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思維遊戲課程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
06-18
傳統的教育方式以教師的「教」為主,老師說一句幼兒學一句的模仿式學習常常出現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過於重視完成活動目標,多採用一刀切的教育手段,為了能夠讓每一個幼兒都能達到目標的要求,就出現了教師的包辦代替以及反覆練習的訓練式教學形式。 而幼兒思維遊戲特色課程倡導在遊戲中學習,在「玩中學」的教育理念,是以操作材料為依託的探索性、操作性遊戲。是幼兒主動建構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逐漸形成自己的思維繫統。它要求教師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是一個引導者、觀察者、合作者,從而引發幼兒的活動興趣,適時的觀察了解幼兒的活動情況,以遊戲夥伴的身份參與到遊戲中,進而使幼兒通過活動得到思維發展。 怎樣使教師們從傳統的教育觀念中轉變過來呢?這個問題首先擺在了我們面前。觀念的轉變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達到的,我們通過學習、探索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使老師們在觀念上得到逐漸轉變。首先我們對托班全體教師進行了幼兒思維遊戲課程的培訓,在專家老師的細緻全面的介紹中,老師們了解了課程的理論依據,在對教具教材的操作中對課程內容有了初步了解。老師們有了理論的依託開始了教育實踐活動,我們發現老師們還是習慣的以集體教學的方式,按照教師的計劃按步就班的開展活動,教學中教師成了主體,幼兒只是在跟學,這就抑制了幼兒的自主學習。例如:在《你好》這個單元中,教具中故事的角色很多,老師採取了傳統的集體式教學,為了在操作中力求每位幼兒都能夠達到目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採取了「老師說、幼兒跟擺」的方式,全班的幾位老師都一起幫助幼兒來擺,老師擺一個幼兒跟擺一個角色,雖然最後孩子們的教具都擺對了,但中間有多少是幼兒自主完成的呢?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組織老師們對優秀的教學活動進行觀摩,重點請老師觀察在活動中教師的教育行為,並根據觀摩就「在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定位是什麼?以及老師是通過哪些方式為幼兒提供自主學習機會的?」進行了討論。通過討論使老師們意識到在活動中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發揮「導」的作用,為幼兒營造主動學習的空間和條件。老師們覺得傳統的集體式教學形式,在幼兒思維特色課程的操作中不是完全適合的,因為老師無法在幼兒遇到問題時給予個別引導,往往為了讓幼兒能趕上集體的進度而出現包辦代替的現象,從而限制了幼兒主動探索的機會。因此在接下來的實踐活動中,老師們採取了集體教學與小組操作相結合的教學形式,在活動中關注了給孩子創設一個寬鬆地主動探索的情境,就像老師們在反思中說的那樣「教師應創造機會讓幼兒試著以自己的認知來解釋現象、發現問題,讓幼兒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在對教育觀念有了新的認識後,我們開展了托班教師對課程的實施討論,老師們又有了這樣的疑問:「這麼多的教具孩子們能夠接受和掌握嗎?」老師們對孩子們的能力提出了質疑。接下來老師們的教學實踐、摸索和反思解答了大家的疑問,老師們發現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培養良好的操作常規,在幼兒理解的基礎上,教具的多少並不是問題。幼兒在遊戲化的教學方式中,對教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反覆持久的操作擺弄,孩子們從中發現了樂趣,獲得了成功和滿足感,對教具的操作樂此不疲,幼兒的這種自主學習的行為表現也逐漸使教師轉變了觀念接受並喜愛上了幼兒思維遊戲特色課程。 二、 思維遊戲課程以遊戲為主的教學形式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1、 加強「以研帶教」的課程實施方式,使教師在「研」中發現以遊戲為主的教學形式的優勢 當拿到思維遊戲課程的教材後,首先我們展開了教研組的研討與實踐相結合的教研活動,通過教師認真閱讀教師用書,來進一步理解思維遊戲課程的教育理念和理論依據,並通過集體備課的形式來明確每一單元課程中的目標要求以及活動流程,以實踐的方式發現更符合本班幼兒發展水平的教學方式。教研組成立初我們就制定了教研製度,每月對新一單元目標、內容進行學習研究,對已完成的單元進行反思;每周的教研活動我們通過平行班的教學活動觀摩或觀看教學錄像的方式,發現教師在教學中好的教學方法及存在的問題,並徵求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集思廣益發揮集體的作用,幫助教師解決問題、解答困惑。例如:當觀摩了小五班《大虎小虎》的活動,老師在活動中老師設計了實物的比較環節,通過對幼兒在活動中進行實物比較時遇到的問題,發現在蘋果的比較中原來教材中的重疊比較運用在實物上就不是很合適,這時更好的方法是通過觸摸和視覺比較來感知物體的大小不同。