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賢法師:玄奘大師
玄奘大師(602-664)師承彌勒菩薩——無著菩薩——世親論師——陳那論師——護法論師——戒賢法師——玄奘大師玄奘大師是隋唐時人,傑出的翻譯家,法相唯識宗的創始人。法師自幼聰慧敦厚,溫文爾雅,儀錶非凡,跟從仲兄誦習儒道經典,勤學不懈。遠紹如來,近光遺法玄奘大師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為中國求佛法的志願。13歲時,玄奘大師隨仲兄長捷法師在洛陽凈土寺出家,聽講《涅槃經》,受習《攝大乘論》。隋大業八年(612年),洛陽選拔27人出家為僧。當時的社會對出家十分看重,朝廷定下了一個制度:只有通過朝廷命官、甚至派遣欽差大臣到各地去監考成績合格,並進行面試,考察足夠有高貴之氣的人方能剃度為僧。玄奘大師正好趕上當時朝廷層層篩選,要想出家,沒有通過朝廷命官的把關是不可能的。那次在河南的考場,年方十餘歲的玄奘大師就在考場門口轉來轉去。主考大理寺卿鄭善果看到了他,就問:「你來幹什麼?」玄奘大師回答說想出家。主考又問他出家的目的何在,法師答道:「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遠紹如來」就是要把過往所有佛的正法都歸攏到一起、使之系統化;「近光遺法」就是到現在為止佛陀已經圓寂一千多年了,我要把佛陀的光彩重新再光大起來。當時主考讚許他器宇非凡,志向高遠,便把這件事奉奏了皇上,皇上特批玄奘大師破格以沙彌身分錄入僧籍。主考官很高興地准許玄奘大師剃度。隋唐之際,天下大亂,兄弟二人從洛陽出發,經過長安抵達成都,開始了參謁耆宿、尋師訪道的參學生活,足跡遍及半個中國。法師在成都學習《攝大乘論》、《阿毗曇論》,聽受《迦延論》。唐武德三年(620年),法師年滿20歲,在成都空慧寺受具足戒,並學習戒律。後又北上受習《成實論》和《俱舍論》。在長安,他聽當時佛門大德法常、僧辯二位法師講《攝大乘論》,質疑問難,縱橫論辯,眾時賢深為其智慧與才學所折服,讚歎他為「釋門千里之駒」,而法師也因此譽滿京城。在參學訪道的過程中,玄奘大師發現當時眾多高僧對佛法的見解不一,沒有定準。因印度尚有很多梵本沒有譯為中文,加上前人所譯經論多採用意譯,使得很多問題無法解答,讓後學們無可適從。為解決這些根本問題,玄奘大師發願前往天竺尋訪原始梵本經典,探求佛法真義。玄奘大師翻譯的《心經》玄奘大師很重視求法的意願。西行之前,他首先學習了梵文,而且在學梵文的過程中,很有緣分地從一位印度僧侶口中聽聞了梵本《心經》。之後,他就與那位大師合作翻譯了《心經》。翻譯完成後,他一直都在求學,而且學習的重心逐漸轉到《瑜伽師地論》。他學的經典很多,但覺得《瑜伽師地論》在廣行系統里最為核心,在中國也最殘缺。他認為,教法系統不能完備與《瑜伽師地論》的缺乏關係很大。於是,他立志去印度求學《瑜伽師地論》等諸多典籍。後來在西行過程中,他曾經遇到過很多災難。這些災難到他面前來的時候,他的功課是什麼呢?玄奘大師一路西行的整個功課就是《心經》。回國以後,玄奘大師又將這部《心經》重新潤文、再次翻譯。可以說《心經》貫徹了他一生所有求法過程之中。在玄奘大師的所有譯本中,簡短、扼要的《心經》是唯一一部在老百姓中廣泛流傳的,也可以說是在所有譯師中應用得最為廣泛的一部經典。從唐法閱三藏開始,《心經》都是廣本翻譯,就是說,很多版本的《心經》並不只有玄奘大師所翻譯的216個字。《心經》本身原本是比較長的,玄奘大師的翻譯截取了《心經》中最核心的部分。其他廣本在漢地和藏區的流傳,與我們所熟知的《心經》就不一樣,內容比較長。但對比一下,還是玄奘大師翻譯的《心經》最受歡迎,這個譯本雖然簡短,大家接受的程度卻更深。玄奘大師西行求法貞觀元年(627年),法師決意西行。因從中土前往西域,必須要得到皇帝的特許,他二度上表陳情,但沒有獲得批准。但他仍冒險出關,由長安經秦州(今甘肅天水一帶)、蘭州抵達涼州(今甘肅武威)。可是剛到不久,長安的追捕令也緊隨其至。法師唯有晝伏夜行,歷盡艱險,穿過甘肅走廊,抵達瓜州(今甘肅西北部),不顧留難,執意前行。玄奘大師以探險家般的膽魄,勇士般百折不撓的意志,隻身一人,進入了方圓八百里的莫賀延磧大沙漠。莫賀延磧大沙漠位於羅布泊和玉門關之間,今稱「哈順戈壁」,「上無飛鳥,下無走獸,草木不生,人跡罕絕;時而風卷沙石,時而暴晒濕蒸;時而見枯骨遍野,戰場遺迹;時而見兇惡野獸,鬼魅影像……」。白天,太陽無情的暴晒使地表溫度極高,根本無法落腳,法師只能把自己埋在沙間,待到夜間出來趕路。大沙漠廣闊無垠,玄奘大師一時迷失了方向。