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讀書詩】歐陽修《戲答聖俞持燭之句》
戲答聖俞持燭之句(1)
[宋]歐陽修
辱君贈我言雖厚(2),聽我酬君意不同(3)。
病眼自憎紅蠟燭(4),何人肯伴白須翁(5)。
花時浪過如春夢(6),酒敵先甘伏下風(7)。
惟有吟哦殊不倦(8),始知文字樂無窮(9)。
【注釋】
(1)戲:戲謔。答:答詩,指用詩來回復別人寫來的詩,相當於和詩。聖俞:宋代詩人梅堯臣的字。梅堯臣和歐陽修是老朋友,酬答唱和之詩甚多。「持燭之句」當為梅堯臣《謝永叔答述舊之作和禹玉》詩中的「翠娥持燭侍吟窗」句。
(2)辱:謙辭。厚:重。梅堯臣詩中說到「天下才名罕有雙,今逢陸海與潘江。筆生造化多多辦,聲滿華夷一一降」,歐陽修說梅堯臣稱讚他的話說得言過其實了,猶如說「你言重了」。
(3)酬:回答。
(4)病眼:眼睛有病。憎:恨。眼睛有病,會覺得蠟燭刺眼。
(5)白須翁:鬍鬚已變白的老頭。
(6)花時:春天開花時,喻指青年時期。浪:隨意。
(7)甘伏下風:即「甘拜下風」。表示在喝酒方面不是梅堯臣的對手。
(8)吟哦:指讀書寫詩。殊:特別。
(9)文字:應包含與文字有關的讀書和寫詩。
【簡析】
歐陽修《戲答聖俞持燭之句》寫於嘉祐二年(1057)。其寫作原委,從題目上推斷一下,應當是梅堯臣寫給歐陽修一首詩,其中提到「持燭」,於是歐陽修就回了這首詩。「戲」是戲謔、開玩笑的意思,「答」是回答,和「唱和」同義。答詩主要是針對梅堯臣詩中提到「持燭」來說的。那麼,歐陽修「戲答」的原唱是梅堯臣的哪一首詩呢?為此,我檢索了梅堯臣嘉祐二年寫的詩,其中《謝永叔答述舊之作和禹玉》詩云:「天下才名罕有雙,今逢陸海與潘江。筆生造化多多辦,聲滿華夷一一降。金帶系袍回禁署,翠娥持燭侍吟窗。人間榮貴無如此,誰愛區區擁節幢。」從時間和內容上來看,都應當是這首詩。隨後梅堯臣又寫了一首詩《戲答持燭之句依韻和永叔》:「盧仝只有赤腳婢,吏部曾吟似笑仝。紅燭射眸從結客,清歌帖耳苦憐翁。歸時雖已過寒食,芳物猶能逐暖風。但點紗籠續清夜,西園遊興古何窮。」「依韻」是指按照原韻來和(梅詩仍稱「答」)。答詩和歐陽修的這首《戲答聖俞持燭之句》詩的押韻相同。這更證實了我的推斷。
「辱君贈我言雖厚,聽我酬君意不同」兩句,猶如回信一般,先說你在詩裡面對我的稱讚太誇張了,我承受不起。但是我給你的回復卻和你的意思不同。這裡用「雖」做了轉折。因為梅堯臣詩中「翠娥持燭侍吟窗」一句,頗有「紅袖添香夜讀書」的意味,所以歐陽修針對這句詩寫到:「病眼自憎紅蠟燭,何人肯伴白須翁。」這兩句說,我得了眼病,對蠟燭很反感,也就是說有人持燭站在我的身旁,我會很不適應的。再說,我現在已經是鬍鬚變白的老頭,還有誰願意來陪伴我啊!當然,這個答詩也具有「戲」的特點。
「花時浪過如春夢,酒敵先甘伏下風」寫年輕時候賞花飲酒的生活。「酒敵先甘伏下風」並不在於兩人酒量的比拼,只是說當年飲酒的生活。他們相識於宋仁宗天聖九年(1031),那年,歐陽修只有二十五歲,梅堯臣也只有三十歲,正是意氣風發的青年時代。到嘉祐二年,歐陽修五十一歲,梅堯臣五十六歲。兩位都是五十開外了,即便放在今天,這個歲數也並不年輕。回想過去,對光陰似箭的感受是最深刻的。
從青春的夢境回到現在,現在只對讀書寫詩感到無窮的樂趣。「惟有吟哦殊不倦,始知文字樂無窮」這兩句是詩中的名句,表現了歐陽修在讀書寫作中享受著文字的無窮樂趣。吟哦,偏重於讀書,但是也和寫詩有關。詩歌講究平仄粘對、合轍押韻,可以通過誦讀來感知字句安排是否妥當。古人云「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正說明「吟哦」對於詩歌創作的重要作用。
(朱福生)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英宗時,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文忠。他在政治與文學方面都主張革新,既是范仲淹慶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導者。創作實績亦燦然可觀,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又喜獎掖後進,蘇氏父子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詞集有《六一詞》、《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醉翁琴趣外編》。
推薦閱讀:
※【轉】水精雙枕:歐陽修敢用艷詞寫日記
※歐陽修:千古伯樂
※歐陽修詞選集
※2017新課標里的歐陽修詩歌《禮部貢院閱進士試》,怎麼解?
※歐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