於是在小六班進行這個活動時,就採納了大家的建議,使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區分了大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過大家的認真的學習和討論,老師們進一步發現:托班思維遊戲課程中各單元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形式主要以遊戲為主,「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思考」是幼兒思維遊戲課程的宗旨。巧妙地把玩與學、做與學結合在一起,達到自然而然的啟智慧、長本領的目的。這正是托班思維遊戲課程的優勢,因為遊戲是托班幼兒基本活動,是幼兒自主學習的途徑。幼兒喜歡遊戲,常常醉心於遊戲,幼兒在遊戲中,社會生活中的實質性問題一步步地在遊戲中獲得體現,因此遊戲的發展變化正是反映了嬰幼兒思維發展水平的變化。這也正符合了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為托班幼兒的注意更多的是無意注意,遊戲的形式使幼兒在自然輕鬆的氛圍中接受了知識、掌握了知識、發展了思維。 我們在思維遊戲課程的實施中教學遊戲佔有很大的比重,教學遊戲不但能夠有計劃地增長幼兒的知識,而且還能發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他們的觀察、記憶、注意和獨立思考能力,從而更好地發展幼兒的學習潛力。托班幼兒年齡小,他們受感知經驗及多方面因素的制約,自主選擇遊戲的能力較差,因此,他們對成人預設或隨機生成的遊戲很感興趣。同時,他們在遊戲活動中也會有突發奇想。因此,在每次活動前的準備工作中,我們都重點加強教師對教學遊戲的設計,如:在「小豬吃飯」的活動中,目標是培養幼兒能夠根據事物的不同特徵進行記憶。根據目標要求及活動的時間和內容,老師設計了「豬寶寶的新年禮物哪去了?」的教學遊戲,老師以變魔術的遊戲手段,創設了聖誕老人送禮物的情境吸引了幼兒的興趣,隨著豬寶寶的可愛的禮物不見了的情節,孩子們投入到了遊戲的角色中,主動幫助豬寶寶發現丟失的禮物,在發現、尋找禮物的過程中幼兒的記憶力、觀察力得到了發展。 思維遊戲課程中遊戲教學的形式是多變而活躍的,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面對不足3歲的托班幼兒,它們的注意力容易被周圍的事物干擾,這就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遊戲時有較強的隨機應變能力和生動的吸引幼兒的組織能力。我們托班的教師年齡基本接近40歲,開始時老師們也有顧慮,但隨著對課程的了解以及教學遊戲的不斷開展,老師們克服了很多困難,在實施課程的過程中,她們以活潑的擬人口吻,親切燦爛的笑容,以及生動的表情一次次的把孩子們帶入了遊戲的角色。例如:在《小豬吃飯》這個活動中,為了讓孩子們進入到豬媽媽為豬寶寶準備飯菜的情景中,已經40多歲的馬老師帶上頭飾扮演成豬媽媽,半跪在地板上為孩子們演示著豬媽媽給寶寶們準備的盤子和好吃的飯菜,孩子們被這個情景深深吸引了,全神貫注的去觀察「媽媽」給他們帶來了什麼。老師們同孩子們遊戲在一起,帶動了幼兒遊戲的興趣,在教學中有時她們扮演慈愛的媽媽、有時又成為孩子們的玩伴,使幼兒自然的融入到遊戲中掌握了活動內容。 2、 引導教師深入研究思維遊戲課程中的操作材料,充分發揮操作材料的作用 幼兒思維遊戲課程實施不久,老師們又發現了課程設置中的另一大優勢。就是課程提供了豐富的遊戲材料,這些遊戲材料形象可愛、顏色圖案設計鮮明,很適合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第一時間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引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人手一份的材料準備,更加適合托班幼兒喜歡自己操作不願與人分享的年齡特點,以及托班幼兒的從眾心理(別人有我也要有的想法)。教學材料的豐富不但減輕了教師課前準備的重擔,也使教師們能夠把更多的精力關注到活動設計本身,關注到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為了能夠充分發揮這些遊戲材料的作用,教師們還想出了很多好的方法,如:運用「比比誰最快」,「比比誰整齊」的辦法,培養幼兒有秩序的取放教具盒的操作常規,良好的操作常規使幼兒能夠迅速而有序地動手操作;在「軲轆轆」的活動中教師發現幼兒找到鑲嵌的對象,但在操作下一頁時前一個就會掉出來,這個現象大大影響了幼兒操作的興趣,幼兒的注意力受到了影響,因此,老師就利用橡皮泥來幫助幼兒固定鑲嵌的物品,使幼兒順利的完成遊戲操作;在「大虎小虎」的活動中老師們還利用實物幫助幼兒直觀的比較物體的大小,使幼兒學到了多種比較的方法………… 三、 幼兒思維課程拓展了教師的創新意識 課程方案與課程實施之間的關係是理想與現實、預期結果與實現結果過程之間的關係,課程實施關注的焦點是課程實踐中實際發生的變化以及影響變化的因素。《綱要》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教師要根據本<綱要>,從本地、本園的條件出發,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並靈活地執行。」在實施幼兒思維遊戲課程的過程中我們也同樣鼓勵教師根據本班幼兒的特點和園本課程進行創新。 1、 根據幼兒實際水平進行課程調整 在課程開始初期,老師們只是照搬課程安排的教學方案,在實施的過程中老師們遇到了問題:同樣的課程出現了不同的效果。