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婚戀那是因為各有不幸的童年
心理引言:早期的經歷會對人們成年後的婚姻戀愛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中國民間早就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這與西方近代的心理學的一些有關理論驚人的相似。下面我們具體地看一看早期經歷是如何影響人的一生,特別是人的擇偶和婚姻關係的。 ——心靈咖啡網
早期的經歷會對人們成年後的婚姻戀愛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中國民間早就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這與西方近代的心理學的一些有關理論驚人的相似。下面我們具體地看一看早期經歷是如何影響人的一生,特別是人的擇偶和婚姻關係的。
一`依戀期(0-18個月)
當嬰兒出生前,母親的子宮為他提供了一個完美的生活環境,最適合的溫度的自動的營養供給,甚至呼吸也不必自己勞神。這是嬰兒安全和舒適的生活世界。但是當他與母體分離後,即面對著一個陌生的世界:周圍的空氣溫度使他感到不舒服,氧氣和食物需要自己獲取,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戰,如果他在需要時立即能得到母親的安撫和懷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來安全舒適的母體。
但是如果在他餓的時候,得不到母親的滿足,不舒適和不安的時候不能立即得到母親的懷抱,他便感到了死的威脅,因為這時候的孩子沒有任何自我生存的能力,完全依賴於母親的呵護。所以在這一階段,生存是嬰兒生命的全部目的,不能得到滿足,即造成了嬰兒的心裡傷害,嬰兒大聲的哭泣便是表達他對死亡的恐懼,而不是僅僅是成人認為的一般意義上的哭鬧。當然,百分之百能滿足嬰兒對依戀的心理需要的母親幾乎沒有,由於各種原因,即便是最疼愛孩子的母親也會有疏忽的時候。但是生活中也確實存在著一些冷漠的母親,她們對嬰兒的哭聲充耳不聞,她們感到嬰兒是自己生活中的負擔和煩惱的根源,由於嬰兒對依戀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而造成的傷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類型並伴隨他們終生。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范宇鵬
兒童:對遺棄的恐懼
一些母親對孩子依戀需要的反應不穩定:有時候能滿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時候則不能,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以是多種的,如母親的情緒不穩定,或者一個愛護孩子的母親卻由於工作原因不能時時守在孩子身邊,還有一些母親受了一些宣傳的影響,認為不能溺愛孩子,不能要吃就喂,一哭就抱,有意識地訓練孩子按頓吃奶的習慣等等,不到時間堅持不餵奶,任憑孩子哭鬧,於是就形成了這樣的情況:嬰兒有時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呵護,有時候則不能,在其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他唯一所能做的事情就是竭盡全力地大聲哭鬧,經過一段時間的哭鬧後,他的需要終於得到滿足。
這樣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個穩定的安全感,並且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個觀念。認為:只有不斷哭鬧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愛護,才能生存下去,嬰兒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數,努力地用哭鬧吸引母親的注意,從而自己的依戀需要得到滿足,另一方面卻又為自己受到冷淡而感到憤怒。母親成為他的愉快與痛苦同一源泉,他在生理上和情感體驗上的愉快,滿足與憤怒,傷心交替出現。因而形成了他對母親的愛和恨並存的矛盾情感,這種兒童我們稱之為依戀兒童。