不僅如此,在迷途中,他不小心打翻了水袋,茫茫沙海中,失去了飲水意味著喪失了一切生存下去的希望。在幾近絕望的境地下,法師幾乎要放棄西行的計劃,但最初的志願一直鼓舞著他。法師以「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向東土半步生」的決心,忍飢挨渴,懷揣一腔追求真理的熱情和為眾生求福祉的悲願,以堅強的意志,九死一生,最終戰勝了種種磨難。走出莫賀延磧,路經高昌國,高昌王麴文泰對玄奘大師崇高的僧格和高深的佛法造詣非常敬仰,給予厚供,拜為國師,並結為兄弟之盟,苦慰勸留,希望法師留在高昌國。玄奘大師求法志願堅定,絕食四天。高昌王被法師矢志不渝的精神所感動,只好為法師備好糧草盤纏,並挑選國內僧人及侍從數人,護送法師西行。玄奘大師帶隊翻越雪山蔥嶺,途中染上了冷病,直至晚年,這種病仍不時發作。但是法師西行求法的意志在各種苦難的磨礪下變得更加堅定。他取道阿富汗進入今天印度境內,沿途瞻禮聖跡,直至那爛陀寺。在那爛陀寺的參學從漢代直至唐宋期間,佛法東傳始終沒有中斷,那爛陀寺則是6-9世紀向北部及東方傳法的源頭所在。玄奘大師在西行前就是經由那爛陀寺來華的僧人波羅頗迦羅蜜多羅法師(亦戒賢論師弟子)聽聞了那爛陀寺以及寺中聖賢的大名,堅定了西行求法的心愿。那爛陀寺是當時佛教的最高學府,戒賢論師是寺里地位最崇高的導師。玄奘大師到達那爛陀之前已經在印度遊歷了三年,頗有一些名氣,寺里專門派出了二百名僧眾迎接法師入寺。奘師入寺後即覲見了住持戒賢長老。戒賢長老在寺院威信最高,大家都尊稱他為「正法藏」。玄奘大師前來印度最重要的目的即是學習《瑜伽師地論》,以解決漢地佛教內的一些矛盾分歧,能夠親炙戒賢大師這樣的瑜伽大師,自然是非常高興的。交談之中玄奘大師得知,三年前九十多歲高齡的戒賢長老得重病想要舍報往生,夢中菩薩點化,告訴他一定要等到支那國求法的僧人前來,傳授給他瑜伽論,戒賢大師放棄了舍報的想法,病也自然痊癒了。而三年已過,當玄奘大師真的來到面前時,怎不令人感慨萬千!玄奘大師得知自己三年前為弘揚佛法的一念真誠發心而有如此殊勝的因緣,悲喜交集,不能自已。戒賢長老為此在全寺重新開講了《瑜伽師地論》。來聽講的有好幾千人,而講堂一片寂靜,長老蒼朗的聲音不分遠近,傳到每個人的心中。這一講就是十五個月,非常詳盡。當時寺中僧徒數千,各個才智傑出,學識淵博。他們從早到晚四處請教,探討義理,並互相警誡。僧人若不談論三藏奧義,就當自慚形穢。因此許多馳名天下的外國學者,都想來這裡解除疑惑。想入寺的人,大多因為回答不了守門人的詰難而回去。通過守門人後,進入寺院還要經過與其他僧眾的較量。當中十之七八會失敗而歸,剩下兩三個博聞強識的,經過眾人詰問,也無不被挫其銳,頹其名。寺中多才多藝、德行高明的聖者不勝枚舉,他們的著作廣泛流傳,為世人所讚頌。玄奘大師跟從戒賢論師學習唯識學,在那爛陀寺一住就是五年。大師以超人的天賦及之前在語言和教理方面打下的堅實基礎,很快就躋身於受持五十部論典的十大法師之列,並獲得了極其尊貴的禮遇。他被安排在幼日王院覺賢住房的第四重閣。接受了七日的供養後,再被安置到護法菩薩北面的上房裡。每日可以享受瞻步羅果一百二十枚、檳榔二十顆、豆蔻二十顆、龍腦香一兩、供大人米一升(這種米大如黑豆,煮出的飯香味撲鼻,鮮美無比,非其他的米所能比,只有摩揭陀國生產。因為僅供給國王及博學多聞的大德們食用,所以號稱「供大人米」)的供養,月給油三斗,乳酪不限使用。寺中還專門派了勤雜一人、婆羅門一人,供他差遣使用,出行則可以乘坐象轎,一切盡可坐享其成,而不必像寺中的僧人那樣,還必須要做一定的事情。在萬餘人的那爛陀寺,享受這種待遇的僅有十人。在此求學的六年中,玄奘大師在那爛陀寺最先學習《瑜伽師地論》,又學了《顯揚論》、《大毗婆沙論》、《俱舍論》、《順正理論》、《對法論》、《因明論》、《聲明論》、《集量論》、《中論》、《百論》等論,鑽研諸部法義。還擔任過那爛陀佛學院的代理校長。在那爛陀寺廣泛學習各家論典之後,他還到印度各地向多位大德參學,最終成為一位大乘佛教集大成的偉大學者。此後,法師遊歷五天竺聖跡,遍訪名師。他親近勝軍論師三年,學習《唯識抉擇論》、《意義論》、《十二因緣論》、《莊嚴論》,研究因明等諸多問題,並竭力尋求梵本原典。法師從南印度遊學歸來後,回到那爛陀寺,奉戒賢論師之命,在寺內講授《攝大乘論》、《唯識抉擇論》。當時有師子光論師在那爛陀寺講授龍樹菩薩一系的《中論》與《百論》,辯駁玄奘大師的觀點。法師於是會和中觀、瑜伽兩宗,著《會宗論》三千偈頌破斥師子光論師的觀點。制惡見事件:曲女城法會後來,發生了一起「制惡見事件」,玄奘大師為此著作《制惡見論》1600偈頌,破斥小乘論師的《破大乘論》,因而名震五天竺。