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本真、放逐與無奈---莊子與李白(七)

人性的本真、放逐與無奈---莊子與李白(七)

來源:國學網作者:飄紅

這幾段話得出了三個問題:

一、我們有沒有必要判定一個文學家屬於什麼「家」?或者說這樣做的意義究竟有多大?我們可以判定一個文學家受什麼思想影響較深,但我們不能說某某文學家的思想絕對傾向於某某傳統的思想,甚至將其劃分為某某思想派別之列。既然文中提到不能將李白看成是道家思想的追隨者,那麼同樣,也不能將其絕對地劃歸儒家一脈。為了說明這一點,林先生文中提到李白詩中提到孔子的地方比莊子多,而且還舉了一些詩歌為例,來證明李白的儒家思想。我覺得爭論李白絕對屬於儒家和道家是沒有多大意義的,本文所探討的只是李白對莊子的接受和與莊子冥冥中的共性或再現。這才是本文的主旨,而且我認為我的探索並不有助於證明李白屬於道家思想,因為我覺得任何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思想到底是什麼樣的,都沒有把握說的太清楚。我們所能做的,是探討其共性和一部分的接受,或說前者對後者的影響;

二、我們判定一個文學家的思想受什麼思想影響較深,或比較傾向哪種思想,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進行判斷。但人是複雜的有機體,有些文學家受到的教育很複雜,即使從作品中也很難判斷出他的思想的傾向性。比如李白詩中有贊莊子的,也有傾向孔子的,這就牽涉到作者本人思想的流變問題。最典型的莫過於李白寫了《大鵬賦》來贊莊子,同時於臨終時又有《臨終歌》說:「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後之得之傳此,仲尼亡兮准為出涕」所以,考察詩人的作品也無足以給詩人定性,因為什麼時期、什麼境地作的詩歌只能代表了詩人彼時、彼地暫時的心情或者是受當時的背景影響,這要做更加徹底的分析,而且要因詩制宜:

三、研究一個文學家,最好從他最有說明力的兩點去研究:一是他本人一生的生活方式或實際遭際;二是他文學作品的風格。李白一生雖一直想入世,但並未真的入世,總體上來講卻是出世,他採取的主要是漫遊、隱居的生活方式,如果真的象某些評論家所說的那樣,他是絕對屬於儒家的,那麼一旦統治者給了他應有的官職,他即應該安享此道、樂此不疲了。但李白生性淡泊、飄逸和清高,他與仕途其實是格格不入的。人,未必想做什麼就能做好什麼,願望是好的,但他並不適合走這條道路。因為他不滿於權貴的虛偽狡詐,看不慣統治階級或是上層社會的生活方式,只有遭人妒陷,逼不可耐,無奈地拂袖而去。骨子眼裡的東西有時連自己都左右不了。有人說是因為李白不是當官的料,沒有能力做官才棄官而游的。這話其實不無道理。所以李白與莊子不同的地方在於李白曾嘗試入世,想通過做官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莊子從不為權勢所左右,做了一個小官漆園吏還是因為貧窮或當時的一時之興使然。歸根究底,李白與莊子還是一樣的清高,楚威王使聘莊子遇冷遇,李白遭唐玄宗降輦而迎,賜官做了不久即被迫棄官而走,又是何其的相似?所以,我只想找尋二位賢者精神上的相似,這一點是從二者的遭際、生活方式中可以看到的;而更為重要的是從二者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的精神上的漫遊的共性,那就是追求人的本性的自由以及二者想要達到的人生、人世理想的境界。

形式上的漫遊並不僅限於莊子和李白。孔子、孟子、韓非子、墨子、苟子都漫遊,杜甫也漫遊,但漫遊與漫遊不同,莊子、李白的漫遊主要是精神上的漫遊。有些人沒有精神上的漫遊,只有實質意義上的漫遊。比如前面提到的孔子,他的漫遊只是為了宣傳他的學說,他的文章就是人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學習態度、生活態度等等,他遠遠擺脫不了塵世的束縛。再如杜甫的漫遊也是實質意義上的漫遊,因為他的漫遊太苦,他的精神負擔太重,他所背負的是整個社會的苦難,他飛不起來!面臨深淵,能夠騰飛而起的是莊子和李白。屈原則是面臨深淵的殉情者,或是「首先深入到前所未有的底端」而不回者。雖然他文中也有類似於莊子、李白文中的仙人、仙境等飄逸、浪漫的形象,但他精神上也是背負的太重,重到不象杜甫還能在世間蹣跚地行走,並不遺餘力地奮鬥,他的負擔重到超過了他精神本身的重量,最終將他拖向無底的深淵。這種負擔便是他的責任感,他對祖國的責任感。他用殉身來對不平的現實進行最有力的打擊,他的忠君的思想又使他不能徹底解放自己的精神,他做不到不看、不聽、不想,他也找不到最終拯救人類的良方,只有以身殉志,來表明自己的高潔和自己對祖國、對人民的滿腔熱愛。但一個人的生命能有多大的力量呢?依然解決不了當時的問題。這在李白的詩中也有表現,如上文提到的:「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還有一詩云:「殷後亂天紀,楚懷亦已昏;夷羊滿中野,錄施盈高門。」暗喻當時的唐玄宗也是象楚懷王一樣昏庸的國君。

站在深淵的邊上,是縱身而下,是空自唏噓還是騰飛而起,去尋找更能解放自己、能解放全人類的出路?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造就了形形色色的文人、思想家和藝術家。而莊子與李白是不謀而合的相似者,即都是對腳下的土地進行重重的一踏,然後騰飛而起,自由地飛翔於「無何有之鄉」,追求一種虛靜的境界。在這種漫遊之中,他們亦在找尋救國救民的最終出路,這是自主的騰飛,也可以說是無奈的騰飛,如果前面不是深淵,也就沒有莊子、李白的騰飛;沒有莊子、李白的騰飛,也就沒有莊子和李白,這兩位具有仙風道骨,時至今日依然受人無比崇仰而不可及的偉大的哲人和詩人!時勢造英雄,同樣,詩人和哲人的誕生都不是偶然的。

下面談一談李白的詩歌對現實的批判和他詩歌中的漫蝣意象與虛靜情懷。


推薦閱讀:

《莊子》原文及譯文
中國國學網-- 《莊子》哲學思想的詩意表現
關於莊子和骷髏的琴曲,原來是這樣的——《悲骷髏》郭關
《莊子》很有深意的十句經典(值得細品)
莊子,一隻真正的蝴蝶

TAG:人性 | 李白 | 無奈 | 莊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