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儒家對孔子人道觀的發展(蘇文帥)

一、孟子對孔子人道觀的擴展

孟子一生的經歷與遭遇和孔子十分相似。其先世為魯國貴族孟孫氏,但是到孟子之時,家境已經衰落。孟子幼年喪父,生活貧困。幼年受其母精心教育,孟母三遷。及至年長,「受業子思之門人」,學成之後,「遂以儒道游於諸侯」。他到處宣傳「仁道」思想,先後去過齊、宋、鄒、魯、滕、梁等國,雖然受到各國諸侯的禮遇和優待,但一直沒有受到重用。齊宣王時,被「加齊之卿相」但「無官守」、「無言責」。最後終因政治抱負無法實現而「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十分尊敬孔子,他說「乃所願,則學孔子也」,他一生致力於宣傳發展孔子的學說,尤其發揚孔子的人道觀思想,對人極為關注,為以後傳統人道觀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孟子繼孔子之後對「人」進行了更深入的探討,進一步發揮了孔子的人道觀,以「仁」定義人,提出「仁者,人也」發展了「仁者愛人」的人道觀。在孟子看來,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人有道德。人生來具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於是產生仁、義、禮、智四種最基本的價值觀念。他們共同構成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準則和重要根據,同時也是人類社會君主推行仁政的人性基礎。在孟子看來,人的這種仁愛之心無疑是善的,由此得出人性善的結論。孟子把孔子的「仁」轉化為人的內在本質,並以此規定了人的價值,確立人的地位。

1、對孔子人性觀的深化。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但沒有具體論證人性的價值判斷即善惡問題。而孟子則對孔子人性觀加以發展,初步建立了完善的人性的價值學說。孟子認為「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即人性之向善是天然,即人天性是具有價值的,至於人的行為表現能否體現其本性則取決外界環境之作用。而這個本性會給人的價值有什麼影響呢?孟子又指出「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則;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即強調人性是善的,如果按照人性去做,就可以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至於有些人不善良或負價值,則是他沒有按照本性去做。把仁義禮智作為本來具有的,每個人只要要求自己、追求自己,就會獲得這些道德價值,但如果不去探索和追求,則會失去這些價值。可見,孟子將孔子的「性相近」的觀念改造成了「性相近」於人的仁義禮智,相近於人的高度的社會化上。

另外,孟子認為人性就是決定了人的地位,就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在他看來,「人之所以異於禽獸」是人異於禽獸的根據,是人之所以會有仁義禮智的根據。

2、對孔子仁義觀的擴充。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以仁為本的人學思想,把「仁」的所有內容都提煉成「人」。「仁也者,人也。」即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標誌是「仁」,或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的根據是「仁」。具體則是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所以孟子又用人心來界定仁,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孟子把「人」作為「仁」的定義,以「仁」為「人」的規定性。孟子還把實現人道的方式也界定為「仁」,即「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在仁義禮智四者之中,孟子特別重視仁和義,而且以仁義相連用。但他也區別二者的內涵。「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即發展了孔子以「仁」為人貴標誌、以義為原則的思想。在孟子看來,仁是關鍵,是人心,是人得以安身立命的歸宿。義則是走向仁的途徑,也是把握仁的原則。

人只要達到「仁」的目的,並通過「義」的原則去進行,孟子在孔子的「德治」思想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仁政」的思想。「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將「人」的本質用「仁」限定,同時有反過來,用「人」來衡量為政是否為「仁」的標準。同時孟子還發展了孔子的「食色,性也」的觀點,在對齊宣王的談話中把「好色,好貨」等人的慾望都可以與「仁政」聯繫,也就是「仁政」即滿足人的基本需要之政。

孟子對孔子的「庶矣,富之,教之」的思想加以發展。孟子從人的本質是「仁」這個規定性出發,認為人要踐行仁義必需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因為人的生存問題得以解決以後才能保證仁義的推行。孟子認為「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同時還主張要通過教化,讓百姓「明人倫也。」當然孟子在「恆產」與「恆心」的關係上,還看到了「士」的特殊情況,即「無恆產而有恆心者」,孟子在以「恆產」來說明人的社會本質的同時,也看到了社會存在的多樣性和人的超越性。

3、對孔子人格觀的發展。關於人格的理想,孔子有過很多討論,以「君子」等作為崇尚的情懷,以「修己安人」作為修致途徑。孟子繼承發展了孔子的人格觀,提出了自己的理想人格觀,把「大丈夫」作為一種道德價值情懷,一種獨立剛毅催人奮進的理想人格。「大丈夫」首先強調人的尊嚴和人格獨立的重要。大丈夫應該是「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要做到「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大丈夫」必須要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培養起來。孟子認為要「養浩然之氣」。就是要通過修養達到一種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堅定的理想信念。

孟子還對孔子「推己及人」予以在「大丈夫」上發展,認為「大丈夫」不僅限於個人的潔身愛好和個人價值發展,也不僅限於以天下為己任,而是應該有推己及人的情懷,要關愛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丈夫」要能「澤加於民」、「制民之產」、「推恩四海」,要使得天下百姓都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

