請,請到最後你自己才吃。這位小朋友經過我這樣一次教誨之後,每一次她就先來問,她會說:老師下課了,請問我可不可以吃酸梅?我就說:可以。她去拿了一包酸梅來以後,就拿一顆先送我,先請我吃。吃了以後,我已經有交代,如果有看到其他家長,一定要稱呼什麼媽媽好,請吃,到最後自己再吃,果然她也是如此。過了不久之後,這個小朋友的母親告訴我說:我女兒最近特別有禮貌。我說:為什麼?最近她一反常態,就是吃東西的時候,都會先請家人吃,大家都吃了以後,自己才吃,這個《弟子規》的功效還真不小!   所以我們聽到以上這兩則,我們在家裡頭,的的確確告誡我們的子女,隨時隨地無處不是教他的時候。《弟子規》裡頭的所有這些規範,可以說普遍運用得很廣,就看賢明的家長,你如何來教導。我們來看下一條:   【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   這裡就告訴我們,凡是你要借別人的東西;前面是說你要用別人的東西,一定也要明白的告知對方,讓對方同意之後才可以拿去使用。此地講你借人家的東西,『及時還』。「及時」就是有時間性,譬如說你跟人家講:我借完之後,我馬上還。你就要記住,馬上。你如果說:我跟你借三天、借一個禮拜。一定要在三天或者一個禮拜之內,要還給人家清楚。不可以借著然後就忘記了,千萬不可以。人最怕沒有信用,你沒有信用以後,你以後還想再借,因為你的信用不好,人家就不會借你,你再借就有困難。反之,就是這裡講的『後有急,借不難』。   所以這裡也告訴我們,凡是借人家物品,一定要及時還人家,在時間內要還給別人。千萬不要讓人來催繳,他說:你欠我的東西,還沒有還給我。這都是很不好的,更不可以借了然後就忘了,這更是要不得的。「後有急,借不難」,所以這裡很明顯的告訴我們,借人家物品,千萬要記得一定要有信用;沒有信用的話,將來要再借就非常困難了。 尤其成年人借錢這一方面,可以說很多人最忌諱也最怕,借了以後就不聞不問,就好像假裝沒有這一件事情。所以有很多人,他的聲名為什麼會敗壞,就是借了以後很皮,就好像完全不當一回事,這不但非常沒有禮貌,而且也相當不應該。 第五集 講座介紹:本集主講內容是《弟子規》的「信」:從「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到「過能改 歸於無 倘掩飾 增一辜」。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講到信,我們看「信」這個字,人、言構成信,人講話一定要真實,不真實就不信。講話也要注重你有沒有真誠,沒有真誠,沒有誠意,我們曉得人與人之間交往,最頻繁的、最容易溝通的就是言語,最容易表達的就是言語,言語如果不能建立在互信這種基礎上面,人與人的交往就可以說是非常的虛偽、非常的虛假。   所以這裡也告訴我們,從小我們要建立自己家裡的弟子要有誠信、要誠實,從小做人就要懂得誠實;在家裡不能誠實,到外面就有可能犯詐欺行為,欺騙別人的這種言語都有可能會出現。   所以這裡講到『凡出言,信為先』。凡是講話,我們首先一定要注意到,你講出來的話是不是真話。所以所講出來的話,要以信實為第一。   在《論語》里有這樣一句話,「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什麼意思?就是說以前的人,對於自己的言語非常的重視,每一次要講話之前,他都會三思,思考看看這句話可不可以講、該不該講,講了之後我有沒有辦法做到。所以每一次講話,就很怕自己沒有辦法做到。「恥躬之不逮」,這個「恥」,就是會認為自己講出來的話,做不到是一個很大的恥辱。這裡又講到,我們知道講話首先要建立在信用上面。   再來告訴我們,『詐與妄,奚可焉』。這個「詐」就是欺騙,「妄」就是不真實的語言,不誠實、不老實的語言。「奚可焉」,「奚」是怎麼可以的意思,怎麼可以做?「可焉」,可以做。講話已經要很老實了,那麼這些欺騙別人,講不真實的話,怎麼可以做?不真實就是謊話,說謊話。   這裡也要特別提出一點,有很多家長非常相信自己的小孩,自己的子弟,小小年紀肯定不會說謊話。在過去,父母可以這樣認為,很有道理,很正確。可是我們曉得,現在環境大不如前,有一些孩子他很聰明,他從電視上、從電影裡頭學到了很多絕活,欺騙的絕活。老師有時也會被學生欺騙,譬如說作業,回到家裡跟母親說作業放在學校,或者說今天沒有作業。去到學校以後,就騙老師說昨天家裡有事情,所以作業來不及寫;昨天因為家裡有重要人物來,所以我們就陪他吃飯,做什麼什麼,謊話一大堆。所以我們在家裡,我們也要看,子女他的言語,你只要看著他的眸子,如果有講謊話,我們從他的神情當中,也可以窺見出來言詞有閃爍,就可以曉得孩子有詐騙的行為。   過去也有一個學生,他寫暑假功課。我看了這個功課以後,我發覺為什麼他的生字、生詞還有造詞這麼少,明明課文有兩三面,照理講我看到裡面生詞有很多,但是他才少少幾行就沒了。後來我就說:來來來,我要看你的課本,要對照一下。凡是畫線的地方,就是要寫生詞的地方,我就看了一下,我看到很多用鉛筆畫的畫線被擦掉了,有被擦過的痕迹。所以我才知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們面對小孩子,不要小看他,年紀小小的,在現今社會裡,他們在外面被污染的機會相當大,當我們覺得有異樣,做父母的千萬不要因為忙而失於去追查,我們一定要追查,要看看。   所以這個「詐跟妄」,從小我們就要告誡自己的子弟,千萬不可以說謊話,一發覺,一定要馬上處理。處理管教的方式,前面講「父母責,須順承」。你要看孩子他有沒有接納你,有沒有接受你的教誨,你從你跟他的對應當中,你就可以清楚,可以了解。如果你看到孩子的眼神是瞪著你,這個時候父母的教育方式,你要再稍為調適一下。如果你在教小孩,你發覺孩子的眼神,他沒有懺悔,沒有悔改,心裡懷恨會表現在顏面上,我們也要特別注意,這個時候你必須要觀察孩子的習性,有的吃軟不吃硬,有的是一定要吃硬不吃軟。所以我們在教導孩子的時候,沒有一定標準,你要善於觀察小孩。   【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這裡指出人不要有太多話,太多話往往是惹禍的根源,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我們都曉得話傳來傳去,講來說去,到最後都變質了。所以我們深深感受到講話當中,彼此之間都有可能當場就聽錯;聽錯之後,它所延伸出來的問題可能會更大。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經常受困於流言,或者你不經意的一句話,到最後都惹出很大的麻煩。所以我們深深了解,話講多了容易出毛病,我們就要特別注意。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有這樣的經驗,我們今天讀到《弟子規》了,一定要切戒之,一定要戒除自己這種毛病,講話多說無益。   如果要說話,『惟其是,勿佞巧』。這個「惟其是,勿佞巧」,就是說我們講話要把握一個綱領,凡是無意義的話,我們不要講;有意義的話,可以彼此互相勉勵。真實之話,我們可以多說;鼓勵的話,彼此修身養性可以互相提攜的言語,朋友之間可以多說無妨。講好的話,講真實的話,講善良的話,這些都很好。「勿佞巧」,就是說我們講話當中,有的人講話八九不離十都是講一些人我是非,說一些人家的是非種種,都是講這些無意義的話。或者說自己受到委屈,好像別人欺負他,不重視他,講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這些話講得如果有偏頗的話,都會變成佞巧。為什麼?因為有人講話就是到處告狀,不真實的話他到處講。佞,就是不真實,偏頗。巧是巧辯,講一些不應該講的話語,這些都是不好的。   『奸巧語』,奸巧也是不真實之話。有時候我們總會感覺我沒有做錯,為什麼會有很多流言?這些流言大部分都是有人破壞,講了一些很難聽的話,一般人所謂講話狠毒,一般人就會感受到有些人講話真的會傷人會刺人,這些都屬於「奸巧語」,相當不好。有一句話提到「利刀割體痕易合」,就是被刀子割到,傷痕很容易癒合;「惡語傷人恨難消」,如果你用不好的言語去傷害別人,往往讓他一生都覺得非常痛苦,很遺憾。所以這種恨會懷恨在心,往往他也會伺機報復。   所以我們在言語當中也要特別注意,為人父母的這些言語都一定要確實的戒,不能講。如果父母經常在子弟面前批評這個,批評那個,這個子弟將來也會養成看到什麼他也會不平則鳴。我們曉得,不平則鳴也很容易得罪別人。所以在言語上面,這一條就告訴我們一定要特別注意。   『穢污詞』,就是不好的言語,粗魯的言語。有人罵人會講一些髒話,甚至幫別人封一個不好聽、不文雅的綽號,這些都相當不好。尤其同學之間,小朋友當中,都很容易犯這種毛病。什麼毛病?隨便取綽號來取笑別人,這些都是屬於「穢污詞」,孩子千萬不可以有這樣的習氣毛病。如果在家裡,父母發覺自己的子弟經常口出惡言,也要很謹慎小心的來教導他。一定要告訴他:你不喜歡別人講你不好,不喜歡聽別人罵你;同理,你也不可以用這樣的言詞來加與別人。 『市井氣,切戒之』。「市井氣」,就是指前面的這些,可以說是一般人,市井小民。這裡「凡出言」到「奸巧語,穢污詞」,可以說是一般人經常會犯的毛病,所以「切戒之」,應該要切實的改正過來。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學《弟子規》也就是改造自己,讓自己更好。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這一條相當的重要。何以說?我們都曉得人與人相處,最難的就是貴在相知。與人相處當中,最為遺憾的,就是朋友之間聽到謠言之後,引起誤會。所以與人相處中,難免就會有糾紛,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我們追根究柢,可以說是從口舌是非所開始的。一開始的時候,往往每一個人都沒有注意到。為什麼?我們看到事情之後,內心就會起了分別、起了執著,於是就會把話講出來。講了之後,這些話往往還會再散播出去,就好像往池塘里丟石頭,你丟了,噗通一下,一個小小的漩渦,慢慢的就擴散到整個池塘。所以人與人之間,在言語方面,我們一定要特別謹慎小心。   古人在此告訴我們,『見未真,勿輕言』。就是說你看到的事情如果不是很真實很明確,你就不可以妄加揣測,然後輕易的把話傳開;傳開之後,話愈傳愈離譜。有時候我們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影響一個人的聲譽,這是會讓這個人非常難過的。   『知未的,勿輕傳』。「未的」就是不是很明了,真相不是大白;這個「的」就是清楚明了。「勿輕傳」,傳就是把這件事情傳開出來。所以這二句話,「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相當的重要。   深信每一個人都有一些痛苦的經驗,就是被這些毀謗的謠言所困擾著。即使明明自己沒有做這樣的事情,但是總是會聽到很多謠言,把你傳得很難聽;沒有這樣的事實,也被捏造成有。所以人與人之間往往疏於言語,只要一不小心就會造成朋友之間的誤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誤解。誤解之後,一定會爭吵;爭吵之後,小者爭吵沒事,大者會引起鬥毆。   所以言語上,我們一定要特別的謹慎小心。即使你看到的是真實的,你所明白的是事情的真相,也不可以輕易的講出來。我們一定要有智慧,講話之前一定要想一想,這句話講了之後有沒有「後遺症」?會不會毀謗對方?會不會影響整個民心?所以事情的大小,我們都要特別謹慎小心,千萬不可以為所欲為,看到什麼就講什麼。看到別人好像不對,就不分青紅皂白的講出去,講出去會害了對方,對自己也很不好。   對這樣的言語,我們也要知道,凡是講是非者一定是是非人,我們也不要輕信別人的話語。為什麼?小者,這些言語影響一個團體的和諧;大者,影響整個國家,讓人心惶惶,都不對。尤其現在輿論媒體傳播非常的快,一有風吹草動都會影響整個民生生計,這是屬於比較大件的。所以我們在講話的時候,一定要很謹慎很小心,即使我們看到的是正確的,所了解的也是正確的,我們也要想一想,它到底有沒有利害關係?會不會影響別人?會不會破壞人的聲譽?會不會破壞整個團結和諧?都要謹慎小心。   這一條最值得借鑒、警惕的,我想應該是大人。在這一條,如果我們讀到這裡,一定會有很深的感觸,在這一生當中,我們難免也會受到流言的困擾,因此讀到這一條時我們應該要特別的謹慎小心。除了與人相處,這個言語之外;另外,如果是為人師表,你對這個內容不是很清楚,不是很了解;做學問,對於這個學問裡頭有所懷疑,也不可以輕易的傳授。因為你如果輕易傳授,會誤導學生,誤導弟子。所以在我們知見不是很清楚,我們的看法不是很明了的時候,我們做為師長的,對於教導子弟或是學生,這一點也應該要謹慎小心,要實事求是才對。接下來我們再看下一條:   【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   這裡也講到與人接觸的時候,我們都曉得人要有愛心,要有包容之心。在團體裡頭,我們有時候要借重別人的幫忙,才有辦法把事情做得圓滿。所以,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互相幫助一定是很好的美德。此地講『事非宜』,「非宜」就是不妥,不是很恰當,這不是很好的事情。我們在答應之前,一定要想想看,這個事情你幫助他是對還是錯?我們要建立在智慧之上。一定要明白,你這樣做是對的,是真的幫助他,還是在助他為虐?這個都要很清楚。譬如說你明知道這個人他好賭,他現在賭光了,再跟你借錢,你再把錢借給他,就很明顯,你這是助紂為虐。你不是在幫助他,你是更進一步的在陷害他。   所以,我們面對別人有求於我們的時候,我們要衡量這一件事情的對錯,千萬不可以變成幫凶。我們知道有一些小朋友,他到書局去看書,一些比較大的大哥哥、大姊姊,他就講說:我這一本書先寄在你這裡。等一下忘記,走出去以後,就變成這一個人他被誤以為是小偷。所以這種事,我們沒有經驗沒有關係;但是我們一旦明了之後,在某些關鍵的時候,我們不要答應得太快。這裡是講『勿輕諾』,「輕諾」就是輕易的承諾,輕易的答應。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我們也要小心,免得招惹災難到頭。   『苟輕諾,進退錯』。如果我們沒有明辨是非,我們就不會曉得,輕易的答應之後,「進退錯」,進就是做也不是,退就是不做,都錯。為什麼?我們講話首先要有信用,沒有信用,我們又會覺得面子掛不住。所以這一條,它告訴我們,在與人應對進退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小心。   拒絕也是一種藝術,很高的學問。如果你沒有辦法達到,你要婉轉,講得讓對方覺得你不是很嚴峻的拒絕他,也要讓他下得了台。千萬不要口氣非常的強硬,這樣也不好。   在佛門裡頭有一句話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有時候我們與人方便,別人卻變成隨便。因為我們幫助了他,卻反而造成反效果;有時我們一直同情他,你幫助他以後,反而讓他更進一步造作罪孽。所以我們在幫忙別人做事的時候,在答應之前,我們要詳細的問看看,他這個內容是什麼,不要先答應之後再後悔,那已經來不及了。   所以這裡也特別的告訴我們,我想很多人對於財物的借貸,往往都會有痛苦的經驗。當好朋友或者親人向你開口,向你借貸,借也不是,不借也不是。怎麼辦?這個時候我們要三思而行,一定要建立在智慧上。如果他是一時有困難,他的確是真的遭遇到困難,我們義不容辭,一定要雪中送炭,一定要幫助他。如果我們看到這件事情,它的影響,它有後遺症,它的危害很大,我們千萬要適可而止,不能幫。肯定不看人情,一定要嚴加的拒絕,免得造成往後的遺憾。我們再看下一段: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這裡也提到講話的時候,『凡道字』,「道」是講話的意思。『凡道字,重且舒』,這個「重」,一定要把重點講出來,「舒」就是要流暢,把你交代的這些話語要流暢,要把重點講清楚。不可以講了一大堆,不曉得交代的事情為何,這樣就等於白講。同時也讓對方沒有辦法明了,你所交代的是什麼事。所以,此地也告訴我們,尤其是在團體裡頭,或者你是主管,或者你是部屬,面對這樣的溝通,有這種上對下或者下對上的溝通,我們一定抓住到講話要清楚、要明白,尤其很重要的事情更應該要特別謹慎。   末學過去曾服務於公職,如果長官從遠地打電話回來,交代一些重要的事情,我都會再重複、再反覆反述一次,讓長官明白我所聽到的,我從電話中所聽到的是不是真實。為什麼?從電話當中,有時候我們會聽錯。言語當中有很多的字音發音是一樣的,如果沒有很仔細,有時候我們也會會錯意,這種都是不可預料的。所以講話一定要清楚明白,讓對方聽懂,他的感覺是完完全全的清楚明了。   『勿急疾,勿模糊』。它就告訴我們,講話不可以太急躁。