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陰陽?什麼又是陰陽平衡呢?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其最早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易經》。三千多年前的《易經》這樣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意即萬事萬物都是由陰和陽組成的),「天地氤氳,萬物化醇」(就是說最早的混沌原始之氣,是構成萬物的最早的基本元素,人也是由「氣」化成的)。後世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有一段這樣的描述:「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陰陽)「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這就是古代易學家們對陰陽概念最好、最完備的闡述。它的意思是說,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著陰和陽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而對立的雙方又是相互統一的。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發生、發展、變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並認為木、火、土、金、水五行是其基本的變化關係。五行相互資生、相互制約,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這種學說對後來哲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如古代的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都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協助下發展起來的。中醫從誕生的時候起,就應用陰陽五行學說,建立起整體的架構理念。
二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府」(由自然界的陰陽進而推演到醫學領域,用以說明人類生命起源,生理現象,病理變化,指導著臨床的診斷和防治,成為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傳統醫學看來,人體就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系統。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氣血、津液、經絡等都是其有機組成部分。功能上相互協調、相互為用,病理上相互影響。從組織結構上來說,可以用陰陽兩方面來加以概括說明。一般而言,上部屬陽,下部屬陰;體表屬陽,體內屬陰。在體表則背屬陽,腹屬陰;外側屬陽,內側屬陰。在體內則六腑屬陽,五臟屬陰。五臟中,上部的心、肺屬陽,下部的肝、腎屬陰。具體到某一臟腑,又有陰陽之分,如心陰、心陽,腎陰、腎陽等。臟腑陰陽相配,相互「絡」「屬」,聯成表裡,還與外在器官聯結成整體,即所謂「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如肝與目,心與舌,脾與口,肺與鼻,腎與耳。
人體的局部和整體是辯證的統一,局部病變,必然影響全身的氣血、陰陽,影響各臟腑之間的平衡協調。
比如,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與人體肝、心、脾、肺、腎五臟相對應,功能相比擬。五者之間相生相剋,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腎水,腎水生肝木;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腎水,腎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這種生克制化規律,使得各臟之間保持著相對的平衡,維持著身體的康健。如果一臟失衡,勢必影響它臟。以「失眠」(經常性睡眠減少)為例,西醫認為失眠不是病,因為失眠的人,身體檢查的各項數據都很正常,故失眠沒有專治的葯(安眠藥對失眠是沒有作用的)。但中醫的看法就不一樣,中醫認為,心主神明,失眠的人,肯定是心失所主,神不守舍。可是造成失眠的因素是什麼呢?我們可以看看五行生剋關係,剋制心火的是腎水,如果腎水虛衰,比如,腎陰虛,那麼,陰血虛少,無法剋制心火,心火不受克制則上炎妄行,所以,可見五心煩熱、顴紅心悸、口渴津少、頭屑頭癢等;心火生脾土,脾土主運化,如果脾土虛弱,運化無力,則腹滿胃不和,故《黃帝內經》說「胃不和則卧不安」。再則,心陰虧虛,同樣會造成心悸而煩、潮熱盜汗、健忘多夢等……這些都是病理因素,此外,還有心理因素,比如,腎主恐,心主喜,脾主思,一個人太恐懼,或者太興奮,或者思慮過渡,都難以入眠。所以,中醫對失眠的治療,就是辯證施治,這就是中醫常說的「同病不同葯」。其中說到的腎陰虛,可以造成失眠,也可以造成手腳心出汗(五心煩熱),還可以造成頭屑頭癢等,只要解決腎陰虛的問題,上述問題便都可以解決,這又是中醫常說的「同葯不同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