玄奘大師求學印度期間,戒日王統一了五天竺,已成為印度各邦國中最大的盟主。當時教派林立,各具強勢。戒日王本人是信仰大乘的佛教徒,親自擔任大乘最高學府那爛陀寺的大護法。在歷次重大的護法活動中,曾籌巨資為寺院修建一座高過十丈的黃銅精舍。此舉引起了小乘佛弟子的極大不滿,最終導致了曲女城法會的召開。當時南印度的一位大婆羅門,名字叫「般若毱多」。他對小乘正量部的教理非常敬重,認為大乘的唯識宗和中觀不值一提。他寫了一部《破大乘論》,有七百頌。論中說,這一部論,信大乘佛教的人一個字都動不了,絕對無法改變它。在這種情況之下,周邊有很多人特別崇拜這部論,讀者越來越多,還將這部論交給國王看了。這部論一直被大家互相傳送,乃至於傳到了那爛陀寺。有一次,在玄奘大師求學即將歸國之際,戒日王率兵途經信奉小乘的烏荼國。此國的信仰並未受到大乘佛法的影響,仍然堅持小乘佛教。沿路的佛弟子對戒日王說:「聽說大王在那爛陀寺旁建造了極為壯麗的黃銅精舍,你為什麼不建在迦波厘外道的寺院旁,卻偏要建在那裡?」戒日王問:「說這話有何用意?」烏荼國的小乘論師答道:「住在那爛陀寺的都是空花外道,與迦波厘外道有何不同?」他們拿出南印正量部般若逑多寫的《破大乘論》七百頌,說:「這是我們教派的論據,大乘的學者誰也不能駁倒其中的一個字。」戒日王說:「弟子聽說狐狸行於鼷鼠中間,自吹比獅子雄猛,一旦見到真獅子就嚇得魂飛魄散。各位法師既未見到大乘的高僧,只是固守愚陋的宗派。他日一旦見到,恐怕會像狐狸見到獅子那樣了。」小乘諸師極為不服,提出要求說:「大王既然不信,何不召集兩派辯論,當面一決是非。」戒日王說:「這有何難!」當即修書告訴那爛陀寺住持戒賢論師,禮請論師選拔四名學兼內外、通曉各宗的高足,以迎戰烏荼國小乘諸論師。戒賢論師收到信函後,告訴大眾說:「我已經年長了,你們師兄弟中應該選出四人迎戰小乘諸師。」經反覆商議,由海慧、智光、師子光法師進行迎戰,但海慧、智光和師子光法師的態度都不是很積極:「這部論我們也看了,但要動他一個字,好像還真是有點困難。」戒賢論師細察《破大乘論》七百頌的論理格局,覺得此戰並不一定有勝算。從南方一個小地方傳來的一部論,居然將那爛陀寺給難倒了。一籌莫展之際,玄奘大師挺身而出,希望允許參與。大眾有些猶豫,而玄奘大師說:「一來我是外國人,是個留學生,即便論敗也不會給大乘佛教抹黑;其次,《破大乘論》七百頌所談論義此前均有研判,自信不會落敗。」戒賢論師同意了這位留學生弟子的請求,並囑咐他仔細研究《破大乘論》,不可疏忽。玄奘大師找到《破大乘論》全文,經仔細研讀後,發現了眾多謬誤之處,全面總結,寫出了一千六百頌的《制惡見論》,以大乘宗旨全面反駁了《破大乘論》中攻擊大乘的所有論點。當時《破大乘論》是七百頌,玄奘大師寫了一千六百頌,稱為《制惡見論》,專門針對《破大乘論》:《破大乘論》是惡見,要制止該惡見,因此取名為《制惡見論》。這一千六百頌在那爛陀寺一經傳開,僧眾閱讀後都覺得沒有問題,般若毱多肯定會敗下來,不說要動他一個字,會將他所有的字都動掉。大家廣泛讚譽:「寫得這麼好,怎樣的論敵也只能認輸了。」於是大家都作好準備,讓玄奘大師去。結果般若毱多在那邊聽到消息,不來應戰了:你即使是留學生來,我也不來。最後這件事情不了了之。在拜讀了玄奘大師《制惡見論》後,戒日王萬分折服,極為推崇。「在我的國家出了這樣非同尋常的人才,而且還有了如此優秀的大乘佛法成果,為什麼不及早地宣揚呢?」他內心中抱著護持佛法的熱望,下定決心要舉辦一次無遮法會:「這次無遮法會,般若毱多來不來已經無所謂了,我要將整個印度的大、小國家中所有能人全都聚集起來,不僅是佛教的,還要將印度教、耆那教、拜火教等所有教內外高人全部集中過來,對玄奘大師的《制惡見論》進行辯駁。」於是,戒日王立即決定在首都曲女城舉行「無遮辯論大會」。所謂「無遮大會」,就是無論信佛不信佛,是居士還是僧人,來到無遮大會都可以討論經典,在講經的過程中也都可以去擊掌辯論。戒日王組織召集了全印度的沙門、婆羅門及一些外道首領,讓他們聽取玄奘大師演說大乘妙旨,以盡量斷絕他們對於大乘佛法的誹謗之心。徵得玄奘大師同意以後,戒日王發布通告,詔令全印度各國王及通曉經義的人民要在指定的日子趕到曲女城,聽大師講述《制惡見論》。與會的人很多,有全印度的十八位國王、各國大小乘義學僧侶三千餘人、婆羅門及尼乾外道二千餘人、那爛陀寺僧眾千餘人,各個博學多才、能言善辯,盛況空前!戒日王在大會一開始便與玄奘大師等諸師共同供養、禮拜會場上安置好的釋迦佛像。然後傳令各國王及一千多名聲譽頗高、學識淵博的高僧以及五百餘名聲望學識非同尋常的婆羅門及外道,並二百多名各國大臣依次進入辯論會場,其餘僧俗大眾場外就坐。