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醫治病密碼(組圖)-搜狐新聞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2月01日11:20
|
|
導 讀 從這裡邁入中醫之門 黃元御與一氣周流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醫學的源頭,則要從《黃帝內經》算起。黃帝與岐伯君臣問答,探究醫理,著成《黃帝內經》,如同為我們留下了一顆萬能的種子,一化而為百千,中醫便在中華大地上蓬蓬勃勃地發展了起來。歷朝歷代,名醫輩出,醫學著述,汗牛充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醫家,有我們都比較熟悉的扁鵲和張仲景。 扁鵲是戰國時期的名醫。有一天他路過虢國,碰見太子剛剛病亡,他上前一看,認為不過是暫時昏迷引起的"屍厥",並不是真的死亡,便針葯並用,竟然很快就把太子救了過來。從此,扁鵲起死回生的故事便廣為流傳,婦孺皆知。他的著作《難經》,就是對《黃帝內經》的學習和總結。 漢代的張仲景,在學習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著成《傷寒雜病論》,他推崇辨證論治,開創了中醫方葯治病的先河。張仲景的《傷寒論》,因此被稱為方書之祖,他本人也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時至今日,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還有一位醫生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就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主角--黃元御。黃元御生於清朝康熙年間,他的老家是現在山東的昌邑縣。黃元御自幼聰穎異常,他也希望有一天能考取功名,為國家效力。然而在30歲那年,他不幸患上了眼病,又不幸被庸醫誤治,導致左目失明,身體也因此差點垮掉。五官不健全,按照當時的規定,仕途已經走不通了。黃元御便懷著滿腔悲恨,轉而學醫,希望不為良相,歷代醫家的醫學著述看了一下,發現中醫從仲景以下,各家學說,分門別派,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以黃元御這麼聰明的人,竟然也不知該何去何從,可見中醫學習之難。他感覺張仲景說的還是比較有道理,就集中精力來學習張仲景的《傷寒論》。歷時三年,最後終於一朝而悟。他苦學三年之後,突然發現自己明白了,徹底地明白了中醫的道理!原來中醫並不像後人所說的那樣,有各種門派之別,而是非常簡單!並且這個道理從來也沒有變過!歷代名醫的各家學說,不過是對中醫的片面理解而已。大道至簡,中醫竟然是如此簡潔易懂!當黃元御妙悟岐黃,領悟到中醫的真諦之後,不禁對自己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空明研悟,自負古今無雙。這絕不是自吹自擂,那麼黃元御到底悟出了什麼呢? 他悟到了,天地之間的一切事物,實際上都是一團氣在不停地轉,就像太陽東升西落一樣,升降迴旋,如環無端。而人秉天地之氣生,天人合一,所以人也是一團氣,人這團氣也在如環無端地不停周流著。 從這個角度來認識人體的生理和疾病,就簡單多了。脾胃是人體的中焦,人體這團氣就是從脾胃開始升降周流出來的。人體這一氣往上升的時候,就是身體的肝氣和心氣,往下降的時候,就是人體的肺氣和腎氣。脾胃之氣位居中焦,成為肝心肺腎升降的樞軸。 人體的這一氣,升不上去也會生病,降不下來也會生病,中焦脾胃之氣轉動不利也會生病。人所有的疾病,其實都是這樣產生的。或者升不上去,或者降不下來,或者樞軸不利。治療的時候,只要升不上去的幫他升,降不下來的幫他降,中焦不運的幫助他健運中焦,所有的疾病都可以很簡單地治癒。 中醫真的有這麼簡單嗎?