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書法:韻外之致 意在筆先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達到了封建社會的巔峰。陳寅恪先生曾經深情地寫道,"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無獨有偶,李澤厚先生亦曾在其經典之作《美的歷程》中,從宏觀角度鳥瞰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論及宋代,他如是寫道"中唐以來,世俗地主逐漸取代門閥貴族,這一社會變化由趙宋而確定下來,也正在這一時期,真正展開文藝的燦爛圖景,普遍達到詩、書、畫各藝術部門的高度成就,風格繁多,個性突出。"書法藝術曆數千載之演進,在宋代亦達到了一個高峰。與宋代山水畫一樣,宋代書法形成了獨特的審美趣味與美學特色:不滿足於追求事物的外在形似,而要表達出內在風神,作品不過是通過筆墨藉以表達書法家不能不盡主觀心意靈氣的形式。在書法美學理論上,文藝韻味、意境、情趣的講究,成了宋代書法美學的中心。
古人論及書法,有"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之說。宋代書法,承唐繼晉,開創了一代新風。"尚意"也就是說書法家在作品中張揚個性,表達性情,不受法度拘束,任由感情自然流露,縱橫馳騁。宋代書法,承唐繼晉,上技五代,開創了一代新風。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出內府秘閣所藏曆代名人法書,命人編《淳化秘閣法帖》10卷,摹勒棗木板,將歷代名跡匯於一帙,且摹勒精細,成為後世"法帖之祖"。《淳化秘閣法帖》對於古代書法名跡的保存與流傳起到了重要作用。《淳化秘閣法帖》的面世,打破了古人學書必求真跡的限制,同時也打破了前人法度,書法家注重意趣,強調主觀表現,開闢了新的道路。宋代書法,尚意之風為其鮮明的時代特徵。宋書不是簡單否定唐人,也不是簡單回歸晉人,禪宗"心即是佛""心即是法",影響了宋人的書法觀念,而詩人、詞人的加入,又給書法注入了抒情意味。在強調意趣的前提下,宋代書法家重視自身修養,胸次高、讀書多、見識廣,為前人所不及。宋人尚意,表現在書法上,就有著異與唐代的、不同的審美風範。重行草、崇流美的尚意書風,韻外之致,意在筆先,不僅在當時成為一種時尚,而且對後世有深遠影響。
開創尚意書風的,便是中國文化史上少有的全才蘇東坡。蘇東坡詩詞文章,雄放豪邁,開一代新風。他倡導的文人畫,成為中國繪畫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他的書法造詣深厚,居"宋四家"之首。蘇東坡書法轉益各師,自成一家,其書早年姿媚流美,中年端厚圓勁,晚年性穩意沉,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他用筆厚重勁健而又縱橫洒脫,融雄偉與清逸於一體,筆勢欹斜而神氣橫溢,開尚意一代書風。蘇軾書法美在"妙在藏鋒""淳古遒勁""體度庄安,氣象雍裕""藏巧於拙",有"氣勢欹傾而神氣橫溢"的大家風度。有《前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帖》《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等作品傳世。
蘇東坡開創尚意一代書風,其後的米芾風檣陣馬,黃山谷長槍大戟,把尚意書風推到了極致。
米芾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他詩文俱佳,書畫自成一家。他繪畫上創"米氏雲山",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他在書法也有極高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米芾書法上不為法囿,下筆奇縱變幻,痛快淋漓,有風檣陣馬、快刀利劍之勢,《苦溪詩卷》《蜀素帖》是其傑作。米芾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
黃山谷即著名詩人黃庭堅。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他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黃庭堅書法獨樹一格,不願步前人陳跡,力求創造自家面貌,最突出的成就是行草書。他用筆善藏峰而巧於頓挫,逆入平出,變化豐富,如長槍大戟,氣勢宏偉。有《諸上座帖》《松風閣詩》等傳世。
在"宋四家"中,蔡襄年齡最大。蔡襄是北宋著名書法家、政治家,他曾主持建造了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泉州洛陽橋。蔡襄為人忠厚、正直,講究信義,且學識淵博,書藝高深。蔡襄書法取法晉人,正楷端重沉著,行書溫淳婉媚,草書參用飛白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行書尺牘》流傳至今。