玄奘大師被推為論主,坐在一張寶床上,稱頌大乘,闡揚《制惡見論》要旨。玄奘大師說:「一般的辯論,我不出《制惡見論》,直接跟他們擊掌就可以。」擊掌三四天,所有上來的都下去了,更多的人發願立誓寫了文書,成了佛弟子,被剃度了。在這種情況下,大乘佛法大放異彩,在印度從來也沒有這樣輝煌過。對那爛陀寺來講,這是一段極為輝煌的歷史。在這之後,玄奘大師認為,這麼多人輪番來辯駁,其論點也不出《制惡見論》的覆蓋範圍。於是依印度辯論場上的慣例,將《制惡見論》的中心論點——真唯識量(真故極成色,非定離眼識。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如眼識)二十三個字提了出來,並邀請那爛陀寺明賢法師當眾宣讀,而且以當地文字抄寫了一份掛在會場的門外,任由一切人反駁。聲明:如《制惡見論》有一字不妥,或被駁倒,或被更改,願斬首相謝!玄奘大師一人高居論壇,一連十八天闊論雄談。無一人能辯倒他,也沒有人能改動《制惡見論》里的一個字。與會各派學者均為大師風采所折服,不少人放棄先前信仰,皈依大乘。此次辯論大會玄奘大師大獲全勝,戒日王乃令侍臣裝飾大象,禮請大師登上象背寶座,全城遊行,接受慶賀。玄奘大師拒辭不受,戒日王云:「此乃印度風習,不宜違背。」大師乃騎上象背,在熱烈慶祝的人群中前後巡行。人們捧著玄奘大師的袈裟,四方高唱:「支那國法師立大乘義,破除了種種惡見。十八天全無論敵,每個人都該記住此事,並廣為傳頌。」曲女城巡行之後,戒日王又從曲女城派軍隊和侍衛護送玄奘大師回那爛陀寺。沿著一條河向上遊走,河裡兩萬五千艘船,岸上一萬五千輛象車,都是為了護送玄奘大師一人回寺,盛況空前。曲女城法會使玄奘大師得到了印度各宗各派的一致推崇。大乘佛子稱頌他是「大乘天」,小乘佛子稱頌他是「解脫天」。大師成為了印度僧俗各界共同瞻仰的佛門巨擘,聲名遠揚。玄奘大師歸國譯經玄奘大師是位太難得的奇才,戒日王再三祈求大師不要回國。對於當時的印度人而言,能得到曲女城如此勝利,實在是個奇蹟。法會上,來自印度各個大小國家、各個民族,還有各個宗教信仰、各個哲學學派的人不計其數,持的語言也多種多樣。據說,玄奘大師前後使用過的語言大約有96種。其中有常用的語言,也有如西域絲綢之路上的罽賓、樓蘭等很多國家不常用的語言,還有印度本土各個小地方、小區域使用的語言。這麼多種類的語言,玄奘大師都一人應對,當然智慧非凡,有如神靈。玄奘大師雖然聲震天竺,然而,他始終未曾忘記當初離開故土、西行求法的初衷。他無時不刻不在思念自己的祖國,希望學成後東歸,振興中土的佛教。戒日王一再挽留法師在印度弘法,或者不弘揚佛法,而將國土割讓一半給玄奘大師治理,有的國王甚至要為法師供養一百座寺院。玄奘大師從懷裡取出他一直珍藏的一抔祖國的黃土,對他們說:「支那國去此遐遠,晚聞佛法,雖沾梗概,不能委具,為此故來訪殊異耳。今果願者,皆由本土諸賢思渴誠深之所致也,以是不敢須臾而忘。」在玄奘大師的強烈要求下,戒日王等無奈,只好送他回國。玄奘大師回到長安,在舉國上下空巷迎接之時,法師一人獨坐靜室。在歷盡艱辛的十九年後,他冷靜審思,毅然決定投入到譯經的事業中去。唐太宗曾兩度勸他棄道輔政,法師均以「願守戒緇門,闡揚遺法」為由推辭。太宗只好遵從法師志願,輔助他的譯經事業,建立了長安譯經院,下詔翻譯法師取回的經典。玄奘大師在長安弘福寺、大慈恩寺、玉華宮等寺院都開設了譯場,專心譯經,分秒必爭,白天沒有完成的工作,必定要在晚上繼續完成。每天譯經結束,還要誦經拜佛,直至三更才睡,然後五更起床,繼續翻譯。如此孜孜不倦,譯經十九載,共譯出經論75部,1335卷,將印度所學盡傳至中國。文帝詔令奘法師翻老子為梵文事玄奘大師在那爛陀寺學習期間已獲得很大成就,同時附帶做了另外一些工作,將漢傳佛教某些過去的資料以及漢文化的傳統經典譯為梵文。《道德經》是其中一例。現在《道德經》有玄奘大師翻譯的很好的梵文譯本。在《集古今佛道論衡》卷丙,有一篇由唐道宣律師撰寫的《文帝詔令奘法師翻老子為梵文事第十》的文章,其中詳細記載了朝廷要求玄奘大師與道士共同將《道德經》譯成梵文的前後過程,表達了道家學人想同佛家拉攏關係的急切心情。到了七世紀,蔡晃、成英二位道士也繼承了這樣一個恭維佛教的傳統。好在當時,玄奘大師為了保持佛教未來的純正性,頂住了道家學人的奉承,堅持佛道在根本上是有區別的、根本不是一回事的主張,一直影響到今天。另外,在《續高僧傳》卷四《玄奘大師傳》中,道宣大師引用了上文的大部分,而省略了其中一個他認為與傳記無關的片段。這個片段現在看來都是細節,十分關鍵,其文如下:厥初雲「道」,此乃人言。梵雲「末伽」,可以翻度。諸道士等一時舉袂曰:「『道』翻『末伽』,失於古譯。