黃元御用這套理論在臨床上的實際療效,證明了事實果真如此!從此他的醫術日進千里,很快就聞名遐邇。連乾隆皇帝久病不愈,都要請他去診治。黃元御也是藥到病除,毫不含糊,並因此被乾隆皇帝賜題"妙悟岐黃"。 黃元御把他這套一氣周流,升降迴環,如環無端的理論,系統地總結,著書留世,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四聖心源》。 古時距今雖遠,然而天地還是這個天地,人身也還是這樣的人身,天地之間的道理並沒有改變。黃元御的這套理論,他並沒有看作是自己的發明創造。這套理論在黃帝、岐伯、扁鵲、仲景那個時代,就已經很完備了,古聖皆知,惟後人不解而已。所以黃元御把自己的書名定為《四聖心源》,以表明自己傳承古聖心法的志向。 中醫理論古今如一,並無二致。而自從張仲景以後,卻只有黃元御一個人領悟透了這個道理。所以張琦在《四聖心源後序》中盛讚黃元御"長沙而後,一火薪傳,非自尊也"。利用這套理論指導中醫臨床,用很普通的藥物,作很簡單的組合,來調節人體之氣的升降,就可以達到效若桴鼓,覆杯而愈的療效。 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療效,不僅黃元御自己體會到了,我在臨床上也能經常碰到。理論高度決定臨證水平,誠非虛言。這本書的內容,就是我個人在臨床上應用黃元御一氣周流的理論,進行辨證施治的初步總結。全書的內容安排,也是按照一氣周流的順序展開的,基本上就是沿著一氣周流的路子講了一圈。 願我的這些個人體會,能夠引導大家輕鬆地體悟到黃元御一氣周流的境界,到那個時候,你就會發現,中醫不再難學,而治病成竹在胸! 一氣周流模式 察象用藥治諸病 一氣周流的理論既然如此美妙,我們該如何去學習掌握呢?黃元御說,一氣周流這套理論,古代的聖人們都知道,只是我們不了解罷了。就讓我們回到兩千年之前,去重溫一下古人對中醫一氣周流理論是如何理解和把握的。 為醫者,拯疾痛,系生死,所習乃生人之術。所以想明白中醫的道理,首先要對人本身有一個清楚的了解。 《黃帝內經o素問o寶命全形論篇》:"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人不過就是天地之間的一股氣合而成形而已。積陽為天,積陰為地,天地之間的這股氣也不過是陰陽之變化。那陰陽又是什麼呢? 《黃帝內經o素問o陰陽應象大論篇》:"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原來陰陽就是天地之道,就是天地自然的變化規律。黃元御則把這種規律具體地總結為:陰陽就是一氣之升降,升則為陽,降則為陰。 所以我們不僅治病要從陰陽上下工夫,養身長命也要本於陰陽。難怪黃帝說:"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把陰陽搞清楚了,就是把生命的"本"弄明白了。養生治病便有了規矩準繩,便可以"提挈天地,把握陰陽",甚至可以達到"壽敝天地,無有終時"的境界。 這麼美妙的前景,著實誘人。然而,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周易》講這個太極時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又可以變化出六十四卦,以至於無窮。這個陰陽這麼能折騰,我們如何去把握呢?岐伯告訴了我們一個好辦法,他說:"夫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天地陰陽者,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 陰陽雖然變化莫測,但它總是有其形跡可察的,從象的角度來把握陰陽就簡單了。所以《周易》記載: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你看,周易的卦象,不過就是用象來研究陰陽的變化而已。這種辦法也是最直接,最簡單,又最有效的辦法。而我們的傳統文化,其核心內容,幾乎都是從這一點上衍生出來的。