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鹽勿把「清淡」當標準
近日,「中英減鹽行動」項目在北京啟動。參加啟動會的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教授格雷厄姆·麥格雷戈頗為驚訝:中國人製作鹹菜所用鹽的濃度非常非常高,為什麼要在食物中添加比平時高5倍的鹽?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食鹽最高攝入量為5克,但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居民平均食鹽攝入量高達12~14克,其中北方有的地區更是高達20克。
鹽對身體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通常狀況下,人體每天需要6克左右的鹽才能保持心臟的正常活動,維持正常的滲透壓及體內酸鹼的平衡。但如果長期口味重,攝鹽量超標,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而且治療效果也大打折扣。除了對血壓的影響,攝鹽過多還會誘發腎臟疾病、骨質疏鬆、胃癌和肥胖等,危害不可小視。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到,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與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量不同)。6克食鹽量相當於一個啤酒瓶蓋大小。雖然攝鹽量很多人都知道,但具體怎麼做才能控制攝鹽量,很多人存在誤區。比如不少老年朋友就會把「口味清淡」當作 限鹽的標準,認為平時喝點白粥配點鹹菜,做菜只放醬油不放鹽,還有的人為了限鹽只吃低鈉鹽。這些 「清淡」的飲食看似沒有多少鹽,但攝鹽量有可能已經超標。
記者採訪喬治健康研究所李園博士時了解到,靠「口味」來限鹽非常主觀,比如有的人平時口味重,即便日常飲食相對「清淡」,攝鹽量還是會超標。降低鹽的攝入量,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最主要的還是要注重科學的方法,尤其是限鹽過程中的一些細節。
學會計算攝鹽量很多人認為限鹽主要是指食鹽,其實包括味精、醬油、腌制食物等都是含鹽大戶。很多食物的營養成分表中都會標註「鈉含量」。一般來說,1克鹽中含有400毫克(0.4克)鈉,可以用標註的鈉含量乘以2.5,就是含鹽量。以醬油為例,某款醬油中鈉含量為 955毫克,則可以估算出15毫升(一湯匙)醬油中鹽的含量為2.4克。如果做一些紅燒菜,即便只加醬油,含鹽量還是會超標。
仔細閱讀成分表很多人都知道鹹菜、腐乳、鹹鴨蛋等是高鹽食品,但是嘗起來不鹹的食物並不代表含鹽量低。首先,有的食物以其他味道為主,鹹味被掩蓋。蜜餞、甜點、麵包等似乎不咸,但鈉含量並不低。這是由於糖會掩蓋食物本身的鹹味,讓人們無法判斷鈉含量。以話梅為例,其營養成分表中,每100克含300%多的鈉。也就是說,吃100克話梅,就等於吃下了3天的鹽。其次,含鹽量不高的食物,攝入過多也會導致鈉鹽「積少成多」。比如,有的人喜好喝湯,只要多喝一碗也會導致攝鹽量超標。在超市購買食品時,學會閱讀營養成分表,儘可能選擇鈉鹽含量較低的食品和具有「低鹽」「少鹽」或「無鹽」標識的食品。
善於尋找替代品鹽被稱作百味之王,在日常飲食中很難找到既有滋味、鹽又少的食物。可以嘗試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為食物提味,減少味覺對鹹味的關注。另外,可以嘗試改變一下自己的口味,建議每餐做一份不加鹽的菜,吃了有鹽的食物,再吃沒有鹽的食物,這時,就能吃下無鹽食物了,而且也能將每日食鹽攝入量減下來。在做菜時要注意,防止因為味道的對比作用而放入更多的鹽。比如,糖醋排骨在放了糖後,嘗不出鹽味,容易用鹽過量;再比如苦瓜,因為苦味掩蓋了鹽味,炒菜時會多放鹽,壓低苦味。味精能抑製鹽的味道,放了味精後,鹽就可能放多,因此,烹調時應盡量不放或少放味精。低鈉鹽雖然含鈉量低,但也不意味著可以放開吃。低鈉鹽的味道更淡,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在菜肴中加入更多,這樣就沒法達到減少鈉攝入的效果。
推薦閱讀:
※?男女兵體重標準參照表,這下不會算蒙了!
※寶寶腳長標準 對照
※全聚德烤鴨標準,解密全聚德烤鴨上頭等艙
※男子漢大丈夫標準
※地震來時,記住標準求生姿勢!
TAG: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