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或孔子的主要思想

《論語》或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作為中國思想文化集大成者,他的哲學思想主要是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為體」。儒家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 同時也影響了世界許多地區的人們近2000年。孔子思想體系的特點總結為:一是體仁,二是中庸,三是修禮,四是行道。

《論語》作為儒家的經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雖然今天我們不可能把儒家思想和著作作為教育的主要部分,但至少要了解,相信通過了解,我們一定有所收穫。

《論語》產生的歷史背景

談《論語》,我們就不能不談孔子。說起孔子,我們知道他是春秋時期魯國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但是要了解《論語》,我們就應該對孔子及他生活的年代要作進一步地深入了解。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孔子有個哥哥叫孟皮,是個跛腳的人,用現在的話說,是個瘸子,按照那個時候的規矩,瘸子是不能承宗祧的,於是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就娶了顏氏女生了孔子。叔梁紇娶顏氏女時,已老矣,而顏氏女尚年輕,他們的結合不符合當時社會的禮儀,這裡主要是指歲數方面。所以在《史記`.孔子世家》中,司馬遷記載「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有的人望文生義,認為孔子是私生子,那是不對的。野合的本意就是不合禮儀的意思。孔子生下來三歲,其父叔梁紇就死了。叔梁紇死後,孔家的家業就衰落下來。儘管孔子的先輩們是宋國的貴族,儘管叔梁紇也在魯國一直為官,但據史書記載,孔子「少貧且賤」,可能當時的世風日下,很少有人關心他們孤兒寡母吧。但孔子很好學,正因為其不恥下問的精神,才造就了孔子的千秋偉業。

我們都知道,孔子所生活的年代是春秋時期,正是周王朝的末期,所謂「禮崩樂壞」的時期。這個時期民風日下、世態炎涼、諸侯混戰,那麼,孔子少貧就不難理解了。現在我們談中華文明五千年,是從黃帝開始的,其實在黃帝以前,中華民族還有輝煌燦爛的歷史,只是歷史資料少之又少罷了,我們年輕一代在這方面還要多加努力。中國最早的歷史資料書是《尚書》,這部書是孔子整理修訂的,它所記載的

歷史是從堯開始的,所以《尚書》的第一篇就是《堯典》,堯以前至黃帝,歷史資料也是很少,難於整理,孔老夫子大概是出於對歷史負責的態度,才從《堯典》開始整理的吧。不過,這也是我們的一種猜想。堯、舜、禹三代實行的是「禪讓制」,為什麼要實行「禪讓制」?因為堯、舜、禹時期是以天下為公的,堯為了能夠聽取老百姓的意見,在自己的宮殿前設置了諫木,這就是華表最早的雛形。全國的老百姓,誰有意見,誰就來提,這在當時要具有何等的膽識和魄力!為了使自己的後繼者,也能公心於天下,堯對舜考察了幾十年,才把帝位傳給了舜。大家都知道舜是一個大孝子,舜同樣為了公心於天下,把帝位傳給了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水有功的禹。所以堯、舜、禹三代傳位純粹是出於公心,而不是個人的私慾,孔子對於這三代的文化是很推崇的。到了禹的兒子啟手裡,把「禪讓制」改為了「繼承製」,公天下也就變成了家天下。熟知國學的人都知道,夏朝文化尚忠,商朝文化尚質,質就是樸實、誠懇的意思,同時商也尚鬼,周文化尚文,也就是重視人文文化。這三朝的文化也有個傳承性,但是在傳承的過程中,有所損益,有所改變,所以,《論語》中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與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這說明在孔子的思想中,歷史是有所演變的。所以孔子也不是什麼先知聖人,因為對周以後的文化傳承和演變,他老人家也無法預知。這種文化的演變,到周朝的周公旦時代,周公旦才組織人力把以前的文化加以整理,形成了周朝獨有的人文文化。前面講過,周文化尚文,是以人為本,以德治天下的,周朝的立國中心思想是「善人是富」。所以,在《論語.堯曰》篇中,有「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而孔子所在的魯國,就是周公旦的封地,魯國秉承的文化就是周文化。到了春秋時期,正是「禮崩樂壞」時期,正所謂「三王之治在道德,五霸之治在事功」,這是一個以殺伐為主的年代,用現在的話講,就是一個用拳頭解決問題的年代,在這一點上,與現在美國在處理國際糾紛時採用的經常手段有點相似,孔子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年代。孔子非常推崇以道德治理天下,反對殺伐,他的思想就是成熟於這樣一個思想混亂、道德廢棄,憑力量吃飯的歷史時期。