所以岐伯告訴我們的這個辦法實在是好。不僅古人說好,現代科學也非常認可。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了科學化的思維模式,凡事皆追求確定與準確。而實際上,現代的量子理論已經證明了,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確定的東西。所以模糊理論開始興起,分形理論開始熱門,科學也逐漸認識到,從一個相對模糊或近似的輪廓來認識事物,可能更接近於事物變化的本質。這就是現代科學向我們的古典文化漸行漸近的一面。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我們對象的直觀的感受,就相當於對陰陽的直接的把握。所以取類比象就是中醫非常重要的一種思維模式。跟我們通常所習慣的邏輯推理相比,直觀的察象,更容易感知事物變化的真實狀態。 所以,學習中醫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這種察象的思維模式。象也是動態的,它也在隨著陰陽不停地變化著,然而卻總不能遁其形跡。所以察象的本領學好了,我們觀察任何事物都跟看電影一樣,一目了然。 岐伯在《黃帝內經》中也為我們描述了這種境界:"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不失四時;知十二節之理者,聖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動之變者,五勝更立;能達虛實之數者,獨出獨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對象的觀察細緻入微,達到了數的層次,就可以秋毫在目,預言生死也就不是什麼奇事了。張仲景當年遇見王仲宣,說:"君有病,四十當眉落,眉落半年而死。"王仲宣當時才二十多歲,根本不信,不願服藥治療,結果後來果如其言,至期而逝。 天地之間,陰陽之象無處不在。春夏秋冬,寒暑往來,日出月落,晝夜交替,無不是象。乃至病有病象,葯有葯象,諸象紛然,而終歸一致。象即是陰陽之變化,即是一氣之周流,天地之間同此一氣,所謂天人一也,諸象亦同歸此氣,一無二致。是以察象即察氣,藉象而斷病以用藥者,其為把握陰陽者歟? 我在臨床上喜歡從象以辨證,藉象以用藥。這本書也是自己在臨床上的初步體會,拿出來與大家交流,若能有助於諸君得中醫之門徑而入,則不罔其名為臨證辨象矣。 第一講 感受中醫的魅力 非常高興有機會與大家一起交流,向大家彙報一下我在臨床上運用經典中醫的一些體會。今天呢,我們主要是以概述的形式,講一下我對經典中醫,特別是對黃元御先生《四聖心源》一書中一氣周流理論的整體理解。希望能夠讓大家對中醫先有一個比較直觀的印象。 治病與修身 在很多人眼裡,中醫就是一個技術活,就是養家糊口的一門手藝。這就是對中醫還不夠了解。我覺得干中醫更像是一個良心活,不僅要有上乘的醫術,更要有高尚的醫德。 唐代名醫孫思邈在他的《論大醫精誠》中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 一個醫生醫術的高低,與他的醫德是密切相關的。如果一個人品行不高,連一點惻隱之心都沒有,這樣的人,尤其是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是不可能成為一名蒼生大醫的。 所以,學習經典中醫,首先要學會修身,學會修身養性,做一個善良和慈悲的人。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中醫不是背過幾本書,背過多少方子就算學會了,中醫是要你去親身體悟的。 比如對於中醫經典著作的學習,你像《黃帝內經》啊,《傷寒論》啊,《神農本草經》啊,這些都很重要,而後世黃元御先生的《四聖心源》,我個人認為也應該是經典,跟古人的這些經典論著相比,我覺得是可以相提並論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我個人認為,一個人學中醫,你的理論高度決定了你的臨證水平。