成年:依戀人格
如果依戀兒的處境不能在後來的成長階斷得到變化,他們的心理發育就停滯在依戀階段。他們在這一階段中沒有得到的需要將會成為基本人格特徵而伴隨終生,在成年以後,他們對依戀的需要紿終存在,當他們進入了一個親密關係時,這種依戀傾向就會突出地表現出來,我們會發現,他們在親密關係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滿是:「當我需要你的時候,你總是不在。」他們對親密接觸的要求似乎永無止境,每當他們認為自己被對方忽視的時候,便會感到被遺棄,就會憤怒,就會恐懼,他們往往表現出強烈的佔有慾,要求對方時時刻刻的關注,不能容忍絲毫的忽視和冷遇。
他們總是在埋怨對方對自己不夠關心,辜負了自己的愛,並總是試圖用生氣,吵架和威脅等手段來迫使對方來關心自己,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這和他們在嬰兒時期用哭鬧的方式來獲得母親的關心是一樣的。由於強烈的不安感與對遺棄的恐懼,他們心中充滿了嫉忌和猜疑,無論對方如何表白,他們還是難以給對方以信任。生氣,哭鬧,吵架,猜疑,嫉妒都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歸根結底,這是源於他們早年對母親懷有愛與恨的矛盾情感。
安女士和男朋友王先生一起來到醫生的面前時,安女士告訴醫生,王先生每天光是忙著公司的事,心裡完全沒有她。但是王先生卻說,事實上大部分周未他都是與安女士一起度過的。安女士在周未通常還是挺愉快的。可是只要王先生一忙於工作,自己就很抑鬱,就感到自己被生活拋棄了,她總是不斷地追問王先生是否真心愛她?是否真的要與她結婚?如果她得到了想要的回答,便十分滿足和愉快,如果王先生的表現不能令自己滿意,她便會十分傷心,並馬上轉為憤怒,開始用各種語言來刺傷對方,或者滔滔不絕地數落和抱怨王先生的種種「不是」,並且把他趕到客廳的沙發上去睡覺。在王先生上班的時候,安女士會常常打電話到他的公司里去,意圖「了解」他的行蹤,如果王先生能陪她在電話里多聊一會,她就會很滿足,如果王先生正在忙,不能夠講,安女士便會憤憤地掛上電話。如果王先生再打電話過來,她便會變得十分冷淡,一臉不想談的姿態。王先生告訴我說:「她簡直像一個小孩子,喜怒無常,我真不知道如何才能讓她滿意。」安女士的行為表現出典型的「依戀型人格」的特點。她現在正是無意識地用自己嬰兒時期吸引母親注意力的方法瘋狂哭鬧來吸引王先生的注意力,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滿足,遺憾的是,正是這種方法造成了與王先生之間關係出現裂痕。
兒童:對拒絕的恐懼
另一種母親是持續的情感冷漠的媽媽,她也許本來就沒有想要孩子,孩子的降臨使她充滿了懊悔和失望。她把孩子看做自己不幸的根源,或是一個錯誤行為的結果。也許她本性就反感孩子,正如當年她的母親反感她一樣。這種母親對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願意去抱一抱孩子,打罵孩子也是家常便飯。還有些母親由於長期情緒處於抑鬱狀態,對孩子也是持續冷漠的,這種母親的孩子我們稱為孤獨兒童。他們往往懼怕親密的接觸,雖然事實上他們也曾像其它兒童一樣需要媽媽的愛護,但是每次對母親依戀的渴望和要求都會導致心理上的痛苦,因此嬰兒自然而然地作出了一個痛苦的選擇:迴避一切親密接觸,並導致出一個結論:我沒有需要。他們不常哭鬧,似乎很容易滿足,給他們什麼就吃什麼,並不在乎別人是否關心自己,似乎沒有什麼需要,他們構造了一個不真實的自我,他們看起來很獨立,實際上是否定了自我的需要。其目的只是為了迴避由此可能帶來的痛苦。這樣的孩子常常被認是「好孩子」,「乖孩子」。媽媽為孩子早早就表現出來的「獨立性」而感到驕傲,在後來的生活中,孩子的這種所謂「獨立性」也許會受到社會的讚許,甚至他自己也會為自己的「獨立性」驕傲,但是不幸的婚姻生活在等著他。
成年:孤獨型人格