有時候很急,漏掉關鍵的一句話,或者一兩個很關鍵的字,結果你因為太趕,漏掉了,就有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我們在言語上面,一定要把握住一個要領,當你在交代或者傳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吐字清不清楚。講得不清楚,讓對方做錯是我們害他,不能責怪對方。講得不明白,交代得不清楚,往往會有很大的後遺症出來,可能所做的全部都錯誤。   所以在言詞當中,我們講話要清晰、要明白。同時我們也要注意,你說話的聲音速度太快的話,對方沒有辦法吸收,沒有辦法聽清楚。尤其老師也要很注意。記得小時候上數學課,老師的鄉音非常重,往往到很重要的幾何數學時,聽不懂。為什麼聽不懂?因為不明了老師所表達的是什麼意思。所以在此地我們也呼籲,凡是為人師表者,你在講話、在授課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到音聲速度的快慢。太快學生聽不懂,太慢可能人家要打瞌睡。所以這種音聲的傳達,一定要把握住重點要講到。而且這個「舒」就是要流暢,把你的言語要表達清楚,免得讓人沒辦法理解你所說為何物。   有的人講話速度非常快,像連珠炮一樣,從電話當中,我們也都有這樣的經驗,滴滴答答講完,講完我們也忘了他剛剛講的是什麼。所以碰到這種情形,如果我們接電話的人,我們也不要緊張,一定要緩和下來,反覆再問他。因為如果交代我們是負責傳話的人,在這一方面把關更要特別的謹慎小心,尤其是重要的事情,我們更不能忽略掉。所以在此地,我們看到這一條,如果講話時很快,這個語音有模糊的地方,我們也要特別謹慎小心。如果你沒有把握,對方可能聽不懂你的話語,我們也要告知他說:我這樣講你聽得懂嗎?如果不懂請你可以反問,哪裡不太清楚。因為有時候人一急,或者一興奮,很多話他有時候會漏掉,或者講得太快,都會與人覺得你講得詞不達意,這樣就很不好。接下來我們再看下一段: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   這裡就講到人與人之間相處,往往什麼話都不談,只是講一些是非人我。此地也特別告訴我們,當你有聽到或者是看到人家一堆三五成群在講一些不好聽的話。所謂不好聽的話,就是在講別人的是非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要插進去,不要再去講,把這個是非擴散。有時候,我們聽到剛好別人講的是我們的親人,或者是我們的好朋友,都會覺得很難過。所以我們耳根清凈,不聽其他不好聽的話,不聽閑言是非,可以讓我們不但耳根清凈,而且心也會很安定。   再者,如果沒有人我是非的困擾,我們這一生也會過得特別的快樂。為什麼?流言的困擾往往很令人難過,甚至會難過一輩子。尤其傷害很深的言語,往往都是因為大家愛說話,傳來傳去,傳到最後變了質,等你聽到的時候,都已經不堪入耳,這個時候反而內心會很難過。所以當人家在講話的時候,不關自己,千萬「莫閑管」,千萬不要去管他。不要閑著沒事,電話拿起來就找朋友聊天。有時候就在你聊天當中,不經意的一句話,朋友把你的話再傳出去,這個是非就擴散出來了。   所以我們沒事的時候應該多讀書,或者學一些才藝,學種菜,學烹飪,學中國傳統的書藝,學畫畫,都很好。千萬不要把我們的寶貴時間,浪費在彼此的閑聊當中,不但造口業,也對自己很不好。為什麼?我們前面提到「禍從口出」,我們要深深的警惕自己,言語一定要特別小心。接下來我們再看第二十一條: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前面第二十條告訴我們,言語特別的重要,要謹慎小心,它攸關一個人的聲譽,攸關一個人一生立身處世的信用問題。這一條,它就告訴我們要擴充我們的心量。『見人善,即思齊』。當你看到別人有善行,有好事,行好事,我們應該不吝於讚美,不應該鄙視他,更不應該有嫉妒的這種心態。我們說「見賢思齊」,就是告訴我們要有這樣的心胸,要提升自己。看到別人好的善良的一面,應該要想一想,「即」就是馬上,馬上反觀自己,想一想他這樣做很好,我們應該要向他學習才對。這個「齊」,就是希望也能達成像他這樣的水平,達到這樣好的境界。   『縱去遠,以漸躋』。即使我們做不到,能力沒有辦法像他這樣做到,我們也要慢慢的學習,慢慢擴充自己的心量。「以漸躋」,希望漸漸的也能達到他的境界,像他這樣的目標。   為什麼要這樣勉勵自己?我想人都希望自己的境界、生活都會逐漸的提升。當我們看到人家美的一面,善良的一面,這些我們從來沒有聽過,沒有做過;我們看到這麼美的事情,我們把美的事情,自己也能變成這些美好的事情,不是很好嗎?所以這裡就鼓勵我們見賢思齊。有很多家長,看到自己的子女表現不錯,往往都吝於鼓勵,我想我們也應該要修正自己的一些觀念。為什麼?我們想想,我們大人在外面工作,如果我們表現得不錯,主管或者長官對我們的獎勵,我們也會感到非常的安慰,非常的高興,覺得我付出、我所努力有了代價。   當小孩表現得不錯,我們也要適時的獎勵他。所以經常在課堂上,學生如果表現得不錯,我通常都會讚美他:不錯,要再接再厲。我最經常獎勵學生的就是卡片。卡片裡頭,寫了一些歷史上的名言,或者鼓勵他的話,我希望他能做到更好,他能再接再勵,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曾經有一個小朋友得了不少的獎卡。他的母親說,他的兒子自從得到這些獎卡之後,他都默默的把它保存起來,每天晚上他會一再的看這些鼓勵的字眼。這些鼓勵的話對他的功課、對他的為人,母親觀察之後說有很大的效益。   所以為人父母的,當你看到美好的句子,或者鼓勵人的這些勵志的言語,我們也可以隨時把它摘錄下來,適時的鼓勵自己的小孩。做老師的也不吝鼓勵自己的學生,用好的言語,說不定他一輩子受用不盡,他可以得力於這一句話,一生精進不懈,這都有可能。   所以我們平常看到好的,我們也應該把這些好的故事,把它收集起來,隨時隨地可以講給子女們聽,或者講給學生聽,也都是非常好的,因為它的鼓勵作用非常的高。這裡講到我們看到好的要向他學習。如果看到不好的,我們應該如何?這裡就提到: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這裡就講到當我們看到別人有過失、有不對的時候,「惡」就是有過失、有不對、有不法的情形,『即內省』,這個時候立即要先想到反省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像他這樣,犯這樣的過失。   所以孔老夫子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三人,不是真的三個人,而是指:一個是自己,一個是善人,一個是惡人。善跟惡都可以成為我們很好的借鏡,也就是我們很好的老師;看到好的我們向他學習,看到不好的我們要警惕自己,不能跟他一樣的犯錯。所以這裡就講到當我們看到別人做錯不對的時候,第一個不是罵人家,不是批評別人,而是要趕快的自己想一想看,反省自己,反躬自省,想想自己是不是也經常犯這樣的錯誤。   『有則改,無加警』。如果我們也同樣的犯這樣的過失,這樣的錯誤,就要趕快及時改正。「無加警」,沒有的話也要自己勉勵自己,警惕自己,不要做這樣不好的事情。   人很難看到自己的過失,可是卻很容易看到別人過失的一面。所以看別人的造作,看到別人不管是善或者是惡,可以說他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每天我們都看得到,世間的種種,鏡子它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如何幫助別人?如何讓這個社會更和諧?有很多人說我的能力很微淺,我沒有辦法做到。但是如果我們看到世間是一面鏡子,我們看得很清楚,心裡也很明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從本身做起。本身做得好,影響所及,你的家人也會向你學習,也會向你效法;擴充到整個社會,你影響的就是在你的團體。人人能如此,社會風氣也會因為大家的努力而漸漸的改善。   所以,當我們看到善的,一定要再加以發揚光大,從內心做起;看到不好的,從內心反省。這樣這個社會善良的就會愈來愈多,善事擴充層面也會愈大;不好的也會逐漸的萎縮,逐漸的減少。所以讀了《弟子規》,我們仔細想一想,的確是一本非常好的生活寶典。我們再看下一則,第二十二條:   【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   從前面我們知道,人要擴充自己的心量之後,我們也要向這個好人學習;看到不好的,我們要反思自己。我們都曉得,做人最重要的要有德行;你有德行的話,你能服眾。你在家裡有德,你這些孩子也會向你學習。我們說祖上有德,《易經》講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這裡就講到如何擴充自己的德行,『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這個「德學」,我們所謂的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也是八德。所以好的這種德行,好的德能,不但自己要能擴充,要能學習,要能效法;同時,如果感覺自己在這些方面有欠缺,應該要勉勵自己,好好在德學方面要加強。最簡單的就是從孝悌開始。前面我們已經提到做為兒女的、做為學生的,做兒女的在家裡懂得要孝順自己的父母,做學生的在學校明白自己學業一定要認真,像這樣也是德學的一種。因為你能盡自己的力量,達成應盡的責任,這個就是德學。   「才藝」如果不如人,應該要『當自礪』。這個才藝我們都曉得,現今的人很重視子女學有才藝,擁有才華的人,他在社會上往往比較吃香。如果你能一門深入,就變成這種才藝的專家。我們看到別人很有才華,他的才藝非常的高超,我們不能只有羨慕,我們都曉得成功的背後,往往是很多的血汗所堆積成的。所以我們在才德方面、學藝方面輸給別人,這個所謂「輸」,並不是你一定要跟他競爭。而是你覺得別人為什麼可以做得那麼好,學得那麼好,我們應該要想一想,我是不是不夠努力?所以才做得不好,才學得不好,成績才會一落千丈。   此地是告訴我們,隨時要勉勵自己,看到人家好的,看到人家學業好、功課好、品德好、才藝好,我們都要反觀自省,想一想我盡心了嗎?我儘力了嗎?如果你沒有達到盡心儘力,當我們看到別人的好,就應該要向他學習,甚至請教他都可以。   我們說「好學近乎智」。很好學的話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如果一輩子不好學,我們沒有能力,不但立身處世很困難,就是連照顧自己吃飯的能力都沒有。所以從小對於家裡的子弟,我們一定要告訴他,從小就要努力好好的學習。尤其在德行方面,做父母的更要加以謹慎的教導。   【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這裡就講到品德才學,這些非常的重要,一定看到別人很好,我們要向他學習,向他效法。可是如果在物質的享受方面,我們就要降低我們的享受。不要看到別人穿得好,吃得好,生活水準很高,然後拚命向他追求學習,這個是不對的。   曾經有很多有錢的人家,看到你穿名牌,明天我也穿名牌,這些都是不對的。因為物質享受,這是無底洞的慾望。人唯有能降低自己的慾望,他對生活來講會更為安舒,更為快樂。而快樂也不是建築在物質生活上,一杯清茶,看看書,或者聽聽音樂,這樣的生活已經非常的愜意,已經是相當的快樂。   所以人要懂得知足,唯有知足的人,才是最能享受到人間的快樂。這裡講到你的衣服、飲食,實際上這裡所講的應該是指我們的生活,物質生活,不是只有在衣服。還有行的方面,我們也要注意。曾經有家長向我反應,他的孩子說:爸爸,你不用去學校接我了,因為你開的那個爛車,我很丟臉,人家別的同學他們開的都是名牌的轎車,你不用來接我了。結果這個父母聽了非常的難過,也由這一點我們也要謹慎小心。為什麼?小小的年紀他就懂得追求物質的享受,長大之後,他這個慾望怎麼能填滿?慾望可以說無止盡。   所以從小我們給予子女的,我們要曉得,如果衣服,老大衣服老二可以穿,我們應該要留給老二穿。老二穿完覺得還不錯,家親眷屬有人也是適合,也可以穿,我們也可以再把它轉送出去。但是我們一定要記住要把衣服保存好,免得失禮。所以如果能養成勤儉的美德,對於我們一生,我們對物質享受就不會很重視,就可以清淡。所以從小對於家裡的子弟,我們在物質的給予方面,也要特別的注意,一定要讓他有勤儉的觀念。   『勿生戚』。這個「戚」就是覺得難為情,覺得臉上掛不住,很難過。物質享受比別人差會起了這種羨慕難過之心,這些都不對。所以從小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給他非常的安適,不見得是好的一面,反而有助長他慾望增加的這種嫌疑。為什麼?我們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們如何讓孩子有勤儉的觀念,從小我們就要培養他,不可以從小讓他過得相當的舒服。這個所謂相當舒服,就是給他都是最好的。給他都是最好的,他將來長大,萬一環境沒有這麼好,影響所及,都有可能變成作姦犯科。所以在這一方面,做父母的一定要很注意,從小孩子他這個物質方面的享受。接下來我們再看下面的第二十三條: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   這裡又提到了人與人相處,我們都曉得彼此見面,我們都希望對方能講好話,我們也講好話回應對方。可是我們難免也會聽到,有人會直接講我們的過失。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誠如這一條所說的,你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不好的;當別人專門講你不好的,你會很生氣。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好的朋友會漸漸的遠離你。   這裡就講到「聞」,就是你聽到,「過」就是直接講你不對的地方,你聽到很生氣;你聽到人家讚譽你,讚美你,你很高興。這樣就是『損友來,益友卻』。因為你喜歡聽好聽的,這就會引來很多專門講好話給你聽的,你永遠看不到你的過失,損友會漸漸的接近你。「益友卻」,好的朋友也會逐漸的疏遠於你。   人會講別人的過失,如果沒有到達一個程度,往往他不輕易來跟你講你有哪裡的不對。每次如果他看你不對,他講你,你很生氣。他講了一次,下一次肯定他不會再講。為什麼?他怕跟你結怨,結怨仇。我們剛剛有提到,人很難明白自己哪裡有過失、有缺失。如果你不能接受朋友規勸你的,講你不對的,你沒有這樣的雅量來接納,你的朋友、好的朋友當然會漸漸遠離你而去。不好的朋友,損友就是不好的朋友,他會漸漸的接近你。   我們都曉得交朋友非常的重要,如果朋友相聚在一起,幾乎都是在吃喝玩樂,都是在享受,只知道這些,這些都是會有損我們的品德。為什麼?每天只有在慾望,往慾望裡頭貪求,這是造業的現象,也是災難來臨的徵兆,所以我們不能不小心。   此地講到損友跟益友,它的標準在哪裡?在你的心量。你有這樣的心量,你就會廣結善友;你沒有那樣的心量,所有的好朋友都會遠離而去,不好的朋友,他就會接近於你。因為你只想聽你愛聽的,你不想聽真話,人家就用虛偽的話來欺騙你。最後,你潦倒,你禍害來臨,你都不曉得。所以,朋友當中的交往,我們也要謹慎小心。   孔夫子說「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損友也有三,也有三類,所以我們也要特別的謹慎小心,「友便辟,友便佞,友善柔」。這是講到不好的朋友有這三類,專門講好聽的話,專門找你去吃喝玩樂,專門講一些虛假的話,用這些話來欺騙你、誘惑你、蠱惑你,這些都屬於損友。所以,結交朋友非常的重要。   在一生當中,朋友也是五倫之一。朋友,他在我們人生的歷程當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也是很大的關鍵。有時候我們受到委屈,有挫折,往往第一個想要傾吐的,不是父母,也不是長輩,往往就是比較親的朋友,相處共事比較好的朋友,我們往往會跟他切磋探討。所以好的朋友,他講信義,他講信用,他會真正的幫助你,規範你,讓你在危難的時候,他也會適時的站出來替你講話,或者讓你有所依靠。   所以,我們在選擇朋友也要特別的小心。為人父母的,從小也要告誡小孩。像有的父母,他不了解自己子女在外面交友的情形,等到接到警察通知之後,他才知道自己的子女在外面幹了些壞事。所以有一些賢明的家長,他也會去了解,他的朋友是哪些人,往往也會邀請他到家裡來觀察。如果像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說相當的保險。為什麼?我們知道他的朋友是好還是不好,做父母的也可以在這個時候來機會教育,告訴子女哪一類的是好朋友,哪一類是不可以結交,應該要疏遠的。所以,此地也講到一個標準,好朋友我們要接納他的規勸;不好的朋友,我們記得要遠離他。