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賞析—— 語文網
說起魯迅我想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今天查字典語文網小編分享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賞析,一起來分享下吧。
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1936年),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可謂知言。周樹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壽,
魯迅1898年改為周樹人),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出生於一個逐漸沒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了《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
文章脈絡
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是魯迅童年生活過的兩個地方。閱讀時抓住地點的變化可將全文分為三部分。每部分又可按時間和事情的不同分為幾層。
百草園第一部分(1~8):回憶百草園的快樂生活。這一部分緊扣「樂」字,寫"我」在百草園中的無窮樂趣。
一層(1段):總寫百草園的情況。點出是「我的樂園」,表明我對百草園的喜愛與留戀。
二層(2段):「我」在百草園的生活。(描寫了百草園的美麗和有趣的景物)。
三層(3~6段):寫長媽媽講的美女蛇故事以及「我」由此引發聯想。(美女蛇的故事)
四層(7~8段):寫冬天時在百草園中的雪地上捕鳥時的樂趣。(雪地捕鳥)
第二部分(9段):是過渡段,告別百草園去城中最嚴厲的書塾讀書,回想自己在百草園所做的事情,是思想感情上的過渡。
第九段也可加入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10~24):回憶在三味書屋讀書的經歷。分四層。
一層(10、11段):寫入學的情形,介紹了書屋的特點以及先生的為人。
二層(12~16段):寫初次見先生,問先生「怪哉」是怎麼一回事,沒有得到答案。
三層(17~20段):寫偷偷到後花園去玩,後花園的樂趣。
四層(21~24段):寫師生讀書的可笑情景以及「我」趁先生讀書入神時描畫兒。
寫作特點
1.本文採取由遠及近、由高到低、從靜到動、先夏後冬的順序,對百草園的景物作了有層次的描述。先寫遠遠望見的、粗線條的景物,如菜畦、皂莢樹,再寫身邊、腳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烏根、覆盆子果實;先寫靜止的,如石井欄,再寫動態的,如叫天子;先寫生機勃勃的夏季,再寫別有情趣的冬季。
2.運用對比方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用詞準確、鮮明、生動,突出了景物的特點。如作者用「掃開、支起、撒些、系、牽、看、走、拉、」等一連串的動詞,清晰、準確地寫出捕鳥的全過程,表現了兒童好動的性格,對捕鳥的喜好。
4.課文描寫滲透著作者的思想感情,狀物、敘事、寫人都真實具體,放得開,收得攏。
5.第2自然段順序鮮明,視覺==>聽覺==>味覺。植物到動物,順序清晰。
以上就是查字典語文網小編分享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賞析的全部內容,更多語文資料請打到查字典語文網。
推薦閱讀:
※七年級下冊語文
※怪才語文老師王澤釗推薦學生閱讀書目(篇目)
※「薦讀」史上最全的語文「文學常識」,值得收藏!
※讓語文教學充滿濃濃的語文味
※從語文課本里的美食到舌尖上的非遺,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