理論都搞不清楚的話,可能你真是學了一輩子的中醫,卻還不知道中醫是怎麼回事。有時候在網上看見大家的好多討論,中醫到底怎麼學?是不是我把《黃帝內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都倒背如流,就可以學好了呢? 其實學中醫不是那麼簡單的。我們要想對經典的東西,有一個深刻的體會,必須自己的身心也要非常地清透,修身養性就成為學好中醫必需的一個基礎。前面講的中醫要有好的醫德,是從正心養性的角度來說,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要進一步來凈化自己的身體,就是修身了。 作為醫生,你首先自己身體不能差。有關修身的途徑,咱們的傳統文化中有不少。但是呢,這個我也不懂,我也沒練過功,比較懶。日常生活中我是怎麼修身的呢?我是懶人有懶辦法吧,就是平常儘可能地吃素。平時呢我很少吃肉,基本上以吃素為主。如果吃素能堅持半年以上的話,慢慢地你的身體就會變得比較清透起來。到那個時候,你無論是給病人摸脈,還是對藥物的一些氣味的體驗,還有對經文的理解,就都會有一些直觀的感受。 下面就通過具體的例子,來講一下我對經典中醫的感受。 感受四時脈象 比方說《內經》上講,春脈弦,夏脈鉤,秋脈毛,冬脈石的四時脈象。我們單憑文字表面去理解,弦如竹竿,鉤脈就是洪脈,洪就像潮水一樣潮起潮落,比較大,毛就是浮而偏沉,石就是沉到底了。這種單純文字上的理解比較淺顯,如果能夠直觀地感受,理解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冬至以後立春以前,那個時候你摸病人的脈會有一種非常沉比較實的感覺,就是凝聚而有力的一種狀態。過了立春後,所有的病人來看病,一夜之間他們的脈就全部浮上來了,一下子出來的感覺,好像一個人從屋裡走到了屋外一樣,充滿了活力。這時候你對"春脈弦"就會有個更直觀,更加深刻的體會。弦脈是肝脈,它主風氣,主升發,往上走。這種脈象會持續到初夏,大概是五一前後。春天的時候所有病人的脈正常情況下偏緊,它是一種升發之氣,好像管子壓力比較高。到五一之後,你會覺得所有人的脈一夜之間突然變軟了,非常的軟,好像一下子都散開了,有這種感覺,這就變成了夏天的洪脈。而到了秋天呢,大概到了中秋節前後吧,因為每年的具體時間我也沒有統計過,就是每年都有這個感覺,到這個時候你就覺得所有人的脈象從表面一下子沉下去了。都是突然發生,不是說,今天沉一點明天沉一點,慢慢地沉下去,不是這樣的,都是一夜之間沉下去的,感覺脈氣一下子收進去了。到了立冬前後呢,最近這兩天降溫比較明顯(註:講課時候為冬天),也有一點類似的感覺,覺得病人的脈一下子沉到底了,藏起來了。有了這種體會,你再去體會"春弦、夏洪、秋毛、冬石"這四時脈象,再去想這種感覺的時候,你就會對大自然的象,陽氣的升發潛藏,整個一氣周流的大象,會有一個比較真切的感受。 但今年(2008年)五一前後,汶川大地震之前的一個星期左右吧,我這邊的這些病人春天出現了沉脈。當時也不知道會出現地震啊,我覺得很奇怪,是怎麼回事呢?有的病人病情莫名其妙地加重了,我就非常不理解,後來知道是地震了。就是說大的天象,大自然的這種變化,對我們整個人體的影響還是非常明顯的,尤其季節交替的時候非常明顯。如果你連續地對病人摸脈,病人早上的脈,晚上的脈,中午的脈和半夜的脈它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說,我們要從實證的角度出發。學中醫不是讓我們把書背過就好了,我背過多少方子就行了。學了《傷寒論》原文,中國從古代到現在註解《傷寒論》的醫家也不下千家了,這麼多書把它研究透,比較難,有時候研究透可能也沒有用。古人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個東西你沒有實證,沒有自己親身去體證的話,好多東西很難達到一個比較高的層次。 中藥的雙向調節作用 我們醫院的一位中醫大夫曾經問我,說是他看了一篇文章,介紹黃芪有雙重功效,它既能升血糖,又能降血糖,既能升血壓又能降血壓,覺得很奇怪,他就問我黃芪為什麼會有這雙重功效?