我們再看: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這裡就講到當我們聽到有人讚美我們的時候,一定要懷有恐懼之感。為什麼?當一個人聽到別人讚美的時候,他會很高興,有時候那種驕慢的態度,他就會因而生起。   『聞過欣』。聽到人家講你不好,你會覺得很安慰,會覺得很欣慰,因為我做錯事情有人肯願意跟我指出,讓你更為提升,這是非常難得的。就好像唐太宗跟魏徵一樣,唐太宗他有寬廣的心量,接納魏徵跟他規勸一些不是的地方。如果沒有唐太宗的心量,魏徵老早就不敢給皇帝講這些真話。皇帝如果有過失,他都會及時來加以制止。   所以,這裡就講到『直諒士,漸相親』。「直諒士」就是好的朋友、正直的朋友,他會漸漸的與你接近。我們都曉得,人一生不可能沒有犯錯,但是你聽到別人對你有所過失會肯跟你講,我們第一個應該要感激他。為什麼?他沒有讓你罪上加罪,惡上加惡。尤其做錯一件事情,你僥倖沒有人發覺,你下一次再犯,你會覺得大家都不曉得,你這些罪惡就一直往下墮落。如果我們今天第一次做,第一次就過失,第一次就不對,就有人來告訴你。你應該要慶幸,因為你無心的過失,別人肯這樣的幫你忙,讓你能及時的制止,不再繼續造作惡業下去。   所以我們對於肯告訴我們過失的人,要抱著感恩的心,一定要感激他,不要氣他。有很多小朋友做錯事情,聽到別人跟他講,他就很難過跑來跟我講,他說:別人說我怎樣。聽了以後,我分析給他聽說:是你的錯,別人願意講出你的不對、你的不是,你應該覺得高興。為什麼?因為你將來會變得很好很好。孩子聽到以後,他就覺得很安慰。   這裡我們也要提出一點,當我們如果要講對方不是的時候,我們的言語、我們的容貌一定要和顏,不要讓對方覺得:你是在罵我。也要記得時間場合,如果在公共場所當中,你讓那一個人下不了台,直接指責他,或者指出他過失所在,不給對方面子,這也是很不好的。   所以當我們看到好朋友有過失,我們也要知道讓他有樓梯下,讓他覺得這樣不會難為情。所以,古人告訴我們「規過於室」。要規勸別人,盡量在單獨的地方,讓他能緩和自己的心情,同時也不要讓他太難堪。這裡也是相當重要。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這一條也非常重要。何以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首先要了解,怎樣的過失稱為「錯」?怎樣不對的事情,我們稱為「惡」?這裡最大的分別在於你的心,在於你的起心動念。此地講『無心非』,你不是故意的,不是有心去做的,這些稱為錯誤、過失。「無心非」,非就是錯。不對的事情,不對的言語,或者不對的造作,我們稱為錯,是無心的;有心去造作,我們就稱為惡。這裡它有很大的差別。   所以每一個人,我們想一想,這一生都有過失,都有過錯。如果無心所犯的,如果有人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存著感激之心,及時的改正自己錯誤的言語、思想。如果你有心去做,故意去為非作歹,那就是相當的不好。這是有意造作惡業,他的結果是災難肯定會到來。有道是「舉頭三尺有神明」,一個人心地要純善;沒有純善,我們也要向善人學習。即使我們今天知道自己有過失,你能改正過來,可以說這是好人一個。我們也不要在於自己曾經犯了過失,就非常的難過,難過到終日沒有辦法原諒自己,這樣也是錯誤的。所以,此地講到:   【過能改。歸於無。倘揜飾。增一辜。】   這裡講到有過失不要怕,只要你能改過,不再犯,這個過就永遠不再造作;不再造作,這些過失就等於沒有了。因為你能懺悔自己過去的不對,你能及時的改正過來。像孔老夫子就非常讚歎顏回,他說顏回是一個不貳過之人。什麼叫不貳過?就是同樣的過失不再犯,知道自己有過失,肯定不再犯像以前這樣的過失,不再重蹈覆轍。   『倘揜飾,增一辜』。如果你有過失,你有過錯,你故意的去掩飾,不讓人知道你曾經做錯事情,像這樣的人也不對,有這樣的心態更是不對。因為「倘揜飾」,如果你再去掩飾,再去講一些謊言來彌補你的過失,同時「增一辜」,辜就是再增一條罪。你就增了哪一條罪?謊言之罪。   因為人很怕人家指證他有過失,也很怕改過向善,這是一般人的通病。過去的人,他們對自己的過失就很在意。所謂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自己的行為有過失,我們就要及時改正,不要怕改。有道是「知恥近乎勇」,知道過失不是一件恥辱,知道過失能及時改正向善,就代表我們是不斷往上追求之人,我們不是往下墮落之人。所以我們看到這一條,對於自己有無心的過失,一定要及時改正過來;有意的犯錯更應該避免,更不應該有這種心態,故意去害人,做出一些不當的言論或者行為,都是相當不好的。   人一生最難得的就是能清清白白,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所以此地也勉勵我們有過失不要怕,要能及時的改過。同時我們看到別人有過失,我們也要懷著寬恕的心情來對待別人。尤其是別人無心的過錯,我們要原諒他沒有那種智慧,他因為一時不小心,我們也不要得理不饒人,也要有寬恕的心情來原諒對方。千萬不要惡上加惡,把別人逼到沒有地方伸展,這也是很不對的。所以,除了勉勵自己有過失及時改正之外,同時我們也要懂得「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個哲理。 我們看過了第二十四條之後,接下來我們要擴展我們的心胸。怎樣擴展?就是要有慈悲,要有愛心,對待世間的一切眾人,我們要懷著這樣的愛心來對待一切眾人。 第六集 講座介紹:本集的主講內容是《弟子規》的「泛愛眾」:從「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到「勢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無言」。  【泛愛眾。】   「泛」就是廣泛,很普遍的意思;「愛」就是慈悲,有愛心。這個「眾」,我們此地講的是眾人;除了人之外,你還能擴展到動物、植物,這個世界就更為美好了。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這一條也指出來我們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仰天一看天空,你我都是一樣的;我們站在地上,都是同一個地球上面,所以人應該要彼此的珍惜。尤其最近科技的發達,交通的便捷,人與人之間往來互動更為接近,地球就快要成為地球村了。所以人與人之間更應該和睦共處,族群與族群當中也應該相互的包容,相互的尊重。不要認為我這個民族比較優越,我的家庭也比較富有,就有那種侵略別人之心,輕忽別人的心態,往往都是紛爭的開始。所以人為什麼會有爭鬥,就是彼此不能包容,彼此不往來,彼此不互相尊重,才會引起這樣的爭端。假使人都能互相的包容,從個人開始做起,家庭一定幸福美滿,社會也會一片祥和。   我們如果能愛護一切動物,愛護一切花草樹木,我們每天早上起來,看到天空的雲彩,我們會感覺大地非常的美。我們再看這麼漂亮的花草樹木,我們看到大自然這麼美,看到花長得這麼漂亮,我們內心也都會覺得非常的喜悅。我們再看看動物,天空飛的,我們聽到鳥兒在唱歌,我們聽到植物上面的蟲鳴,我們是不是也會覺得很安心,很寬慰?所以在此地,如果我們能把愛心擴展到動物,也能愛惜一切動物,愛惜世間的一切植物,愛惜這些花、這些樹,人間一定會更美好。人看到這麼好的環境,生活也會更為完美,更為幸福。我們再看下一條,第二十六條: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這裡就講到一個人為什麼會受到別人的推崇與尊重?就是那一個人品德涵養都很好,他足以服眾人,大家看到他的言行,他的舉止,就會從內心不由自主的敬仰他、尊敬他。為什麼?因為他有德行,有修行,有涵養。所以這一條也告訴我們『行高者』,就是內涵、品行,你的品德。品德修養到達一個程度,一個修養很高的人,他的名聲、他的威望自然相對的提升。這種從內心發出來的敬仰仰慕之心,不假外力,不是說他用權勢來希望大家能服從他,敬仰他。   『人所重,非貌高』。我們都知道,一個人會值得尊重,不是他長得好看,也不是他有權勢,有財位(有財產有地位),不是的。因為那種是假的,真正從內心仰慕是不容易的。就好比顏回讚歎孔老夫子,他就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你看老師他非常的高昂,為什麼?他的內涵、他的品德、他的修養都是那麼高,那麼雄偉。為什麼雄偉?因為他的德行、他的威嚴會讓我們不自覺的景仰他。所以此地也提到了,一個人要受到別人的尊重,一定要從內心做起,你才有辦法以德服眾。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這裡就講到一個人有才德、有才學,有真正的學問,這些才德隨著你學問的提升增高,你的聲望也會隨著你的內涵而提升。為什麼?世間人都很希望擁有良好的老師,你有這樣的才學,很自然就會贏得別人的敬重。大家除了羨慕你的才學之外,同時也很敬佩你有這麼深厚的學問。這個學問不是知識,知識的話,我們一看就明了。學問是有真實的實學,這些實學散發出來,你的言行、你的舉止都會很令人敬仰的。所以這裡講人之所以能服眾,不是他講話大聲,也不是用權勢壓迫,而是自自然然的你有那樣的真才實學,有那樣的道德涵養,你才有辦法令所有的眾人推崇於你,敬仰於你。   所以此地就告訴我們,人要好學。尤其領導人物或者老師,我們都要知道自己一定要不斷的提升,才有辦法作育英才,你才有辦法在團體裡頭、團體當中領導眾人。自己千萬不能有偏頗,行為方面更要謹慎;不能謹慎,不能廉潔,那你就沒有辦法領眾,更不可能有辦法服眾。不能服眾,我們就曉得,這個團體隨時都有瓦解的可能。所以這裡再告訴我們,我們的品德要光明正大,才能贏得眾人的服從。我們再看第二十七條: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這裡也提到人不能吝財。財有兩種含義,一個是自己的才能,一個是錢財。當我們有能力幫助別人的時候,千萬不要吝於自己的才華布施。如果你有智慧,有能力,應該幫助一些沒有能力的人,希望他們也能在這一生愈來愈好,能幫助別人解危,能幫助別人解決社會上的困擾也好,財物上的施捨也好。總而言之,這裡告訴我們,你有能力,不管是什麼樣的能力,只要是好的,我們都不要吝嗇自己的才華、能力、財富,適時的幫助別人,都是中國傳統的美德。   今天社會上已經很少有善人、很少有人願意很主動的幫助別人,我們讀到《弟子規》之後,衡量自己,如果你真的是有才學、有才德之人,應該要站出來為這個社會多做一點事情,這樣才能挽救社會頹敗之風。   『人所能,勿輕訾』,什麼意思?這個「訾」就是輕視、鄙視。有些人往往看到別人好的一面,但是他不願意讚歎,也不願意有成人之美,他反而會落落的批評,有什麼了不起,我也行。有道是「文人相輕,同行相忌」。很多人都因為面子問題,看到別人好的一面,往往沒有辦法讚歎;不但不能讚歎,反而還要多加以批評兩句,這個也是人的通病。我們有這樣的毛病,我們檢查看看,這是經常很容易犯的過失。我們讀到這一條也要很謹慎的想一想,如果有的話,及時的改正,我們會更好,這個人生會過得更好。   因為妄加的批評,旁人看了,他會認為你是一個功高傲慢之人。我們也曉得,「謙受益,滿招損」。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當中,我們最忌諱的就是自傲自滿,自傲自滿的人就沒有辦法與眾相處。不能與眾相處,這個人生就沒有什麼意義,因為你都沒有朋友。所以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其中的互動,我們一定要有成人之美的這種心胸,看到別人有能力,應該讚歎,能再加以幫助,那是最好不過了。我們再往下看: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這個『勿』就是不可以,『諂富』就是去巴結富有之人,或者有權勢之人。『勿驕貧』,也不要驕傲,貧賤也不要難過。這裡告訴我們,當我們生活好一點,我們不要笑貧,不要輕視那些貧窮沒落之人;我們如果貧窮,處於貧窮,我們也不要去巴結有權勢之人,沒有必要,人生活在世間應當坦蕩蕩。這裡也告訴我們,要有志氣,要有氣節,有道是素富貴,素貧窮,素富貴安於富貴,素貧窮也安於貧窮。   我們講世事無常,人環境的好壞,可以說風水輪流轉。今天你看到甲非常的得意,焉不知十年之後,甲可能落魄難堪都說不定。所以人要珍惜現今所有的環境,當你有地位、有權勢的時候,千萬不要仗勢欺人;我們貧窮的時候也要有志氣,一定要發憤圖強,不要有那種自卑的感覺,一定要努力向上。你能努力,自然能改造自己的生活,自然能改造自己的命運。   所以這裡告訴我們,做人要懂得珍惜;你不懂得珍惜,你會輕視別人,同時別人也會瞧不起你。你今天富貴,哪一天你落寞了,別人一樣的也會瞧不起你。所以人與人之間,我們想一想,我們應該要珍惜。富貴的時候,不忘要多施捨;貧賤的時候,不忘自己要好自為之,要努力自強不息,自然能改造環境。   『勿厭故,勿喜新』,這一條就更重要了。人追求美好的,都是一般人的習性,看到好的就想要,我也希望能擁有。如果有這樣的心態,我們的慾望就永無止境。所以有一句話說,「喜新厭舊」,這可以說自古以來,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習性。對物品來講,如果不能珍惜,不能愛護一切的物品,追求物慾就會愈來愈深,這樣對我們人生也是很不好的。為什麼?因為無止盡的慾望會帶給你很大的痛苦,當你入不敷出的時候,這個時候怎麼辦?已經養成這麼奢靡的習慣,要回頭都相當的難。   所以從小我們也要告誡子弟,要愛惜一切的物品。尤其年輕人,最喜歡追求時尚,流行什麼一定要趕上這樣的潮流,這個也是相當不好的毛病。子弟有這樣的情形,做父母的一定要告誡之。當然最主要的,父母本身就不能有喜新厭舊這種心態,這個非常要不得。   除了物品之外,人與人相處也更要注意不能喜新厭舊。我們曉得現在的家庭,有很多家庭為什麼會破碎,都是源於家庭父母當中,有一方有外遇,所以把原本幸福的家庭就這樣給搞破碎了。拋棄子女,拋棄妻子,棄妻棄子都不應該,棄夫棄子也同樣的不應該。為什麼?家庭的建立很難得,家庭的幸福更是難得,我們不可能把這麼幸福美好的家庭,就是在於自己一時的喜新厭舊,一時的貪慾,然後造成破碎,這個非常的要不得,也是造作極大的罪惡。   為什麼?當一個人被拋棄,不是他一個人而已,還有他的家庭、他的父母、他的子女,傷了多少人的心,可以說是非常的傷心。想一想子女在這麼小,他就失去了親情,可能沒有父親,可能沒有母親,這也是天下最悲哀的一件事情。在失去家庭的溫暖之後,長大如果在外面為非作歹,父母的過失就更大了。我們看看今天的社會,有很多青少年在外遊盪,有很多青少年在外不知要迷途歸返,不曉得應該趕快回頭。我們探究他背後,都是有一個身世凄涼的家庭背景,原來都是得不到親情的照護,從小疏於管教。在家庭失去溫暖之下,子女肯定沒有辦法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家庭是一切社會安定的關鍵所在,為人父母的要珍惜好不容易建立的家庭,我們不要輕易的讓這個幸福的家庭破碎。   夫妻當中含有極重的情義,什麼情義?想想看,婚前兩情相悅,才有可能結合成為一個家庭,結為夫婦。婚後彼此互相努力,建立這個家庭,買了家,安置好一個幸福的窩,彼此都有恩德,這個叫恩義,夫妻之中這個恩義我們不能忘記。還有一個,夫妻裡頭還有信義,婚前彼此信誓旦旦,山盟海誓,想想過去的這些誓言,如今搖身一變統統忘記了,夫妻之間的三義都不見了,情義、恩義、信義都不講了。所以,我們看到現在有這麼多的家庭破碎,我們看了實在是非常的難過,尤其無辜的下一代更是可憐。所以為人父母的,我們要想一想,我們所作所為是不是影響重大。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傾向,自己要反省一下,想一想它的危害、它的影響有多深。   所以,當我們讀到『勿厭故,勿喜新』的時候,自己也要反躬自省,在物質上面我們是不是有這樣的毛病?在與人相處,在感情方面,我們是不是也有喜新厭故的這種心態?這是非常要不得的,一定要及時回頭,懸崖勒馬,一切還是來得及挽救的。我們再看下面:   【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這裡講到人與人之間相處,往往我們會忽略很重要的一點,哪一點?經常只有顧到自己,不能替對方著想。譬如說我們要找人講話,要找人幫忙,我們如果沒有注意到對方是不是有空,然後就請人幫忙,就跟別人講話,往往對方礙於這個情面,不好意思拒絕你。所以,在此末學也深深感受到,從以前服務於公職,或者後來從事教職,也經常有這樣的困擾。對方不知道你很忙,雖然看到你手上有很多工作,但是他就喋喋不休,就要找你講話,明明我們在思考,但是沒有辦法。碰到這樣的人,怎麼辦?心裡只有默默的希望他能看到我這麼忙,趕快的離開。