如果孤獨兒童的生長環境不變,他在幼年時期的心理特徵將隨著他的成長而成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點,成為一種在人際關係中,特別是親密關係中的迴避型人格。如同幼年一樣,他否認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質需要,事實上他不是沒有親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時期把這種需要放棄了。他們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對生活興趣和追求,因為總是迴避過多的親密接觸,他們顯得似乎很獨立。他們在配偶的選擇上往往與依戀型的人有緣份,其中的原因很簡單:依戀型的人往往較為主動,從而縮短了由於他的冷漠和退縮造成的距離空間,使他們之間的親密關係得以建立。當然,迴避型的人在戀愛初期也會表現出一定的熱情,但是一旦親密關係確立之後,因為過多的親近仍是痛苦和恐懼的,他的冷漠退縮特點就會浮出水面。由於性格特點,這種人在社會生活上較少物質需求,並富於獨立和忍耐性,在事為上往往成功,為人們所讚許,但是他們的婚姻生活則通常是失敗的。
前面提到的王先生就是一個典型的迴避型人格,在安女士和王先生的第一次治療中,安女士顯得十分憤怒:「你從來都不想主動的接近我,如果我不給你打電話,你決不會給我打,如果我不說周未咱們一起干點什麼,你就永遠在搞你的電腦,你簡直是個冷血動物!」
王先生冷靜地回答:「我簡直不明白你在說什麼?好像天底下沒有事情能讓你滿意,你老是在抱怨,抱怨這個,抱怨那個,你的要求太過份了,誰受得了?你怎麼這麼多的事?難道就不能讓我們好好地呆一會兒?況且每一個人都有想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為什麼你就不能自己干點什麼?」事實上,王先生己經多次提出搬出他們同居的家,希望能有屬於自己的世界。即使在他們的關係比較融洽的時候,王先生也不喜歡在除了性生活之外的時候有任何親密的身體接觸,如牽手,如挽臂等,特別是在公眾場合更是如此。
童年經歷與婚姻關係
二.探索期(分離期)(18個月至3歲)
當孩子的生存環境穩定後,他們的生存本身己經不再是令他們時刻擔心的問題之後,特別是當他們開始能夠自己走路後,周圍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新鮮的。都在等著他們去探索,他們的興趣從如何吸引母親的注意力逐漸地轉向了周圍的世界,開始要嘗試著離開母親的呵護去探索他的周圍空間了。這就是孩子的人生第二階段,探索階段。(或稱分離階段)這時候,孩子一方面需要嘗試著越來越多地離開母親的身邊,從而證實自己日益增長的獨立性。另一方面,他們心中充滿對未知的恐懼和失去母親呵護的不安全,因此他們同時又要求不斷地得到安全感,這是個矛盾的心理需要。父親的角色這時十分重要,他應該耐心地支持孩子充滿好奇的離開媽媽去探索他的周圍世界。這個世界可能是客廳,廚房,廁所,門外,甚至街道,公園等等。當父親帶著孩子離開母親的視野後,再逐漸地讓孩子離開自己。
這時候陔子行為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興緻勃勃地從父母身邊跑開,但是馬上又跑回來,投入母親的懷抱,然後即刻又離開…不斷重複,不厭其煩.當孩子一離開父母時,即感受到了不安.特別是當父母不在孩子的視線範圍之內時,更是這樣.他們需要立即回到父母的懷抱中去,這時,一個稱職的母親應該在安全的前提下儘可能地鼓勵孩子的「探險」,她對孩子的行為,各種冒險行為並不橫加干涉,她對孩子顯示出的獨立傾向沒有感到不安,她明白這是孩子成長必須走過的道路,但同時,她也明白,孩子此時依然需要安全感和依戀,所以她總是讓孩子知道:放心地走吧,等你回來了,媽媽還在這裡等你,等著聽你有趣的「歷險記」。
醫生曾經在一個美國的購物中心看到了一對找不到媽媽的小姐妹,姐姐約為5,6歲,妹妹約為2,3歲,妹妹驚慌地瘋狂哭叫,很多顧客和工作人員都試圖安慰她,讓她安靜下來,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行,姐姐的眼睛也是含著淚花,卻很冷靜,醫生意識到,今天的經歷對這對姐妹的一生來說,其不良影響恐怕是不可估計的.
如果這一階段父母教育的方式不當就會造就出兩種不同類型的兒童:距離兒童和矛盾兒童.