昔稱『菩提』,此謂為『道』,未聞『末伽』以為『道』也。」奘曰:「今翻《道德》,奉勅不輕,須核方言,乃名傳旨。『菩提』言『覺』,『末伽』言『道』。唐、梵音義,確爾難乖,豈得浪翻,冐罔天聽?」道士成英曰:「『佛陀』言『覺』,『菩提』言『道』,由來盛談,道俗同委。今翻『末伽』,何得非妄?」奘曰:「傳聞濫真,良談匪惑。未達梵言,故存恆習。『佛陀』天音,唐言『覺者』;『菩提』天語,人言為『覺』。此則人法兩異,聲采全乖。『末伽』為『道』,通國齊解。如不見信,謂是妄談。請以此語問彼西人:『足所行道,彼名何物?』非『末伽』者,余是罪人。非唯惘上,當時亦乃取笑天下。」自此眾鋒一時潛退。那時,有很多人勸玄奘大師:「您翻譯《道德經》時,若翻譯『道』,就直接使用梵文的『涅槃』;若翻譯修行,就直接沿用佛教的道次第;若翻譯世間的普通概念,就完全配以佛教的因果輪迴、六道等詞。這樣一來,後來的印度人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時,便會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歸屬於佛教教義,這不就讓佛教更發揚光大了嗎?」當時的道家學者便有很多說法:首先,道家學者引用佛教《中論》、《百論》等著作「以通玄極」,玄奘大師卻說:「佛教道教,理致大乖,安用佛理通明道義?」其次,道家學者誦佛教的四諦四果,而玄奘大師卻說:「諸先生何事猶言無可尋究?……不得引佛義宗用解老子,斯理定也!」再次,道家學者說:「自昔相傳,祖承佛意……佛言似道,如何不思?」並且認為,僧肇大師的著論大量引用老莊,這說明佛道是可以不分家的。玄奘大師卻認為:僧肇大師之所以著論引用老莊,是因為當時佛教初開,深經尚壅,為了讓中國人士理解佛典要義,以老莊相比附,是一種權宜之計,「非謂比附,便同涯極」。到了唐代,情況變了,「佛經正論繁富,人謀各有司南」,不能再佛道混淆了,這完全符合當時佛教的現狀。早期佛教僧眾講究「格義」,道安大師允許慧遠不廢俗書,都是同一用意。還有,等《道德經》全部譯完,玄英便說《道德經》很玄秘,沒有序注恐怕印度人無法理解,他要求加譯何上公給《道德經》寫的序言。玄奘大師說,他這篇序實在驚人,像卜巫和禽獸淺術一樣,真要譯過去,必為印度方面的「笑林」。於是這篇序言放下不翻。總之,玄奘大師堅決反對道家學者的這些做法,認為翻譯工作不能這樣做。「道」與「涅槃」有區別:「涅槃」是沒有餘依、是最為究竟的獲得空性正見的智慧。而《道德經》中的「道」包容不了如此龐大的信息量。所以,他直接借用道家學說中有類似含義的辭彙及表達效果相應的梵文辭彙翻譯,不與佛教辭彙混淆(如「中觀」被俗稱為「中道」,這也是不嚴謹的,有被俗解成「中庸之道」或「中和之道」的嫌疑)。在這次關於翻譯的辯論中,因為道家學者自甘被吞併,而放棄自家信仰的純潔性,想要奉承於佛教。而玄奘大師如果願意採取掉包的辦法移花接木、用自己術語徹底取代道家語言、吞併道家,此時正是機會。可是,玄奘大師放棄了。他把維護佛教教義的純潔性看得比吞併其他思想更重要。況且,因為涉及中印兩國思維方式的重大差異,不能將「道」翻譯成「菩提」的堅持,現在看來完全正確。因為,印度人只能將「道」理解成「走路、走道」,而「菩提」則是「覺醒」,就如憨山大師所說,「一者是忘世,一者是出世」,忘世者還在走路,而出世者才堪能覺醒!佛法有別於傳統文化《金七十論》介紹了迦毗羅仙人,他一千年到人間一次,反覆提醒一位婆羅門青年:「世間是無常、不清凈的,你應該開始修行。」通過三次提醒,青年人認為他的話有道理,開始修行了。真諦三藏翻譯《金七十論》時,有的地方沒有直接區分佛門與外道的名相,而是混用在一起(由此,大家能感受到玄奘大師在經論翻譯中為後世留下的巨大恩德)。《金七十論》對數論派始祖的稱謂,所用的詞是「世尊」;對修行獲得寂滅,用了「解脫」等詞。《金七十論》描述了「神我」與「自性」造出世間,修行人修習禪定後,世間被「自性」收回,「神我」與「自性」分別獨立,修行人獲得解脫的過程。此一過程中的狀態與佛教修行得到涅槃的狀態幾乎一樣,若不能明辨是非或對中觀見不夠明晰,就會認為這是條百分之百正確的修行路。這一點,唐代玄奘大師譯經時就注意到了。玄奘大師譯《道德經》為梵文,打下佛法區別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偉大基礎。老莊的思想,我們樂意贊成其與佛法相應的一面,而客觀的差異性,是不能容我們主觀臆斷忽略之的。玄奘大師譯《道德經》為梵文的事實就是一例。雖然有同,亦復有別,如此則各就各位、相得而益彰了。