有時候,我們正在思考的時候,正在做事很忙的時候,又接到電話,這個電話偏偏對方又跟你講了很久,有時候不好意思跟他拒絕,往往也會帶給自己無限的困擾。   所以,每一次我講到『人不閑,勿事攪』的時候,我會特別的告訴學生,當你看到別人很忙,千萬你不要再去忙上加忙,不要再找他的麻煩。「勿事攪」,就是不要再麻煩他做其他的事情,不要讓別人更忙。同時,我也告誡所有的小朋友,當你要打電話給親人、給朋友,我們也要特別注意看看時間,是不是已經是吃飯的時間了,或者人家在休息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到,不要在這個時候打電話給別人。即使你要打電話,也要問一下:請問你現在有空嗎?不要電話拿起來,就拚命講個不停。人有時候是很忙的,但是礙於情面,又不能直接的跟你拒絕。   所以在電話當中,我們也要建立一個新的觀念。我們打電話給別人,除了問候之外,如果要長談,要細講,要聊長一點,希望也能問一下對方有沒有空閑。過去的學生,他們知道我都有這樣的習慣,所以他們打電話來,通常都會先問:請問老師有空嗎?如果他的問題比較長,我都會另外安排時間,請他什麼時候再打來,方便的話就那個時間打來,這樣才不會互相的影響,所以這個也是很重要的禮節。希望每一個人在讀到這一條的時候,也都能注意到,當別人很忙的時候,我們不要再去找他的麻煩。   『人不安,勿話擾』。我們看到一個人在生病,或者他的心情不好,我們也不要再去找他講話。這個「話擾」就是再去找他講話,前面那一句就是再去找他,這個事情找他幫忙。有很多人非常有愛心,聽到某人生病了,住院了,就趕緊去看他。我們曉得,病人在生病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保存他的體力,而且他非常微弱,正是需要休息的時候,我們不應該一個接一個去探望他,這樣只有叨擾他。等他好了之後,我們再去看他也不晚。   所以當我們要做,要需要人幫忙的時候,眼睛一定要仔細的瞧瞧,對方是不是很忙;很忙的時候,我們連跟他講話的時間都要盡量的避免,更何況要找他幫忙。人不安的時候,我們看到他生病,或者情緒不好的,我們應該要讓他有好好休息的時間。   也有一些小朋友,他們會跟我抱怨哥哥姊姊經常欺負他。我就問他:為什麼你會被欺負?我會說:是不是哥哥姊姊在做功課,你去吵他,你要他陪你玩?他說:是。我說:你這樣就犯了《弟子規》這一條人不閑,你去事攪。你看到哥哥姊姊正在用功讀書,你去吵他,要他陪你玩,你就是不對的。如果你能看到哥哥姊姊他很忙,然後你不去吵他,你就是好弟弟。你可以跟哥哥姊姊講:等你功課忙完了再陪我好不好?千萬不可以吵他。孩子在聽到這樣的講解之後,往後吵架的機會就降低了,因為他也懂得替哥哥姊姊著想,功課為要。當他功課做完了以後,做哥哥做姊姊的再陪弟弟玩,這樣才對。而不是看到哥哥姊姊一回來,就抓著他不放,要他陪你玩。   所以孩子小小的年紀,你這樣講道理給他聽,他往往都能接受,而且也能改善。大人這一點看到別人不能替對方著想,就是看到人就想請人幫忙,這種習慣也要改正。為什麼?有時候人很難開口拒絕,可是自己又很忙,又很矛盾。在這種情形之下,人與人相處應該要懷有經常會替對方設想的這種心。   人與人交往貴在能知心,也貴在能替對方設想。這一點也告訴我們,我們要善於觀察周遭的人事物,不要經常的去叨擾別人。你要叨擾別人,要請別人幫忙,也要看看對方他有沒有空閑。要找人講話,我們也要想一想,這個話該不該講?有沒有必要講?看到別人沒有這樣的心思陪你講話,我們也要及時克制自己,不要認為這件事情很高興很快樂,一定要急著跟朋友分享;一定要看狀況,這樣才好,同時也不會讓別人造成很大的困擾。我們接著再看下一條,第二十八條: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這裡也講到人跟人相處當中,互相看到對方的不是和缺點,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看到別人有缺陷、有短處,『切莫揭』。這個「切」就是真實的,很真切的,一定要切記;「莫」就是不可以;「揭」就是把人家講開,把人家傳開。我想每一個人,他都有弱點,也都有缺點,這些缺點跟弱點也是最不願意讓人知道的。所以當我們知道對方有缺點,我們不要像傳聲筒一樣,到處去講別人的這些短處,非常要不得。你會講別人,同時也要記住,別人也會講你;你怎樣講別人,別人也會以牙還牙對待你。所以這裡也告訴我們,人要有包容別人的心量。看到別人有短處、有毛病,不要去傳,這是很不好的一件事,可以說是相當缺德的。   『人有私,切莫說』。這個「私」就是隱私,也是不可以說,堅決不可以說,「切莫說」。在人與人相處當中,我們也不免會有一些朋友,他過去曾經遭到一些痛苦之事。當我們知道他有這樣一段不為人知,不願意人家知道的這種隱痛,我們曉得了,也應該替他保密,不可以去講,講了以後他的傷害會更深。除了這個隱私之外,有一些事情不應該讓當事人曉得的,我們也不應該去傳述。   舉一個例子來講,一個朋友他曾經這樣說到,他說有一個醫生,他看到這個病人病情已經相當嚴重,可以說在數日子了,生命已經到了盡頭。所以,他就跟這個病人說:你可以回去了。這個病人他的年紀也不小了,當醫生跟老伯說:老伯,你可以回家了,從此以後你就不用住院了。他的含意就是說:你過世了以後,你永遠就不會到醫院來了。這位老伯就這樣回去了他的家裡。因為醫生的這一句話,給這個病人產生很大的信心,他說永遠都不用來看病了,不用再住院了,所以他非常的高興。   事隔一兩年之後,這個病患覺得自己就好了,他想說經過一兩年再回來複診看看。這個醫生看到這個老伯,就非常的驚訝說:老伯,您怎麼又來了?這個老伯就講:我來看你,因為你以前說我已經好了,可以回家了。回家之後,我就非常的高興,並且對自己很有信心,就這樣慢慢的調養。經過兩年之後,他認為應該再來醫院檢查,看看自己的身體狀況如何。這個醫生就告訴所有醫學系的同學,他說醫生的一句話,往往可以讓病人燃起生命的希望。因為他沒有把真相告知這個病人,所以病人也不曉得自己的病這麼嚴重。由此可知,很多的病都是因為心理作祟被嚇死了,不是他真正病死的。所以當別人有隱私,不應該讓他知道的時候,我們也要替他保密。這是一個故事。   有一次有一個朋友他的當醫生的,他也講到類似這樣的故事。他就講病患甲乙兩個人,病歷的診病單開錯了,甲是胃炎,乙是胃癌,兩個單子給錯了,結果真正胃炎的人他就轉換成胃癌,真正胃癌的人他看到自己不是癌症,原來只是胃小小的發炎而已,結果兩個人的命運就不同,一個活得很好,一個很快就病死了。   所以在這裡,我們對於別人有隱私不應該讓他知道,或者我們知道的也不應該替他宣揚,這樣會造成別人很大的傷害。後頭我所講的病情,我們也要注意病人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打擊,這樣的事實,我們也要替他隱蔽起來,不要讓他了解。   曾經在親朋好友當中聊天,也聽到這樣的一則故事。有一個人,他的父親得到肺癌,他們不想讓父親知道他得到癌症。所以當醫生診斷證明開給他們的時候,家族就開了一個會議,認為應該給父親過一個很安詳很快樂的晚年,不希望他在醫院裡頭折騰。所以就把這個「癌」字去除掉,把它用立可白塗掉,改成炎,發炎的炎,再去影印,就拿給父親看:爸爸,你是一般的肺炎,我們回家療養就可以,吃吃藥打打針就可以。   經過幾年,兩三年,父親也真的是很快樂。子女知道父親的病已經相當嚴重,但是不願意讓父親在醫院裡頭做很多化學治療,或者痛苦的這種試驗,他們不願意。父親在這兩三年當中也過得很快樂。有一年過年,他就自己跑去給醫生看,因為精神不錯。醫生就跟他說,你已經癌症末期了。結果來不及了,因為家人沒有陪同他,這個父親知道以後,心情大受影響,隔了幾個月就走了。   所以,當我們明白這一點,我們曉得當有一些隱私,不能讓對方知道,我們肯定要替他保密,不要讓他知道是在保護他。尤其是這個病情,為人子女的,我們如果曉得親戚朋友當中有這樣的人,他沒有辦法接受這樣事實的打擊,我們一定要替他隱蔽,不要讓他曉得。看到別人,或者聽到別人有痛苦的隱密,有隱私,我們更不應該去跟別人宣揚,這是非常要不得的,很損陰德的一件事情。接下來我們看底下一句: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這裡也告訴我們一定要隱惡揚善,我們把善良的一面多推廣,這個社會會更美好,就是善,我們能講人家好的這是好事。為什麼?當別人知道的時候,他們心生效法之心,就是幫助別人,幫助別人把這個善的一面更加的擴散。人人能行善,這個社會不是更好嗎?   『人知之,愈思勉』。「人知之」,就是善的一面,當別人曉得以後也會很高興。「愈思勉」,如果當事者他聽到自己的善事傳開之後,他也會警惕自己,會更再接再厲。因為人都有向上提升的慾念,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在這一生當中能不斷不斷的向上提升。所以當我們行善,如果別人曉得也沒有關係,我們更應該警惕自己,再接再厲,再做得更好。   但是不能有那種為善人知,為善就是要大庭廣眾都曉得自己為善。我們要曉得,為善不欲人知是最好的。當別人把你的善傳開之後,我們更要謹慎自己,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反求諸己,希望自己能更好。所以「人知之,愈思勉」,當這些善良的一面、好的事情傳開之後,肯定會有很多人來效法。   我們舉一個例子,如果你能把孝悌的故事講給學生聽,學生聽了有感受,他會起而效法,來行孝,對自己父母孝順,這個就是好事一樁。所以,人不要忘記,看到別人有好的一面,我們一定要讚美,我們要把善良的一面更要加以發揚光大才是。   【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這裡就講到如果不能揚善,專門把不好的事情張揚出去,就是惡。為什麼?因為把不好的傳出去以後,人心惶惶,而且說不定你傳的又不是事實,如果讓別人誤以為真,信以為真,那更是要不得。   『疾之甚,禍且作』。所以你把這些不好的事情傳開,傳得很快的時候,「疾之甚」,指的是這個惡事傳得特別快,「禍且作」,有時候會招來很大的禍害。所以,人一定要記住,看到不好、不對的事情,我們要想一想,三思而行。尤其當今的媒體傳播非常的快,傳得愈快,傷害可能愈深愈大。所以,看到不好的要記得三思而行。隱惡揚善自古就是一種非常美好的美德,在現今社會裡頭,我們更需要隱惡揚善。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這一條也非常的重要。我們都曉得人與人之間,好朋友當中,我們見到朋友有過失,我們理所當然的都會勸他兩句;夫妻之間,我們看到對方有過失,我們難免也會勸他們;看到子女有不對的地方,做父母的肯定也會來教導他。這一條就告訴我們,『善相勸』,這個「善」要特別的注意。我們都知道規勸別人,可是這個「善」就是你要有善巧方便。   今天為什麼很多人不能接納別人的規勸?有兩種原因,我們不能不曉得。第一個,規勸的人,他的態度、語氣很強勢,就好像指責說:你不可以這樣,你錯了,態度不能圓融。第二個,就是對方他接受你這樣嚴厲的態度,不是很好的口氣,他不能服你,他認為你這樣講我,我偏偏不改。所以此地講「善」,一定要有善巧方便。   我們想一想,跟我們最近的親人,如果不是父母就是子女,再不然最近的就是夫妻。為什麼會吵架?吵架的原因,不外乎是聽了對方的口氣很不好,聽了很不舒服。為什麼會不舒服?就是對方在指責過失的時候,往往態度語氣相當的不好,令人受不了,所以兩個人才會吵架。這裡就提到人與人之間,如果在規過勸善的時候,要懂得善巧方便,要抓到適當的時機。你如果這個時間抓得不好,就會讓他很難堪,讓他覺得很難為情,就會傷害到他的自尊。   每一個人都很講求自己的自尊,都很講究自己的面子問題。所以一定要記得,當我們在勸勉別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到對方他接受的程度有多少,一定要衡量,然後再盡我們的力量來幫助他,規勸他。同時,一個人如果有真誠之心想要規勸別人,我們說「誠於中而形於外」,這個時候你的語氣、態度一定是非常虔誠,一定能感動對方,他會察覺說:我這樣的確是過失,很感激你的勸勉。如果我們用強勢、很威權的這種態度來勸勉別人,有時候反而沒有辦法達到規勸的目的,而且還結了怨仇,別人還懷恨於你。你這麼凶,讓他沒有面子,讓他難堪。   所以我們讀到這一條,不要很高興看到別人有過失,就趕緊去跟別人講,一定要懂得善巧方便。尤其是夫妻之間,夫妻倆人的對話,往往都是家裡子弟學習的對象。你如果能委婉互相尊重的說話,那麼子女在講話的時候他的語調也會跟父母一樣輕聲細語。如果父母之間有過失,彼此是用很嚴厲的這種言語來指責對方的那就不對了。   所以在此地,你能「善相勸,德皆建」,這個德就是我們自性里的性德,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德行,肯定都能有改過向善的這種本能,這種德行。因為我們後天環境的影響,所以我們原來所有的德行,沒有辦法發揮出來。所以在此地,它就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當我們看到別人有過失,真是好朋友、親人的話是應該要講的,這個時候我們絕對不可以不講,我們不能見死不救,看他一步一步的墮落。如果你見死不救,你不願意規勸,這裡就講你就沒辦法建立你的德行。   「德皆建」,就是雙方都能樹立很好的德行。從歷史上,我們前面已經講到唐太宗跟魏徵,像這樣的皇帝,開闊的胸襟,能接納建議大臣對他的規過,可以說相當的難得。貴為皇帝都能如此,我們想一想,我們今天的身分地位,是不是更應該學習他們的寬宏大量,這麼大的胸襟。我們在勸人的時候,自己也要想一想,用怎樣的言語,怎樣的態度;如果你能比喻,用比喻的方式,往往收到的效果更高。   如果說『過不規,道兩虧』,如果你看到他日益在造惡,你見死不救,你不願意幫助他,就是「道兩虧」,兩邊都有虧損。一個是一直往下墮落,他的道德日益沉淪;另外一個,你眼睜睜的不願意幫助他,這樣也不對。所以「過不規,道兩虧」,你沒有規勸別人,別人不懂得改正,這樣也是有失為人的本分。   在此地也要提出一點,這也是很多家長都紛紛反應的;是說,如果父親在教小孩,他比較嚴格,做母親的就在旁邊攪局。什麼叫攪局?就是爸爸口氣比較嚴,媽媽就在旁邊鼓噪說何必這麼嚴格,讓小孩有所依恃,讓小孩覺得你們大人都沒有辦法一致,所以他就有恃無恐,這個也很不對。當有人在勸教子女,或者在勸勉別人時候,在旁的人應該要先迴避一下,千萬不要破壞當時的教誨。因為教導子女,非常忌諱一個嚴格的在教,一個很寬宏大量的在旁鼓噪,這是很不好的。   記得小時候,鄰家有一對婆媳相依為命,子女也有幾個,當時男主人在外工作,只有剩下婆媳二人。這戶人家對子女的教育非常嚴格,最後我們看到他的子女長大之後,都相當有成就。每當媳婦很嚴格在教育她自己小孩的時候,甚至會揍他、打他,做奶奶的總會迴避到一旁。等孩子被打完,被教訓完之後,祖母她會出來牽著孫子說:你剛剛就是因為犯錯,犯錯母親打你是要你好,把你打醒,因為你做錯事情了,打你一次,你就要永遠記住這樣做是錯誤的,她是要你好,將來不要變成壞人,將來你會成為社會上賢良之人。有這麼賢明的奶奶,所以我們看到這戶人家他的子女都相當有成就。   所以為人父母的,當你夫妻兩個人在教育子女的時候,應該要協調要同步要一致。做為爺爺奶奶在旁邊如果看得心疼,就應該要出去迴避一下。當然做父母在嚴厲教導子女的時候,也要特別謹慎小心。為什麼?你打他的時候,我們也要打安全的部位,不可以打要害,這樣反而會有意外,或者意外的災難發生,那就真的是遺憾終身。   所以「善相勸」,我們兩方的品德都可以樹立,因為我們可以漸漸的切磋而提升。不過在此地還要再鄭重的叮嚀一下,善巧方便它的重要,才能達到勸解的效果。如果你沒有善巧方便,這個效果可能沒有辦法達到。接下來我們再看第二十九條: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這一條也跟我們切身生活有相當大的關聯性。從最接近的日常三餐,吃飯的時候,我也曾經這樣問學生:碰到你喜歡吃的菜,會不會一直往自己的碗里裝?幾乎有一半以上的小朋友都會說:會。為什麼?他想到的只有自己,他覺得今天的菜很好吃。爺爺奶奶也說:好,那你盡量吃。小朋友從小沒有人教,他就知道:我只要喜歡,我就可以多拿,我就可以多吃。殊不知,這樣給他樹立了很不好的習慣,他不懂得我們在取拿之間要觀察周遭是不是別人沒有用到,沒有吃到?因為現在的大多數家庭里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孩子在家裡就是一塊瑰寶一樣,大家都珍惜得不得了。從小他要吃的、用的,全部都滿足他的慾望。   所以在這一條,我們看到周遭現在的人,對於取捨方面,往往不懂得人與人之間要講義。「貴分曉」,就是說你在取與當中,你在拿還有施與的時候,你必須要明白個中的道理。什麼道理?取用當中要講到這個「義」字。為什麼要講義?如果你今天很自私,只有自利,你就不懂得還有別人。我們要曉得,如果你都自私自利,別人也是自私自利,這個社會會變成怎樣的社會?一定是你爭我奪的社會。