這藥物治病不是只能治一種病嗎?比如麻黃髮汗治感冒,而石膏就是退燒的,他的理解就是這樣的,為什麼黃芪會有這兩種相反的功效呢?在這裡呢我也想以這個為引子吧,問一下有沒有朋友願意,能不能說一下黃芪為什麼能升血糖,又能降血糖,為什麼會有這雙重功效? 剛才這位朋友從辨證論治的角度談了一下,黃芪雙向調節功能的這個機制。認為辨證準確,需要它升的時候可以升,需要它降的時候也可以降。還有朋友說,黃芪補脾肺之氣,脾肺之氣不足可以引起血糖高,血壓也是如此,所以也能降也能升。 這些說得都沒有錯,都是對的。那麼我們能不能從《四聖心源》這個醫理的角度,進一步把這個問題思考一下。黃元御老師在《四聖心源》里給我們講,左路木火升發,右路金水斂降,土氣斡旋中焦以成四象,我習慣於把這叫做"土樞四象"。既然我們人體一氣周流,有升有降,任何一個時刻都在升都在降,沒有說上午只有升沒有降,下午只有降沒有升,這是不可能的。任何藥物它對身體的影響,並非藥物本身的直接作用,而是藥物影響了人體自身之氣的升降,影響自身一氣周流的運行。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任何藥物它都有這種雙向調節作用。這個雙向調節作用,不在藥物本身,而在於我們人體自身一氣周流的特點。如果人體沒有左升右降,如環無端,一氣周流的這個生理,那麼任何藥物都達不到這種雙向調節作用。所以這是這個問題的核心所在,所有的藥物都有雙向調節作用。你比方說麻黃湯,麻黃湯主要是一個升發的方子了,那麼你用上麻黃的時候,你不用斂降的藥物難道它就不降了嗎?人體自身一氣周流,它仍然在降,你不用麻黃湯它也仍然在降,它如果只升不降這個人的生命就結束了啊。 說這個問題呢,是講我們臨床用藥的時候,一定要從全局著眼,而不是僅僅去把握一點。對一些常見的疾病,怎麼把《四聖心源》這一套理論靈活地運用到臨床上來指導治療呢?我個人的感覺就是,你要去體證。中醫的核心實際上就是一氣周流,這一氣是什麼?這一氣就是人的元氣,或者說就是老子說的那個道,周易說的那個太極,說到底本質上還是同一個東西。你對這個東西有一個比較直觀的體驗之後呢,那麼對它的認識,對這種如高山流水,跌宕起伏的氣有一個準確的把握,這個用藥實際上就已經出來了。當然前提是你對藥物也應該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 說說人蔘和附子 你比方說人蔘,《本經》上講:"人蔘,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你在臨床用藥的時候對人蔘這個葯,除了對《本經》原文要很熟悉,能記住,能照原文應用,除此之外咱們需不需要做進一步的思考,或進一步的探討呢? 人蔘的功效是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曾經有一個東北的病人,是我們學校已故的劉渡舟老先生看的。我們上學那時候,劉老已經不帶學生了,有時候偶爾給我們搞搞講座,就是那時劉老講的一個病例。劉老講在他還是一個小學徒時,他的老師不在,有個軍閥戰亂失眠睡不著覺,看他師父不在只好請他去了,他就想起來《神農本草經》人蔘的這個功效,一味葯獨參湯,把軍閥的失眠治好了。所以劉老特別推崇方證對應,認為把經典的東西學好了,靈活地在臨床上往上對,方證相應,藥到病除。所以經方是"其效如神,覆杯而愈",用好了確實能達到這種效果。那我們是不是就滿足了呢?劉老講方證對應,也許只是方便我們後學的一種簡便的提法,也許並沒有把他所體會到的更深層次的內容給我們講出來。那麼我們學習了老前輩講的這種方證對應的方法,我們是不是就滿足了呢?達到這個水平是不是就是最高點了呢?這個值得我們去認真考慮,是不是? 古代的人蔘主要產於上黨,所以也叫党參。現在的人蔘主要是在東北。我們把人蔘稍微討論一下。東北方向從後天八卦方位來講屬艮。艮卦為山為止。你看東北長白山、大小興安嶺都是高山,氣候也偏冷一些。同時在我國也是偏東,偏北這麼一個方向。偏東就屬於木氣生髮,偏北就屬於水氣涵藏。東北方的艮卦對於中醫來講,屬於土氣,土氣比較濃厚,東北黑土地,北大荒現在都成北大倉了。