這裡從思想根源上保障了法的純凈和不被俗化,要允許佛法有別於老莊思想的一面而獨立存在。玄奘大師在這類問題上划了一條線,他譯《道德經》為梵文時,有人提出「混譯」,認為這樣有助於佛教的普遍發展。直接將「道」譯為梵文「涅槃」,依此類推,將來印度人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會認為傳統文化都歸屬於佛教教義。玄奘大師沒有這樣做,玄奘大師譯《道德經》為梵文是分開翻譯,從文化結構開始,借用不同國度文明體系的巨大框架,打下了佛法區別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偉大基礎,成為保障佛教永恆不變異的金剛甲胄。雖然,文化如水,佛法如船,水漲船高,但是,如果船已不區別於水了,那麼,非但佛法之船不能渡人,且其唯一功效只能是推助俗流,哪能有解脫「苦」的效用呢?只能反使人更苦罷了。今天,人們看到了玄奘大師的功勞,當學者們研究數論派、《奧義書》與婆羅門教時,他們紛紛來到中國尋找最為可信的原始文獻,並且因為玄奘大師的「有別」之功而十分欣喜。「佛教發源在印度,光大在中國」,說這話是有道理的。佛教教義完全可以獨立於世間文化體系之外,而使法義始終不被混淆。從思想根源上保障教法永遠不被俗化,以上區別使佛教的基本特質很穩固,而最終有別於《道德經》與莊子。往生兜率天彌勒內院玄奘大師在譯完《般若經》後,自覺身體大不如從前,知道無常將至、時日無多,便向寺眾和弟子歡喜辭別:玄奘此毒身深可厭患,所作事畢,無宜久住,願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共諸有情同生兜率天彌勒內眷屬中奉事慈尊,佛下生時亦願隨下廣作佛事,乃至無上菩提。玄奘大師圓寂前,有弟子問:「和尚決定得生彌勒內院否?」法師報云:「得生。」後右肋而卧,安然舍報。唐高宗驚聞噩耗,哀傷不已,反覆說:「朕失國寶矣!」出殯當天,五百里之內,四眾送葬者有一百多萬人。當夜留在白鹿原墓地為玄奘大師守靈的四眾弟子有300萬人之多。與很多人相比,玄奘大師的一生近乎單調——他人生的大部分時間彷彿只是在行走、譯經,然而他卻在這樣簡明的人生中,為人類創造了史詩般追求真理的征程,為中國翻譯了成千上萬卷經書。他的所做所行——求法和譯經,全是一個和尚的本分。他終其一生,捨身為法,矢志不渝。正如魯迅先生所言,玄奘大師是當之無愧的「中華民族的脊樑」。附:玄奘大師年表公元年號年齡大事記外國600隋文帝開皇二十年1玄奘大師本名褘,俗姓陳,生於洛州緱氏縣陳村(今河南省偃師縣緱氏鎮陳河村)。印度龍樹菩薩著密教類論書。印度耶羅拉地區開始挖掘當地之佛教石窟。604隋文帝仁壽四年5母親宋氏亡故。605隋煬帝大業元年6父親陳惠辭江陵縣令,隱居以終。606隋煬帝大業二年7始現異乎常人之聰穎。戒日王統一印度北方。607隋煬帝大業三年8父口授《孝經》。自此在家攻讀經史。609隋煬帝大業五年10父親逝世。隨仲兄(長捷法師)至洛陽凈土寺。610隋煬帝大業六年11開始學習佛教經典,讀誦《維摩詰經》與《法華經》。612隋煬帝大業八年13於凈土寺正式出家,法名玄奘。聽慧景法師講《涅槃經》,從慧嚴法師學《攝大乘論》。614隋煬帝大業十年15居洛陽凈土寺研讀佛典,聽受講經。從此受業專門,聲望大增。618唐高祖武德元年19與仲兄(長捷法師)行達長安,寓莊嚴寺。約冬季抵成都。錫蘭王目犍連三世(618-623在位),首次舉行供養僧團功德衣儀式,此風相傳至今。619唐高祖武德二年20於成都空慧寺隨寶進法師讀《攝大乘論》,從道基法師習《阿毗曇論》,並且聽道振法師講《迦延論》。620唐高祖武德三年21受具足戒,坐夏學律。法稱之師自在軍論師注釋《集量論》。622唐高祖武德五年23勵精無怠,究通諸部。吳越荊楚,無不欽重。623唐高祖武德六年24泛舟三峽,至荊州天皇寺講《攝大乘論》、《阿毗曇論》各三遍。624唐高祖武德七年25北上相州,拜謁慧休法師學《雜心論》。至趙州,向道深法師學《成實論》。625唐高祖武德八年26返長安,止大覺寺,從道岳法師學《俱舍論》。626唐高祖武德九年27分別隨法常及僧辯大師學《攝大乘論》與《大乘論》。立志西遊。結侶上表,有詔不許。627唐太宗貞觀元年28與孝達法師結伴西行。經秦州(甘肅天水一帶)、蘭州、涼州、瓜州,逾玉門關,過莫賀沿磧大沙漠,九死一生抵伊吾國(今新疆哈密地區)。貞觀年中,新羅僧阿離耶跋摩、惠業、玄太、玄恪、惠輪法師等,至西域、天竺等地。628唐太宗貞觀二年29至高昌王城。王麴文泰苦留勸慰誓不放行,法師絕食三日,與之義結兄弟之盟,並承諾必由高昌返程,始得西行。越蔥嶺抵迦濕彌羅國(今克什米爾印巴爭議地區),從僧聖法師學《俱舍論》、《因明》與《聲明》等。