所以我們看到現前的社會,就會曉得這一條很多人不懂得。家長們不曉得從小就要告誡子女,要養成多給與,少取用的生活習慣。   所以這裡講到『與宜多,取宜少』。「與」就是給與,給與別人要多一點,自己佔有少一點,不要讓自己有佔有的心。所以我們看到第二十九條,我們就想到人要有布施的心,當你面對很多種的物品或者錢財在你面前的時候,你第一個就能分辨就是我可不可以拿?我拿了以後會有哪些後果?首先我們要建立這樣明辨是非的能力。我們曉得在社會上,從事一些比較特殊行業的一些人,往往會有很多人巴結,會有很多人送禮,甚至於走後門。當你看到有很多錢財橫亘在你前面的時候,這就是再考驗我們廉潔之心,我們的操守。   所以,孔老夫子告訴我們:「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跟小人之間的差別,就在於義跟利而已。講義的人,他會覺得我取用當中是不是得宜?是不是對的?如果不對的話,當然不能取。所以,這是我們從小就應該來教育給子女的。有一個朋友他很善於教育自己的子女,從小他對子女的教導,譬如說吃餅乾,吃水果。他就講四個孩子當中,一包裡頭一個人只能吃兩片,不能多。所以小孩從很小的時候,他拿著餅乾酒不是自己拿著一包。跟我們現在看起來,有很多小孩父母給他就是一包,他獨享,分給別人就不願意,因為這些孩子從小就沒有這種給與得多,自己取用得少,沒有這樣的觀念。這個朋友,他從小朋友很小,小學三年級就開始教他。   水果如要削皮的,就教他怎麼削,削了之後他可以多吃一片。為什麼可以多吃?因為他多付出了勞力。所以他說他們家的小孩,從小就養成吃東西一定是均等。對待別人也是一樣,不敢多取。如果有剩下,一定是再把它封起來。做父母的也沒有比較疼愛哪一個,誰要求多吃一片就給他。當然這些孩子有這麼良好的父母教誨,長大也都很有成就。   所以有很多生活的小細節,生活的這種規範,從小父母就要讓子女建立起正確的觀念。我們也曉得,施與愈多,你所得到也愈多。所以古人有句話說:捨得愈多,所得的也愈多,你得福更多。所以,捨得、捨得,舍了就得。為什麼?當你在施捨當中,你就跟人家建立結交了很多善緣。如果將來你有困難,這些朋友肯定也會幫助你,也會回饋於你。所以此地也講到,當我們心胸能開闊的時候,我們給與的更多,我們所獲得的相對也會更多。我們再看下一段:   【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這一段也是跟我們日常生活很有關係。尤其大人之間的交往,有時候我們也會特別感受到,明明很不想這件事情落到自己的身上,偏偏別人就會丟給你。我想很多大人都普遍有這樣的感受。所以這裡就告訴我們,『將加人』,當你不管是言語或者事情要加諸於別人,譬如說你將要批評別人,要說別人不是的時候,你想一想。想什麼?想一想對方,他是不是願意接受你這樣的批評?你這樣講他,他會不會難過?如果你自己是他,你肯定會難過。想到這裡,就應該趕快停止。   『己不欲』,當你自己也不願意別人這樣來對我的時候,就要及時的停止。不管事情也好,言語也好,我們都要三思而後行。「將加人,先問己」,平常我們都忽略了。為什麼忽略了?因為我們經常沒有這種反思的舉動,往往看到就講,往往看到了後就加諸於別人,讓別人痛苦,我們沒有感覺。因為我們不是當事人,往往就會忽略別人的感受,我講完就算了,從來不去考慮它的後果是怎樣的。所以這裡也特別提醒到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每一個人都不希望不好的事情、言語加諸在自己的身上,以同理之心,我們就要想到別人的感受,也不應該這樣加諸於別人。再看下一段: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這裡就講到我們人要懂得感恩。能感恩的人,他內心經常會覺得很滿足,覺得世間的人對他都很好,他生活的環境也會一片的祥和。為什麼?他感激所有的人對他好,他也感激世間種種的環境都是非常美好的。這裡也告訴我們,人要活在感恩的世界裡頭,不要活在憤憤不平、經常抱怨的痛苦的世界裡。   所以,這裡提到『恩欲報』。簡單的講,就是誰對我們有恩,我們一定要有感恩圖報之心,一定要報答他,不可以忘恩負義。我們想一想,現代的社會,幾乎可以說是忘恩負義的社會。當然好人還是很多,可是比例的確是太少了。我們想一想,這一生當中,我們擁有這樣的身體,誰給予我們的?父母。如果沒有父母從小辛苦的把我們養大,我們就沒有今天。再想一想,我們能有這麼良好的生活條件,每天快快樂樂到學校去讀書,誰給予我們的?就是師長。你能明理,誰教導我們的?也是老師。這些學校誰蓋的?就是國家。我們再想一想,今天有得吃,有得穿;吃得好,穿得也好,又是誰的功勞?就是很多人集體起來一起努力所得到的。   所以在佛法裡頭講人有四種恩德,我們必須報答,而且這個恩德對我們非常的大。第一個,就是父母之恩;第二個是師長之恩,老師的恩德,啟發我們的智慧非常的大;第三個是國家之恩,今天如果沒有國家,沒有一切的施政,我們就沒有辦法生活在安定的社會裡頭。另外一個就是眾生恩,我們今天所享有的一切,都是一切眾生他們努力才有的結果。   所以我們想到這裡,我們從最切身的想到了父母,我們一定要有感恩之心,感恩就要懂得來報答,怎麼報答?你能盡心儘力奉養你的父母。你能盡自己的能力,把你的才華貢獻給國家社會,也是報國家之恩,報眾生之恩,報老師之恩。為什麼?老師辛苦的傳授我們智慧、知識,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報答老師的恩惠。怎樣報答?一定也要再傳授下去,一代傳承一代。   『怨欲忘』,這裡就講到當你有不平衡,當你受到委屈,當你心中有仇怨,這個時候應該要趕快把它忘記。我們想一想,當我們看到藍藍的天空,沒有絲毫的雲彩,我們會覺得非常的空曠,內心也會覺得非常的開朗開闊。如果你心裡有不平衡、有怨恨,你終日在那裡痛苦,痛苦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所以這裡就告訴我們,心中有不平、有怨恨,就應該要早早的把它除掉。這些怨恨就好像濃厚的烏雲一樣,我們看到天空沒有色彩,而是烏雲滿布,這時候我們看了也會覺得不舒服。   所以,人活在這一生當中,我們要懂得調適自己,有怨恨的時候,不要把怨恨愈積愈多,就好像存在銀行一樣,一直生利息,怨恨在心裡頭愈結愈大,這是很不好的,對自己的身心都有很大的傷害。所以聖人告訴我們,心裡有不平衡、有怨恨,應該早早的把它忘記。我們也不忘每天要清除內心裡頭的障礙,不平衡,就好像倒垃圾一樣,每天要把這些髒的東西統統丟光,我們的身心才會安適,才會舒服。   『報怨短,報恩長』。所以這裡就提到,我們仰慕父母,孝順父母,那是一輩子的事情,是源遠流長的。不能說我現在想到孝,我才來孝;我沒有想到,我就不知道懂得報恩。所以「報怨短」,要記得有不舒服的時候,要趕緊把它去除掉;有恩於我們的,我們終生不要忘記,這樣才對。我們想一想,我們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們有這麼快樂的環境,我們一定要懂得珍惜。   末學曾經看過有一個先天就雙目沒有失明的人,當時我在用餐,點餐的時候,也看到他要吃一碗面,我當時看他在吃面的景況,就難過的吃不下飯了。為什麼?我感到我自己真的是一個非常幸福快樂的人。我看到他吃這一碗面,雖然有稍微涼一點,但是他兩隻手這樣摸,沿著這個桌子慢慢的、慢慢的摸,然後筷子拿起來慢慢的端起來,摸很久他才吃一口。我看到這種情形,眼淚就掉下來了。為什麼?我感到人間有這麼悲慘的人,有這麼可憐的人。我們想一想,今天我們這麼幸福,這麼快樂,我們更應該感恩圖報。對我們好的人,我們不可以忘記,我們一定要盡心儘力,不能有報怨,不能有懷恨。你看這樣的人,他都有勇氣,他都活得這麼好。我們常人,我們一般正常之人,更應該不要愧對父母,不要愧對國家,不要愧對師長,應該要好好努力才是。看完了二十九條,我們再看第三十條:   【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這裡就講到當你是一個主管,當你領導很多人的時候,做為主管,做為領導人,你應該如何來善待你的部屬?我們曉得要以德才能服眾。從最簡單的來說做一個主管、領導人物,應該如何?這裡就講『身貴端』。你的身體,從你的行為舉止,你就要端正。這個「婢僕」,古時候都有丫嬛,我們說婢女;僕人有長工。這些長工、丫環我們就統稱為婢僕。可是現在我們不用這樣的名稱,我們都稱為部屬,或者家裡頭的傭人。   如何對待他們?「身貴端」,首先做為一個領導人,做為主人的你,你的身體、言語、造作,就要端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你做得不端正,底下的人也會向你學習,你不端正,底下的人當然就不端正。所以不管是一個公司也好,一個團體也好,一家也好,這個主人、帶頭的,首先都要記得自己的威儀一定要端正。如果你很輕浮、很輕率,你就沒有辦法以身作則,底下的人也就沒有辦法樹立好的行為,他們也沒有辦法建立良好的行為態度。所以在此地,怎樣做一個主管?怎樣做一個領導人?這裡教我們,首先就是要端正自己的言行舉止。   『雖貴端,慈而寬』。這裡就講到,雖然你很端正,很嚴格,但是人不能太苛刻,你做主管的也要懂得體恤下屬之人。所以在《論語》裡頭有一句話,「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也就是說做老闆的、做主管的,你對底下的人要懂得禮貌,你要以禮來尊敬他。你能體恤他、關懷他,你能以禮相待,他就肯定會效忠於你,所以說「臣事君以忠」。因為他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切,肯定他就會很賣力的為你工作,他就會忠於他的職守來為你效勞。如果你待他很苛刻,非常的嚴厲,一點都不慈悲,犯一點小過,你就要很嚴格的處罰,這樣底下的員工不服,將來都有可能給你捅很大的紕漏跟差錯,這就得不償失。   所以古人這樣教誡我們,苛刻之人是最無福之人;就是你待人很刻薄的人,你就是一個沒有福報的人。老闆如果沒有福報,這個公司就岌岌可危。所以人待人要懂得「慈而寬」,這個慈就是要仁慈,要有仁慈之心、要用寬恕之心來對待下人。我們想想看,他今天會做這樣比較卑微的工作,就是他們能力有不足的時候;有不足的時候,我們衡量他們智慧能力都略差一點,我們能同情他在這一方面有一點差,反應或者慢一點,做為主管的我們能洞察他們有這一方面的缺陷,我們應該好好的教育他們。不可以很嚴格很嚴厲,犯了一點小錯,就很嚴格的處罰,這個都是很不對的,而且很不慈悲,很不道德。   所以做為主管的,你要做一個輕鬆的主管,要做一個有福的主管,要記得對底下要以禮,要經常關心他們,體恤他們,肯定你的福報會源源不斷。接下來講如果你不是用慈悲,不是寬恕,不是用這樣仁慈來對待你的屬下;你用勢力來服眾。   【勢服人,心不然。】   這裡就講到你用權威用勢力用錢財來控制他,他們不會真正的服從你,只是表面服從你,因為有利害關係。我肯定現在聽你的,是因為我要這一份薪水。但是他心裡一定是騎馬尋馬,一旦有比較好的工作條件,他一定就會離開。所以不能用權勢、用很嚴格的條件來令人服從於你,因為它的後遺症是彼此心裡都會有反抗,一旦時機成熟,吃虧的是自己,吃虧的是老闆。所以這裡講:   【理服人,方無言。】   如果你能讓大家服從於你,是用理,用正理,用有道理的這個方式,來令眾人服從於你,這樣大家都會歡歡喜喜的為你效勞。所以此地特別講到做為一個主管,當你的制度在建立的時候,我們也要特別注意到,是不是有講到道義、仁義?如果太苛刻的話,這些員工恐怕沒有辦法真心的為公司效勞。要讓大眾都服你,你就要有公理、有道義存在,這樣彼此之間才沒有言語的紛爭,你的公司、你的團體才有辦法和諧。 第七集 講座介紹:本集主講內容是《弟子規》的「親仁」:從「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眾 仁者希」到「親仁 無限害 小人進 百事壞」。  【親仁】   我們想到這一生每一個人都希望他所結交的朋友都是非常好的,所交往往來的朋友當中,都希望是仁慈、有品德、道德涵養都很高的人,每一個人內心當中都有這樣的希求。有這樣的希求,我們就要有動作去尋覓這樣良好的朋友。所以這裡也告訴我們,我們的生活品質要逐漸的提升,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內在的涵養也要隨著人生的閱歷來增高。所以,此地講「親仁」是親近善知識,親近好師長。   我們曉得當今要找這樣好的人很難,不過沒有關係,我們可以效法孟子。怎麼說?孟子他出生之後,孔子老早就已經不在人間了,相差有幾百年的時間。孟子他非常仰慕孔老夫子,所以就私下拜孔子為老師,他就讀他的書,每天向他學習。所以,孔子成為至聖先師,孟子也成為亞聖。人在這一生,即使我們遇不到好老師,但是好的經典也可以成為我們最善良、這一輩子最忠實的好朋友。我們看第三十一條:   【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   這裡就講到從小的範圍來看,從社會的階層來看,人的確有好幾種人;如果範圍把它擴大,從膚色來講,整個世界上膚色不同的種族都有。這裡就告訴我們,無論層級,無論種族,我們不分族類,『流俗眾,仁者希』。我們普遍的看來,一般都是屬於中等階級,都是屬於一般的凡夫,佼佼者往往比較少,所以這裡就講「仁者希」,有仁德之人往往在社會上不容易見到。   所以這裡就講即使在人與人之間,我們所看到的每一個層級都不同。這個『不齊』就是不同,每一個族類它有等差。但是一般來講,「流俗眾」,就是一般程度差不多的居多數,流俗眾。但是好的有如鳳毛麟角,這些好人、好老師雖然比較少,但是我們仔細一點,在周遭還是有很多很好的良師益友。這裡講到當我們有這樣好的朋友,有這樣因緣遇到的話,自己千萬不要錯失掉。這裡講到: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   果然是一個『仁者』,我們看到這樣的人,很多人從內心裡頭就會敬畏他。這個『畏』,不是畏懼他的權勢,而是這樣的人,你一看到他的威儀,內心裡就會折服於他。我們曉得「仁」的定義,我們從古人的教誨當中,他說「仁者無敵」,內心有仁愛之人,他不會有敵人。因為有仁心之人,他肯定能愛人;他能愛人,他就能寬恕人;他能寬恕人,就能包容於人,就能與人和睦共處。   這樣的善人在世間上還是有,也不少,我們要睜大眼睛,有這樣的好老師,我們要記住,一定要跟他接近。因為我們跟他接近,一定會得到他許多的教誨。就好像孔老夫子,他所流傳下來的,他教導的這麼多學生,幾千年下來代代相傳,像這樣的仁者,他真的能萬古不朽。這裡也鼓勵我們不要輕易的錯過學習的機會。   仁者,他還有哪些?他會『言不諱,色不媚』。我們看到仁者向他學習,他的言語當中、神態當中都坦蕩蕩。「言不諱」,就是他講話不會畏頭畏尾的,不會有所忌諱。他講話一定是真實之話,不會講不真實之話;他所講的言語也是很真誠,從內心真心流露;他的容貌,你看起來,可以說溫文儒雅。誠如孔老夫子的弟子,他讚歎他的老師就是「溫、良、恭、儉、讓」,他具備有這五種的德性,有這五種的美德。我們看仁者,往往他也有具有這些德行,我們跟這樣的人在一起,我們內在的品德也會漸漸的提升。所以底下講: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這裡講當我們有這樣的機緣,親近這樣的善知識,有無限的好處。我們想一想,歷史上我們的文化可以代代相傳,尤其是儒學,它可以說是我國立國幾千年來,所賴以維繫社會安定、國家繁榮最主要的根基。儒學所講的是一種恕道,寬恕之道。所以在《論語》裡頭,孔子的學生就問他:有沒有哪一個字可以終身奉之,終身行之?孔夫子就回答:有,就是這個恕,寬恕。我們知道,寬恕就是仁的表現。所以這裡講到『能親仁』,它有無限的好處,為什麼有無限的好處?因為我們人的內在會逐漸的提升,每天都生活在真善美慧的世界。   『德日進,過日少』。所以我們的過失,我們種種的缺點毛病,我們會因為老師的教誨能漸漸的觀照自己,能逐漸的一一改正過來,我們的氣質也會跟隨老師的薰習潛移默化,我們的氣質也會愈來愈好。如果我們不能親仁,這裡就講到,「無限害」。   【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這裡也告誡到我們,如果人不能隨時提醒自己,不能每天進步,就會有無限的害處。這裡也講到『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不能親近有道德,不能親近好老師,不能經常學習提升自己的內涵,有可能我們的心就會往外跑,往外賓士,追求世間的名聞利養,追求世間的聲色場合,追逐慾望,追求享受。像這些很容易誘惑我們,為什麼?因為你沒有接受這些道德的教育,我們的內心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污染、引誘。   所以親仁,最主要就是要鞏固我們內在的道德。你有道德思想,你有道德涵養,你就懂得明辨是非,你肯定不容易受到外界五欲六塵的干擾。所以它講「不親仁」,它有無限的害處,有講不盡的壞處。