孔子在自己的思想體系形成後,周遊列國,希望諸侯國君能採納自己的主張,歷時十三載,他說: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但最終沒有一個諸侯國君採用他的主張和學說治理國家,孔子可謂生不逢時矣。他不知道,在他去世幾百年後,儒家學說,竟然成了統治階級獨尊的治國理念,傳承了兩千餘年,孔子也因此被奉為聖人。孔子在自己的主張得不到採納後,就返回故里,著書立說,辛勤育人,他用自己的不朽思想,成就了他的傳世偉業。

《論語》包涵的主要思想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的言行記錄,也有孔子弟子的少許言語記錄。在我們今天看到的《論語》版本前,有《魯論》、《齊論》、《古論》三論,這三論都是記載孔子言行的,都是反映了儒家學說及孔子思想的。在歷史演變中,西漢的張禹據《魯論》、《齊論》修訂出了《張侯論》。現在我們看到的版本,是東漢鄭玄根據《古論》、《張侯論》修訂而成的,共二十篇。由於在《論語》中所反映的孔子思想較為龐大,在這裡筆者只能就其主要思想簡明的作以介紹。

孔子的主要學術思想是以「仁」為核心,但「仁」具體指的是什麼?孔子沒有給出一個統一的概念,有人說「博愛謂仁」,這也是「微言大義」。但是在《論語》里,孔子只是對「仁」的表象和運用提出了看法。孔子有六位弟子先後向其問過「仁」,以下分別作以說明。

首先是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顏淵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對於顏淵問仁,說道,一個人只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鬥爭,凈化心靈,保持克己的誠敬,就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物我同體的境界了,這種境界就是「仁」。同時,孔子還告訴顏淵怎樣才能達到這種境界,那就是只要不符合禮的境界,你只要不看、不聽、不說、不動就可以了。

其次就是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仲弓,就是冉雍,他比孔子小二十九歲,是平民出身,孔子認為仲弓具有領袖的氣質。孔子對於仲弓問仁,他說,一個人在外,要有禮貌,要誠心誠意地與人相處,做事情要有責任感,自己不願意的,

就要想到可能別人也不願意。對於自己和別人都要沒有怨言。仲弓說,自己雖然不聰明,一定照老師說的去做。

下來是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矣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這裡的訒,具有忍讓的意思。孔子說,有仁道的人,不是隨隨便便發表自己意見的,並且說要做到這一點非常難。孔子之所以對司馬牛這樣講,也許這位老兄平時有說話不大注意的毛病吧。

下來是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樊遲問仁。子曰:居於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樊遲這位老兄會駕車,用現代人的話來講,就是懂駕駛技術,有駕駛執照,名樊須,字子遲,比孔子小三十六歲。大概孔老夫子周遊列國時,就是樊老兄當司機吧。樊遲兩次問到仁,第一次,孔子說,能夠尊敬別人,愛護別人,就是仁,並且說,知人善任的人就是智者,就是有智慧的人。第二次,孔子說,自己平時說話辦事,要恭恭敬敬,誠誠懇懇,為人處世,要忠人之事,要盡責任。對於平平常常的人,也要盡心儘力。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貢這個人,用現代話說,他是個外交家,也會做生意,善於辯論,孔子死後,子貢為他的老師守墓三年,可謂誠孝。子貢問,怎樣做才是仁呢?才能達到仁的境界呢?孔子說,一個人要把事情做好,就要先把做事情的本領學好。在這個社會中,想要有所貢獻,有所作為,必須結交主流社會各種賢達的人,和這些人做朋友,只有做好了各方面的準備,才能達到仁的境界。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子張,姓顓孫,名師,比孔子小四十八歲。子張問為仁,孔子說,恭、寬、信、敏、惠。對於自己的行為要嚴加約束;對於別人要寬宏大量,要能夠包容於人;對於別人要有信任感,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對於自己也要有信心;做事情要聰明,要理智,要反應快;對於家人、朋友、同事,要多做有利的事,這樣才能與人相處,創出一凡大事業。

孔子之所以對於仁,分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回答,是與他主張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有關。孔子的弟子眾多,相傳有三千餘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餘人,根據《論語》中孔子自己的總結,弟子中性格、學識有所不同,即: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貢;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不同的學生,孔子告訴他道理的方法不同,指導他做事的方法也不同,只有這樣做, 才能使學生學有所成。