兒童:對被控制的恐懼
有一些溺愛孩子的母親可能在孩子的第一階段(依戀期)做得較好,可以較多地滿足孩子對依戀的需要,但是她在第二階段上往往出現問題:她可能過份呵護孩子,生怕孩子出現意外而過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動.她們總是在沖著孩子嚷嚷「回來,那兒不能去」「回來,那兒會摔倒的」這樣,她就關閉了孩子通往外面精彩世界之路,她們這樣做,可能是出於愛護孩子的本能,但更可能是出於自己對遭受孩子丟失遺失的恐懼,和自己對孩子的依戀,她們不能忍受與孩子片刻的分離。
孩子的反應可能有兩種:一種是孩子拒絕回到母親身邊,總是設法與母親保持一定的距離,逃離母親的控制。另一種則是人雖然回到媽媽身邊,但是情感卻對母親關閉了,即在情感上保持距離。我們常常可以見到一些孩子,他們允許媽媽抱,但同時總是把臉擰到一邊,不讓媽媽親,她們最擔心的是不要被媽媽控制和「吸收掉」。
從表面上看,距離兒童與孤獨兒童相似,實際上他們是從根本上不同的,孤獨兒童從不主動,從不要求任何東西,更不需求接觸,因為接觸總是導致被拒絕的痛苦。而距離兒童則不同,他們通常在依戀期適應很好,他們的依戀需求通常能得到滿足,但是當他們需要離開母親時,問題就來了。他們不害怕親近,事實上,他們也需要親近,但是總是小心保持自己與他人的距離,他們害怕過於親近,以至不能從母親的控制中逃脫。成長:迴避型人格
距離兒童長大以後成為迴避型人格,他們的人際關係無論是身體還是情感都是疏遠的。他們通過各種方法來迴避家庭生活:長時間忙於工作,喜愛經常出差的工作,喜歡參加各種室外活動,即便在家裡,也總是埋頭看書,看報,看電視。周未,寧願忙於各種家務也不願多坐下來陪自己的配偶,獨立型人格需要自己的空間,配偶的親密表示往往使他們渾身不自在。「你總是在控制我」,「你太粘」,「我需要一點自己的天地」是他們經常發出的抱怨,他們與孤立型人格不同,孤立型人格否認自己對親密的需要,他們最喜歡那種來去自由的關係,當他們感受到了自己對親密的需要時,特別是當他們感到某種內疚或對遭到遺棄時,便會從自己的小天地里走出來,向自己的配偶頻頻示好,去取悅對方。
當他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後,特別是當他們感到對方企圖保持這種親密狀態,或對自己有進一步需求時,他們便會立即退縮,甚至生氣:「你怎麼沒完沒了?你的要求太多了!」迫使對方離開自己,等他們再次「出山」的時候,他們會「忘記」與對方間的不愉快,會奇怪對方為什麼如此不高興,他們會試圖改變對方的情緒,或批評對方對自己的冷淡:「我都沒事了,你怎麼還沒完沒了?」如果氣氛不能得到改善,他們會再次走回自己的小天地里去。
案例:
陳衛鈞,一個成功的公司經理,是一個典型的迴避型人格,他帶著妻子張莉一起來到醫生的診所,希望醫生能治療張莉的「抑鬱症」。經過與張莉的交談,醫生髮現她的抑鬱症是因為丈夫對她的冷漠態度引起的:「除了吃飯睡覺,他總是有他的安排,早上忙著上班,下了班不是去健身房,就是去飆車。晚上看球賽,好不容易等球賽看完了,他又說要一個人冷靜冷靜,考慮生意上的事情,如果我給他的辦公室打電話,他總是嫌我影響他的工作。我不明白,既然他跟我結婚,為什麼這麼把我不當回事?」醫生問道:「陳先生一直對你這麼冷淡嗎?」她說:「其實也不是,剛結婚時他挺好的,挺關心我的,可是沒多久就變了,等我真的生氣了,不理他了,他又會過來說好話,哄我,可是沒好兩天,他又變成那德行了,他總是在變,而且很多事情答應得好好的,到時候就變卦,實在讓人受不了。「
陳衛鈞冷冷地說:「你知道我喜歡運動,我有很多愛好,我不明白你為什麼這麼不高興,難道我不能有一點自己的事情?」張莉馬上反駁:「你總是沒有時間跟我在一起,連一起吃個飯的時間都沒有,可是卻有時間跟秘書在一起,這事擱誰頭上能不多想?」陳先生看來不高興了,但是仍舊很克制地說:「我沒有做對不起你的事情,我只要看誰一眼,你就認為我跟她上床了?太無聊了。」但是陳先生也承認,張莉是一個很賢惠的妻子,生活上十分照顧自己,只是太粘人,什麼事情都想管,不給人留一點自己的空間。迴避性人格很難全身心地去親近他的配偶,總是有意無意地保持與對方的距離,每當他們感到自己的個人空間受到侵犯時,就會立即退縮,與對方疏遠,但是他們的疏遠是有限度的,一旦感到有可能失去對方時,他們就會又試圖接近對方,使對方陷入困惑之中。