因為你只要一沾染社會上這種不良的習氣,就會讓你一輩子墮落下去。有很多不好的朋友,他也會逐漸的來接觸於你。   「小人進,百事壞」。有這些不良的朋友追隨在你的周遭。我們就曉得,我們這一生朋友的影響力非常的大。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朋友與你相處你會提升,不良的朋友跟你在一起你會墮落。尤其是賭、還有色,危害相當的大,所以『百事壞』。這裡的「百事壞」,就是說這裡世間的種種誘惑,它會圍繞於你,你一不小心,把持不住,就有可能墮落而自己不曉得。   所以「親仁」這一條也非常重要,告誡我們人在內在裡頭,一定要有道德做為基礎,要有聖賢人的這些智慧,做為我們人生的一些歷鏈,一些寶貴的參考。如果沒有得到這些薰習的話,我們在現今的環境裡頭,就很難把握住自己,很容易受到影響,自己墮落而不曉得。   所以親仁我們要記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要鼓勵自己,每天都要進步,千萬不要受到外界五欲六塵的污染跟影響。  第八集 講座介紹:本集的主講內容是《弟子規》的「餘力學文」:從「不力行 但學文 長浮華 成何人」到「勿自暴 勿自棄 聖與賢 可馴致」。   【餘力學文】   第三十二條。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前面所講的無非都是我們的一些行儀,我們的言行、態度,還有我們居家生活當中所應該注意的事項。從「餘力學文」告訴我們,人要不斷的提升,提升自己的內涵,就要好好的用功讀書。當我們有空暇的時候,應該把空暇的時間用來充實自己。所以從三十二條到三十三條,都告訴我們讀書應該用什麼態度來讀;一直到最後一條,都是告訴我們在求學方面,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態度來學習,才會學得好。請看第三十二條: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這一條告訴我們,我們學習任何世間的一項學問都要有恆心、有耐心、有毅力。『力行』就是要有恆心,一定要努力去做,努力去學習,你才能學得好。所以,它就講到『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如果你沒有好好的學習,你所學的就沒有辦法有成就,你所學到的只是很膚淺很表面的而已。這樣對我們的學問,不但沒有辦法累積,同時你沒有奠定良好的基礎,以後你再學其他的東西,也一樣學不好。所以,此地告訴我們,修學態度要有恆心,還有毅力。   為什麼說「不力行」,他會變成浮華之人?我們都曉得,現代的人,凡是學習任何事物,學問也好,他都希望能一蹴而就;也就是說能用很短的時間,就把它學好。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學問它要累積,學才藝也是如此,我們看人家有一手好的功夫,只有羨慕,不曉得好功夫它的後頭需要堆積多少的努力,才有這樣的成果。所以古人有一句諺語,他說「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這也是告訴我們,我們看到別人這麼好的成就,也是下盡了很多的功夫,才有辦法學到。此地就是教我們學習當中,不要好高騖遠。因為我們學任何才藝也好,做學問也好,你不能深入去探究,你就沒有辦法學到它的精華,學到它的義趣、宗旨所在。所以學得很多,到最後都只有很膚淺而已。   「成何人」,你會變成怎樣的人?還是一樣,沒有學到。所以古人有提到,如果你讀了《論語》之後,讀完之後,你的言行舉止、你的態度完全沒有受到潛移默化之下,就等於你白讀這一本書。所以此地告訴我們,學習一定要認真;沒有認真,你學得很多,還是一樣很輕浮很浮躁的。   【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這裡又講到『力行』,你很用功、很努力。我們都曉得,學問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理解力會愈來愈豐富。如果你裹足不前,自以為我讀這樣就夠了,已經自己很滿意了,這裡就提到『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你就會隨著自己的慾望,隨著你自己的想法、看法,認為自己就是對的。所以有很多事情的義理所在,你就沒有辦法再進一步的深入,還有提升。對於自己來講,也是很大的遺憾。   為什麼?人的學問,應該隨著你閱歷的豐富,隨著人生的歷練,相對的要提升才對。做學問如此,做人也是要如此,外在與內在都要同時的進步才可以。這裡也勉勵我們,有空閑的時候,我們不忘展開聖賢的典籍,從聖賢的典籍當中,我們反觀自照,我們的內心與聖賢有何差距。如果覺得自己差太多了,我們可以見賢思齊,隨著聖賢的教誨,我們依教奉行。在我們的人生旅途當中,我們會覺得生活愈來愈美滿,愈來愈幸福。   所以此地最主要還是在提醒、勉勵所有的人,讀書要有恆心;沒有恆心,我們沒有辦法讀好。即使我們做學問,自己覺得已經讀得不錯,更不應該自滿;自滿的人很容易自傲,自以為是。所以這裡「任己見」,就是自傲之後,你會任憑自己的意思來做一切的事情。這樣很可能有一些事理,你都會被蒙蔽,會阻礙你自己個人的思想意見,這樣就失去我們「活到老,學到老」的真義了。接下來我們再看下一條,第三十三條: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我們都曉得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子女非常的用功,每天專註在課業上,你看他每天讀到三更半夜,可是考出來的成績卻非常的差。這時候我們要想一想,人為什麼很用功,效果卻是那麼差,可以說事倍功半,原因就是不懂得讀書的要領。   所以此地古人告訴我們,讀書有三個要領,這三個要領都要同時具足,就是『心眼口』。但是我們看這三點,眼睛在看,口也在讀,但是心如果沒有專註在課業上,也是白看白讀。所以即使「心眼口」這麼重要,最主要的還是在你的心。心如果沒有專註,心有旁騖,心有罣礙,心裡頭想著其他的事情,這些都會妨礙我們讀書的效果。   所以此地,從小我們要告誡學生,以前的人他們教導孩子讀書,通常他們還會觀察。譬如說過去的老師,他們看到學生雖然很專註的在學習,眼睛也盯著老師,但是如果老師所說的學生沒有反應,也可以說學生完全不懂。所以在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或者我們在學習,或者指導別人學習的時候都要特別注意到,他所學的有沒有效果?有很多人,他覺得他很認真,可是達不到那個效果,所以就灰心了,對自己喪失了學習的信心,這樣也非常的可惜。   所以,最後一句話叫『信皆要』。這個「信皆要」,有不同的解釋跟看法統統對,他認為這個「信皆要」,指前面三項都非常的重要,一定要做到的。但是末學覺得一個人在這世間上,不管我們學習任何一項學問,或者功課,對自己都要有信心,有堅定的信心,你就會有力量,有精神,要勉勵自己好好的再接再厲。所以,此地如果用信心來解釋也可以通的。   這一條告訴我們讀書要有要領,這個要領是「心眼口」。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在於你的心,你能這樣專註的學習,再加上你有堅定的信心,你讀書就會讀得很好。如果我們學習有障礙,這個時候應該要想一想,我是哪裡犯錯了。下面一段就講到讀書很切忌的一些現象,什麼現象?   【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這個現象就是你讀了這本書,內心又想到其他的一本書。就好比學生做功課,現在寫國語,他想到:我數學還那麼多;寫數學的時候,又想到自然:我自然還那麼多實驗沒有寫。如果你這樣心裡有旁騖,就會惶恐,會想到說:我還有那麼多還沒有做。你的心就起了很大的煩惱,就會起了很大的障礙。障礙你什麼?障礙是你不能專註做你現在的功課。   所以,此地教我們怎麼讀書?你這一本書還沒有讀完,你的功課這一門還沒有做完,你就專註。你專註之後,你就有智慧,你的聰明智慧不會被你這個心有旁騖給你分散掉。所以,你只要專心冷靜下來,就可以一一的把它完成。千萬不可以心裡想著其他。這個『勿慕彼』,就是不可以心裡想著其他。其他,「彼」就是其他,其他的課,其他的功課。   我們也曉得,成年人讀書,有時候看到這麼厚厚的一本,心裡就想我要何時才能讀完?往往也是虎頭蛇尾,前面看一點,中間翻一些,後面再看幾頁,這一本書囫圇吞棗就全部看完了。如果像這樣的話,這樣的讀書方式,我們要真正了解它個中的真理、真諦所在,往往沒有辦法達到。   所以古人勉勵自己,都是一部書讀完之後,再讀另外一部。我們看到歷史的記載,唐朝他們的科舉,太學裡頭,他們有《論語》、有《四書》、有《五經》,幾乎每一部經典,他所學習的年限是一年。舉個例,他們的《孝經》跟《論語》要用一年的工夫,才有辦法把它修學完畢。我們現代人,你叫他一本書讀一年,就只有讀那一年,那一年都是讀這一本書,往往很多人都沒有這樣的耐心。他認為我看一看,翻一翻,翻完了就算了。但是古人做學問就大不相同。所以有道是一經通,所有的經典也都會通達,但是前面的耐心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前面修學的態度在力行,在恆心跟毅力。此地來講也是告訴我們,當你看一部書的時候,你一定要從頭讀到完。慢慢的看沒有關係,你只要能通達理,其他也可以通達。   所以它講『此未終,彼勿起』。這本書還沒有看完,這裡的功課還沒有做完,你就不要心裡羨慕其他的功課。讀書如此,做事也是如此。有的小朋友,不只是小朋友,很多成年人也是有這樣的毛病,這件事情還沒有做完,他想到另外一件事情,所以就把這一件事情丟著,然後又做另外一件。做另外一件,還沒有做完,他又想到另外一件事情還沒有辦妥,所以又去做。結果到最後,三件事情都擱在那裡。所以,這也是很不好的習慣。讀書貴在能運用,此地讀書如此,要一部通達之後,再接著下一部,做事也應當要如此。我們再往下看:   【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   這裡也告訴我們,讀書要有次第,時間要會規劃安排。我們都曉得,做學生的往往會投機取巧。怎麼說?每天下課回來,他不知道今日事今日畢,不知道要把今天的功課先複習,就累積了很多;累積很多,到接近考試的時候就緊張兮兮。這個時候時間非常的緊迫,就開始很猛的用功,非常精進,非常勇猛。我們也看到很多圖書館,平常沒什麼人,一旦快要考試的時候,真的是人滿為患,很多人都擠在那裡拚命的讀書。這個也犯了《弟子規》裡頭告訴我們,讀書求學應該每天都要讀,而不是把它累積在一起,為應付考試而讀書。   這裡講『寬為限』,就是你讀書的時候要有一個目標,譬如說我們今年要看哪些書,你把它訂下來,訂下來以後每天按照進度來讀、來用功。跟我們現在一般人完全不一樣,讀書是為了考試,尤其是學生。如果我們成年人,你是父母,如果每天把家事做完以後,你能開始展書來薰習,與古人在一起,或者看一些與知識領域範圍之內、工作範圍之內的一些典籍,你就能做的很好。孩子在家裡看到母親父親每天做完事情,就把剩餘的時間都在讀書,你就樹立了非常好的模範,孩子從小也會很喜歡讀書。   假使做父母的空閑下來就開始看電視,孩子也會跟你一樣愛看電視。即使你在客廳看,孩子在房間做功課,他也會受到影響,他會經常開門看看,今天電視已經演到哪裡。所以父母在家裡能多看書,樹立好榜樣,孩子也會很喜歡看書的。   過去曾經有一位長官,末學就請教他,他年齡已經有六十歲了,但是他幾乎可以把一些法規法條背得滾瓜爛熟。我說:這些都很難背,我們年輕人都背不好,為什麼你還可以背得這麼清楚?他從右手拿出來一本小小的法規,左手拿出來,口袋又是一本,左上角拿起來又是一本。他就告訴我,在工作的領域方面,他凡是要了解的這些法規,他隨時隨地都在讀。我就問他:你怎麼背?像有一些法規幾百條,你怎麼次序不會顛倒?他就跟我說,每一條讀五十遍,口要念出來五十遍,五十遍之後,再慢慢用記憶的方式來想一想,回憶一下。不行呢?法規法條要隨時隨地都要看,一有空閑就要看。他說從孩子出生之後,孩子看到父親這麼用功,所以兩個孩子也非常的優秀,從小讀書都不要大人盯他,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們做為父母的,應該要有這樣為小孩樹立良好的榜樣。這樣不但可以相得益彰,同時你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也會很輕鬆。為什麼?你可以減少金錢,他不用補習,他認真,他就通達,所以何樂不為?   此地也講到,『工夫到,滯塞通』。我們讀書最怕遇到困難,遇到困難第一個反應就是說:好了,我不讀了。然後把這個困難就跳過去了,尤其是理科。很多小朋友通常也有這樣的毛病,遇到困難就不想去突破,就會覺得:好煩,我不會。再不然就把這個題目丟給父母。父母問他說:你會不會?他往往說:我會了。結果考試出來,一看到數學六、七十分,你問他,他好像會,似懂非懂,其實是不懂。此地也告訴我們,「工夫到,滯塞通」。首先,我們要排除內心對這種困難的題目、困難的問題不要怕,面對它,就要想辦法解決它。   過去求學的階段,也曾經碰到很難的數學,這個數學怎麼辦?沒得問,明天要交,所以當天晚上我就花了三個小時,慢慢的思考、推理;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努力,終於我解出來了,非常的高興。從此之後,我對數學不再害怕。為什麼?我認為我可以做到,只是時間長一點。你解除了自己內心的障礙以後,漫漫的,你對數學就不再怕,你就會興起這種興趣。興趣一旦建立以後,你多做了,慢慢這個解答就開始快了。從三個多鐘頭,後來漸漸進步,到最後數學就不怕了。   所以最主要還是在我們內心,你有心去做,這個問題你就有能力去突破。可是你無心去做,你功夫沒有下到底,你就沒有辦法通達。所以此地講只要「工夫到」,你下的功夫足夠,你的努力夠的話,肯定你一些不能通達的也能通達。假使做學問當中,學習過程當中,我們心裡有疑惑,應該怎麼辦?此地就講到:   【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此地就講到,當我們有疑惑,沒有辦法了解的時候,就應該隨時隨地請教會的人。如果是同學當中,先請教學習比較優秀的,這一科比較專門的,我們請他幫忙。為什麼?你不能通達,你累積的會愈來愈多,尤其是數理這方面的,前面不懂,後面連帶的這些都沒有辦法通達,因為很多數理它是有連帶關係。所以,此地只要心裡有疑惑要把它記下來,『隨札記』,隨時要把它記下來。   『就人問,求確義』。你應該要不恥下問,別人比較了解,比較清楚,我們應該要很虛心的求教於別人。也有很多人,他不願意替別人解答。有時候碰到這種情形怎麼辦?我們可以參考其他的資料,譬如說參考書,工具書,它同時也可以替我們解決疑惑。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要靠自己,自己先去探究,沒有辦法的時候,再請問別人。   曾經有一個母親,她這樣跟我反應,他說他的女兒當班長,可是家裡的電話每天她幾乎要講一兩個小時,母親就要我來告誡她的女兒。後來有機會,我就單獨找她女兒:你為什麼電話這麼多?是不是你的朋友很多?她說:不是的,是因為同學有很多的問題都來請教她。我說:那這樣會耽誤你的功課,對不對?她說:對。我再問她:這些同學平常他們的學習態度情形怎樣?她說:有的人在抄作業的時候,故意不抄,反正回到家裡還有同學可以問。有一些應該解答的,應該把這些重要的題目抄下來,有一些他也不願意再去抄下來,他就專門依賴其他學生。我問了這個同學,我問她:這些同學平常在校的情形如何?學習的情形如何?她告訴我多半都有這些毛病。所以他想:我回到家裡,我請教班長就好了,我何必在學校很認真。他完全以自己的自私心,不願學,然後就把這個問題去請教別人。這樣也不對。   也曾經碰到這樣的一個賢明的母親,她就講有一次她檢查她女兒的聯絡簿,發覺她有多樣的作業好像沒有寫,也沒有做。因為看到老師的評語之後,她開始對女兒多加的追問,後來她女兒就說:我要問同學,今天應該做哪些。母親就禁止。她說:我禁止,我絕對禁止,你今天所應該要做的,你竟然沒有做,然後要把責任再去推給別人,再去抄別人的,你有靠山,這樣不行,學習不能靠別人,一定要自動自發。所以這個母親寧可隔天女兒被老師處罰,而且在聯絡簿上也寫了幾句:請老師嚴格執行,不守法、不守規矩,一定要處罰。這個孩子被母親這樣教導,以後她就不敢用這樣投機取巧的方式;把所有的作業,還是老師交代的,在學校不願意做好,回到家裡電話一撥,全部找靠山,這樣是很不對的。   後來,我就跟這個班長講:這樣的話,長久下來,不但你的功課受到很重的影響,同時你也不是在幫忙他,你是在害他。為什麼?你害他沒有辦法自力更生,沒有辦法自己好好的學習。所以從此之後,你應該婉轉的跟他講,你要做功課,你很忙,要拒絕他。因為你這樣的幫他,長久下來不是正確的。