當然,《論語》中反映的是孔子的主要思想「仁」,即忠恕之道,但在《論語》中,他還提出了自己的其他主張。例如:他重視人的力量。在生活、學習、事業上採取積極的對待態度,即「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在認識問題和教書育人上,主張實事求是的態度。對於老師講的,也不要全面接受,老師不對,學生也可以明確的指出來,所謂「當仁不讓於師」。注重「學」與「思」的結合,即「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堅決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主張以「仁」、以「德」教化天下,即用王道治理天下。當然,他的有些主張,在今天看來,已經過時,有的甚而至於用革命的觀點看,是反動的。但我們不能因言、因事廢人,對於糟粕,要加以剔除;對於積極方面,要加以有效地利用,也就是說,我們要以唯物和歷史的觀點對待孔子學說,對待儒家思想。

以上,是筆者對《論語》中所包涵的孔子的主要思想,進行的扼要闡述。如果要詳述,那就是幾百萬字的篇幅了。

《論語》及儒家思想的歷史演變

孔子去世後,他的弟子及其門人繼續傳播他的學術和思想,形成了不同的門派,荀子這一派就是從子夏這一派流出來的。對嫡派的孔門道統是由曾子來進行的。曾子,名參,比孔子小四十六歲,著有《大學》、《孝經》,孔子的孫子子思師從曾子,著有《中庸》,孟子是子思的弟子,是孔子的三傳弟子。《大學》、《中庸》,後來被列為儒家「四書」、「五經」。這兩本書,後世的人們認為這是孔子的思想,其 實不然,這也僅僅是對孔子思想的演變。在《論語.子張》篇中,同樣也記載的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受孔門教育後,對儒家學說的演繹。儒家思想到孟子的手裡,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孟老夫子提出了要「仁」與「義」相結合,孟子所處的時代,正是戰國七雄混戰的年代,他提出的「義」,有點俠義之氣,與孔子的「溫文儒雅」有一定的區別,這也是時代不同,學術的發展也有所不同。用現在的話說,這也是學術思想的與時俱進。

《論語》的發展,隨著歷史的不斷推進,歷代的文人們對它的註解也在不斷的進行。從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這種風氣逾演逾烈,儒家學說也得到了長足發展。到南宋朱熹時,理學又開一端,應該這樣說,理學是對儒家學說的重大發展和改變。理學的發展使儒家的學術思想,更加貼近封建地主統治階級的實際和需要,以致於明清兩代理學成為統治階級統治人民的思想理論工具。科舉選拔人才,主要以「四書」、「五經」為主,以朱熹的註解為判斷認知的標準,真正達到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程朱理學主要是以心性來研究儒家思想的,理學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人們的思想桎梏,以致於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顧亭林把明朝亡國歸罪於理學,理由是南方的官員們「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北方的官員們「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更有甚者著文寫道,「理學酸的連狗都不吃」,難怪新文化運動要將孔子學說打倒,說儒家思想誤國誤民,這其實就是後來的儒生們把孔老夫子學說傳播發展的不象話了,脫離了孔子著書立說的本意,使儒家學說沒有跟上時代步伐。說句公道話,新文化運動真正要打倒的是程朱理學。

結束語

《論語》是伴隨著儒家學說的誕生而誕生的,它所表現的思想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史學家司馬遷將無侯伯之位的孔子列為世家,正是因為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宗於夫子,可謂至聖。」,「至聖至賢,教化之主,又代有賢哲,故列為世家。」,至今,中國社會還在受其潛然的影響。就是現在國外許多著名大學和知名企業,把研究中國的儒家思想作為一種時尚。他們為什麼對中國古老的文化如此熱衷?除了中國國力不斷在增強,中國在全球事務中影響力不斷擴大外,更重要的是,他們意識到「急功近利文化」和追求經濟發展導致的一系列社會問題需要用講求道德、公正和廉潔的儒家思想來解決,其中,孔子偉大的教育思想,更是他們研究的重要對象。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俊,更應該將宣揚國學視為己任,而《論語》作為研究儒家思想的主要書籍和資料,儒家思想作為國學的主流更應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這也是筆者著此文的初衷。


推薦閱讀:

儒家為何如此看重「禮」?
孔子的識人智慧,令人拍案叫絕
三智師說 | 徐小躍:諸子思想概述——孔子思想:仁
如何評價孔子這個人?
自然與不自然

TAG:思想 | 孔子 | 論語 |