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是「白眼狼」嗎?
(2014-04-23 10:54:01)
內地供港物質成本該由誰買單?
文 鄭東陽
據東莞時報4月21日官方微博消息,孩子香港街頭小便,大陸夫妻與港人發生激烈衝突。衝突現場混亂,大人相互指責,孩子大聲哭泣。夫妻抱孩子推嬰兒車欲走,被港人拉住阻攔。孩子母親說,洗手間排隊,孩子著急我怎麼辦?
此事再次引發兩地網友熱議,一些香港網友再次提及雙非兒童、大陸人搶購奢侈品、奶粉等困擾兩地的難題。而不少大陸網友也替該母親叫屈,他們認為媽媽用紙尿褲接著,根本沒尿到地上,這麼小的孩子不放過,香港部分人的素質不敢恭維。但也有不少大陸網友再次提及香港人「不懂感恩」,「如果不是我們過來消費,香港不會這麼好,香港人吃什麼呢?」等言論遍布微博等社交媒體。
從香港2010年的反高鐵運動到反雙非限購奶粉,從香港網民在報上登廣告暗諷內地遊客為蝗蟲到2014年春節後的「滅蝗」行動,一些香港人對內地的偏見越來越深,有失香港自由之都典範。但同樣,內地遊客的一句「香港人吃什麼呢」也反應了大多人對香港的認知同樣存在偏差。
為什麼會有恩主心態?
不少內地網友曆數內地對香港的種種好處,斥責港人數典忘祖,背親棄義,類似「香港人吃什麼呢?」的觀點基本上有兩個論據:一、開放自由行後,內地遊客的消費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支柱。二、香港的農副產品大部分需要從內地進口,內地為保障香港的食品、飲用水供應,可謂舉全國之力,官方媒體稱為「特供」。即自由行和「特供」問題。
雖然許多網友在涉及到物價、戶籍、司法等問題上十分不滿,但許多一些政府的批評者也認為香港和台灣在與大陸的交往中是獲利方。
這種心態的形成或許與長期的宣傳有關。在北京的話語體系里,港澳台居民被視為「同胞」,大陸每出台一項針對港澳台的政策,官方媒體會稱這種行為是給港澳(台灣)同胞一份「大禮」。比如2014年2月20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名為《規定內地訪香港人數,好自私的動議》的社論就稱,「自由行是當初香港經濟長時間不振時,中央政府為幫助其實現復甦送來的大禮。」
那麼,除了官方宣傳外,自由行是否真的是維持香港經濟的命脈?內地向香港「特供」能源與食品,香港人是否該感恩?大陸對香港的貢獻到底有多大?
內地居民港澳自由行計劃於2003年開始推行。香港政府統計處、旅遊發展處2011年的數據分別顯示,旅遊業對香港GDP的貢獻為4.5%。內地遊客赴港旅遊消費總額占入境旅遊消費總額的55.9%,。2014年1月17日,旅遊事務署發表《香港承受及接待旅客能力評估報告》,指2012年,內地自由行貢獻本地生產總值(GDP)達1.3%,創造超過11萬位職位。自由行對香港的經濟貢獻不小,但並沒有誇張到離開自由行,香港就「什麼都不是」的地步。
對香港的食品「特供」問題,官方一直強調,保證供港食品穩定供應與安全是一項政治任務。如2011年7月,商務部與質檢總局曾聯合下發通知,督促地方主管部門及供港澳企業講政治,顧大局,保證對港澳市場的穩定供應和質量安全。《人民日報》2012年1月2日的報道《中央政府和內地人民全力保障港澳市場貨豐價穩》曾稱,內地與港澳進一步建立完善了緊密、高效的聯繫工作機制,使內地對港澳生活必需品供應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並構建了一套從源頭抓起、全過程監管的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證體系。
《人民日報》所描述的這個機制的確存在,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保障供應給香港的食品安全的監管體系,另外一部分則是保障供港食品不間斷的獨立鏈條。
我曾在一次採訪中參觀過位於河南的一家供港註冊豬場。作為供港註冊豬場,這個養豬場有統一規格,豬的體重不能超110公斤,但不能低於90公斤。這個體重可以保證豬肥肉均衡。「看豬的雙脊背:豬背上放一杯水,豬走水不灑的,就是上品!」 豬場場長親自為我所在的香港媒體參訪團示範。
與內地食品安全由數個部門分段管理不同,供港食品形成了一個相對監管鏈條。首先是准入機制,所有供港蔬菜都需要有「出生證」,必須出自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香港方面認可的供港蔬菜備案基地。生產過程要經過質監局的嚴格檢查,在嚴厲的監管高壓線前,供港生產商一旦違規,將面臨撤銷供港澳資格的嚴重後果。
監管之餘還形成獨立的供應鏈條,「從養殖場(土地)到餐桌」,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均由官方一手指導操辦。大陸官方對供港食品實行出口配額管理——每年年初,商務部會下達供港活豬、活畜、糧食制粉出口配額任務,為各個省市分配生產任務。如果一個地區配額執行情況非常好,又能服從政府部門和在香港的代理機構的供貨安排,積極配合市場需求調劑餘缺,完成商務部在香港市場應急時臨時布置的出口任務,那麼來年他們的出口配額數目會增加,反之就會減少。
供應鏈的最上端,是指導單位中央政府,具體負責人是每屆分管商務部的一位副總理。供港的農副產品均由指定省份的養殖場定額生產,然後經由指定的貿易公司收購及出口,再經過「三趟列車」(供港農副產品火車專列)送抵香港。而運營的終端則是官方能夠放心的在港央企(如華潤集團屬下的五豐行公司代理活畜產品)和部分「愛國港商」,他們負責代理,再售予批發商,然後售給零售商。
特殊時期官方還對供應方給予補貼。如2007年起,因為人民幣升值、港幣相對貶值,內地豬肉收購和銷售價格一度超過香港市價,導致香港地區豬肉零售價格上漲。出現這種價格倒掛時,官方為了穩定豬肉價格,只能對供港豬場進行補貼,以及調度其他省市的活豬救急。如2007年與2008年香港豬肉價格暴漲,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接見港澳知名人士座談會時指出,當時中央給廣東任務是要加大活豬供港數量,為達「中央指標」,廣東要進行補貼。
近年來,內地食品安全問題頻發,這套機制看起來就像是「重災區」里的特區,加上長期官方的宣傳,一些內地網友難免會出現「恩主心疼」。至今,港澳台工作被視為「統一戰線」工作里極為重要的環節。一般公眾的印象中,統戰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許多人相信,在與港澳台的交往中,北京肯定是讓利方。
香港人該感謝「特供」嗎?