蘇、黃、米、蔡為大家,前三家書法都具有開創精神,奇縱雄放,意態昂揚,體現了尚意的時代精神。除了這幾個大家之外,宋徽宗趙佶所創的瘦金體,在書法史上獨樹一幟。瘦金體運筆飄忽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轉折處可明顯見到藏鋒,露鋒等運轉提頓痕迹,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體。宋徽宗書法筆畫瘦硬,初習黃庭堅,後又學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並雜糅各家,取眾人所長且獨出己意。趙佶瘦金書"天骨遒美,逸趣靄然",又具有強烈的個性色彩,所謂"如屈鐵斷金"。宋徽宗流傳下來的瘦金體作品很多,有名的有《楷書千字文》《芳詩》《夏日詩貼》《怪石詩貼》《牡丹》《風霜》《大觀聖作碑》《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瘦金體草書千字文》。明陶宗儀《書史會要》推崇瘦金書,"筆法追勁,意度天成,非可以陳跡求也。"宋代周密曾在《癸辛雜識別集·汴梁雜事》中記載:"徽宗定鼎碑,瘦金書。舊皇城內民家,因築牆掘地取土,忽見碑石穹甚,其上雙龍,龜趺昂首,甚精工,即瘦金碑也。"元柳貫《題宋徽宗扇面詩》:"扇影已隨鸞影去,輕紈留得瘦金書。"趙孟對瘦金體評價很高,"所謂瘦金體,天骨遒美,逸趣藹然。"
除了上述大家、名作之外,宋代的閣帖收集也有很大成就。唐末五代,戰亂不已,宋立國後廣收前代墨跡,精拓成冊,稱為《淳化閣法帖》。閣帖收入上古倉頡至唐百名書家書帖419件,被後世稱為"法帖之祖"。其後,《大觀帖》《續閣帖》《戲魚堂帖》相繼出現,帖學風行天下。在宋代,書法家不僅看重創作,而且又重視對創作經驗的總結,蘇東坡、黃庭堅在題跋中都有對書法創作的經典論述。米芾所作的《海岳名言》,談到運筆、布局等問題,見解獨到。他所著的《書史》,更是後人研究宋以前書法名作的重要參考資料。
宋代金石學的興起,對後世亦有重大影響。著名學者、河南大學教授佟培基曾這樣寫道:古人將重大事件用文字刻於銅器或石碑上,以求長久傳世。這些金石刻辭成為後人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依據,在宋代形成了一個專門的學科--金石學。宋人搜集銅器、拓片並進行研究,形成一種風尚,《考古圖》《博古圖》《金石錄》等流傳至今,成為研究古代歷史文化的重要資料。
有宋一代,重文抑武,文化極度繁榮,書法藝術較之前代注入了更多的個人情思與生命活力,成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表現性藝術,尚意書風對後世影響巨大,至今仍然為世人所重。
宋代的書法革新運動標誌著行草書藝術從追求技巧的時代跨入超越技巧的時代。著名書法家沃興華曾說,在追求技巧的時代,人們視技巧為書法美的首要因素,因而著眼於作為創作對象的客體,將漢字的字畫和結體錘鍊到盡善盡美的地步。在超越技巧的時代,人們將主觀意識看得高於一切,自我審美意識可以而且必須反映到字體的結構和點畫之中,對其進行各種各樣的變形。因此,它特彆強調作為創作主體的書法家本身多讀書,提高修養的要求就是由此產生的,這是藝術觀念的一個重大發展。
書法藝術是一條滔滔不息的大河,由宋入元,經明、清,流入現當代的河床後更加洶湧澎湃。明清之際,開封書壇風雲際會,群星璀璨,湧現了周亮工、李鶴年、李鐵麟、倉景愉、蕭亮飛、朱祖謀、純陽子、徐炳麟、丁一敬、黎孔等書法名家,開封書法文化絢爛多彩,名重一時。
當開封書法藝術的長河流入到現代時,古城開封更是人文薈萃,湧現出了一大批在全國堪稱一流的書法名家。靳志、許鈞、關百益、丁康保、酈禾農、張貞、張友蘭、孫樂天、李子培、郭鳳惠等均是近代書法的名家。新中國成立後,開封書法出現繁榮景象,謝瑞階、郝世襄、許成琮、陳玉璋、武慕姚、於安瀾、龐白虹、傅隱戈、李白鳳、葉桐軒、孔憲易、牛光甫、桑凡、靳選、劉庚三等是活躍於書壇的著名書法家。即使是在文化凋敝的"文革"期間,開封的書法藝術活動仍未中斷,成為全國最先恢復大型書法藝術活動的城市之一,並且舉辦了兩次影響很大的群眾書法展。
上世紀80年代,開封書法進入全盛時期,湧現了一大批中青年書法家。1988年,全國第四屆書法展覽舉行,開封參展作品17件,入選量居全國市級城市第一,排在16個省之前,成為現代書壇公認的書法大市。1984年開封市書法家協會成立後,開封書法進入興盛時期,湧現出一大批飲譽當代書法界的知名書法家。
進入20世紀以後,開封書法藝術的發展又進入了一個巔峰時期。2008年,開封申報"中國書法名城"成功。開封這座有著100餘名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500餘名省書法家協會會員、2800餘名市書法家協會會員的書法大市擁有了當之無愧的榮譽。
有遠遠高於現實的構建,就有能力召喚後代。人們有理由相信,歷史上有著豐厚沃土、一直處於領率群作地位、從古至今大家輩出、群眾基礎堅實的開封,書法藝術有璀璨奪目的過去,也一定可以迎來更加光輝燦爛的未來。
推薦閱讀:
※太極與書法
※顛覆你的想像!那些民國大軍閥都寫得一手好書法
※成親王草書《百家姓》!【書法典藏】
※明代劉麟(1474-1561)書法欣賞
TAG: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