迴避型人格的另一種類型是我們常說的「**」類型的人,他們需要不斷地吸引異性的注意力,正如小時候需要吸引父母注意力一樣,但是又不能保持與異性的關係,他們總是想方設法來獲取異性的愛,可是一旦進入一種穩定的愛情關係,他們很快就會感到厭煩,因為他們感到了被控制和被「吸收」的威脅,於是就設法擺脫和終止這個關係,但是他們對異性的依戀並不會因此而消失,他們很快就開始了另一段戀情,對他們而言感情是矛盾的。
兒童:對失去的恐懼
矛盾兒童的父母通常是那些缺乏耐心的人,他們總是想從教育孩子的負擔中解脫出來或者總是忙於其它事情,所以總是鼓勵甚至是強迫孩子過早地開始他們的探索和獨立階段,而忽視了孩子在離開父母之後又要回來以確認安全感的心理。使孩子在片刻的「探險」之後常常得不到父母的情感支持,從而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使他們陷入尋求獨立和依戀父母的矛盾情結之中,成為孩子走向成熟的「後顧之憂」,他們常對孩子說:「去,自己一邊玩去。」「沒看見我正在忙著嗎?」「你是個大孩子了,別老纏著我。」結果造成孩子對獨立的恐懼,害怕離開媽媽。這些孩子需要不斷反覆地確證父母是否隨時都在關心著他們,愛他們。他們總是眼睛盯著父母,唯恐自己稍有疏忽,父母就會消失,他們需要父母時刻都在身邊,他們使用一切手段來吸引父母的關註:眼淚,講故事,問問題等等,但是他們與依戀兒童不同,生氣,哭鬧,抱怨不是他們手中的武器,相反,他們知道如何通過討好媽媽,作出好孩子的樣子,或者找出各種借口來得到母親的注意力,例如一個醫生的來訪者回憶說:「我媽媽總是讓我自己玩遊戲或畫畫,然後她就自己消失了。她總是說:『你現在長大了,不要老纏著媽媽,讓媽媽休息一會兒。』沒幾分鐘我就會找出各種借口,闖進她的房間去看她是不是還在屋裡。這時候,她總是很不高興:『你沒看我正忙著嗎?』但我還是不斷地闖進她的房間去打擾她。」
矛盾兒童到成年後即形成追求型人格,他們總想出各種方法保持與配偶的親密關係,與依戀型人格一樣,追求型人格也懼怕被拋棄。但不同的是,如果說孤獨型是害怕被人「拉回家」,那麼追求型人格則是害怕「找不到家」。對追求型人格來說,下班回到家看到家裡的燈是黑的,早上看到配偶不在身邊都是難以忍受的。他為了能夠保持與配偶的親密關係,總是力圖取悅對方,伺候對方,為對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生怕與對方產生矛盾或不高興,因為他們怕對方離開自己。所以總是設法安排各種共同的事情:出外郊遊,看電影,逛街,上餐廳,運動等等。他們總是壓抑自己的需要,將對方放在首要的位置。他們不像依戀型人格那樣,總是抱怨生氣,他們是「賢妻良母」或「五好丈夫」,很少抱怨生氣,總是努力抑制自己的不快,習慣於看著別人的眼色,生怕對方不高興。可是他們的種種努力往往並不討好,而是使對方感受到窒息,沒有一點個人的空間。對失去的恐懼常常造成猜疑和嫉妒。他們十分留意對方的行蹤或者表情,對可能出現的所謂「第三者」非常敏感,這種人常常在暗暗地傷心落淚,感嘆「活得太累」,陳衛鈞的妻子張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三、自我的確認和能力的形成(3-7歲)
這時的孩子開始體驗到一個新的現實世界,他想要知道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以周圍世界的關係究竟是怎麼樣的。他開始了自我形成的生命歷程,為此,他必須完成兩件事,這些都會在一生中影響到他與自我和他人的關係。這就是:(1)他必須在自己的內心裡建立起一個穩定和持續的自我形象,以及一個穩定、持續的他人(主要指親人)形象。(2)確定對自己的能力的自我評價,從而確立自己的自信心。
自我確認