所以在此,我們也建議家長對子女的功課要查證一下,是不是有這樣的毛病;有這樣的毛病,一定要及時的來制止他。   此地『就人問,求確義』。也有很多人裹足不前,譬如說不懂自以為懂,不明了自以為明了,結果以訛傳訛。因為自己以為明了了,又教了別人,就誤導了別人。所以在此地古人告訴我們,要有不恥下問的這種精神,要精益求精,做學問一定要以通達明了為主。這個通達明了要自己有所悟處,才算是真正明了。我們再看三十四條:   【房室清。牆壁凈。几案潔。筆硯正。】   我們讀到這一條,我們也反省自己,自己的書房、卧室是不是也經常保持的很乾凈。在教學過程當中,也曾經問卷調查學生,會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間、書桌的有多少?往往非常少,寥寥無幾,幾乎都是父母替他整理。由此可知,小孩從小這種家庭教育幾乎都喪失了,這些學習的機會都被父母給剝奪了。所以,我們讀到『房室清,牆壁凈,几案潔,筆硯正』,做父母的應該要讓孩子學習,要教導他怎麼整理。   我們這裡講到「房室清」,就是你要整齊清潔,牆壁也要乾淨。有很多小朋友他很喜歡畫圖,甚至在牆壁上畫了一排的火車,畫完以後,自己非常的高興,請母親看。說:爸爸,媽媽,你看我畫的火車漂不漂亮?父母看到孩子這麼天真,也捨不得打他,只好再把它粉刷乾淨。所以從小我們對於孩子要教導他,除內心要清凈之外,我們外界的環境也要保持乾淨。首先父母就要做良好的榜樣,子女才會向你學習。   「几案潔」,几案就是書桌。我們曉得有很多人看書,他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東一本,西一本,凌凌亂亂。只要讀書的時候,他自己的桌上,只有一角還能放一本書,他自己就覺得很滿足了,從來不會整理自己的書桌。像古人朱熹,每一次在書房讀完書之後,一定要把它收拾乾淨才離開書房。我們說一分誠敬得一分的利益,有十分的恭敬,你就能得到十分的利益。所以此地講「几案潔」,就是要保持我們書桌的整齊與乾淨。   「筆硯正」,古人所用的文具,就是文房四寶。今天沒有毛筆,也沒有硯台,但是我們的文具,所用的筆、橡皮擦等等,這些用具、文具,我們也要把它擺好,排得非常的整齊。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此地就講到古人他要寫字,他要讀書,旁邊一定要備好文房四寶才有辦法寫。此地說,墨磨歪了,就表示你心裡有旁騖,你心裡不專心。我記得小時候,父親如果要寫書法,就會叫我去旁邊磨墨,一池的清水要把它磨得恰到好處,總要半個鐘頭到一個鐘頭。他示範給我看的時候,我牢牢的記住。他也有要求,第一個手要握好,不能握歪;第二個不能碰到你的手,這個墨水不能噴出來,手不能碰臟,同時也不能溢出來。不能溢出來,不能溢到紙,不能溢到你的衣服,這個條件也可以說相當的嚴格。但是我也可以做到,因為我按照父親所教的方法,握好以後就慢慢的磨,磨的力量要平均,要均衡。如果你的力量不均衡,你磨的速度有快有慢,你的墨條就會歪了。所以到最後,磨好了之後,請父親來檢查,他會看你的墨有沒有平?有沒有歪?你有歪,就證明你在磨的時候不專心;你有溢出來,就表示你的眼睛沒有看到這個墨磨的速度,還有它的快慢,所以它才會溢出來。   古人教導子女,從小由磨墨的功夫當中來訓練他的耐心。我們現在沒有這種機會,學習到可以用磨墨來訓練自己的耐心。但是我們可以從小朋友的字來觀察他有沒有耐心。有很多人都抱怨說字很醜,我就會反問他:字為什麼會很醜?你是不是眼睛沒有看,你怎麼寫?他說:對,幹嘛看?就手一直寫下去。我說:不對,寫字要意在筆先,你的心意要在下筆之前就要有,心裡就要胸有成竹。你要知道我這一畫這一筆要走到哪裡?你不能筆拿起來就寫。不管是毛筆或者硬筆字,都是如此,你要專心,要有耐心。首先就是要有耐心,一筆一畫清清楚楚的交代好,不要糾在一起。   所以『字不敬,心先病』。這個字寫得歪七扭八的時候,首先要檢查的是你的心,你的心有沒有靜在那裡,有沒有很專註就在寫字這個功夫上。如果你打從心裡就不想寫,怎麼會寫得好?所以字寫得丑,我們先要想一想,我是不是有不專心?你很專心,你眼睛盯著你的手,你的心意在你的手之前,它要寫到哪裡,到哪裡該停,到哪裡該頓,你心裡有個底,再加上你有美感,你寫出來的字就會很漂亮。所以「字不敬,心先病」,是因為你心裡有毛病。什麼毛病?就是不專心的毛病。所以這一條告訴我們,不論你寫字做功課,都要反躬自省,自己有沒有專註在裡頭。你有專註,你肯定會寫得很好,讀書也會讀得很棒。我們再看下一條: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讀到這一條,我想很多人都會會心一笑,有這樣的感覺。過去末學還沒有教《弟子規》的時候,都是書看到哪裡放到哪裡,所以家裡除了廚房沒有書以外,幾乎到處都有書。這裡也可以說,這是每一個人經常犯的毛病。   此地告訴我們,『列典籍,有定處』。我們要把書籍,家裡所有的書要排列好,把它放置好,放在書柜上面,要有固定的地方;不要沒有固定的地方,經常在找書。尤其子女如果很多,家裡的書也很多的時候,往往你會聽到叫聲:媽媽,我什麼書不見了;爸爸,我哪一本書放在哪裡,你可不可以幫我找。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毛病?都是犯了讀看畢沒有還原處,都是讀看畢隨便放。   所以在此地我們做父母的,也應該要深深的檢查自己,當你的書看完之後,有沒有把它收好。你沒有把它收好,有時候家裡弟弟妹妹很小的,哥哥姊姊沒有及時收好,弟弟妹妹不分青紅皂白,會把他的書在那裡亂畫。所以有很多小朋友,他們在家裡為什麼會吵架?有時候這個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所在,吵架、打架很重要的因素所在。   所以從小子女看完書,一定要告訴他,要愛護書籍,要把它放好,而且要放在固定的位置。同時也要指導他,教導他,書要怎麼排列比較整齊,比較好看,比較好拿。做父母的從小就要做很好的榜樣,來教導自己的小孩。   【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   這裡講到我們讀書讀到一半,可能有人叫我們,這個時候我們要隨時把這個書收齊好,收拾乾淨,把它收拾整理好以後再離開。我想時間再趕,也不差那個一分鐘、三十秒,三十秒我們就可以把書放好。也有很多人因為很急,可能要出去辦事,所以讀到哪裡,他就把它摺角,把書那個頁碼摺起來,這個也是不好的習慣。   古人告訴我們,書要好好的愛惜,不要讓它有缺損。如果你把它摺角,這個摺久了我們會覺得書好像很舊。我們愛惜書,我們就要讓它保持得整齊美觀。所以書讀到哪裡,不應該把它摺角做記號,應該用書籤把它夾起來,不要讓自己輕易的用摺角的方式來記讀到哪一頁,這樣對書本是不恭敬的。   『有缺壞,就補之』。我們都曉得,古人的書,他們的書籍往往都是用針線所縫製的,這樣來把它固定。今天科技不同,我們的書可以說相當的緊固,所以當我們如果書經常讀,它可能會有磨損;尤其是工具書,像字典這一類經常翻,我們對這樣的書,我們也要愛惜它。翻的時候,有很多人動作非常的粗魯,這些也是很不應該的。我們愛惜課本,在翻閱的時候要輕輕的,不要很粗魯;你很粗魯的翻書,我們會覺得很心疼。我們想一想,古人把這麼好的書籍留下來,到了我們今天,雖然得到書很容易,但是我們也要存著恭敬之心來愛惜這些書籍。   也有一些小朋友書本拿來以後,他很珍惜,他會把它先包好,用了一學期以後,還是非常的新穎。也有一些小朋友,他就比較隨便,很草率,他會在課本裡頭東畫西畫,把課本塗得髒兮兮的,這樣也非常的不好。如果讀書時候,我們看到每一頁都非常乾淨整齊,我們的視覺也會覺得很舒服。所以做父母的,當你的子女喜歡在課本上亂畫的毛病,我們也要及時的制止,讓他從小就建立愛護書籍、敬愛書籍的這種觀念。接下來我們再看下一條:   【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   這裡就提到書,並不是天下的書、種種的書都能看。好的書可以讓我們受益良多,不好的書也會污染我們的心志。所以此地講不是好書,『屏勿視』,「屏」就是拋棄它的意思,就是不能看,要丟棄,不可以看它。『蔽聰明』,它的壞處在哪裡?它會掩蓋你的聰明,它會掩蓋你的智慧,它會讓你的智慧蒙蔽,它會破壞你內心的清凈。所以『壞心志』,會破壞你的內在,你會污染到。   康熙皇帝他在對他後代子孫的庭訓裡頭,他就交代,交代什麼?他交代二十歲之前,不要給他讀小說,他說很容易染習到這種權謀智巧。尤其他們涉世未深,不懂得明辨是非之下,你這麼小就給他看這些人心態上惡的這一面,小說裡頭都是杜撰的;有這一面的污染,從小就應該要禁止。康熙皇帝他同時也自我要求勉勵,他怎麼講?他說:朕貴為天子,有很多話聽不到,因為很多人不敢跟他講實話。他如何來警惕自己,到底有沒有犯過失?他說他唯一每天都一定要做的事情,就是讀古書。讀聖賢的經典來檢查每日所作所為,是不是哪裡有過失、哪裡有缺失?施政方面哪裡有缺失?他完全按照聖賢的經典來檢點自己。   我們也曉得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他非常提倡儒學(儒家的學問)。在皇宮裡,每天還請這些儒學的專家日講《四書》。我們就曉得,以前的皇帝,他對自己的要求有多麼嚴格。我們今天讀到《弟子規》,我們也想到看到古人這麼好的學習榜樣,我們也應該要效法,好的書籍我們要多讀,一再的讀,有道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這裡也告訴我們,身為父母的,一定要經常看看,關心你的子女,他所閱讀的是什麼書?末學曾經有一次,下課之後,因為家長晚一點來帶小孩,我就看他從書包裡頭取出一本漫畫書在看。我就跟他講:借老師翻一下。結果我稍微翻一下,我才發覺裡頭的污染、裡頭的內容,實在是不堪入目。有時候做家長的他不了解學生在外,自己的子弟他在外面,他是不是有接觸這麼多不良的書籍?所以這個也非常重要。我看了之後,除了告知這個家長之外,同時也跟學生講:凡是你在課堂上看其他的書,一定要經過我的同意你才能看;不能看的,絕對是沒收。為什麼?不好的書的確是傷害非常的大。我們看最後這一行:   【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這裡講到人不能夠對自己沒有信心,一定要堅定自己有能力,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對自己要有什麼心?要有自重自愛之心。什麼叫自重?就是你不願意隨便拋棄你自己,放棄你自己。你要自己尊重自己,就要珍愛自己,珍愛自己就自立自強。所以此地講『勿自暴,勿自棄』,不要輕易的說我不行,不能對自己沒有信心。所以古人對於立志這一方面非常的強調,人一生要立定志向,有了目標,有了方向,我們想一想聖賢之道,我們也可以向他學習,漸漸的我們也可以達到。『馴致』,「馴」就是漸漸的意思,漸漸的也可以達到像這樣。   所以,人在這一生當中有機會學習,我們要把握住機會。我們今天有這樣的機緣讀到《弟子規》,我們更應該好好的深入,幫助自己,同時也幫助周遭之人。如果你是父母,你還可以教育好你的子女。末學才疏學淺,承蒙老師一再的指導,所以斗膽向大家報告學習《弟子規》的過程,講得不對不正之處,還懇請十方善知識多予指導,謝謝。 第九集 講座介紹:本集主要內容的是《弟子規》的附錄部分:從「命自我作 福自我求」到「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 當我們讀完《弟子規》之後,我們身心都會有所感受。接下來要為大家報告的是附錄在後頭的:   【命自我作。福自我求。】   深信每一個人在這一生當中,都希望追求到幸福美滿的生活,也希望自己的命運不要很坎坷,在這一生當中能順利的走完人生,到達盡頭。這裡就告訴我們,『命自我作』,我們的命運可以自己掌控,可以自己去改造,可以自己去掌握住。『福自我求』,用現代話來講,就是幸福可以追求到,我們的福報也可以自己去尋找到,追求到。這個追求一定要有方法、有原則、有原理、有次第,底下就是告訴我們要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我們如何去得到,如何能達到這樣的生活境界。此地就教導我們,用怎樣的心來改造自己的命運。請看第一段:   【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   這裡提到當我們現在的生活很不錯,自己也很滿意的時候,這時我們要心存著好心,內心要常存善念。你經常有善念,你做出來的就是好事,所以它講『富貴直到老』。這個富貴,不是世間人所講的非常富有、地位非常崇的意思,富貴不是這樣的解釋。我們也看到很多富有之人,他非常的擔憂,他擔憂什麼?他不快樂。為什麼?一出門,怕人家搶劫,因為你太富有了,因此你的生活不見得會快樂。地位很崇高的人,非常尊貴的人,出門都有保鏢,也是非常的不自在。   所以此地講的「富貴直到老」,就是你能安於你的現況,你覺得我現在的生活已經非常滿足了。你心地又善良,你能與人為善,你的周遭都可以跟你和睦共處,這樣的人就是最幸福、最美滿的,我們稱為這樣就是富貴。   所以此地第一條也告訴我們,你經常能保持著善心(就是心好),你的命就不會太差。你的心好,你就能寬恕別人,包容別人,你的周遭就會覺得一片和諧,這樣的生活就是最幸福美滿的。所以,這裡講到這樣你的富貴可以直到永遠,到這個人生的終了,你都可以擁有這麼幸福的日子。首先建立在你的知足,你的善心。第二條講到:   【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   這裡講到命很好,他的生活環境,他的周遭,我們看到他真的是非常好,但是他的心地不好。一個人心地不好,我們可以這樣講,我們看到周遭的人,有的人為富不仁,環境非常的好,但是待人很苛刻,這樣也是有缺陷。這樣待人不好,你到處樹立敵人,將來一旦你的福享盡了,你的災難肯定就會跟隨而來。所以,此地講『福變為禍兆』。本來你擁有這麼多的福報,可是因為你的心地不善,你待人不好,你的「福」就會變成「禍」。為什麼?人在享福當中,往往不能想到這個福會享盡,所以就拚命造了很多惡業,到處與人家結惡緣。一旦你的福享盡之後,肯定就會有惡果上頭。   所以此地也告訴我們,擁有幸福之人,要懂得惜福,要懂得珍惜你現在所擁有的,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頭,感恩你有這麼好的環境。有這麼好的環境,更應該善用你良好的這些物質、環境,盡你的能力來幫助別人才對。如果你的心地不好,很有可能你的幸福就會毀在你心不善上,心不善就會造很多的惡業,毀在你自己的手上。所以,最重要還是要存善心。   現在社會經常推行四好運動,「存好心,做好人,說好話,做好事」。這裡告訴我們,你要追求幸福人生,首先要有純善之心。前面兩段都告訴我們,你的環境、生活,你如何繼續保存下去,你擁有好的現況,你要如何再經營讓它更好;不可以在這麼良好的環境當中,忽略了我們的內心。我們說「誠於中,形於外」,內心經常想不好的,你的所做所為也會跟著不好。所以此地告誡我們要懂得惜福,要珍惜。我們再看第三段:   【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   此地就是勉勵命運坎坷、生活環境困苦之人,命不好,命裡頭經常乖舛。所謂乖舛,就是從小非常的坎坷。此地勉勵我們,在惡劣的環境當中,我們如何追求幸福?這裡教導我們要存著善心,存著善心,你就不會怨天尤人。有很多人他很感慨,他所生活的環境很惡劣,所以他就自暴自棄。我們看到這樣的人,你很想幫助他,就沒有辦法幫他。為什麼?扶不起的阿斗。   所以當我們面對惡劣的環境,面對自己坎坷的命運之時,我們要心存善念,存著好心,多做好事,多與人結善緣。內心經常有這樣的善心,你所表現出來的就有善行。有善行,你就能廣結善緣,你很有可能會得到很多人的幫助,你的際遇也會隨著你心地的改善而有所幫助。   所以,人一定要想一想,我今天的幸福快樂完全是自己內心的感受,你內心覺得滿足了,你就是大富大貴之人;可是如果你今天心的慾望很大很強,即使再優渥的生活條件給你,你也是不懂得滿足的。   所以此地講到雖然我們的命不好,但是我們要存著一顆純善之心,『禍轉為福報』,即使有災難到了,我們也會逢凶化吉。為什麼?因為我們有純善之心。有純善之心,你就可以感動周遭之人,別人看到你這麼善良,在你有困難的時候,深信他們也會伸手來幫助你。   所以此地也勉勵命運坎坷之人,千萬不可以怨天尤人,更不可以自暴自棄,我們應該要立志把我們的生活條件改造好。就好比古人講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回也不改其樂。什麼意思?他即使生活條件非常的差,非常的貧困,但是他知足常樂,他不會為了物質享受差一點,然後就覺得自己的命運很苦。我們看到古人能如此,聖賢之人能如此,其實我們在本性裡頭,我們也同樣具有這樣的本能跟德行,我們向他學習,我們也可以做到。所以此地講你的「禍」,這個不好的命運,或者有災難,有困難來了,都有可能轉為福報,所以對自己要有信心。