629唐太宗貞觀三年30至磔迦國(即今旁遮普平原)向婆羅門長者學《經百論》、《廣百論》,到至那仆底國(今印度旁遮普邦費羅茲普爾附近)向高僧批膩多缽臘婆法師學《對法論》、《顯宗論》。630唐太宗貞觀四年31達窣祿勤那國(今印度北部羅塔克北),從闍耶劬多法師學習《毗婆沙論》。631唐太宗貞觀五年32到吠舍厘附近的濕吠多補羅城(自吠舍厘南境去恆河百餘里之地),得菩薩藏經。約十月初抵摩揭陀國(今印度比哈爾邦南部)那爛陀寺,拜謁時年百六的戒賢論師(時為那爛陀住持,大眾同尊為「正法藏」)。632唐太宗貞觀六年33戒賢論師不顧年老體弱,為玄奘大師講《瑜伽論》。隨聽眾數千人。八月,日本學問僧靈雲、僧旻法師等人學成隨唐使返日本國。633唐太宗貞觀七年34於那爛寺聽戒賢論師續講《瑜伽論》。634唐太宗貞觀八年35於那爛陀寺精研佛典。635唐太宗貞觀九年36在那爛寺五年間,聽《瑜伽論》、《中論》、《百論》三遍,《因明》、《聲明》、《集量》兩遍,兼學婆羅門書、梵書。636唐太宗貞觀十年37春初離那爛陀寺,周遊印度諸國。於伊爛弩缽伐多國(今比哈爾邦孟吉爾地區)習《毗婆沙》、《順正理》等。637唐太宗貞觀十一年38至耽摩栗底國(恆河入海口的東印度古國),原擬出海至僧伽羅國(今斯里蘭卡),聞海象兇險作罷,改陸路西行游印。善無畏大師生於東印度烏荼國(今印度奧里薩邦北部一帶)。638唐太宗貞觀十二年39抵狼揭羅國(今印度河西莫克蘭東部一帶),為其行印極西之地。東行至缽伐多國(今克什米爾之查謨),習正量部諸論。639唐太宗貞觀十三年40春返那爛陀寺謁戒賢論師。後往抵羅擇迦寺、復詣杖林山勝軍論師處習經。640唐太宗貞觀十四年41返那爛陀寺,為眾僧講《攝大乘論》等。鳩摩羅王強邀往迦摩縷波國(今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反至羯若鞠闍國(即曲女城,今印度聯合省克諾吉城),戒日王為其辦大法會。641唐太宗貞觀十五年42春初論辨法會歷18日。轉至缽羅耶伽國(中印度恆河與閻牟那河交匯處),參加無遮大會。圓滿後,即辭別戒日王,攜佛骨舍利、金銀佛像及六百餘部梵文佛典,開始了往大唐故國正式東歸的漫長旅程。年底至僧訶補羅國(北印度古國,西臨印度河)。642唐太宗貞觀十六年43於呾叉始羅國(今印度河與傑魯姆河之間、拉瓦爾品第西北部)渡河遇浪,失落經像與花種。應迦畢試國(今阿富汗喀布爾西北60公里的貝格拉姆城)國王邀至烏鐸迦漢荼城(今印度喀布爾河和印度河交匯口的東北),使人往烏仗那國(今印度河上游及瓦特邦一帶)補抄渡河失落的迦葉臂耶部三藏,停留五十餘日。643唐太宗貞觀十七年44入帕米爾高原。自朅槃陀國(今新疆省塔什庫爾干)往東,途中遇盜幸脫險。復冒寒履險,約於年底達于闐(今新疆和田縣)。三月,新羅僧慈藏法師等人自唐取得大藏經一部四百餘函,及佛舍利、佛頂骨、佛牙、袈裟等返新羅。十二月,唐使李義表、王玄策等人至摩揭陀國。644唐太宗貞觀十八年45住于闐,修表使人代呈朝廷,述己當初私行西域今欲返國之意。後奉敕命東歸。645唐太宗貞觀十九年46正月入長安,二月至洛陽謁太宗。返長安弘福寺,奉旨譯經。一月,王玄策等人至王舍城;並於二月,參訪摩訶菩提寺,在塔西建碑。646唐太宗貞觀二十年47呈已譯成之佛經5部58卷,與撰成之《大唐西域記》12卷。647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48以東印度童子王請求,乃奉敕譯《老子》為梵文,以遣西域,流傳於迦摩縷波;後以中國流傳的《大乘起信論》文出馬鳴菩薩,印度諸僧深望拜讀,大師乃譯唐為梵,傳至印度。印度戒日王歿。648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49太宗勸其還俗輔政,大師以弘法為志辭拒。五月《瑜伽師地論》譯成,太宗為作《大唐三藏聖教序》。十月隨太宗返長安,十二月入住慈恩寺。649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50於慈恩寺翻經院譯經。太宗病,大師入宮為其說法。後太宗崩,大師返慈恩寺。650唐高宗永徽元年51於慈恩寺譯經並主持寺務。錫蘭王迦葉王二世(650-659在位)治世時,盛行阿毗達磨之研究。印度法稱論師以經量瑜伽之立場,著《知識論評釋》、《論理學小論》等。7世紀中葉,西南印度開始流通《大日經》。652唐高宗永徽三年53奏請於慈恩寺西院建塔(即後來之大雁塔)安置攜回之經本、佛像與舍利。實叉難陀法師出生於于闐國。