在這種大的環境下,大家考慮人蔘這味葯,是土氣中的精華,收藏之中透著一股生髮之氣,它就形成了野山參。真正的野山參,我也沒有品嘗過。我品嘗過比較好的移山參。大家常用的都是園參,人工種植的差得比較遠。 真正的移山參,它的湯煎出來非常清透,幾乎沒有顏色,可能有一點非常淡的黃色,很淡,幾乎看不出來。味道是一股淡淡的清香,幾乎察覺不到的清香。稍微有點甜,苦味也不是很大。喝了以後,感覺有一股非常清涼滋潤的那麼一股氣,順心中緩緩而下,感覺它能充沛全身,就跟細雨潤物無聲一樣,滋潤進去,有這種感覺。這就是它主補五臟功效的體現。有了這種體驗,你再去看《神農本草經》,人蔘,主補五臟,應該是陰葯。安精神,定魂魄,都是五臟之神,神都屬陽,清陽之氣嘛,它能夠收攝五髒的元神。所以我個人對人蔘的理解是,人蔘能夠直接補充收斂五臟流通的元真之氣。從這個角度再去理解《神農本草經》中人蔘一系列的功效,把握可能就更深一些,應用可能就會更自然一些。 人工種植的人蔘,據說好多是用砒霜栽培的,這個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我品嘗過新鮮的人工種植的人蔘,三年的五年的,確實有一股辣味,有一股辛辣味,按說這是不正常的。晒乾之後,味會小一些,可能不那麼明顯。當然,相對來說,園參還會有一些類似山參的功效。你把園參,尤其是鮮人蔘,切片切開,如果你切得多的話,那個香氣瀰漫整個屋子,而且比較濃。很濃說明種植的人蔘的功效比較差了,香氣越濃越接近有形的東西,相當於氣比較濁了,這樣的人蔘效果就差一些。但是相對而言,它還是有一些類似的功效,還是其他葯不能代替的。 東北的人蔘和西南方四川的附子正好遙遙相對。附子在西南方向,後天八卦為坤位,為一個純陰之卦,在一個純陰的地方。四川江油那個地方聽說氣候也是比較冷的。所以純陰比較寒冷的地方長出的附子,附子的根,它的生髮之性是可想而知的。人蔘是直接入五臟,附子呢,相當於從五臟而出,它可以從這個接近五髒的真氣,比較深的一個層次,升散而出。它們的作用層次都是比較深的,這是我個人的感覺。 真正的四川江油的生附片,你都不用吃多了,就吃上綠豆大那麼一點,甚至都不用咽下去,就能感覺到一股清涼而辛散,但跟人蔘的感覺不一樣,怎麼說呢?有一股柔和的衝勁,不像吃辣椒那樣辣,絕對沒有那種感覺。非常的柔和,但氣勢又非常的龐大,不容置疑,馬上就迸向全身十二經絡,全身的每一條經絡都有這種感覺。入口之後,就感覺額頭上出一層淡淡的清汗,全身好像是一下子通透了那種感覺,那個是真正的生附片的感覺。你從這個角度,體味附子那種開破的作用,體會可能就會不一樣。你就知道附子是幹什麼用的了。 剛才講的是對藥物要有一種比較深刻比較直接的體會,這個時候你用藥就有把握。有的老中醫講,病人一進屋就有一股病氣,撲面而來。老中醫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實際上不光是老中醫,搞藝術的,寫毛筆字,畫畫的,他也沒練氣功,時間長了,這本身就是一種練功,都會有比較好的氣感。我們中醫大夫,每天摸脈,凝神靜氣,這本身就是一種對自身氣的調整,也相當於以一種形式在練功,跟寫字畫畫也是一樣的。這方面的功力主要是練出來的,就是把自己的心靜下來,把自己的身體變得比較清透一些,便於跟天地之氣的交流。《道德經》講: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就是無形之氣,你只要跟這股無形之氣真正地溝通起來了,能夠有切身的體會了,不光是病啊,對世間萬物都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脈診和直覺 所以目前來說,我在臨床上看病主要還是以脈診為主,可以說是獨重脈診。為什麼呢?古人說望而知之謂之神,我覺得以我這個水平,望診的水平還比較差,所以退而求其次。聞診呢,聞氣味聽聲音,有時候感覺資料有限。問診呢,現在很多患者有一種自我保護意識,有些東西他故意不跟你說,甚至有時候你問他都不說。好多人到我這兒來看病,把胳膊一伸就說你看吧。等你摸完脈他再問個不停,問半天,這樣的人比較常見。