在三歲之前,孩子在父母不在自己身邊時立即感到焦慮和被遺棄的恐懼,現在,大約在三、四歲左右,孩子的空間活動能力不斷地增強了,以及父母不在他的身邊的時間也越來越多了。但他仍像以前一樣,需要安全感,於是他就開始將父母的形象裝進自己的頭腦里,以便使自己在離開父母身邊時仍然保持與他們的精神聯繫,保持心理上的安全感,就像我們把自己的親人的相片裝在錢包里,隨時都可以拿出來看一樣。由於孩子開始把自己從精神上與父母開始區分開來,換句話說,就是開始獨立了,他立即面臨的一個任務就是需要逐步地建立起一個關於自己的內心形象,即我是誰?孩子是通過遊戲來完成這一任務的。他們裝扮成各種動物,人物,卡通角色,等等來嘗試自己是誰?自己與其他人有什麼相同,有什麼不同。最終,各種動物,人物和卡通角色的特點經過自己的認同後組成一個獨特的個性特點固定下來,孩子在扮演聰明的小白羊,兇狠的大灰狼,可愛的小兔乖乖,狡猾的狼外婆,以及官兵捉強盜…..到近來孩子們喜愛的美少女戰士和灌籃高手,忍者龜….等各種角色中尋找自我,形成自我。這時的孩子非常地注意父母的認同,並強烈地希望和要求自己的父母與自己一起來玩遊戲。
在孩子的這一成長階段,父母與孩子共同遊戲,以及對孩子的遊戲角色的反應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家長的反應決定了孩子將來的性格形成。明智的父母鼓勵孩子嘗試各種各樣的遊戲角色,對孩子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表現出來的不同的行為和性格都積極地給予反應,如「小白兔,你跳得真好看呀!」當孩子的角色扮演得到父母的積極反應,他就會繼續嘗試其它的角色來看看父母的反應。如果孩子在他的生活環境中,有足夠的角色和模型供他選擇,而且他的選擇都得到父母的積極反應,他的成長就會將各種角色中的「營養」汲取吸收,集各種特點為一身,形成一個豐常豐富和高度個性化的獨特人格。
兒童:對羞辱的恐懼
然而,大部分的父母對於這一階斷的孩子,方法是有問題的。他們由於自己性格和價值觀的局限,總是希望讓孩子成為自己頭腦中理想的,或希望的樣子,因此往往對孩子包括遊戲方式,在角色扮演中的行為,以及由此延伸出來的性格特點以及行為特點進行不同的反應。有的贊同誇獎,有時批評忽視,甚至打罵和懲罰,用這種方法來塑造孩子。(家長要引導孩子與邪惡作鬥爭,而不是責怪孩子,讓孩子失了信心)這樣,孩子的人格就被按照父母的意願來扭曲形成了。我們現在有時可以在市場上買到方形的蘋果或葫蘆型的西瓜,非常有趣,自然價格也要貴出許多,據說這些瓜果在它們還沒有長成前就濤在各種方形或葫蘆形的模型里,於是這些瓜果就會按照模型所規定的形狀生長起來。這種方法固然有趣,但是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方形的蘋果可就不是那麼有趣的事情了。
很多父母,他們雖然在孩子的依戀期和探索期都能較好的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但是對於孩子在這一時期出現的「自我誕生」並不歡迎,孩子的這種自我形成使他們感到不安,因為這些可能不符合某些社會文化的見解,或父母對孩子未來的期待。我們中國人歷來講究對孩子的「家教」,於是他們對那些孩子表現出來的不符合自己期待和要求的行為特點和性格特點給予批評拒絕,壓制或懲罰:「女孩子不要那麼瘋,醜死了!」「這些東西是女孩子玩的,你是男孩子,不能玩!不害臊」「不要鬧了,靜靜坐在那裡才是好孩子」好孩子應該這樣,好孩子應該那樣…..(其實這些都沒有聖經依據,即使有依據,是正確的道理,也應該引導孩子自己克服,而不是靠壓制)
於是孩子的人格就分裂成了兩部分:一個是受到父母和社會贊同和強化的部分,所謂光明面的部分,另一個是受到父母和社會否定因而被壓仰下去的部分.所謂「陰暗面」的部分。這是父母教育孩子治標不治本的結果。
從此,孩子形成一個單一的,片面的人格,不再是一個擁有完整的自我的人,孩子會本能地對自己的「陰暗面」感到羞恥,甚至否定了它的存在。孩子將自己分裂成「好的」和「壞的」,他會努力地壓抑自己所謂「壞的」一面,表現自己的所謂「好的」一面,並將它作為自己唯一的自我形象固定下來。他總是在努力地控制自己,控制他的自然的人性中被否定和壓仰下去的部分不要「顯露」出來,以免受到羞辱,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和邪惡作鬥爭上面。(家長應該把聖經中對於人與罪的描述完完整整的告訴自己的孩子,讓孩子知道神,撒旦與罪的關係,讓孩子自己從小就開始和邪惡作爭鬥,而不是用壓制來塑造孩子,用「模型」來限制孩子)
成年:古板的人格