孟子把孔子的「仁者」君子般的人格加以了發展,突出了人的文化特性、社會特性,並將其理想化。其基本的價值取向是重義、重精神修養、重人的主題精神。把孔子的人道觀予以了更大的發展,為傳統人道觀的推進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荀子對孔子人道觀的引申

荀子是先秦時期最後一位儒學大師,他一生先後到過齊、秦、趙、楚等國從事政治、學術活動,晚年長期居楚,著書於蘭陵。他通過對各家各派學術思想的批判總結,建立了自己獨具一格的思想體系。他對人的問題極為重視,不僅進一步肯定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充分地肯定了人的價值,他繼承了孔子的人道觀思想,尤其是發展了孔子關於「禮」的思想,強調了禮法對人的價值的規範作用,認識到作為一切社會秩序和規則的禮法乃是人類社會的必需和規範。並認為人最為天下之貴,確立了人的主體性和崇高地位,把孔子的人道觀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

1、對孔子人性觀的引申。孔子認為人的自然屬性是相近的,只是後來的「習「才導致了善惡的差異。而荀子對孔子這一思想加以了引申,從「習」入手,提出了人性是「惡」的,認為所謂的「善「完全是後天人為(偽)的結果。荀子說:「不可學不可事而在天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而在人者,謂之偽。」將自然生成的性和後天通過努力達到的善區別開來。他主張通過「化性起偽」的過程,要靠後天不斷地進行知識經驗的積累和道德的修養才能達到善。同樣突出了人在改造自我的過程中的主動性,為人的發展進步找到了理論依據。應該說,荀子通過對孔子「習相遠也」的引申,突出了人的主體性和自覺性,提高了人的價值地位,肯定了人的自我發展的可能性。

2、對孔子禮思想的發展。孔子十分注重「禮」的作用,把「禮」作用人貴的制度保障。荀子繼承孔子禮的思想的同時,也對禮思想做了較大的改造。荀子在重視仁義的同時,更突出「禮」的作用,認為通過「禮」的規範,從外在採取規範手段,調節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從而達到社會的安寧。

荀子認為禮是一種區別等級、劃分職分的標準和規範。沒有禮,就沒有「分」的標準,也就不可能讓人安於職分。荀子說「國無禮則不正。禮之所以正國也,譬之猶衡之於輕重也,猶繩墨之於曲直也,猶規矩之於方圓也,既錯之而人莫之能誣也。」「禮」作為標準,貫徹於道德、制度、儀式等方面,並通過這幾個方面發揮其對人的影響作用,使之潛移默化,讓人的思想、言行、活動都逐漸遵循禮的規定,進而實現人的價值。

同時,荀子還強調禮對人的重要性,認為「禮」是調節人的慾望和物質資源平衡的原則,禮在本質上不僅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而且同時還調整人與物的關係。「人無禮則不生,事無事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禮成了人類地位的重要保證。「禮者、政之挽也;為政不以禮,政不行矣。」

荀子是改造了孔子的禮思想,更突出「禮」的作用,認為通過「禮」的強制性,調節人與自然、他人、社會的關係,從而使得社會安寧,人類社會得到和諧發展。

3、對孔子「人貴」思想的深化。關於人的地位以及人在萬物何以尊貴的問題,孔子已經深有探討。而荀子對孔子的「人貴」思想加以深化,特別從物質世界發展進化的階段性來論證人的價值。

荀子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認為「義」是區別人與禽獸的根本標誌,是人類所特有的東西。「義」體現了世間萬物發展的最高級的形態,所以比之相對而言的低級形態,理所當然地就是高貴的。用「義」來明於人禽之分,是論證人貴於禽獸的根本思路。

荀子特別提出「人之所以為人」的問題,說:「人之所以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則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今夫狌狌形笑亦二足而無毛也……。故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明確斷定人之所以為人者,亦即人的本質不在於人之與生俱來的先天本能——人性,也不在於人的形體外表——形體外表甚至不足以分開人與猩猩,而在於「辨」。而這個「辨」是一種社會實踐的總結。「故人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離,離則弱,弱則不能勝物」「人之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窮矣。故無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樞要也。故美之者,是美天下之本也;安之者,是安天下之本也;貴之者,是貴天下之本也。」只有通過「分」和「群」的作用,才能保證社會的主體成員「人」不在無謂的爭鬥中自我毀滅。

荀子已經把「人貴」的思想上升到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層次,看到人類是從動物界進化發展出來的高級形式,從發展的角度認同了人具有著宇宙間最崇高的價值。

——摘自蘇文帥《孔子人道觀的價值意蘊探微》一文


推薦閱讀:

道教符籙派的發展
古璽印的發展變化
這種手相易得幫扶,容易發展
崔世安:三管齊下發展澳門經濟
小龍蝦 大產業——君山區大力發展稻蝦套種養殖 讓小龍蝦走向全國

TAG:發展 | 儒家 | 孔子 | 人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