所以呢只剩下最後一招,望聞問切,切診。切脈呢,現在的人,什麼美容啊,染髮啊,啥都可以做假,看舌苔,望診,他沒準把舌苔給颳了,是不是?一個星期做兩次美容,搞不清真假。你看指甲,指甲染得看不到地方。所以在望診也受到很大限制的前提下,咱們就是脈診。一個人很難在脈象上作假,是不是?他在你面前再鎮靜自若,再虛張聲勢,他總有這種精氣的流露,這是很難作假的。所以我個人感覺脈診相對還是比較客觀,比較可靠的,所以我主要以脈診為主,幾乎就是憑脈斷病,然後憑脈用藥,我在臨床上基本上是這樣。 那麼如何提高脈診的水平?你說我把《瀕湖脈學》等很多脈學的書背過了,把各種書都研究透了,是不是就能夠入門了,就知道怎麼把脈診斷了呢?這完全是兩回事。有時候說,心中了了,指下難明。不是指下難明,指下其實很好明,關鍵是你指下明沒明?這個指下,不是你指頭自己的感覺,實際上是你的心神的感應。來了一個病人你一搭脈,病人全身一氣周流,那種感覺就過來了,整個大象你給建立起來,左升右降,中氣斡旋。大象你先給建起來,然後再體會病人這一身周流之氣如何變化,哪個地方卡住了,哪個地方郁住了,強弱表裡有什麼問題。一搭手,左右脈一診,馬上從象這個層次,得出自己的結論。不要去推理,不要去哎喲,我左面摸著浮,浮是不是表病啊?右脈呢還摸著有點滑,滑是不是有痰啊?這樣的話,就很難達到一個上工的境界。要靠非常直觀的那種體驗,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中醫。 當然還是要把基礎打好,先把自己的身體調好。有條件,勤奮你練練功;如果很懶,像我一樣,你就吃素,也是一
|
個辦法。另一方面就是臨床上多接觸病人,多摸。如果是臨床大夫的話,機會比較多。不是臨床大夫,中醫愛好者,你也可以在自己的朋友,自己的身上經常摸一摸脈,鍛煉鍛煉。 對脈象的體會,主要是通過脈診。你也是個生命體,病人也是個生命體。人屬土,是倮蟲,都是土氣。人這一氣周流,其實就是一股和緩的土氣,這一股土氣,升上來就是木火之氣,降下去就是金水之氣,總歸在土氣的範圍之內。 為什麼是一氣,因為無非都是一股土氣,就這麼個道理。人體一氣周流的狀態,正常情況下就是一股土氣的狀態,不遲不急,從容和緩,也就是土氣中庸的特點。而一旦為病,一氣周流就失去了這種和緩的狀態,或遲或急,或虛或實,從而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病證。人體一氣的這種周流狀態,會隨著一身氣血的周流而波及全身,表現在脈搏上,就會形成不同的脈象,所以我們就可以通過脈象來體察人體一氣周流的狀態。正常的緩脈就反映了一氣周流的正常狀態,反之其他各種脈象,大多反映的是一氣周流的不同失常狀態。 有了脈,你要體會病人病氣的變化。通過摸脈,你摸的並不是病人的脈,你是直接感受病人的那股氣,摸脈只是一種跟病人交流的方式。高明的醫生有的都不用摸脈,甚至都不用看,你進來走過他身邊,他都能感受到你身上哪個地方是怎麼回事。我們這些下工,沒有那麼高的水平,靠摸脈,這也是一個捷徑。脈氣,相對來說還是通過脈搏的波動去體驗病人一身之氣的變化,這是比較準確的。根據病人脈象的變化,直觀地去體驗病人身體,有什麼偏頗,哪個地方虛,哪個地方實。有這種直觀的體會的時候你再去用藥,這個時候用藥就很簡單了,你對用藥的把握也比較准一些。那個時候,可以說,不需要想,我是用桂枝湯還是麻黃湯啊,都不需要,用什麼葯直接就出來了。好比說我渴了要喝點水,那就喝水吧,就這麼簡單。這是一種直覺,這個時候你用藥是最準確的。當然了,也不是一天就能學成的,還是需要慢慢地鍛煉,大家也不要太著急。但是你要有一個前進的目標,有一個方向,怎麼學能夠學得比較好,方向搞錯了一輩子也入不了門
推薦閱讀:
※長江新聞號節目主要內容是什麼?
※五篇新聞內參推動「呼格案」18年後再審
※新聞話題 2011-7-7
※什麼是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搜狐新聞中心
※如何看待張召忠頭條號粉絲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