653唐高宗永徽四年54法長法師自印度來謁,攜中印摩訶菩提寺智光、慧天二法師問候信呈玄奘大師。五月,日本遣使入唐,學問僧道昭、定惠法師(鎌足長子)等隨行。654唐高宗永徽五年55法長法師返印度,大師托書與智光、慧天法師,請二僧代尋渡河落水仍未補齊之經文。二月,印度摩訶菩提寺智光法師等之使者法長法師攜玄奘大師之物信返回印度。唐僧玄照法師離開闍爛達羅國(今印度東北境賈朗達爾地區),至印度摩訶菩提寺,攻讀《俱舍論》及律,凡四年。655唐高宗永徽六年56大師所譯因明諸論,弟子爭為作疏,官員呂才著書駁之,引發佛儒論戰。後大師與呂對辯,呂理屈而事終。656唐高宗顯慶元年57五月舊疾複發,後稍愈。高宗允其請,廢「僧尼犯法依俗科罪」詔令。657唐高宗顯慶二年58乘奉敕往洛陽譯經之便歸故里,與姐遷葬祖塋。請往少林寺專事修禪譯經,高宗不許。658唐高宗顯慶三年59隨高宗返長安,入住西明寺。與史官編撰《西域圖志》。玄照法師離開摩訶菩提寺至那爛陀寺,研究《中論》、《瑜伽師地論》等。659唐高宗顯慶四年60為專事譯經,堅詞請表往距離長安較近之故玉華宮,高宗遂允。譯著法相宗之代表作《成唯識論》圓滿。錫蘭王馱都波帝須二世(659-667在位)欲為無畏山寺派建立寺院,遭大寺派反對。660唐高宗顯慶五年61居玉華宮肅成院譯經,正月始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61唐高宗龍朔元年62譯畢《辨中邊論頌》、《辨中邊論》與《唯識二十論》諸論。662唐高宗龍朔二年63譯成《異部宗輪論》。663唐高宗龍朔三年64十月譯成《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令弟子窺基法師奉表奏聞高宗,並請御制經序。自覺身力衰竭,預囑從簡治喪。664唐高宗麟德元年65二月五日夜半圓寂。高宗哀慟逾恆,為之罷朝三日,追謚「大遍覺」之號。初葬於白鹿原雲經寺。生平譯經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並撰《大唐西域記》十二卷。665唐高宗麟德二年九月道宣律師撰《釋迦方誌》。唐僧會寧法師由廣州海路前往印度。669唐高宗總章二年依敕命將大師遺骨改葬於少陵原(又稱鳳棲原),建舍利塔,並於該地興建興教寺。(此後,該墓地又毀於黃巢起義,頂骨遷至終南山紫閣寺,988年被僧人可政帶回南京天禧寺供奉。終南山紫閣峪紫閣寺中,僅留下一座無字的貴德塔)。671唐高宗咸亨二年十一月,義凈大師等人由廣州前往印度,至室利佛逝(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東南部伽亞與亞空西塔馬亞特之間)學聲明六個月。672唐高宗咸亨三年五月,義凈大師由室利佛逝出發,至末羅瑜國停留兩個月。八月,義凈大師至羯荼國。十二月,義凈大師至裸人國。673唐高宗咸亨四年二月,義凈大師至耽摩立底國,停留一年學梵語。674唐高宗上元元年六月,義凈與大乘燈共赴那爛陀寺,後巡歷摩訶菩提寺等處。675唐高宗上元二年十月,義凈大師巡歷毗舍離等地之佛跡,與無行、智弘法師共赴那爛陀寺。676唐高宗上元三年義凈大師住印度那爛陀寺,歷經十年研究諸律。687嗣聖四年周則天垂拱三年二月,義凈大師抵達室利佛逝國,停留三年。688嗣聖五年周則天垂拱四年慧立法師撰,彥悰法師補《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10卷完成。692嗣聖九年周則天如意元年長壽元年五月,義凈大師於室利佛逝托唐僧大津法師攜《南海寄歸內法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諸著作歸國。695嗣聖十二年周則天證聖元年天冊萬歲元年萬歲登封元年五月,義凈大師歷游25年後返回洛陽,武后親自於上東門外迎接。于闐國寶叉難陀法師前來洛陽。禪林網
公眾平台聲明以上內容並不反映或代表禪林之意見及觀點,轉發及引用請自行核實或抉擇。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禪 林 chanlin禪 宗 智 慧 的 傳 播 者【微信號】chanlinorg禪林APP下載蘋果/安卓
蘋果版 | 安卓版
推薦閱讀:
※宏圓法師《地藏經》講記 第五講
※大安法師:如何正確理解攝受?--學佛網
※人間佛教絕不是讓法師、法事走向人間
※8.凈界法師講楞嚴經
※《讓你重新認識佛教——對佛教徒的幾點忠告》 法師輔導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