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他稱帝建國,說不定我們現在說的是蒙古語或滿語

關於朱元璋的歷史上爭議特別大,各種解讀都有,有人認為它非常殘暴,殺光了所有的功臣,有人認為他對人民非常好,因為他在位期間發起了五次反貪官的運動,而且輕徭薄賦,減輕農民的負擔。還有人說他小農意識,造就了明朝,內斂的性格,沒有趕上大航海時代!

魯速一直認為,每個人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看到朱元璋身上,那就是他既有功也有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

關於他的功和過網上和書籍介紹的特別多,魯速就不重複介紹了,今天主要聊一聊朱元璋對華夏文明延續的功勞!

作為夾在兩個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明朝,對於漢文明的延續至關重要!

我們都知道,元朝有四等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漢族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就算四等人有爭議,漢人的地位也是最低的,《元典章》規定蒙古人扎死漢人,只需仗刑五十七下,付給死者家屬燒埋銀子即可;漢人毆死蒙古人,則要處以死刑,並"斷付正犯人家產,餘人並征燒埋銀",由此可見漢人的地位有多低。

不同於以往的少數民族政權,以往少數民族政權基本上都被漢化了,但是元朝不僅沒有被漢化,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並且大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不同於其他征服王朝為了提升本身文化而積極吸收中華文化,元朝同時採用西亞文化與中華文化,並且提倡蒙古至上主義。例如極力推崇藏傳佛教,在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儒者的地位下降以及元代前期長時間沒有舉辦科舉等。由於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的傳統社會秩序已經崩潰。雖然元朝只有一百多年,但是對於漢文化的影響很大,在政治制度上,我們現在實行的省市制度就是元朝時候實行的。

而明朝之後的清朝也不用多說,剃髮易服、文字獄等都是對漢人的管制的措施,清朝的重要文件都是由滿、蒙、漢三種文字同時書寫,要不是因為漢族人多,說不定都要推行滿文了。

而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起義中唯一的農民,而且是很窮的那種,他當過和尚,要過飯,這些都沒有難倒他,後來在好友的邀請下,朱元璋加入了義軍,並且很快憑藉聰明的頭腦和義氣成為一方首領,並接受了朱升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壯大了自己的勢力。並且廣招人才,在劉伯溫的建議下,先後消滅了陳友諒和張士誠,之後基本統一中國南方。

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決意北伐,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口號。 1368年正月,北伐軍進佔大都,結束了元朝的統治。同時收復了被佔領了四百多年的幽雲十六州。

1368年1月23日(距今649年)(明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日)建立了明朝,改元洪武,定都南京。

明代建立之初,開國皇帝朱元璋認為元服飾皆胡服,其男戴胡帽,女不服衣裳,「無復中國衣冠之舊」,於是朱元璋下令要恢復唐朝服制服,並把服飾規定寫進了官修的《大明集禮》和《諸司職掌》中,到了洪武三年(1370年),明政府初步制定出冠服之制,對皇帝冕服、常服,后妃禮服、常服,文武百官常服、士庶服飾等進行了具體規定。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代又對原定的冠服制度作了一次大規模調整,使明代的服飾集中了歷史上漢族各王朝服飾中各具特色的部分,同時也使明代服飾成了「漢官威儀」的集大成者。

在文化方面,朱元璋興建學校,選拔學官,並堅持把教育工作作為衡量地方官政績的重要指標。同時恢復了隋唐以來的科舉,為國家選拔人才。

另外在官制上也做了改革,廢除了宰相,六部直接向皇帝彙報,在地方上則三權分立。在社會福利方面,朱元璋設置了免費養老院(養濟院) 、免費醫院(漏澤園) 和免費公墓(養濟院),可以說是社會福利的雛形。

而經過將近三百多年的統治,明朝時期的漢文化開始恢復,明朝是繼漢唐之後黃金時期。明代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清朝很多東西都是學習的明朝,明朝的統治,有效的防止漢文化被其他文化通化淹沒的風險,如果沒有明朝,直接從元朝到清朝,這種情形,魯速真是不敢想像。

推薦閱讀:

吐槽 第二回
踏向稀有語言「孤島」之徑(轉載)

TAG:滿語 | 沒有 | 蒙古語 | 古語 | 蒙古 | 現在 | 建國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