既然「特供」真實存在,那麼香港人是否因此獲利?「特供」的成本該不該由香港人買單。
「特供機制」本質上是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加上被視為「政治任務」,管理成本會無限放大,進而會導致低效率,產品的成本增加。但有多少能反映在產品的終端價格上,產品的買單者能因此獲利多少很難統計。
對於香港這個買方來說,並不需要對這種特殊機制感恩戴德——買方只會考慮在保證食品安全的情況下,哪個供應方的產品更物美價廉、供應更穩定。
首先,如果把威權經濟體制和自由經濟體制視為經濟史中性質截然不同的兩個「既成結構」。內地現行的經濟制度是介乎二者之間的一個新的產物。這個背景下,當內地以國家的名義和其他制度完善、發展成熟的經濟體進行對接和貿易往來時,為了能夠順利對接,在內部進行一定的調整和適配所耗費的國家資源和各種投入並不能完全由交易對象來買單。
比如供港食品安全問題。香港的規定針對的是任何進口食品,而非針對內地。不能因為香港的高標準,國家為此建立一套獨立監管體系、耗費了大量的行政資源而認為,香港因此獲利。食品監管體制「一國兩制」引發不滿並非對「香港太好」,而是對內地消費者「太糟糕」。
其次,雖然內地官方可以通過強制以及補貼的手段調節市場配置,保證供應源的穩定,但行為本身是基於貿易規則的,是市場配置下的互利行為。農副產品穩定供港,香港農產品銷售商肯出高價錢是重要誘因。
國家投入大量的行政資源以及在特殊時期的國家補貼可以視為供港物質提供官方背書。既然國家完全壟斷了供港農副產品的供給,自然應該以國家的名義對內地供港食品企業進行信譽和穩定性擔保,同時也是在維護自己建立的供港食品鏈條的品牌和口碑。
而且1949年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外匯來源,供港物資是獲得外匯的途徑之一。如在香港經營和銷售供港食品的央企華潤集團,在官方介紹中就稱自己為出口創匯的「蓄水池」。因此,官方的出發點也非完全「讓利」香港。
假設內地的監管機制足夠完善,有良性的市場競爭機制,不需要質與量均在政府控制範圍內才能獲得香港市場的信賴,是否還需要這樣的獨立的供港食品鏈條和安全監管機制?何況,香港已經為這種特殊機制生產的產品付出符合市場定價的價格——香港的消費者也付出了一定的「穩定」代價。如供港農副產品由官方指定的企業負責代理,再售予批發商,然後售給零售商,形成壟斷的局面,在近年物價上漲時,這些企業就會遭遇港人的責難。又如供水方面,目前,大陸供港的東江水每噸超過3港元,這意味著,未經處理的原水與深圳居民使用的自來水2.4元人民幣/噸價格接近。
至於一個不斷被內地網友提及的假設——如果有一天,內地非要停止對香港供應自來水、農副產品,香港還不是無法自給自足?這樣的假設顯然不可能發生。中國古籍《孟子·告子下》中曾記載了一個典故,春秋時期,諸侯國曾會盟葵丘,盟約中就曾有一條:無曲防,無遏糴,無有封而不告。簡單的說就是,諸侯國之間不得隨心所欲改變河道,建築堤坊,以鄰為壑;若遇到天災,更不能自己囤糧,阻礙糧食正常流通。古人尚且如此,更何況貿易早已全球化,許多市場行為,國家也沒辦法完全乾預——在內地,一些供港食品已經實現出口轉內銷,雖然價格更高,但受到許多居民青睞,成為暢銷貨。
推薦閱讀:
※HPV九價疫苗到港,最全攻略戳這裡!!!
※20年前的香港潮流style 現在翻出來還可以繼續時尚
※我為什麼越來越喜歡香港
※中國 可以怎樣讓香港,更加愛國?
※【觀點】香港政改被否,經濟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