刻板的兒童到了成年之後即可能形成古板的人格,這種人的性格固執,通常自我中心。缺乏靈活性,較少有感情的自我流露和缺乏同情心。他以自己的「精確的計算能力」和「邏輯性思維」以及高度的理智為驕傲,而以流露內心情感為恥。因為這種人格較適於技術工作,顯得比較冷靜、理智,工作認真,一絲不苟,計劃性強,在社會的競爭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因此他們中的很多人常常事業成功,是公司或機構中的高層管理或技術骨幹。他們這些性格特點也往往吸引了很多那些在性格上較為感性,不理智,依賴性強的異性,但是一旦組成家庭,這些性格特徵就成為配偶痛苦的源泉。
他們也往往會選擇一個與他性格相反的異性作為配偶,因為她的身上具有自己失去的那些人格特點,只有與這樣的人在一起才會使自己感到生命的完整,即我們常說的「性格互補」,可是不幸的是,要不了很久,他就會開始不斷地挑剔對方的毛病,正如他的父母當年對自己一樣,不能忍受對方身上的自然的、自發的和任何看起來「不符合理性」的東西,在他的生活中,一切事情都應該是預先設計和計劃好的,因此常常指責配偶:「頭腦不清楚」,「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說什麼」「好好想想再說」他們視配偶為自己支配的對象,他們通常情感冷漠,甚至不近人情。
他們最怕丟臉,過分強調自我控制,認為做人不要隨心所欲,要有理性,他們把真正的自我深深地藏起來,於是顯得很有城府,在婚姻中,他們控制欲很強,固執己見,並喜歡用冷漠來懲罰對方。
兒童:對被忽視的恐懼
另一些父母由於過份專註於自己的工作或自己的情感生活,完全忽視了孩子的這種自我確認的重要心理過程。對他們的自我認同的遊戲完全不予理睬,不給予任何反應,拒絕與孩子一起遊戲,完全不在意孩子在玩一些什麼遊戲。對孩子的遊戲認為是幼稚可笑,不屑一顧,更不會對孩子在有些扮演中的角色給予積極的反應,如果父母從不對孩子說:「嘿!我們的小『花木蘭』回來了」「你真是個『小淘氣』」不參與孩子的遊戲….孩子將缺乏自我認識,缺乏個性,不知道自己是誰,不能形成明確的自我觀念,不能清楚地區分自己與他人的界限,在內心裡也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自我形象。他們總是表現出多重人格的特點,並在自己的不同人格特徵中間徘徊不定,他們情緒不穩定,常會無道理一會兒高興,一會兒悲傷,一會兒生氣,他們害怕被別人忽視,他們最受不了別人沒有把自己放在眼裡,因為這樣會使他們不能感到自己的存在。
這些孩子總是想得到父母和別人的注意,因此想盡辦法表現自己,好象總是生活在舞台上似的,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正是這種過多地需要別人的關注和認可,造成了他們的人際之間的界限的概念模糊,也不能建立自己的界限,他們總是試圖侵入別人的生活領域,也不能合理地保護自己的生活領域不被別人侵犯
成年:順從型人格
不被重視的兒童在成人後往往形成一種「擴散型人格」。他們常常會抱怨:「我不知道我是誰」,「我不知道我需要什麼」「你無視我的存在」。他們沒有自己的思想,觀點甚至情感,而不敢成為真正的自我,象變色龍一樣,隨時會根據環境來改變自己的顏色(很自然的,沒有一點刻意)。他們總是在察言觀色,看著別人的臉色行事,總是過分地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對自我的認識完全依賴於別人的所應,他們的精力總是集中在如何能夠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和關注。他們最怕被忽視,不被關心和關注,他們做人的標準是不要出風頭,不要太有主見。他們總是努力地討好和取悅對方,相信只要對方高興,自己就會得到關注、愛和幸福。然而無論對方給與他多少關注,他仍然在抱怨自己沒有被重視,沒有被愛,或者沒有被承認。他們總是在抱怨對方控制欲太強,情感遲鈍,他們常說:「你從不關心我,什麼事情都要按你的意思去做。」
能力的確定
孩子在確定自我的同時,或稍後的時間,通常從四歲開始,試圖確定自己對外界世界的影響。看看自己的能力所能達到的範圍和極限。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獲得成功的程度取決於他們的自我評價,他們開始與同伴甚至父母競爭(如競爭關注),炫耀自己的能力。他們嘗試做各種惡作劇,並注意觀察父母的反應,如果得到父母的讚許,他們就會進行更進一步的嘗試,直到受到父母的禁止,或責罵,他們才會停止。