根據這一現象我們提出了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適當調整課程的決定。我園參加課程實施的有兩個托班,一個班的幼兒年齡大些,入園時的年齡是兩歲八個月左右(小五班),而另一個班的幼兒入園年齡是兩歲半(小六班),隨著課程的開展,小五班的老師感覺按課程單元進行的過程中,單元里單獨的活動目標對於本班幼兒過於簡單,孩子們興趣性不強,於是她們對單元中活動進行了重組,加深了目標難度,活動對於幼兒有了挑戰性,孩子們也就更加感興趣了。小六班的情況卻相反,她們的孩子在操作中遇到了故事角色過多幼兒顧此失彼的現象,因此,根據小六班的幼兒小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適當減少了故事角色,放慢了單元活動進程的措施。如:在語義類遊戲〈你好〉的活動中,小五班老師根據本班幼兒在禮貌用語「你好」的掌握上已有了基礎,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能夠正確主動的運用,因此,老師將單元中的第一次的活動目標「問好」與第二次的活動區分高、低組合在了一起,豐富了活動的內容滿足了孩子們的需要。而在同一單元實施中,小六班的幼兒禮貌用語的原有水平不高,他們還分不清使用禮貌用語的恰當的時機,因此,小六班老師就從第一個活動開始以單純的禮貌問好為目標開展活動,使幼兒逐步掌握單元內容。 2、 在幼兒思維遊戲課程中音樂遊戲的運用 隨著課程的深入,在老師們對課程有了初步掌握的基礎上我們提出:利用其他領域的內容促進思維課程的開展。使課程間達到相互促進和提高,不斷開拓教師的創新意識,使課程更適合我園幼兒的實際水平。老師們通過集體備課、平行班相互觀摩等形式開展了創新教學的實踐。如:音樂活動是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之一,特別是對於托班幼兒,老師、家長經常發現當孩子聽到音樂時就會很自然的手舞足蹈,產生愉悅的情緒。根據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是不是可以將幼兒思維課程與美育奧福音樂課程進行相互促進呢?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得到的效果是肯定的。在《毛毛蟲》的活動中,小六班老師根據本班幼兒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有限的情況,結合活動中的動靜交替的原則,創編了音樂遊戲「毛毛蟲」。老師們運用的我園開展的美育奧福音樂活動中的《毛毛蟲》的音樂,讓孩子們在音樂的伴奏下形象的感受到毛毛蟲爬的時候慢慢的動作,通過音樂的輔助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在《小豬吃飯》的活動中,小五班老師利用奧福「聖誕老公公的鈴鐺不見了」的音樂,改編成了「小豬的聖誕禮物不見了」並創編了魔術遊戲,豐富了活動內容,引發了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遊戲中得到了發展。在《軲轆轆》活動中,老師創編了什麼圓的歌曲,幫助幼兒發現身邊圓形的物品。在這個思路的引領下老師們將幼兒思維課程中的一些活動與音樂活動有機的結合豐富了思維遊戲課程活動內容同時創新了活動形式,提升了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性。 3、 創新遊戲提高了幼兒在思維遊戲課程的興趣 從遊戲內容講,嬰兒末期、幼兒初期的兒童往往從動作開始,但已不滿足於單純動作的重複,而是力圖賦予這些動作以一定的意義。老師們根據幼兒遊戲的這一特點,對思維遊戲課程的活動進行了一些遊戲的創編,以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如:在《大虎小虎》的活動中,老師們創設了「喂虎寶寶」的遊戲,通過幼兒餵食使幼兒區分了物體的大小,發展了幼兒一一對應和分類的能力。在語義類活動《你好》中,教師就創編了兒歌遊戲《高人矮人》,通過說兒歌做動作的遊戲形式使幼兒通過肢體的動作變化感知了高、矮的差異。 老師們還利用區域活動對幼兒進行延伸活動,小五班的老師根據思維課程中的《毛毛蟲》活動製作了很多毛毛蟲的圖卡和紅、黃、藍色的圓形身體,為幼兒提供到活動區中,在幼兒擺弄的過程中,老師觀察發現孩子們在認識顏色的基礎上將毛毛蟲的身體進行了一系列的顏色排序,於是老師有意識的將毛毛蟲的身體擺成不同排序方法的樣子,觀察幼兒是否可以繼續排序,發現幼兒不但可以按照老師的排序規律進行延續,能力強的幼兒還自己創新了排序規律,給了老師很大的驚喜,因為排序是在中班幼兒才能進行的,而現在托班幼兒在無意間做到了,讓老師對幼兒的潛能有了新的認識。 幼兒思維遊戲特色課程的引進,從多方面提高了我園托班教師的專業水平。使老師們領悟了新的教育觀念,同時也開拓了教師們的創新意識,在這樣的發展方向的引領下,我園在思維遊戲課程的實施和探索中將有更進一步的提高。接下來我們將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從幼兒的思維發展出發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貧窮不可怕,貧窮的思維才可怕
※改換思維
※小小強話投資: 怎樣才能擁有富人思維? 今天我們分享的是第4本書《窮爸爸,富爸爸》,窮爸爸是作者羅伯...
※批判性思維 - 思維寫作溝通應變解決問題的根本技巧>讀書筆記
※用XMind和MindMaster畫思維導圖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