下一條,第四段講到:   【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   這裡提到有一種人,這樣的人一生真的是沒有辦法挽救,沒有辦法改造。怎樣的人?『心命俱不好』,就是指他的命運本來已經不好,又加上他心地不善良,經常怨恨不平,像這樣的人,他就難免要『遭殃且貧夭』。「殃」是一種災難,「貧夭」也是非常貧困,很潦倒。在這個世間,我們也不難發現有很多人,他就生活在這樣痛苦的環境裡頭。像這樣的人,是由於他不曉得自己的命運可以改造。他完全相信:我這一生當中,就隨著我的命運流轉,而含糊的迷迷糊糊活在這個世界上。這樣實在非常的可惜。   所以我們想一想聖賢之人,他告訴我們,為什麼一個人會遭殃?為什麼會貧夭?除了他先天的環境困厄之外,最主要還是在他的內心。他從來沒有想到從心地來改,可以扭轉他的的命運,他的人生也可以因為心地的改善,而得到幸福,所以非常的可惜。如果我們朋友之間有這樣的人,不妨轉告他,送他凈空法師所宣講的《改造命運,心想事成》這一本書,這是《了凡四訓》的講記,這一本書對於如何改造我們的命運有很詳細的介紹。   末學的朋友當中,也有人經商不善,經濟非常的困厄。後來我聽到之後,就送他這一本書《改造命運,心想事成》。他也就從自己的內心開始改良,自己一看書,一對照之後,才知道自己的內心有這麼多的污染,這麼多不好的習性。他很認真每天都讀一段,不懂的他一定問。經過三、四個月以後,他發覺生意逐漸在改善,家庭氣氛也愈來愈好,他不平的內心也逐漸的降低。可見一個人只要有心,我們看到人家三、四個月就能改造自己的命運,我們何樂而不為?   所以當我們有幸、有這種機緣讀到這樣好的書,我們應該不吝,周遭有這樣的朋友,我們應該送他一本,附帶再跟他稍微介紹一下,讓他提起信心,改造命運絕對是有可能的,而且是肯定有把握可以做到的。我們再看下一段: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   這裡告訴我們,對自己一定要有信心。什麼信心?相信你從內心做起,把你根本的這些不好的念頭、不好的習性從心地上做功夫,下功夫。『心可挽乎命』,「挽」就是扭轉,我們的心就是主導我們命運的主宰。但是很多人不明了,認為我這一生就是命運所安排。就好像袁了凡還沒有遇到雲谷禪師的時候,他也認為我的命一切都被算定了,我努力也沒有用。可是遇到雲谷禪師之後,一席話的開導,真的是一棒打醒夢中人,從此袁了凡他從心地上改造,果然把自己的命運,從很平凡中改造過來了;最難得的是,他延長了壽命將近有二十年之多。   我們看到古人他可以這樣做,而我們同樣也有能力做到。所以它講『最要存仁道』,這裡就指出了方法,怎樣從內心裡改造?就要心裡長存仁道。怎麼做?我們可以舉例來講,「仁」很簡單的講,就是內心有愛心,你能包容別人,寬恕別人,就是仁的表現。你對周遭的環境能舉手之勞把它整理的整齊清潔,把它做好,也是仁的表現。因為你愛護一切的東西,這樣也是愛心的表現。你對別人,你的態度和藹,你與人結善緣,也是仁的表現。   如果你的臉每天都是臭臭的來對待別人,每天都很不快樂,這樣對待別人,肯定別人看到你就敬而遠之,離你而去。為什麼?因為他不喜歡你。所以,首先從內心做起,內心有慈愛,你所表現出來就有慈愛的容貌,就有慈祥的態度。所以最簡單的,從你的言語造作你就可以改善,但是最主要要在心地上下真正的功夫。我們也不要要求一蹴可幾,人的習慣與生所俱來的,很難調伏,往往三、五天做得很好,接下來可能碰到困難了,就忘記,就退卻,就墮落。   所以要有堅定的信心,要想到肯定可以扭轉自己不良的這種習慣。所以,內心要經常存有仁恕之心。「最要存仁道」,這個最重要,最重要就是你要有一顆仁愛之心。你果真能這樣行,你的命運很快就能改善。再往底下看:   【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   這裡講到人的命運,為什麼會有命運?這裡清清楚楚告訴我們命運的由來,它是在於你的心。你的心一念善,你的臉呈現出來就是和藹可親;你的內心一念惡,你所呈現出來就像羅剎一樣,人家看了都會怕。所以我們從自己的容貌就可以感受到,你的心是不是善良,是不是經常懷有惡念。所以此地告訴我們,我們的命運完全掌控在我們的念頭處。   『吉凶惟人召』。一生是幸福,「吉」是幸福、是快樂、是善良、是美好,都是屬於吉。「凶」就是困厄、災難、貧夭,就是屬於凶。吉凶禍福都是誰給你的?都是自己。「惟人召」,都是自己所造作的。很多人他不能接受這樣的說法,他認為他今天的幸福、今天所擁有的都是父親給予的,都是祖先所留下來的。話雖然這麼說沒有錯;可是一個人沒有努力,沒有奮鬥,你如何能擁有這些?很難的。   所以當時唐太宗就問他旁邊的大臣:創業難,還是守成難?旁邊的大臣就跟他講:創業不難,創業的過程非常的艱辛,但是大家彼此有志一同,會為這個方向目標勇往直前努力。但是守成卻非常的難。為什麼非常的難?因為人一旦安逸慣了,他就會墮落;墮落就開始造惡業,造了惡業,你就跟周遭的人開始結惡緣。一旦因緣成熟,災難就會來到。   所以此地講『命實造於心』,命運其實原本就是我們內心的造作所感召的。所以人要經常省察自己的內心,你內心的動態,起心動念處,自己是不是經常去觀察,是惡念多,還是善念多?此地就跟我們講到,我們的習氣會造成我們的命運。這是最簡單的來講,怎麼說?如果你的習慣脾氣很不好、很暴躁,你周遭的朋友受不了你,肯定大家離你遠去。所以,你的命運就不好。什麼不好?就是你的緣很不好。所以,還是自己造成的。如果你的習氣很好,你的氣質很美,你與人都能為善,你的命運就是你的緣非常好,你能廣結善緣。   我們這樣簡單的分析,就可以體會出,原來念頭(你的念頭)會主導你的一切言行舉止,你的一切活動,一切活動累積下來就變成你的命運。所以在此我們要特別的謹慎,我們的心地有沒有經常保持清凈?   最簡單的反省方式,誠如曾子所講:「吾日三省吾身。」但是我們每天不是只有三省而已,要時時刻刻的檢討自己。你能經常的注意你自己,可以說一切的吉祥都會隨你的心地善良而擁護著你,你是周遭所受、所居住的環境,也都會非常的美滿。因為你有一顆純善之心,因為你懂得如何扭轉內心,你能控制這個樞紐的這把鑰匙,懂得在心地上如何用功,所以你就能掌握吉凶禍福。   心地的功夫,治心的功夫,講起來雖然很容易,但是做起來還是相當的困難。困難在哪裡?就是遇到事情的時候,沒有辦法伏住,沒有辦法控制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不能扭轉環境,這個心就順應環境被轉,所以這也是我們要特別謹慎小心的。我們再看下一句:   【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   此地講到有很多人,他認為:我這一生當中就交給老天安排,我的命運怎樣,一切聽天由命。從來就不曉得,我要好好的改善自己。所以,此地講『信命不修心』。他相信命運,但是他不知道要修持,要在心地上做修養的功夫。   所以,『陰陽恐虛矯』。這個陰陽,我們先從字面上來看,「陰」就是暗的意思,「陽」就是光明。我們如果把它展開來看,陰也可以說是晚上,陽也可以說是白天。一個人不能從心地上下功夫,你的心就肯定不踏實,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每天所造作,就有可能淪於虛假。尤其在現代的社會裡,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我們可以說有一半以上,他的交往都建立在利害關係,於我有利,我巴結你,我奉承你;有害處、在關鍵處,我們會遠離。甚至為了利益,不擇手段。這種交往,任何的手腕他都使得出來,這也是很要不得。   此地講「陰陽恐虛矯」,從內心上來講,也可以說是心地上的功夫,還有跟外頭所呈現出來的都不真實。我們可以從歷史上的典故來加以說明。明朝的俞都,就是很有名的俞凈意。俞凈意年輕的時候就很喜歡讀書,可是他的命運不濟,而且相當的坎坷,他這麼會讀書,偏偏每一次考試都沒有考中。後來就在家裡授徒,在故里開班授課,講解一些聖賢之道,以教書維生。   他的家庭也非常的坎坷,他有五個兒子,有四個都貧夭,很早就夭壽,死了;生了四個女兒,也僅存一個。這一個就留在身邊。其中,他的第三個兒子,在很小的時候,大概八、九歲時就走失了。唯一留下來的耳聰目明,看起來很討人喜歡的這個兒子,偏偏又丟失了。他的太太因為傷心難過,最後把雙目哭得都失明了。所以俞凈意非常的難過,他認為上天為什麼這麼不公平的來對待他。他想到自己四十幾歲了,這一生竟然家徒四壁,這麼的窮困潦倒,九個子女竟然只剩一個。所以他就怨天尤人,非常的難過。   他認為他一生行善,教學非常認真。所以他在每一次過年的時候就會寫了一些疏文,焚香禱告,向蒼天控訴,向老天爺控訴,說:我俞某人為什麼這一生這麼困苦,我自認為我做得很不錯,我是為人師表,我又很慈悲,我又經常帶學生放生種種。他認為他是仁人君子,可是今天的命運卻這麼的坎坷,這麼的困苦。   這樣經過三年之後,就在第四年一個除夕夜的晚上,有一個打扮相當特殊的人來敲他家的門。俞先生把門打開之後,看到門外的人打扮不俗,可以知道此人一定非凡人。在一陣寒暄之後,這個人就跟俞公講(跟俞凈意講),他說:我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我們也收到你每一年的陳述,陳述你內心的傷痛、不平衡以及種種的怨恨,我們也仔細去調查清楚了,所以我就被派來轉達來答覆你所陳述的。俞先生聽到非常的驚訝,可以說是嚇了一跳。   這個人就講到:你是老師,你的口才很好。雖然你的口才很好,在同儕當中,你會利用你的伶牙俐齒經常傷害別人。你也經常開玩笑,講得非常好,天花亂墜,眾人都為你傾倒,但是你的心並沒有存著善心,你是存有調侃,惡意要取笑於別人之心;在談吐之間,有輕視、鄙視別人的念頭。所以在教學上,你就犯了存心不良,你已經冒犯了天地鬼神。   第二點,你雖然經常美其名帶學生去放生,但是再看看你的內心,一點慈悲之心都沒有,你只是做給別人看而已。你不是真正有那種慈愛之心,你沒有慈悲之心,更何況你家裡也經常帶這些活的、生的動物回來烹煮。你的真心,你真的慈悲之心,一點都沒有生起,跟你所做的完全是兩樣。還有對書籍也不恭敬,你經常把這些破舊的書糊在窗戶上,甚至用來擦桌子,你已經又冒瀆了聖賢的典籍,你哪裡是好人?   他又講:你看到漂亮的女眾,你內心也會起了邪念。愈講,俞凈意愈聽愈難過,愈聽愈驚嚇,何以此人一語道破他內心所有的這些習氣毛病。所以俞凈意公聽到之後,趕緊的謝罪。他又請示這個人,我應該怎麼辦?這個人就跟他講,如果按照你所陳述,本來上天就要降罪於你,但是看你還存有一點仁心,所以我今天就來告訴你。俞先生聽到這一席話以後非常的感動,就請教他:我如何改造命運?   這個人是灶神,他家裡的灶神,就跟他講:你要改造命運,要從你的內心改起。從現在開始,你的內心要去除那些不好的念頭,所有不好的惡念,你統統要去除掉。你要保持這種勇猛心,一定要戒除你的毛病、習氣,才有辦法完全的改造你的命運。俞凈意公聽了這一席話之後,他也很認真在改。可是他覺得改起之初非常的困難,為什麼很困難?因為累積這麼久的習慣毛病,你一時要改掉非常難。   他看到自己又墮落了、又懶惰了,沒有辦法改造。後來就在家裡,家裡剛好有奉祀觀世音菩薩,所以他就很猛烈的磕頭,祈求禱告,希望菩薩能加持之力,讓他痛改前非,讓他能勇猛精進。這一次他下定堅決之心之後,俞先生果真改造他自己的命運。所以終於在五十幾歲的時候,他考上了進士。年紀這麼大能考上,可以說是非常難能可貴;也因為俞先生痛改前非的這種決心,所以他才能考上進士。   考上進士之後,他非常高興。當時主考官就點召,邀請俞先生到他家裡。到他家以後,這個主考官他就把他的孩子帶出來向俞先生介紹,其中他介紹一個看起來眉清目秀的少年,十六歲。主考官就說這一個是他的義子,在他十歲的時候,因為誤入了一條船,就隨船漂泊到這個地方,主考官就把他收為義子。俞先生看到這個少年人,他覺得很面善,就問他是哪裡的人。少年就答哪個地方。結果一問,就是俞先生的故里。俞先生又問他:你的腳底是不是有雙痣?是不是與生俱來就有顆痣?結果這個孩子答是,終於俞先生他又找尋到失散多年的兒子。   這個時候,他的太太雙目失明,雖然不能見到自己的兒子,但是兒子能失而復得,所以非常的高興,高興到感動的眼淚不停的流下來,甚至眼淚里都帶血了。母子相認之後,母親的眼睛竟然就在哭泣當中,這種痛哭、這種親情的場面感動到泣血,結果眼睛又恢復正常了。俞先生這一家從此又找尋找到了幸福,他的命運也從此改善了。   由此可知,人不能相信命運,不能一切統統交給命運,認為這是命運的安排。即使是命運的安排,你可以轉你的命運。從哪裡轉?從心地上轉。所以,我們從俞先生遇到灶神之後,他就把自己的名字,原來叫俞都,就改成「凈意」,這個凈就是乾凈的凈,意念的意。他希望從內心開始,先把他內心掃除乾凈,先保有一顆清純之心,從這裡改起。果然他經過將近十年的功夫,他考上進士;失散多年的兒子,又回到身邊;雙目失明的太太,又因為兒子尋得,就這樣的傷心哭泣,想不到把眼睛的神經又打通了,竟然又可以恢復。   所以從這種很困頓的環境中,要如何轉變成為幸福的環境?完全都在心地。所以此地講「陰陽恐虛矯」,俞凈意年輕的時候自己所造作的,自己認為都是好事;但是一檢查,你從內心才知道一切都是虛偽、都是騙人的。在此我們也可以得到很大的啟發,如果我們相信一切都是命運所安排,我們的內心就會隨波逐流,不知道主宰自己,不知道心是我們一生當中幸福的關鍵,完全操縱在自己。不了解心在做主,你往外去追求,追求名聞利養,追求外界的一切聲色、一切享受,我們追求到最後還是兩手空空,我們不能擁有什麼。   所以此地也再告訴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命運託付給老天,老天也不會為你好。為什麼?因為完全是自己所造作的,你的命運完全操乎在自己。過去我們不曉得,是因為我們沒有讀到這樣的書;現在我們已經清楚了,我們應該要堅定自己的志向,要掌握住治心的要道。就是要存人道,好好的從心地上做起,肯定可以改造我們的命運。最後一段提到:   【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   這裡講到我們修心,我們一切的修為,我們一切的修行,並不是為了追求福報,也不是要追求種種的幸福,不是有所求的,我們內心要一塵不染。什麼叫一塵不染?好比我們今天行善,我們是很自然行善。而行善不是為了求功德,或者為了人家的讚美,這樣就不是真心之善。真善是完全從內心很自然,沒有一點造作,沒有一點困難,所作所為真心流露,這樣才叫善。   所以修心,這個修,我們可以說是一種學習,一種治理,你的內心應該怎麼來調伏它。首先我們就要有那一種靜定的功夫,看到外界的種種,怎麼修你自己不起心不動念,這個是修心的頭一個功夫。如果看到外界種種的活動,你的內心就不安定,你就沒有辦法折伏你的內心,你的所有功夫就完全破功了。在修心這一方面,你就不及格。   所以此地講我們在心地上做功夫,如何治你的心?首先要心無所求。心有所求就會有得失心,得失心你就會有壓力,有壓力你就不自在,不自在你就會覺得痛苦。所以此地講當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懂得如何來掌理自己的內心,我們就要完完全全的放下,一切的利害得失統統不要去理它,因為這樣才會自在。   所以此地講『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你能存著這樣的念頭,宇宙天地肯定不會讓你吃虧。怎麼說?我們看到歷史上的人,好比是虞舜,他是一個大孝之人,他的父親瞽叟對他這麼不好,但是舜他心裡想的,只是我做兒子的一定做得不好,所以父親才對我不好。所以在舜的心目當中,從來沒有想到:我這樣的孝順,將來可以當帝王。他是很自然的做好自己為人子女的這種孝心,今天父親對我不好,完全都是我做不好,所以父親才會對他不好,他是存著這樣的念頭。所以他就愈來愈孝順自己的父親,最後把後母也都感動了,父親、後母還有他的弟弟都對他很好。為什麼?因為我們有至誠之心,肯定可以感動人;也由於他能忍、他能孝,所以最後他當到帝王。他能當帝王,他有這樣的仁慈之心,就能造福所有天下的百姓。   所以我們想一想,一切的造作都存乎於心,我們有善心,天地也會待我們不薄。我們都曉得,這個宇宙當中、冥冥當中都有一股力量,什麼力量?它會保護善人。惡人,你現在看他好像很得意,那是因為他的福還沒有享盡,所以你看到的只是短暫而已。真正行善之人,心存仁道之人,他肯定在這個世間一定會幸福快樂的。所以最後提到「天地自相保」,我們這一生能存著仁道之心而行於世間,我們這一生就會幸福美滿。今天時間已到,「命自我作,福自我求」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第二集)
細講《弟子規》12_壞習慣真害人
《弟子規》救了我的家庭
《弟子規》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

TAG:弟子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