在這一階段,父母的職責是鼓勵,強化他們的各種嘗試,同時建立明確的界限,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如果順利,孩子便學習到如何正確的適應社會,父母的價值觀就會開始內化為孩子的價值觀。
兒童:對失敗的恐懼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嘗試努力不是給予持續的鼓勵和強化。他們對於自己孩子的獎勵顯得十分吝嗇,因為生怕孩子會由於得到過多的誇獎而「驕傲自滿」,當孩子考試得了95分而歡歡喜喜地回到家,向父母報喜時,他們就會說:「這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你怎麼不跟人家得100分的比?」
於是他們的孩子就會幾乎每做一件事都在尋求父母的讚揚和獎勵,如果沒有得到父母的讚揚和獎勵,他們就會繼續努力,直到得到父母的讚揚和獎勵。由於父母的鼓勵和讚揚是如此的不易得到,孩子感到永遠不夠好,於是永遠在追求成功和讚揚。他們不能失敗,成功使他們自大,而失敗則是使他們自卑和抑鬱。但是無論多麼成功,他們都不能享受自己的人生,因為他們會認為自己還沒有足夠的成功。
成年:強迫性競爭型人格
這樣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會成為一個狂熱的競爭者,他們往往事業成功,蔑視道德,缺乏同情心。他們總是指責別人不努力,太笨。他們生活的一切目的就是競爭,競爭,再競爭,只有在不斷的競爭中不斷獲勝,才能維持他們脆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不能容忍和承受任何失敗,他們做人的標準是不要失敗,不要犯錯誤,永遠在追求完美。因為他們深信:「如果我是最優秀的,我就會得到愛。」他們在婚姻中總是要居高臨下,控制對方,家庭也是他們競爭的戰場,而對家庭的支配權就是他們競爭的目標。他們傾向選擇一個能力明顯比自己差的人作配偶,一方面要求配偶服從自己,崇拜自己,但又同時不斷抱怨對方胸大無志,太笨。
兒童:對競爭的恐懼
有些父母從不給予孩子鼓勵,總是在批評和指責,他們總是對孩子說:「你看人家某某多聰明,某某多優秀。」「這孩子好不到哪裡去了」「這孩子將來怎麼辦?」這樣的教育是讓孩子不知如何表現自己的能力,即使表現出自己的能力也往往不被父母認可。「學習不好,歌唱得再好也沒用」「這都是些歪門邪道的玩藝」孩子常常產生強烈的無助感和敵意,他們從不公開地與他人競爭,也不願意參與那些與競爭有關的事情和活動,如下棋、體育競賽等等。他們勝利的方法是讓別人失敗,如背後說一些壞話,告狀。他們為了避免失敗或批評總是迴避做出決定,卻對別人的決定充滿了不滿或敵意,而且常常抱著幸災樂禍的心理,等著別人的失敗,他們缺少同情心,缺乏良心,他們迴避一切競爭,卻總是在抱怨不公平。
成年:巧妙的妥協型人格
這些孩子長大後,如同他們小時候一樣,不喜歡參與具有競爭性的遊戲和運動,在人際關係中,喜歡當面奉承但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貶低和破壞別人的名聲和形象,使別人痛苦而從不自責,他們通常從事低於自己能力的工作,從不公開與看起來比自己能力強的人競爭,而是表示無興趣不喜歡參與競爭,說:「我從來不願出風頭」。然後通過貶低別人而達到自己的心理平衡。
他們在婚姻中表現為表面上順從,實際上消極抵抗,或通過巧妙的手段來達到目的,他們總是指現對方太要強,「什麼都要聽你的」「你什麼都要佔上風」總是抱怨自己被控制,自己的能力不配對方的「承認」。
點評:愛孩子是每個母親都會的事情,可是如何去愛卻是學問。用積極的態度養育孩子,可以給孩子一生的快樂。用消極的態度養育孩子,可以給孩子帶來的是一生難以磨滅的痛苦,身為父母,豈能不注意?
推薦閱讀:
※婚戀不順,如何化解?
※偷情女的悔恨
※跨國婚戀要小心 中國女人常受騙
※過來人的28條婚戀經驗,看懂了婚姻美滿,少走20年彎路!
※分享婚介婚戀機構在管理會員資源時,需要到高效的管理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